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馬來西亞獨中華文中學初中華文課本三種版本分析

黃錦樹

聽百年洪鐘 又在清晨敲響 召喚著

一群群族人的子女 跨進獨中的大門

怎能忘記啊

那無數創辦華校的

勞動者和戰鬥者的功勛

我們是你鍾愛的兒女 啊 獨中

在你的懷抱裡 我們擷取著

珍珠般的語言 在你的寶庫中 我們吸吮著

五千年文明的芬芳1

黃錦樹教授,現任國立暨南國際大學中文系教授。國立清華大學文學博士,着有《謊言或真理的技藝﹕當代中文小 說論集》〈無國籍華文文學〉等著作。

*本文之寫作,特別感謝董總課程局華文學科秘書蘇燕卿小姐的協助,及康碧真同學代為收集獨中課本。

1 吳岸〈獨中頌〉,引自《華文》初二上冊,馬來西亞董教總全國華文獨中工委會學務處課程局編纂,董總出版,2008 年第四次印刷,41。

據學者研究,馬來半島的中國移民最早可能可以上溯至明代,鄭和下西洋(馬六甲 的三寶山墳場、青雲亭等都是物證);而一直到十九世紀,他們的自我認同或依方言群

(祖籍地地緣)或(同時)依宗親血緣而切分2,或甚至已一定程度的溶入當地(說馬 來語或英語)3,陳志明的研究指出,華人移民基本上是「識時務者」,以生存、獲利 為最主要考量,文化上的妥協空間甚大。以馬六甲的峇峇為例,居家格局、擺設、家具 等呈現出強烈的中國風,也遵循一定的中國習俗,只是他們掌握的中國文化常只是已被 馬來語彙穿透的的方言母語。換言之,他們既不需要華文,也不需要華語。

華文華語一如華人,都是典型的「現代發明」。可以說是民族主義、民族國家的衍 生物。海外維新運動及國民革命需要召喚、構築民族共同體,那就必須超越方言群認同,

那新的歷史主體就是華人;而相應的黏合劑則是華語4(它是民族國家國語的對等物)。

從歷史的觀點來看,華人-華語的一體化確實衍生自中華民族主義,這爾後也成為華人 的「原罪」;因為馬來半島的「本土」主人也依相同的邏輯發明其民族與國語,它們的 正當性受到英殖民政府的保護。

作為中國民族國家建構的衍生物,華文華語華人這些現代發明作為現代認同,既調 動原有的認同機制(血緣、地緣、信仰――方言會館、宗親會館、寺廟)過程中,也建 構了新的機制,最主要的當然就是報紙和學校,「隨著現代華文教育的興起,新馬華人 社會對中國認同的連貫性得到了保證。」5。自晚清大量冒現的華文報,本來就是政治 的產物,改良與革命兩股勢力充份利用它們的效能6;而二戰後國共兩黨一樣利用它來 滿足自身的政治欲求。這是華文自身的政治背景,而它也預設了說華語、讀(寫)華文 的「華人」這樣的共同體,他們迥異於峇峇(已在地化的「不純」華人)。可是麻煩在 於,對他人而言,他們其實和中國人非常相似。尤其在馬來亞建國前,華人自然的即是 華僑,對在地的認同是純地緣的。在馬來亞建國後,將面對新的民族國家的嚴厲考核。

萬隆會議後新中國也清楚的表明立場,華人的祖國認同必須受限制。東南亞民族國家的 成立是歷史的斷裂點,可是華人的認同及認同建制卻強韌的延續著,它頑強的抵禦著新

2 麥留芳,《方言群認同》(中研院,1985)

3 Tan Chee-Beng, Chinese Peranakan Heritage: In Malaysia And Singapore,Kuala Lumpur: Penerbit Fajar Bakti Sdn.Bhd.1993.

4 參顏清湟,〈新加坡和馬來亞華僑的民族主義(1877~1912)〉氏著《海外華人史研究》(新加坡亞洲研究學會,1992)

211~244。

5 顏清湟,《新馬華人社會史》(北京:中國華僑出版社,1991:284)

6 顏清湟著、李恩涵譯,《星馬華人與辛亥革命》(台北:聯經,1982)

構造的民族國家的同化邏輯。這也是為甚麼華文教育問題一直是大馬最棘手的政治問題 之一。

從華人的立場來看,這種延續是自然的、必然的,也是華人的基本權益。馬來亞建 國後,以華語文為教學媒介語一直是華人(新移民)維繫集體自我認同的重要手段。華 文小學相對於以馬來文為教學媒介語的國民小學,政府不予補助的華文獨立中學相對於 國民中學;以至轟轟烈烈的華文大學:南洋大學;南大被新加坡政府技術性消滅後的獨 立大學運動等等,在在說明華社對於「完整的華文教育體系」的執著。7相應的,自五

○年代,政府也未曾停止推行民族國家的國民教育政策,1951 年的巴恩報告書即主張以 國民教育取代方言教育,1956 年的《拉薩報告書》明確的主張以國語(馬來文)為教學 媒介語來貫徹國民教育,並以之為「最終目標」――在那樣的大前提之下,現有的華小、

國民型小學的存在似乎都是暫時性的,華社總是擔心華小哪一天可能會被政府消滅。

1961 年的華文中學改制事件、1979 年杪的 3M 事件(華小華文算術用華文編寫,其他 的用國語)、1985 年的綜合學校計劃(把原文的華小、淡米爾小學、國民小學統合為一 體)、1986 的華小高職事件(派遣不懂華語的官員任華小高職)、2000 年的宏願學校 計畫(綜合學校計劃的更新版)等等,都令華社憂心不已。為在上述背景裡,華文科在 華文教育體系裡無疑是最重要的科目之一。

是否可以合理的假設,華校(或華文教育)的設計者一定程度的透過華文課、華語 文教育來想像華人?那是種怎樣的華人?透過華文課本到底可以看出甚麼――譬如,華 人意識?

在與大馬官方的長期爭論中,官方一直堅持必須以國語貫徹國民教育方不致造成種 族兩極化、方能有效的整合各分散的民族為「國族」。在爭取華語文列為官方語言失敗 之後,華社堅持認為,以華語文為教學媒介語一樣可以把華裔子弟教育成好國民,只需要 在教材上充分的本地化。這在公民、歷史之類的課本也許容易些,但華文在性質上有其 尷尬之處:華語文能力的訓練必然涉及它的文化根源,也即是現代中文文學或古典文 獻。但這些文獻不僅僅是語文的範本而已,它必然還涉及文化內涵。也即是說,會不會 讓學子的自我認同自然的趨近於其文化根源,也即是中國?

7 《董總 50 年特刊(1954~2004)》(吉隆坡:馬來西亞華校董事聯合會總會,2004)裡有大量的相關資料。

但要準確的探討上述問題目前不太可能,因為涉及龐大的資料(數十年華文中小學 不同版本的華文課本);也涉及它們的來源(也即是相關課本和中華民國(台灣)及大 陸的相關課程之間的關聯)。因此這篇小文章將不免只是殘缺的,根據現在能掌握的有 限資料做一番初步的探索。

目前獨中華文課每週有六至七節(依不同獨中而有差異),每節 40 分鐘,是時數 最多的課程之一。我手頭掌握的課本資料是 1984 年董總出版統一的華文教材之後的版 本(之前的獨中華文課本,包括本人於1981~1986 唸獨中書使用的課本,仍待查訪),

「第一套(初一至高三)是1984 至 1991 年間出版8;第二套(初一至高三)是1993 至 1999 出版9;第三套(初一至高三)是2004 至 2007。」10

華文

就第一套初中課本11而言,初一上冊 22 課課文中(有兩篇長文拆成四課,四首唐宋詩 合為一課,兩首白話詩合為一課),九篇為現當代作品,從魯迅、胡適、謝冰瑩、許地山、

朱自清等五四名人都在上頭。四課古典(四詩三文),翻譯的寓言故事兩篇三課,本地作 者四課(散文一篇詩兩首)。相關課文目次如下:

8 本文簡稱 1988 年版。

9 本文簡稱 1993 年版。

10 相關資訊由蘇燕卿小姐提供,2009 年 8 月 1 日電郵。

11 馬來西亞中學華文教學研討工委會編輯出版組編,1988 年 5 月試用本。

附錄 1:

初二(上)

初三(上)

艾青與臧克家的愛國詩,都可以清楚讓人感受到故事本身深刻的教誨意味:個體對國家 與土地、母語的愛。但這裡頭其實看不到甚麼「中國認同」,頂多是透過優雅的中文去 想像文化母體,古典的,與現代的。就中國現代作家而言,亮相最多的無疑是魯迅,共 七篇,其中有兩篇各拆成兩課(藤野先生〉與〈故鄉〉),從初一到初三,魯迅不斷重 現,竟佔了九課之多。單是初二(下)即佔了三課。除了前述二文之外,還有〈一件小 事〉、〈給顏黎民的信〉、〈拿來主義〉及〈阿Q 正傳〉的兩個局部。同版高一課本還 有魯迅的小說〈祝福〉。魯迅全面的代表了五四,為學、做人、抒情。這可說反映了魯 迅在大馬華社的份量,尤其魯迅的雜文影響了馬華寫作界數十年。五四啟蒙價值觀(科 學、進步、民主)也一向是華人的基本價值觀。

如果說古典詩和小品文為讀者示範了中文的簡潔,作為馬來西亞民族國家內與官方 國民教育體系對抗的獨中,其華文課本中的本地風光或許格外值得注意。對本地意識的 強調,是建立於即使不以國語教學也無礙於國家認同的認識。一方面是本地作者寫的具 本地色彩的篇章,再則是非本地作者寫的。初一(上)的「馬華新詩二首」純粹就是本 地風光而已,但夏諾的〈永恆的懷念〉就帶入二戰的歷史記憶,華人敘事者受到馬來人 的保護,種族和諧的寓意直截了當。初一(下)中國作家楊朔的〈巴厘人〉也純是本地 風光,但南來作家洪絲絲的〈海葬〉則涉及十九世紀華人新移民的共同痛史:華人移工 被當成豬來對待,一旦生病或重傷,則當成死豬棄於海。

初一整年相關的篇章並不多(二詩三文),初二整年則略增(三詩四文),原甸的

〈我的家鄉是座萬寶山〉及東革‧華蘭的〈致馬華男女青年〉都是意識型態濃烈的頌歌,

前者歌頌馬來西亞的富饒,從樹膠、錫礦到自然景物,以俗誇的比喻稱之為「萬寶山」;

〈致馬華男女青年〉一樣直接:

〈致馬華男女青年〉一樣直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