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霍夫曼大提琴協奏曲的第三樂章

第三章 霍夫曼七首大提琴協奏曲

第三節 霍夫曼大提琴協奏曲的第三樂章

一般而言,協奏曲的第三樂章速度通常是三個樂章中最快的,音樂則經 常是熱鬧且生動活潑,霍夫曼大提琴協奏曲的第三樂章也是如此,速度選擇 主要是快板與甚快板(Vivace),拍號除了第一首《C 大調第四號大提琴協 奏曲》與最後一首《D 大調第三號大提琴協奏曲》選用二拍子之外,其他各 首都是三拍子的快速樂曲。

在第三樂章的部分,樂團延用第一樂章的編制,《C 大調第四號》與《C 大調第三號》使用兩部小提琴加上一部大提琴的架構,並在樂曲演奏上,雖 然沒有數字低音的標示,不過通常仍會加入大鍵琴來豐富和聲。《C 大調第

二號》使用三部絃樂加兩部法國號,《D 大調第一號》使用四部絃樂,《D 大調第二號》、《C 大調第一號》與《D 大調第三號》則都使用四部絃樂與 兩部法國號的編制,在第三樂章中,法國號的使用和第一樂章相同,以填補 和聲的功能為主。本節主要針對第三樂章的曲式結構、調性變換、各旋律素 材的運用以及樂團伴奏的型態作一詳細探討。

曲式結構與 曲式結構與 曲式結構與

曲式結構與調性變換調性變換調性變換調性變換

《C 大調第四號大提琴協奏曲》的第三樂章調性選用上與第一樂章相 同,使用 C 大調,由四段合奏樂段與三段獨奏樂段所構成,共有一百四十五 個小節,比起第一樂章長了約六十個小節,調性變化上為 C 大調→G 大調→

C 大調→A 小調→C 大調,由於第二次回到 C 大調的長度較短,因此主要的 結構可視為主調→屬調→關係小調→主調(表十八)。第一段的合奏樂段從 C 大調開始,在第一段獨奏樂段轉到 G 大調,第二段合奏樂段仍維持在 G 大調,

到第二段獨奏樂段時轉回 C 大調,經過短暫地停留以後,又立即轉入 A 小調,

直到最後一段獨奏樂段才回到 C 大調。

表十八 《C 大調第四號大提琴協奏曲》第三樂章的曲式。

R:合奏樂段,S:獨奏樂段。

《C 大調第三號大提琴協奏曲》的第三樂章使用 C 大調,與第一樂章相 同,調性變化上與《C 大調第四號》類似,程序為 C 大調→G 大調→C 大調

→A 小調→C 大調,主要也是主調→屬調→關係小調→主調(表十九)。第一 個合奏樂段從 C 大調開始,在第一段獨奏樂段時進入 G 大調,並在第二段獨 奏樂段時轉到 C 大調後又立即進入 A 小調,在第三段合奏樂段回到 C 大調

之後就未再改變調性。

表十九 《C 大調第三號大提琴協奏曲》第三樂章的曲式。

《C 大調第二號大提琴協奏曲》的第三樂章在曲式上為二段體,以反覆 記號作為分界,第一段合奏樂段與第一段獨奏樂段是 A 段,第二段合奏樂段 與第二段獨奏樂段是 A’,最後一段合奏樂段則可視為一段尾奏(Coda),這 個樂章是霍夫曼在大提琴協奏曲中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使用二段體(表二 十)。

表二十 《C 大調第二號大提琴協奏曲》第三樂章的曲式。

:調性不穩定的樂段。

《C 大調第二號》第三樂章使用的調性為 C 大調,轉調上第一段使用 C 大調→G 大調→C 小調→C 大調→G 大調,第二段從 G 大調開始,經過 A 小 調→C 大調→C 小調→C 大調,尾奏停留在 C 大調上作結束。在這個樂章的 調性變化上,比較特別的是平行轉調的使用,在兩大段中都使用 C 小調到 C 大調的轉調過程,這也是在其他各首中所沒有的。第一個 A 段在合奏的部分 中調性變化較為複雜,從 C 大調→G 大調→C 小調→C 大調,進入獨奏樂段 後,從 C 大調開始經過一段調性不穩定的樂段之後轉到 G 大調,後半段的獨 奏樂段就維持在 G 大調上,第二個 A 段一開始的合奏樂段維持在 G 大調上,

調性變化快速的部分則發生在獨奏樂段,從 G 大調開始,經過 A 小調→C 大 調→C 小調→C 大調,停留在 C 大調上進入尾奏。另外一個與其他各首不同 的地方,在於這個樂章沒有任何暗示可以加入華彩樂段的延長記號,並且獨

奏與合奏樂段長度相當,甚至第一段合奏樂段長度還勝過第一段獨奏樂段的 長度,這也是在其他各首中所看不到的情形。

《D 大調第一號大提琴協奏曲》的第三樂章由三個樂團合奏與兩個獨奏 樂段所構成(表二十一),算是各個第三樂章中段落數較少的一個樂章,採用 與第一樂章相同的 D 大調做為樂曲調性,轉調上主要為 D 大調→A 大調→D 大調,為主調→屬調→主調。第一段合奏樂段從 D 大調開始,在第一段獨奏 樂段進入 A 大調,第二段合奏樂段仍保持在 A 大調上,直到第二段獨奏樂段 才回到 D 大調,並停留在 I 級六四和弦上進入華彩樂段。

表二十一 《D 大調第一號大提琴協奏曲》第三樂章的曲式。

《D 大調第二號大提琴協奏曲》的第三樂章共有四個合奏樂段與三個獨 奏樂段,從這首協奏曲以後,霍夫曼都採用這樣的組合(表二十二)。這個樂 章的調性為 D 大調開始,轉調程序為 D 大調→A 大調→D 大調→B 小調→D 大調→G 大調→D 大調,使用主調、屬調、下屬調與關係小調。第一段的合 奏樂段從 D 大調開始,在第一段獨奏樂段時進入 A 大調,第二段合奏樂段仍 為 A 大調,第二段獨奏樂段又進入 D 大調,之後轉入 B 小調,直到第三段 合奏樂段開始後才回到 D 大調,第三段獨奏樂段從 D 大調進入 G 大調後又 轉回 D 大調,並停留在 D 大調上直到樂曲結束。

表二十二 《D 大調第二號大提琴協奏曲》第三樂章的曲式。

《C 大調第一號大提琴協奏曲》的第三樂章由三個獨奏樂段與四段樂團

合奏所構成(表二十三),樂章長度上比起前面幾首都來的長,僅略比《C 大 調第二號》短一些。調性上採用 C 大調,轉調過程為 C 大調→G 大調→E 小 調→A 小調→C 大調,轉到 E 小調是這個樂章較為特別的地方,先前幾首都 沒有轉到屬調的關係小調上,從這個地方也可以看都霍夫曼嘗試新作法的新 思。

表二十三 《C 大調第一號大提琴協奏曲》第三樂章的曲式。

《D 大調第三號大提琴協奏曲》的第三樂章是七首大提琴協奏曲之中最 長的一首,不僅僅是獨奏樂段增長,樂團合奏的部分也都超過二十個小節,

不像前面幾個樂章經常有個位數的合奏長度,整個樂章由四個樂團合奏與三 個獨奏段落構成(表二十四),調性與第一樂章相同,選用 D 大調,變化上 從 D 大調→A 大調→D 大調→B 小調→D 大調→B 小調→D 大調,主要使用 主調、屬調與關係小調,第一段合奏樂段從 D 大調開始,在第一段獨奏樂段 時轉入 A 大調,第二段合奏樂段維持在 A 大調上,到第二段獨奏樂段轉回 D 大調,第二段獨奏樂段調性持續地變化,從 D 大調開始,轉到 B 小調→D 大 調→B 小調,段落在 B 小調上結束進入第三段合奏樂段,在第三段合奏樂段 回到 D 大調後,調性就不再改變。

表二十四 《D 大調第三號大提琴協奏曲》第三樂章的曲式。

整體而言,霍夫曼在大提琴協奏曲的第三樂章仍然採用合頭曲式,以樂 團合奏與獨奏樂段交錯的方式為主,除了《D 大調第一號》與《C 大調第二 號》使用三個樂團合奏與兩個獨奏樂段之外,其他各首都是由四段樂團合奏

與三段獨奏所組成。調性變換上,通常都是從主調轉進屬調,經過關係小調 以後再回到主調,比較特殊的是《D 大調第一號》與《C 大調第二號》,這兩 首的第三樂章都沒有轉到關係小調,而是直接從屬調回到主調。

旋律素材的運用與樂團的伴奏型態 旋律素材的運用與樂團的伴奏型態 旋律素材的運用與樂團的伴奏型態 旋律素材的運用與樂團的伴奏型態

《C 大調第四號》的主題在第一段樂團合奏時就由樂團先呈現(譜例 46a),並在樂段結束前,利用這個旋律作為基礎加以變化構成結束的樂句,

這個樂句同時也在尾奏出現,大提琴獨奏的部分僅在原本旋律上加入裝飾性 的經過音(譜例 46b),對於旋律本身基本上沒有太大的改變。獨奏樂段的題 材大多來自樂團合奏的部分,除了一開始所呈現的主題之外,在第五十小節 獨奏所演奏的旋律,就是改變自樂團的第十五小節,只有第三段的大提琴獨 奏沒有使用主題,而是採用了一個一小節的分解和弦音型作連續二十三小節 的模進。這個樂章的伴奏相當簡單,小提琴偶爾會與大提琴主奏作對應,低 音聲部則以反覆的持續低音為主,在只有低音聲部為大提琴伴奏時,低音聲 部的線條會比較活躍,而不會只是持續相同的低音,在第三段大提琴獨奏時,

樂團以持續的和弦長音提供和聲作為大提琴獨奏的背景。

【譜例 46】 《C 大調第四號大提琴協奏曲》,a. 1-7 小節,b. 36-42 小節。

a.

b.

《C 大調第三號》第一段的樂團合奏主題(譜例 47a)經過簡化以後,

出現在第一段的大提琴獨奏旋律中,並且在第二段的獨奏樂段裡,主題還出 現在樂團間奏的低音聲部上(譜例 47b),相當地靈活運用。第一段樂團合奏 可分成三個不同部分,第一個部分就是主題,在獨奏樂段中也會使用,第二 個部分由附點節奏構成,這個部分被獨奏引用在第一段獨奏樂段中,也出現 在第三段的樂團合奏裡,第三個部分是一連串主題材料的模進,並出現在第 二段樂團合奏與尾奏。樂團伴奏的部分,低音聲部主要是持續的低音,小提 琴的部分則較《C 大調第四號》豐富,經常在大提琴獨奏是長音時填補短小 的樂句,或是與獨奏應和。

【譜例 47】 《C 大調第三號大提琴協奏曲》,a. 1-7 小節,b. 83-85 小節。

a.

b.

《C 大調第二號》各段都相當地長,在第一段樂團合奏中就使用了許多 不同的素材,不過只有第一句被獨奏樂段所使用,並且是將這個樂句加以改 變以後才出現在獨奏中,在這個樂句之後,大提琴就引出與前面合奏樂段不

《C 大調第二號》各段都相當地長,在第一段樂團合奏中就使用了許多 不同的素材,不過只有第一句被獨奏樂段所使用,並且是將這個樂句加以改 變以後才出現在獨奏中,在這個樂句之後,大提琴就引出與前面合奏樂段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