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電子書平台經營與銷售策略

第四章 電子書廠商訪談資料分析

第二節 電子書平台經營與銷售策略

這些東西隨便一買就幾千萬,然後要做閱讀器要做電子書,一定要有 Reader,

iOS 的 Reader、Android 的 Reader、Win 8 的 Reader、Window P7 的 Reader 要開 發,而且 iOS 一改版,馬上就要跟著改版,否則軟體就沒辦法用,所以一改

在,也因為這樣,固定成本分攤的概念比較難清楚釐清或是將其歸屬在哪一項生 產、製程中。對大多數的平台業者來說,這樣的成本之大,是會影響公司競爭力 的,常見的狀況是,公司投資鉅額的開發成本,銷售量也不差,但公司實際的營 收不好。這樣的狀況,在巴諾書店(Barnes & Noble)投資發展 Nook 閱讀器導致營 收不佳的案例中,特別明顯,該公司在該年的數位內容銷售營收上是明顯成長 的,但是實際公司的回收淨利卻十分之低,導致最後巴諾書店(Barnes & Noble) 將Nook 部門切出,改與微軟共同發展。

「所以現在平台都在賠錢做啊!每家都在賠錢啊!第一市場不夠大,並不 是說平台有很明顯地規模經濟問題,我花兩千萬寫一個程式,一千人用、

一萬人用,跟十萬人用都是兩千萬成本,那攤下來就會不一樣了,所以每 個平台都還在等市場規模起來,都在賠錢,因為平台來講固定成本佔比非 常非常的高」(A)  

很明顯的固定成本是無法改變的,但平台銷售的營業量卻是不停變動 的,營業量的多寡決定了固定成本是否能夠攤平,以影片分享平台Youtube 發行成本為例,其所有的成本到最後其實都有人承擔。不過在Youtube 支付成本 的過程中,有件事正在改變,就是這些成本從大部分得以「隱藏」,因為參與平 台的無論是顧客(瀏覽者)、內容提供者、或甚至是廣告商都十分之多,這樣的 成本往往變相成由很多人「分擔」(Anderson,2009/2009)。以美國地區的電 子書販售市場來說,其市場規模大,以美國2002-2009 年銷售情況來看,成長是 從2002 年的 5,794,180 美元,成長至 2009 年 11 月已達到 146,700,000 美元(IDPF,

2010)如下表 3,圖 12 所示:

在Amazon 平台會員數已達百萬,我們不難得知,由於其市場規模夠大,因 此,其平台固定成本得以輕易的就分攤在平台的各個銷售交易中。另外,在訪談 對象中,由於部分廠商有進行平台雲端系統的開發;因此,對於這類的平台廠商 來說,分攤固定成本的方式,除了先前提及的利用銷售營收分攤之外,廠商也會

圖 12,2010 年美國地區出版產值圖 資料來源:IDPF(2010)

表 3,2002-2009 年美國地區出版產值 資料來源:IDPF(2010)

透過販賣該自行該發的平台系統,給在系統開發能力較弱的廠商,作為其固定成 本分攤的方式。

(三)對平台業者而言,主要的平台經營變動成本為頻寬下載,但這類 成本有逐年下降的趨勢,倘如市場規模夠大,這類變動成本是非常小的

以科技產業常討論的概念-摩爾定律(Moore’s Law)來說,成本所需花耗的金 額並非是絕對逐年遞增的,而是有可能逐年因為科技技術的演進而遞減的。在摩 爾定律的概念下:當價格不變時,積體電路上可容納的電晶體數目,約每隔 24 個月便會增加一倍,效能亦將提升一倍。這樣的概念揭示了資訊科技進步的速度 促成數位化技術與媒體的快速變革,間接影響儲存成本與通路成本計算的概念 (McDonald,2008)。

「會,頻寬成本一直下降。像我15 年前經營網站的時候,那個時候頻寬最 大叫T1-­‐1.5M,那個時候 1.5M 十三萬,那現在來講 1M 只要兩千塊  。」  (A)  

這樣的概念比較像 Anderson 在《免費!揭開零定價的獲利模式》一書中提及 的,當商品的科技成分越大,價格只會越來越便宜,其背後意涵是供給與需求雖 然決定了商品任何一刻的價格,但以長期的價格趨勢作觀察,我們可以發現的 是,實際上影響商品價格的是「科技」。同樣的以影片分享平台Youtube 為例,

今天要把一小時的影片傳輸給某人,只需要25 美分的成本,明年同樣的成本會 降到 15 美分,過一年後,可能就不用 10 美分(Anderson,2009/2009)。實際 上,在電子書銷售平台上,也面臨相同的狀況。

(四)在台灣地區,即使各平台業者主要的消費族群不一,但增加、充

實銷售平台所提供的商品數,仍是平台現今主要營運方向

凱基投顧科技產業分析師郭明錤曾指出在電子書價值鏈中,最肥美的地方 是—內容。「誰掌握內容,不但毛利最高,而且握有談判籌碼。」對於許多電子 書平台來說,較常面臨的挑戰是平台內提供販售的書量多寡?《Fast Company》

也曾指出,Amazon 未來若直接與作者簽約出書,至少能收取銷售額的 20%,其 餘都歸給作家(鄭呈皇、鄭凱達,2009)。由此可見,以 Amazon 來說,充實內 容(書籍)掌握的仍是其主要營運的目標之一。

雖然以目前的電子書製作成本來說,自紙本書轉製成電子書的成本雖然不 低,但對於大多數的電子銷售平台商來說,仍是主要的內容給來源之一。以臺灣 地區為例,每年新書出版量大約為四萬本,但是出版社數量多達千家,每年四萬 的出版量是源自於這些出版社所累積出來的數量,實際上,每家出版社的實質出 書量不高。這樣的出版情形,對於電子書銷售商來說,是弊大於利。其背後的意 涵是,倘若某一電子銷售商欲獲得這一年的出版新書,它就必須與這數千家廠商 分別談授權契約。這樣所耗費的成本與人力難以估計。因此,多數電子書銷售廠 商為求能儘速充實其產品數,會將內容來源轉到紙本書的轉製,得以透過轉製獲 得舊書重新販售的機會。

「所以我剛剛不也跟你提過,絕版書,我們要去篩選再去 resale!因為有很 多書,他們還是需要,可是不賣了,你知道嗎?他就寫信來講,你們有沒 有絕版書?那為什麼,因為有些是必然的那些東西,不會隨你年代改變的!

而她想去買這本書也買不到了!」(C)

然而在轉製的書籍過程中,出版社會在初期首要考量其平台或是實體書的販 售情形以及主要閱讀族群,作為電子書銷售的預測,以及轉製的參考基準。

「像以前來講,我們都會推紙本熱銷書,後來發現不對,應該要推,因為 族群應該要推宅男想看的書,今年來現在來講跟紙本的動作就會比較合一

點了,像我們熱賣的格雷,如果在三年前去推,推給這些宅男絕對賣不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