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 81, 703-729

Giddens, A. (1991). Structuration theory: past, present and future. In C. G. A. Bryant

& D. Jary (Eds.) Giddens’ theory of structuration: A critical appreciation (pp.201-221). London: Routledge.

Foucault, M. (1982). Afterward: The subject and the power. In Dreyfus, H &

Rabinow, P. (Eds.) Michel Foucault Effect: Beyond Structuralism and

Hermeneutics. (pp.208-226). Brighton and Chicago: Harvester.

Foucault, M. (1991). Politics and the study of discourse, Questions of Method,

Governmentality. In Burchell, G., Gordon, C. & Miller, P. (Eds.) The Foucault

Effect: Studies in governmentality. (pp.53-101).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Harbord, J. (2002). Film festival: media events and space of flow, In Film Culture (pp.59-75). London, UK: Sage Publications.

Loist, S. (2014). Cultural transfer and political conflicts. Film festivals during the

cold war. Paper presented at the annual meeting Pour une histoire des

festivals( XIXe-XXe siècles), Leipzig, Germany.

McGuigan, J. (2004). Rethinking cultural policy. Berkshire, UK: Open University Press.

O’Brien, D. (2014). Cultural policy: Management, value and modernity in the creative industries. New York: Routledge.

O'Connor, J. (2010). The cultural and creative industries: a literature review (2nd

ed.). London, UK: Creativity, Culture and Education.

Oovey, L. (2010). Table 1: African film festivals, in Dina lordanova and Ruby ChBung (Eds) FFY2: Film festivals and imagined Communities.SI Andrews:

St Andrews Film Studies, 266-7.

Peranson, M. (2008). First you get the power, then you get the money. Cineaste, 33(3), 37-43.

Pérez. (2008). Voluntarism and determinism in Giddens’s and Bourdieu’s theory of human Agency. The Essex Graduate Journal, 8.

Ursell, G. (2000). Television production: issues of exploitation, commodification and subjectivity in UK television labour markets , Media, Culture & Society, 22, 805-825.

Williams, R. (1994). The analysis of culture In Story, J. (Eds), Cultural theory and

popular culture(pp.48-56), Georgia, U.S: The University of Georgia Press.

Wong, CHY. (2011). Film festivals: Culture, people, and power on the global screen.

New Brunswick, NJ & London, UK: Rutgers University Press.

Staiger, J. (1985). The politics of film canons. Society for cinema & media studies, 24(3), 4-23.

Stringer, J. (2001). Global cities and the international film festival economy In Shiel, M.& Fitzmaurice, T. (Eds), International film festival circuit as part of the

global space economy (pp.134-144) Oxford, U.K: Malden, Mass.: Blackwell.

Terranova, T. (2000). Free labor: Producing culture for the digital economy. Social

Text ,18 (2), 33-58.

Turner, J. (1986). Review essay: The theory of structuration. 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 91, 969-977.

Virno, P. (2003). A Grammar of the multitude: For an analysis of contemporary forms

of life. N.Y.: Semiotext(e).

中文部分

丁雪茵、鄭伯壎、任金剛(1996)。〈質性研究中研究者的角色與主觀性〉,《本 土心理學研究》,6: 354-376。

于國華(2010)。〈台灣文化政策中的產業軌跡:1990-2010〉(收錄自台灣文化 創意發展年報)

王志弘(2003a)。〈台北市文化治理的性質與轉變〉,《台灣社會研究季刊》,

52:121-166。

王志弘(2003b)。〈影像城市與都市意義的文化生產:《台北畫刊》之分析〉,

《城市與設計學報》,13/14:303-339。

王志弘(2005)。〈記憶再現體制的構作:台北市官方城市書寫之分析〉,《中外 文學》,33(9): 9-51。

王志弘(2011)。〈文化治理是不是關鍵詞?〉,《台灣社會研究季刊》,82: 205-212。

王志弘(2014)。〈文化政治的內蘊衝突與政治折衝〉,《思與言》,52(4): 65-109。

王志弘(2015a)。〈通往城市權的文化路-都市脈絡下文化權力多重性的限制與 可能〉,劉俊裕(編),《台灣文化權利地圖》,頁61-81。台北:巨流。

王志弘(2015b)。〈修養、位移與大迴路:本土行動理論的三種路徑〉,《台灣社 會學研究季刊》,56: 151-183.

王怡之(2006)。〈最大的小影展─聞天祥談 2006 台北電影節〉,《劇作家》,2。

王俐容(2005)。〈文化政策中的經濟論述:從菁英文化到文化經濟?〉,《文化 研究》,1: 169-195。

文化部影視及流行音樂產業局(2015)。《2013 影視廣播產業趨勢研究調查報 告》。台北:文化部影視及流行音樂產業局電影產業組、周玉禎、陳曉 慧 文化部影視及流行音樂產業局廣播電視產業組、林雅智、蘇柏彰。

李櫻穗(2013)。〈產業結構變遷與服務業發展策略之研究〉,《商學學報》,21:

25-52。

林惠君(2001)。《金馬獎的再現分析(1962-2000)》。國立政治大學新聞研究所 碩士論文。

林怡君(2009)。《國家電影資料館的歷史、政治與美學(1978-2009)》。國立台 南藝術大學音像藝術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淑芬(2004)。〈傅柯論權力與主體〉,《人文及社會科學集刊》,16(1) : 117-150。

吳凡(2009)。《電影影展》。台北:書林。

吳彥明(2011)。〈治理「文化治理」:傅柯、班奈特與王志弘〉,《臺灣社會研 究》,82 : 171-204。

邱天助(1998)。《布爾迪厄文化再製理論》。台北:桂冠。

胡清暉(2003)。《後殖民語境下的華語電影:解讀西方影展的「中國熱」現象》。

政治大學東亞研究所碩士論文。

洪建倫(2013 年 6 月 6 日)。〈為台灣和國際影壇接軌專訪 2013 台北電影節策展 人塗翔文〉,《放映週報》,411。取自

http://www.funscreen.com.tw/headline.asp?H_No=464

迷走(1990)。〈影展、正典形成與影片的評價〉,收於迷走、梁新華(編)

(1991),《新電影之死》,台北:唐山,頁 114-118。

財團法人台北市文化基金會(2014)。《2014 台北電影節成果報告書》。

財團法人台北市文化基金會(2015)。《2015 台北電影節成果報告書》。

范家豪(2007)。〈「規訓與懲罰」權力分析文本的二階觀察:描繪傅柯「權力系 譜學」的視域圖譜〉,《教育經營與管理研究集刊》,3: 143-167。

張世倫(2001)。《台灣「新電影」論述形構之歷史分析(1965-2000)》。政治大 學新聞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張哲豪(2010)。《影迷的盛宴:台北金馬影展觀眾的儀式性參與》。政治大學廣 播電視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儒修(1994)。《台灣新電影的歷史文化經驗》,台北:萬象圖書。

黃汝華(2012)。《城市影展的品牌建立策略-以台北電影節與高雄電影節為例》。

中正大學電訊傳播所研究所碩士。

黃俊凱(2013)。《繪製光影地圖:台北金馬影展系譜考(1980-2012)》。中正大 學電訊傳播所研究所碩士。

葉啟政(2000)。《進出「結構-行動」的困境》。台北:三民。

萬文隆(2004)。〈深度訪談在質性研究中的應用〉,《生活科技教育月刊》,

37(4) : 17-23。

端木芸珊(2008 年 12 月)。〈台灣影展行政人員之特質及工作型態分析〉。「國 立台北藝術大學 2008 年文化資源經典講座暨研究生學術研討會」,台北。

趙雅麗、劉慧娟(1996)。〈資訊傳播科技系統設計:一個結構化理論為主的建 構模式〉,《新聞學研究》,53: 231-250。

劉婉珍(2010)。〈反制宰制_博物館人的能動與政治行動〉,《博物館學季刊》,

24(3): 5-19。

國家電影資料館(2008)。《2008 年台灣電影年鑑》。上網日期:2015 年 11 月 03 日,取自

http://www.tfi.org.tw//word/Yearbook/2008_Taiwan_Cinema_Yearbook.pdf 曾炫淳(2011 年 6 月 17 日)。〈傳統中見新意 2011 台北電影節策展人塗翔文

專訪〉,《放映週報》,411。取自

http://www.funscreen.com.tw/headline.asp?H_No=355

曾芷筠(2015 年 7 月 17 日)。〈我為什麼行銷電影?獨立/藝術電影的之前,

與之後〉,《放映週報》,516。取自

http://www.funscreen.com.tw/headline.asp?H_No=574 畢恆達(2001)。〈如何回家?〉。《應用心理研究》,9: 37-52 。

楊皓鈞、王玉燕(2009 年 6 月 12 日)(柏林天空下的電影風情畫 2009 台北電影 節策展人游惠貞專訪)《放映週報》,211。取自

http://www.funscreen.com.tw/headline.asp?H_No=248

楊皓鈞、王玉燕(2009 年 6 月 18 日)。〈用影展形繪城市的天際線 陳儒修、

聞天祥看台北電影節〉,《放映週報》,212。取自 http://www.funscreen.com.tw/headline.asp?H_No=249

賴光祺(2008)。《高度現代性之下的主體構成——紀登斯(Anthony Giddens)

思想在教育上的推演》。政治大學教育研究所博士論文。

謝國雄(2013)。《港都百工圖:商品拜物教的實踐與逆轉》。台北:中央研究院 社會學研究所。

藍佩嘉(2013)。〈質性個案研究法:紮根理論與延伸個案法〉。收於瞿海源、畢 恆達、劉長萱、楊國樞(編)(2013),《社會及行為科學研究法:質性研 究法》,台北:東華書局,頁61-91。

遲恆昌(2010)。〈西門町的對位閱讀:回應李明璁的「去/再領域化的西門町〉,

《文化研究》,10: 168-173。

劉俊裕(2013)。〈《文化基本法》與台灣常民文化生活:國家文化政策與文化權 利的實錄〉。收錄在台灣藝術大學藝術與管理文化政策研究所編,《2013 文化的軌跡:文化治理的能動與反動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頁 6-1-1-6-1-15。

劉俊裕(主編)(2015)。《全球都市文化治理與文化策略》。台北:巨流。

王志弘譯(2010)。《資本的空間》。台北:群學。(原書 Harvey, D. [2001].

Spaces of Capital: Towards a Critical Geography.)

李康.李猛譯(2007)。《社會的構成》。台北:左岸文化。(原書 Giddens, A.

[1984]. The Constitution of Society: Outline of the Theory of Structuration.)

劉北成等譯(1992)。《規訓與懲罰》。台北:桂冠。(原書 Foucault, M. [1975].

Discipline & Punish: The Birth of the Prison: Vintage Books)

王志弘、徐苔玲、沈台訊譯( 2016)《文化工作的政治》。台北:群學。(原書 Banks, M. [2008]. The politics of cultural work: Palgrave Macmill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