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身心動作教育課程改善身心狀況之相關研究

本節探討以呼吸練習改善身心狀況之相關研究,以及身心動作教育課程對提 昇動作技能表現、疾病的治療與情緒調適效果之文獻,瞭解身心動作教育對身心 狀況之影響。

一、呼吸覺察與身體覺察之相關研究

呼吸與身體覺察能力到底多重要?相關研究的結果又是如何?眾多學者們經 由自我內在經驗的反省和體察,陸續發現不同於傳統訓練的觀點,並鼓勵運動員

重視他們最重要的能力,即「身體經驗和身體智慧」,並且一致強調身體覺察的重 要性,呼籲他們聽身體的說,使它能夠自由地表達自己,以便能達到高峰的表現

(劉美珠,2003a;Murphy, 1992;Murphy & White, 1995)。當個體藉由身體的覺 察與調整,讓情緒得到一個適當的發洩出口,就能擁有健康的心理,而健康的心 理也會影響身體而得到生理上的適當調整(劉美珠,2003a;Feldenkrais, 1996;Rolf, 1990)。嚴宛華(1997)認為,呼吸是意識與潛意識溝通的橋樑,有促進身心調適 的效果。與身心教育學者們所強調的理念與實施的方式不謀而合,學者們於研究 中一致發現,「呼吸」的覺察是開啟身體覺察能力與改善身心狀況的關鍵(尤瀅捷、

劉美珠、王德正,2006;蔡琇琪,2004)。

在學校教育之應用中,蔡琇琪(2004)以呼吸覺察方案應用於國小三年級學 童,藉以達到靜心與身心放鬆的效果。尤瀅捷、劉美珠、王德正(2006)在身體 覺察系列課程的實施研究中發現,學童經由呼吸可獲得較佳的靜心與放鬆效果,

並且對當下緊接的活動有更佳的專注力與學習態度。在醫學上,楊星瑜(1996)

指出有接受呼吸鬆弛訓練之心臟手術病患,比起沒有接受訓練的對照組,更能有 效減輕心臟手術病患於手術前後的疼痛、緊張、焦慮等負面心理感受。唐修平

(2000)則在比較正常呼吸、一般深呼吸及丹田呼吸等三種方式對胸腔手術後患 者的影響,結果發現「丹田呼吸法」最能促進氧合與換氣之效果(可預防肺部併 發症),並可能受呼吸時所產生的意志集中與放鬆呼吸之鎮定效果的影響。邱豔 芬、唐修平、曾詩雯(2003)也指出改良式腹式呼吸對於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人,

在肺功能及活動能力上可達維持與稍微進步的效果。孫悅馨(2005)所翻譯的報 告中則提到,放鬆呼吸訓練可降低骨髓移植患者因化學治療所產生的疼痛、對化 療的反感及長期住院之情感困擾與治療後的心理焦慮。另外在運動訓練上,彭成 龍(2003)探討規律深呼吸方式對激烈運動後恢復期的生理變項的影響指出,經 由規律深呼吸有助於攝氧量的提昇,增進而進能量代謝;並可降低交感神經的驅

策,增加副交感神經驅策,有利於運動後的恢復。張儀恆(1994)則提出游泳選 手進行訓練時,應以腹式呼吸減少能量的消耗,並加強選手肌肉放鬆與呼吸的控 制能力,使選手能更專注於身體的技術表現。

綜合上述文獻,說明了呼吸對身心狀況的重要影響,它即是身心互動的管道,

亦是開發身體覺察能力之鑰,更是改善身體姿勢、身體使用、身體疼痛、疾病與 調適負面情緒,提昇身心狀況的有效方式。

二、動作技能表現

身心學的觀點是透過經驗解剖學(experiential anatomy)的學習,體驗身體構 圖,提昇身體的使用與動作效率,並可減少運動傷害,在技巧的學習上,會針對 個案不同的需求,選用各派身心技巧,來開發選手的動作覺察,有助於技術的準 確性與精緻化;更可經由學習放鬆的方法,達到調整身心、穩定表現能力的效果,

對於運動傷害之復健也提供了另一個可行的策略(劉美珠、林大豐,2003a)。

卓子文(2001)針對舞者設計了眾多種身心技法之課程,透過呼吸、意象與 放鬆的方法,開發舞者身體覺察能力並覺察到肌肉的張力與自我動作的習慣,進 而提昇動作質感的表達與動作技能表現,且在調整肌肉酸痛、受傷部位疼痛與情 緒上都有良好的效果。另外在身體態度的轉變上,舞者們變得更能聽自己身體的 聲音、重視動作實施的過程、不與他人比較,喚起了自我身體的自信心。吳美惠

(2006)指出身心遊戲課程可提昇呼吸覺察的效能、呼吸認知概念的轉變,能放 鬆身心並增加全身性身體活動能力,對動態肢體動作的控制能力能有效提昇。劉 美珠、林大豐(2003b)針對體操選手進行身心動作教育課程發現,選手在身心覺 察能力皆有改善的情形,對於疲勞的消除、疼痛的緩解與身體放鬆皆有幫助,同

時選手的運動成績表現也獲得進步。

三、疾病的治療

林季福(2004)設計呼吸放鬆課程,藉以改變學童身體使用習慣,並使具有 脊柱測彎的學童改善脊柱側彎的角度與身體活動度。林大豐、劉美珠(2005)則 以身心教育課程應用於運動員下背痛之改善,結果發現,透過呼吸與意念的配合,

融合於肢體的調整,可提高身體的覺察能力,學習面對疼痛的情形,並且因為疼 痛度降低而使身體前彎與左右側彎的限制減少,增進柔軟度;同時在單足站立穩 定測驗成績中也達到顯著的提升。江正發(2006)以十八週的身心動作教育課程

(包含身體構圖、身心技巧與呼吸技巧練習),改善了大學生自我覺察能力、經痛 程度、經痛時間與經痛症狀的舒緩,並且增加了學生對身體結構的正確使用,提 昇身體自我調整與放鬆的能力。林大豐、劉美珠(2006)亦針對 39 位長期患有經 痛症狀大學女生實施十二週的身心動作教育課程以及十二週的練習觀察;結果顯 示課程後測經痛症狀有明顯的改善,並於課程結束的三個月後發現改善效果仍存 在,顯示實驗課程對經痛改善具持久性。

四、情緒壓力的調適

有關情緒改善的研究中,黃晴淇(2006)透過身心動作教育課程提供國小教 師認識自我身體、開發覺察能力的方法,並學習身心技巧的應用,增進國小教師 對工作壓力的處理能力。張玉佩(2006)則是以身心動作教育之理念,設計身體 覺察與動作探索活動,透過小團體輔導方式進行,提昇了學童身體覺察的能力,

並對改善負面情緒以及行為困擾有正面影響。以身心學理念與各種身心技巧,可 提供人們不同角度來看待身體的功能結構、動作深層意義與現象,除了應用於復 健醫學中(林大豐、劉美珠,2003a),也可應用於心理治療與諮商方面,可協助 個體學習放鬆與自我調整的能力,對情緒的控制與壓力的處理有很大的幫助。(林

大豐、劉美珠,2003a;Giuliani, 1995;Pohl, 1994、1995)

綜合以上身心動作教育相關文獻中可發現,身心學之觀點以及身心動作教育 之理念及模式,對於身體自我結構、功能及個人、他人與外在環境之間,具有生 理及心理上的影響,不僅可減緩身體疼痛或疲勞亦可調適情緒及壓力。其中,身 體構圖、肌膜動作探索與身心遊戲三種課程,對個體的呼吸效能、身體覺察、身 體使用及身體結構功能的認知與應用及全身性身體活度能力,皆有相當大的益 處,是相當有趣且亟待開發的教材。研究者期望將身心學之觀點、身心動作教育 之理念及模式、教材運用於實驗課程中,提供柔道運動員另一個思考身體使用及 身體態度的方式,不僅由認知課程來認識自我的身體,更從向內覺察經驗中體會 自我與身體共存的奧妙,提昇自我對身心狀況的瞭解,並且由身心技巧的實施中 學習自我調整能力,避免因訓練而產生過度疲勞及身心倦怠的現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