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2-4.1 審美認知發展相關理論

(一)Piaget 認知發展理論

Piaget 認為人類的智能發展是先天決定的,自兒童時期發展至成人時期,是一 種在連續中呈現階段性特徵的認知發展過程。綜合學者們的研究結果,Piaget 的認 知發展階段可畫分為以下四個時期(呂燕卿,1986;蔡春美,1988;蘇建文等,

2003;張春興,2001;鄭和鈞等,1995):

(1) 感覺運動期(Sensorimotor stage)零至二歲:

這個時期的嬰兒主要發展感官知覺與手部的動作,如:視覺、觸覺、聽覺等,

因此,藝術品對這個時期的嬰兒而言,只是觸發感官知覺的外來刺激物,對藝術 品尚未能產生美感的反應。

(2) 前運思期(Preoperational stage)二至七歲:

在此時期的兒童主要發展為遊戲、模仿、畫圖、心理意象,不具回復或想像 事物原有情境的能力,兒童在這個時期的思考處於自我中心(egocentrism),無法 從別人的想法或從另一個角度去觀察事物,只能以自己的想法和觀點表達。

(3)具體運思期(Concrete operational stage)七至十一歲:

小學中、高年級時期的兒童思維發展,主要為依循邏輯法則推理的思維模式,

並非單就知覺的片面事實去作判斷,而是採取分析、歸納的思維去進行關係和層 級的推理方式,但這樣的推理思維能力只限於眼前所見的具體情境或熟悉的經 驗。

(4)形式運思期(Formal operational stage)十一歲至青少年:

青少年認知發展至這個時期,代表個體的思維能力已發展至成熟階段,並且 具有五種思考特徵:(1)假設性的思考、(2)可能性的思考、(3)思考性的思考、

(4)前瞻性的思考、(5)超越成規性的思考(蘇建文等,2003)。此思期的思考 特色,不再受限於眼前具體或熟悉的經驗(呂燕卿,1986)。亦即能產生新的、抽 象性的思維而不是由眼前具體情境所產生的思維方式,並且透過不同的思考邏輯 來思考不同的問題(蔡春美,1988)。

在形式運思期,青少年的認知、情意因素同時發展,認知活動的自覺性顯著 增強,特別是在觀察力的發展上,其目的及精確性相對地更加明確,高中生的圖 形辨視能力,隨著年齡的增長,正確率比國中生高出 20%以上(鄭和鈞等,1995)。

綜合以上所述,此時期的青少年對於繪畫構成的基本元素(線條、形狀、色彩、

肌理、光影…等),可以採取抽象的邏輯推理,辨識各元素的美感特質,並進行相

互之間、整體的關係分析,洞察作品內容所蘊含的意義。

(二)Parsons 審美發展理論

Parsons 提出美感發展階段論,將審美判斷發展過程區分為 5 階段,本研究參 考崔光宙(1992)與陳瓊花、伊彬(2002)等論述,整理分析如下:

(1) 主觀偏好:此階段的兒童美感判斷來自於他的個人主觀偏好,審美時易與相 關情緒經驗混淆。此階段的特徵為受題材和顏色影響,大致為學齡前兒童。

(2)美與寫實:美感判斷特徵是關心繪畫題材的真實與美,並能區分「美感」與

「非美感」經驗,大致為小學階段的兒童。

(3)原創表現:美感判斷的特徵是跨越寫實風格和技巧,能解讀繪畫語言做內在 詮釋,以發覺繪畫作品的深度、表現性和原創性,大致為青少年階段。

(4)形式風格:美感判斷的特色在超越解讀作品的內在主觀詮釋,將藝術品視為 社會文化產物,針於作品特質進行客觀分析。

(5)自律:為美感判斷的最高發展境界,不受限於傳統規則,能以個人開放而較 無成見的觀點評述,並與既有的社會文化標準取得平衡點,建立個人的審美 標準。

人類在不同的發展階段有不同的美感反與特質,兒童在第一、二階段時,關 注的焦點主要是作品的題材,並強烈的受色彩吸引;青少年在第三階段的發展則 注重作品的表現性和原創性;第四階段開始注意表現風格和形式所呈現的特質;

到最後階段則強調個人建立客觀的審美標準(崔光宙,1992)。雖然部份學者以年 齡做為劃分審美發展階段的依據,但 Persons 認為審美能力發展與年齡無絕對關係,

但發展順序具有共通性(林仁傑,1995)。

三、伊彬、林演慶之「動態階層審美心智系統」

為了解釋審美的心智轉變,伊彬、林演慶(2008)發展出「知覺-情緒-認知的 動態心智系統」(圖 2-4-1)。提出審美除了主客題間相互作用產生的「空間」之外,

同時具有個人心智發展的「時間」線性特徵。他們認為:審美心智的移轉階層是

循序漸進的,同時是循環互動的。審美的情感作用由知覺、情緒、認知所共構;

另一個面向顯示基因、經驗、教育與文化三者所交織的審美經驗(伊彬,2008)。

審美可能是各種元素雜雜交互作用下所產生的結果,由「動態階層審美心智 系統」可以得知,基因構成基礎審美知覺;生活環境與經驗因素,修正了神經之 間的連結反應,而改變了審美情緒;教育與文化價值的催化,使審美認知透過理 性的認知管道做出評斷(伊彬,2008)。

圖 4-2-1 伊彬、林演慶(2008)的「動態階層審美心智系統模型」

由上述動態階層審美心智系統模型可以得知,審美為可分為三階段,第一階 段根據生理構造與基因的本能智覺判斷;第二階段受外在視覺環境曝露時間的影 響,形成新的審美原型標準;第三階段則受文化教育的薰陶,對於特殊新奇的表 現形式,能以內在建立的審美認知做出理性的判斷。這樣序循漸進形式的審美心 智系統,可能將這一代建立的審美基因遺傳給下一代,如此循環演化不已。

2-4.2 性別藝術發展差異研究 上男性佳,能察覺訊息背後所蘊含的涵意(Moir & Jessel,2006)。

男女生理構造不同,造成審美偏好有了差異,而大腦具有很強的可塑性,在 接受文化背景及生活經驗的洗禮,隨著時代改變,性別藝術發展有著不同階段的 改變,相關研究整理如下(表 2-4-1):

表 2-4-1 兩性在藝術發展上的偏好差異

學者(年代) 男性偏好 女性偏好

Lark-Horovitz(1937) 喜歡有船、鳥、水等題材 喜歡穿衣服的人像,注意色彩與明 亮度。

Lark-Horovitz(1938) 選擇男人和男孩肖像畫,喜歡印地 安人與軍人肖像表現

選擇女人與兒童肖像畫,喜歡女性 典型圖片

Berry(1942) 喜歡船的圖片 喜歡小巧可愛的天使

Dietrich & Nunnicutt

(1948)

Leni Salkind & Neil J.Salkind(1997)

偏好抽象 偏好寫實

Duncum(1997) 畫機器、水船和戰鬥現場 畫花、蝴蝶和芭蕾舞女郎

黃淮鱗(2001) 偏好類西畫表現風格 偏好童話卡通風格

(接下表)

(續上表) 或偏好三個因素的論點:(1)心理物理(psychophysical)、(2)生態(ecological)、

(3)對照(collative)。「心理物理」為純粹的形式,包含大小、顏色、強度、視 覺形式等;「生態」為對象物額外所能帶來的附加價值影響審美程度;「對照」為 能極積誘發審美偏的內容因素,例如新奇、資訊內容、不確定性、複雜度等。Berlyne 認為審美對象的特質集中在「心理物理」與「對照」兩因素。因此,探討審美特 質需包含形式與內容。

雖然「內容」與「形式」為審美過程中的重要特質,但 Maquet(2003)卻排 斥對象物的審美需包含「內容」的理論。Maquet 認為審美是應聚焦於形式,觀看 所看見的部份,而且只觀看到可見的部份,亦即單純欣賞輪廓、光線、色彩、線 條等視覺要素,而對象物所延伸出來的內容及所隱喻的意涵,則不是審美行為所 欲關注的部份。

由上述論點可知,影響審美特質的兩大因素為「形式」與「內容」,然而在審 美的過程中,被個人經驗或文化所影響的判斷是無可避免的,惟有受過訓練的觀 察者,或許能區分二者間的喜好,獨立欣賞,達到 Maquer 的「淡漠審美」境界(伊 彬,2008)。但毫無疑問,好的「內容」必需建構在好的「形式」之上,才能支撐 創作者所欲傳遞的訊息和理念。因此,以下就客觀的外形審美要素討論之(伊彬,

2008):

(1)好的造型(Form goodness):

1. 對稱(Symmetry)

:對稱屬於均衡的一種,以軸線為中心,兩側相對形式 完全相等的外顯的絕對均衡。對稱的偏好是人類很早就發展出來的,許多研究發 現人類對於對稱的臉部,有較高的審美程度。顯示對稱為審美與偏好的內在條件,

也是生物學上重要的擇偶指標。在經過基因演化淘汰之後,對於對稱形式的偏好 與選擇標準,自然留在大腦中成為一種直覺判斷。

2. 比例(Ratio/Proportion)

:希臘數學家 Euclid 提出 1/1.618,被後世稱為「黃 金比例」的概念。許多研究發現,這個概念被認為能跨越種族界線,視為最能激 發觀賞者美感的比例。一般生活當中,由較多複雜的因素建構比例的美感,除了 感知者本身與文化的素養外,刺激物本身的脈絡也同時影響審美的決定,而產生 複雜的交互作用。

(2)對比(Contrast)與清晰(Clarity):

在視覺生理的機制上,圖與地之間因對比而形成邊界,是判斷物體形狀的重 要依據。清晰度成因包括:色相對比、明度對比、彩度對比。從各國原住民藝術 的分析中,人類學家發現色彩的對比在圖地的清晰關係中,有著關鍵性的貢獻,

清晰度與對比,當被認為是審美首要的影響要素之一。

(3)原型(Prototypes):

Prororypes,中文可翻譯為「原型」或「典型」。原型意指某類別的事物中最經 典的形式,或是綜合該類事物特徵的平均值。伊彬、林演慶(2008)認為:審美 典範的移轉是漸進的,視覺環境暴露因素造成偏好的移轉,當暴露時間的增加,

新奇有趣的型態便取而代之,加入新型態後,又會造就新的原型,如此循環不已。

(4)色彩(Color):

有關審美偏好對於色彩的研究,從 18 世紀末就開始出現許多的實徵性研究,

可以說是發展得非常早。雖然眾多研究對單一色彩的偏好有類似的看法,但色彩 的配置比起單一色彩存在龐大複雜的變化,使研究難以操控,所以不表示相關的 審美偏好研究對於所有色彩會形成一致的看法。甚至將傳統的色彩偏好研究與針

可以說是發展得非常早。雖然眾多研究對單一色彩的偏好有類似的看法,但色彩 的配置比起單一色彩存在龐大複雜的變化,使研究難以操控,所以不表示相關的 審美偏好研究對於所有色彩會形成一致的看法。甚至將傳統的色彩偏好研究與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