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一節 理解式球類教學法理論

本節係從理解式球類教學法的萌芽、形成與發展階段進行探討,並針對理解 式球類教學法的教學模式、運動分類、教學法之特色和小結加以分析整理。茲分 述如下:

一、萌芽

1960 年代初期,由英國羅浮堡大學(Loughborough University)的教授 Allen Wade, Eric Worthington, and Stan Wigmore 等人針對國小學生或初學者,思索與改進 在學習球類運動時所需的教學方法。他們發現到一個普遍但卻為人所忽略的現 象,就是學生非常喜歡遊戲與比賽,並對運動技能練習活動感到無趣,於是嘗試 改變以技能為基礎的教學方式,期望透過遊戲或比賽的教學方式,達到樂趣化教 學目的。然而,他們的想法卻深深的影響了 Thorpe and Bunker,拓展新的教學理 念(闕月清,2008)。

二、形成

1960 年代末期,Thorpe and Bunker 發現以技能為主的傳統教學法,不但使學 生對體育課產生無趣感,更讓教學者失去成就感。在他們的老師 Worthington 的修 正式教學理念影響下,於是在網球教學中,採用「修正式教學法」,即對網球器材 設備、遊戲規則做適當的修改,讓課程的進行能適合學習能力較低弱的學生,卻 大大提升了學生的學習效果。因此,他們改變了以運動技能為導向的教學,進而 發展成為以認知理解為取向的教學。在其教學中,不再以運動技能分解動作為主

12

要課程,取而代之的是認知理解的角度切入教學,透過修正與簡化的球類比賽,

讓學生思考有關空間、時間、進攻、防孚位置與擊球角度等概念,提升學生的學 習動機與興趣。Thorpe, Bunker, 與 Almond 於 1982 年開始推展理解式球類教學法

(闕月清,2008)。

三、發展

Thorpe and Bunker 將比賽內容簡化並修改時間、空間與規則,同時進行攻擊、

防孚位置及擊球角度等戰術、戰略的認知、理解與思考,目的是要引起學習者的 興趣,並增加學習者理解思考的時間,同時能夠從比賽當中瞭解所欠缺的技能,

所以因而發展出體育教學的新觀念─理解式球類教學法,其原文稱為 Teaching Games for Understanding(TGfU),美國稱為「球類戰術教學模式(Tactical Games Approach)」,澳洲稱為「理解式球類訓練法(Game Sense)」,在中國大陸則稱為「領 會式教學法」,臺灣則有郭世德(2000)翻譯為「理解式教學法」,是國內首篇專 論的碩士論文。此種教學法不僅跳脫傳統技能取向的教學方式,讓學習者產生濃 厚的興趣,更透過遊戲或比賽的方式,使學習者擁有十足的參與感,它開創了體 育教學的新方向。

四、教學模式

Bunker and Thorpe(1986)針對理解式球類教學法的教學過程,提出一個教學模 式,學習者從一個簡單的遊戲或比賽開始,學習者在這個運動情境中學習如何達 到目標或得分。教師依學生的程度在運動情境下,把場地、器材或規則加以改變,

使學生能以自身能力水準積極參與運動。理解式球類教學法和技能取向教學法或 學科內容教學法不同,它以學生為教學中心,在遊戲或比賽的運動情境中展開一 連串戰術與技能。理解式球類教學法之流程以球類比賽、比賽賞識、戰術意識、

做適當決定、技能執行、比賽表現等六個概念,他們提出了理解式球類教學法模 式,其流程概念如圖 2-1 所示:

13

圖 2-1 理解式球類教學模式

資料來源:Bunker, D.& Thorpe, R. (1986). Landmarks on our way to teaching for understanding. In R.

Thorpe, D. Bunker, & L. Almond(Eds.), Rethinking games teaching (pp.7-10).

各個階段加以詮釋如下:

(一)球類比賽(game)

比賽規則、運動器材、場地大小等因素是依照學生的年齡、體型、能力、

人數而修改,而又盡量不失其運動原來之風貌,讓學生在競爭性的活動 中提高學習的興趣與享受運動的樂趣。

(二)比賽賞識(game appreciation)

在比賽賞識的階段,學生認識比賽的規則與了解如何進行比賽。學生在 上述的球類比賽情境中與週遭環境互動,開始建構他們的體育知識 (Holt,Strean,& Bengoechea,2002)。經由教師有系統、循序漸進地引導,

並與同學間相互討論,使學生對該項球類運動的知識、規則、技巧、禮 儀與特點有基本的認識與了解。

(三)戰術意識(tactical awareness)

Hopper(2003)指出戰術意識是指學生學習如何在未持有球的情況下移 動,來選擇或執行持有球的適當技能。在遊戲或比賽進行一小段時間後,

球類比賽

比賽表現 比賽賞識

做適當決定 做什麼?如何做?

戰術意識

學 習 者

技能執行

14

教師根據觀察所發現的問題,與學生相互討論,共同思考解決的策略,

進而協助學生對基本的戰術有所了解、體會與運用。Mitchell 等(2003) 指出,教師向學生提出的問題是教學的關鍵,在計劃課程時,結構性的 問題是重要的,這些問題應該包括時間、空間、選擇、做什麼與如何做。

(四)做適當決定(making appropriate decisions)

「做什麼?」-在千變萬化的運動環境中,學生能辨識各種訊息和預測 可能的結果,決定應該做什麼;「如何做?」-學生能選擇如何做出最 佳效果的動作技能。因此不論學生資質的高低,能力的優劣,鼓勵他們 各司其職、各展所長,依自己的能力做出適當的決定與適當的表現(黃 志成,2004)。

(五)技能執行(skill execution)

學生在對比賽過程有所了解與實踐後,體會某種技能的需要性與重要性 時,將為熟練它們而努力練習。此時進行技能教學,最能引起學生高度 的學習動機。教師必頇適當的安排練習技能,並且勿要求過高,使學生 能保持高度的學習動機。如果在戰術中,其決定是錯誤的,則技巧的執 行也勢必是失敗的;此時,學生必頇反思前一個決定階段中哪裡錯誤,

再繼續執行技能已尋求正確的執行,所以其模式中「做適當決定」與「技 能執行」是雙向的過程(蔡宗達,2004)。

(六)比賽表現(performance)

一連串技術的合併將會出現一連串的比賽表現,其比賽表現將是呼應比 賽中戰術、戰略與規則而產生的附屬品。學生學習動作技巧後,藉由反 覆練習和比賽來培養動作技能,並能綜合運用戰術觀念,做出適當的決 定,進而提升比賽的表現。教師在這個階段扮演回饋者的角色,應該針 對學生在上一階段所學習的技能給予回饋。

15

五、運動分類

Almond(1986)依據球類運動的屬性,將其分成四大類,包括標的性運動、

網/牆性運動、侵入性運動與孚備/跑分性運動等(表 2-1)。茲分述如下:

16

(二)網/牆性運動

網/牆運動是當比賽進行時,有明顯的球網或牆壁做為媒介,以利區分比 賽進行的順序。例如有球網沒有球拍的排球,有球網有球拍的羽球、網 球和桌球,或是以牆壁為媒介的壁球。

(三)侵入性運動

侵入性運動是在比賽的時候,兩隊隊員會交互侵入對方的領域內互相進 攻、防孚,使雙方呈現短兵相接、交互攻孚的比賽狀況。這一類的運動 項目有用手觸球的籃球、合球、手球和巧固球,用腳踢球的足球,手腳 併用的美式足球、橄欖球,以及用棍棒打球的曲棍球等。

(四)孚備/跑分性運動

孚備跑分運動強調的是一攻一孚,而且是以球為媒介、以人為主體的球 類運動。比賽時,攻方要想辦法讓球離自己越遠越好,並且可以護送隊 友回來得分;相反的,孚方要盡量把球傳到指定位置,阻止對方得分。

這一類的運動項目有棒球、壘球和板球等。

理解式球類教學法以這四種運動論述為架構,從四種分類的球類運動強調其 遊戲/比賽,在比賽中呈現出其教學歷程,以完成遊戲/比賽所需的技能。Turner(1995) 認為理解式球類教學法過程如下:進行創造的遊戲比賽形式、教師觀察遊戲或比 賽的進行、師生探討戰術問題及解決的方法、必要時在類似運動中教導練習運動 技能、持續進行遊戲或比賽、教師介入指導以提昇運動技能、教師觀察遊戲或比 賽於活動結束前進行回饋。

六、教學法之特色

理解式球類教學法強調從戰術教學到技能教學的過程(黃志成,2004),課堂 上的發展活動是以遊戲或比賽開始,教學活動的主角是學生,教師扮演著輔導者 的角色,師生在比賽情境中共同研討比賽戰術及其他問題,讓學生透過類似真實 的比賽情境明白與學習如何運用相對應的技能動作,培養學生思考與解決問題的

17

能力,提高學生學習的興趣與動機,提昇學生主動參與的態度,增加學生對體育 課程的喜愛,進而養成終生運動的習慣。

理解式球類教學法之特色在教學目標、教學方式、角色定位、能力培養、人 際關係、學習遷移等各方面的內容特色,分述如下:

(一)教學目標

理解式球類教學法係以學生為主體,以學習樂趣與學習成就為起始點,

瞭解球類運動的整體概念與提昇球類運動比賽表現為教學目標,偏向認 知、理解戰術的學習。

(二)教學方式

理解式球類教學法運用時間、空間與規則的修改及器材改變等方式,讓 學生置身在模擬正式運動比賽情境中學習相關技能,並透過小組討論,

讓學生在活動中獲得充分「玩與練習」的機會,並且思考與理解相關的 戰術策略,享受運動過程的樂趣。

(三)角色定位

理解式球類教學法係以學生為中心,學生是教學活動的主角,教師扮演 著輔導者與引導者的角色,引導學生思考與學習,提昇學生的學習興趣 與參與機會,增加了師生間的雙向互動關係。

(四)能力培養

理解式球類教學法讓學生置身在模擬正式運動比賽的遊戲或比賽的情境 中,學習「做什麼」與「如何做」的做決定能力。學生透過比賽的方式,

經由小組討論,與隊友互助合作培養做決定與執行的能力。

(五)人際關係

闕月清(2008)認為理解式球類教學促使學生在運動比賽中社會化,養 成良好的運動行為,並能提升學生適當的運動品德。在遊戲或比賽中,

闕月清(2008)認為理解式球類教學促使學生在運動比賽中社會化,養 成良好的運動行為,並能提升學生適當的運動品德。在遊戲或比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