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BBL 取向體育教學對學生知識理解的分析與討論

本章將依據研究目的與問題,就實際所得的資料進行分析與討論。主要內容共分 成四個部分:第一節、BBL 取向體育教學對學生知識理解的分析與討論;第二節、

BBL 取向體育教學對學生學習動機的分析與討論;第三節、BBL 取向體育教學對學生 問題解決能力的分析與討論;第四節、BBL 取向體育教學對教師實務知識的影響。每 一節先就結果進行分析後,再進行與文獻之間的討論。

第一節 BBL取向體育教學對學生知識理解的分析與討論

本節主要是為瞭解實驗組與控制組在接受不同教學方法的介入之後,學生體育相關 知識的理解是否有顯著的不同。為了瞭解學生對於籃球相關的知識理解,秀秀老師先以

「足壘球」為核心概念教導學生如何繪製概念圖,策略上分成四個步驟,分別是:提出 概念、概念聯結、交叉聯結與舉例,完成後由學生自行組織概念圖,以3對3籃球比賽為 主要概念,並檢索既有的先備知識,藉由四個步驟建構出一個有組織、有系統、有階層 的知識結構。在經過16節的體育教學之後,再讓實驗組與控制組個別繪製概念圖,以釐 清學生對籃球相關知識的理解程度。分數越高者,表示學生對於籃球相關概念的理解程 度越高,越具有整體動態學習的特徵。以下先就實驗組與控制組在概念構圖前測的知識 結構進行分析並進行均質性考驗,進一步釐清學生的迷思概念;其次,在完成後測之後 以獨立樣本t考驗,瞭解實驗組與控制組在不同教學方法介入之後,知識理解的進步幅 度是否達顯著差異;接著,再以相依樣本t考驗,瞭解實驗組與控制組在前後測知識理 解的程度是否有顯著差異,最後則結合質性資料與文獻資料進行討論,以釐清影響實驗 組學生知識理解的因素。

一、實驗組與控制組概念構圖前測知識結構之分析

來看,女生在分類上並未出現如前述男學生所發生的問題,所以就其重要性的排序為:

基本動作(29%)、戰術(26%)、體適能(24%)、經驗(21%)。

綜合實驗組男女生在概念構圖前測結果可歸納出以下幾點:第一,男生在第一層的 概念數比女生多;第二,男女生皆認為體適能、基本動作、戰術、經驗很重要;第三,

男女生在概念分析大都無法以專業名詞表示,如:戰術可以有傳切戰術或檔切戰術;傳 球可分為地板傳球、胸前傳球或過頂傳球;健康體適能可分為肌力、肌耐力、柔軟度、

心肺耐力、身體組成等,顯示學生對於籃球相關的知識僅止於較抽象的層次或缺乏籃球 相關知識,若要進一步談論到較為具體的概念,則無法很清楚的表達出來;第四,學生 普遍都有迷思概念,對於籃球知識的分類仍不清楚。本研究將實驗組學生的迷思概念整 理如表4-1-3所示:

表4-1-3 實驗組學生前測迷思概念一覽表

第一層概念 迷思概念

體型 體力、跳躍、進攻、防守、耐力、進攻位置、防守位置、姿勢 戰術 反應、速度、默契、溝通、位置、規則、教練、假動作、練習

基本動作

姿勢、準度、規則、溝通、策略、基本訓練、跳躍力、速度、體力、

默契、反應

體適能 速度、反應、體型、控球、時間 得分 助攻

姿勢 投籃、傳球

控球 方向、準確、後衛、中鋒、前鋒、上籃、投籃 速度 運球速、傳球速

經驗 默契、基本動作、理解能力、戰術應用、規則

從表4-1-3得知,實驗組學生主要的迷思概念可歸納出以下幾點:首先,學生對於概 念的分類較不清楚。比方說:基本動作的概念應該分成哪些?有甚麼進攻與防守的戰 術?體適能應包含哪些基本元素?在概念圖中學生經常以「關連性」而非以「概念架構」

進行分類,舉例來說:戰術需要反應、經驗能活用戰術、得分需要助攻等,若以概念架 構來分類的話,戰術應該可以分為進攻與防守的戰術,而進攻戰術又可分為傳切、檔人、

檔切…等戰術,防守則可分為人盯人或區域防守等戰術,得分應包含投球命中率與罰球 進球率;其次,學生對於概念的理解不甚正確。比方說:體適能分為速度與反應;姿勢 分為投籃與傳球;速度分為運球速與傳球速…等。正確地說,健康體適能應該分為肌力、

肌耐力、心肺耐力、柔軟度、身體組成,速度應該歸類為競技體適能,除了速度之外,

還有反應、平衡、協調性、敏捷性、爆發力等。事實上,在概念圖中學生經常將健康體 適能與競技體適能混為一談,因而產生了誤用或錯誤的聯結;再者,學生對於規則相當 陌生,僅知道籃球比賽有規則的限制,但就其內容則不太瞭解,甚至也有錯誤的聯結,

比方說:基本動作分類中有規則、戰術分類中有位置。這些其實是學生以「關連性」而 非「概念架構」進行分類所導致的錯誤。準確地說,基本動作的各項分類中(如運球、

上籃、傳球)需要注意到動作是否符合籃球規則的規定,戰術的執行需要球員進行任務 的分配,各有各的防守位置或執行內容,皆屬於交叉聯結的部份。此外,學生也易將進 攻位置分配視為是控球,中鋒、前鋒、後衛都需要控球,但控球的內容應是右手與左手 的交叉運球,(非)慣用手運球等。速度指的也不應是運球速或傳球速,速度應該指的 是個人的競技體適能,是一種基本的運動能力。

(二)控制組概念構圖前測知識結構之分析

分析控制組學生以「籃球比賽」為主要概念的概念構圖前測知識結構中,發現男生 在第一層普遍提及的概念有:戰術、規則、體適能、基本動作、態度、團隊合作、器材、

配備、天氣、默契等;女生提到的概念有:戰術、態度、體適能、基本動作、器材、規 則、個人特質、得分等。就重要性而言,男生依序認為戰術(22%)最為重要,其次為 體適能(20%)、基本動作(20%)、態度(13%)、器材(11%)、天氣(4%)、其 餘概念皆為2%;女生與男生相同皆認為戰術(22%)最重要,其次為體適能(21%)、

基本動作(21%)、態度(19%)與器材(9%)、規則(5%)、個人特質與得分最後

(2%)。歸納前述結果得知,第一,男生在第一層的概念數比女生多;第二,男女生 皆認為戰術、體適能、基本動作以及態度很重要;第三,男生能夠以較多的專業名詞代

表想要陳述的概念,但是女生則比較缺乏;第四,學生也普遍對於籃球相關知識仍有迷 思概念需要進一步澄清。表4-1-4為控制組學生迷思概念的整理與歸納:

表4-1-4 控制組學生前測迷思概念一覽表

第一層概念 迷思概念

基本動作

默契、溝通、士氣、速度、阻擋、掩護、回線、跳球、搶球、準度、

跑步、判斷力、進攻

戰術 犯規、默契、防守、規則、進攻時間、搶球、判斷力、20 秒短暫停、

判斷力、過頂傳球、胸前傳球、搶籃板球、投籃、暗號

體適能

判斷力、身高、爆發力與跳躍力、衝撞能力、身材優勢、搶籃板、三 分線、精神、速度

默契 傳接球、妙傳 態度 傳球球、進攻 心肺適能 折返跑

規則 進攻規則、防守規則、罰球 肌耐力 體力、耐力、伏地挺身 進攻戰術 傳球、投球、上藍 防守戰術 蓋火鍋、抄截

從表4-1-4可知,控制組學生的迷思概念可歸納出以下幾點:第一,學生缺乏對概念 的整合,經常發生具有上下關連性的概念卻錯置在同一階層,如進攻戰術與卡位、犯規 戰術與防守戰術、進攻或防守戰術與暗號、投籃與擦板。準確地說,應該是各種進攻戰 術中需要球員的卡位;防守戰術其中之一為犯規戰術;進攻與防守戰術的執行需要給予 暗號,彼此概念具有上下階層的關聯性,非平行階層的關係;第二,學生也經常以「關 連性」而非以「概念架構」進行分類。如有學生提到默契需要進攻、卡位又與投球有關、

上籃時需要爆發力與力氣、或者接球與傳球都需要力氣。進一步分析學生的思維方式,

卡位是進攻戰術的其中一種策略,而投球時需要應用進攻的策略,需要隊友的卡位,以 製造空檔投籃,兩者間的關係應屬於交叉聯結,並非上下從屬的關係;第三,學生對於

概念的理解也不甚正確。比方說:體適能包含衝撞力、判斷力與速度。顯見,學生對於 健康體適能與競技體適能是分不清楚的;第四,學生對於具體的概念比較無法具體陳 述。如學生提到傳球可分為過頂、背後、平傳、低傳,其中「平傳」與「低傳」並非專 業名詞,且學生並未就這些傳球動作繼續進行更細部的動作分析。

進一步說,學生誤將個人的運動能力視為基本動作,基本動作應指運球、上籃、傳 接球的動作;戰術應指出明確的進攻或防守戰術,但學生容易將基本動作、規則內容或 個人判斷力與團隊默契也視為戰術;健康體適能有其明確的定義,可是學生誤將競技體 適能或個人的運動能力等認為是健康體適能;傳接球與妙傳應該屬於基本動作的內容,

而不是默契或態度;折返跑是訓練敏捷性的項目之一,而不是鍛鍊心肺適能;伏地挺身 也不是訓練肌耐力的項目,是鍛鍊肌肉爆發力的項目;另外學生也誤認基本動作是進攻 與防守的戰術,明確的說,進攻與防守戰術需要熟練基本動作,但其內容應是有哪些屬 於進攻戰術(如檔切戰術),哪些屬於防守戰術(如區域防守),而不應是基本動作。

針對實驗組與控制組在概念構圖前測結果進行分析,兩組學生共有的現象在於:第 一,學生普遍以「交叉聯結」的概念來繪製概念的分類架構;第二,學生缺乏籃球專業 名詞的瞭解,乃至於經常出現錯誤的名詞概念;第三,學生在許多的概念中出現迷思概

針對實驗組與控制組在概念構圖前測結果進行分析,兩組學生共有的現象在於:第 一,學生普遍以「交叉聯結」的概念來繪製概念的分類架構;第二,學生缺乏籃球專業 名詞的瞭解,乃至於經常出現錯誤的名詞概念;第三,學生在許多的概念中出現迷思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