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2.5 離職傾向

2.5.3 離職的理論模型

過去許多學者曾針對離職,提出各種不同的研究模式,例如:Price (1977)所提出的工作滿足與離職行為之關係模式,Mobley、Griffeth、Hand 與 Meglino (1979)員工離職過程模型、Szilagyi (1979)的離職過程模型、

Arnold 與 Fekcman (1982)個人認知離職決定模式。

(1) Price (1977)的工作滿足與離職行為之關係模式

Price 在 1977 年發展出工作滿足離職模式,此模式從結構、經濟、

社會心理等層面探討,包括薪資、整合、工具性溝通、正式溝通、集中 化等五項工作滿足的前置變項。此模式說明工作滿足的前置變項與工作 滿足及自願性離開的因果關係。其中,集中化與工作滿足呈現負相關,

其餘四個變項皆與工作滿足呈現正相關。

經由這五項前置變項,使得個人獲得不同層次的工作滿足,再加上 在機會互動,因而產生自願性離職,如圖 2.4 所示。

工作滿足前置變項 機會

工作滿足 自願性離職

薪資 整合

工具性溝通 正式溝通 集中化

圖 2.4 Price 工作滿足離職模式

由此模型可瞭解薪資越高,整合程度越高,正式溝通的管道越暢通,

則員工較不易離職。此外,組織外部的工作機會越多,則員工較容易離 職。

學者 Bluedrn (1979) 和 Martin(1979) 驗證 Price 模式後,認為離職的 前置變項應包含機會在內,而非將機會列為干擾變項。Bluedrn (1979) 做更深入的探討,發現可將年齡和年資加入 Price 模式的預測能力(趙 必孝,1990)。

(2) Martin (1979) 的離職決策過程模式 三個關於 Martin 的離職模型說明如下:

a. 員工離職決策過程模型

Martin 在 1979 年發展出離職決策過程模式,此模式詳述工作滿足和 員工離職間存在的可能關係。因此可了解員工決定離職前的行為過程。

如圖 2.5 所示,(a) 當員工對目前工作的評估,評估結果產生了工作 滿足或不滿足。(b) 若不滿足時,所採取的方式可能是退縮行為,如缺 席、怠工等;或者產生離職念頭。(c)產生離職念頭後,員工將考慮離 職成本與找尋新工作預期效果。(d)若新工作預期效果大於離職成本,

員工就會產生尋找工作的意願。(e)在此時與工作情境有關的因素亦會

影響尋找工作的意願。當員工有尋找工作的意願後,便會產生實際找工 作的行為。(f)此時,員工會對可能工作機會重新評估。(g)而員工在 此選擇離開就業市場亦為可行的方案。員工於評估可能工作機會後,會 將現有工作和新工作做比較。(h)若是發現新工作所帶來的效益較大,

員工便會產生離職傾向。(i)最終員工所採取的行為不是離職就是留職。

(j)假若現有的工作較能接受的話,員工就會回到最早的階段再重新調 整。

以上所描述為一種主觀的理性決策過程,員工亦可能於非理性的情 況下,因一時的衝動行為進而造成離職或留職。經由各模式可得到:離 職行為的表現取決於離職意願的強弱,當員工離職意願較強時,會比較 容易出現離職行為;反之,則相反。

Mobley 模式已有部分驗證( Arnold & Feldman, 1982;Bannister & Griffeth, 1986;Michaels & Spector, 1982;Miller et al., 1979;Mobley et al., 1978;Mowday et al., 1984)或整體的探討(Hom & Giffeth, 1987;

Hom et al., 1984),而且大多得到支持。Mobley 模式對了解離職的主要 貢獻在於提出工作不滿足和離職之間的中介變項順序的觀念( Jeffrey, Charles & Rajan, 1989;趙必孝,1990)。

對現有工作的評估 工作滿足與不滿足 離職念頭 離職成本與找尋新工作預期效果評估 尋找工作的意向 尋找工作的行為 對可能工作機會的評估 現有工作和新工作的比較 離職傾向 離職或留職

A B C D E F G H I J

其 他 形 式

的 退 縮 行 為 , 如 缺 席 、 怠 工

與 工 作 情 境 有 關 之 因素,如離 婚等

離 開 就 業 市場,亦為 可 行 方 案 之一

圖 2.5 Mobley 員工離職決策過程模式 b.員工退縮決策過程模式

Mobley, Horner 與 Hollingsworth(1978)又研究發現:個人的離職 傾向為其退縮行為的前置因素,Mobley 又依此研究結果,提出另一簡 易的模式,以解釋員工之退縮行為(離職行為)產生之過程,如圖 2.6。

其針對員工之離職行為,用工作滿足、尋找其他工作意圖、找到其他工 作的可能性,作為離職傾向的前置變項,發展出員工的離職行為模式。

在此行為模式中,尋找工作意圖與找到其他工作的可能性,此兩個中介

的正相關。在個人的工作滿足與離職念頭間,存在顯著的負相關。再者,

個人離職行為的表現,決定離職意願的強弱。

工作滿足

離職念頭

尋找工作意向

年齡/年資 離職意向

離職行為

找到其他工作之機會

圖 2.6 員工退縮行為模式

後來的學者 Miller, Katerberg 與 Hulin( 1979) 及 Michaels 與 Spector(1982)均對 Mobley 的離職模式做試驗,結果大多類似模式中 的變項,其中 Miller et al. 更得到年齡對離職意願的影響比工作滿足大。

此模式假設離職與滿足感間連結著其他因素,例如:考慮離職、尋

找另一個工作、意圖離(留)職、真正決定離(留)職。他們認為不滿 足會引起離職的念頭(thoughs of quitting),進而促使尋找另一個工作。

如果離職的代價過高,員工就會重新評估現有的工作(此將導致滿足感 程度的改變),且較不會考慮離職的問題或採取其他諸如缺席或代工的 反應。反之,如果離職的代價不高,且眼前有其他不錯的工作,接著會 刺激離職的意願,進而真正採取離職行動。但如果其他選擇的工作不如 人意,則會刺激留在原來工作的意圖。

c. Mobley、Giffeth、Hand 與 Meglino(1979)員工離職過程模型 Mobley、Giffeth、Hand 與 Meglino(1979)等人將歷年學者所研 究影響離職的因素歸納為七類:

(a)人口統計因素與特質:如年齡、年資、性別、家庭責任、個性、

服務公司的家數、成就動機等。

(b)整體工作滿意。

(c)組織及工作環境因素:如薪資、升遷、主管與同事關係、組織 氣候、角色壓力等。

(e)工作內容因素:如對工作本身的滿意與工作的特性等。

(f)外在環境因素:如經濟狀況、對可能工作機會的期望。

(g)職業行為:如藍領與白領階級各有不同的離職行為。

(h)行為意願、組織承諾、工作投入、希望達成期望等。

離職因素並不單純與工作滿意度有關。雖然它與工作滿意度有明顯 相關,但是仍有其他環境或是個人因素的影響(Locke,1976)。

(3)Szilagyi(1979)的離職過程模型

Szilagyi(1979)試圖從工作特質、員工關係、組織業務、酬賞 制度、個人特質、工作滿足、外在工作機會及離職意願等變項來解釋離

職行為而提出此模型如圖 2.7。Szilagyi 的觀點如下:

a. 工作特質、員工關係及工作環境(組織業務、酬賞制度)是影響 員工離職的重要變項,其影響隨組織層次而變化。

b. 組織的變項可分為可控制及不可控制兩種。對組織來說,工作環 境、領導型態、組織結構是可控制的;而外在工作機會、勞工短缺等則 是不可控制的。

c. 雇用員工時,應考慮其個人特質,以免雇用到一些潛在的離職者。

工作特質

個人特質 外在工作機會 員工關係

工作滿足

離職意願 離職行為 組織業務

曠職或怠工 酬賞制度

圖 2.7 Szilagyi 的離職過程模型

其中各項要素所包含的項目,說明如下:

工作特質:包括變動性、自律、挑戰性、明白性及回饋性。

員工關係:即管理行為、衝突、內聚力。

組織業務:規則及步驟、工作流程、溝通及訓練活動。

酬賞制度:評估績效、薪資及發展前途。

工作滿足:內在薪資、外在薪資、領導方式、升遷同伴及工作本身。

個人特質:年齡、教育、年資、撫養人數、人際關係及成長需求。

(4)Arnold 與 Feldman(1982)個人認知離職決定模式

Arnold 與 Feldman(1982)整合並參考過去有關離職之文獻來設計 此離職模式,該模式中的人口統計變數包括性別、年齡、婚姻、依賴人 口等項目,如圖 2.8。對工作的認知情感取向則包括整體的工作滿足、

組織融入、期望的滿足與衝突標準;而個人認知的工作安全感即指對工 作保障性而言。

人口統計變數

年 資

對工作的認知 情感取向

意圖尋找其他

可能工作機會 離職意圖 離 職

個人認知上的

工作安全感

個人認知可能 工作機會

圖 2.8 Arnold & Feldman 個人認知和離職決定模式

(5)Bluedorm(1982)離職綜合模式

Bluedorm 綜合了 Price 和 Mobley 離職模式的驗證,再加上組織承諾 和離職之間關係的研究,如整合模式圖 2.9。此模式在於探討因果程序,

由前三項前置變項著手及組織因素(升遷機會、集權、正式化、溝通條 件、公平、報酬、例行化、成員整合等);環境因素(環境的機會、以 前的環境機會等);個人因素(角色衝突、服務時間、年齡、教育、婚 姻狀況等)。這些因素有正向影響、負向影響、無特定方向影響等三種。

於正向影響方面包括:升遷機會、正式化、溝通條件、公平、報酬、成 員整合、服務時間、年齡等;於負向影響方面包括:集權、例行化、環 境的機會、角色衝突等;無特定方向影響者包括:教育、婚姻狀況等。

Bluedorm 使用路徑分析模式證實了工作滿足和組織承諾以及組織承 諾和離職意願的因果關聯;進而證實組織承諾屬於離職過程中的中介變 項。

+ +

- - -

- +

? +

圖 2.9 Bluedorm(1982)離職綜合模式

升遷機會

集 權 正 式 化 條件溝通 公 平

報 酬 例 行 化

成員整合

環境的機會

以前環境的機會

服務時間 年 齡 教 育 婚姻狀況 角色衝突

工作滿足

組織認同

尋找工作

離職意向

離職行為

(6)Jeffrey, Charles 與 Rajan(1989)銷售人員離職模式

此模式所研究的對象主要針對銷售人員,探討年資對工作績效、離 職傾向、離職行為的影響。工作績效對工作滿足、離職行為間的關係。

工作滿足對組織認同、離職傾向、離職行為間的影響。組織認同對比較 現有工作和新工作、離職傾向、離職行為的影響。比較現有工作和新工 作對離職傾向的影響。現在將各變項與離職傾向、離職行為間所存在的 關係說明如下:

a. 年資:對新進之銷售人員離職率會偏高;而年資較長的銷售人員 離職率偏低。

b. 工作績效:工作績效高者,可得到較多報酬,故工作滿足較高。

c. 工作滿足:工作滿足較高者,離職傾向會偏低;而工作滿足較低 者,離職傾向會偏高。

d. 組織認同:銷售人員的工作滿足較高者,對組織認同程度越高,

最後導致離職傾向降低。

e. 現有工作和新工作的比較:銷售人員會對目前工作的待遇、升遷 管道、其他工作機會做比較;若其他工作機會優於目前,則員工會有離 職傾向產生。

f. 離職傾向:離職傾向和離職行為為正相關。

個人屬性和離職傾向的研究頗多,結論也不盡相同;其中性別部分 以無相關者較多;年齡部分則多為有負相關的結論;教育程度部分則均 有,以無相關者略多;年資部份則多為負相關;婚姻則以負相關者較多;

而職位部分則僅一篇說明其正相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