•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三章 研究方法

第三節 資料蒐集方法與分析

研究實施程序主要是依研究者欲研究之主題來進行,在資料蒐集方法上,

是以焦點團體訪談和半結構式訪談來蒐集,若資料需再次確認或不夠清楚時,

研究者將會再以非正式訪談方式;本研究所使用的工具有:訪談同意書、訪談 大綱、錄音筆;研究者並以本身原有的生活經驗、職場經驗、專業知識,作為 認識及瞭解參與研究受訪者的工具,確實記錄線索進行資料的蒐集,以及使用 歸納、編碼的方法將蒐集的資料詮釋分析。

一、資料的蒐集方法

(一)焦點團體訪談法

焦點團體訪談法是由一位主持者與一定數量的受訪者所組成的團體(6-12 名人員),在一個輕鬆的氣氛中針對主題作互動性的討論,表達他們個人的認 知、感受、態度和行為,運用在團體的情境,並透過團體互動與討論的過程,

來達到研究資料收集的目的。(引自陳玫月,2003,頁51)。焦點訪談最早是 運用在做市場的調查或廣告上,研究者要扮演討論的起始者或是串場者的角 色,如:介紹要討論的主題,討論的過程,以及鼓勵受訪者參與討論,但是研 究者自己並不參與討論。焦點團體訪談法它的優點是能快速獲得資料,讓每一 個參與者能對研究的問題有所反應,同時也對其他成員的反應能有所回應,如 此方式會比一對一的面談更具經濟性。缺點則是在小組中個人的反應,有可能 會受到其他成員的影響而不是獨立的,相對的所表達出來的意見或看法也是會 受到主要成員的影響,另外,小組討論的地點及環境也有可能影響成員的反應,

所以,如何選擇小組的成員就必須依據研究者所要研究的問題性質而定。

在進行焦點團體訪談時,將研究參與者父親一組、母親一組分別進行團體 訪談;由於研究參與者的住家在研究者服務學校的附近,因此,地點選擇他們 熟悉的環境,在研究者服務學校的教室,並在輕鬆的情境下進行,每組的進行 時間大約一至兩小時。此活動父親組是在九十九年四月十七日上午九時至十時 四十五分,在綿羊班(化名)教室進行;母親組是在九十九年四月二十五日下 午二時三十分至三時三十五分,在綿羊班(化名)教室進行,在整個訪談的過 程中,研究者確實遵守保密原則,並重視研究參與者的隱私與感受。

(二)半結構式訪談

正式的訪談以研究過程來區分,主要區分為結構式訪談、半結構式或非結 構式訪談(引自林金定、嚴嘉楓、陳美花,2005,頁124)。而半結構式訪談主

要是將研究問題用較寬廣的方式作為訪談的依據,不嚴格限制談話內容,訪談 大綱在要進行訪談前就已經編擬出來,需涵蓋研究範圍的開放性問題,一方面 讓受訪者有回答的空間,另一方面是能針對研究情境中值得探討的事件,以及 受訪者的敘說內容繼續探討(引自林杏芬,2006,頁53)。半結構式訪談的最 大優點是它可以提供受訪者在認知感受上有較真實的一面去呈現。訪談前的準 備工作,研究者從文獻中和欲蒐集的資料整理擬出訪談大綱,在進行現場訪談 前,先徵詢研究參與者可受訪的時間與地點,為免於研究參與者的奔波及家中 的現況,地點會以研究參與者方便為主。訪談資料經過整理和省思後,若有不 足或不清楚時,再予研究參與者約定再次的訪談時間與地點,以澄清資料不足 之處及疑問。

1.訪談同意書

訪談同意書的作用是對參與研究的受訪者最基本的尊重,首先研究者先擬 定研究對象,再將訪談同意書(如附錄一)請研究參與者簽名,以確立有意願 參與研究的研究參與者,訪談同意書的內容,明確告知研究的主題、訪談的方 式、訪談的時間與地點、訪談的時間長度、訪談錄音和錄影、及保密原則等。

由於外籍配偶對中文字的認識有困難,因此,研究者針對同意書的內容向她們 做重點解釋,另外研究者在發訪談同意書給所有參與研究者時,分別向他們說 明同意書的內容,希望讓他們能夠在充分瞭解的情況下,同意參與並協助研究 者完成研究。

2.訪談

訪談前的準備工作,研究者從文獻中和欲蒐集的資料整理擬出訪談大綱,

在進行現場訪談前,先徵詢研究參與者可受訪的時間與地點,為免於研究參與 者的奔波及家中的現況,地點會以研究參與者方便為主。訪談資料經過整理和 省思後,若有不足或不清楚時,再予研究參與者約定再次的訪談時間與地點,

以澄清資料不足之處及疑問。研究者針對訪談研究參與者的時間、地點與當天

參與人員整理如:表3-3-1 AM 10:15~11:20

本 3 幼兒 2010/3/8 50 分鐘 家中一樓客廳 爸爸、媽媽 PM7:00~7:50

本 4 幼兒 2010/3/7 70 分鐘 家中客廳 爸爸、媽媽 AM8:30~9:40

資料來源:研究者整理

教學工作上。在研究者的認知裡,一直認為一個人應該活到老學到老,為了滿 足學習的慾望及年少時家庭一些因素無法如願讀書,研究者除了利用假日時間 參加研習,如:有關行動研究、親師溝通、課程設計…等。並在暑假期間完成 大學和研究所的學習歷程,另外,研究者也在職場下班後的時間,前往台南大 學修習兒童心理學,以提昇本身的專業素養,這使研究者在和父母親交談與溝 通時能更具技巧。

在研究者這些年來和家長以及幼兒互動,常常遇到家長拋出的問題是「我 的孩子在家裡都不聽話,他只聽老師的話」、「在家理玩過的玩具都不收」、「我 的孩子在家裡很偏食,不肯自己吃飯要人家餵」---等,大部分都是孩子負面的 行為,比較少聽到父母鼓勵幼兒的話語,每年學生雖會畢業但是這些問題卻是 不斷的重複出現,讓研究者更加確定教養問題的重要性與問題所在,根據多年 的教學經驗,當孩子入園後自主能力較差的幼兒,經同儕團體生活以及幼兒園 教師的指導後,孩子的自理能力都會提升。猶記新住民幼兒第一次來研究者班 上就讀時,因為之前未有教育此類幼兒的舊經驗,總認為他們是認知刺激較少 的弱勢家庭,各方面的能力應該會表現的較不成熟;其實不然,目前研究者班 上新住民幼兒的表現經觀察,自主能力不輸本國籍的幼兒。讓研究者覺得怎們 與當初的認知差很多,更加引起研究者想深入探究的興趣,所以才會有這份研 究,也能讓研究者日後在和父母溝通時更具說服力。

在做質性研究時,研究者本身就是研究的工具,也是資料蒐集者與資料分 析者;因此,研究者除針對本身的背景加以說明,以瞭解可能對研究會產生的 影響。在研究所修質性研究課程時,研究生有進行實際訪談與練習編碼,因此,

在教授的指導下,分析資料時才能掌握重要的觀點。研究者在處理問題時是採 取客觀中立,據實打逐字稿與忠實呈現研究參與者的想法,逐字稿讓研究參與 者審視外,研究者也會和教授、同儕討論,以提醒研究者需保持中立的態度,

不會加入自己主觀的想法。

4. 訪談大綱

訪談大綱的作用是在訪談過程中起一個提醒作用,就好像是舞台提示,在蒐集 資料時免於遺漏所要的重要內容(陳向明,2002)。研究者在開始進行研究時,

先蒐集閱讀相關文獻資料及參考林慧芬(2004)、賴玲惠(2008)之研究,發現 賴玲惠只有針對自主性設計的訪談大綱,而研究者想進一步瞭解研究參與者父 母親在教養幼兒時的態度,是否會受到原生家庭教養態度的影響,再根據研究 問題來編擬訪談大綱(如附錄二、附錄三),並視資料的蒐集狀況,一直到資料 蒐集完整不再有更新的資料或訊息後才停止。由於新住民對中文的識字與理解 力較弱,所以,有些時候她們會答非所問,研究者除了逐條的向她們說明訪談 大綱內容外,當研究參與者不知如何回答問題時,也會再次的解釋說明題意,

並在解釋說明時避免過度引導她們的思緒;當有訪談大綱以外的重要訊息時,

則研究者會發揮追問的方式以獲得更多的資料。

5.錄音筆

錄音筆是質性研究不可或缺的裝備,可以幫助研究者不會遺漏自己無法憑 記憶記住的細節(黃瑞琴,2004)。因此,研究者在進行訪談時會進行全程的錄 音,對研究參與者的語氣與說話內容詳實記錄,以瞭解他們的想法或感受,研 究者在進行訪談時,並以記錄本註明編號、時間、地點、訪談對象以便查對,

在研究參與者敘說的時候,也記下重要的訊息及關鍵字,研究者如對研究參與 者的敘說有不清楚時,則進行進一步的探詢或澄清,來幫助研究者能夠有更完 整的訪談紀錄,做訪談逐字稿時能更真實貼切。

(三)觀察記錄

研究者在服務的學校和幼兒或父母親互動時,會針對幼兒生活自理能力的 表現、同儕間的互動情形與人際關係,以及解決問題的能力做觀察紀錄,在每 週二、四(九十九年三月二日至九十九年六月二十四日)早上七點四十分到八 點三十分的自由探索時間,以及父母親來園接送幼兒上下學的時間,研究者將

所觀察到的詳實記錄,以幫助研究者更清楚瞭解孩子自主性的行為表現、親子 互動情形與父母親的教養態度,在蒐集資料時將能夠更具豐富性。

二、資料分析

在做質性研究時,研究者在研究情境中必須以感同身受的心境去和研究參 與者接觸,才能讓研究參與者真誠的述說,研究者也才能獲得更詳盡的資料,

在做質性研究時,研究者在研究情境中必須以感同身受的心境去和研究參 與者接觸,才能讓研究參與者真誠的述說,研究者也才能獲得更詳盡的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