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閱讀差異分析對於研究對象的啟示與影響

第四章、 研究結果與討論

第五節、 閱讀差異分析對於研究對象的啟示與影響

本節旨在探討研究對象經過三次文章閱讀後,閱讀差異分析法與回顧 性的訪談方式對於三位研究對象的啟示與影響為何?自我閱讀情形的瞭 解程度有多少?如何幫助自己提升能力並成為一位好讀者?這些都是閱 讀差異分析法最主要的中心思想,也是所欲帶給讀者的幫助。因此本節就 讀者於閱讀歷程中所扮演角色之觀念、對自我閱讀情形的發現以及如何提 升目前的華語閱讀能力各點作論述。

壹、讀者於閱讀歷程中所扮演角色之觀念 一、初級程度者

幸子認為讀者的工作是找出作者想要表達的各種想法,從閱讀過程 裡,讀者是一位欣賞者、一位享受文章情節的人,隨著主角一同感受故事 發展。在她所認識的人當中,她認為學校的國文老師是一位好的讀者,因 為其閱讀經驗是豐富的,能網狀性地去理解文章所說的內容。因此如果堅 持要給予好讀者一個定義的話,那麼沒有先入為主的觀念,能隨著文章內 容共同感受、想像的人就是一位好讀者。不過有趣的是,在研究前的訪談 中,幸子覺得自己是一位好讀者,或許有時對於文章內容不是那麼清楚,

但她能善用自己的想像力,擴及到對文章的理解。而在研究後的二次訪談 時,她反而認為並沒有所謂的不好讀者,大家都是好讀者,因為每個人根 據文本的想像、讀解不同,很難給予確切的劃分好與不好。研究者發現她

對於讀者的定義較研究前更具深度,不再只是單一思考,更能顧及到文 本、讀者本身因素層面。

二、中級程度者

聰美認為每一位讀者在閱讀過程中所扮演的角色不一樣,即使是同一 篇文章,每個人對文章的理解不同,甚至有些讀者會建構出與作者不同的 意涵,所以我們無法明確地界定誰是好讀者,誰是壞讀者。她認為由於閱 讀的目的不同、文本不同,每個人都是好讀者,而作者藉由文章給予讀者 一個機會改變或是不改變,若能在真正理解後依據自己的想法作出判斷、

選擇就是一位好讀者。在研究前的訪談,聰美覺得自己是一位好讀者,因 為她能了解文章內容,並有所體會;然而在研究後的訪談,她逐漸開始思 考不同的層面,自己是否為一位好讀者須端看其閱讀的文本和目的來斷 定。

三、高級程度者

比較陽子研究前、後對於讀者觀念的差異,研究前她認為,讀者在閱 讀過程中所扮演的角色,是根據作者的期望與讀者本身的認定而有所不 同,因此沒有所謂好讀者與壞讀者的差別,批評的讀者是好的,享受文章 的讀者也是好的,只要能以正面的態度去閱讀的人就是一位好讀者。可是 她並不覺得自己是位好讀者,因為閱讀時常常不專心,且過於被動與不積 極,老師沒有規定的話就不會主動閱讀。不過三次文章閱讀後,研究者發 現陽子對於讀者的角色有所改變。從閱讀過程裡,讀者是扮演著一位體驗 者的角色,隨著文章主角去感受故事情節的發展。好的文章會去欣賞,真 的很差的文章也會作評斷,只要能以正面的態度去閱讀的讀者就是一位好 讀者。她認為自己是否為一位好讀者得視對誰而言來斷定,若對於作者,

她自認應該是一位好讀者。

四、小結

從兩次的訪談中,三位研究對象基本上對於讀者的觀念並沒有太大的

改變,甚至彼此某些觀念還滿相近的。比較兩次訪談內容,三位在第二次 訪談的思考層面明顯較第一次寬闊且周延。

貳、自我閱讀情形的發現

根據研究前的訪談,三位研究對象對於自我的閱讀情形並不是非常清 楚,主要的原因在於從來沒有思考過這樣的問題。尤其在閱讀過程、理解 能力以及策略使用三個問題裡,三位皆表示對於自我的閱讀過程非常陌生

,因此研究者比較研究後第二次訪談的結果,將三位研究對象在經過本研 究後,對自我閱讀情形的發現作一歸納整理。另外,在第二次訪談裡,研 究者也嘗試提出一個關於後設認知能力的問題,「經過三次的文章閱讀,

針對自己的閱讀情形,有哪些問題是你以前沒有注意到,研究中才發現 的?」以下便就三位的發現與回應作討論。

一、初級程度者

幸子發現在自己的閱讀過程中,她常會以一個段落作為閱讀單位,當 大概瀏覽過一至二個閱讀單位後,會再回頭尋找不懂的句子進行閱讀。然 而假使一句話裡有太多的單字時,她會重複多次閱讀,並從前後文加以推 測理解。幸子表示自己理解文章的關鍵在於生字,以及與自己生活相關的 經驗,當然這也得視文章的難易度而定。如果是簡單的文章時,可以大概 讀懂文章的內容,但若是較難的文章,經過多次反覆閱讀後,幸子認為她 有信心可以達到約60﹪的理解。而且她特別提出,過去尚未學習華語時,

閱讀日文往往只是單純地閱讀理解,然而自從學了華語之後,反而開始懂 得比較中、日文語言上的差異,而了解其兩者之間的差別後,對於理解能 力的提升很有幫助。

至於閱讀策略使用上,除了已經知道的以偏旁部首猜字、多讀幾次、

邊閱讀邊想像外,幸子還發現她會採取先瀏覽再細讀的策略,並善用自己 的生活經驗來幫助理解。此外,她也指出她並不太會使用掠過不讀的策略

二、中級程度者

聰美表示自己的閱讀過程和研究前並沒有太大的改變,仍舊是採取直 接閱讀的方式來讀解文章。不過在理解能力方面,研究前她認為由於自己 華語學習的環境有限,因此必須依文章內容的難易度而定,與生活較為相 關的文章,理解能力會比較好;而經過三次文章的閱讀後,聰美發現自己 的理解能力總是停留在大概瞭解的階段,對於細節的掌握仍有待加強,她 認為目前對她來說,更精細的閱讀與理解細節是必要的,而她的閱讀速度 也會因此而獲得改善。

此外閱讀策略方面,認字上除了採偏旁部首猜測,她發現當理解發生 困難時,她會依據前後文來推測情節,有時也會就自己所認知的知識去作 連結。例如:〈李煒鈞的故事〉中,關於火星為何可能成為人類第二個家 的描述部分;以及進行回顧性訪談時,關於美國太空總署的討論。

研:好,剛才你有提到火星可能是人類第二個家,那為什麼有可能是 人類第二個家呢?

聰:我不記得內容,可是環境,可能地球的環境跟火星的環境有點像、

類似,所以應該可以。

研:所以你是用推測的?

聰:我知道這個消息(笑)。(資料:R3-02-0207)

研:我們討論時,你一直提到NASA 這個英文字,你用NASA 來代替美國 國家航空暨太空總署這個研究單位,是為什麼呢?

聰:我知道那個大概是關於宇宙、太空這樣子的研究地方,而且又是 在美國,所以我覺得應該是NASA。(資料:RMA3-01-2023)

三、高級程度者

在研究前的訪談時,無論是閱讀過程、理解能力或策略使用,陽子對 於自己的閱讀情形並不瞭解也從來沒有思考過,但在研究後的訪談裡,她 發現自己在閱讀時常會心不在焉,容易分心,導致無法理解內容。如同第 三節個人的閱讀習慣所提及,陽子的閱讀常要在很安靜的環境下進行,因 此她認為假使面對必須理解的部分,她得集中注意力才行。

其次對於自己的理解能力,陽子認為較口語、和生活相關的內容比較 容易理解,但若是專有名詞或自己不熟悉的領域時,反而在理解上常會有 困難。她特別強調,這些問題是她過去在語言中心學習時便有感覺到的,

只是刻意不予以理會,透過此次的研究,陽子認為對她來說反而是迫使她 正視自己的閱讀問題。

至於閱讀策略,除了先前所知道的從前後文猜測文章內容和單字,以 及理解遇到困難時會回到前文的線索去尋找答案,她發現多讀幾次、跳過 不重要的部分也是她會用的策略。不過當然,如果知道是重要情節的話,

她知道自己一定要想辦法弄懂。

從上述的討論中,三位研究對象對於自己的閱讀情形有了更多的瞭 解,有些表現是過去未曾注意到的,而有些問題則是一直以來刻意不去正 視的結果。然而我們還是可以從上述回應中發現,單字量的增加對於三位 閱讀而言,仍是重要的關鍵之一。

四、關於後設認知問題之回應

針對第二次訪談裡,研究者所提出的關於後設認知能力的問題,「經 過三次的文章閱讀,針對自己的閱讀情形,有哪些問題是你以前沒有注意 到,研究中才發現的?」其回應整理如下(表 4-21):

表 4-21 對自我閱讀情形的發現

参、如何提升目前的華語閱讀能力 一、初級程度者

在第一次訪談時,幸子以為大量閱讀與增加中文字彙是幫助自己提升 華語閱讀的途徑,而當再次訪談後,她發現與生活相關的經驗也是非常重 要,廣播、雜誌、報紙和電視等傳播媒體,都是幫助她增加經驗的方法。

此外她也指出,有些單字在字典上由於沒有例句,常不知道如何使用,必 須經由和師長、朋友平時的會話,才能了解其使用方法,因此多和老師、

朋友聊天也是一種增加字彙的方式之一。

研究:您認為您可以用哪些方法來提升您的華語文閱讀能力?

幸子:現在做的也可以說嗎?

幸子:現在做的也可以說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