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6 (重音在第一、四、七、九、十一拍的佛朗明哥節奏範例)

第五章 演奏詮釋探討

譜例 2- 6 (重音在第一、四、七、九、十一拍的佛朗明哥節奏範例)

14

令人覺得驚奇的是,第一類節奏的三種類型其實擁有相同的節奏週期,如下表所 示:

表2-2 (佛朗明哥吉他第一類三種節奏之關聯性)

15

第三章 阿爾班尼士的音樂創作

在進一步了解《伊貝利亞》之前,本文先就阿爾班尼士一生的音樂創作做初步的 認識,期望能從作曲家的生平與所處的時代背景下,探究其音樂創作的軌跡以及鋼琴 作品風格的轉變,作為瞭解阿爾班尼士辭世之前的顛峰之作—《伊貝利亞》的準備。

第一節 阿爾班尼士的生平與作品概述

出生於1860 年西班牙東北部的迦太隆尼亞,阿爾班尼士所處的西班牙與歐洲其 他地區相比,是截然不同的國度。在本文前一章節中,我們可以觀察到西班牙特殊的 地理位置、歷史背景造就了豐富的民俗音樂傳統,而西班牙作曲家們紛紛在此時復興 本土音樂,試圖擺脫被視為「落後」的陰影。阿爾班尼士和創作薩蘇埃拉的作曲家們 相同,有著希望以創作戲劇音樂作品復興西班牙音樂的初衷,然而,對阿爾班尼士而 言,他不僅僅希望提高薩蘇埃拉的藝術性內容,更希望能創作出屬於西班牙民族的歌 劇(Spanish national opera),這項艱鉅的工程不斷遭受挫敗,最終反而成為作曲技巧的 一項磨鍊,得以展現在鋼琴作品《伊貝利亞》的結構、織度乃至音響效果中,為西班 牙鋼琴音樂寫下瑰麗的一頁。

阿爾班尼士一生所創作的音樂作品在品質上參差不齊,能成為音樂會中重要曲目 的還是只有少部分的鋼琴作品,其餘的鋼琴作品、戲劇音樂、聲樂和合唱作品都黯然 失色。我們可以將阿爾班尼士一生的創作從1880 至卒年 1909 年,約莫每十年為一期,

分為三個時期:早期以鋼琴和薩蘇埃拉作品為主;中期以戲劇音樂作品的創作為主,

希望藉此種音樂形式將西班牙音樂推向國際舞台;晚期則又回歸鋼琴作品的創作。依 循著這樣的分期觀察阿爾班尼士的一生,我們可以對作曲家的生平與作品擁有更清晰 的輪廓。

四歲即公開演奏鋼琴的阿爾班尼士,自幼頂著天才兒童的光環,演出足跡遍及西 班牙各地,七歲時以優異的成績獲准進入巴黎音樂院,但因為阿爾班尼士頑皮地把音 樂院的窗戶打破,最終被拒絕入學。青少年時期以前的阿爾班尼士在音樂的學習上經 常被各地的巡迴演出打斷,甚至曾在十五歲那年,至南美洲展開演奏生涯,精彩不凡 的經歷充滿了傳奇色彩,各地遊歷的經驗得以讓阿爾班尼士飽聞西班牙各地以及拉丁

16

美洲的音樂傳統,而在日後的創作中,也有意識地將這些民俗音樂語彙轉化為西班牙 的藝術音樂。1883 年認識了佩德瑞爾,受這位西班牙民族音樂學家的影響,阿爾班 尼士在 1880 年代末期,創作了相當多具有民族風的鋼琴作品26。此時期著名的代表 作有《西班牙組曲》(Suite Española)和《旅行的回憶》(Recuerdos de viaje)。1886 年 起,阿爾班尼士也開始譜寫管弦樂曲,《第一號鋼琴協奏曲》、《給鋼琴與管弦樂團的 西班牙狂想曲》都是1886-7 年間的作品。

1889-93 年是阿爾班尼士的倫敦時期,此時將創作的重心轉向歌劇的寫作,試圖 以歌劇推廣西班牙音樂,然1892 年寫的《神奇的蛋白石》(The Magic Opal)與 1893 年的《可憐的喬納森》(Poor Jonathan)都未獲得熱烈歡迎。1893-94 年間,阿爾班尼 士決定返回歐陸定居於巴黎,受到法國音樂圈好友們的熱烈歡迎。與法國音樂圈的結 緣,其實早在 1889 年受鋼琴製造商艾拉爾(Erard)之邀於巴黎演出,這場音樂會演出 的全是阿爾班尼士自己的作品,參與的法國音樂家有德布西、拉威爾、佛瑞(Fauré) 和杜卡斯(Paul Dukas)。在法國的這段期間,阿爾班尼士向丹第(V. d’Indy, 1851-1931) 學習對位法,與蕭頌(Ernest Chausson, 1855-99)成為摯友,並在 1898-1900 年間任教於 巴黎聖歌學校(Schola Cantorum),成為法國音樂圈重要的一員。

阿爾班尼士在1890 年以後所寫的歌劇,包含各式各樣當時盛行的風格27,諸如:

英文的輕歌劇、法文和德文的輕歌劇、西班牙文的薩蘇埃拉、義大利文的大歌劇(Italian grand opera)、西班牙民族歌劇(Spanish national opera)以及華格納式的歌劇(Wagnerian opera)。其中,西班牙民族歌劇《貝比達‧希美奈思》(Pepita Jiménez, 1895-7)是較傑 出的創作,在這部歌劇裡,阿爾班尼士成功地運用民俗音樂的素材所帶給他的靈感,

28 Walter A. Clark, Isaac Albeniz: Portrait of a Romantic(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9):

281-82.

29 Ibid: 284.

17

拉較通俗、輕鬆的風格。阿爾班尼士的歌劇作品始終未能得到國人的喜愛,甚至被批 評為「穿著外國服飾的西班牙人」,一連串歌劇寫作的不順遂,使得阿爾班尼士最終 轉回鋼琴作品的創作。

1896 年,阿爾班尼士創作了管弦樂作品和著名的鋼琴獨奏曲—《草原》30(La

Vega)。《草原》裡對鋼琴音色的開發以及將不同音域的聲響並置,都是《伊貝利亞》

的前兆。阿爾班尼士晚年由於腎臟疾病之故,搬往法國南方溫暖的蔚藍海岸—尼斯居 住,儘管得不到祖國同胞的支持與讚賞,卻絲毫不減阿爾班尼士對祖國的熱愛,此時 阿爾班尼士已經過戲劇音樂作品的歷練,將鋼琴本身視為一個管弦樂團般來創作,《伊 貝利亞》複雜的織度與音響效果的開發,都是前所未有的,甚至有一些作曲家將《伊 貝利亞》(1905-08)和晚年另一部鋼琴作品《納瓦拉》(Navarra, 1909)改編為管弦樂版 本。

1909 年五月,阿爾班尼士留下未完成的《阿蘇雷荷》(Azulejos, 1909)和《納瓦拉》

在法國與世長辭,享年四十九歲。此兩首作品後來分別由葛拉納多斯和塞維拉克 (Deodat de Severac, 1872-1921)完成。

第二節 阿爾班尼士的鋼琴作品

鋼 琴 這 個 典 型 的 浪 漫 時 期 樂 器 , 隨 著 李 斯 特(1844) 、 Thalberg(1847) 和 Gottschalk(1851-52)的造訪,而得以立足西班牙。在 1830 年西班牙第一所音樂學院成 立以前,鋼琴演奏主要發生在沙龍而非演奏廳,演奏曲目多為較簡短的小品,如:舞 曲、幻想曲、變奏曲等。沙龍式的鋼琴音樂與爾後盛行於演奏廳演奏的形式,曲目主 要區分在於前者多為歐洲的樂種,諸如圓舞曲、變奏曲、詼諧曲、奏鳴曲、馬厝卡舞 曲等;而後者,在1850 年代起,則由西班牙本地的舞曲和歐洲的舞曲為主。然而,

這兩個時期的鋼琴音樂皆為小型、形式自由的作品,反映了受到歐洲當時以性格小品 為主的影響。

阿爾班尼士鋼琴作品風格的明顯轉變,可劃分為三個時期:早期來自蕭邦、舒伯

30 此作品收錄於《阿罕布拉宮:給鋼琴的組曲》(The Alhambra: Suite pour le piano, 1897),起先有管弦 樂版本。

18

特、李斯特影響,創作質量輕盈的沙龍式小品;1880 年代末期,受其作曲老師佩德 瑞爾的鼓舞,加入民俗音樂素材的想法,轉向西班牙民族主義風格,此時期著名的代 表作有《西班牙組曲》(Suite Española),作品四十七(1886,部分完成於 1892);而第 三個時期,始於 1896-97 年,《草原》的創作預示了鋼琴音樂風格的轉變,這段時期 阿爾班尼士旅居法國,音樂劇寫作的經驗激發出其作曲手法上的精進思維;再加上與 法國音樂圈的密切關係,使其領略到世界前列的音樂語彙,將這些影響與自身的民族 主義精神融合起來,最後創造出音樂史上絢麗奪目的傑作—《伊貝利亞》。

一、早期作品—沙龍式的小品

如前一章所述,西班牙政治、社會的不安定使得音樂家的地位在整個歐洲是最低 的,音樂家在酒吧裡演出自己的作品已是司空見慣。不難想像何以在這樣的環境下,

阿爾班尼士多創作沙龍式的小品,如舞曲、練習曲、夜曲、組曲等等。

鋼琴家出身的阿爾班尼士,演奏曲目涵蓋拉摩、巴赫、貝多芬、蕭邦以及李斯特,

在創作之時,或多或少受到這些音樂的影響,尤以早期作品可看出蛛絲馬跡。例如創 作於1884 年的作品第 23 號《船歌》(Barcarola)以及作品第 25 號《六首小圓舞曲》(Seis pequeños valses),皆可看出來自蕭邦的影響,音樂學者波拉‧彼得爾曼(Pola Baytelman) 更將阿爾班尼士《六首小圓舞曲》之第六首視為臨摹蕭邦《降 A 大調圓舞曲,作品 64-3》(Chopin Waltz No.8 in A flat major, Op.64 No.3)的作品。另外,寫于 1885 年的作 品第40 號《「願望」音樂會練習曲》(Deseo. Estudio de concierto),不論在炫技的特質 或音樂的句法上31,皆與李斯特相似。

整體而言,阿爾班尼士早期的作品較缺乏縝密思考與細緻變化,結構上多為三段 體,總是以大型段落的重覆或整個樂句、樂段的重覆為其特徵;由於主題的完全重覆 多,所以在調性上也欠缺變化。作曲技巧的不成熟,歸因於阿爾班尼士早年未接受正 式的作曲訓練,幾乎是靠自學而成;然而,在此時期缺少深刻性的沙龍式作品中,並 不乏充滿陽光、熱情的音樂的魅力。

二、中期作品—西班牙風

31 在此所謂音樂句法上,如:使用低音域強而有力的三全音作為開場,緊接著在高音域以柔和的和弦

作戲劇性的應答。

19

音樂中的民族主義約在1860 年形成趨勢,尤以俄國、波希米亞、挪威為首。在 十九世紀最後的十年中,民族主義的浪潮也席捲西班牙,經過佩德瑞爾對民族音樂所 做的貢獻,許多新進的音樂家皆受到這股思潮影響,開始在自身民族的豐富的音樂資 產中尋找靈感,創造出具有民族特色的音樂語彙。前文提及,阿爾班尼士在1880 年 開始與佩德瑞爾接觸,與之學習作曲,然影響這位後起之星至深的,並非作曲技巧,

而是民族主義的覺醒。

在此時期,阿爾班尼士完全吸收了佩德瑞爾對音樂方向的觀點,在音樂上開始產 生深刻的變化,但其音樂語言仍然保留了簡樸的特質,同時也創作沒有明顯西班牙特 徵的歐洲傳統風格作品,可以第四號奏鳴曲(op. 72)和第五號奏鳴曲(op. 82)為例。

依據彼得爾曼的歸納,此時期阿爾班尼士在他的音樂語彙中所結合的西班牙音樂 成分概括為四部份:

1. 具有廣泛多樣性的西班牙舞蹈節奏。

2. 深沉歌的運用。

3. 運用與佛朗明哥有關的異國情調音階。

4. 把吉他的語彙風格轉化到鋼琴音樂的創作中。

三、晚期作品—臻於成熟

1894 年的遷居法國,使阿爾班尼士結識了法國當時處於領導地位的作曲家們,

促使他全面地吸收新觀念和新技法來革新自己的音樂創作。這一重大變化首先體現在

促使他全面地吸收新觀念和新技法來革新自己的音樂創作。這一重大變化首先體現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