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五章 實施機制擬定

第三節 都市計畫檢討

地震災害風險係由災害、暴露與傷害性共同構成,其中,災害因子係受到 地震事件發生、地質與土壤條件等自然因素的影響,都市計畫內容影響災害因子 的可能性不大。從都市計畫所能影響的觀點來看,未開發地區由於尚無暴露因子 存在,因此屬於災害風險極低的地區,未來可能改變風險程度的就是計畫內容,

而其土地使用管理的策略僅需考量災害因子的分佈;已開發的建成地區則存在不 同條件的暴露與傷害性因子,造成不同程度的既存災害風險,都市計畫不應增加 此既存風險。在上述原則下,本節將就嘉義市湖子內都市計畫地區的計畫內容進 行風險特徵的檢討,,過此一檢討成果可提供地方政府決定實施風險減緩措施地 點的參考。

一 與地震風險有關的土地使用管制內容

本地區屬於原嘉義市湖子內地區都市計畫的範圍,其土地使用管制規定現 依據「變更嘉義市都市計畫(不含嘉義交流道附近特定區、仁義潭風景特定區)

(通盤檢討)案」來執行。其中,對地震災害風險有貢獻的相關因素,包括土地 使用類型與土地使用強度,將影響暴露因子的條件(災害與傷害性並不會因都市 計劃內容而有所改變),其土地使用分區配置及主要規定如圖5-5 與表 5-6 所示。

圖5-5 湖子內地區都市計畫土地使用分區圖

第五章 實施機制擬定

化場都屬於對災害風險影響很大的關鍵性公共設施。上述土地使用型態不僅必須

第五章 實施機制擬定

圖5-6 住宅區之風險程度分佈圖

圖5-7 商業區之風險程度分佈圖

資料來源:本研究整理 資料來源:本研究整理

圖5-8 休閒專用區之風險程度分佈圖

資料來源:本研究整理

圖5-9 工業區之風險程度分佈圖

資料來源:本研究整理

第五章 實施機制擬定

圖5-10 關鍵性公共設施之風險程度分佈圖

資料來源:本研究整理 (二) 土地使用強度之檢討

土地開發強度是決定建築與設施數量的重要條件,也間接影響引入居住與 活動的人口數量。開發強度愈高代表未來的風險暴露量愈大,如何使高強度的開 發行為避開高災害風險區是很重要的課題。本研究將計畫中的土地使用管制要點 關於容積率的部分,按規定的強度高低進行了三個等級的劃分,並將之與風險分 區圖進行套疊,得到不同程度的開發強度範圍內的既存風險狀況,結果參見圖 5-11 到圖 5-13。從結果來看,大部分仍位於中度風險區內;值得注意的是,高 度容積率的發展範圍中,有 51.47%的網格是位於中度風險區,這是比較需要考 量某些風險減緩措施的地區。此外,屬於中度容積率的範圍較廣,因此有較多的 網格位於高度風險區,也應該特別考量風險減緩措施的採用。

表5-8 各土地使用強度的風險程度分析

風險程度 土地使用強度

高 中 低

面積(公頃) 0.5 21.75 20 比例() 1.18 51.47 47.35 高度容積率

(250%~320%)

網格數() 2 87 80

面積(公頃) 9.75 101.25 130.5 比例() 4.03 41.93 54.03 中度容積率

(120%~210%)

網格數() 39 405 522 面積(公頃) 1 17.5 37.75 比例() 1.78 31.11 67.11 低度容積率

(20%~30%)

網格數() 4 70 151

資料來源:本研究整理

圖5-11 高度容積率(250%~320%)使用區之風險程度分佈圖

資料來源:本研究整理

第五章 實施機制擬定

圖5-12 中度容積率(120%~210%)使用區之風險程度分佈圖

資料來源:本研究整理

圖5-13 低度容積率(20%~30%)使用區之風險程度分佈圖

資料來源:本研究整理

三 小結

都市地區包含建成地區與未發展地區,前者由於具有大量暴露受人口、建 築設施與社經活動,因此已存在各種程度的災害風險;後者則因尚未有建築設施 存在,少有固定人口與活動存在,因此在本研究所提的風險分析中屬於無風險的 地區,但可能存在著某種程度的災害因子。然而在未來土地使用計畫下,不論建 成地區或未發展地區都潛藏著災害風險,因此都必須考量實施各種災害風險減緩 措施。建成地區中的土地使用分區,其風險程度的分佈已如上述,其結果可顯示 出必須考量實施風險減緩措施的地點分佈。

都市中未發展地區的地震風險雖然微乎其微,這是由於無暴露與傷害性因 子存在的關係,但此種地區仍然可能具有災害性,例如土壤液化潛勢等。未來隨 著土地使用計畫的實現,暴露與傷害性因子都將被引入,而逐漸形成地震風險。

為了避免未來都市發展所帶來的高風險,土地使用管理應該及早實施必要的災害 減緩措施,以達到風險規避的效果。整體而言,影響未開發地區未來災害風險的 最根本因子就是災害性,如何配合所劃設的「災害分區」提出適當的土地使用規 劃管理,將是最重要的災害減緩策略;其中,又以「高度災害分區」的風險管理 更為重要。

根據災害分區圖與土地使用計畫圖的套繪結果(參見圖5-14),顯示「高度 災害分區」內的土地使用計畫類型以計畫區西南側的商業區最多,高達60 個網 格,其次為住宅區以及關鍵性公共設施(包含學校、文教、與機關用地),分別 包含了44 個與 41 個網格,而休閒專用區與工業區也包含了 26 個與 17 個網格,

這些都是可能帶來較高暴露與傷害的使用類項,也是本地區土地使用計畫建議應 該進行檢討修正的地點;在減緩措施的選擇上,可配合專家問卷分析結果所建立 的風險減緩措施效果矩陣(表4-9),從具最佳與次佳效果的措施項目中來考量。

第五章 實施機制擬定

圖5-14 高度災害區內之土地使用計畫分佈

資料來源:本研究整理

第六章 研究發現

第六章 研究發現

經過上述地震災害風險分析、風險減緩策略分析以及實施機制擬定等階段之 研究,本章將其所獲致之重要研究發現予以整理歸納。主要包括以下六點:

一 在實證地區的地震災害風險環境分析中,本研究探討地表震動與土壤液化的 災害,並以可能的地表加速度分佈與土壤液化機率來評估相對的風險程度;

在資料的引用上,主要是透過現地調查所取得的各種土地與建築使用現況資 料,輔以統計資料與相關研究的地質鑽探資料。在成果上,本研究將實證地 區的各種地震災害風險相關資料建檔,包括屬性與圖形資料庫;同時分析獲 得本地區在災害、暴露與傷害性等三個風險因子的相對程度分佈圖,並組成 地震風險分區圖。

二 經由專家學者對各種減緩措施效果的評量,本研究建立了一個同時反映風險 分區與減緩效果的風險減緩策略矩陣。此決策矩陣並未特別針對實證地區,

而是一種通盤性的結論,可被應用於其他地區。結果顯示,在高度災害風險 地區具有較佳風險減緩效果的主要減緩措施有「建築物結構強化」、「禁限建 地區指定」、「土地使用機能檢討變更」、「土地使用強度檢討變更」與「防災 規劃」等五項,次要減緩措施則以「安全建材使用」、「救災能力強化」與「地 震風險資訊揭露」為主;中度災害風險分區的主要減緩措施有「建物結構強 化」、「禁限建地區指定」與「防災規劃」等三項,而次要減緩措施則以「安 全建材使用」、「土地使用機能檢討變更」、「土地使用強度檢討變更」、「救災 能力強化」與「地震風險資訊揭露」等項為主;低度風險區被認為實施風險 減緩措施的整體效果並不會很大,因此無主要的減緩措施,但有次要措施可 建議考慮,包括「建物結構強化」、「禁限建地區指定」、「防災規劃」、「救災 能力強化」與「地震風險資訊揭露」等五項。

三 減緩措施的實施可行性評估上,係綜合考量了行政作業的可行性與居民的支 持度,分析結果顯示「建築物結構強化」、「安全建材使用」、「地震風險資訊 揭露」、「防災規劃」與「救災能力強化」的可行性最高,而「地震災害風險 稅課徵」的可行性最低。其他措施則在行政可行性與居民支持度上的看法具 有歧異,在決策考量上需視決策者係偏重行政作業執行度或偏重民意支持的 態度而定。

四 本研究提出以土地使用分區管制、營建管理、都市更新以及都市計畫通盤檢

整體而言,直接以建築物為對象的減緩措施適合納入「營建管理」的層面來 實施,其次也可在「都市更新」時被提出執行;直接與土地利用有關的減緩 措施適合納入「土地使用分區管制」與「都市計畫通盤檢討」層面,從管理 性質來看,前者應以新市區或未開發用地的都市計畫範圍的規劃為主,後者 則以舊市區或已開發區域的都市計畫通盤檢討與變更作業為主;與地區防救 災作業有關的措施比較適合在「都市計畫通盤檢討」層面實施,其次也可在

「營建管理」中來執行;其他諸如風險資訊揭露、地震保險與風險稅等其他 措施,被認為比較適合在「營建管理」作業中實施,但地震風險資訊揭露則 是比較可以廣泛被實施的措施。

五 地震災害風險分析是相當專業的領域,不僅需要包括地震歷史、地質土壤、

社會經濟發展等繁多類型與數量的基本資料,也需要客觀的分析方法。學術 研究領域在方法論的發展愈來愈周延也不斷進步,但經常面對分析資料缺 乏、過時或精細度不足等根本問題,導致風險分析方法難以應用。此外,為 蒐集建立完整的基本災害風險資料,仍有待投入更多的資源,甚至建立資料 蒐集與共享機制。例如 Haz-Taiwan 系統為台灣目前最為完整的地震災害損 失評估工具,然系統的應用需有許多類項與精細的資料,系統參數亦需因應 地方特性進行修正;完成這些系統操作的基本架構亟需投入相當大的資源,

加上此評估系統不易取得分享,因此其推廣應用的價值仍有拓展空間。

六 都市中的災害風險受到許多變動因素的影響,例如都市發展動態、社會變 遷、政策修訂等,在在都影響風險暴露與傷害性因子的數量與分佈,另一方 面,生命價值與經濟產業價值,亦難以準確衡量。這些因素導致風險減緩措

六 都市中的災害風險受到許多變動因素的影響,例如都市發展動態、社會變 遷、政策修訂等,在在都影響風險暴露與傷害性因子的數量與分佈,另一方 面,生命價值與經濟產業價值,亦難以準確衡量。這些因素導致風險減緩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