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對拔頭髮來做假髮的老太婆其回答<出乎意料地平凡而感到失望>,<同時隨著這失 望,剛才的憎惡又隨著冷冷的輕蔑進入心中>的傭人心理發展,該如何解讀他的性格問題呢?

針對傭工感到失望的意義,川崎壽彥氏的見解是:<所謂惡並不是如當時那令人毛骨悚然的 環境所暗示出來的東西,也非他以命相賭那般值得憎惡的東西>,<他會失望是因為自己的 虛榮心被背叛了>。50另外,平岡敏夫氏的說法則是:<對作者而言,可能也沒預想到其他的 答案吧,但是,作者將它寫進書裡的原因只是期待未盡合理既異常又神秘的東西。>。51但是,

在此點勝倉壽一氏卻掌握了傭工膚淺的人性問題:<在此,期待老太婆的回答最好有些出奇 的理由,亦即導致其出此下策的倫理道德之類的糾葛,甚至她得忍受做出這等邪惡其過程中 的苦惱等,這才是僕人所期待的答案。這種感傷自憐自艾的人性主義,對於老太婆所訴求的 殘酷生存原理下的必然結論,卻被淺薄地解讀為生存的重要法則,正顯示出傭工的膚淺人格,

此點是有必要正確掌握的。>52

由此看來,到底傭工因他者影響下期待落空而「感到失望」的生命態度要如何評價?由 傭工反射性的感情變化、被他者中心的邏輯牽著鼻子走的生命悲哀要如何去讀取作者的創作 意圖?在此處讓學生由自他對照的觀點去檢視作品之趣味性,加以檢討。

①【以他者為中心之傭工的膚淺人格】

*正義目的是用來懲奸除惡的,且立場是超然獨立的,不會因外界事物影響而動搖。而傭工 的正義,被他人所行之惡擺弄,它所呈現的面貌是有趣的。此外,他兀自想像壞人所為必 全然為驚人的壞事,這樣的想像,後來落空,讓人覺得愚蠢、可笑。

② 【自他的同質性──自他二者混沌善惡的顯現】

*有趣的是作者對人性的矛盾的諷刺吧!僕人從之前的「如果不選擇的話」,到看到老婆婆後 所表現的「正義凜然」,一轉眼他的想法就大改變,對於善惡的定義是如此的善變,之後,

聽了老婆婆的原由,又給了他勇氣,推翻自己剛剛的正義,又對惡下了另一個定義。人真 是沒格的動物,在亂世尤其明顯。

若對此種自我形象予以評價的話,學生的看法大致分為「人性的原罪」、「他人中心之過 度在意他人」、「由其背景之場景、時代而生之個人的悲哀」等三種意見。而且,比較前者採 後者的回答人數明顯順序遞減,可見對學習者而言,不要說他者指向的行為模式,甚至連支 配每個個我生命的場域問題──亦即是與時代社會之糾葛等深層架構,這些都是理解困難的

50川崎寿彦氏著『分析批評入門』、昭和43.6至文堂、p431、p434

51平岡敏夫『現代国語I改訂版・学習指導の研究』、昭和57.11、筑摩書房

52 同注 48

癥結所在。在此,問題觸角也終究延伸到與作家芥川龍之介的思想問題連結的階段,從「他 者中心」的壓抑體制中如何解放人性之作品主題,它與作家的思想連接點何在呢?這問題還 是得在教師的指導下,加入參考文獻中肯定論輿否定論合併,以芥川龍之介其他關連作品之

「生命的苦惱」這個共同課題,一同提示做擴充的解讀才能求得解決。

3-3.結局之問題性:「誰也不知道傭工的去向」

如前所述,膚淺的傭工在一步步落入老太婆強悍的生存邏輯陷阱中而不自知,在這個逐 漸逼近關乎傭工自我形象的缺陷時,有必要一氣呵成導引至結尾部分傭工最後去向問題做總 結思考。

像死了一般倒在地上的老太婆,從死屍中站起赤裸的身體,只是轉瞬間的事。她發出 如訴如泣的聲音,靠著仍在燃燒的火光,扒到了梯口。於是她倒垂著雪白的頭髮,窺 視著城門之下。外面僅有黑洞洞的夜。誰也不知道傭工的去向。(同上中譯文引述自金 溟若中譯版本)

這結尾部分要求學生與中譯文做比較對照之後,提出其直譯或意譯的問題性請學生試述 明。從作者芥川龍之介在結尾所提示的象徵性描寫該有哪些想像空間?而有了「這是下人決 定作賊的鋪陳,他走向了黑暗的深淵」、「立場不同時就無法清楚歸結處出善惡,[下人的去向 沒有人知道]的結尾中,善惡是相關,糾結在一起的存在」、「有沒有變成盜賊,芥川並沒有提出 明確的答案,」、「芥川藉著「羅生門」抒發感覺。渴望於放逐自己,離開此一充滿苦痛的世 界,以獲得解脫。」「傭人最後卻被與以前的自己有相同的遭遇的盜賊殺死了。這大概是因果 報應的結果吧!」等各種見解。其看法不脫「向下沉淪為<邪惡.強盜>」的毀滅黑暗沈淪 結局;以及回歸虛無曖昧的生命盡頭意味的「純粹是混沌善惡的構造」、「作家芥川本身虛無 的人生挫折」、「發狂抑或接受因果報應命運的到來」等兩大框架的思維模式。而接下來再針 對這結尾部分的描寫,為求讓學習者能積極結合創作目的及作家論思考起見,由作家對人性 的認識如何去評價提出此等人生觀的作家?由這個結尾部分描寫尋求學習者的感想,而有以 下各般的見解。

①【在他者中心的壓抑體制下,無法得到解放的作家芥川龍之介的苦惱】

*作者消極的否定人類。而更難缺乏面對自己的人生的勇氣。做倒想必已對自己的人生產生 懷疑。

②【善悪不清的人性本來面貌 】

*旁白並未提及傭工是否踏上惡之道.[盡是漆黑的夜]的世界封鎖在黑暗中.[羅生門]的世界封 印在黑暗中.我們封印自己的獸性,扮演著好人活下去. 標榜[善人]活著的人同時又行著惡持 續活著.人是戴著各種假面扮演著個種角色活著的。

③【完全符合作者創作目的的有趣作品】

*傭工最後是為惡亦或為善就留給讀者自己去判斷,就好像這個世界裡,所以的善與惡都是 由人們自己去評斷的一樣。作者將自己的主觀意識去除,使整篇故事變得更富有想像的空 間,成為有趣的文章。

在考慮到與作家關連性的時候,首先得提示出作品的「初出稿 ‧初版稿」和「定稿」其 間的改稿問題。作品結尾部分的描寫經過改寫後,可發現以下相異之處。

*「傭工已冒著雨,急切趕往京都城準備下海去幹強盜了。」

(『帝大文学』大正 4.11)(初出)

*「傭工已冒著雨,正急切趕往京都城去做強盜。」

(『羅生門』所收作品)(初版)

*「誰也不知道傭工的去向。」

(『鼻』春陽堂、大正 7.7 所收作品)(定稿)

就傭工的去向初出版本的傭工的「未來」發展,完全義無反顧的那種「冒著雨」到「京 都城」去幹「強盜」是十分具體的形象,而且它是以「急忙」這樣的詞彙描寫出來。那是不 帶一點消極或否定的性格態度。如同前述,老太婆「說的話」,對傭工來說有啟示作用,雖說 是她的說辭藉口必然地包含了自私心態,但它也打開了傭工「自我覺醒」的解放方法。到這 地步,傭工的「未來」完全失去了具體的形象,而擴散成抽象模糊的世界。相對地,此時也 衍生了「傭工的去向誰也不知道」的結果,這造就了定稿「羅生門」與初稿間擁有迴然不同 性質廣度的作品。所謂「誰也不知道」的人,也就是失去了具體形象的人物,和他者關係是 抽象化的存在。(略)依於此,就這一句來說,嘗試救贖的傭工失敗了,它隱含芥川在『偸盗』

作品之後的灰暗思考,投射出芥川虛無苦澀的表情。在這「誰也不知道」的模糊形象中,芥 川一生顯現出他不為人理解的藝術家的孤獨模樣。53

4.文本評價與異文化理解

4-1.作品評價的問題:自他觀照之善悪主題

帶有這樣的「世界」普世性格特徵的自私人性問題,以及傭工其覺醒過程中暴露出受他 者催化作用開示的虛偽生命問題等等,大致從以上三節的檢視推演過程中學習者都可歸納出 結論。接下來的問題是從理解異文化的立場來看,這樣的「人性自私」的主題其評價會有何 困難呢?為了更清楚檢驗,由以下的四種說法要求學生選出一個適當的,結果選「學說 3」

的人佔大多數,接著同時要求學生試說明贊成的理由。

學説1:「人類各自所抱持的人性自私問題」

學説2:「人性自私的沒慈悲心」

*我認為善與惡是比較而產生的意識而讓行為標上有意義的善惡也是我們自己吧.常常會認 為光明是善的,黑暗是惡的。但是這種分別是由於自己的意識所產生的吧!所以,人們會 因為場合,對象的不同,而會改變思想的原因,那結局或許不同。所以,我認為人類身上 的善與惡是同時存在的。

*人在一般的情況下,是能清楚判斷善惡。但像羅生門的情況之下,如果不做惡事的話,就 得死。有時被迫作惡是不得已的。沒辦法說對錯。心裡明明知道這是不好的事,卻還是去 做的情形也不少。所以我覺得對於人來說,善惡的矛盾的確是同時存在。

*善與惡本來就不是相對的,而是人類依照世俗規範去給予評價的,如果沒有善就不會有所 謂的惡,但是有時候一些想法可能會受到環境、或者現實影響,使得不好的念頭悄然而生,

就像僕人為了不要餓死而產生了當盜匪的念頭一樣。

53 同注 41

由以上的解答可看出都能明瞭指出傭工判斷善惡的標準,是依據各種不同的「状況、環 境、現實、場合和對象」而形成主觀的變化。同時,這些變化契機明顯地僅有一位學生明白 地點破它是緣由於「老太婆說的話」。老太婆自始至終因情況而轉換自己的行為,她的生命形

由以上的解答可看出都能明瞭指出傭工判斷善惡的標準,是依據各種不同的「状況、環 境、現實、場合和對象」而形成主觀的變化。同時,這些變化契機明顯地僅有一位學生明白 地點破它是緣由於「老太婆說的話」。老太婆自始至終因情況而轉換自己的行為,她的生命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