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三章 台灣與香港金融科技的現況探討

第五節 Fintech 管理監督體系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影響。並在金融業與保險業法規稅務方面可能會建立創新模式;在資訊業及網路電商方 面可能會有創新技術研發,取得智慧財產權。

第五節 FinTech 管理監督體系

金融機構所面臨的五種最常見的威脅包括惡意軟體、網頁應用程式攻擊、銷售端攻 擊、機構內部威脅和 DDoS 攻擊。此外,因為終端用戶所使用的裝置大多處於未知以及 未受保護的狀態,越來越多的終端用戶常成為攻擊發動的另類途徑。

一、FinTech 系統與金融體系

金融業所提供的服務內容是建構在電腦的位元上,而不是由實在的事務所構成,因 此被認為是個很容易被軟體摧毀的行業。由於傳統上金融業是一個受到嚴格監管的行業,

許多地區藉其嚴格的監管制度度過了網際網路泡沫化的風暴期,但是這一波 FinTech 創業 的風潮正加速地解構那些已安穩了數十年甚至上百年的全球性銀行。對於 FinTech 公司涉 足到金融業務的部分,由於銀行保密和洗錢防制的法規遵循要求越來越嚴格,會對新創 的 FinTech 公司造成一定的管理問題甚或生存困境,是目前輔導 FinTech 公司契待解決的 問題。同時由於網路駭客的威脅以及保護公司及個人客戶敏感性財務資料的要求,資訊 安全是另一個關注的焦點。FinTech 公司在市場銷售常常被一些較大的競爭對手搞得精疲 力盡,其網路金融部門通常容易成為「分散式阻斷服務」攻擊的目標。實際上資訊安全 是傳統銀行和 FinTech 共同需要面對的挑戰,因為任何資料的洩漏,都可能毀掉一個 FinTech 公司的聲譽以及造成銀行的損失。

硬體架構上網路資訊科技金融組織社群與過去最大的差異,技術層面上是衛星訊號 接收器、電信服務聯接網路以及電腦主機硬體網路架構等,因此較傳統金融需投入的成 本高許多。全球網路資訊科技透過衛星通訊系統將客戶的經緯度座標與移動資訊傳回中 央主控站,雲端運算中心可掌握客戶的即時資訊(圖 15)。當科技金融服務平臺在接獲客

免費下載Android原始碼、Android 軟體開發套組 (Software Development Kit, SDK)與相 關應用程式,其開發工具適用所有的平臺、包括 Window、Linux、Mac OS。然而客戶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體架構,它僅使用軟體提供的各種虛擬電子身份進行登入、轉接和銀行卡的精確虛擬代 碼表示(圖14 )。而在HCE架構之前,NFC交易主要是使用安全元件進行的。

圖14 智慧型手機傳統NFC與新型HCE安全的功能及應用架構 (資料來源:Android)

HCE使在支援的操作系統上運行的移動應用能夠獨立於協力廠商解決支付卡的指 令,同時利用基於硬體的安全元件的加密過程,不需要物理安全元件。該技術使商戶能 夠通過移動閉環非接觸式支付而更容易地提供支付卡解決,與提供支付卡的實時分配與 簡單的部署方案,而不需要改變支付軟體終端的應變,讓消費者接受度更高。

在台灣還有與Google開放式系統的整合性服務系統,因此數家企業公司多採用 Android開發APP。Android上層應用程式開發使用模式圖像控制器(Model–view–

controller, MVC)架構,該模型負責運算及邏輯判斷,將使用者在顯示 (View)上的資料 進行計算後交回View顯示,View設計可控制操作介面,控制程式流程和物件之間的互 動由控制器負責。模式使用Java作為UI設計程式的控制器 (Controller) 的語言碼,並搭 配Android API程式介面。雖然軟體部分並不太複雜,在設計規畫上依需要分為:使用者 需求架構、FinTech資訊科技需求架構以及管理者需求架構等三種來進行。有新業務開 發出來時,在此架構上延伸,即可更新使用者及使用畫面。使用者與即時雲端APP系統 架構聯結(如圖15),點選即時雲端後選擇所在位置,就完成雲端設定。使用者點選各個 選項,可以看到目前正在進行中的服務專案資訊。亦可啟動自身保護機制,在資訊安全 情況下,使用智慧錢包,完成消費或金融服務。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圖 15 物聯網 APP 使用者雲端系統架構圖

三、機器人投資理財

「金融科技來襲!」「機器人將取代人類的工作!」,這些聳動的字句在這幾年頻 繁出現在新聞標題和媒體的報導中。在金融業金融科技與機器人作連結的產品中最為大 眾接觸的就是機器人投資理財。在過去,金融產業憑藉著資訊不對稱,資源壟斷的優 勢,賺取利益。近年來,由於網路發達及科技進步,資訊傳播中,此一不對稱現象逐漸 改善。越來越多新創服務以效率化、公平透明的方式取代既有產業的服務,而金融投資 市場也因而逐漸對等,因此有著重重規範的古老產業,成為首當其衝的改革目標。貸 款、支付等既有的服務模式已經受到衝擊,許多新創公司以低手續費及透明化為訴求,

推出一系列以顧客為導向的創新服務,讓金融商品變得較簡單而多樣化。在投資理財方 面傳統財富管理服務具有高門檻、高費用的特性,而基金或保險等理財商品只能提供乏 善可陳的投資報酬率,卻收取名目繁雜的手續費,因此,也孕育了機器人理財服務的誕 生。

機器人理財是利用使用者提供的資料,衡量規劃合適的策略及風險承受度,提供客 製化投資的網路平臺。並利用演算法來作分散式資產配置,為投資人定期追蹤市場狀況,

自動化再平衡投資組合。機器人理財排除了傳統的人為主觀影響,完全以電腦演算法管 理配置資產,完美運用投資理論於實際金融市場操作,並保持絕對的理性與紀律。在台 灣金融機構,如:復華投顧等,已利用大數據篩選強勢基金組合,為投資人追求投資效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的計量模組,提供配置建議,遇市場變化更會啟動自動轉換機制。復華投信推出「強勢 通」,2007 年以來回溯績效年化數值為以五年(2007/01/01~2017/10/31)報酬率計算,強勢 型年化平均值為 12.78%±7.86%,均衡型為 5.54%±4.61%。在金融海嘯時期,強勢通的表 現優於指數 20~40%,顯示該投資理財系統會進攻,更能防守。

圖 16 機器人投資理財實際作業模式(圖片來源:StockFeel 股感知識庫) 比起傳統的理專或投資方法,機器人理財的服務具有底下特性:

(1) 更低的成本

由於機器人理財有「自動化交易」、「演算法配置」等特性,使得這樣的服務不需 要太多人力成本便可維持,也因此大幅降低理財服務的門檻。在台灣要享有財富管理服 務,需要至少有新台幣 150~300 萬不等的存款,才能達到最低門檻,且每年所需的管理 費更達 1%~2% 不等。而反觀國外的機器人理財服務,資金只要新台幣 3000 元即可享 有服務,而年管理費大約只要 0.25% ~0.5%。

(2) 自動化管理

機器人理財服務依據投資人資本金額自動分配置投資標的,並將收到的股利再自動 化分散投資到既有的投資組合內。結合儲蓄與複利投資的概念,自動幫投資人錢滾錢累 積財富。

(3) 穩定的投資報酬

機器人理財大多採指數型投資的方法,可產生近似於大盤的投資報酬率,並靠著多

https://kknews.cc/finance)

數位科技改變商業世界的速度與力量,超乎人們的想像。全球最大的雲端叫車服務 廠商,一部車也沒有;全球最大的賣場阿裡巴巴,本身沒有任何存貨;全球最受歡迎的 媒體 Facebook,並無自創內容;全球最大的住宿供應者 Airbnb,沒有房地產。這些公司 共同的特色,都是不具備任何傳統商業上所謂的必要資源,卻能以很短的時間,運用數 位科技解構了發展很久遠的龐大產業?原因就是「平臺」(platform)的力量。平臺革命 正在顛覆由傳統經濟學建構起來的商業世界。矽谷的代表有 Airbnb、Saleforce;中國企業 有陸金所、滴滴、優酷、美團等;其他知名的 Google、Facebook、Amazon,以及百度、

淘寶的商業模式也都可以被納入到「平臺經濟」的範圍。傳統經濟學是在有限的資源下,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典經濟的本質差異在於平臺在交易過程中「平臺」能夠有效地採用交叉補貼策略,能夠 對賣方和買方施加不同的價格策略並對其產生不同的影響。這類市場活動被稱為「雙邊

(或多邊)市場」,對於平臺經濟學而言,利潤最大化的產品與定價並不一定有直接關 係,重要的是價格結構,而非價格水準。

間接網絡效應是平臺經濟的一個重要特性,在平臺利潤最大化的情況下,對買方或 賣方所收取的價格是與雙邊的需求彈性比例成正比。網路架構的平臺由客戶數量產生的 間接網絡效應,也被稱為「交叉網絡外部性」。在平台商店中的賣方規模越多,用戶的 需求就越大;願意在該應用商店平臺上開發應用程式的程式設計師就越多。但「賣方對 買方的影響力」與「買方對賣方的影響力」就可能不同;因此,平臺對雙邊所收取的價 格便可能不同。在古典經濟學理論中,在成本條件下以個體利益最大化為原則參與交易 行為,其需求彈性僅僅取決於市場價格。而平臺經濟學理論與現實上呈現了每個主體的 需求,除本邊市場之外還彈性的取決於另一邊市場,由此形成的間接網絡效應會決定了 平臺的最適價格結構。根據這樣的結構價格理論,可給平臺經營主事者的經營思維,依 據參與平臺的客群發展出持續擴大經營專案的需求。

每個 FinTech 新創公司的願景中都有「平臺」這兩個字,然而,平臺類商業模式最大 的致命傷,就是會造成「一將功成萬骨枯」的效應。在服務越來越相似、利潤越殺越薄 的情形之下,絕對會有人被迫離開市場。平臺經濟模式成為交流的生態系(Ecosystem)

利用網路時代全新的商業模式,這個系統透過數位元科技,將人、組織和資源連結起來,

利用網路時代全新的商業模式,這個系統透過數位元科技,將人、組織和資源連結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