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三節 ARCS 動機模式

在近代動機教學策略中較為系統化且有效的教學策略首推Keller 的 ARCS 動機模式。本節將探討ARCS 動機模式理論基礎、重要意涵與教學設計歷程,

以期幫助研究者在教學現場中能有效掌握學生動機需求確認與了解教學的設計 策略,以促進學習動機的提升,有效改善學生的學習與表現。

一、ARCS 動機模式理論基礎

ARCS 動機模式是由美國佛羅里達州立大學 Keller 教授所創。自第二次世界 大戰美國軍方成功引進系統化教學設計理念應用在軍方教育後,相繼許多系統化 教學設計進一步延伸發展出許多教案與教學實務的行動。1970 年代,Keller 有感 於當時系統化教學設計的模式大多探討教學設計專家或教師應採取的行動,對於 學習者的學習動機著墨太少,Keller 認為倘若不能引起學習者的動機與興趣,則 教學效果品質與學習效果將大打折扣。因此,Keller 於 1979 年發表的論著《動 機與教學設計:理論觀點》一文中提出學習動機系統化設計的思維,介紹整合動 機與學習環境的設計模式的方法;1983 年提出了涉及動機、環境、教學設計與 學習成果影響之間的關係的模式圖;並於1984 年提出了整體動機觀點的模式-

ARCS 動機模式,由教學設計者與教學者分析學習者的動機需求,將之區分為四 個要素,目的在於幫助課程設計或改進教學(林思伶,1993;許淑玫,1998;溫

32

雅婷,2008;羅靜,2009)。

ARCS 動機模式是以根據課堂上能引起高度動機之教學者實務經驗觀察進 行歸納分析,並以期望-價值理論為基礎,整合了多種學習動機相關研究,舉凡 史肯納(B. F. Skinner)的增強理論、班度拉(A. Bandura)的社會學習理論、蓋聶(R.M.

Gagné)的學習理論、布魯納(J. S. Bruner)的認知學習理論、懷納(B. Weiner)的歸因 理論、麥克里蘭(D.C. McClelland)和艾肯遜(J. W. Atkinson)的成就動機理論、史堤 爾(R. M. Steers)、波特(L. W. Porter)、莫里(H. A. Murray)等人發展的期望-價值 理論的論述、馬龍(T. Malone)的挑戰、幻想、好奇心動機模式(Challenge, Fantasy, Curiosity, CFC)等(蔡喬育,2005;劉蕙鈺,2003)。

Keller 將以上有關動機理論作整合式的分析,以激勵與增強學習者學習動機 與強化系統化教學設計為目的,使教學者能兼顧學習者個人因素和學習環境的因 素,因此發展出一套完整的模式,稱之為「動機、表現與教學作用之模式」(a model of motivation , performance, and instructional influence),如圖 2-1。

圖 2-1 動機、表現與教學作用之模式

修改自 Motivational Design for Learning and Performance : the ARCS Model

Approach (p. 6 ), by J. M. Keller, 2010, Boston, MA : Springer.

33

如圖2-1 所示,Keller (2010)將教學與學習歷程分成兩大輸入與一輸出。輸 入的部分,分別是個人因素和環境因素;輸出的部分則是學習者的努力、表現、

學習成果。

(一)個人因素方面

包含動機、期望、個人的能力、知識與技能,以及個人的認知評估與衡量。

由圖2-1 可看出,學習者的努力程度取決於價值與期望此兩種個人因素。動機是 價值與期望共同激發出來的一種情緒、態度,個體之所以朝目標努力,都是源自 於學習者對成功的高度評價與正向期待。

(二)環境因素方面

包含動機設計與管理、學習設計與管理、偶發事件的事件與管理。由圖可看 出,學習情境的安排與規劃也會影響學習者的努力程度,若教學設計者或教師若 能激勵與持續學習者的需求與期望,則學習者的努力程度也將能大幅提升。

(三)輸出方面

個人的努力會影響到行為表現,也就是學習者的動機會間接影響行為表現,

相對的,行為表現也會反過來間接影響學習者的學習動機。因此,Keller 認為努 力是動機的依變項,而非一般研究所認定的行為表現是動機的依變項(劉蕙鈺,

2003)。此外,Keller (2010)特別強調行為表現與學習結果的差異:行為表現是學 習者實際完成的學習任務,而學習結果則是學習者獲致的內在與外在之成就,包 括情緒的滿足感或來自社會的實質報償。學習結果是受到學習者的行為表現與環 境因素中的偶發事件的影響,而學習結果與經歷認知評估與衡量後,若能進一步 使學習者產生滿足感,則可能會增進學習者對成功的期望,也可能間接強化學習 者的動機與價值觀。

由此模式圖得知,個人因素與環境因素皆能影響學習者願意付出的努力程 度、行為表現與學習成果,兩大輸入因素彼此交互影響,構成一個循環系統,若

34

為良性的循環,努力愈多,表現愈佳,成果愈好,而持續努力的動機也會愈強。

二、ARCS 動機模式主要意涵

針對ARCS 動機模式在教學的應用上,Keller 分析出四個要素可助於教學者 激勵與維持學習者的學習動機:Attention(引起注意)、Relevance(切身相關)、

Confidence(建立信心)、Satisfaction(獲得滿足)。依據 ARCS 動機模式的流程,教 學者應該將學習者引導至學習情境,刺激並持續學習者的「注意力」,並提供其 聯結與學習內容的「相關性」,再給予期待與鼓勵以建立其「自信心」,進而提供 一展身手的機會,使學習者獲得完成學習任務的成就感之「滿足」。其中,A 要 素(引起注意) 和 R 要素(切身相關)與「價值」概念之學習動機理論相關聯,

而C 要素(建立信心)則源自於個體對於成功的「期望」(Keller, 2010)。

ARCS 動機模式自 1983 年提出後,Keller 將四大要素各提三個出子概念,

並逐漸將理論學說發展成系統化教學策略。以下針對ARCS 動機模式的四要素、

各對應的子概念與教學策略,加以說明(表2-3、表 2-4):

(一)引起注意(Attention)

「引起注意」是邁向學習的第一步,意指引發並維持學生的注意力,也就是 吸引學生的興趣和刺激學生的好奇心。Keller (2010)指出,要激發學生的注意力 並不難,對教學者真正的挑戰是要如何使已引發的注意與興維持下去,教學者可 藉由以下三方面著手:

1.知覺的喚起(perceptual arousal)

教學者可利用新奇或出其不意的呈現方式,使學習者的感官受到刺激並吸引 其注意力。例如:聲調、肢體動作的改變或幽默,可用來引發感官的刺激與引起 好奇心。然而,知覺喚起的效果並不能維持太久,因此教學者必須進一步引發學 習者的求知好奇心。

35

2.問題的探究(inquiry arousal)

為了讓學習者激發更深一層的好奇心,教學者可提出具有適度挑戰性的問 題,提供學習者思考機會並尋求問題解決之道。教學者通常可將此策略融入於暖 身活動,並善用不同的詰問技巧,使學習者在解決問題的情境中,產生求知的好 奇心。

3.提供變化性(variability)

為了維持學習者的注意力,教學者可適時適度變化教學方法及活動,儘量避

(Relevance)

使學習者本身的需要與目標有切身

(Confidence)

幫助學習者建立正向的成功期望,

(Satisfaction) 學習者能因成就得到內、外在酬賞

如何使學習者產生滿足 感,並使其產生繼續學 習的慾望?

註:取自 Motivational Design for Learning and Performance : the ARCS Model

Approach (p. 45), by J. M. Keller, 2010, Boston, MA : Springer.

36

表2-4 ARCS 動機模式的教學策略

ARCS 動機模式的教學策略

分類 教學過程中思考的問題 動機策略 引起注意(Attention)

知覺的喚起 如何捕捉學習者的興趣? 用奇特、非預期的方式捕捉學 習者的注意。

問題的探究 如何激發學習者探究的態度? 用適度挑戰性或創造問題解決 情境來維持學習者的好奇心。

提供變化性 如何維持學習者的興趣? 變換教學的方式。

切身相關(Relevance)

目標導向 如何滿足學習者的需求?

建立信心(Confidence)

學習者的必備

感到滿足(Satisfaction)

自然的結果 如何提供有意義的機會使學習

整理自:沈中偉(2008)、許淑玫(1998)、楊子慧(2010)、Driscoll(1994)、Keller(2010)

37

(二)切身相關(Relevance)

ARCS 動機模式的第二要素是讓學習者產生切身相關的體認,此要素意在再 增強學習者的學習動機。學習者多多少少會對其所學產生疑慮:「我為什麼要學 者這個?」、「它與我的生活有關係嗎?」若是學習者對於所學事物無法與自身產 生關連性,相對的也無法產生學習動機。Keller (2010)指出,一個成功的教學者 必須能夠有效地將教材內容與學習者的需求與期待緊密聯結,使其產生積極的學 習態度,而教學者可考慮使用以下三種策略:

1.目標導向(goal orientation )

「設定並且達成目標」是切身相關的重要關鍵因素。一般來說,當學習者認 知到習得的新知識或技能將有助於欲達成的目標,他們通常會展現出較高的動 機。因此,教學者可藉由陳述課程內容與個人目標的關聯,例如:入學考試、取 得工作或晉級加薪等,使學習者產生實用的知覺,幫助學習者建立學習目標與自 身的相關性。

2.配合學習者的動機需求(motive matching)

個體的學習表現常因不同的學習環境差異極大,例如:傾向獨立學習的人,

在團體合作中較無法發揮最佳表現。因此,教學者應能洞悉學習者的學習風格與 動機需求,運用適當教學策略以增強並提高其學習動機。

3.連結熟悉事物(familiarity)

根據Keller (2010)指出,對於自身熟悉的事物或相關的經驗也能引發學習者 的興趣。教學者在授課之前應充分了解學習者的先備知識,結合學習者過去已習 得的舊有知識、概念、原理原則與個人興趣所在,提出恰如其分的比喻與關聯性,

讓學習者對教材產生親切感,而有切身相關的感覺。

(三)建立信心(confidence)

信心是個體對於學習任務是否能勝任達成所持的態度,取決於學習者的自我

38

能力控制與對學習結果的期望。Keller (2010)指出,教學者成功地引發學習者的 注意力與促進其對學習產生切身相關之後,應進一步提供難易適中的教材,幫助 學習者建立對成功的正向期待,但是需特別留意學習者是否對該教材感到困難而 信心不足,或是感到簡單而過度自信,此二者皆不利於學習動機的維持。以下三 種策略可供教學者運用:

1.學習的必備條件(learning requirements)

教學者若能讓學習者清楚明瞭該課程要求,亦即學習必備條件或能力,將有 助於學習者發展對成功的正向期待,也就是建立其達成目標的信心。因此,教學 者應該讓學習者瞭解表現要求(performance requirements)與評量規準(evaluative criteria),讓學習者知道若能依循必備條件,透過努力達成要求與評量的規準,

使其願意投注心力,以增加自信心。

使其願意投注心力,以增加自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