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五章 、 接納我是我

第一節、 旅程還會繼續下去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最終章、後記

第一節、旅程還會繼續下去

五年,從暑假實習結束,踏上書寫論文之路算起,已經過了近五年的時間,

很多人都會開玩笑地說:「你把碩士當博士在念喔?」,有時候我也會想:「會不 會花太多時間了?」,並且在回憶起整個過程時,「如果我認真一點……」或是「如 果我寫快一點……」的念頭就會冒出,好似當時我有這麼做的話,可能就不用花 上這麼多的時間。然而,對我而言,這些時間都是必要的,當我看著每篇紀錄的 標題,腦中浮現出那段故事的經過與主題,我便會明白,勢必需要這麼多的時間 與契機來遇上這些青少年、人們與事件,藉著親身經歷這些,我才有機會面對與 衝撞自己。每次只要想起這些,我便能對如此漫長的書寫感到足夠的釋懷。

對我而說,長時間的書寫,尤其是與認識自我有關的書寫,是挫折與煎熬的。

即使在某個時間點頓悟或理解了什麼道理或學習,都可以在下一個時間點,可能 是轉換身分、發生重要的事件、經過一段時間,甚至只是隔了幾天再回頭檢視當 時的領悟,便會羞愧地問自己:「我那時怎麼會有這樣的想法?!」,多少時候我 會想著:「在意這些幹嘛?」或是「討論這些幹嘛?」,好幾次看著以前書寫的內 容,都想按住刪除鍵徹底將其清除,藉此表現出現在的自己對過去的自己的嗤之 以鼻。直到最近看見了可君的分享,認識了潘柏霖這位作家,他是如此描述這樣 的過程的:

創作上有個信念,每個階段都有每個階段應該寫的東西,你必須寫你 的當下,而那個當下會變,但你的現時此刻是還沒變的。你必須把那 個還沒變的敘述出來,如果你不寫出來,等到你變了,就無法再回頭 去寫當時的事情了。一切的回顧都不是現在,現時此刻,是最重要的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事情。我猜測我們必須在闡述此刻自己的同時,盡可能成為當下最好 的自己—當然那是永遠都不夠好的,我們只可能成為當下最好的自 己。

(潘柏霖,2019)

潘柏霖的文字讓我感覺到自己不是孤單的,不是一個人在面對這樣的煎熬與 挫折,並且肯定自己:「『當時』我已經盡力了!」。雖然開頭說了這樣的書寫是 挫折與煎熬的,但是如同楊老師在某次團督聽過我分享著相當低落的情緒與感受 後,她對著我說:「社工這條路會是個恩典,即使路上隨行著許多的痛苦與不舒 服」,我也堅信,即使每天在辦公室裡對著同事抱怨「不想當社工」或「繼續做 工程師有多好」,當時毅然決然地踏入社工領域,上一秒抱怨,下一秒就問個案 要不要約訪的種種,必定有著迫使我繼續航行的「恩典」,腦海中突然閃過了一 句話:

Life is a tragedy when seen in close-up, but a comedy in long-shot.

人生近看是悲劇,遠看是喜劇。

查理 卓別林

可能是因為法定的後追服務至少要進行一年的時間,最近陸陸續續會有數名 少女進入是否結案的評估階段,細細地回顧每次會訪的談話、每件感覺無能為力 的事件與每個痛心不捨的情緒,如果單獨去經歷與檢視,往往伴隨著厚重的無可 奈何與毫無未來的無望感,只是把時間拉長到一年,甚至是她們往後的人生,便 會覺得心裡面那股悶悶的感覺少了許多,她們將會繼續用著自己來經驗與認識世 界。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最後,航行的紀錄即將告一段落了,起初我有些介意論文的終點,卻不等同 於旅程的終點的這件事,冀望能在論文的最後一頁,寫下一個令自己心滿意足的 答案與結論,一勞永逸地成為往後社工模樣的基調或方向(原來我的骨子裡,還 是存在著理工科追求絕對答案的傾向),從此不再輕易地為個案的事情與狀態,

產生動搖與迷惘,這樣的期待阿……根本是不可能的啊!這趟旅程不也切身的經 驗了這個道理?!終究是會繼續改變的,楊老師曾說:「論文,就是記錄自己某 一段狀態與故事的書寫,它不會是一個盡頭,這些思考與尋找,還會持續進行下 去的。」,我想起了楊蓓老師在二零一七年一月口試裡的回饋:

小王子的歷險記,走到後面

論文寫完了,小王子的旅程還會繼續走……

我會繼續航行的 繼續認識自己 嘗試接納自己

並且

朝著自在與喜歡的方向遠航 一輩子

未完待續……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