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面積概念發展的理論基礎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一節 面積概念發展的理論基礎

本研究為探討學童梯形面積單元概念,在教學中涉及平行四邊形、三角形、

梯形圖形面積的處理,皆屬幾何形體的範圍,本節針對此點,以兒童幾何認知發 展之相關學習理論進行分析探究。

一、Piaget 認知發展理論

瑞士的教育心理學家 Piaget 的認知發展理論為近代最重要的認知心理學理 論之ㄧ。Piaget 依據他長久觀察兒童的研究中指出,兒童的認知發展分為四個階 段,分別為感覺運動期、前運思期、具體運思期、形式運思期,任何人的成長會 循序漸進依此階段發展,發展的快慢會依文化背景而有差異,發展順序不會改 變。Piaget 對兒童心智活動的解釋,他認為兒童和成人的心智思維不同,隨年齡 而產生的智力發展,不是只表現在對學習知識量的增加,而是兒童在思維方式產 生了質的變化,不同年齡的兒童用不同概念看事物,而有不同的思維方式(張春 興,2008)。

Piaget 將個體用來認識周圍的認知結構稱為基模(schema),個體透過組織

(organization)及不斷同化(assimilation)、調適(accommodation)的過程,維 持平衡(equilibration)與失衡(disequilibrium)的心理狀態,促進個體吸收知識,

進而在認知上依序發展(張春興,2008)。茲將 Piaget 認知發展理論各階段作簡 單說明如表 2-1-1(引自張春興,2008)。

表 2-1-1 Piaget 的認知發展期

期別 年齡 認知特徵

感覺運動期 0~2 歲

1.憑感覺與動作以發揮其基模功能。

2.由本能性的反射動作到目的性的活動。

3.對物體認知具有物體永存概念。

表 2-1-1(續)

前運思期 2~7 歲

1.能使用語言表達概念,但有自我中心傾向。

2.能使用符號代表實物。

3.能思維但不合邏輯,不能見及事物的全面。

具體運思期 7~11 歲

1.能根據具體經驗思維以解決問題。

2.能理解可逆性的道理。

3.能理解守恆的道理。

形式運思期 11 歲以上

1.能做抽象思維。

2.能按假設驗證的科學法則解決問題。

3.能按形式邏輯的法則思維問題。

從上述 Piaget 認知發展理論中知道:本研究的實驗對象的認知發展應屬認知 發展階段中的具體運思期,此階段的學童需要透過具體實物及感官操作進行課程 的學習,甚至有些學童已達形式運思期,能做較為抽象的思考。具體運思期的學 童另外具有守恆概念,此認知特徵在具備面積的保留概念上是很重要的發展,而 學童具有面積保留概念,才能進行面積單元的教學。

二、van Hiele 夫婦幾何概念發展研究

近年來許多研究兒童幾何發展的專家極為重視荷蘭數學教育家 van Hiele 夫 婦提出的幾何概念發展理論,甚至美俄等先進國家進行課程設計時,也以此作為 課程設計之依據。van Hiele 夫婦認為幾何概念的發展分為五個層次,每個層次 皆有其發展特徵,本研究教學的設計亦參考此理論,茲略述如下(劉好,1998a;

van Hiele,1986):

(一)第 0 層次:視覺期(Visualization)

此發展層次的學童會經由視覺觀察具體物體的輪廓外觀,能使用正式或非正 式名稱來稱呼、分類物體,但無法明確說出其定義,發展特徵為物體外觀的認識,

再造出另一個相同或類似的圖形,可透過感官操作讓學童獲得概念。

(二)第一層次:分析期(Analysis)

此發展層次的學童思考的層面為一整個物體,透過實際操作可以分析其構成 要素及圖形特徵,如能察覺梯形具有一雙對邊平行,但無法進一步解釋各性質間

的關係,,如無法確實說出平行四邊形、長方形、梯形之間的關連性,建議多設 計製作或檢驗圖形的活動,讓學童有更進一步的發展。

(三)第二層次:非形式演繹期(Informal eduction)

此發展層次又稱為關係期(Relation)。在此發展層次的學童能說明圖形定義 的意義,可以掌握圖形的性質、構成要素,進一步探討圖形之間的包含關係,如 長方形是平行四邊形的一種,但不能證明定理的重要性,如可以知道 n 多邊形的 內角和為(n-2)x180 度,但無法證明如何獲得此公式。

(四)第三層次:形式演繹期(Formal Deduction)

此發展層次的學童可以用演繹邏輯證明定理,且有能力去檢驗圖形的各項性 質,可以在一個公設系統中建立幾何理論,且知道證明的方法不是只有一種,甚 至可以理解充分條件或必要條件之間的關係,如,正多邊形中每條邊長相等,每 個角度相等,但每條邊長相等的多邊形並不一定是正多邊形。

(五)第四層次:公理性(Axiomatic)

此發展層次又稱為嚴密性(Rigor)。在此發展層次的學習者可以在不同公設 系統之間建立定理,也能對不同公設系統之間進行分析比較,可以了解抽象幾何 推理,甚至自創新的幾何公設,但能達到此發展層次的人有限,就算是學有專精 的學者也不易達成。

對照上述 van Hiele 夫婦幾何概念發展研究中發現,本研究中之實驗對象大 多已達發展研究中的第一層次:分析期(Analysis),能夠了解並分析圖形的構成 要素,甚至有些學童已達發展研究中的第二層次:非形式演繹期(Informal eduction),因此教師應於課程設計之前,了解學童之起點行為,配合學童認知幾 何發展層次,設計適當教材,選用合適之教學輔具,讓學童具有較佳的學習成效。

三、Piaget and Inhelder 的兒童幾何發展階段

Piaget and Inhelder(1967)指出兒童內化其對圖形和空間的了解,形成 內在表徵,作為對空間的理解,進而組織操作系統。兒童幾何概念發展是具順序 性,且依年齡增長而漸進出現不同的幾何概念性質,依序為拓樸幾何(Topology)

概念、投影幾何(Projective Geometry)概念、歐基里德幾何(Euclidean Geometry)

概念,說明如下:

(一)拓樸幾何(Topology)概念階段

此階段約出現於三歲六個月~四歲,處於前運思期,兒童僅能掌握拓墣學概 念,只注意圖形的內外及封閉和開放,忽略邊長、大小等相對關係,不要求準確 性,如兒童被要求畫出方形,忽略角度特性卻可畫出具封閉的特性,因而畫出似 圓的形狀,此階段學童思考不具可逆性(王文科,1991)。

(二)投影幾何(Projective Geometry)概念階段

此階段約出現於四歲~七、八歲,處於前運思期到具體運思期的認知發展,

此時期的兒童本身所在的視覺觀點比其他條件占優越的地位,只有經由視覺分辨 肯定的物體,兒童才認為真實存在,其相信自己視覺感受,圖形的定義並非固定,

而是會隨視覺感受而變化,如正方形色紙若改變位置,會依自己所見而認為是菱 形,沒注意到角度不變,圖形不變。此時期兒童僅以視覺觀點描述,缺少對圖形 特徵進行分析(張英傑,2001)。

(三)歐基里德幾何(Euclidean Geometry)概念階段

此階段約出現於五歲以後,兒童已具備保留概念,故已不再受視覺感受影 響,在此時期的兒童才具有對面的大小完整的保留概念。

本研究的實驗對象幾何認知發展已達到歐基里德幾何概念階段,具備長度、

角度、面積的保留概念,因此進行面積教學實屬符合兒童的學習狀態,教師可輔 以具體食物操作以加深兒童學習印象,達到有意義的學習。

四、Vygotsky 認知發展理論

20 世紀初前蘇聯心理學家和教育家的 Vygotsky 也提出認知發展理論,認為 認知發展是經由外化逐漸內化的外鑠歷程(outside-in process),兒童的認知發展 過程是成人經由語言傳遞給兒童,兒童用學得的語言適應環境,最後促成個體的 認知發展。

Vygotsky 認知發展理論主要觀點為:1.重視歷史文化,認為社會文化的差異 會影響兒童認知發展之情形;2.強調語言的重要性,尤其學前兒童的自我中心語 言有助於思維,進而解決問題;3.最近發展區(zone of proximal development,簡 稱 ZPD)理論,這也是特別受到教育心理學家重視的觀點,意指兒童的發展水 準有實際的發展層次和潛在的發展層次,這兩者間的差距即為最近發展區。

兒童可以透過教師力量協助學童從實際發展層次橫跨最近發展區,到達潛在

的發展層次,在此過程中,教師的協助則被 Vygotsky 稱為鷹架(scaffolding),

這也是他所提出學校教育可提升兒童認知發展水準的依據,因此學校教育應特別 重視兒童的最近發展區(張春興,2008)。

所以教學者進行新單元教學之前,可參考學童的舊經驗,選用合宜的教學輔 具或教學法,設計符合學童的課程進行教學,才能讓學童透過鷹架教學,進而達 到學習成效的最大發展區。而本研究使用的教學輔具-互動式電子白板,除了能 提供傳統黑板的書寫功能,亦具備多媒體、網路資源功能,讓學童對於知識的攝 取更加多元化,具有鷹架教學工具之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