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一節 教學模組之理論

本節的結構共分為三部分,首先說明模組之定義、特色,再來針對教學模組定義、

特色進行了解,最後說明體育教學模組之理論基礎及設計理念。

一、模組 (Module) (一)模組定義

模組是指短程、獨立且完整的目標單元,此種單元可與其他單元連結而完成較長程 或是較大的單元目標 (李隆盛,1994),其發展與興起深受學習者個別化差異的影響,以 學習者為中心,利用模組單元連結學習者的學習進度,並藉著每個不同模組間的連結學 習,而達成各自的學習目標;運用在教師在教學方面設計出不同的模組以適應不同學習

能力的學生,進而達成教學目標。「模組」係指「一種教學套裝,包含一系列有計畫的 操作學習設計,使學生能自行掌握其學習進度;而 Goldschmid (1972) 認為模組是一個獨 立且目標明確的單元,不僅提以協助孩子順利達到某種特定的學習目標為主要的目的。

Russell (1974) 將模組的定義為獨立的單元,不受到固定學習目標所支配,用來協助 教師設計課程供學生完成學習上的任務或目標,而其本身對模組定義的詮釋為:「單一 概念主題單元的教學計劃 (instructional package),且透過個別化的學習使學生能夠精通 每一個單元的內容,通常運用資訊科技的輔助教學,學生能自行控制學習時間的長短以 及自己的學習步調,並且有不同的組合與進行順序。

Warwick (1987) 認為當模組發展時,教師可以投注更多的時間於教學活動中,對於 教學所面臨的問題,可以運用不同的教學策略來解決,進而引發行動研究。

(二)模組特色

綜合相關研究 (鍾建何,2017;蔡佳芳,2016;Warwick,1987)模組的特色包括 下列幾項:

1. 個別化 (individualize):學習者可以依照自己的學習步調、能力來選擇特定主題 的內容,若遇到難題也可反覆練習以達到精熟。

2. 2.彈性化 (flexible):短程、小單元的主題內容,可以給學習者自由選擇,以多種 不同的模組教學順序排列。

3. 自由化 (freedom):強調以學生為中心,學習者的學習重於教師教學,教師重於 創造學習情境、環境,以利學習者參與學習過程。

4. 系統化 (Systematic):模組的獨立特性,使教學者可以依照自己的方式與想法,

組織模組達成的目標,並使學習者的學習經驗能更有系統的組織起來。學習者亦 可以依照自身能力與時間,建構學習經驗,亦使學習系統化。

5. 積極參與 (active participation):模組整合的一大特點即是提供學習者與教學者積 極參與的機會,透過模組使教師與學生維持在最佳比例,可刺激學生擁有最大的 參與程度。

二、教學模組 (Instructional module) (一)教學模組之定義

李景峰 (1993) 採用模組單元的教學方式,是指一個獨立的單元,適合於個人或是 團體來進行學習,依自己的學習能力與速度,選擇比較喜歡的單元先進行學習,而將這 些單元組合起來成為一組教學內涵,即可以代表所要學習的所有知識與技能。

賴慶三、楊繼正 (2001) 認為教學模組指的是一種理念現代化、目標明確化、方法 多樣化、設計適性化的教學活動設計,當教學內容被安排成對某特定議題進行探究的學 習活動時,探究活動本身即是一系列的活動,學習者可藉此活動獲得各項知識、技能、

態度與行為上的學習。

姚如芬 (2001) 指一個科目為了解脫某主題,而獨立設計的教學單元,多為一個主 題貫穿一系列的教學活動,且每個教學可以獨立存在。

陳文典 (2001) 將教學模組亦稱之為「大單元教學計畫」強調教師教學主導性及學 生學習的主體性,一個以「探討及解決問題」的教學活動,稱作為「教學模組」。

張敬宜 (2001) 是指具有彈性的大單元的教學教案及課程,或稱之為一個「主題式 教學計畫」。教學模組能夠提供學生豐富且多元的學習情境且其發展與興起主要是受到 學習者個別化差異的影響。

陳彥廷、陳于倩 (2002) 教學模組中包括許多相關於教學內容的「子問題」,教師 可以因其教學目標時間而做取捨,教學活動內容也可以採用實作或小組討論等方式進行,

教師可以依照自己本身的專業知識經驗與學習者之特性,決定採用何種方式。

綜合以上觀點,簡單來說:「模組就是一個具獨立性、注重個人需求與生活結合;

能選擇不同的主題單元、運用不同資訊媒體,達成具體而明確目標的套裝教學。

(二)教學模組之特色

綜合相關研究 (陳劭瑋,2017;鍾建何,2017;蔡佳芳,2016;陳文典,2001;

賴慶三、楊繼正,2001;劉祥通、黃國勳,2003;Russell,1974) 對於「教學模組」

的探討,歸納教學模組的特色有以下幾點:

1. 統整性:教學模組應以主題探討之形式作為主要教學內容設計,應以「釐清此主 題的需求」來取捨,而不是「限定某主題是屬於某學科的」,因此教學模組內容 是一種統整性的教材。

2. 實用性:發展教學模組的主要目的是協助教師教學,增進學習者的學習效果,因 此可以說它是以問題解決為導向的一種教學方案。換句話說,教學模組對教學者 或學習者來說都很實用,可以依照自身所扮演的角色,選擇適合的「崗位」,以 解決所遇到的難題。

3. 趣味性:教學模組的功能就是想要取代僵化傳統的教學模式,或是單一技能導向 的學習,因此在活動內容設計或進行方式都會比傳統講述式、或是課本上設計來 得生動有趣,並且提升學生學習動機、興趣和參與。

4. 彈性化:教學模組是由獨立的單元所組成的套裝教學計畫,正因為各個子項目都 具有獨立成為小單元之特性,因此運用時具備很大的彈性空間,不管是教學者或 是學習者均能依照自己的步調進行彈性選取或模組重組。

5. 生活化:教學模組的設計目的是希望學習者的課堂學習與生活經驗相連結,具有 跳脫教科書框架的現象。

三、體育教學模組 (PE of Instructional module) (一) 體育教學模組之理論基礎

1. 十二年國民教育課綱

國小體育教學模組的設計理念,主要依據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總綱為理念基 礎,健康與體育領域即是依照此課程精神發展出以「學生為主體」、「垂直連貫 與橫向統整」、「培養核心素養」為核心理念,是一項以全人健康為理念之教育 方針,發展適合其年齡應有的健康與體育知識、技能、態度之素養,提供身體活

動之參與機會,運用生活與情境結合的整合性學習,並透過學習生活技能以探究 與解決問題,讓學生身心潛能得以適性開展,以培養具有自主行動意願、能與人 溝通互動、和能進行社會參與而活用學習的終身學習者為理念,建立基本且共同 的核心素養,使學習者能面對現在生活情境和未來的挑戰 (教育部,2014)。另 一方面,體育教學模組的設計理念,亦受到 Whitehead (2010) 所提倡身體素養 (physical literacy) 概念所啟發,因此希望透過體育課程,培養學生以有自信、有 能力、且具創意的方式從事多樣的身體活動,瞭解身體活動的知識與價值,進而 成為身體活動參與者。換言之,國小體育教學模組在設計上,期望藉由以學習者 為主體觀點所發展的教材內容,建立其對體育與運動的興趣和自信心,並在學習 過中逐步建立運動能力與知識。

國民小學體育教學模組教學內容規劃,主要依據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健康與 體育學習領域綱要內容,包括體適能與運動知識、挑戰性運動、競合性運動、表 現性運動、民俗性運動、休閒性運動、防衛性運動。為使體育教學模組內容具體 化,易於使用、培訓和推廣,運用體育教學模組教材以拍攝實際教學活動影片的 方式呈現。目前,國民小學體育教學模組內容,已依據挑戰性運動(田徑)與表 現性運動(體操、舞蹈)、以及競合性運動的內容,完成低年級動作教育模組和 低中高年級之攻守入侵類、隔網類、守備跑分類球類遊戲,外加國小體育任課教 師所需之基本體育教學方法,教學模組影片內容可參閱教育部「體育教材資源網」

體育教學相關內容 (掌慶維,2017)。

2.動作教育模式

體育教學模組在概念設計上即是運用動作教育之模式,在兒童的發展歷程中,

穩定性、移動性和操作性等身體活動行為,是採用漸進的方式增長;在小學階段,

兒童開始發展和改進基本的動作技能,也學習較複雜及精緻的運動技能。透過各 學者對於動作教育模式之相關探究以深入瞭解體育教學模組之概念,如下所列:

劉仙湧 (2008) 動作教育對於幼兒運動能力的發展與培養在此階段需獲得 充分的刺激,期能養成終生運動之習慣。

水心蓓 (2005) 指出動作教育對於幼兒或小學低年級兒童極有幫助,其致力 於使兒童知道自己的身體、巧妙的運用身體,並藉此發展自信與認知機能。而動 作教育關注的點為:引導學童進行豐富多樣的身體動作探索與體驗,而並非灌輸 與反覆訓練。

許義雄 (2000) 認為兒童藉由運動,學習他們的知覺運動、認知概念、並促 進積極社會化及自我概念發展體育中,身體運動、認知和情意之間相互的關連性,

是顯而易見的。有組織的基本動作,涵蓋兩個以上身體部位;基本動作技能可以 分為:穩定移動動作及巧妙操作動作,如扭轉和旋轉、跑與跳、打擊與投擲等。

特殊動作技能是一個或多個動作技能的結合,應用於特別的與運動相關的活動中。

所以,扭轉身體與打擊物品等基本動作技能,應用於水平形式如打棒球;應用於 垂直形式,如打高爾夫或網球發球等,就成為了特殊動作技能。

所以,扭轉身體與打擊物品等基本動作技能,應用於水平形式如打棒球;應用於 垂直形式,如打高爾夫或網球發球等,就成為了特殊動作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