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一節 領導的定義與演進

本節將探討領導的定義,其次探討領導理論的演進過程,來說明其各項領導 理論盛行時期及其研究趨向。

壹、領導的定義

有效的領導往往是組織績效展現的重要原因之一,學校如具備有效能的領導 者,其表現出的辦學績效是令人欽佩的。

Chemers(1997)亦認為領導是一種社會影響的歷程,在此歷程中,成員彼 此相互支援進而共同完成任務。林明地(2005)亦認為領導是一種影響力的發揮 也是權力的展現。陳世佳(2007)認為後期的領袖特質(leader traits)理論,

則強調領導者在心理及生理上的某些特質,可以吸引下屬追隨他所倡導的方向,

帶動組織的前進。此特質也是領導者「影響力」的展現,所以領導者應透過影響 力的發揮帶動整個組織團隊前進,團體中執行力的展現,更需領導者加以運籌帷 幄,領導者重要性由此可見。因此,領導是領導者影響力的展現,領導者藉由影 響力進而帶動整個團體。

Yukl(2002)認為領導是影響他人完成事情的歷程,並促進個人與群體的力 量達成共同的目標。廖春文(2000)也認為領導是一種影響力的發揮和達成組織 目標的手段,在引領組織成員朝向目標邁進的同時,宜兼顧組織內部功能的維持 與外部關係的拓展,使得組織目標與個人需求獲得適量的發揮,保持動態的平衡。

因此,領導除了是影響力的展現外,領導者在帶領成員的過程中有一個共同的目

標,其任務在於帶領組織成員向目標邁進。

學校領導者需有綜觀全局之規劃,如何擅用組織成員完成共同目標是領導者 責無旁貸之責,領導者若只進行個別規劃,只執行零碎之事,易形成頭痛醫頭、

腳痛醫腳之狀。因此,領導除了是影響力的發揮外,也是領導者帶領成員朝目標 邁進的過程。

領導乃集群體之力完成眾人之事,非僅靠少數人的力量。所以領導存在於團 體中,藉由領導者影響力的發揮,充分利用人力、物力,而有效達成組織目標的 一種歷程和行為,進而言之,學校領導是在學校組織環境中,藉著領導者影響力 的發揮,充分運用人力、物力、財力等資源,而有效達成學校組織目標的一種歷 程或行為(蔡進雄,1993)。

秦夢群(2000)認為領導理論已成為行政學中最要的一環,此因人類是群居 動物,聚集在一起就必有領袖的產生,遠古時代的部落酋長乃至今日的民選總 統,所領導的團體雖不同,但其目的皆在使團體的目標或利益能夠達成,因此,

當領導者帶領眾人,朝目標邁進,此一過程即是領導。因此,領導除了是領導者 影響力展現且與組織成員邁向共同目標的過程,它也必須存在團體的情境中,才 能領導眾人向前邁進。

領導必須在團體中才會發生,這說明領導是團體成員在彼此互動中所產生的 行為。因此領導是領導者在團體中發揮其影響力,帶領組織成員向目標前進。換 句話說,領導能否成功,關鍵在於是否能將士用命,非僅繫於領導者一人之力。

這也說明領導者是帶領成員共同努力,非僅靠領導者一人之力量可竟全功。

領導除了是領導者在影響力的展現,且與成員有共同目標外,領導必須在團 體中才能產生。因此,領導是在團體的情境裡,透過成員的互動來發揮影響力,

以導引團體方向,並糾合群力激發士氣,使其同心協力齊赴團體目標的歷程(謝 文全,2004)。

陳義明(2005)認為領導是影響別人努力工作,以達成團體目標的過程。領 導者應具備崇高的理念、良好的素養、卓越的技巧和方法,引導屬下努力從事並 同心協力朝向組織的目標邁進。所以領導者應具相當魅力,利用自己的「專業權」

與「參照權」吸引眾人戮力從公,為組織奉獻。因此領導者如只靠「法職權」加 以命令部屬行事,部屬常心有不服,做起事來無法克盡己責,易產生推委、敷衍 之狀,領導者如能以身作則、身先士卒則可收風行草偃之效。領導者應以本身的 專業權與參照權以提昇部屬工作動機與道德層次,可使部屬發自內心為組織效 力。

范熾文(2001)則認為領導是在組織或團體的情境中,領導人發揮其影響力,

運用各種策略,結合人力和物力,建立團隊精神,激發成員的工作動機,滿足成 員的需求,從而達成組織目標之行政行為。領導者如何激發部屬工作動機層次,

以達到組織目標,將是領導者重要任務。因此領導者除了是領導者在團體中發揮 影響力,帶領成員邁向共同目標的過程外,領導者應激發部屬道德與工作動機的 層次,使部屬為組織努力奮鬥。

綜合上述,本研究將領導定義為:領導乃是領導者在團體中藉著影響力,集 合眾人之力,提昇成員道德層次與工作動機,朝向組織一致的目標,而向前邁進 的過程。

貳、領導理論的演進

Bryman(1992)將領導的理論與研究概分為特質論取向、領導型態取向(style approach)、權變取向、新式領導取向。

謝文全(1998;2004)說明領導的「研究方法」與「理論」主要有下列三種:

1.心理學研究法

有些學者稱為「素質」或「人格素質」研究法即在發現領導者應具有哪些素 質或特性,此為領導理論第一時期稱為「特質論」,而特質論盛行於 1940 年以前。

2.社會學研究法

起源於第二次世界大戰至 1960 年代,又稱「情境研究法」,其重點在於在何 種情境下採用何種領導方式,此為領導理論第二時期,稱為「行為論」。

3.權變研究法

又稱「素質-情境研究法」,起自 1960 年,其研究重點在於何種領導素質宜 應用於在何種情境中,才能發揮領導的效果,此為「情境論」。

張慶勳(2001)認為傳統上,依領導性質與發展階段,視領導為靜態的領導 特質而有「特質論」的研究途徑;以領導者外顯行為界定領導則有「領導者行為」

研究的興起;以團體歷程的觀點解釋領導,則導致「權變領導」之研究。

因此領導理論之演進,從 1940 年代之前至 1960 之後,分別為特質論、行為 論與權變論。

蔡進雄(2000b;2004;2005b)則將轉型領導理論納入,認為領導理論的演 變大致可分為「特質論」、「行為論」、「權變論」及「轉型領導理論」等四個時期,

如表 2-1,此種歸類將 1980 年代以後的領導理論予以納入,使領導理論的體系 更加完備,值得注意的是,各時期之領導理論並不是互斥關係,而是在既有的領 導理論之上,不斷推陳出新,以因應時代環境的變遷。

表 2-1 領導理論演進

理論 年代 研究重點

特質論 1940 年以前至 1940 年代 領導者之特質 行為論 1940 年代至 1960 年代 領導者領導方式、行為 情境論 1960 年代至 1980 年代 領導者視情況加以權變

轉型領導 1980 年代以後 領導者魅力及影響力的發揮

資料來源:整理自蔡進雄(2000b;2004;2005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