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二節 鋼琴教材相關研究

本研究旨在探討《芬貝爾基礎鋼琴教程》、《美啟思成功鋼琴教程》與《好連 得成功鋼琴教程》三套鋼琴系列教材中「音樂創作」之內容,所著重的研究對象 為編排上具系統性、順序性、邏輯性並專為鋼琴初學者所編寫之鋼琴系列教材,

這樣的鋼琴教材通常以數字或英文字母順序加以分級,並搭配其他如鋼琴技巧、

音樂理論、視奏、聽音訓練等教本供教師教學使用,能夠提供學生較全面性的音 樂學習;屬於早期歐洲音樂家所編寫如《巴哈初步練習》、《佈爾格彌勒練習曲》、

《徹爾尼練習曲》、《克拉邁練習曲》等單本鋼琴教材,則不列入研究者蒐集文獻 及探討的範圍。研究者將本節分為兩部分,第一部分進行美系鋼琴系列教材之探 究,第二部份則針對鋼琴教材之相關研究進行探討。

一、 美系鋼琴系列教材之探究

美國在十九世紀時的音樂藝術教育仍仰賴歐洲的傳統。鋼琴教學在教材使用 上多以歐洲音樂院系統的鋼琴教學法及教材為主(Sundell,2012:17)。

歐洲早期鋼琴教學法及教材多為身兼作曲家的演奏家將自己的作品編集成冊,或 由學生將其授課內容整理、編寫成練習曲進而成為教材,其內容多著重在演奏技 巧,並含有大量之練習曲,目標旨在培養學生成為鋼琴演奏家(顏嘉徽,2014)。

到了 1860 及 1870 年代,音樂院如琵琶第(The Peabody Institute,1860)、歐柏 林(Oberlin,1865)、新英格蘭(New England Conservatory,1967)紛紛於各地 設立,同樣以培養演奏人才為目的。1876 年設立音樂教師全國協會(Music Teachers National Association)後,美國試圖找到屬於自己風格的音樂教育養成 方式。二十世紀後,於 1907 年成立全國音樂教師學會(Music Supervisors National Conference)也就是後來的「音樂教育家全國大會」(National Bureau for the Advancement of Music, 1916),開始推動學校裡的團體鋼琴教學,並正視師資培

37

育的重要性。而團體鋼琴教學的風潮,漸漸擺脫重視彈奏技巧的歐洲鋼琴教學法,

視鋼琴為「教音樂的工具」,期能培養具備音樂聆賞素養、將音樂生活化的普羅 大眾(郭曉玲,2005b),因此,相較於歐系鋼琴教材內容強調培養演奏家水準的 鋼琴人才卻缺乏明確的概念指導和次序性的內容編排,許多經過系統性、順序性、

邏輯性編撰的美系初級鋼琴教材開始蓬勃發展(Sundell,2012:19),教材內容 致力於平民化、功能化及多元化。美國這些系列教材的原文為 Piano Methods,

直譯為「鋼琴方法」,所謂方法是指一套有系統、有次序的學習計畫,每套教材 所設立的目標各有不同,不同的教材也可能呈現不同的學習策略與過程(陳慧,

2014:33)。

二十世紀上半葉開始,有鑑於鋼琴初學者之年齡層越來越低,新的系列教材 開始出現插圖等符合兒童興趣及兒童認知發展階段所編撰之內容(Sundell,2012:

19),大部分的作者也開始將心理學的學習理論納入考量,並且強調整體性的學 習,成為美國鋼琴教材獨特的貢獻之處(陳慧,2014)這些教系列教材有的著重 於培養學生之認譜能力,有的強調學生具備移調、配伴奏等技能;有的期許學生 接觸古典曲目,因而強調技巧訓練,有的則以引起學生學習興趣為首要目標,因 此曲目講求趣味性,內容安排之進度緩慢以減少挫折感。1960 年代更首次在鋼 琴系列教材 Robert Pace's Piano Method(1961)中出現即興、作曲等音樂創作相 關內容。此後隨著科技的進步,美國鋼琴系列教材也開始搭配 CD 等科技輔助教 材。近幾十年來,初級鋼琴系列教材以一級多本為趨勢,鋼琴課也不再只教授彈 奏技巧,而常常搭配樂理、配伴奏、即興、聽力、合奏、音樂史等各方面的教學,

提供學生多樣化的音樂學習面向(郭曉玲,2005b)。可見自二十世紀中葉以來,

美系鋼琴系列教材不斷推陳出新,內容豐富多元、具備各種不同的可能性,鋼琴 系列教材如雨後春筍般出現,如《可樂弗鋼琴叢書》、《巴斯田才能鋼琴教程》、《好 連得成功鋼琴教程》、《艾弗瑞全能鋼琴教程》、《芬貝爾基礎鋼琴教程》、《美啟思

38

成功鋼琴教程》等,種類繁多且琳瑯滿目,期各有優缺點也各有使用者(陳慧,

2014),教學者可配合自身教學的用途及學生的程度與需求搭配選用。研究者將 目前於臺灣發行之美系鋼琴系列教材基本資料以表格整理如下:

由附錄二可知無論是早期或近期出版之美系鋼琴系列教材,皆搭配架構完善 的橫向教材,不同系列教材雖略有差異,但幾乎皆包含了鋼琴教本、鋼琴曲集或 併用曲集、鋼琴表演、鋼琴獨奏或獨奏曲集,能夠兼顧全面的鋼琴學習內容。九 零年代可說是台灣鋼琴教材發展的重要時期,1995 年天音出版社發行《艾弗瑞 全能鋼琴教程》中文版,接著於 1999 年發行《好連得成功鋼琴教程》中文版,《巴 斯田才能鋼琴教程》及《可樂弗鋼琴叢書》也陸續發行新版教材,2014 年台灣 天音出版社又引進《美啟思成功鋼琴教程》中文版,同年大陸書局也發行《羅琳 鋼琴藝術家教學法》中文版,二十幾年來國內市面上可供選擇之鋼琴系列教材越 趨多樣。其中《好連得成功鋼琴教程》、《芬貝爾基礎鋼琴教程》與《美啟思成功 鋼琴教程》皆為美國九零年代開始發行之鋼琴系列教材,並先後於台灣發行中文 版,至今在台灣廣泛為鋼琴教學者與鋼琴學習者所使用,三套鋼琴系列教材中皆 包含即興、作曲等創作內容,因此本研究將針對這三套美系鋼琴系列教材中之「音 樂創作」進行分析與比較,從中了解音樂創作之內容編排與比例。

二、鋼琴教材相關研究之探究

為了解近年來國內外對於鋼琴教材之相關研究,研究者蒐集二十二篇以碩士 論文為主之鋼琴教材相關文獻,發現除黃靖雅(1994)及賴韋璇(2017)之研究 方法兼採內容分析法與訪談,其餘文獻皆採內容分析法為其主要研究方法,因此 研究者擬針對文獻中之研究對象、研究目的、研究方法、研究工具、分析類目進 行歸納整理,並透過鋼琴系列教材研究之探究與討論,了解鋼琴系列教材所涵蓋 的範圍及內容,以作為形成本研究研究工具之參考依據。

研究者彙整了此二十五篇鋼琴系列教材相關研究,整理歸納如表所呈現:

39

40

41

Emonts 世界 鋼琴教本》內 容分析之研

Fritz Emonts 世 界鋼琴教

分析 Fritz Emonts 世 界鋼琴教本之教學

42 (mezzo staccato)、

斷奏(staccato)、大 斷奏

(staccatissiomo)、擊 音(marcato)、強音 (accent)、持音 (tenuto)、其他 3.調性 大調、小調、五聲

43

Sundell,

K.(2012) 整合性音樂 手寫練習(Written exercise)

2.音樂史

3.聽覺技巧 批判聆聽(Critical Listening)

聽力訓練(Ear Training) 合奏(Ensemble) 4.作曲 書寫/創意演奏

(Written/creative playing)

5.即興 創造性(Creativity) 移調

(Transposition) 6.演奏實作 姿勢(Position)

技巧(Technique) 音調(Tone)

44

45

46

功能性技巧(郭妤凡,2014)、教學內容、進程與策略(楊雅茜,2013;

顏嘉徽,2014)、鋼琴聽音訓練(楊嘉怡,2006)之教材內容進行內容

47

2013;魏君如,2006)、聽音教學內容一篇(賴宜含,2010)以及分析 教材中之爵士音樂教學內容一篇(林京燕,2009)。

3. 分析與比較三種初級鋼琴教材:共計 3 篇(林逸婷,2013;陳筱茜,2014;

鍾靜儀,2000)。

4. 分析多種鋼琴教材:共 2 篇(Lu,2012;Sundell,2012),分別針對多 種鋼琴教材內容之某一內涵進行分析。

(二)研究方法

針對上述二十五篇鋼琴教材相關碩士論文,依照其研究方法將之歸為四類,

分述如下:

1. 鋼琴教材內容分析研究(Lu,2012;Sundell,2012;楊嘉怡,2006;

楊雅茜,2013;郭妤凡,2014;顏嘉徽,2014)。

2. 鋼琴教材內容分析與比較研究(林美君,2015;李榮棻,2014;林曄宣,

2004;林京燕,2009;林逸婷,2013;陳芯綺,2008;陳慧,2014;陳 筱茜,2014;張喬惠,2011;鄭潘育,2016;劉文傑,2016;蔡雅棻,

2017;賴宜含,2010;鍾靜儀,2000;顏伊伶,2013;魏君如,2006)。 3. 鋼琴教材內容分析與行動研究(葉詩盈,2008)。

4. 鋼琴教材內容分析與訪談(黃靖雅,1994;賴韋璇,2017)。

經彙整並歸納鋼琴教材相關研究後,可知在研究方法上以內容分析法佔多數,

不同研究分別針對特定教材面向進行教材內容之分析,例如:教材編選內容與進 程、彈奏技巧與教學進程、編選內容與課程銜接、功能性技巧與教學進程、聽音 訓練、樂理內容與編排進程、曲目編選、整合性音樂能力及爵士等。分析兩套教 材以上的研究則兼採比較研究法,針對內容分析之面向進行比較,僅葉詩盈(2008)

以及黃靖雅(1994),研究者除採取內容分析法外,尚分別採用行動研究及訪談 法。由此可知,分析教材所使用的研究方法,常以內容分析法為主,有時還會輔

48

以另一個研究法。本研究所使用的研究方法以內容分析法為主,比較研究為輔,

探討《芬貝爾基礎鋼琴教材》、《美啟思成功鋼琴教程》與《好連得成功鋼琴教程》

三套初級鋼琴教材中「音樂創作」之內容。

(三)分析類目

許多研究者藉由文獻探討之結果編製研究工具,本節探討之鋼琴教材相關文 獻大多為內容分析法,因此便須編製分析類目表作為研究工具,依據不同的研究 目的所設計的類目不盡相同。研究者從各篇學位論文之分析類目歸納出以下九項 分析面向:

1. 音樂知識:包括音樂概念、音樂基本要素、音樂風格、音樂結構、音樂 理論、認譜(林美君,2015;李榮棻,2014;林曄宣,2004;林京燕,

2009;林逸婷,2013;陳芯綺,2008;陳慧,2014;陳筱茜,2014;張 喬惠,2011;黃靖雅,1994;楊嘉怡,2006;楊雅茜,2013;劉文傑,

2016;鄭潘育,2016;賴宜含,2010;賴韋璇,2017;鍾靜儀,2000;

顏伊伶,2013;魏君如,2006;Sundell,2012)。

2. 彈奏技巧:彈奏語法、手的練習等鋼琴彈奏技巧(林美君,2015;李榮 棻,2014;林曄宣,2004;陳芯綺,2008;陳慧,2014;陳筱茜,2014;

張喬惠,2011;楊雅茜,2013;劉文傑,2016;蔡雅棻,2017;賴韋璇,

2017;鍾靜儀,2000;顏伊伶,2013;顏嘉徽,2014;魏君如,2006;

Sundell,2012)。

3. 教學進程:教材內容之學習進度之編排進程、橫向及縱向之銜接(郭妤 凡,2014;黃靖雅,1994;楊雅茜,2013;鄭潘育,2016;賴韋璇,2017;

鍾靜儀,2000)。

4. 音感:包括聽力練習、聽辨、聽唱聽奏、聽覺技巧、合奏、批判聆聽(李

4. 音感:包括聽力練習、聽辨、聽唱聽奏、聽覺技巧、合奏、批判聆聽(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