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臺北、高雄兩市國中學生政治態度之研究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臺北、高雄兩市國中學生政治態度之研究"

Copied!
192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公民教育與活動領導學系 教學碩士論文. 指導教授:鄧毓浩 博士. 臺北、高雄兩市國中學生政治態度之研究. 研究生: 邱家玲 撰 中華民國 103 年 7 月.

(2)

(3) 謝. 誌. 終於完成了!唸完研究所的朋友都說寫論文是很痛苦的事,一直告訴自己 要避免如此,但真正經歷之後發現,這段與自己的耐性、毅力、體力、腦力作 戰的過程著實令人煎熬。不過,在煎熬過後所得到的成果是甜美、實在的! 謝謝在這段過程中所有幫助過我的人。感謝指導教授鄧毓浩老師為我指引 論文方向、適時提點,並信任我、讓我能依自己的想法進行研究,謝謝口試委 員劉秀嫚老師與蕭揚基老師細心為我確認論文架構、格式,給予我建議使論文 的呈現更完整。 感謝幫我施測問卷的老師們,在敏感的時刻仍義不容辭答應幫忙,讓我順 利完成研究,你們的義氣相挺令我難忘;感謝同事子妮、雅婷提供過來人的經 驗,為我解決不少疑惑,感謝兆樂給我統計上的建議,真的是幫了大忙! 謝謝桂玲、慈華,在你們的鼓勵之下,才能和你們攜手一同畢業,尤其是 桂玲,從研究所課程到論文寫作這段期間,都是我的好夥伴,寫論文心煩時和 你分享心情,常能讓我情緒沈澱下來。 感謝我的家人,爸爸媽媽的鼓勵與打氣;公公、杏梅、秋樺在我上課的期 間,還幫忙照顧兩個寶貝蛋;我的兩個小寶貝,你們的笑容、笑聲最能讓媽媽 緊繃疲憊的身心獲得釋放,這段期間,很抱歉也讓你們感受到媽媽心煩、暴躁 的一面。 最後,謝謝愛我、疼我、比我更瞭解自己的老公育民,你帶我散心、陪我 熬夜、幫我料理家務、承受我煩躁的情緒、照顧小孩外還要照顧我。謝謝你毫 無怨尤支持我、陪在我身邊,讓我無後顧之憂完成自己想做的事。很幸運、也 很幸福地能和你一起,這份成果,與你共享。 邱家玲 謹誌 2014 年 7 月. i.

(4) ii.

(5) 摘 要 本研究旨在瞭解臺北市與高雄市國中學生之政治態度現況,此外,檢定不 同個人背景因素(性別、學校所在地、新聞媒體近用習慣、家庭社經地位)、 家庭教育機制(家庭管教方式、家庭政治化)、學校教育機制(班級幹部經驗、 導師領導風格、教師教學方式、同儕討論)對臺北市、高雄市國中學生政治態 度之差異,檢視各面向政治態度之相關情形,探討個人背景、家庭教育機制、 學校教育機制因素對政治態度的預測力。 本研究以問卷調查法蒐集資料,並採用描述性統計量、獨立樣本 t 考驗、 單因子變異數分析、皮爾遜積差相關、階層多元迴歸分析等統計方法,進行各 項分析。 本研究之結論如下: 一、北、高兩市國中生的政治態度呈現正向傾向。 二、不同性別、學校所在地、最常接觸新聞媒體類型、家庭社經地位之北、高 兩市國中生其政治態度無顯著差異 三、不同每週平均收看(聽)新聞次數、家庭管教方式、家庭政治化程度、班 級幹部經驗、導師領導風格、教師教學方式、同儕討論情形之北、高兩市 國中生其政治態度具顯著差異。 四、「國家認同感」與其他四者呈顯著正相關。 五、 「政治功效意識」與其他四者呈顯著正相關。 六、除「公民參與態度」外,「政治信任感」與其他三者呈顯著正相關。 七、 「公民責任感」與與其他四者呈顯著正相關。 八、除「政治信任感」外,「公民參與態度」與其他三者呈顯著正相關。 九、個人背景因素對政治態度具有 3.6%顯著預測力。 十、控制個人背景變項之後,家庭教育機制對政治態度具有 12.0%顯著預測力。. iii.

(6) 十一、控制個人背景變項與家庭教育機制之後,學校教育機制對政治態度具有 21.2%顯著預測力。 最後,根據本研究之結果,提出對政府、家庭、教育相關單位,以及對日 後研究的建議,以供參考。. 關鍵字:國中學生、政治態度、政治社會化. iv.

(7) Abstract The main purposes of this study were to understand the political attitudes of ju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in Taipei City and Kaohsiung City. Additionally, to examine the differences in political attitudes from differing backgrounds includuing the factors of personal (gender, school location, habits of news media accessing, family’s socio-economics status), family education formation (parenting styles, degree of family politicalsocialization), and school education formation (staff experiences, homeroom teacher’s leadership styles, teaching style of teachers, peer discussion); to scrutinize relationships among each aspects of political attitudes incuding the sense of nation identity, the sense of political efficacy, the sense of citizen duty, the sense of political trust,and the civic participation attitude ; to investigate the predictability on political attitudes based on different background factors. The questionnaires were applied to get data for this study. The data were analyzed by descriptive statistics, independent-sample t-test, one-way ANOVA, Pearson product-moment correlation, and hierarchical multiple regression. The main findings of this study are listed as follow: 1.The political attitudes of ju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in Taipei City and Kaohsiung City were positive. 2.There were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on the political attitudes of ju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in Taipei City and Kaohsiung City between different genders, school locations, the news media types which is adopted most generally, and family’s socio-economics status. 3.There wer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on the political attitudes of junior high school. v.

(8) students in Taipei City and Kaohsiung City between different frequency of watching or listen news per week, parenting styles, degree of family political socialization, and school staff experiences, homeroom teacher’s leadership styles, teaching style of teachers, peer discussion. 4.There were positive relationship among the sense of nation identity and other four aspect attitudes; 5.There were positive relationships among the sense of political eficacy and other aspect attitudes. 6.There were positive relationships among the sense of political trust and other aspect attitudes except the civic participation attitude. 7. There were positive relationship among the sense of he sense of citizen duty and other four aspect attitudes. 8. There were positive relationships among the civic participation and other aspect attitudes except the the sense of political trust. 9.Personal background could predicate 3.6% political attitudes of ju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in Taipei City and Kaohsiung City. 10.After controlling personal background, family education formation could predicate 12.0% political attitudes of ju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in Taipei City and Kaohsiung City. 11.After controlling personal background and family education formation,school education formation could predicate 21.2% political attitudes of ju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in Taipei City and Kaohsiung City. Based on the results, suggestion for government, family, school and future research were proposed.. Keywords:ju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political attitudes, political socialization vi.

(9) 目次 目次.........................................................................................................vii 表次..........................................................................................................ix 圖次..........................................................................................................xi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1. 第二節. 研究目的與待答問題 .............................................................................6. 第三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8. 第四節. 名詞解釋 ...............................................................................................10.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一節. 政治社會化之意涵.................................................................................13. 第二節. 政治態度之意涵與相關理論.................................................................24. 第三節. 政治態度之相關研究.............................................................................44. 第三章 研究設計與實施 第一節. 研究方法與架構 ..................................................................................59. 第二節. 研究假設 ..............................................................................................61. 第三節. 研究對象 ..............................................................................................63. 第四節. 研究工具................................................................................................68. 第五節. 實施程序................................................................................................74. 第六節. 資料分析……........................................................................................75. 第四章 研究結果與討論 第一節. 臺北、高雄兩市國中學生政治態度之現況分析................................77 vii.

(10) 第二節 個人背景、家庭教育機制、學校教育機制與臺北、高雄兩市國中生 政治態度之差異分析...........................................................................90 第三節. 臺北、高雄兩市國中學生政治態度之相關性分析............................117. 第四節. 臺北、高雄兩市國中學生政治態度之預測力分析............................120.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第一節. 結論......................................................................................................139. 第二節. 建議......................................................................................................148. 參考文獻 中文部分……......................................................................................................153 西文部分..............................................................................................................160. 附錄 附錄一. 北、高兩市國中生政治態度量表專家諮詢名單…………………..162. 附錄二. 專家效度問卷統整及修訂…………………………………………..163. 附錄三. 正式問卷……………………………………………………………..173. viii.

(11) 表次 表2-2-1. Rosenbaum政治態度的操作性定義…….................................................35. 表2-2-2. 國內研究政治態度內涵之統計表............................................................36. 表2-3-1. 國內政治態度相關研究摘要表................................................................44. 表2-3-2. 政治態度之相關研究結果分析表—個人背景因素................................53. 表2-3-3. 政治態度之相關研究結果分析表—家庭學校機制................................54. 表2-3-4. 政治態度之相關研究結果分析表—學校教育機制................................56. 表2-3-5. 政治態度之相關研究結果簡要統整表....................................................57. 表3-3-1. 本研究抽樣樣本分配計劃表....................................................................63. 表3-3-2 「臺北、高雄兩市國中學生政治態度研究問卷」有效樣本分佈表.......64 表3-3-3 受試者各項基本資料次數分配表………………………………………..67 表3-4-1 社經地位加權計算與等級分配表..............................................................70 表3-4-2 各分量表之Cronbach. α係數....................................................................73. 表4-1-1 「影響政治態度因素量表」描述性統計量與t檢定摘要表………...……80 表4-1-2 受試者「政治態度量表」描述性統計量…………………………..……..81 表4-1-3 受試者「國家認同感」分量表得分分布情形……………………...……...83 表4-1-4 受試者「政治功效意識」分量表得分分布情形…………………….......85 表4-1-5 受試者「政治信任感」分量表得分分布情形……………………………..86 表4-1-6 受試者「公民責任感」分量表得分分布情形……………………………87 表4-1-7 受試者「公民參與態度」分量表得分分布情形…………………………88 表4-2-1 不同性別之國中學生政治態度t檢定摘要表………………………….…92 表4-2-2 不同學校所在地之國中學生政治態度t檢定摘要表………….…………93 表4-2-3 不同最常接觸新聞媒體類型之國中學生政治態度單因子變異數分析摘 要表……………………………………………………………………..…95. ix.

(12) 表4-2-4 平均每週收看(聽)新聞次數不同之國中學生政治態度單因子變異數分 析摘要表…………………………………………………………………..97 表4-2-5 不同家庭社經地位之國中學生政治態度單因子變異數分析摘要表…..99 表4-2-6 不同家庭管教方式之國中學生政治態度單因子變異數分析摘要表…101 表4-2-7 不同家庭政治化程度之國中學生政治態度單因子變異數分析摘要表103 表4-2-8 不同班級幹部經驗之國中學生政治態度單因子變異數分析摘要表…105 表4-2-9 不同導師領導風格之國中學生政治態度單因子變異數分析摘要表…107 表4-2-10 不同教師教學方式之國中學生政治態度單因子變異數分析摘要表..109 表4-2-11 不同同儕討論情形之國中學生政治態度單因子變異數分析摘要表..111 表4-3-1 政治態度各分量表及總量表之相關矩陣表……………………………117 表4-4-1 各相關因素對整體政治態度之多元迴歸分析摘要表…………………122 表4-4-2 各相關因素對國家認同感之多元迴歸分析摘要表……………………125 表4-4-3 各相關因素對政治功效意識之多元迴歸分析摘要表…………………127 表4-4-4 各相關因素對政治信任感之多元迴歸分析摘要表……………………129 表4-4-5 各相關因素對公民責任感之多元迴歸分析摘要表……………………132 表4-4-6 各相關因素對公民參與態度之多元迴歸分析摘要表…………………134 表4-4-7 各相關因素對政治態度預測力之統整表………………………………137 表5-1-1 臺北、高雄兩市國中學生政治態度差異分析摘要表…………………144. x.

(13) 圖次 圖2-2-1 Easton的政治系統基本模型.....................................................................30 圖2-2-2 Weissberg模型一.......................................................................................33 圖2-2-3 Weissberg模型二.......................................................................................33 圖2-2-4 Weissberg模型三.......................................................................................34 圖3-1-1. 臺北、高雄兩市國中學生政治態度之研究架構....................................60. xi.

(14) xii.

(15) 第一章 緒論 本章分四節對本研究作一概括性的描述,首先闡述研究背景與動機,其次 是研究目的,再來說明研究範圍與限制,第四節為重要名詞釋義。.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壹、研究背景 國家安定本是人民與政府共同的期望與目標,學者們認為價值和信念可以 促進政治體的穩定和存續,甚至扮演了重要的角色(林文彬、劉兆隆,1998)。 換句話說,國家的政治體系欲維持穩定與持續發展,有賴其人民瞭解國家本身 的政治制度,並具備基本的、共同的政治信仰、政治知識、價值觀念、政治態 度、政治行為與規範(王浩博,1992) 。當政治社群的成員認同其所屬的政治系 統,並從而產生權利義務觀念,政治系統才可持續運作與維繫,若無此觀念, 系統的基礎就無法穩固(胡佛,1998:164) 因此,各國或政治體無不重視公民政治態度的培養,希望透過政治社會化 的過程,來培養國民對國家的認同與對政治體制支持的態度(李文政,1998), 以利政治系統運作。 政治態度乃政治社會化成果之一,經由後天政治學習與生活經驗的長期累 積所形成(Almond & Verba,1963)。關於政治社會化的效果,學者 Eastern 與 Dennis(1969)認為早年所形成的認知與情感是根深柢固的,較後來所獲得的 認知與情感不易消失也難以更動,且將一直延續到青年與成年;國內學者袁頌 西(2004)也曾指出一個人的政治知覺始於學校階段;Hess 與 Torney 更是認為 學校是最重要與最有效的政治社會化工具(林嘉誠,1989) 。可見,個人於求學 時期所接受的政治社會化歷程,對於其政治態度的形成與國家政治文化的傳承、 政治體系的維持具有深遠的影響。身為一名教師,學校教育對於學生政治態度 1.

(16) 的表現是研究者所關心的問題。 青少年是國家未來的希望,關係到國家未來的競爭力。美國教育心理學家 havighurst 提出「發展任務論」(Developmental Tasks),主張青少年有「渴望並 努力表現對社會負責任的行為」(Desiring and achieving socially responsible behavior)及「發展行使公民之權利義務所必須具備之知識與能力」 (Developing intellectual skills and concepts necessary for civic competence)之發展任務;青少 年時期除了學習基本的知識、技能及建立價值觀外,還需要對自己的行為負責 並樂於參與社會活動,如此才是身心健康且能適應社會的個體(引自張春興、 林清山,1989:45-46)。因此,青少年的教育除了基本生活知能的學習之外, 使這些國家「未來的公民」具有積極參與政治及公共事務之熱忱也是不可或缺 的重要課題。 再者,依 S. Huntington 的觀察,人民若關心政治事務,既能促成負責任的 民主政府,又可孕育出富有道德感的好公民(引自郭秋永,1993:142-143)。 我國是自由民主國家,需要具有政治知能,並對政治及公共事務有強烈責任感 及參與感的公民。因此,學生的公民責任感與公民參與態度表現如何,是本研 究關切的問題。 1980 年代末起,臺灣政治民主化如火如荼展開。1986 年第一個本土性政黨— 民主進步黨成立、1987 年解嚴、1988 年解除報禁、1991 年結束動員戡亂、國會 全面改選、1996 年第一次全民直選總統、行憲後兩次的「政黨輪替」 ,……。數 十年間從國民政府來臺初期的威權統治,到如今人權與民主逐步受到重視與落 實,人民有更多的政治參與管道,所關注的政治議題更為廣泛,我們被視為第 三波民主化的成功例子,這樣的成果是否能延續,需要政府與人民共同努力。 但近年來政黨惡鬥成了民主政治的不良示範,人民對政治感到失望;我們 的社會沒有規劃完善的公共事務參與的機會和管道,讓青少年對公共事務的參 與沒有憧憬和期待;媒體製播手法斷章取義、偏重爆炸性內容等,使人民對事 2.

(17) 情的真實性往往摸不著頭緒,甚至誤導民眾對整個社會的價值觀感,連帶造成 青少年對公共事務參與的消極心態(陳星貝,2006)。 此外,政治上、經濟上、社會上發生不少變動,如紅衫軍鬥扁、馬總統重 要幕僚涉貪、核四議題、大埔事件、廣大興案、洪仲丘案、馬王九月政爭、連 續爆發重大食安問題、兩岸服貿協議的疑慮、太陽花學運、親中與否的爭議等 議題,帶給人民不小的震撼與衝擊,加上政府政策未能制定周全、有效執行, 令人民感到無奈失望。失望之餘,民眾也開始採取行動,許多公民團體紛紛組 成團體、發起各類公民運動,燃起一股社會運動風潮。在如此矛盾、價值多元 的社會風氣下,研究者好奇青少年對於國家的認同、政府的信任、以及政治的 功效意識會有什麼表現。 回首臺灣民主發展之路,早期實施「黨國一體」的教育,政府透過學校教 育的灌輸、大眾傳播的箝制,使人民思想趨於一言堂,人民被教育要忠勇愛國、 效忠國家、服從守法等對政治當權的正面支持,臺灣在政治上得以維持一時的 穩定;但到了現代,資訊科技發達,個人意識高漲,民眾獲得資訊的管道多元, 學校教科書內容也有別於以往,青少年的政治態度勢必有所改變。因此,本研 究擬以國中學生為研究對象,探求其政治態度的現況與相關因素。. 貳、研究動機 國中學生正處於 Piaget 所說的「形式運思期」 ,思考能力逐漸成熟,具有抽 象思考、邏輯推理能力,若能在此階段培養成熟的理性思考能力,將有助於未 來成為具備理想公民資質之公民。基於上述,研究者認為有必要探究國中學生 政治態度傾向及影響因素。 2009 年國際教育成就評鑑協會(The 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for Evaluation of Education Achievement, IEA)進行了一份「國際公民與教養調查計畫」 (International Civic and Citizenship Education Study, ICCS),對三十八個國家及 3.

(18) 地區共約十四萬多名八年級的學生,評量其公民素養及國家公民教育,結果顯 示臺灣國中學生公民認知排名第四,參與校外公民活動比例,顯著低於國際表 現;對於政府的信任度倒數第三。可見臺灣學生具備相當的政治認知,但在情 感與行動上卻顯得不足。 此外,2011 年 10 月,天下雜誌也對全臺灣國、高中(職)生作了主題為「公 民教育」的調查,結果發現青少年對納稅、服兵役、上戰場等公民義務並非照 單全收,顯示傳統「犧牲小我以完成大我」的觀念有所改變。 上述調查結果,引起研究者的興趣,研究者本身在國中任教,學生的政治 態度如何,是研究者關心的問題。在國中課程裡與政治態度的養成最直接關聯 者即為社會領域公民科,教材中有相當多的單元與現代社會接軌;觀察教學現 場,學生在學習相關單元時雖顯得吃力,但會將所學與新聞時事相對照,儘管 言談不甚成熟,但也展現出關心時事的態度;目前十二年國教將國中學生服務 學習時數列入免試升學超額比序項目之一,是否能增加學生對公共事務的接觸, 進而提升參與公共事務的興趣,也有待觀察。 究竟臺灣青少年的政治態度現況如何,哪些部分積極或消極,這些疑問促 使研究者進行本研究,期望可瞭解現在學生的政治態度為何,並據此提出檢討 與建議。 另外,對臺灣而言,南北部常呈現出不同的樣貌,也被詮釋出許多象徵意 義,如:社會關係的差別─北部人冷漠,南部人熱情;經濟能力的差別─北部 資源多,南部落後貧乏;文明精緻程度的差別─北部國際化、夠文明;南部草 根本土。在諸多象徵意義的對比上,已經暗涵價值評比(辛翠玲,2012),使 南北部的對立愈趨明顯,兩岸經貿的開放與互動更成了南北區塊差異的推手(耿 曙、陳陸輝,2003),「重北輕南」的政策使南部民眾自覺是「次等公民」,「北 藍南綠」的說法也在 2000 年大選後廣泛流傳,成了臺灣人民普遍的印象(李晏 甄,2011)。南北部的學生政治態度是否不同,也是研究者想瞭解的問題。 4.

(19) 為此,研究者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網站,國內關於政治態度的研究不少, 研究對象涵蓋各學習階段的學生與成年選民,也有針對特定職業者或世代的調 查研究,但近十年關於國中學生的政治態度,僅六篇研究,而且侷限於某一縣 市。本研究之研究範圍為高雄市與臺北市,關於臺北、高雄二市的政治態度比 較研究僅有兩篇,一為周正勝於 2007 年的研究,但研究對象為國小學童,另一 為陳秋燕於 1994 年之研究,距今已二十年,世代更迭、人事遞嬗,社會如前述 發生諸多改變,如今的臺北、高雄二市國中學生的政治態度如何,需要重新瞭 解。 本研究動機非強化南北差異的刻板印象,而是希望了解經過兩次政黨輪替 後,南北地區國中學生的政治態度為何。臺北市與高雄市乃是臺灣南北兩大政 治經濟中心,發展較其他縣市迅速,也常被視為政治發展趨勢的指標性地區, 這兩個地區的國中學生政治態度發展表現如何,值得一探。. 5.

(20) 第二節. 研究目的與待答問題. 壹、研究目的 綜上所述,本研究以臺北市與高雄市之國中學生為研究對象,透過問卷調 查並統計分析其結果,進行政治態度之實證研究,以期達到下列研究目的: 一、瞭解臺北、高雄兩市國中學生政治態度(國家認同感、政治功效意識、政 治信任感、公民責任感、公民參與態度)之現況。 二、瞭解臺北、高雄兩市國中學生家庭管教方式、家庭政治化程度、教師教學 方式、導師領導風格、同儕討論情形之差異。 三、分析不同個人背景條件、家庭教育機制、學校教育機制的國中學生政治態 度之差異。 四、檢視各面向政治態度(國家認同感、政治功效意識、政治信任感、公民責 任感、公民參與態度)之相關情形。 五、探討個人背景、家庭教育機制及學校教育機制對臺北、高雄兩市國中學生 政治態度的預測力。 六、根據研究結果提出建議,以供教師教學、後續研究參考。. 貳、待答問題 根據研究目的,提出下列待答問題: 一、臺北、高雄兩市國中學生的政治態度之現況為何? 二、臺北、高雄兩市國中學生的家庭管教方式、家庭政治化程度、教師教學方 式、導師領導風格、同儕討論情形是否有所差異? 三、臺北、高雄兩市國中學生的政治態度是否因個人背景變項而有所差異? 3-1:性別不同的國中學生,其政治態度是否有顯著差異? 6.

(21) 3-2:學校所在地不同的國中學生,其政治態度是否有顯著差異? 3-3:最常接觸新聞媒體類型不同的國中學生,其政治態度是否有顯著差 異? 3-4:每週平均接收看(聽)新聞次數不同的國中學生,其政治態度是否有 顯著差異? 3-5:家庭社經地位不同的國中學生,其政治態度是否有顯著差異? 四、臺北、高雄兩市國中學生的政治態度是否因家庭教育機制變項不同而有所 差異? 4-1:家庭管教方式不同的國中學生,其政治態度是否有顯著差異? 4-2:家庭政治化程度不同的國中學生,其政治態度是否有顯著差異? 五、臺北、高雄兩市國中學生的政治態度是否因學校教育機制不同而有所差異? 5-1:班級幹部經驗不同的國中學生,其政治態度是否有顯著差異? 5-2:導師領導風格不同的國中學生,其政治態度是否有顯著差異? 5-3:教師教學方式不同的國中學生,其政治態度是否有顯著差異? 5-4:同儕討論情形不同的國中學生,其政治態度是否有顯著差異? 六、臺北、高雄兩市國中學生政治態度各面向(國家認同感、政治功效意識、 政治信任感、公民責任感、公民參與態度)彼此間相關程度為何? 七、個人背景變項、家庭教育機制變項、學校教育機制變項是否對臺北、高雄 兩市國中學生政治態度具解釋力?. 7.

(22) 第三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 壹、研究範圍 本研究以「臺北、高雄兩市國中學生政治態度之研究」為題,針對研究動 機與目的,擬研究範圍如下:. 一、研究對象 本研究僅以 102 學年度就讀於臺北市、高雄市之公立國中九年級學生為研 究對象,不包括私立、特殊學校及補校之學生。本研究主要探討都會區學生政 治態度的現況,為避免城鄉差距影響研究結果,因此高雄市取樣範圍僅限於 2010 年與高雄縣合併升級之前的原高雄市行政區。. 二、研究變項 (一)自變項 本研究自變項分為個人背景、家庭教育機制、學校教育機制。個人背景變 項包括性別、學校所在地區、新聞媒體近用習慣(種類與頻率)、家庭社經地 位;家庭教育機制變項包括家庭管教方式、家庭政治化;學校教育機制變項包 括班級幹部經驗、導師領導風格、教師教學風格、同儕討論。 (二)依變項 即「政治態度」部分,而本研究政治態度所指涉之內容,限定為研究工具 內容涵蓋的範疇,包含了國家認同感、政治功效意識、政治信任感、公民責任 感、公民參與態度,其定義如第四節名詞釋義,在此不再贅述。. 貳、研究限制 本研究在過程與方法中雖力求嚴謹,然受限於時間、經費、人力等客觀因 素,仍有若干的限制,茲分述如下:. 8.

(23) 一、就研究對象而言 本研究對象為臺北市及高雄市國中學生,故研究結果在推論上有其限制, 僅適合推論於臺北市及高雄市國中學生。. 二、就研究方法而言 本研究藉助量表和問卷的編製,從事量化之調查研究,研究結果只能反映 局部現況,無法全然反映作答者內心真實想法。. 三、就施測方式而言 本研究採分層叢集抽樣的方式,先以行政區為分層,再抽取臺北市與高雄 市國中學生,因能力、時間等的限制,研究者未能親自施測以達標準化測驗的 要求,確實掌握受試者作答情形,而僅能以郵寄問卷方式,委請取樣學校的負 責教師代為進行施測。. 四、就測驗內容而言 政治態度為一建構概念,故須要相關量表加以量化解釋。本研究參考國內 外已經施測,且信、效度較無爭議之量表經修訂後施測。政治態度涵蓋範圍甚 廣,本研究僅就研究者所關切的部分加以編製,是以涵蓋層面有限。此外,為 顧及受試者填答意願與配合度,題數也有所限制,測驗所得結果亦有其限制。. 9.

(24) 第四節. 名詞解釋. 本研究中所提及的幾個重要名詞,其定義如下:. 壹、政治態度 政治態度包含了個人對政治目標與政治情境的認知、情感、行為傾向三部 分。其中政治認知是對政治目標與政治情境的思考、信仰與知識;政治情感指 對政治目標與政治情境的喜好、評價與情緒反應;政治行為趨向則是在特定政 治情境之下,為欲達成政治目標而準備採取行動的傾向 (林嘉誠、朱浤源,1990) 。 胡佛(1998:164)則進一步指出政治態度是個體針對政治體系的取向,亦即系 統成員認同並自覺是系統的一份子,而對國家與政府產生權利義務觀念的主觀 取向。 本研究的「政治態度」界定如下:指個人對政治目標、政治情境的認知信 仰,所形成的評價、情緒,以及願意為影響政府決策活動而採取行動的一種心 理傾向。 本研究所稱之國中學生政治態度,是指受測者在「國中學生政治態度問卷」 中政治態度量表之得分。量表包括五個面向: 「國家認同感」 、 「政治功效意識」、 「政治信任感」 、 「公民責任感」 、 「公民參與態度」 ,得分越高,表示該項政治的 心理傾向越強。茲將政治態度內涵分述如下:. 一、國家認同感 政治學者大多肯定國家認同感是現代國家政治體系持續運作與發展的重要 條件(莊金看,1981)。Pye 與 Verba(1965)認為「國家認同」是指個人承認 自己是構成國家的成員,而懼怕失去它的一種信念;因此, 「國家認同」指涉國 家成員對國家領土、人民、主權與政府的基本信念、歸屬感及忠誠度。 本研究的「國家認同感」主要關切兩個面向: 「國家自豪」 、 「族群意識」 。 「國 家自豪」指人民認為他所屬的團體(國家)是獨一無二的,以國家為榮的一種 10.

(25) 感情。目前我國憲法明訂國號為中華民國。因此,本研究之國家認同以「中華 民國」為主; 「族群認同」指個人對自己所屬群體產生心理上的歸屬感情,是一 種主觀的認同與認知,且植基於個人或集體的歷史經驗,本研究「族群認同」 擬以「臺灣人」與「中國人」的認同為焦點。 本研究所指「國家認同感」乃採前述操作型定義,受試者在國家認同分量 表的得分愈高,代表國家認同感愈高,反之則愈低。. 二、政治功效意識 Campell、Gerald 與 Miller(1954: 187)指出「政治功效意識」是個人認為其 政治行動對於政治過程一定有或能夠有所影響的感覺,亦即人民對於自己瞭解 政治的能力以及自認為對於政治決策過程影響程度的主觀認知。 此外,Balch(1974:24)認為政治功效意識概念包含兩個層面,一為「內在 功效」 ,是指個人相信自己擁有能力能瞭解政治事務、過程,並產生影響;另一 為「外在功效」 ,是指個人相信政府官員對於人民試圖影響政策是否重視及予以 回應的程度。 本研究所指「政治功效意識」乃採操作型定義,僅限於評量工具上所包含 範圍,包含內在功效與外在功效,即個人相信政府重視人民需求並有所回應、 個人自我政治能力兩個面向。受試者在政治功效意識分量表的得分愈高,代表 政治功效意識愈高,反之則愈低。. 三、政治信任感 政治信任感是指個人對政府官員、政府決策、政治人物、政治現象,乃至 政治典則、政治系統、政治結構的信任態度 (林嘉誠,1989) 。當人民對政 府具有相當程度的信任時,人民相信政府會依法行事並為人民謀福;若不信任 則會處處限制執政者自由裁量權,以維護自身的利益。 本研究所指「政治信任感」乃採操作型定義,僅限於評量工具上所包含範 11.

(26) 圍,包含對於政府成員的品格、能力以及對政府的作為、政策,為信賴或懷疑 的傾向。受試者在政治信任感分量表的得分愈高,代表政治信任感愈高,反之 則愈低。. 四、公民責任感 公民責任感是指政治成員認為自己或他人應該參與政治過程,且不論這些 政治活動是否值得或有效(Campbell et al., 1954:194)。換言之,公民責任感就 是人民是否視參與政治為其義務。當個人內化公民角色的程度愈高,愈願意履 行公民的權利義務;也就是公民責任感愈強者,政治參與程度也愈高(林嘉誠、 朱浤源,1990)。 本研究所指「公民責任感」乃採操作型定義,僅限於評量工具上所包含範 圍,包含強調投票參與及公民權利與義務的行使。受試者在公民責任感分量表 的得分愈高,代表公民責任感愈高,反之則愈低。. 五、公民參與態度 公民參與係指公民生活及生活程度方面有關的措施,應讓公民參與決策及 共負執行之責,而共享其成果(蔡漢賢,1984) ;,張秀雄也指出公民參與是指 公民所具有參與社會生活和政治能力的技能(張秀雄、李琪明,2000) 。而公民 參與態度係指對於公民參與公共事務的認知、情感與行為趨向等形成的一種有 組織的信仰,以提供個人行為的心智結構。 本研究「公民參與態度」 ,乃採操作型定義,僅限於評量工具上所包含範圍, 包含國中學生對日常所接觸事務的參與態度與及關心時事、關懷社會的態度。 受試者在公民參與態度分量表的得分愈高,代表公民參與態度愈積極,反之則 愈消極。. 12.

(27) 第二章 文獻探討 本章共分三節,由於政治態度是政治社會化的結果,因此首先要探討政治 社會化意涵,瞭解政治社會化定義、相關理論、政治社會化媒介;第二節為政 治態度之基本概念,探究政治態度的內涵及形成理論,第三節為政治態度之相 關研究,分析歸納相關研究相異與相同之處,以作為本研究實施之依據。. 第一節. 政治社會化之意涵. 壹、政治社會化之定義 國家政治文化的傳承、政治體系的穩定及維繫與政治社會化的作用極具關 連,因此諸多政治學者關注「政治社會化」的功能與結果,但著眼點不盡相同, 定義也眾多紛呈。 「政治社會化」一詞概念最早出現於社會心理學家 Hyman 的著作,其研究 個人政治態度及行為之根源與發展,並強調後天學習之重要性,認為個人可藉 由社會化機構來學習符合個人社會地位的各種行為模式。政治學者 Pye 則以此 一概念解釋政治系統中穩定的要素與變遷的動態,尤其在「國家建立」 (national-building)的方向上,更突顯其重要性。Hyman 強調個體層次,Pye 則是以總體的角度進行研究,此後的學者也多從個體層次與總體層次兩個角度 來研究政治社會化(陳義彥、陳陸輝,2004) 。以下試舉出幾位學者具代表性之 見解,依個體與總體兩個層次,分述如下:. 一、個體層次 (一)Easton 與 Dennis(1969)將政治社會化界定為「個人獲取政治行為取向 與行為模式之發展過程」。. 13.

(28) (二)Sigel以為政治社會化可讓個人「漸漸學習現行政治制度所接受與履行 之規範、態度和行為。」(引自張秀雄,1993) (三)Greenstein(1968: 551)認為廣義而言,政治社會化涵蓋人生各階段中的 一切政治學習,不論其為正式或非正式、計畫或非計畫,凡是能影響 政治行為者,均包含於此一概念範圍內。 (四)林嘉誠(1989)認為政治社會化是個人學習政治知識、政治價值、政 治規範、政治行為能力、政治角色扮演、孕育政治心態的過程。 (五)呂亞力(2009)認為政治社會化乃是政治社會成員成為政治社會一份 子的調適過程,而政治社會也藉此維持其存在。經歷政治社會化的過 程後,個人逐漸形成對政治事物的認知、感情與判斷標準,對自己在 政治社會中的地位與角色有一種固定的認識與看法,並依據此種認識 與看法,形成其政治態度與行為。. 二、總體層次 (一)Hess 與 Torney(引自林嘉誠,1989:3)認為政治社會化是社會團體或 機構機教導幼年成員或新進成員有關的價值、態度與行為。 (二)Frey(引自林嘉誠,1989:4)認為政治社會化是團體、組織或社會,灌 輸其成員適當的態度和行為的過程,包括有關的訊息、權利的使用、分 配。 (三)Langton(1969:4)指出:「政治文化透過政治社會化的過程由一代傳遞給 下一代。」(A political culture is transmitted from one generation to the next through a process called political socialization.) (四)Almond 與 Powell(1978)認為政治社會化是政治文化維持與轉變的過程, 此功能使個人開始接納政治文化,並形成對政治事物的取向。政治文化 模式的改變,也是透過由政治社會化的歷程。. 14.

(29) (五)林嘉誠(1989:5)指出政治社會化是「各種既存的正式或非正式組織, 將既存的或計畫的政治規範、政治價值觀、政治行為模式,傳遞給所有 政治成員,尤其是政治心態未定型的新生代政治成員」。. 綜合上述,從個體層次來解析政治社會化者,強調個人獨特的成長與適應 政治生活的過程。注重總體層次的學者則以「政治系統的需求」為出發點,強 調政治文化傳遞,認為政治社會化的主要目的在培養符合、遵守該政治體系價 值規範的公民。就如 Dawson 與 Prewitt 對政治社會化定義為公民習得其對於政 治世界認識的一種歷程,其應由文化傳遞與個人學習二方面來討論,政治社會 化一方面可培養和傳達國家之政治文化,另一方面則為公民達成政治成熟之發 展過程(Dawson & Prewitt,1969:13)。 雖然,學者們對於政治社會化之看法不盡相同,但有兩點共通之處,一是認 為「政治社會化是政治知識、態度、價值與行為的學習」 ,二為認同「政治社會 化過程為長期累進之過程」(陳義彥,1977)。. 貳、政治社會化相關理論 由前文可知,政治學者對政治社會化的定義不同,因此也從不同的研究角 度發展出不同的理論。研究者根據文獻將理論發展分成三個時期,分述如下 (Nikolayenko, 2008;張佑宗,2011):. 一、早期: 「生命週期理論」(life-cycle theroy)與「世代差異理論」 (cohort effect or generation replacement theroy) 早期政治社會化的研究對象以未成年者為主,此一時期的學者認為個體的 政治取向和人格特質主要在人生早期就已形成且不易更動,也就是在兒童及青 少年時期所形成的政治價值觀和認知能力,將影響他之後在成人時期的政治意. 15.

(30) 向。 在此時期存有兩種相互競爭的理論: 「生命週期理論」與「世代差異理論」。 「生命週期理論」的基本假設是不同的生命階段有其相對應的生理發展、認知 功能與心理特質。例如,青春期的認知發展主要在理解抽象的概念及運作批判 性思維技能的能力。 「生命週期理論」主張個人的價值體系會隨著人生不同的階段而有所改變, 不會在形成後就維持不變。例如,年輕人比較會對現狀不滿並提出批評,但當 年紀增長,對同一政治事物看法將不同,慢慢轉為保守的政治傾向。面對人生 不同階段,如成家立業、結婚生子等,會產生不同的態度或行為模式,如 Campbell、 Converse、Miller 與 Stokes(1960)也曾提出「生命週期」的見解,認為一個人 的政黨認同的依附強度將隨著年齡增長而增強。 「世代差異理論」主要的論據是成年之前的政治社會化效果將持續影響個 人的政治態度,其理論建立在文化學習理論(culture theroy of learning)的基礎 上。他們主張在相同的社會、經濟政治環境背景下成長的世代,其具有的價值 體系將與其他在不同環境時空下成長的世代有所差異,且價值體系一旦形成就 不易更改,價值體系發生變遷主要是因舊世代凋零,而新生代取而代之的結果。 此外,支持「世代差異理論」的學者認定青春期是政治思維發展的關鍵時 期 (Jennings & Niemi, 1981)。. 二、中期:制度學習(institutional learning) 1980 年代後的政治社化研究者開始強調成人前的政治學習並不具備持續的 效果,他們認為人的一生都在調整其政治態度(Jennigs & Neimi, 1981) 。Jennings 更指出新一代的政治社會化理論,開始注重脈絡因素或制度變遷對政治社會化 過程的影響。例如,在 1980 年代末期蘇聯政治上的劇烈變動乃至 1991 解體後 的變化,促使學者開始研究制度如何引導政治文化的變遷。. 16.

(31) 當社會發生重大事件,例如戰爭、瘟疫、重大改革,將衝擊到每一世代或 生命階段的成員,其政治態度也受到影響。制度理論認為在新制度與社會結構 的引導下,菁英會調整他的角色與策略,社會大眾的政治文化也會隨著這些因 素的改變或操控,久而久之產生自我調適的過程(張佑宗,2011)。 世代差異、生命週期與制度學習三種理論各有支持的學者(李靜婷,2010)。 這三者最大的不同點是世代差異強調早期學習的重要性,生命週期與制度論則 強調成人學習的重要性。但是,生命週期認為態度的變遷與個人的生命週期有 關,而制度學習論則強調外在環境與脈絡的改變,以及制度變遷持續的時間之 重要性。. 三、近期:終身學習(lifetime learning) Mishler 與 Rose 整合了前三項理論而提出終身學習(lifetime learning)理論, 該理論被認為是目前最為完整的相關理論(鄭宏文,2011:73) 。他們認為這些 因素都可解釋政治態度的形成與變遷,也就是說這些因素對於政治態度的形成 與影響是同時存在且貫穿一生的,只是影響力有所差異。例如,張佑宗的一項 研究顯示:制度因素可以解釋直接民主支持度的變遷,世代差異與生命週期可 以解釋間接民主支持度的變遷;另一篇關於蘇聯 Yeltsin 時期的社會抗議潛在力 研究報告,結果顯示這三者中以生命週期最能預測後共產主義國家時期抗議潛 在力(Nikolayenko, 2008)。. 本研究雖然目的不在檢證政治社會化理論,但從以上文獻之探討獲得啟示。 政治社會化如同 Almond(1974)所言是貫穿一生的過程,而政治態度的形成考 量包含了生理—年齡、心理—認知能力、社會—文化學習與制度背景。研究者 贊同終身學習理論的觀點,生命週期、世代差異或制度學習都可能影響政治態 度的形成。. 17.

(32) 但就本研究而言,研究對象為國中學生,國中學生屬未成年階段,因此較 適用生命週期理論與世代差異理論。根據這兩項理論,國中學生正處於發展抽 象理解與批判能力的時期,也是政治思維發展的關鍵期,若能在此時加強培育 其政治態度與公民素養,可獲事半功倍之效。. 參、政治社會化媒介 「政治社會化是個人獲得政治態度與價值的發展過程」(陳文俊,1993), 過程中凡是足以影響個人政治態度的任何因素,皆可視為政治社會化的媒介, 例如家庭、學校、同儕團體、工作場所、大眾傳播媒體、選舉或其他政治性場 合,但最為政治學者所關注的是家庭、學校、同儕團體和大眾傳播媒體四者(林 劍秋,1991)。 本研究主旨在探討國中學生的政治態度,由於國中學生尚未進入職場,且 未達行使選舉權的年齡,因此暫不探討工作場所、選舉活動、政黨或其他社會 團體等因素,只針對與他們生活較密切者—家庭、學校、同儕團體和大眾傳播 媒體來進行探討。分述如下:. 一、家庭 家庭是最基本的社會單位,每個人出生之後,即與家庭產生聯繫,在與家 人互動過程中獲得生理與心理的滿足,並學習到價值與行為。Hyman 認為家庭 的影響力是最重要的(Hyman, 1959),親子間的關係、家中對政治議題的討論 頻率、家人對公共事務的關心與參與程度,都可能在不經意中傳遞了某些政治 態度給孩子。 陳文俊(2000)驗證了「政治的孟德爾定律」 ,即家庭是學童政治學習的場 所,政治基因代代相傳,父母傳遞社會的基本政治態度給其子女,政治文化因 而得以延續。吳乃德的研究也發現新世代的選民繼承了父親的政黨認同,家庭. 18.

(33) 為臺灣民眾政治社會化最重要的場域之一(吳乃德,1999) 。兒童在生活上需依 賴父母,讓他們學習到在面對相同的問題或事務時,會與父母有較一致的行為 表現。 此外,家庭也是是個人最早意識到權力關係且經驗到權威角色的場所。林 水波(1973a)認為家庭如小型的政府,家長是統治者,即權力的核心,而其他 人為小型政府的成員,向家長輸入需求和支持,家長因而輸出決策和行為,成 員在這種交互作用中,養成權威的觀念、民主的素養和服從的習慣。袁頌西(1974) 也認為在家庭對政治的影響中,可能以對於權威的態度的形成最重要;家庭的 決策方式與服從家庭中的決定的模式,影響了其未來成為公民時的表現。 袁頌西的研究指出了家庭與政治社會化的關係:家庭政治化程度高者,子 女政治功效意識亦高,都市家庭較鄉鎮家庭的政治化程度為高,並與子女的政 治功效意識成正相關;父母教育程度高,職業屬於白領階級以上者,家庭社會 地位高者,家庭政治化的程度亦高(袁頌西,1974) 。王浩博(1992)研究發現 父母教育程度、母親的職業與兒童的政治意識功效有顯著差異;父母的藉貫、 教育程度、家庭政治化程度、管教方式對國父、行政院長及縣市首長的認知有 顯著差異。 家庭因素對政治社會化的的影響,一直為學者所感興趣,但在家庭因素的分類 上,常因客觀條件的限制和研究者主觀的選擇,而有所不同,通常可分為兩大 類:一為靜態,包含家庭組織結構、家庭環境、父母背景等;二為動態,包含 父母關係、父母對子女的態度或管教方式等(黃景裕,1994) 。為了盡可能涵蓋 這兩個層面,本研究擬採納家庭社經地位、家長管教方式及直接與政治相關的 家庭政治化三個因素為研究的自變項。. 19.

(34) 二、學校 學校教育一直以來被視為是個人政治學習的重要來源,如 Hess and Torney 即認為學校是最重要與最有效的政治社會化工具(林嘉誠,1989) ;美國政治學 者 V. O. Key 也曾說:「所有國家的教育制度都在灌輸未來公民政治秩序的基本 觀念與價值。」 (引自袁頌西,2004) 學校對個人的政治社會化透過兩種途徑,一種為經過公民教育課程的實施; 另一種是透過生活教育,讓學生從團體中去體驗未來的社會與政治生活。學生 在團體中體驗到如何自我調適與遵循團體生活規範,領略到個人與整體的相互 關係(呂亞力,2009)。 陳陸輝與黃信豪指出,學校政治化環境因素主要包括老師與學生之間的互 動模式以及課堂討論情況,這些是過去研究學校對於個人價值與態度形塑的重 要面向(陳陸輝、黃信豪,2007) ,如張秀雄研究發現師生互動關係與教師民主 風度是影響民主政治態度的重要因素(張秀雄,1993) 。教師是學校進行社會化 的重要人物,教師的領導與教學方式,將影響到學生的學習與價值觀的養成。 民主的教學方式會產生開放性的教室氣氛,而開放的教室氣氛可以培育某一範 圍之積極的政治態度;權威的教學方式會產生封閉性的教室氣氛,而封閉的教 室氣氛則有負面效應。 此外,陳陸輝、黃信豪也提出學校功效意識的概念來探討其大學生的政治 功效意識影響因素,發現透過大學生對於學校體系的認知來評估其對於政治體 系的認知相當有解釋力(陳陸輝、黃信豪,2007)。 國外學者 Ehman 整理了美國中小學政治社會化的實證研究,將學校教育分 為教室層次(classroom-level)以及學校層次(school-level)兩方面,來探討學校在政 治社會化的影響。教室層次是指學生在與教室環境交互作用中的各種因素,如 教師、教科書與其他媒體、教學過程、教學方案以及教室氣氛;而學校層次則. 20.

(35) 包括四個分層面:學生參與學校管理與其他有組織的活動之涉入程度、在學校 中的同儕互動、學校組織的特性、學校情境變項如大小及財政支出等(引自陳 重安,2006) 。綜合上述,學校的政治社會化功能顯著,舉凡校園中的組織型態、 行政管理方式、人際互動、教學活動與儀式活動的舉行、正式課程、均對學生 政治社會化產生潛移默化的影響。 對於學生而言,校園中最重要的人際關係包含師生關係以及同儕之間的關 係。本研究擬以學生人際互動關係為基礎,再根據以上學者之建議與看法,於 教室層面中選取教師教學方式、導師領導風格以及學校層次中同儕互動的部分 做為學校教育機制之因素;同儕互動之部分將置於下一段討論。. 三、同儕團體 同儕團體是指具有相同志趣、社會地位、或年齡相近的人所組成的團體。 團體成員通常會以彼此為參照團體(reference group),不僅在同儕團體中學習 適應社會的知識和技能、以同儕的價值觀為標準,團體內的不成文規範無形中 產生一股約束力,牽引成員在觀念上及行為模式上愈趨一致(黃瑞秋,2007)。 同儕團體對個人政治態度的影響亦是如此。Dawson 與 Prewitt(1969)提 出了四種同儕影響個人政治態度的主要方式:1.提供有關社會與政治世界的資訊 與態度;2.過濾大眾傳播媒體提供有關政治的資訊;3.激發或鼓舞成員服從團體 所接受的態度和行為;4.威脅懲罰偏離團體規範的行為,迫使團體成員接受團體 的政治傾向。 在政治社會化的效果方面,學者對於同儕的影響有不同的見解。Beck 與 Siliger 認為同儕團體對個人的影響力沒有想像中得大,Harvey 則認為同儕團體 是所有社會化媒介當中最重要的角色。Langton 曾以政治功效意識作為測量標的, 來評估家庭、學校、同儕團體的相對影響力差異,發現家庭與學校對於個人政 治功效意識具有基礎的奠基影響作用,至於個人是否具有高度的政治功效意識. 21.

(36) 則取決於與同儕之間的政治化環境程度高低(引自陳陸輝、黃信豪,2007:15)。 若是要研究同儕團體的政治社會化,陳文俊(1983)建議可以從同儕團體 間的互動關係來探討,例如:相處的權威模式、團體參與的活動以及同儕間平 時談論政治議題的頻率等途徑,來研究同儕團體與政治社會化的關係。 綜合上述,同儕間的互動情形、平時談論的政治話題或是公共事務議題對 個人的政治社會化有所影響。本研究的研究對象為國中九年級學生,參考陳文 俊之建議,主要以同儕間談論政治或公共事務議題的情形為主要項目。. 四、大眾傳播媒體 大眾傳播媒體科技蓬勃發展,種類眾多,廣泛出現在我們生活之中,從初 期只能被動地單向接受訊息,到讀者投書,或者在即時性談話性節目 Call-in 表 達意見、透過網路傳達個人想法,成為雙向的互動溝通方式。由於大眾傳播媒 體具有即時性、廣泛性、公開性,改變了大眾的生活習慣,也提高了人們對它 的依賴性,甚至成就了重大事件的發生。 大眾傳播媒體報紙、期刊、圖書和廣播、電視、網路等皆是各國政治傳播 不可或缺的工具,在政治資訊傳遞上與政治態度塑造上的影響力不言可喻。L. J. Martin 認為,民主國家的傳播事業能監督政府施政,審視政府行動,不使逾越 規範;如果政府圖謀不軌,傳播事業會適時予以揭露,擔負了告知大眾的責任; 此外,傳播事業能解釋新聞,使不熟稔政府運作的人,能瞭解施政的真相(引 自鄭宏文,2012) 媒體的影響力不容忽視,但也並非無所不能。林水波(1973b)指出大眾傳 播媒體在政治社會化上有三個限制:第一是「選擇性接觸」 ,亦即一個人往往只 選擇與自己既有的態度、意見以及興趣一致的傳播內容;第二是「選擇性的知 覺」 ,每個人接收傳播內容的能力不同,影響傳播工具的使用。例如,至少需有 中學以上的教育程度,才能瞭解有關大眾媒介政治方面的新聞以及評論(馬起. 22.

(37) 華,1981);第三是「增強作用」,意指大眾傳媒所傳達的政治消息或知識,只 能增強既有的態度,較難改變個人原有的態度。 綜合而言,家庭是個人第一個接觸的政治社會化單位,學校是正式、有意 的政治社會化管道,大眾傳播媒體則可說是全面性的社會化媒介(鄭宏文,2011) , 我們無法否認大眾傳播媒體的高滲透性與影響力。因此,本研究將大眾傳播媒 體納入變項,以個人接觸大眾傳播媒體的種類、頻率來探討對政治態度的影響。. 23.

(38) 第二節 政治態度之意涵與相關理論 國家政治是否穩定、制度是否得以延續,有賴政治價值的傳遞與人民政治 態度的培養。本節將探討政治態度的意義,並分析政治態度的構成要素與形成 方式。. 壹、 政治態度之意涵 一、政治態度的定義 政治學者對於「政治態度」所做的定義衍生自社會心理學,但是他們將態 度聚焦於政治科學領域,以政治現象為研究目標(林嘉誠,1989)。 態度影響了個人日常生活行為與選擇,其定義眾說紛紜,多數認為 G. W. Allport 對態度的說法較具涵蓋性。Allport(1935: 804)認為態度是從經驗中所 組成的一種心理或生理的準備狀態,該狀態對個人對於所有相關物體和情境之 反應,具有指導性或機動性的影響。Rokeach(1968: 449)將態度定義為「一種 相當持久的信念(brief)的組織;這些信念圍繞一個對象(object),而使個人傾向以 某種偏愛的方式加以反應」。張春興(2004)也指出態度是指個體對人、對事、 對周圍世界所持有的一種具有一致性與持久性的傾向,可由其外顯行為推測態 度,而態度的內涵包括行為、認知、情感三種成分,這三種成分的多寡隨著年 齡、性別、性格等而有所不同。 綜合言之,態度是指個人經後天學習與經驗累積後,對特定對象產生某種 感覺與想法,進而有一致的行為傾向,而這種歷程可由個人的外顯行為來推知。 至於「政治態度」,由 Allport(1935: 220-221)首先提出其概念:「政治態 度是由政治認知、政治感情與政治行為傾向所共同組成的一種心理或生理組織, 用以引導或影響個人對有關政治目標、政治情境的反應。」胡佛(1998:164) 則認為政治態度是個體針對政治體系的取向,亦即系統成員認同並自覺是系統 24.

(39) 的一份子,而對國家與政府產生權利義務觀念的主觀取向。 另外,有些政治學者定義政治態度時主要著眼於組成因素,如 Almond 與 Verba(1963: 11-20)將政治態度定為「個人對政治系統、系統中各種角色、角 色任職者、系統中自己的角色、政治系統中的輸入與輸出的認知、感情與行為 傾向」。有些則強調特性與功能;Stone(1974)則認為「政治態度是有組織的 信仰,政治態度長久地持續,能夠有效地解釋個人的反應傾向」 。也有學者兼顧 政治態度的組成因素、特性與功能;林嘉誠(1989)整合了國內外學者的定義: 「政治態度由政治認知、政治感情與政治行為傾向等組成因素的作用,而形成 一種有組織的信仰,它對政治目標具有相對持久性的取向,這種取向提供個人 心智結構,俾助其對政治世界做經濟性判斷。」 綜上所述,政治態度是一種建構概念,雖無法直接觀察,但可由個人外顯 政治行為而推知;政治態度由後天學習而成,包含個人對政治目標或政治情境 中人事物的認知、情感、行為趨向,持續長久地引導或影響個人對政治目標、 政治情境的反應。. 二、政治態度的構成成分 前文述及政治態度應包含政治認知、政治情感與政治行為傾向等三種構成 成份。茲分述如下: (一)政治認知(political cognition) 即政治態度的認知成份,係指個人觀察政治態度對象所產生的信念、知 覺及知識。換言之,這是個人對政治環境中的一種覺察,這種覺察可能構成 個人對政治對象的價值判斷基礎(吳宜芳,2004)。 (二)政治情感(political affection) 即政治態度的情感成份。係指一個人對政治對象的偏好、支持與否的態 度和評價,意即個人對政治對象的價值反應傾向,而此反應具有強度上的差. 25.

(40) 異。 (三)政治行為趨向(political action tendency) 即政治態度中的行為傾向成份。政治行為趨向是指一個人對政治對象的 意向,它是個人對政治對象採取行動前的思想傾向(陳文俊,1983) ,該成份 將牽涉到個人對某物或某人的外顯行為(李茂政譯,1987) ,意即政治行為傾 向可說是在特定政治情境下,為達成政治目標而準備採取行動的傾向。. 總括而言,政治態度包含了個人對政治目標與政治情境的認知、情感、行 為傾向三部分。其中政治認知是對政治目標與政治情境的思考、信仰與知識; 政治情感指對政治目標與政治情境的喜好、評價與情緒反應;政治行為趨向則 是在特定政治情境之下,為欲達成政治目標而準備採取行動的傾向(林嘉誠、 朱浤源,1990) 。這三部分並非各自獨立或彼此無關,三者之間多少具有一致性 以及相互協調的關係,若這三成份間失去完整性,個人將重新調整以維持態度 的完整性(陳文俊,1983)。 根據上述,本研究的「政治態度」界定如下:指個人對政治目標、政治情 境的認知信仰,所形成的評價、情緒,以及願意為影響政府決策活動而採取行 動的一種心理傾向。. 貳、 政治態度形成理論 政治態度是個人經由後天的學習與經驗累積,進而對政治目標或政治情境 產生認知、情感與行為趨向的反應。政治態度是政治社會化的結果之一,學者 對政治社會化的界說可分為個體與總體兩個層次,關於個人獲致政治態度的過 程也可分為微觀與鉅觀兩個層次來探討,微觀層次包括 Hess與 Torney、Dawson 與 Prewitt所提出的理論,鉅觀層次則以 Easton與 Dennis所提出的「系統持續. 26.

(41) 理論」為代表。分述如下:. 一、微觀層次 (一)Hess 與 Torney Hess 與 Torney 提出四種模式來說明政治態度的獲得、穩定和變遷(引 自張秀雄,1998:193): 1.累積模式(accumlation model) 個人的政治態度由片段的知識、消息、態度與活動累積而形成。此模式 強調兒童的政治態度主要是經由成人的教導、直接學習而成,並未考慮兒童 本身的個別差異與教材的性質。 2.人際關係轉移模式(interpersonal transfer model) 個人從兒童時期開始的人際關係相關經驗,在日後將被移轉運用到與政 治相關的活動上。例如在家庭與學校中,兒童與父母、師長等權威人物的相 處經驗與情感,可能發展出其日後對政治權威人物的應對模式。可見,兒童 與權威人物相處的經驗具有深遠的影響力。 3.認同模式(identification model) 兒童可能因為認同、模仿其生活經驗中的重要他人而形成政治態度,例 如對父母、師長、媒體上的權威人物,經過認同或是模仿某些行為,而產生 或影響政治態度。此模式也說明了為何兒童稍長後的政黨偏好通常會與父母 相同。 4.認知發展模式(cognitive development model) 兒童對於政治領域的認識,會隨著他的認知能力發展而改變。個人認知 發展是由具體而至抽象,若認知結構未達到某一概念的發展階段,則無法學 會該項概念;換句話說,個人認知能力的發展限制了他對政治現象、政治知 識的領悟。此外,因為對於政治目標與政治情境等概念尚未發展至充分理解. 27.

(42) 的階段,政治態度也不易固定。. 以上四種模式之應用須視不同的學習情境而定。 「累積模式」說明了隨著年 齡增長,個人政治知識也隨之增加; 「人際關係轉移模式」則使人瞭解兒童對父 親的情感類化為對總統積極性情感的狀況; 「認同模式」解釋了兒童對政黨好惡 感之形成; 「認知發展模式」對於兒童的政治學習是由具體至抽象,提供了最佳 解釋(陳秋燕,1994)。. (二)Dawson 與 Prewitt Dawson 與 Prewitt 指出政治社會化包括了直接與間接兩種社會化機制。 直接的方式如公民課程教學,傳遞政治性的內容;間接則是指個人非政治性 內容的學習,不論是直接或間接,都會影響政治定向。分述如下(引自吳宜 芳,2004): 1.間接的政治社會化 (1)人際關係轉移(interpersonal. transference). 理念與 Hess 及 Torney 相似,認為個人早期與重要他人的互動情形 可類化為日後與權威人物接觸時的應對關係。 (2)見習(apprenticeship) 個人在各種非政治性經驗中,學習到日後在可於政治體系應用的各 種技能和知識。其中學校與工作經驗被認為是學習發生的主要非政治環 境。例如,參加童子軍或社團,投票選舉幹部。 (3)類化(Generlization) 政治態度的發展,是由於一般性社會價值擴及至特殊政治對象的結 果。換言之,個人的一般信仰體系中,都存在著潛在的政治內容,例如, 有些國家的人民將自然的災害看做是命定的,對政府的作為也抱持相同 28.

(43) 態度。 2.直接的政治社會化 (1)模仿(imitation) 兒童所習得的大部份基本技能,是透過模仿其所見所聞的行為模式 與價值觀念而來,這是最為廣泛且持久的社會學習模式。模仿有正反兩 面,正面是模仿個人所喜歡的人的態度,已使自己被認同;反面則是個 人拒絕父母或其他權威人物的價值,意圖塑造有別於父母或其他權威人 物之認同。 (2)預期的社會化(anticipatory socialization) 指個人期望未來從事某種職業或取得某種社會地位,在尚未達成目 標時,就開始接受這些角色的價值和行為。例如,學校老師對學生講述 好公民的特質時,學生開始預期並準備扮演合於這些特質的角色。 (3)政治教育(political education) 政治系統通常會透過各種政治社會化媒介,試圖直接傳遞政治價值、 信念、知識與行為。其中政治教育是非常重要的傳遞方式,其主動權操 之於政治社會化機構,而非被社會化的個體。如國家有計劃的政治教育 課程、公民教育課程及愛國儀式等。 (4)政治經驗(political experiences) 透過日常生活中的觀察與體驗,個人對政治的認識,逐漸熟悉、了 解、產生興趣。這種經驗在成人的生活中比較常見,如與政府官員和政 府政策的接觸機會較多。兒童對於警察的印象、重要選舉的經驗也會影 響其對政治世界的看法。. 29.

(44) 二、鉅觀層次理論 鉅觀層次理論主要從政治系統的整體角度,說明政治系統與政治社會化關 係,其中以Easton與Dennis所提出的「系統持續理論」為代表。說明如下: (一)系統持續理論 「系統持續理論」又被稱為「系統論」。該理論假定政治系統是社會系 統中的次級系統,政治系統除了本身的功能運作外,也隨時與系統外的環境 (包含國內外)相互影響,具有輸出與輸入的互動關係。以下就Easton的政 治系統基本模型來說明兩者之間的互動關係: 環境. 環境 需求 政治系統. 輸入. 決策. 輸出. 行動. 支持 回饋. 環境. 環境 圖2-2-1 Easton的政治系統基本模型 資料來源:引自陳義彥,1977:25. 1.政治系統的輸入 是指政治系統中成員對於整個政治系統的需求(demands)與支持 (supports)。首先,「需求」主要來自於系統的週遭環境與本身,例如民 眾的期待、公眾的意見、意識型態、興趣、嗜好等,這些需求經過政黨、壓 力團體、大眾傳播媒體的過濾,才能傳達給當局,提供給政治系統加工的原 料,從而促使政治活動的發生,也造成政治系統的壓力(張秀雄,1993: 35-39)。 至於「支持」則是指對政治系統有信任感,其對象有三:政治社群、政. 30.

(45) 治典則(political regime)、以及政府當局(government)。而支持的方式可分 為特殊性支持與一般性支持,特殊性支持是指系統成員認為權威當局輸出的 決策和行動,能符合自己的利益,因此給予支持;一般性支持則是經由政治 社會化的方式,使成員對於政治系統充滿信任和信心,基於情感與愛國心給 予無條件的支持(蔡璧煌,1994:38)。 2.政治系統的「輸出」 是指權威性社會價值分配的制定與執行,包括了決策及行動。主要有四 種方式: (1)權威性陳述(authoritarian statement) 權威性陳述在法治型態上以法律、命令、規則或司法判決表現; 在非法治型態上則以行政機關或民意機關對前述各項法治發表意見。 權威性陳述有時並不付諸實現,但可藉以緩和來自需求的壓力。 (2)權威性作為(authortian performance) 執行權威性陳述或其他權威性行動,通常會先制定法規或口頭暗 示,但有時並未制定法規或事先告知,突然採取不合法的行動進行壓 制。 (3)聯合性陳述(associated statement) 聯合性陳述通常用以解釋權威性陳述與作為,是當局為自己的陳 述與作為可為自己合理化的手段,並且對不符合成員需求的政策提出 答辯與說明,以鼓勵成員接受既定政策,加強成員對當局的支持。 (4)聯合性作為(associated performance) 是指給予系統成員法治規定外的利益或福祉。例如議員為選民關 說。總之,政治系統的輸出,主要目的在於迎合成員需求,以爭取其 支持(余霖,1985)。 3.政治系統的回饋 31.

(46) 包括了四種回饋方式,皆在說明權威當局與系統成員之間的訊息往來。 (1)回饋刺激 輸出本身形成一種刺激,由輸出刺激成員的支持與態度。 (2)回饋反應 指系統成員支持態度改變,但是回饋反應不一定即時產生,有時 會延宕一段時間,有時則毫無反應。 (3)回饋反應的溝通 系統成員的回饋反應、支持態度、需求被滿足的程度,傳回當局, 使當局瞭解輸出是否符合成員的需要。 (4)再輸出 再輸出的條件是當局有意重作輸出以迎合成員尚未滿足的需要。 若外在壓力很小,成員支持度很高,當局也可能不再做輸出(吳宜芳, 2004)。. 綜合上述,政治態度形成的過程,是學習者與所處環境中某些因素互動的 過程。微觀層次理論提醒我們,政治社會化必須考量個人的認知發展、生活經 驗,以及家庭、學校等外在因素;而鉅觀理論則說明了政治系統的作為與社會 的需求無法脫勾,反映了個人的政治行為在這互動過程中必然受到外界影響, 造成其政治態度與行為模式的定向或轉變。有鑑於政治系統的決策與作為,深 受社會環境的輸入或回饋所影響,對於國家未來的棟梁,學校與家庭方面應謹 慎培養子女民主政治態度、理性判斷政治系統決策的能力,建立民主價值觀念, 以期未來對政治系統的支持或改善。 除了形成的過程與方式之外,Robergt Weissberg 也曾就政治學習的內容與 時間提出了三種模型,來說明政治學習階段與成年政治態度、價值、行為模式 之間相互關係(引自陳義彥,1977:13-17): 32.

(47) 模型一:兒童早期的政治學習內容主要為基本的政治歸屬感(political attachment),如對國家、國旗、國歌的認同;忠貞情操的學習,如崇敬國父、 總統及歷史;對一般政治意識型態的評價,如民主憲政優於獨裁極權等,見圖 2-2-2。. 圖2-2-2 Weissberg模型一;資料來源:引自陳義彥,1977:13-17. 模型二,說明兒童後期至成年期之間,對於基本的政治知能、一般性之對 政策的評價及黨派的好惡等,有較顯著之學習,見圖 2-2-3。. 圖2-2-3Weissberg模型二;資料來源:引自陳義彥,1977:13-17. 模型三,成人期的政治學習範圍已發展到日常較特殊的政治過程或競爭, 而非侷限於早年的「一般性」政治態度與行為,之前在未成年時期無法瞭解或 解釋的事件,到成年期因認知能力發展成熟而得以理解、學習,進而形成其政 治態度與行為,見圖 2-2-4。. 33.

(48) 圖2-2-4Weissberg模型三;資料來源:引自陳義彥,1977:13-17 由 Weissberg 的政治社會化模型可知,個人政治態度的形成過程中,各階段 有其較顯著或特定的學習內容,有時偏重一般廣泛性的學習,有時則以特殊性 的政治學習為主。 綜合上述,人的學習是持續不斷發展的歷程,早期所形成的政治態度,會 持續影響後來的政治行為,除非遭遇重大的政治事件刺激或政治環境變遷,否 則不易改變。總而言之,早期經驗所形成的政治態度對日後成年人仍有相當的 影響力。 Weissberg 所提出的模型,最主要在解釋個人於不同的階段,所學習的重點 不同,且它們各有其影響範圍,但至於何種時期的影響最重大,難以絕對性的 論斷(鄭宏文,2012)。 就本研究而言,研究對象為國中學生,依 Weissberg 的模型理論,屬「模型 二」的階段,政治態度的學習乃以國家、政府及官員、政府的政策、施政表現、 政黨、自我在政治系統中的角色認知等政治系統為對象,我國公民教育課程亦 與模型相同,於此階段進行政治相關內容教學的階段,研究者欲探討於此階段 大幅增進政治認知與開始發展批判思維的國中學生,其政治態度為積極或消 極。. 34.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Reading Task 6: Genre Structure and Language Features. • Now let’s look at how language features (e.g. sentence patterns) are connected to the structure

 Literacy Development  Using Storytelling to Develop Students' Interest in Reading - A Resource Package for English Teachers 2015  Teaching Phonics at Primary Level 2017

• e‐Learning Series: Effective Use of Multimodal Materials in Language Arts to Enhance the Learning and Teaching of English at the Junior Secondary Level. Language across

help students develop the reading skills and strategies necessary for understanding and analysing language use in English texts (e.g. text structures and

• e‐Learning Series: Effective Use of Multimodal Materials in Language Arts to Enhance the Learning and Teaching of English at the Junior Secondary Level. Language across

refined generic skills, values education, information literacy, Language across the Curriculum (

identify different types of tourist attractions and examine the factors affecting the development of tourism in these places;.4. recognize factors affecting tourist flows and the

• elearning pilot scheme (Four True Light Schools): WIFI construction, iPad procurement, elearning school visit and teacher training, English starts the elearning lesson.. 20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