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四章 結果與討論

第三節 練習式與理解式教學之學習效果

本節針對練習式與理解式教學之學習效果,就結果及討論進一步分述如下:

一、結果

在探討練習式教學和理解式教學(以下簡稱兩種教學)對學生學習效果之影 響前,先考驗兩種教學的學生在教學前的認知發展、客觀技能、比賽表現(做決 定、技能執行和支援接應)是否具均質性。因此,以獨立樣本 t 考驗,分析兩種教 學的學生在認知發展、客觀技能、比賽表現、做決定、技能執行和支援接應的前 測成績,所得結果如表 4-5:

表 4-5 兩種教學之學習效果前測的獨立樣本 t 考驗摘要表

評量項目 階段 教學法 人數 平均數 標準差 t 值 p 值 練習式 27 52.96 16.48 ﹣.98 .328 認知發展 前測 理解式 27 57.40 16.60

練習式 27 50.00 15.50 2.37 * .021 客觀技能 前測

理解式 27 40.37 14.25 練習式 12 28.25 4.51 0.68 .503 比賽表現 前測 理解式 12 26.83 5.62

練習式 12 28.00 6.49 0.53 .600 做 決 定 前測 理解式 12 26.50 7.29

練習式 12 28.50 5.45 0.65 .520 技能執行 前測 理解式 12 27.00 5.78

練習式 12 28.25 5.57 0.52 .603 支援接應 前測 理解式 12 27.00 6.03

*p<.05

由表 4-5 結果得知,兩種教學於教學前的認知發展(t=-.98, p>.05)、比賽表 現(t=0.68, p>.05)、做決定(t=0.53, p>.05)、技能執行(t=0.65, p>.05)和支援 接應(t=0.52, p>.05)等前測成績均未達顯著差異,表示兩種教學在認知發展、比 賽表現、做決定、技能執行和支援接應具均質性,因此,兩種教學可分別在教學 實施後,針對認知發展、比賽表現、做決定、技能執行和支援接應之後測成績進 行獨立樣本 t 考驗,所得結果如表 4-6 所示。而兩種教學於教學前的客觀技能前測

成績(t=2.37, p<.05)差異達顯著水準,表示兩種教學在客觀技能未具均質性,因 此,以客觀技能前測成績為共變量,對兩種教學在客觀技能後測成績進行共變數 分析,所得結果如表 4-7:

表 4-6 兩種教學在認知發展和比賽表現後測的獨立樣本 t 考驗摘要表

評量項目 階段 教學法 人數 平均數 標準差 t 值 p 值 練習式 27 64.62 17.09 ﹣2.17* .034 認知發展 後測 理解式 27 74.07 14.74

練習式 12 43.75 9.06 ﹣2.18* .040 比賽表現 後測

理解式 12 53.75 12.99

練習式 12 37.66 10.12 ﹣3.01* .006 做 決 定 後測 理解式 12 56.00 18.46

練習式 12 51.58 9.01 1.94 .065 技能執行 後測 理解式 12 44.83 7.94

練習式 12 41.16 10.59 ﹣3.29* .004 支援接應 後測 理解式 12 59.58 16.22

*p<.05

表 4-7 兩種教學在客觀技能的共變數分析摘要表 評量項目 變異來源 離均差

平方和 自由度 均方 F 值 p 值

組間 1072.91 1 1072.91 7.87* .007 客觀技能

誤差 6947.09 51 136.21

*p<.05 由表 4-6 和表 4-7 之結果顯示,分別實施不同的兩種教學後,除比賽表現的技 能執行(t=1.94,

p>

.05)之後測成績未達顯著差異外,認知發展(t=-2.17, p<.05)客觀技能(F=7.87, p<.05)、比賽表現(t=-2.18, p<.05)、做決定(t=-3.01, p<.05)

和支援接應(t=-3.29, p<.05)等評量項目之後測成績皆達顯著差異。

二、討論

基於上述量化結果,就認知發展、客觀技能和比賽表現(做決定、技能執行 和支援接應)等學習效果分述討論如下:

(一)認知發展

本研究於認知發展評量項目的兩種教學比較上,學生呈現不同的結果,其顯 示理解式教學的學生於教學後成績明顯優於練習式教學的學生於教學後所得成績 ( 後 測 平 均 數 74.07 > 64.62) , 且 達 顯 著 差 異 。 此 研 究 結 果 與 Turner(1995) 和

Turner(1996)之研究結果相同。探其原因,本研究所編製的認知發展測驗中,內容 包含籃球規則、運動安全、做決定、技能執行、支援接應與戰術策略等項目,其 中做決定、支援接應與戰術策略的概念學習,可能需要透過與實際比賽情境相同 的操作,學生比較容易理解並內化。在理解式球類教學過程中,是以遊戲與比賽 為主的教學活動,團隊的編排,分派簡單的角色和責任,讓學生思考運用創造空 間、支援接應等戰術來進行教學,而練習式教學的過程,是以技能練習為主要,

較少讓學生直接設身處地於真實比賽情境中練習,所以戰術概念知識的吸收較為 不具體,因此,學生在認知學習效果上,理解式教學會優於練習式教學。

(二)客觀技能

本研究於客觀技能評量項目的兩種教學比較上,學生呈現不同的結果,其顯 示練習式教學的學生於教學後成績明顯優於理解式教學的學生於教學後所得成 績,且達顯著差異。此研究結果與蔡宗達(2004)主觀技能評量以傳統式教學組 較佳、李世雄(2007)主客觀 S 型盤球以傳統式教學組較佳之研究結果相同。探 其原因,練習式教學提供學習者有較多的時間自行練習,並藉由作業表的輔助,

幫助學習者記憶動作如何做和做些什麼,以減少老師反覆解說的次數,提供老師 較多時間給予學習者個別回饋,有效促進學習者對動作技巧的熟練,而理解式教 學則著重培養學生解決問題能力,相較之下,技能的練習也少了許多,因此,學 生在客觀技能學習效果上,練習式教學會優於理解式教學。

(三)比賽表現

本研究於比賽表現評量項目的兩種教學比較上,學生呈現不同的結果,其顯 示理解式教學的學生於教學後成績明顯優於練習式教學的學生於教學後所得成績

(後測平均數53.75>43.75),且達顯著差異。此研究結果與Turner與Martinek(1999)

和邱奕銓(2005)之研究結果相同。探其原因,一個在練習階段表現不錯的人,

未必能將他所學會的技能完全運用於比賽過程中,因為比賽中他可能不知道在什

麼情況下運用他的技能,所以進一步針對比賽表現在技能執行的研究結果發現,

練習式教學的後測成績或許高於理解式教學,但仍未達到顯著差異,顯示技能執 行只是提升比賽表現的一小部分,還需要搭配做決定及支援接應的提升,而做決 定及支援接應的成功在於學生是否真正理解如何做及做什麼。French 與 Thomas

(1987)指出學生學會在某種比賽情境中該做什麼,比起他們學會用以完成這些 行動的運動的技能時間更早。而理解式教學的理念則是學生能在體育知識的建構 基礎下,透過與真實情境類似的遊戲或比賽,讓學生學習如何做及做什麼,進而 發展必備的技能,以達到比賽表現的提升,故透過本研究進一步發現,比賽表現 的做決定(後測平均數56.00>37.66)及支援接應(後測平均數59.58>41.16)在 兩種教學之間是有顯著差異的,且理解式教學的後測成績明顯優於練習式教學,

因此,理解式教學之比賽表現優於練習式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