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五節 S-P 表分析理論

數(CS)和試題注意係數(CP)之計算公式,其中

=

= N

i

yi

N 1

µ

1

:表示學生之平均得分

一般而言,學生注意係數(CS)的值應該都是正數,當數值愈大時,表 示學生的反應組型愈不尋常,此時必須提醒教師要更加注意,同時必須探 究其成因(陳騰祥,1986)。佐藤隆博提出下列規則,來判斷學童的作答反 應之組型是否有不尋常的現象。

(一)當

0

CS <

0 . 50

時,表示學生的反應組型發生不尋常或異常的情況 並不是很嚴重,還在可容許的誤差範圍之內。

(二)當

0 . 50

CS <

0 . 75

,表示學生的反應組型為不尋常或異常的情況已 經很嚴重,應予注意。

(三)當CS

0 . 75

時,表示學生的反應組型發生不尋常或異常的情況已 經非常嚴重,需要特別注意。

利用上述係數的意涵協助教師診斷學生學習成效與檢試測驗之品質 良窳,以期作為改進教學、命題及輔導學生之參考(游森期、余民寧,2006)。

参、學習類型與試題類型分析

根據學生的注意係數與試題注意係數及相關資料,可將學生及試題分 別分為六類學習類型與四類試題類型,如表2-5-1與表2-5-2所示(Sato, 1980;

Sato & Kurata, 1997)。

一、學生學習類型

以學生注意係數為橫坐標,學生得分百分比為縱座標,可將所有學生 的學習狀況分成六大類,分別記為A、A'、B、B'、C、C',如表2-5-1。以 學生注意係數0.50為A與A'、B與B'、C與C'的分界,也就是說A、B、C三類 學生之注意係數介於0至0.50之間,而A'、B'、C'三類學生之注意係數大於 0.50。學生得分百分比75%及50%為A(A')、B(B')、C(C')的分界,也就是說 學生得分百分比大於75%者為A(A'),學生得分百分比介於50%至75%之間 者記為B(B'),而得分百分比小於50%者記為C(C')。

A 學習穩定型

(四)欠缺充分型(B'類)

此類型學生是屬於考前準備不夠充分加上作答時偶有粗心大意,需要 再用功的學生。此類學生除了準備不夠充分以外,本質上在課業的修習方 面,還需要教師另外針對學生不理解的觀念加以加強,進而加強輔導,且 在考試前夕必須多加準備才能穩定其學習狀況。

(五)學力不足型(C 類)

此類型學生是屬於先天基本學力不足,後天學習不夠充分。因此在沒 有奠定良好的學習基礎下,後續較高深的單元學習起來就備感吃重。因此 此類學生需要額外加強課後輔導,教師也可考慮另外給予補充教材,以加 強其練習的機會,如此才能逐漸改善其學習狀況,提高其基本學力。

(六)學習異常型(C'類)

此類型學生在學習方面,表現極為不穩定,端看心情之好壞來決定是 否要用功讀書,上課態度較散漫,且對於考試內容沒有相當充分之準備,

讀書的習慣是隨性的。因此,站在教師的立場,應該有責任輔導此類學生 建立起良好的讀書習慣,方能有效地改善其學習成效。

余民寧(2002)曾提到試題上容易答錯的原因,直接原因常見的有五點:

1. 學生原本具有的概念不正確。

2. 學生作答的心態不健全。

3. 學生對學習材料不夠精熟。

4. 學生作答有猜題的傾向。

5. 學生的學習態度不正確,只求應付考試,不思如何努力進步。

間接的原因有四點:

1. 考試情境欠理想,太吵鬧,無法專心作答。

2. 家長的要求太嚴格,只求學生得高分。

3. 班級風氣太過競爭成績的高低。

4. 學校過度重視學生的名次高下。

A 優良型試題

(三) A'類─異質成分較高型試題

A'類型試題,注意係數大於0.50。此類試題含有異質成份在內,不管 是試題敘述或者答案選項,都需要稍作修飾才能成為具有鑑別力的試題。

(四) B'類-拙劣型試題

B'類型試題非常拙劣,試題內異質成份非常高,有可能是資料登錄時 錯誤或者是題意內容含糊不清,導致學生作答困難,必須加以修改。

整體來說,試題性質類型歸類為A' 或B'者,多半與下列因素有關,也 因此才會造成試題內有異質成分,容易引起學生答錯或答對,而產生不尋 常的反應組型:

1.教學法與教材不當。

2.命題技巧欠妥當。

3.命題目標與教學目標不一致,以致於沒有正確答案可選擇或回答。

4.違反命題原則。

5.疏忽地出現有多重答案之選擇在單一答案試題中。

6.命題條件有闕漏,以致於沒有答案可選擇。

7.試題內出現有暗示性的答案,或者前後試題具有關聯性,可從其關 聯性猜出答案。

肆、S-P表之編製

茲將S-P表的編製敘述如下所示(引自余民寧,2002;陳籐祥,1986;

蔡小玲,2008):

一、作出學生的得分原表

將每位學生實際作答情形填入以試題為橫座標、學生為縱座標的表 中,答對的試題以1紀錄,未作答或答錯的試題以0紀錄之,也就是以二元 計分方式記錄。假設有X (i=1,2,3…,X) 位學生,Y (j=1,2,3…,Y) 個試題, 即產生一個X×Y的二元計分之作答反應資料矩陣,如步驟一學生的原始得 分,記錄10位參與測驗的學生在10題試題的作答反應組型。

二、依得分高低及試題答對人數將原表重新排列

縱軸依學生得分高低依序由上往下排列,即得分高的排上端,得分低 的排下端,得到依得分高低依序由上往下排列的表,如步驟二依得分高低 順序由上往下排列所建立的資料表格。在按得分高低排列時,若有學生得 分相同的情形,則以得分相同的每位學生之未答對各試題的答對學生總人 數之和為依據,從小至大由上而下依序排列。若得分相同且未答對各試題 的答對學生總人數之和亦相同者,則其排列順序不拘。因此,縱軸由上而 下的次序,即代表學生的能力由高而低排序(呂秋文,1987)。例如:1號與 6號學生的得分皆相同為5分,而這二位學生未答對各試題的答對學生總人 數之和分別為5+6+5+6+2=24、7+6+8+2+8=31,故由上而下依次排列方式 有為:1號、6號。

橫軸依試題答對人數多寡依序由左而右排列,即答對人數多的排左 邊,答對人數少的排右邊,如步驟三依試題答對率高低依序由左至右排列 所建立的資料表格所示。在按試題答對人數排列時,若有試題答對人數相 同的情形,則以答對人數相同的試題之未答對各試題的學生總人數之和為 依據,從小至大由左而右依序排列。若試題答對人數相同且未答對各試題 的學生總人數之和亦相同,則哪個試題排列於左方皆可。因此,橫軸由左 而右的次序,即代表試題的難度由易而難排序(呂秋文,1987)。例如:第7 題與第9題的試題答對人數皆相同為8,而這兩個試題之未答對各試題的學 生總人數之和分別為6+5=11、5+2=7,則從小至大由左而右排列為:9、1。

三、畫出S曲線和P曲線

S曲線代表學生得分的累加分布曲線,即是用來區分學生答對與答錯 的分界線,其畫法是依據每位學生的答對題數畫出區分線,再將各區分線 相互連接即得到S曲線;P曲線代表試題答對人數的累加分布曲線,即是用 來區分試題答對或答錯人數的分界線,其畫法是依據每個試題答對人數畫 出區分線,再將各區分線相互連接即得到P曲線,如步驟四完成S曲線和P 曲線的S-P表。

步驟一(學生的原始得分)

試 題

學生 1 2 3 4 5 6 7 8 9 10 總分 1 0 1 1 0 0 0 1 0 1 1 5 2 0 1 1 1 1 1 0 0 1 0 6 3 0 1 0 0 0 0 1 0 1 0 3 4 1 1 1 1 0 1 1 0 1 0 7 5 1 1 1 1 1 1 1 0 1 1 9 6 1 1 0 1 1 0 0 0 0 1 5 7 1 1 1 1 1 1 1 1 1 1 10 8 1 0 0 0 0 0 1 0 0 0 2 9 0 1 1 1 1 1 1 1 1 0 8 10 0 1 1 0 0 1 1 0 1 1 6 答對

人數 5 9 7 6 5 6 8 2 8 5 61

步驟二(依得分高低順序由上往下排列) 試 題

學生 1 2 3 4 5 6 7 8 9 10 總分 7 1 1 1 1 1 1 1 1 1 1 10 5 1 1 1 1 1 1 1 0 1 1 9 9 0 1 1 1 1 1 1 1 1 0 8 4 1 1 1 1 0 1 1 0 1 0 7 10 0 1 1 0 0 1 1 0 1 1 6 2 0 1 1 1 1 1 0 0 1 0 6 1 0 1 1 0 0 0 1 0 1 1 5 6 1 1 0 1 1 0 0 0 0 1 5 3 0 1 0 0 0 0 1 0 1 0 3 8 1 0 0 0 0 0 1 0 0 0 2 答對

人數 5 9 7 6 5 6 8 2 8 5 61

步驟三(依試題答對率高低依序由左至右排列的表) 試 題

學生

2 9 7 3 4 6 1 5 10 8

總分 7 1 1 1 1 1 1 1 1 1 1 10 5 1 1 1 1 1 1 1 1 1 0 9 9 1 1 1 1 1 1 1 0 0 1 8 4 1 1 1 1 1 1 0 0 1 0 7 10 1 1 1 1 0 1 0 1 0 0 6 2 1 1 0 1 1 1 1 0 0 0 6 1 1 1 1 1 0 0 0 1 0 0 5 6 1 0 0 0 0 1 1 1 1 0 5 3 0 0 1 0 0 0 0 0 1 0 3 8 0 0 1 0 0 0 0 0 1 0 2 答對

人數 9 8 8 7 6 6 5 5 5 2 61

步驟四(完成S曲線和P曲線的S-P表) 學生 試題

2 9 7 3 4 6 1 5 10 8 總分 7 1 1 1 1 1 1 1 1 1 1 10 5 1 1 1 1 1 1 1 1 1 0 9 9 1 1 1 1 1 1 1 0 0 1 8 4 1 1 1 1 1 1 0 0 1 0 7 10 1 1 1 1 0 1 0 1 0 0 6 2 1 1 0 1 1 1 1 0 0 0 6 1 1 1 1 1 0 0 0 1 0 0 5 6 1 0 0 0 0 1 1 1 1 0 5 3 1 1 1 0 0 0 0 0 0 0 3 8 0 0 1 0 0 0 0 0 1 0 2 答對

人數 9 8 8 7 6 6 5 5 5 2 61 註:紅色粗實線代表P曲線,藍色細虛線代表S曲線

伍、S-P表的分析與應用

由前ㄧ頁步驟四完成S曲線和P曲線的S-P表中,S-P曲線屬於折線型,

當受測資料達到一定數量時,所連結的線大致會呈現平滑狀,一般較常見 有六大類型(余民寧,2002;林原宏,2009),如圖2-5-1至圖2-5-6所示:

一、 標準化測驗型的S-P曲線

因橫軸代表試題,縱軸代表學生,所以P曲線會沿著橫軸延伸,S區線 則會沿著縱軸延伸。一般而言,絕大部分標準化測驗的結果所呈現的S-P 曲線大都呈現常態分配,如圖2-5-1所示。從S曲線的形狀可知道接近滿分 或者靠近零分的同學比例很少,有將近60%左右的學生答對率普遍群聚於 中央部分。

圖 2-5-1 標準化測驗的 S-P 曲線

二、 常模參照測驗的S-P曲線

這一類型S-P曲線從其線條呈現直線即可知道,如圖2-5-2所示,表示 不管是試題答對人數(由高至低,P曲線)或者學生得分(由高至低,S區線) 都呈現直線均勻分布狀態,表示學生和試題都具有同質性,最適合用來區 別學生間的學習成就差異。

圖 2-5-2 常模參照測驗的 S-P 曲線 三、 能力陡降分佈測驗的S-P曲線

如圖2-5-3。這一類型的的平均答對率大約75%左右,少數試題或較艱 深或其它因素導致該試題答對率有偏低的情形;有近八成學生分數落在平 均分數附近,表示大部分學生能力相當,僅非常少部分的學生答對率較低。

圖 2-5-3 能力陡降分佈測驗的 S-P 曲線

四、 編序教學後測驗的S-P曲線

由圖2-5-4可知,P曲線非常短,且與S交互之區域落在圖右下方,表示 此測驗平均答對率約在80%左右,大部分學生均有良好的成績,僅少部分 學生成績不理想。

圖 2-5-4 編序教學後測驗的 S-P 曲線 五、 極端分佈測驗的S-P曲線

如圖2-5-5。P曲線分佈非常極端,答對率高與答對率低的試題偏向兩 個極端,顯示試題不是太簡單就是太困難,此類命題有極大的改善空間。

圖 2-5-5 試題二極化分佈測驗的 S-P 曲線

六、 教學前測驗的S-P曲線

如圖2-5-6。S與P曲線集中落於圖形左上方,表示不管事試題答對率或 者是學生得分都普遍偏低,答對率大約只有25%左右。

圖 2-5-6 教學前測驗的 S-P 曲線

除了上述常見的六種 S-P 曲線圖以外,有一點是分析 S-P 曲線之重要 觀察點,就是 S 曲線和 P 曲線所圍成的面積大小。佐藤隆博(1980)根據他 多年的研究,認為造成 S 曲線和 P 曲線之間過份分離的原因,如下列所述:

1.教學不徹底,不夠清楚。

2.學習目標和內容與測驗不符,或測驗編製的內容不具有教學內容之 代表性。

3.教學時間與實施測驗時間相隔太久。

4.教師評分標準不一、評分重點不明確,或甚至評分錯誤。

5.命題順序和試題間前後關係編排不當,或試題內容、表達方式與測 驗時所用之提示語不當。

5.命題順序和試題間前後關係編排不當,或試題內容、表達方式與測 驗時所用之提示語不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