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部編版教學評量之分析

第四章 教學評量之分析

第一節 部編版教學評量之分析

本節所指的教學評量為「部編版教科書的課本練習題、習作題目」,分別就三個年 級、共五冊,分冊各別說明教學目標所對應到的教學評量、教學評量之認知層次高低;

並檢核部編版教科書之教學目標與教學評量、兩者之間是否能嚴整相呼應(見附錄七)。

並將教學評量認知層次分為三大類,進而分析認知層次在這三大類分配的比例。

由附錄七中得知,部編版教科書,並非每個教學目標都有可以對應到的教學評量。’

經統計發現,部編版約有七、八成的教學目標有對應的教學評量,另有兩、三成教學目 標沒有對應到。例如認識臺灣(地理篇)中有九成的技能目標、七成的認知目標有可對 應的教學評量,但同時仍有三成的情意目標「沒有」可以對應的教學評量。由附錄七再 統計數據得知,部編版的教學評量大多能呼應得到教學目標。在認識臺灣(地理篇)、

第一冊、第二冊皆以「技能」目標、而第三冊則以「認知」目標與教學評量對應的比例 較高,部編版五冊皆以「情意」目標對應到教學評量的比例最低。

91

情意目標「沒有」對應到教學評量的部分如「培養熱愛鄉土的情懷」、「愛護臺灣的 地形美景」、「關心臺灣農業、林業、漁業、牧業的經營狀況」、「關心臺灣區域經濟發展 的問題」、「關心臺灣地區的地方生活圈」等,這些情意目標雖被列舉出來,卻沒有可以 對應到的教學評量!情意目標所用的動詞易流於籠統與形式化(如尊重、欣賞、樂意、

關心、認真參與、培養興趣等),以上都是個人主觀行為且教師難以用評量做出評斷標 準。不同主題類之間認知、技能、情意目標的對應比例也有差異:例如在部編版第二冊 教學目標中,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類的認知目標大部分有能對應得到的題目,另各有兩 成的教學目標是沒有能對應的題目;而「人文地理」類的情意目標有高達一半比例是沒 有教學評量可以對應。第四冊的情意目標有一半的比例為「熱烈參與」,但何謂「熱烈 參與」?如何檢核已達到此項情意目標?教師恐難以用評量做出評斷標準。

部編版技能目標除了描繪圖表、分組討論、資料蒐集、判讀地圖等為主,也有高層 次的技能項目,如規劃「浙江省旅遊行程(二日或三日遊)觀光資源的規劃與利用」書 面報告、舉行「長江三峽興建水壩」利與弊的辯論比賽、「舉辦天然植物景觀的圖片展 覽、蒐集資料並上臺報告」,立意良好,但卻無可以對應到的教學評量,或因時間、場 地受限等因素,要在每週少數幾堂地理課中真正落實的可能性也不高。也發現部分的:

討論、蒐集和調查等動詞在技能目標中雖有被列舉出來,卻沒有可以對應到的教學評量。

部編版第三冊、第四冊的技能目標較缺少高層次的技能目標,主要以描繪圖表、議 題討論、分析歸納、資料蒐集等為主,其中第三冊「討論」動詞比例高達三分之二,習 作雖然有討論議題內容,但實質上教師要對學生「討論」過程來做出評量標準,確實有 其難度。而部編版第四冊的的討論議題,大多皆為有標準答案、或是較封閉的答案,並 非開放式答案,筆者疑慮的是,部分有標準答案的問題,何需讓學生花時間來討論?

92

表 4-1-1 部編版習作超出教學目標的題數

章節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八 九 十 十一 十二 十三 十四 十五 十六 小計 認識臺灣

(地理篇) 1 0 1 4 0 0 0 1 4 2 1 1 2 1 1 - 19 第一冊 0 0 0 0 0 0 1 0 1 1 0 0 0 0 0 3 6 第二冊 0 1 0 0 0 0 0 0 1 0 1 0 0 0 1 - 4 第三冊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1 6 2 - 9 第四冊 0 0 0 0 0 0 0 1 0 0 1 1 1 0 - - 4

資料來源:整理自部編版國民中學地理教師手冊、課本與習作。

表 4-1-2 部編版認識臺灣教學評量認知層次表

章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小計 知識 14 9 24 5 15 1 16 4 11 3 8 0 5 0 2 117

% 93.3 75.0 61.5 10.0 25.9 7.1 43.2 17.4 28.9 15.0 28.6 0.0 27.8 0.0 20.0 30.2 理解 0 1 7 14 8 7 2 2 12 1 0 4 1 0 1 60

% 0.0 8.3 17.9 28.0 13.8 50.0 5.4 8.7 31.6 5.0 0.0 20.0 5.6 0.0 10.0 15.5 高層次 1 2 8 31 35 6 19 17 15 16 20 16 12 6 7 211

% 6.7 16.7 20.5 62.0 60.3 42.9 51.4 73.9 39.5 80.0 71.4 80.0 66.7 100.0 70.0 54.4 小計 15 12 39 50 58 14 37 23 38 20 28 20 18 6 10 388

% 3.9 3.1 10.1 12.9 14.9 3.6 9.5 5.9 9.8 5.2 7.2 5.2 4.6 1.5 2.6 100.0

註:高層次包含「應用、分析、評鑑或創作」等的總和,以下各表同。

資料來源:整理自部編版國民中學認識臺灣(地理篇)教師手冊、課本與習作。

93

表 4-1-1 說明部編版的習作中,題目為超出教學目標範圍,各課與各冊的題數。各 冊中超出教學目標題數最多如下:第一冊為「天氣」、「農業活動」各 4 題、第二冊為「行 政區與六大區域」6 題、第三冊為「海南省」、「安徽省」、「湖南省」、「河南省」各 1 題、

第四冊為「北美洲(一)」、「中南美洲(二)」、「非洲(一)」、「非洲(二)」各 1 題。各 冊統整後超出教學目標題數最多的為認識臺灣有 19 題、其次為第三冊有 9 題、第一冊 有 6 題,國中三年統整總計共有 42 題超出教學目標。另一方面,部編版地理科習作中,

教學評量「未超出」教學目標的章數,各冊分別如下:認識臺灣有 4 章,第一冊有 12 章,第二冊有 11 章,第三冊有 12 章,第四冊有 9 章。

「教學評量的實施,是用來檢核學生是否有達到所預期的學習目標。」(涂金堂,

2009:18)故藉由教學評量(課堂練習、習作)可用來評估學生是否有達到原先所設定、

預期的教學目標。但統整後發現教學評量已超出教學目標的課數,各冊分別如下:認識 臺灣有 11 章,第一冊有 4 章,第二冊有 4 章,第三冊有 3 章,第四冊有 5 章。總結教 學評量超出教學目標,共有 27 章,占全部(75 章)的 36.0%;又以認識臺灣該冊有 11 章超出教學目標,占全冊章數(15 章)的 73.3%最多。超出教學目標範圍的教學評量,

即無法達到原先所預期的教學目標。

「情意領域和動作技能領域的教學目標,不易藉由紙筆評量的方式,評量出學習者 的學習成果,而認知領域的教學則較適合透過紙筆評量的方式。」(凃金堂,2009:24)

因技能、情意領域的教學評量不易從課本、習作。故又將在三大領域中,對「認知領域」

的教學評量做進一步剖析,分析如下:

表 4-1-2 為部編版認識臺灣教學評量認知層次表,得知高層次占 54.4%、知識層次 30.2%、理解層次比例 15.5%最低。認知層次的教學評量過半屬於高層次類型。

該冊的知識層次中以「位置與範圍」占 93.3%最多,以「聚落與都市化」、「區域發 展與區域計劃」0.0%最低;理解層次中以「水文與土壤」占 50.0%較多、而「位置與範 圍」、「商業活動」、「區域發展與區域計劃」最低。高層次中以「區域發展與區域計劃」

占 100.0%最高、「位置與範圍」占百分比例較低。

部編版中,教學評量皆未出現知識層次,認識臺灣在 15 課中有 2 課,占 13.3%。

教學評量皆未出現理解層次,認識臺灣在 15 課中有 3 課,占 20.0%。而教學評量在認 識臺灣每一課中皆有出現高層次類型題目。由表 4-1-2 統計數據得知,部編版認識臺灣 的教學評量中,以高層次占的比例最高,知識層次比例次之,理解層次比例最低。而部 分單元的教學評量中,並沒有出現知識層次、理解層次相關類型題目。

94

表 4-1-3 部編版第一冊教學評量認知層次表

章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小計 知識 5 1 2 13 8 0 8 9 2 5 4 15 3 7 0 16 98

% 45.5 9.1 14.3 59.1 28.6 0.0 28.6 45.0 14.3 45.5 22.2 57.7 25.0 38.9 0.0 72.7 33.8 理解 0 0 3 3 5 3 3 3 5 4 6 2 4 8 6 0 55.0

% 0.0 0.0 21.4 13.6 17.9 12.5 10.7 15.0 35.7 36.4 33.3 7.7 33.3 44.4 54.5 0.0 19.0 高層次 6 10 9 6 15 21 17 8 7 2 8 9 5 3 5 6 137.0

% 54.5 90.9 64.3 27.3 53.6 87.5 60.7 40.0 50.0 18.2 44.4 34.6 41.7 16.7 45.5 27.3 47.2 小計 11 11 14 22 28 24 28 20 14 11 18 26 12 18 11 22 290

% 3.8 3.8 4.8 7.6 9.7 8.3 9.7 6.9 4.8 3.8 6.2 9.0 4.1 6.2 3.8 7.6 100.0

資料來源:整理自部編版國民中學地理第一冊教師手冊、課本與習作。

表 4-1-4 部編版第二冊教學評量認知層次表

資料來源:整理自部編版國民中學地理第二冊教師手冊、課本與習作。

章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小計 知識 4 10 4 7 2 1 10 17 14 1 7 10 22 11 5 125

% 36.4 50.0 23.5 43.8 28.6 14.3 52.6 68.0 56.0 4.8 50.0 55.6 75.9 64.7 35.7 48.1 理解 1 0 5 3 1 1 3 0 2 5 2 1 5 1 2 32

% 9.1 0.0 29.4 18.8 14.3 14.3 15.8 0.0 8.0 23.8 14.3 5.6 17.2 5.9 14.3 12.3 高層次 6 10 8 6 4 5 6 8 9 15 5 7 2 5 7 103

% 54.5 50.0 47.1 37.5 57.1 71.4 31.6 32.0 36.0 71.4 35.7 38.9 6.9 29.4 50.0 39.6 小計 11 20 17 16 7 7 19 25 25 21 14 18 29 17 14 260

% 4.2 7.7 6.5 6.2 2.7 2.7 7.3 9.6 9.6 8.1 5.4 6.9 11.2 6.5 5.4 100.0

95

表 4-1-3 為部編版第一冊教學評量認知層次表,得知高層次占 47.2%、知識層次 33.8

%、理解層次比例 19%最低。認知層次的教學評量有四成以上是屬於高層次類型。

該冊的知識層次中以「行政區與六大區域」占 72.7%最多,以「水文」、「都市」占 0.0%最低;理解層次中以「都市」占 54.5%較多、「疆域」、「地形(一)」、「行政區與六 大區域」占 0.0%最低。高層次中以「地形(一)」占 90.9%最高、「農業」占 18.2%比 例較低。

部編版中,教學評量皆未出現知識層次,第一冊 16 課中有 2 課,占 12.5%。教學 評量皆未出現理解層次,八年級 16 課中有 3 課,占 18.8%。而教學評量在八年級每一 課中皆有出現高層次類型題目。

由表 4-1-3 統計數據得知,部編版第一冊教學評量中,以高層次占的比例最高,知 識層次比例次之,理解層次比例最低。也有部分單元的教學評量中,完全沒有出現知識 層次、理解層次相關類型題目。

表 4-1-4 為部編版第二冊教學評量認知層次表,得知知識層次占 48.1%、高層次 39.6

%、理解層次比例 12.3%。認知層次的教學評量近半屬於知識層次類型。

該冊的知識層次中以「四川省」占 75.9%最多,以「江西省」4.8%最低;理解層次 中以「廣東省」占 29.4%較多、「海南省」最低 0.0%。高層次中以「雲南省」、「江西省」

占 71.4%最高、「四川省」占 6.9%比例較低。

部編版中,教學評量皆未出現理解層次,第二冊 15 課中有 2 課,占 13.3%。而教 學評量在第二冊每一課中皆有出現知識層次與高層次類型題目。

由表 4-1-4 統計數據得知,部編版第二冊教學評量中,以認知層次占的比例最高,

知識層次比例次之,理解層次比例最低。部分單元的教學評量中,並沒有出現理解層次 相關類型題目。

96

表 4-1-5 部編版第三冊教學評量認知層次表

章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小計 知識 7 19 18 7 25 14 6 2 9 10 7 2 8 14 9 157

% 38.9 76.0 60.0 33.3 80.6 70.0 54.5 25.0 56.3 52.6 50.0 16.7 38.1 63.6 32.1 53.0 理解 3 3 3 10 3 0 0 3 3 2 0 0 2 3 2 37

% 16.7 12.0 10.0 47.6 9.7 0.0 0.0 37.5 18.8 10.5 0.0 0.0 9.5 13.6 7.1 12.5 高層次 8 3 9 4 3 6 5 3 4 7 7 10 11 5 17 102

% 44.4 12.0 30.0 19.0 9.7 30.0 45.5 37.5 25.0 36.8 50.0 83.3 52.4 22.7 60.7 34.5 小計 18 25 30 21 31 20 11 8 16 19 14 12 21 22 28 296

% 6.1 8.4 10.1 7.1 10.5 6.8 3.7 2.7 5.4 6.4 4.7 4.1 7.1 7.4 9.5 100.0

資料來源:整理自部編版國民中學地理第三冊教師手冊、課本與習作。

表 4-1-6 部編版第四冊教學評量認知層次表

章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小計 知識 11 6 15 8 10 6 0 18 6 7 0 20 6 6 119

% 33.3 24.0 41.7 38.1 34.5 31.6 0.0 46.2 40.0 38.9 0.0 40.0 37.5 31.6 35.7 理解 11 6 15 8 10 6 0 18 6 7 0 20 6 6 119

% 33.3 24.0 41.7 38.1 34.5 31.6 0.0 46.2 40.0 38.9 0.0 40.0 37.5 31.6 35.7 高層次 11 13 6 5 9 7 8 3 3 4 5 10 4 7 95

% 33.3 52.0 16.7 23.8 31.0 36.8 100.0 7.7 20.0 22.2 100.0 20.0 25.0 36.8 28.5 小計 33 25 36 21 29 19 8 39 15 18 5 50 16 19 333

% 9.9 7.5 10.8 6.3 8.7 5.7 2.4 11.7 4.5 5.4 1.5 15.0 4.8 5.7 100.0

資料來源:整理自部編版國民中學地理第四冊教師手冊、課本與習作。

97

表 4-1-5 為部編版第三冊教學評量認知層次表,得知知識層次占 53.0%、高層次 34.5

%、理解層次比例 12.5%。認知層次的教學評量過半是屬於知識層次類型。該冊的知識 層次中以「東北地區(一)」占 80.6%最多,以「東北亞(一)」占 16.7%最低;理解層 次中以「寧夏回族自治區」占 37.5%較多「東北地區(二)」、「內蒙古自治區」、「世界 概述」、「東北亞(一)」占 0.0%最低。高層次中以「東北亞(一)」占 83.3%最高、「東 北地區(一)」占 9.7%比例較低。

部編版中,教學評量皆未出現理解層次,第三冊 15 課中有 4 課,占 26.7%。而教 學評量在第三冊每一課中皆有出現知識層次與高層次類型題目。由表 4-1-5 統計數據得 知,部編版第三冊教學評量中,以知識層次占的比例最高,高層次比例次之,理解層次

部編版中,教學評量皆未出現理解層次,第三冊 15 課中有 4 課,占 26.7%。而教 學評量在第三冊每一課中皆有出現知識層次與高層次類型題目。由表 4-1-5 統計數據得 知,部編版第三冊教學評量中,以知識層次占的比例最高,高層次比例次之,理解層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