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身心障礙學生家長參與的情形及各種影響因素相關研究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三節 身心障礙學生家長參與的情形及各種影響因素相關研究

壹、身心障礙學生家長參與情形分析

以下分別就不同的教育階段、研究時間、及參與層面,比較國內外相 關研究所呈現的結果:

1、不同教育階段參與情形比較

以學前教育階段而言,89%的壆前身心障礙兒童家長會參 與學校的相關活動,37%的學前身心障礙兒童曾參與 IEP 會議 (Sontag & Schacht,1994),而 Glass(1998)的研究亦發現學前身心障 礙學生家長多具有中高水準的參與程度,以國小階段的研究看 來,陳明聰(1996)發現台北國小特教班家長的參與程度只有中等水 準,桃竹苗區國小特教班家長的參與程度,則教平均水準稍高一 些(孫淑柔,2007);以國中階段的相關研究而言,發現家長們的參 與程度,大概為中等偏低,參與情況不踴躍。

2、不同年代參與情形的比較

從 90 年代中期只有中等水準(Bjorck-Akesson & Granlund,

1995),二十一世紀之後開始出現中上程度(籃偉烈,2004; Spann et al.,2003),乃至於最近的研究結果顯示,受訪家長參與學校教 育的比例已達 76%(Al-Shammari & Yawkey,2008)。綜合觀之,家 長的參與情形,似乎隨著時代演進而有漸入佳境的趨勢。

3、不同參與層面的比較

從國內外研究所呈現的結果可看出,家長們對於參與學校教 育活動的印象皆屬正面(徐淑珠,2003;賴怡蓉,1998),實際參與 學校教育的層面,以參與家庭學習最為踴躍,參與學校行政的相 關活動則為最差(孫淑柔,2007;Grizzle,1993)。

貳、影響身心障礙學生家長參與之相關因素

在許多研究中指出,家長參與學校活動對孩子有許多正面的效 益,但實際上,參與情形並不是很踴躍(林俊瑩,2011),影響家庭 參與的因素有哪些?彙整國內外以身心障礙學生家長參與為題所進 行研究,影響家長參與的因素包括年齡、學生性別、家長教育程度、

家長社經地位、家長收入及種族等,基本上阻礙家長參與的因素,不 外乎學生、老師、家長三個層面:

影響身心障礙兒童父母參與的重要因素,主要分為兒童個人、家庭及 學校三個層面:

一、兒童個人因素

探討父母參與子女教育活動的影響(陳聰明、王天苗,1997;

Ahlgren,1989;grizzle,1993;Lowiter,1989;Robinson,1993),結果發 現,父母參與情形會因兒童安置型態、障礙的類別而有差異;年齡與 障礙程度與父母參與之關係,則結果分歧;至於出生率(Lowitetr,1989)

則屬相關因素。

(一)障礙類別

不同障礙類別兒童的父母參與度也有所差異,但無法明確 指出哪些類別之間有差異(Lynch & Stein,1982),以及是哪些 參與內容上的差異。Glass(1998)以知覺損傷的父母有較多的 參與,以肢體障礙家長參與最少。

(二)安置型態

根據過去的研究指出,安置方式越融合,特殊兒童父母的 參與程度也愈高。融合式教育方案中的父母較參與較多 IEP 內 容的設計,相對子女在家中也有較多的參與活動。

(三)年齡

障礙兒童的年齡與父母參與的關係,兒童年齡愈大,父母 參與愈少,而母親的參與,隨著子女年齡增加而減少。

(四)障礙程度

兒童障礙程度愈高,父母花在造故的時間也越多,相對 的,參加學校活動就較少。

二、家庭因素

家庭因素包括:家庭社經地位、父母參與態度、家庭支持、居住 地、家庭壓力、父母傳統角色的差異及宗教信仰等。

(一)家庭社經地位

Meyers 和 Blacher(1987)晤談九十九位二至八歲狀度障礙兒童父 母,結果發現,教育程度越高的,對於子女的參與會越多,低社經地 位的父母,比一般社經地位父母參與少。Loowitzer(1989)以二百零六 位子女在特殊教育方案中的父母為對象,結果發現,父母參與和父母 的教育程度、父親工作狀況呈正相關,與家庭收入呈負相關。綜合以 上結果發現,父母的教育程度與父母教育情形有密切的關係。

(二)父母參與態度

學者多認為,父母本身的參與態度,也會影響實際參與(Dettmer, et al. , 1993;Gerber, et al., 1986),若父母覺得子女活動是重要的事,

也會有較多的參與,也就是說,父母參與子女教育之態度較積極者,

比較會參與子女的學習。

(三)家庭支持

在探討家庭因素與父母參與之關係研究中,學者們一致認為,

擁有較多親友網絡支持者,不論在家活動或學校活動,都有較高的 參與(Katzev,1994;Jones,1989) 。

(四)家庭壓力

探討家庭背景變相與父母參與關係之研究發現,家庭壓力越高 者,父母參與程度越少;家庭壓力越平衡者,父母參與程度越多 (Jones,1989;Lowiter,1989) 。

(五)父母傳統角色的差異

Lillie(1993)認為,父親傳統的角色是家庭生計的維持者,母親 較常扮演照顧者角色,故父親地位的重要性,顯然低於母親(Cone et al. , 1985 )。

(六)家長工作

Megilvray – River (1987)認為家長的工作是影響家長參與的 重要因素。例如:不容易請假、時間不夠、有家庭以外的事務等,

鄭佳玲(100)調查幼稚園家長參與的困境,結果指出,家長工作 忙碌展 63.51%,是阻礙參與的主要原因。歐陽間(1989)調查家 長參與子女的學習活動研究結果發現:學校上課時間是家長上班時 間,有 60%的家長認為是造成不能出席學校活動的原因。

(七)宗教信仰

宗教信仰是一個重要的支持系統,很多研究學者發現,宗教信 仰對障礙兒童父母有正向的調適作用。(Erin,Rudin & Njoroge,1991) 認為,有了宗教信仰,不但可避免不幸、減少焦慮、沒有受害的感覺。

有宗教信仰的父母比沒有宗教信仰的父母更疼愛障礙兒童。

Leftcourt(1982)也指出,信仰對生活事件有一些外控力量,能 有效的排解情緒。Frey、Greenberg 和 Fewell(1989)對四十八位障 礙幼兒父母的壓力相關因素研究,有宗教信仰的母親,精神上的統 苦程度較低,會降低有障礙兒童所帶來的負面打擊,而增加手足及 家人的調適感。

綜合各學這看法,不論是什麼宗教,確實對父母的壓力調適有 所助益。

三、學校因素

教師的態度對家長參與學校活動有直接的影響,教師會因擔心害 怕受到家長批評,而不知該如何引導家長參與,或因本身個性較為保 守,不知道該怎麼如何與家長溝通。許多老師對自己沒有足夠的自信 心,對自己能力不確定、擔心被家長批評、缺乏溝通技巧(林天佑,

1997;詹志禹,1996),老師也害怕在進行家長參與的過程中,遭遇 挫折與打擊。但也可能,老師本身認為自己是受過專業訓練的專家,

認為家長的參與,有失教師本身的專業自主權,家長對老師干擾教 學。甚至認為,家長有來自不同社會階層,不願意跟家長多有所接觸,

避免產生過多的問題,因此就減少家長參與的動力。

(一)學校父母參與政策與活動設計

整體而言,學校是否有父母參與政策方案、辦理的參與活動時 間是否與父母配合、活動內容是否兼顧父母所需(Leyser,1988;

Lillie,1993)。

(二)教師對父母參與的態度

教師對父母參與的態度,也深深影響障礙兒童父母對子女教育 活動的參與。

教育的目的是要把學生教好,而教育工作即是要靠學校、家長 及學生之間良好的互動,讓家長從既往的教育旁觀者,轉變成為教 育的合作者,所以家長參與為當前教育情勢所趨。在孩子成長過程 中,家長應皆有與老師接觸的經驗,但每位家長所扮演的角色不盡 相同。

參、促進家長參與的策略

社會的變遷,家庭結構也跟著改變,學校逐漸成為重要的家庭系 統,但孩子的學習過程還是需要家長的支持與配合,但要如何提升家 長的參與度,必須從聊好的親師溝通做起。「溝通」是所有行動的前 提,只有有效且良好的溝通才能達到目的。那麼到底如何才能打開溝 通的大門?最重要的莫過於尊重。親師是教育的合夥人,在親師合作 的過程中,「親師溝通」扮演著相當重要的角色,透過良性的溝通,

可以增加彼此的信任感。

影響家長參與的因素有:

一、家長的性別、教育程度

二、大部分家長對家長參與都給予正面的肯定,但大多以「傳統性 的參與」為主。

三、家長參與的阻礙因素大多以「時間」因素為主,家長們希望老 師多提供一些管道,與老師兼良好的溝通來促使家長積極的參 與。

侯世昌(2002)曾綜合國內學者的意見,列舉家長參與所產生的問題 如下:

1、家長的專業性不足,在參與的過程中,有時會造成學校處理與運 作上的困擾。

2、家長教育權和教師專業權的衝突,兩者會因理念、認知或意識型 態的差異,而在某些議題上有不同的意見。

3、溝通不良,有些家長會決議事項,未能得到多數家長認同,若未 做適當的溝通,將造成家長對學校失去信心。

4、家長與教師的權責模糊造成困擾,如學校導護的值勤即是一例。

5、利用特權影響校務正常運作,如延攬工程、為子女選擇班級、教 師等。

6、政治或派系力量介入,影響多數學生權益。

7、共同決策使學校決策缺乏時效,且難以形成共識。

8、教師對家長參與學校教育的觀念不正確,不樂見家長的實際參與。

侯世昌(2002)並歸納為四個層面:(一)就法令制度層面:1.法 令未臻健全。2.家長缺乏參與學校教育的管道。(二)就學校層面言:

1.校長不願分享決策的權力。2.學校科層體制的保守性。3.教師及學 校行政人員的價值觀與態度不正確。4.教師對學生的控制性仍大。(三) 就家長層面言:家長的觀念與態度未改變。2.時間與工作的影響。

劉信雄(2006)綜合家長參與的實施困境有:(一)教育人員的角色觀 念有待調整;(二)參與權力與責任的模糊不清;(三)教師專業自主權 和家長教育權的衝突對立;(四)家長權利的擴張、特權與派系介入造 成困擾;(五)家長提出「異議權」與教師「教學專業」相違背;(六) 資訊的公開侵犯人權或隱私值得商榷。

綜上所述,各家學者皆認為:(一)家長對教育的認知不足,參與 過程易干擾行政運作及教師教學。(二)部分家長存有私心、特權觀念,

且產生派系,引發衝突。(三)部分社經低階家長,囿於觀念,怯於踏

且產生派系,引發衝突。(三)部分社經低階家長,囿於觀念,怯於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