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三節 復原力相關內涵

本節將說明有關復原力的源起與概念、復原力的定義、復原力內涵,

包括逆境、保護因子,以及復原力運作機制。

壹、復原力研究源起與概念

關於復原力(resilience)研究的源起,可以陳金定(2006)引用 Rutter 在 1990 的說法來作為了解。Rutter 認為”resilience”之所以成為近年來國內外

研究興趣的焦點,有三方面的研究扮演重要的角色,第一,研究高危險群 孩子得到的一致結果,迫使研究者不得不同意,許多高危險群孩子,能夠 相當無傷地脫逃惡劣環境的影響;第二,對天生氣質(temperament)的研究 提供了實證資料,說明兒童的特質會影響他們對壓力情境的反應;第三,

個人在生命重要改變與轉折時,所使用的因應方式具有發展上的重要性,

由此可知,復原力的研究源起與危機研究、壓力因應研究有密切的關連。

大約從五0 年代晚期,一直到進入六 0 及七 0 年代,許多研究者開始 研究那些被預期會有某些異常病症發生的高風險個體,探討其負面生活經 驗所可能造成的影響,但在研究中他們注意到有一些孩子,儘管在負面的 環境下生長,並且被預期在發展上會失敗,但結果卻是體驗了正面的生活 (Benard, 1991)。例如蕭文(2000)指出,早在 1974 年 Anthony 在其研究中發 現,某些來自父母精神異常家庭的兒童,在其後的個人發展中卻能免疫或 健康的成長,Anthony 把這些兒童稱之為「適應良好的兒童(invulnerable child)」。之後,Rutter 在 1979 年研究那些生長在貧窮的兒童,發現大約二 分之一的兒童在他們自己的成人生活中沒有重覆其小時候貧困的居住情 況(Garmezy, 1991)。Benard(1991)指出在八 0 年代,有許多研究者在他們的 長期研究中也發現相同型態的兒童,而且形容這些小孩是「不受傷害的 (invulnerable)」、「抗壓的(stress-resistant)」、「刻苦耐勞的(hard)」、「自我復 原的(ego-resilient)」以及「不屈不撓的(invincible)」。而復原力(resilient)這 個詞也被用來形容是一種克服逆境、在嚴峻壓力的折磨下成長茁壯的能 力。這些結果使得研究者開始思考與探究為什麼有些兒童雖然在劣質的背 景條件下成長,仍可成功發展(Rutter, 2000; Werner & Smith, 1992)。

那麼,究竟是什麼因素,讓這些孩子在高危險情境下生存,卻能夠展 現出卓越的力量、勇氣以及正向的生活結果,且能健康地生存呢?Werner (1992)和她的同事(Werner & Smith, 1982, 1992)提出說明。他們是最先引導 復原力縱貫研究的著名學者之ㄧ,他們的研究對象是在1955 年出生在夏 威夷克艾島的兒童,此縱貫研究長達32 年,這些兒童暴露在四個或更多 的風險之中,包括:貧窮、初生的壓力、忽視、父母親患有精神分裂症、

意氣消沉和酗酒,其目的是為了更有效的了解危險因子與各種不利發展的 相互關係。然而研究顯示了一致的發現,那就是雖然這些兒童比一般的群 體有更高比例發展不利的風險,但當這些參與受試的兒童成為青少年甚至 成年時,卻有極高比例的受試者發展成健康完整的年輕成人。Werner(1990) 發現,在這些復原的兒童身上可以找出四種普遍的特質包括:(1)正向主動

的問題解決方法,使個體能夠在情緒上成功的因應逆境;(2)用建設性的觀 點去理解生活經驗;(3)對生活能夠維持一種信賴感、以正向的觀點建構個 人生命意義;(4)獲得其他人正向注意的能力。這些研究結果符合

Bronfenbrenner (1974; 引自 Martin-Grissom, 1993)的人類發展的人際關係 生態學模型,認為人類擁有一種自動復原的機制,在某些壓力的環境事件 面前會自然地展示出來。也符合Brown 和 Harris(1978)的說法,認為這些 適應良好的個體,似乎具有某種抗壓的能力或是保護因子,故得以在壓力 或挫折情境下免於身心障礙的危機,由於個人擁有某些健康的心理特質或 復原力,即使遭遇挫折也能快速調整(引自林秋燕,2004)。

另外,鑑於過去心理學研究取向多從負向、病理的角度來瞭解人類的 心理活動,而往往這樣的思維模式極易落入缺陷心理學(deficit psychology) 或醫學模式(medical model),八 0 年代初期,正向心理學開始受到研究者 之重視,時至九0 年代大量有關正向心理學的研究議題被提出。2000 年正 向心理學一詞正式由Seligman 和 Csikszentmihalyi 在 American Psychologist 一文中提出(引自陳坤虎,2003)。雖然上述的取向確實幫助我們累積不少 的知識,但Seligman 和 Csikszentmihalyi 指出過去以醫學模式主宰的研究 取向往往缺乏使人類過得有意義及有價值感的正向特徵,且無法解釋在我 們日常生活中確實看到非醫學模所能解釋的現象。再則,這種類似病理學 的觀點,雖然可以歸類出問題的類型、症狀及治療的策略,但是卻無法瞭 解個案復原過程中其內在心理運作、自身強度或是抗壓能力建構等歷程(蕭 文,2000)。因此,研究的焦點開始從病理學的觀點轉換到強調正向力量 及適應結果的探究(Vaise, 2000),而強調人類內在積極力量的復原力研究開 始蓬勃發展,研究者對於那些修改或扭轉先前預期消極結果以及促使個人 因應生活壓力事件的特質、情況、處境和情節展開一連串的探究興趣。

復原力的研究軌跡穿過了三個浪潮,過去研究重心放在復原力特徵的 識別,復原力被視為單向測量的靜態特質。研究著重在瞭解復原力與保護 因子、危機因子的關係,試圖了解何以人在危機中能夠不受傷害,成功地 適應(Waller, 2001)。而後,大多的研究者同意復原力是個人與環境交流互 動的過程(Egeland, Carlson & Sroufe, 1993; Holaday & McPhearson, 1997;

Kaplan, 1995),復原力被視為動態觀念,並非固定不變或絕對的能力,而 是隨著個人與環境互動的結果而改變的作用,研究焦點轉為找出減緩非成 功適應傾向的多元保護因子以及個體成功適應的保護機制為何(Rutter, 1990)。目前的研究重心則放在探索個體如何建構健康的保護機制(朱森

楠,2001)。

初步了解復原力的起源與概念後,本研究希望能以復原力的概念,來 了解早期經驗雙重家庭暴力而後成功適應的成人,他們身上具有哪些正向 力量或其它的保護因子支持著他們,而其中復原力的運作機制及展現情況 又是為何。

貳、復原力定義

如同家暴定義一樣,復原力的定義也非常多元,研究者根據文獻,從 各學者對復原力的定義所強調之重點,將復原力歸納出以下幾點特性:

一、復原力是指在逆境中而能展現成功適應結果

復原力(resilience)的概念最初是被創造來幫忙解釋為什麼某些兒童在 不利環境中仍成功適應(Baldwin et al., 1993)。而復原力的個體是指他們生 長在不利的環境而沒有顯示不利的結果(Beardslee, 1989; Masten, 2001;

Okun, Parker, & Levendosky, 1994; Werner, 1993)。因此,許多研究者 (Egeland et al., 1993; Luthar, 1991; Masten, 2001)認為復原力是指個體儘管 處於高度危機、面臨嚴重或長期的壓力、延宕或嚴重創傷中以至於被預測 其認知或機能可能瓦解時,而仍能避免負面的結果、成功適應、展現正向 功能與結果。

上述的定義符合Masten 和 Coatsworth(1998)所指出,復原力必須包含 兩個要素:(1)個體必須暴露在逆境中,逆境是指暴力、其他創傷的威脅或 可能造成適應困難的情境;(2)展現出積極適應的結果,也就是個體的發展 水準能夠達到其年紀應有的健康發展水準。Begun(1993)也認為復原力不能 只消極地定義在病症的缺乏,而是能夠顯著地適應成功。積極的適應結果 展現在個體不同的發展領域,例如指在行為上展現出良好的社會能力 (competence),跟母親發展安全依附、在學校有良好表現,或成功地達成階 段性發展任務(Luthar & Cicchetti, 2000),然而 Masten 和 Coatsworth 認為必 須釐清”competence”與”resilience”是兩種不同的概念。”competence”指的是 在一般情境或有利條件下展現良好的適應功能或行為結果。”resilience”用 來描述個體即使暴露在逆境中,仍能在克服逆境之後展現良好適應的功能 或行為結果。也就是說,即使個體沒有暴露在危機中,也有可能有正向調 適,因此展現良好社會能力者,未必是”resilience”者,因為當事人的勝任 狀態未必出現在逆境之下(Buckner, Mezzacappa, & Beardslee, 2003)。換句 話說,對一般情境或有利條件下的良好適應,便不符合”resilience”,因

此,”resilience”帶有從逆境中反彈的特性,其適應結果甚至有能超過危機 前的水準(Hawley & DeHaan, 1996)。

二、復原力並非不受傷害

在早期的文獻中將這些在逆境中仍成功適應的兒童描述為「不受傷 害、刀槍不入(invulunerable)」或是「超級小孩(superkids)」(Bolig & Weddle, 1985; 引自 Rak & Pattern, 1996)。在逆境中適應不良的兒童,往往是受到 危機因子的影響,而不能被視為有缺陷的兒童。同樣地,在逆境中能夠正 向發展的兒童,也不能因此認為他們就是在任何情境下永遠不被擊倒的超 級兒童(曾文志,2005)。

Rutter(1990)認為擁有復原力的兒童並非不會受到傷害,理由在於他認 為復原力並非是一種絕對的能力,也不是一種全有或全無的能力,每個人 對壓力的感受度不同,加上每個人都有他的限制,擁有復原力的個體並不 盡然擁有絕對的抗壓性而完全抗拒壓力或傷害。再則,危機性的環境並非 持久不變的,危險因子的出現會隨歷程機制而有所改變,而且危險因子不 必然永遠都會對個人造成威脅,隨時都可能因為歷程的改變而有所不同。

Carmezy(1993)也指出類似的看法,他認為復原力(resilience)和不會受傷害 (invulnerable)個體的差別在於復原力是具有彈性(flexibity)和恢復的力量 (power of recovery),復原力並不暗示著幸福或者是人生中毫無困難,那些 成功克服兒童時期所遭遇困境的復原成年人,並不是未曾受過傷害或是他 們很容易彈回生活,而是他們在苦痛經驗的過程中「掙扎的很好(struggled well)」(Walsh, 2003)。

另外,蔡素妙(2002)整理 Wolin 和 Wolin(1993)、Higgins(1994)、Schwartz (1997)以及 Walsh(1998)的說法,認為復原力強調的不只是為了活存,應付 難關或是逃離苦難所採取的單純壓力因應措施而已,而是更積極的從自我 修復與成長的過程來看如何迎向危機挑戰。也就是復原力的本質在於使人 能從痛苦創傷中獲得處理,感受到對生活的掌握,並且過得充足與幸福,

而不是陷落在犧牲者的位子上,以憤怒、憂鬱滋養其傷痛,阻礙其成長,

而不是陷落在犧牲者的位子上,以憤怒、憂鬱滋養其傷痛,阻礙其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