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女性教師壓力與調適相關研究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三節 女性教師壓力與調適相關研究

本研究關注於女性教師參與在職進修的生活經驗,因此,應先針對與女性 教師相關的研究做一探討,以作為本研究的背景概念與分析參考論點。本節將 分為女性教師的壓力來源、面臨壓力的調適方式兩方面加以說明:

壹、女性教師的壓力來源

一般人認為教師工作單純、時間固定、寒暑假假期長,並且以類似傳統妻 母的身份呵護學生,照顧性質多於教育性質,是父權意識型態中被刻板化為具 有女性特質的『女性工作』(卓韋瑩,2004),大多數人也將教師工作視為最適 合女性的職業之一。但是,女性教師因為傳統觀念的束縛、社會對教師角色期 待的要求以及工作環境的問題,加上隨著社會多元化、家長教育水準提升、學 生接受資訊快速,老師要扮演的角色其他期待也更多(莊慧美,1998;Liu Jianling,2000)。所以也是面臨了許多的壓力,將分別整理敘述如下:

一、親職壓力

教職的身份有助親子管教技巧的提昇,並且也能配合子女的生活作息,但 容易將好老師、好媽媽的期望加在自身或是孩子的身上,形成教養壓力(卓韋 瑩,2004)。另外,因為女教師職業形象與性質之故,社會大眾認為他們比一 般女性『會』教育孩子、『應該』把自己的孩子教好,且理應教育出優秀的子 女,在無形中成了親職壓力的來源(施淑娟,2005;張美智,2005)。

何淑禎(2001)的研究也發現,已婚國小女教師因自身工作之故,對於子 女在校表現較為關切,尤其在禮儀與課業上,即使明白如此一來會造成孩子的 負擔,也無法放鬆。

陳思穎(2002)進一步採用半結構式深度訪談,訪問五位已婚國中女教師,

進一步提出了親職壓力的來源包括:母親的人格、小孩特質、家人互動、傳統

親職角色分工,甚至是社會環境影響。並發現,女性還是擔任最主要的教養責 任,並且有一部份是因為自己認為這是『必然的』、『責任的』、『難以逃避的』。

另外,因為親職過程變化緩慢,母親的投資報酬率無法立即呈現,再加上家務 和工作的壓力累積,更讓女教師覺得身陷親職責任壓力中無法脫離,而有自我 迷失、挫折、愧疚等壓力感受。女教師企圖兼顧工作與家庭,母職卻是無法推 卸的重責大任。且傳統性別概念也使他們成為家務的主要負責人(陳怡錚,

2000)。

二、家庭壓力

因為女性教師的工作性質,面對的對象是兒童,常被與『母職』聯想(邱 錦詳,2004;陳怡錚,2000;Boulton & Coldron,1998;Casey,1989;Xin &

MacMillan,1993)。也就造就出一種女教師較溫柔、有愛心、耐心的印象,這 樣的母職與教職連結與印象也使得這種期望延伸至女教師的家庭生活,使得女 教師的工作、家庭、婚姻緊密結合(邱秀祝,1998)。女教師在教職上較男教 師感覺滿意,其中一個因素就是受性別角色的影響,認為這項工作符合其性別 角色期待(Xin & MacMillan,1993)。人們也普遍對女教師存有賢妻良母、很 會料理家裡、擅長照顧小孩的刻板印象,因此成了男性理想中的結婚對象

(Bloom,2004),這些過多的期望,在無形中形成壓力來源,使已婚國小女教 師面對家庭時更感壓力(邱錦詳,2004)。

在家庭中婆媳關係方面,社會上對於媳婦的要求仍是傳統的,相夫教子,

生活要以家庭為重心,但是責任和權力卻又不成比例,況且在雙薪時代女性在 職場表現或薪資都不一定遜於男性,回家卻必須盡順從與服侍的媳婦本質。因 此,對於擁有自我實現信念的女教師而言,需超越許多障礙。加上婆媳關係又 是夾雜在先生與兒子雙重角色中微妙的三角關係,因此需要有耐心及智慧才能

處理得宜(張美智,2005;莊慧美,1998)。研究也發現,與長輩同住的女教 師比核心家庭女教師在家人相處方面較感壓力(林麗芬,2006)。對於未居住 在一起的女教師而言,偶而回去婆家「作給人家看」是可容忍的範圍,但對長 輩的照顧卻有著對未來的不安全感,擔心人手有限,無法給予公婆或雙親全時 的照顧(何淑禎,2001)。

家務處理層面,雖然國小已婚教師的性別角色態度趨於現代平權,亦有學 者指出女教師工作本身也是一個對性別平等困境的突破(Tamboukou,2000), 但是家務分工仍呈現傳統模式,女性仍負擔較多家事,來自對丈夫原生家庭教 養方式的了解,讓女教師對先生的家務分攤行動能給予包容,丈夫只要適時支 援,就心滿意足了(何淑禎,2001;張美智,2005)。如同黃馨慧(1997)所 提出,在傳統性別角色定位運作下,無論兩性如何爭取平權及性別角色現代 化,依舊在『男主外、女主內』的分工模式中,求取較平等的方式(葉姿利,

2003)。另外一個因素則是女性自己的自覺,Thompson(1991)也指出,當女性 從家務中得到她所需求的,如先生的關懷與回應,那麼是不可能知覺到不公平 的存在的。

然而由家務分工引發的壓力感受,如忙亂、疲累等,再加上兼顧工作與親 職困境,造成時間與精力上的負擔,也使得女教師感覺身心負荷沉重、時常處 於手忙腳亂的急迫狀態。而其實家務責任與親職責任之間有「替換關係」

(trade-off),適當減少家務有助減輕履行親職責任的壓力。

至於夫妻關係方面,張美智(2005)的研究發現,雖然女性自覺意識抬頭、

強調性別平等,但也許是教育背景、職業因素或是受道德輿論所箝制,身為高 知識份子的女教師依舊擺脫不了「三從四德」的牽制,認為婚姻對象是自己的 選擇,維繫婚姻的和諧當然也是自己的責任。雖然家中可感受到男尊女卑的氣

氛,但扮演好妻子本來就是自己的本分。林麗芬(2006)的研究也發現,已婚 國小女教師家庭壓力主要來自於夫妻關係與子女教養。

三、工作壓力

由於社會上普遍瀰漫對女性工作、能力表現的不認同,使女性想要在工作 崗位上有所表現,過程較男性艱辛。Snyder(1994)就曾提出,從教師角色的 分析論及女性教師工作上的角色與角色扮演之難題,可歸納出一般女性的工 作,社會上普遍存在下列三種錯誤觀念:一、她們有較低的自我概念與工作認 同。二、選擇家庭更甚工作。三、領導技巧不如男人。

學校職務的分派維持著傳統的性別分工,權力分配上決策者都是男性,較 具決策性的、掌管全校重大事物的職務多半由男教師擔任(林靜宜,2001;

Haase,2008;Jones,2006),以女性角度思考決策工平性與否的機會較小,例如 高年級由男老師教,低年級女老師來教(莊慧美,1998)。「工作與家庭並容」

則是校園文化的一部份,教職其實是母職的延伸,女教師在學校也是扮演著好 媽媽的角色(陳怡錚,2000)。且在女教師的心目中,也因社會期待的影響,

認為一位好老師也應該像母親以耐心和愛心去照顧學生。

女性的母職被視為毫無成就的犧牲奉獻,因此也限制了工作領域成就追求 的限制和阻礙。Roxburgh & Susan(1999)就認為傳統的性別角色意識,使女 性較男性在家務工作與子女照顧上責任重,使職業婦女面臨家庭與工作上的需 求時,會有負荷過重的情形。此外國小職場的男尊女卑人事結構及依循傳統性 別角色刻板印象的職務分工,更使女教師陷入束縛之中,不重視升遷與感到無 生涯發展(卓韋瑩,2004;施淑娟,2005)。Boulton & Coldron(1998)的研 究也指出女教師在面對職業專業性與升遷機會時,常選擇逃避成就方式。賴友 梅(1997)和劉修靜(1998)的研究皆指出國內女性教師因受傳統刻板印象觀

念影響,必須兼顧家庭、子女,常選擇逃避事業成就方式、對擔任行政工作意 願低落(引自陳思穎,2002)。Cinamon& Rich(2005)則指出,女教師在家庭與 工作的衝突上和其本身的學校工作層級與其教學經驗有關。

吳珍梅(2003)也指出男教師的生涯發展連續、完整,工作動機與承諾高,

升遷意願強;女教師則工作發展不連續、中斷、工作動機與承諾低,升遷意願 不強。因此,此使得校園中男性行政主管與女教師的互動模式被合理化,接受 男尊女卑的地位。

另外,張美智(2005)的研究則發現已婚國小女教師工作壓力來源是因教 育改革而產生的課程設計壓力、教學方式的創新與傳統拉距、家長的期待及老 師的自我期許,希望學生表現優秀、自己獲得校長與家長的肯定。

綜合上述,對於女教師壓力來源的探討可以發現,在為人所羨慕的穩定工 作背後,其實亦隱藏了許多的壓力。因為教職的工作特性所帶來的親職壓力,

會使女教師在教養子女方面因重視他人的眼光,而背負更多壓力。家庭方面,

則因為母職與教職印象的重疊,使大家對女教師的持家能力有了過高的期待。

另外,婆媳問題以及家務分擔則因為傳統觀念的束縛,依舊困擾著女教師的家 庭生活。最後,則是在職場上的不平等使得女性少有機會能夠升遷,並且也因 為對家庭的奉獻或是受限於一般的性別刻板印象,使得女教師有逃避成就的傾 向。

貳、女教師面臨壓力的調適方法

由上述探討可知在外界對為人師的形象有較高標準的情況下,女教師其實 背負了許多壓力,因此適當的調適策略是維持生活正常運作的必須條件。許多 研究者也都針對其研究結果提出不同看法與分類,說明如下:

首先,何淑禎(2001)提出在家務工作的處理上,因為時間較全職家庭主

婦少,而家務工作卻同樣繁瑣,所以女教師在處理家務上有幾項原則:

一、省時、方便、迅速為處事的原則:利用假日買齊一星期菜量或買現成食物、

一、省時、方便、迅速為處事的原則:利用假日買齊一星期菜量或買現成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