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當我們同在一起-休閒場域對男同志認同構成之個案研究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當我們同在一起-休閒場域對男同志認同構成之個案研究"

Copied!
166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公民教育與活動領導學系 教學碩士論文. 指導教授:顏 妙 桂 博士. 當我們同在一起- 休閒場域對男同志認同構成之個案研究. 研究生: 徐嘉郁 撰 中華民國 九十七 年 七 月.

(2) 謝誌 終於到了可以下筆寫謝誌的時候了!總總原因,拖拖拉拉了四年才完成這 本論文,過程中雖一度暫停論文寫作,但從沒有動過放棄寫完論文的念頭。我 想,這就是承諾的重量!完成目標的承諾!對「Group」社團的承諾! 在這段時而用功、時而疏懶的論文寫作期間,最最要感謝的是指導教授顏 妙桂老師!謝謝老師允許我常常拖拉個把月才貿然出現,給予我最大的包容。 讓我最感動的是,在我去年搞不清楚口考時間而被迫必須休學時,老師用話語、 用行動給我最大的安慰和協助!論文的完成,很感謝最和善的口試委員-詹昭 能教授、柯澍馨教授。謝謝詹昭能老師熱心指正,並且給予論文寫作的方向建 議,謝謝柯澍馨老師鉅細靡遺的指出論文寫作不切當之處。最感謝的是二位老 師同意我在六月底才匆匆安排的口試日期,願意在忙碌的七月挪出時間,協助 我順利完成口試。 另外還要感謝系所的師長們在研究所上課期間給予我的關心和指導。以及 研究所同學阿桔、曉燕、雅琪、美珠、若怡等不斷給我加油打氣,有你們真好!! 還要謝謝在高雄童軍活動共同努力的學長姐、學弟妹,尤其是美珍學姐、淑絹 學姐、桂蘭學姐,謝謝您們在我提到要寫論文時,常說要讓我休息專心寫作。 另外,輔導室的好夥伴們淑玲、博聖、宜婉、佳伶,雖然我從沒有告訴你們論 文寫作的內容,但你們真誠的加油讓我堅強很多,謝謝你們。 在此也特別感謝「Group」社團的所有成員,我完成了對社團的這份承諾, 大家也不要忘了社團曾給予的溫暖和關懷,「社團還是大家的社團」,一定要 讓「Group」風華再現唷! 最後我要告訴我親愛的爸爸、媽媽,我終於完成論文了!有時讓人恨得牙 癢癢的弟弟-嘉澤,不要再不屑我的寫作速度了,雖是烏龜也是完成了啊!還 有離家的姐姐-嘉慧,暫住台北修改論文的日子,晚上還能跟你一起談天說地, 好像回到小時候住在同一個房間的情景,讓我有點捨不得離開呢! 最後,除了感謝還是感謝!感謝所有幫助過我的每一位朋友! 徐嘉郁 謹誌.

(3) 當我們同在一起-休閒場域對男同志認同構成之個案研究 摘要 本研究旨在探究休閒場域對男同志認同構成的影響,分析同志社團在建構 休閒場域,提供休閒活動的過程中,社員感受到的休閒經驗對同志身分認同之 影響。以同志團體-「Group」為例說明,根據Caldwell休閒理論的分析架構作 為本研究的敘述主軸。 本研究採質性研究,以半結構式的問題,深入訪談八位社團成員的休閒機 驗,並採用參與觀察法,藉著參與觀察得到更豐富的資料。研究結果如下: 1.. 建立真實的交友平台:本研究團體創造自由的同志空間,構築真實面對面 的交友平台,讓社員有更多的機會與友伴從事休閒活動。. 2.. 建構社會支持網絡:本研究團體建構互相支持與分享的社群,滿足社員交 友的渴望,放鬆、展現真實的自己,且獲得抵抗外界歧視與壓迫的力量。. 3.. 以休閒為途徑,試圖扭轉社會觀感:本研究團體提供多樣化的社團活動, 突破異性戀社會對同志休閒活動刻板印象的限制,以實際行動開創健康、 清新的社團形象,說明休閒具有扭轉社會價值觀的作用。. 4.. 重新論述同志形象:本研究團體以名人講座的方式提供教育管道,重塑正 面的同志形象,有助於社員建立正面認同,對其身分的認同更為強化。. 關鍵字:同志、同志社團、休閒場域、休閒活動、休閒經驗、認同。.

(4) Happy Together: A Case Study on the Leisure Context Influencing the Formation of Homosexual Identity. Abstract The purpose of this research was to probe into the gay community, analyzing how leisure contexts and leisure experiences influenced the formation of homosexual identity on the process of the activities. Based on the framework proposed by Caldwell(2005), the researcher took the “ Group“ as the case. This study was preceded with qualitative research method by in-depth interviewing eight members of “Group” with semi-structured questions about their leisure experience, and data were also collected by participant observation. The conclusions of the study are as follows: 1.. Building a realistic platform to make friends: “Group “ has created a friendly surrounding for gays, offering face-to-face opportunity to make friends, and participate leisure activities together.. 2.. Constructing a social support network: “Group “ has constructed a community in which the members support and share with each other. It satisfies the needs of the members to make friends, relax, express themselves and obtain energy to resist discrimination and oppression in society.. 3.. Attempting to change the stereotyped values imposed on gays by means of leisure activities: “Group “ has offered a variety of activities, breaking the stereotyped impression on gays’ leisure activities. They manage to establish a healthy and fresh image of the group, proving that leisure activities can make a difference.. 4.. Re-establishing homosexual image: “Group “ has invited famous persons to give talks to inspire the participants to re-establish a positive role model and strengthen their homosexual identity.. Key words: Gay, Gay community, Leisure context, Leisure activity, Leisure experience, Identity..

(5) 目次 第一章 緒論…………………………………………………………1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1 第二節 研究目的與待答問題……………………………………5 第三節 名詞釋義…………………………………………………6 第二章 文獻探討……………………………………………………9 第一節 同志的社會處境…………………………………………9 第二節 同志認同歷程……………………………………………16 第三節 休閒場域、活動、經驗與認同的相互建構……………21 第三章 研究方法與步驟……………………………………………33 第一節 研究取向…………………………………………………33 第二節 研究對象的選取………………………………………35 第三節 研究工具…………………………………………………38 第四節 研究程序…………………………………………………40 第五節 研究資料的信實度………………………………………46 第六節 研究倫理………………………………………………48 第四章 Group 社團的發展與男同志認同構成……………………51 第一節 Group 社團的發展………………………………………53 第二節 建構影響同志認同的休閒場域…………………………74 第三節 提供促進同志認同的休閒活動…………………………85 第四節 開展同志休閒經驗………………………………………98 第五節 Group 社團強化男同志認同…………………………105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113 第一節 結論……………………………………………………113.

(6) 第一節. 研究限制與建議………………………………………116. 第二節. 研究者的反思…………………………………………123. 參考文獻 中文部分…………………………………………………………127 西文部分…………………………………………………………132 附錄 附錄一. 前導性訪談大綱………………………………………133. 附錄二. 訪談大綱………………………………………………136. 附錄三. 訪談日誌………………………………………………138. 附錄四. 觀察筆記………………………………………………139. 附錄五. 研究資料檢核表………………………………………142. 附錄六. 研究對象權益保證書…………………………………143. 附錄七. 社團章程(2000)………………………………………144. 附錄八. 社團章程(2005)………………………………………148. 附錄九. 社團活動行事曆………………………………………152.

(7) 第一章. 緒論. 本研究旨在了解休閒場域對男同志認同構成的影響,為說明本研究的發 想,本章分為三節,第一節為研究背景與動機,說明同志休閒議題於媒體報導 中經常呈現出負面、刻板的形象,因此觸發了研究的方向;第二節為研究目的 與待答問題,闡述研究的期望;第三節為名詞釋義,解釋研究之相關名詞。.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同志議題於1990年代以來在台灣逐漸受矚目,包括同志文學創作興盛、同 志電影屢獲國際影展獎項、同志及酷兒理論(Queer Theory)1被引介,以及有關 同志的事件不斷受到新聞媒體報導,將台灣的社會文化引入一種新的情況。 從公共領域. 私密領域的模式來看,在公領域政府機關的部分, 《性別平等. 教育法》於2004年公佈實施,代表政府機關對校園中的多元性別平等對待之重 大宣示。《性別平等教育法》規定,學校應正視性傾向之多元性,給予異性戀、 同性戀等不同性傾向者平等對待;對因性別或性傾向而處於不利處境之學生提 供積極的協助,同時提供性別平等的學習環境2。這些屬於公領域上的宣示作用, 似乎代表了台灣社會「同志」議題的能見度提高,對不同的性傾向給予尊重的 對待。同志議題因而從邊緣論述進入公共政策範疇時,開啟台灣社會對多元性 別肯定、尊重之契機。 同志在社會上逐漸被「看見」,媒體對同志形象的描述也較為友善,以及 政府對同志學生在政策上,宣示公平對待的行動,並不是憑空出現,而是透過 同志運動的努力。同志運動以各種方法挑戰社會對同志的刻板印象,並且教育 社會廣大的異性戀者,且進一步的提出同志平權的合理性,使其趨向更實質意 涵的正義公平。根據吳翠松(1998)以1981年到1995年為研究的區間,指出報. 1. 「酷兒」一詞產生於1994年《島嶼邊緣》專號的編者洪凌及紀大偉,他們將「酷兒」與當時. 已逐漸普遍通用的「同志」區分開來,目的在凸顯前者可. 應展現的多重情慾流動及性. 同可能。參見趙彥寧(2001a)。面具與真實。載於戴著草帽到處去旅行:性 (頁27-56)。台北:巨流。 2. 參考《性別平等教育法》第十二條、十三條、十四條。 1. 別認. 別、權力、國家.

(8) 紙對同志的形象呈現由病態犯罪期、愛滋病關懷期到人權爭取期,顯示社會觀 點對同志是逐漸持中立的報導態度。媒體對有關同志內容的態度改變,「從極 度的偷窺、扭曲聳動、八卦想當然爾的負面報導到嘉年華式的結婚事件」(王 雅各,1999:31)3,媒體對同志相關現象的報導似乎有了不同的展現方式。同 志活動、同志議題的增加,使得同志相關報導更頻繁的出現在媒體中,同志生 活的能見度亦大大提升,影響了原來「衣櫃化」4的同志生活,使得同志不再是 禁忌話題。 而看似開明的社會氣氛,雖同志相關議題的報導篇幅增加,但媒體對同志 休閒活動其私領域的報導仍然延續著「轟趴」、「夜店」、「三溫暖」、「性 愛派對」、「天體營」…的刻板印象。報導中呈現的態度是媒體為商業利益, 以窺探和獵奇之角度,聳動的內容,來處理同志休閒活動的相關議題。2004 年 對同志性愛搖頭派對的過度暄染,可見其一般5。在媒體的報導下,同志的休閒 活動幾乎已經化約為挑戰社會善良風俗尺度的性活動,張小虹(1996a)表示台 灣媒體對同志議題的處理,在新聞呈現上仍多偏向聳動的「性」角度切入。喀 飛(2000)也指出,媒體在有關同志的報導中,常有預設的價值判斷,例如: 同性戀愛得辛苦,處理感情容易激烈;同性戀都是見不得人,所以總是不敢面 對社會;同性戀很縱慾,聚集場所都和「性」有關。但真實的同志族群其休閒 3. 許佑生與伴侶葛瑞在 1996 年 11 月 10 日,舉行台灣第一對公開的同性戀婚禮。當時媒體對. 婚禮的報導,是以一場嘉年華會的方式來看待,較之以往對任何相關同志事件的報導,在內容 和語氣上都友善許多。同志作家林賢修認為其原因是一、許佑生結婚事件並沒有挑戰體制;二、 媒體已學會「政治正確」的報導;三、台灣社會的面子文化;四、許佑生本身的社會地位和籌 備婚禮的方式。 4. 「衣櫃」(the closet)可以解釋為黑暗的、秘密空間或隱匿藏身之處,同志隱藏性傾向就是躲藏. 在衣櫃之中,而公開現身即是出櫃(come out)。「衣櫃化」意指同志懼於社會壓力,對自身行為 不敢承認、不願多說的現象。參見趙彥寧(1997)。出櫃不出櫃─這是一個有關黑暗的問題, 騷動,3,頁59-64。 5. 「轟趴上網 愛滋失控?近年來,國內累積感染愛滋病的總人數為 4700 多人,但今年以來,警. 方只查獲兩場男同志轟趴,檢驗感染愛滋的人數就達到 46 人,……,當時前往的警察人員迄今 回想只覺得噁心。……。但同志間性行為仍為最大感染途徑。……。由於同志團體極力維護同 志人權,……,過程中對同志的拍照、媒體採訪等被同志團體認為侵犯人權,受到不少的阻力, 極可能造成警方日後對類似取締望而卻步,將更助長同志轟趴的風氣…。」 (中時電子報,2004 11 05) 。 2.

(9) 活動的內容以及方式為何?性傾向會影響休閒活動的選擇與展現嗎?若有影 響,是什麼原因造成的呢?此為本研究的研究動機一。 媒體所呈現出的同志報導是一種狀似開放卻封閉的面貌。一方面宣稱接受 同志-對性傾向不同的人要抱持支持與肯定的態度,因為對性傾向的歧視是損 害其人權的表現,所以不應該有;另一方面則建構出同志活動的種種不當,以 便歸結出同志活動的不正當性。所以社會一來在公領域, 「政治正確」下宣稱同 志人權的保障,二來在私領域卻仍窺探、好奇,甚至污名化。這種弔詭的看待 態度主宰了媒體的述說方式,如果媒體與社會是一種互相映照的建構關係,那 麼如同張小虹(2005)指出「同性戀最大敵人不是廣大異性戀者,而是已精神 錯亂的社會」 ,展現出台灣社會這種看似開明,卻又對同志社群有根深蒂固的刻 板印象狀況。 媒體是社會大眾主要的資訊來源,因此媒體對同志休閒活動的偏見,所形塑的 刻板印象一再重複播放後,人們會被涵化而傾向認同媒體所呈現的價值觀,尤其當 多數人無法接觸同志們的生活時,媒體所提供的圖像描繪就是多數人對同志的想 像。而媒體對同志休閒活動污名化的結果,不僅深化了社會對同志的刻板印象,. 對同志族群的造成傷害,更因為社會污名化的狀況,影響同志的自我認同。Kelly 就直指出休閒提供自由空間,可以創造自我,是影響自我認同構成的重要場域 (趙冉譯,2000),但在社會對於同志休閒活動的污名化,其窺視渲染的情況 下,休閒活動的選擇、參與影響同志自我的認同嗎?若有影響,其因素為何? 此為本研究動機之二。 「同志」是一種身分認同。同志的集結除了能凝聚同志運動的動力之外, 也是同志族群發展認同的重要支持。Schelenker提出個體創造和確認自我的五 個過程,其中之ㄧ是選擇加入支援、需要、認同自己的團體(引自Kelly & Godbey,1992),王雅各(1999)呼應了前述的觀點,提出同志社團的功能主要 有兩個:社交聯誼和運動(movement),就是以聯誼為方法,拉進成員之間的 距離和建立共同體的感覺,提供心理的支持,認同自己的性傾向及同志身份的 正當性。 而同志團體對提高同志社群的能見度,醞釀同志運動能量的重要性及影響 力,在許多研究中不斷的被突顯。簡家欣(1997)指出過去個別處於孤立狀態 3.

(10) 的女同志,在1990年代開始成立女同志團體,發行女同志刊物,以「集體現身」 的方式向社會發言,在這樣的過程中,不但形構出本土女同志論述,也厚植同 志運動的基礎。而張喬婷(1998,2000)也表示大學有了同志社團之後,開始 有了集體現身的機會,奠基了以活躍大學校園為主的同性戀啟蒙運動。再者, 謝佩娟(1998)的研究,則直指團體對同志運動的重要性。其所關注的焦點是 在1996年台北新公園空間使用的變動,引發同志運動的情慾主體正名運動,男 女同志在此抗爭活動中,形成「同志空間行動陣線」 ,作為對社會發聲的運動團 體。同樣的,賴鈺麟(2002)選擇第一個向內政部申請成立的同志團體-同志 諮詢熱線,從政治機會、動員結構、論述架構、經濟. 社會. 文化變遷的影響,. 分析熱線的成立、運作與同志運動的相互關係。 但是同志團體對同志個人而言,提供聯誼社交的聚會之意義為何?也就是 說,團體不以同志運動為社團運作主軸,而強調聯誼、聚會的休憩內容,並以 之為號召時,對同志身份的認同有何助益?在目前的研究中,尚付之闕如未被 提及。因此想要了解同志團體作為社會交誼、群體互動的休閒場域,成員在休 閒過程中,如何認同自己的性傾向、合理同志身份的正當性?此為本研究的研 究動機三。 基於本研究的研究動機,研究者選擇南部一個以男同志聯誼為主的團體- 「南台灣Group社團」,作為研究場域。以了解同志團體作為一個休閒場域,能 提供同志社員的休閒活動為何?社團提供的休閒活動其特殊處何在?以及社員 參加社團中對同志身份認同的感受其改變為何?. 4.

(11) 第二節. 研究目的與待答問題. 基於上述研究動機,本研究在於探討有關同志聯誼團體-「南台灣Group社 團」作為休閒場域,提供休閒活動,以及成員在休閒過程中對同志身分認同的 感受,其具體目的如下: 一、瞭解同志聯誼團體-「Group社團」的發展歷程。 二、瞭解同志聯誼團體-「Group社團」作為休閒場域的特殊之處。 三、瞭解同志聯誼團體-「Group社團」的成員採取何種策略展現休閒活動。 四、瞭解同志聯誼團體-「Group社團」的成員如何認同自己的性傾向及同志身 份的正當性。. 基於上述研究目的,本研究期望探討下列問題: 一、探究本研究團體的發展歷程? 1.探究本研究團體創立的起源之狀況為何? 2.探究本研究團體轉型的過程之狀況為何? 二、探討本研究團體作為休閒場域的特殊之處為何? 1.探討影響本研究團體作為休閒場域的因素為何? 2.探討本研究團體其作為社會交誼、群體互動的休閒場域之狀況為何? 三、探討本研究團體的成員採取何種策略展現休閒活動? 1.探討本研究團體提供休閒活動的內容和方式為何? 2.探討本研究團體成員休閒活動的選擇與展現之狀況為何? 四、探討本研究團體的成員如何認同自己的性傾向及同志身份的正當性? 1.探討本研究團體提供社團成員的休閒經驗為何? 2.探討本研究團體成員在參與團體後對同志身份認同的感受為何?. 5.

(12) 第三節. 名詞釋義. 本研究的內容涉及的重要名詞意義界定如下:. 壹、休閒場域(leisure context) Caldwell(2005)說明場域(context)意謂著在環境及特殊情境下,可以影 響行為的所有原因及要素,個人的年齡、性別、文化以及過去經驗,都是重要 的場域要素。因此休閒場域包含的要素有休閒機會、休閒指導、社會結構、團 體或人的支持和指引、友伴、物質環境…等。休閒不僅是活動本身,還包含體 驗與感受的部份,也就是休閒體驗來自休閒活動,而休閒活動和休閒體驗皆根 植於休閒場域中。本研究所指的休閒場域,是指影響研究團體成員的休閒活動 因素,包括大眾對同志的看法、社會提供的休閒機會、同志的休閒空間、團體 成員互為休閒友伴…等。. 貳、同志 以「同志」一詞來代表「同性戀」 ,是源於1991年香港影評人林奕華,基於 「有志一同」及「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的概念,將queer cinema譯 為「同志電影」,自此「同志」便被大量引用,且成為同志運動者用以界定自 我與他人的一項重要指標。此名詞的流行,有很大的原因是因為「同性戀」起 於醫學界定的名詞,並且含有太多傳統誤解的觀念,這個標籤被污名化,因此 以「同志」6一詞取而代之(張小虹,1996b)。本研究範圍內的「同志」是指, 個人主觀認定,現階段的情慾投射對象為「生理同性」,且個人現階段具有同 志認同者。. 6. 「同志」原指具革命情操,有志一同的伙伴,也多用來指稱單一政黨之內的黨員同志,而在. 此中文意涵裡正經八百、正義凜然的稱謂,正被「歪讀」挪用為台灣同性戀者的集體身分認同。 「同志這個新的身份認同,以正面光明面,像偉大國父的革命號召一般,又加了一點邪念的意 像,來呼召一直被主流異性戀體制排擠、壓迫、控制或加以病理化的性主體,也就是同性戀。」 參見張小虹(1996b)。慾望新地圖。台北:聯合文學。 6.

(13) 参、同志認同構成(identity formation) Troiden 在1989年指出認同是統整和擴展自我知覺的過程,是持續的動態 過程,是認知上的建構和自我概念,將自我放置在社會情境中作清楚的自我認 定(引自洪雅琴,1996) 。本研究的認同是指社團成員認定自己是同志身分的認 知和感受,其中包含態度和發展的可能性。 Plummer在1983年提出同性戀認同是「認同建構模式」的觀點,以社會建構 的角度,認為同性戀不是本質性的固定和持續狀態,而是透過不斷的社會互動 來建構同志身分認同的,其觀點是認為性傾向的認同構成,是在許多對個人有 意義的事件中將其內化為自己的一部份,產生對自己的看法(引自劉安真, 2001) 。本研究認為同志在性傾向認同的構成中,是在社會中與他人互動的認同 歷程,透過休閒經驗形塑出對自己的看法,而休閒的經驗是受到社會提供給同 志的休閒環境和休閒活動所交織的意義建立起來的。. 7.

(14) 8.

(15)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為了更清楚研究問題,本章整理相關文獻作為本研究的理論基礎。社會環 境對同志認同的影響是最根本的源頭,因此第一節先探討同志的社會處境與面 對社會污名化的方法。接著第二節進一步了解在恐同的社會環境下,同志認同 的歷程。影響認同發展的領域,除了工作、宗教、性別…外,休閒也是這個過 程的一部分,因此第三節從休閒理論的觀點,將休閒場域、休閒活動與認同三 者相互建構,作一思索和整理。. 第一節. 同志的社會處境. 談到台灣的同志處境,就得談到「同性戀恐懼症」(homophobia)7。張小 虹(1998)表示同性戀恐懼症在某種層次上與「種族歧視」 、 「性別歧視」一樣, 皆是以差異性取向(種族、性別…)作為中心 善. 邊緣、正常. 變態、強. 弱、. 惡的劃分,但是社會的「同性戀恐懼症」不只是心理與身體的嫌惡與排拒. 而已,還有價值上的評價,因此進一步將同性戀者逼入狹小陰暗的「衣櫃」 ,不 見天日。. 壹、恐同的社會環境 同性戀恐懼症,簡稱「恐同」。「恐同」包含兩層的意義,其一,乃異性 戀對於同性戀的恐懼,異性戀者對同性戀者的恐懼被泛稱恐同(homophobia); 其二,是同性戀者對於自己同性情慾的恐懼,將社會反同性戀的厭惡態度加以 內化,則被指稱為內化恐同(internalized homophobia)。有部分學者針對「恐 同」現象做進一步的研究,就恐同的範疇,Lourde在1984年提出恐同的表現方 式分別為個人的恐同(personal homophobia)、人際間的恐同(interpersonal homophobia)、機構的恐同(institutional. 7. homophobia)和 文化的 恐 同. 同性戀恐懼症,不是國際精神醫療學會承認且使用之名詞,而是創造於歐美六○年代後同性. 戀平權運動中,使用「恐懼症」這個名詞,目的在對抗並嘲鬧反同性戀的行動與意識形態,並 翻轉過去同性戀被精神醫療學科病態化之現象;也就是說,這是一個具有高度政治性的語言實 踐(limguistic practice) 。參見趙彥寧(2001b) 。看不見的權力。載於戴著草帽到處去旅行:性 別、權力、國家(頁1-26)。台北:巨流。 9.

(16) (cultural homophobia)四種形式(引自張銘峰,2001)。以下分別說明之:. 一、個人的恐同 社會被認為是異性戀的世界,因此社會環境形塑大眾認為同性戀者是罪惡 的、不正常的、有病的,對於同性情慾感到害怕、不舒服、討厭等感受。社會 對同性戀的污名化(stigma),不僅教導了異性戀者,同性戀者也深受影響。 因此,污名影響了同志自我認同,致使自我接納的困難,內化同志自身的恐同。. 二、人際間的恐同 以個人恐同為基準所引發的個人行為,透過命名、開玩笑、語言或肢體的 傷害等方式攻擊同性戀者。人際間恐同有可能暴力攻擊、傷害同志,也可能透 過非暴力的方式表達,像是對於同志身份的家人、同事、同學保持距離或冷淡 對待,甚至不與同志維繫關係。Herek在2001年於研究中指出,異性戀者對於同 性戀者的負面刻板印象及態度,可以透過「接觸」(contact)而有較為正面的 態度(引自張銘峰,2001)。「接觸」的確是開啟異性戀者認識同性戀者的一 條道路,但其就像是雙面刃一樣,只要個人的恐同沒有消失或減弱,縱然異性 戀者與同性戀者有所接觸,仍然是以偏見、歧視的目光注視著同性戀者,這樣 不僅對同性戀者沒有幫助,甚至可能造成同性戀者遭受嘲弄、攻擊。. 三、機構的恐同 機構的恐同透過各種管道表現,如政府、企業、校園…,甚至一些其他機 構或組織。家庭、工作環境、學校等都可能有恐同情結,對同志的性傾向歧視 存在著。 家庭是提供每個人安全、溫暖最重要的環境,但同志在家庭中,卻可能因 為同志的身分,而與家人漸行漸遠,甚至於現身後,需要面對與家人的衝突。 畢恆達(2004)表示在異性戀為主的社會,大眾對於同性戀不甚了解,又接收 了媒體所建構的同性戀污名,因此同志在家庭中必須將家庭的生活空間和同志 生活做一個有效的區隔,因此建構出「雙重生活空間」。在家庭中缺乏生活空 間的隱私之情況下,限制了同志在家中展現同志認同的的自由,如同志書籍、 影帶的收集都可能引起家人的懷疑,再加上同志的身分在家中不能現身,難以. 10.

(17) 得到舒展及認同,與家人的關係常呈現漸行漸遠的緊張狀態,甚至會有計畫性 離家的狀況。同樣的,曾寶瑩(2000)也表示,同性戀家庭的衝突涉及個體、 家庭與社會三個層面,父母對同志的刻板印象,源自於社會整體對同志歧視的 結構下,加上父母與子女不對等的權力關係,都可能造成同志在受迫的情境下, 不是得接受性傾向的矯正,即可能面臨行動的受限。而林欣億(2003)的研究 亦指出,可以從家看到社會位階的關係,在父權異性戀的家,排除了同性戀在 家中存在的可能性,女同志因此在家中得壓抑性慾認同,過著擔憂被曝光的緊 張心理攻防戰生活。甚至如同陳耀民(2001)所說的,同志的現身,可能會被 家庭放逐,以及不斷的被污名化。綜合以上可知,社會構築對同性戀的偏見, 家庭的聯結又以異性戀價值為主,且父母與子女因社會位階而有落差的權力關 係,使得同志對父母知曉其性傾向時的恐同反應,「在家」與「離家」成為兩 難狀況,既要避免家庭成員的壓迫,但在同志情慾與家人感情上又難以雙雙兼 顧。 在各種工作場域中,同志亦可能承受不能曝光身份的壓力,甚至同志身份 曝光後可能面臨的被迫自動離職的後果。賴麒中(1998)的研究彰顯,多數男 同志預期其同志身分會受到歧視的壓力,因此在職場中不敢暴露性傾向。可見 性傾向的歧視在工作場域中也有形無形的存在著,不僅讓同志於異性戀為主的 工作情境中感受到來自於自己身份曝光的擔憂,以及同志言談中對於同志的污 名所產生的壓力與不適,更可能同志身份曝光而遭到解職,凡此種種都彰顯了 異性戀霸權的恐同心態,透過機構的方式在對同志進行壓迫與宰制。 同樣的在校園裡,不管是同志學生或是同志教師,亦可能隱藏自己的性取 向,甚至在隱蔽的校園空間中尋找屬於同志的身分展現。從校園中看女同志的 存還(survival)機制,高中校園做為連接教育和管訓的空間和機構,不論是 訓導體系嚴格的身體規馴,或是輔導體系對情慾的控制,皆是規訓與禁制,不 僅對同志視而不見,甚至避而不談,更加顯現出異性戀機制的穿透,要每個學 生都是異性戀者,也就是說「校園成為同志最大的衣櫃」 (張喬婷,1998,2000), 但同志在校園中展開的認同,以刊物的連結,結合網路社群,到成立同志社團 逐漸展開,並未因此而受到禁錮。「台大強迫曝光事件」也是校園的恐同事件 之例,在台大學生代表的選舉中,有意參選和已擔任校園公職學生(可能)的. 11.

(18) 同志身份,被黑函強迫曝光,認為同志要任公職,必須先公布其性傾向,以示 對選民的負責(白佩姬,1996;朱偉誠,2000;倪家珍,1997;張娟芬,1998)。 在這事件中,最令人非議的是打著同志運動的旗幟,要求同志現身,卻在未經 當事人同意或毫無根據的情況之下,逕行宣稱某些參選公職的人同志身份,不 僅引起校園內熱烈討論,當中也顯露出校園中依舊瀰漫著恐同的氛圍,甚至連 「恐同」都可被直接的運用在選舉攻擊策略上,如同趙彥寧(1997:61)所言 「性. 別的標籤在恐同性戀的異性戀霸權結構中,確實可以成為有利的殺傷工. 具」。 同志學生為校園恐同環境中的弱勢,同樣的,身為教師者,在傳統尊師重 道的文化氛圍中,於恐同的校園裡,也有其矛盾的處境、內心的掙扎和適應因 應之道。強淑敏(1998)對同志教師處境的研究中發現,同志教師背負著道德 與污名的衝突,因為傳統文化的陶染下,形塑出教師神聖、道德崇高的社會形 象,但同性戀者在媒體渲染打造中,卻拼貼出犯罪、變態的污名圖像。在這樣 的背景下,同性戀教師以身體力行、讓人看見做為化解道德/污名衝突的因應之 道,並企圖由知識層面進行鬆動強固的性/別疆界;而在現身與隱藏之生存策略 中,提到在學校場域中,部份同性戀教師選擇隱藏為其生存之道,以單身訴求、 虛晃伎倆與婚姻護膜的論述策略來面對學校教師的關心詢問。因校園環境氛圍 的保守,在其中看見,規訓的機制存在師生間、學校行政體系與學生間,也存 在教師同儕間,整個學校環境可以說是異性戀為主的空間,對於同志身份的展 現是壓抑與漠視的。. 四、文化的恐同 文化的恐同亦被稱為性傾向歧視,媒介如電視、報刊、大眾書籍等都透過 不同的管道,對同志行歧視污名之實。1992 年台視新聞世界報導播出「女同性 戀的世界」系列報導,與 1998 年華視夜間新聞於「新聞特搜隊」單元中,播出 「女同志酒吧,另類樂園」報導,記者潛入女同志酒吧進行偷拍,播出時加上 充滿刻板印象的負面旁白,強迫曝光的後果導致兩家 T 吧關門(魚玄阿璣、鄭 美里,1997;張娟芬,1998;賴鈺麟,2002);以及東森電視台未經陳俊志導 演的同意盜用紀錄片「美麗少年」片段將近四分鐘,並移花接木的出現損毀同. 12.

(19) 志的形象(李德能,2003)。可見媒體傳播不僅加深社會大眾對同志的偏見與 歧視,甚至對同志人權的不尊重,侵犯其隱私權。 除了電視媒體對於同志污名的惡意報導,在書刊中也可見到對於同志的污 名與歧視,亦可見恐同心態的彰顯及對同志的不了解。在醫學的研究報告中, 像是衛生署委託台大公衛研究所教授涂醒哲所做的「同性戀者流行病學研究報 告」中,更是將同志與病態相互連結,顯現對同性戀者的歧視,同志團體不僅 因此事件走向街頭抗議,更對醫療體系與學術研究殿堂中對於同志的恐同表現 大加韃伐(王雅各,1999;朱偉誠,2000;倪家珍,1997)。 而報紙的論述中,吳鳳雪(1994)以 1983 到 1993 年的報紙報導中,解讀 其中的同性戀意涵,結果分析出報紙內容對同志報導可分為黑暗時期、渾沌時 期、與轉變時期。另外,吳翠松(1998)分析從 1969 年至 1995 年,報紙內容 對於同志的論述,結果顯現,第一階段同志與病態犯罪有關連,第二階段同志 與愛滋有關聯,第三階段為同志人權爭取階段。當中共同彰顯的是社會對於同 志的污名與恐同心態已漸漸消退,且同志已能主動出擊為自己的權利有所爭 取,但並未就此表示報紙已全然沒有對同志污名醜化的論述,僅是篇幅有遞減 的趨勢。 從恐同的四種表現形式可見,恐同情境無所不在,存在個人,存在人際間 的互動,更存在不同的機構甚或我們所接觸的各種媒介中。將恐同與內化恐同 交相串連的時候,我們可以發現,當同志與外在社會的對話過程,同志對於自 己的同志身份不僅可能不敢正視,更可能避免自己被貼上異類的標籤,反將自 己的同志認同緊緊包裹住,在較無威脅的情境下方敢抽絲剝繭地展露自己的同 志認同。. 貳、面對社會污名化的策略 同志在社會中屬於被貼上污名 (stigma)8標籤的社群,處在恐同的環境下, 8. Goffman 認為社會結構會對某些屬性(attribute) 深以為恥,將其污名化(stigmatized)。汙名化的. 狀況有二種,一是外表上可辨識的殘缺,如:肢體殘障、肥胖等;二是無法由外在辨識的個人 特質、過去記錄,例如:同性戀、假釋在外的犯人。而被污名化的族群,在人際互動上會因為 擁有污名而遭到敵意與歧視。參見苗延威、張君玫(譯) (1998) 。M. Argyle 著。社會互動(Social interaction)。台北:巨流。 13.

(20) 其人際互動會因為同志身分而遭到敵意與歧視,針對同性戀的污名,同志可能 發展出不同的污名處理(stigma management)策略。Warren在191980年提出同性 戀者可能有下列幾種污名處理策略(引自劉安真,2001): 1、壓抑(repression):因為污名,具有同性戀傾向者會壓抑對同性戀的愛與接 觸。 2、否認(stigma denial):有同性戀的行為,但是否認自己是同性戀。 3、偽裝(passing):接受自己同性戀的身份,但是設法隱藏此身份,偽裝為異 性戀者。偽裝是同性戀中最常見的污名處理策略,同性戀的身份對於其家 人、朋友、同事或是任何人來說是一項秘密。偽裝可能有正向效果也可能有 負向效果。正向效果是造成同志社團中的團結與提昇社團的重要性,另一個 正向效果則是避免了生活中的被歧視。但是其負向的效果是社交生活被侷限 在同志社團中,或是處於外在世界時會有不真實的感覺。 4、掩飾(covering):掩飾是指不會偽裝自己是異性戀者,但是會儘量避免表現 出與此污名有關的特徵,如女性化或是男性化。 5、揭露(disclose):有些同性戀者選擇向某些人或是每一個人揭露自己的身份。 揭露也同時具有正向效果與負向效果,正向效果是抒解偽裝所帶來的緊張, 而且也降低身為同性戀的羞恥感與罪惡感。但是,它的負向效果來自於可能 失去工作與居住的權利。 6、自恨與絕望(self-hatred and despair):無法壓抑又不能正視自己同性戀 的屬性。可能徘徊於一些同性戀者出入的場合,例如三溫暖,從事非個人性 的(impersonal)的性行為,但又非常厭惡此行為。 7、修復(repair):無法接納自己同性戀的傾向,企圖改變,使自己成為異性戀 者。修復可分為求助於精神醫學與自助兩個層面。有些同性戀者會求助精神 科企圖改變自己的性傾向,有些則加入自助式團體或自我尋求改變。. 参、小結 從以上文獻探討得知,面對恐同的社會環境,同志從朋友、家庭、工作機 構…中,無法得到支持與認可。且面對性傾向的污名化,同志成為「不被看見 的少數族群」(invisible minority),採取保持隱密的作法,以偽裝或是掩飾 14.

(21) 來面對各種人際互動與場合。在這樣無法自在的展現自我的處境下,對同志而 言,同志團體的存在成為尋求自我認同、自我展現的重要場域,如同Melucci在 1996年提出個人的認同過程在團體發生才具意義(引自顏卲璇,2005)。 而同志團體的存在,凝聚了同志們的士氣、累積共同的社會資源,並且可 以進一步的爭取權益,提供了個人的歸屬感以及社會的歸屬標誌。而本研究以 同志社團作為研究場域,探討社團建構的同志空間,讓深受社會汙名化壓迫的 社員,在其私領域中可以自在的展現真實面貌,自由坦露對同性的愛慾,並且 以社群的集體力量,試圖扭轉社會加諸於身的歧視與想像。. 15.

(22) 第二節 同志認同歷程 本節要進一步了解在恐同的社會環境下,同志認同的歷程。因此首先說明 認同的相關概念,接下來述說同志認同的相關理論。. 壹、認同的相關概念 在學術的領域中,認同的概念被運用在許多學科,但是對於認同的定義與 看法卻不盡相同(劉安真,2001)。有些認為認同是對自己持續之特質的知覺; 有些則認為認同是歸屬於某一團體的知覺;有些視認同是自我中真實的、持續 不變的特質;有些則主張認同是與社會脈絡互動下所建構出來的意義。 劉安真(2001)指出,心理學各學派對「認同」概念的差異主要有兩個部 份: (一)認同是個人內在的特質或是社會性的屬性?亦即認同是個人內在主觀的 自我詮釋或是社會用以檢視個人的客觀分類標準? (二)認同是一穩定、靜止而持續的特質亦或是流動性的狀態? 根據劉安真所稱,有關第一點爭議,Grotevant 在 1994 年指出,認同本身 具有互動的本質,沒有一個內在特質的形成可以完全擺脫外在社會的影響。因 此個人認同可以視為是個人對於所處之外在環境對人的分類標準之主觀知覺與 詮釋歷程。關於第二點爭議,則因立基於心理學或社會學而有所不同,Gleason 在 1983 年提出,心理學所指稱的認同主要是個人內在的心理特質,且此特質被 視為是穩定而持續的人格結構。但社會學對於認同的看法強調的是其社會性及 可變動性。 依據心理學的觀點,認同可以被視為是個人內在的特質,是個人對自我的 主觀知覺。但是依據社會學的觀點,這特質主要是在社會文化脈絡之下所形成 的。所以綜合心理學與社會學的觀點,認同可以被視為是「個人內在與社會文 化脈絡互動下所形成的自我知覺」(劉安真,2001:19)。也就是由個人經驗 建構的特質,在社會辨證關係中逐步學習和發展的,認同是後天學習的,因此 人生的過程就是一個不斷在學習建構認同的過程。. 16.

(23) 貳、同志認同的相關理論 針對同志的認同理論,可分為三種,茲說明如下:. 一、Cass之同性戀發展理論-人際一致理論 Cass在1979年以一種社會建構心理學的觀點提出的認同模式,認為強烈影 響男女同志認同形成的重要因素,是他. 她們所處的社會文化環境,而不是受. 普遍存在於人類身上的內在心理機制的影響。Cass 的認同發展過程是以男女同 志為考量,其認同發展模式分為六個階段(引自陳麗如,2000): (一)認同混淆(Identity Confusion) 個人已經意識到自己在思想感覺和行為上,已經被歸類在同性戀範圍內, 而內心對異性戀環境所構設的一些標準會有許多衝突產生。在這時候會開始蒐 集一些有關同性戀的資訊,對自己所覺察到的經驗做一澄清。若發現更確定自 己是個同志,其不一致感就越強,也會與既存社會的一些標準產生衝突。面對 此挑戰個人可能有兩種反應:一是宣稱「我可能是一位同性戀」或是拒絕將自 己的行為標定為同性戀。 (二)認同比較(Identity Comparison) 個人已經確定了自己的同性戀傾向,在這階段的主要任務是掌控自己的疏 離孤立感,因為個人在此時已經開始感覺到自己和自己的次文化團體及家庭成 員間的格格不入。在認同困惑階段宣稱自己可能是同志的人,對自己會抱有正 向或負向的自我印象,有四種不同的結果: 1、正向的同性戀評價,所得的報酬比代價高,因此認同自己是一個同志。 2、正向的同性戀評價,代價比所得的報酬高,因此可能會壓抑同性戀的外顯行 為,掩飾自己的身份。 3、負向的同性戀評價,所得的報酬比代價高,其所面臨的是如何解決內在衝 突,在解釋上會覺得自己是特例、是雙性戀、是暫時性的或是無辜的,其認 為自己只是部份像同志。 4、負向同性戀評價,代價比所得的報酬高,壓抑所有的同性戀行為,貶抑同性 戀,肯定異性戀。. 17.

(24) (三)認同容忍(Identity Tolerance) 對同性戀的認同增加,並開始和其他同性戀者接觸,來面對和處理自己的 孤獨疏離感,個人在這階段會有自己不再屬於異性戀團體的感覺,而且會為了 減少這種感覺而選擇性地、或避免和異性戀者接觸。這個階段會有三種人:一 種是認為自己可能是同志,抱持正向自我看法。再者是認為自己可能是同志, 但是有負面看法,不期望自己是同志。另外是認為自己可能是部份同志,也接 納自己。這時的認同結果來自與他人互動的結果,可能性有六項: 1、 對自己有正向看法,有正向互動經驗,更加接受自己是同志的自我印象。 2、對自己有正向看法,有負向互動經驗,會盡量避免接觸同志,貶低同志,使 自己脫離同志的自我印象。 3、對自己有負向看法,有正向互動經驗,能使看法趨於正向,接納自己的同志 身份。 4、對自己有負向看法,有負向互動經驗,會避免更多的接觸,或是對於同志身 份的評價更負面。 5、認為自己是部份的同志,有正向互動經驗,將會有更多的同志身份承諾,漸 漸不再認為自己只是部份的同志。 6、認為自己是部份的同志,有負向互動經驗,將修正自己為部份同志的看法, 對自己有負向的看法。 (四)認同接受(Identity Acceptance) 持續不斷增加和其他同性戀者的接觸,開始承認並將同性戀常態化,把同 性戀當成是一種認同及生活方式。這時,個人也開始重新建立他的人際關係網 絡,而同性戀的次文化團體漸漸對個人產生影響。但處於這階段的個人,在公 開場合多半會選擇隱藏自己的同性戀性傾向,只和特定的人接觸並選擇性地對 重要的異性戀朋友揭露自己。 (五)認同驕傲(Identity Pride) 個人對同性戀的接受和真實社會的拒絕間,存在著極大的認知差距,結果 產生個人對異性戀者的貶低,和對自己同性戀身分揭露的驕傲。 (六)認同整合(Identity Synthesis) 在這個階段,個人覺得自己已經統整了自己的同性戀認同,並將之納入自 18.

(25) 我的一部份,對於社會中既存的二分法(即「同性戀VS. 異性戀」),不再有那 麼清楚的感受,個人也體會到同性戀者和異性戀者之間,有相同處也有相異處, 較能接納自己和別人,不會因彼此的不同而感到衝突和痛苦。. 二、Coleman之同性戀發展理論-性取向理論 Coleman在1982年針對同志情慾認同的部分提出五個發展階段,簡述如下 (引自釋俊明,2006): (一)發展前期 這個階段無法察覺到自己同性情慾的傾向,也不知道有關同志的相關訊息。 (二)自我表露期 這個階段約界於13-18歲之間,自己已經知道其性傾向,但對於其概念或定 義仍然疑惑。 (三)探索期 此期類似青少年時期對性的探究,藉此發展自我形象。 (四)關係期 這個關係的主要任務在於建立親密的關係,而非只是對性的需求。 (五)整合期 這個階段見見從自我迷失到自我容忍、接納和認同,其判斷的標準在於是 否出櫃、是否有同性伴侶。. 三、Troiden之同性戀發展理論 Troiden在1989年針對同志的實證研究提出其認同發展歷程,說明如下(引 自洪雅琴,1996): (一)敏感 這時期多半在青春期之前發生,此時隱約感覺自己跟其他友伴不一樣,包 括一種難以解釋的疏離感。 (二)解離與顯著 這時期多在青少年階段發生,會有意識的把性覺察與行動分離,結果不但 沒有減少對同性情慾想望的傾向,還讓其感覺更清楚明顯。這階段會不斷心理. 19.

(26) 辯解、行動試驗,證明自己的性傾向。 (三)出櫃 這階段開始接受自己的同志身分,並且接觸同志團體及次文化,將同志身 分視為正向且可以存在的生活方式。 (四)認同 此階段肯定同志是一種正當生活方式,且對自己感到滿意,不再對其性傾 向有所遲疑。. 綜合前述,由以上的認同發展模式來看,是以線性模式,階段性的解釋認 同的發展,這些理論認為同志身分認同發展的過程是循著一定的方向進行的: 首先是對於同性感情的覺察,再來逐漸自我確定同志身分,最後發展出穩定的 正向的同志認同。也就是說同志認同歷程是由不確定到確定的過程,透過社會 互動的方式建立對同志身份的認同。 Stephen在1992指出,認同的形成是具個別差異的、變動的、游移不定的(引 自劉安真,2001)。換言之,同志的認同構成是一種流動的發展過程,個人會隨 著自己的狀況和所處情境的不同,作適當的調整和選擇,同志認同雖然會因為 環境脈絡的不同而有所改變,但也不會隨時在變動,同時具備有穩定性與流動 性的特點。 本研究以男同志團體-Group社團成員作為研究對象,成員主動參與以同志 身分為號召的團體,代表對其同志身分多已確定,才有可能進一步接觸且大方 擁抱同志圈子。如同Cass指稱的「認同接受」階段會持續不斷增加和其他同性 戀者的接觸,且同性戀的次文化團體漸漸對個人產生影響。又如Troiden表示的 「出櫃」階段,開始接觸同志團體及次文化。因此,本研究對其同志身分認同 的探究,針對參與社團之後對其自我形象和對同志形象的轉變。. 20.

(27) 第三節. 休閒場域、活動、經驗與認同的相互建構. 影響認同發展的領域,除了工作、宗教、性別…外,休閒也是這個過程的 一部分。根據 Caldwell (2005)探討青少年發展與休閒的關係,表示休閒場域是 指影響休閒活動的所有因素,而休閒不僅是活動,還包含著心理的體驗與感受, 也就是說休閒體驗來自休閒活動,休閒活動和休閒體驗皆立基於休閒場域中。 影響青少年發展的休閒因素有機會、社會的結構、成人的指引和支持、友伴和 物質環境;而要讓青少年發展朝正面積極的休閒活動特性是目標取向和. 或創. 造和表現,以訓練為主的活動,需要技能和能力,需長時間持續的進行;休閒 體驗有可能是感到有趣、享受活動、滿意、有流暢感、充滿能力感,但也可能 是負面消極的感到無聊、焦慮、有壓力。根據 Caldwell 的理論指出青少年的自 我認同形成與休閒有密切的關係,而本研究欲探討同志的身分認同構成與休閒 的相互關係,因此引用 Caldwell 的分析架構,將休閒場域、休閒活動參與及其 而感受的休閒經驗,在形塑同志身份認同的相關概念上三者相互建構,做進一 步的探究。. 壹、影響同志認同發展的休閒場域要素 休閒的英文 leisure,源自拉丁文的 licere,意指「被允許」(to be permitted)、「可以自由」(to be free)的意思,適宜的休閒活動,可以幫 助紓解壓力、調節身心、增進個體表現、維持人際互動與自我成長(涂淑芬譯, 1996)。然而休閒並不是純屬個人玩樂,還是自我認同構成的社會空間之一。 Caldwell (2005)指出,休閒場域(context)意謂著休閒環境所有的因素,和 可以影響休閒行為的特別情境。所以個人條件的年齡、性別、過去經驗以及社 會環境、休閒資源的使用及分配都是影響場域的重要因素。以下探討影響同志 認同發展的休閒場域要素,分別就社會環境和結構、休閒機會、休閒空間、友 伴和團體的部份做一討論。將其影響同志認同發展的休閒場域要素,整理說明 如圖一。. 21.

(28) 場域 Context 一、社會環境和結構 活動 Activity 二、休閒機會 三、休閒空間 經驗 Experience. 圖一. 四、友伴和團體. 休閒場域( Leisure context) 資料來源:改自 Caldwell (2005). 一、社會環境和結構 Calhoun認為性傾向壓迫與種族壓迫或性別壓迫不同,種族歧視與性別歧視 都是被壓迫到社會「底層」的劣勢地位,但同志的被壓迫卻是被排擠到社會的 「外面」,根本沒有位置(張娟芬譯,1997)。同志想在社會過生活,就必須偽 裝成異性戀。其他的弱勢者被歧視為「沒有能力」 ,可是同性戀卻被歧視為可疑 的、變態的公民。結果是同性戀在公領域與私領域裡,都受到壓迫歧視。 換言之,同性戀在我們這個為異性戀體制所主宰的社會中,其形象往往鑲 嵌於誤解、偏見中,因此生活受盡歧視與不平等對待。它展現在各個不同的生 活領域中,包括法令、工作、教育、空間…(吳翠松,1998;吳鳳雪,1994; 張喬婷,1998,2000;強淑敏,1998;畢恆達,2001,2004;賴麒中,1998; Kelly,1999) 。因為主流社會價值的污名化,同志被迫隱身,為了維護自身的安 全,必須製造謊言,過著雙重生活,導致同性戀者不能和家人、朋友分享自己 的生活,因為異性戀者出於恐懼,可能會斷絕與同志朋友的交往,甚至會有 Caldwell,Kivel,Smith&Hayes(1998)指出父母對同性戀傾向的孩子可能不旦 不支持,可能進一步還會有口語傷害、身體上的暴力行為。同志的社會處境就 22.

(29) 是處在一個恐同的環境下,必須承受社會污名化的現況,因此會壓抑、否認、 偽裝、掩飾…自己的性傾向,在這樣的社會脈絡下,休閒的環境有較大的靈活 性,可以表達個人在其他社會環境中受到壓抑的部分,Mannell和Kleiber(1997) 表示休閒不僅是讓人感覺「自由」,還讓人感覺「新的可能發展」。因此休閒 提供的自由空間,更顯得其重要性。. 二、休閒機會 Caldwell (2005)指出休閒場域提供發展的機會。而機會有二個不同的涵 義,指提供青少年參與休閒活動的選擇,意涵著擁有選擇使用資源的情況;或 指促使青少年積極發展的環境,也就是說提供各種可能性的發生。不幸的是, 對同志來說,缺少使用休閒資源的機會是個大問題。Gibson指出,通常年輕人 有許多機會和活動可以發展友誼和親密關係,但對同志而言,卻沒有相同的機 會,許多休閒內容是針對異性戀的,公開的活動,例如:學校的舞會…,而男 女同志對此類活動是無法參與的(引自Kivel,2000a)。同樣的,Godbey也提出 性傾向在很大程度上左右休閒生活。帶有同性戀傾向的男孩和女孩,入學後很 快就會意識到大部分的社會生活模式無法滿足他們,尤其是休閒的需要(張春 波、陳定家、劉鳳華譯,2000)。所以在同志族群共同體的層次上,以同志為 主體的休閒,其休閒機會的爭取之行動策略,就是要挑戰建立在性取向上的休 閒資源配置不平等。. 三、休閒空間 自我認同是跨越不同交往環境、相對持久的自我,在每一個發展階段,都 會產生一個積極的自我認同。影響認同發展的生活領域不是彼此獨立的,除了 工作、宗教、性別和政治意識形態外,休閒也是認同構成的場域之ㄧ。如同 Kuentzel(2000)表示,休閒自然的提供一個特殊的生活空間,讓人們可以積 極、正面的自我轉變,培養新的自我定義。也就是說,休閒有助於自我提升, 自我發展和建構心理發展、積極自我轉變的自我認同。 Chauncy曾對一個男同志社群進行研究,研究過程中他發現性別是一社會關 係的建構過程,而不是一穩定不變的事。此外,他也進一步提出,性別如同其. 23.

(30) 他的社會關係,是藉由特別空間建構而成 (引自吳美枝,2003),如同畢恆達 (2001:116)曾提出「我們本來以為公共空間是一個去性或無性別的空間,可是透過日常 生活中的重複表演與行為規範,卻發現公共空間其實是異性戀空間。」在日常生活裡,合. 宜的裝扮和行為是屬於異性戀的性別認同展現,因為同性戀身分的污名,同志 們往往被迫在異性戀社會中隱身,因此想要擁有同志空間的權利,是必須從「既 得利益許久的人」手中創造或爭取來的。不論是以創造或是抗爭方法爭取同志 空間的存在,目的在讓社會必須張大眼睛,不得不正視同志社群的存在,給予 公平合理的對待方式。 而在休閒空間的使用,Mowl和Towner在1995年提出,為了交友或休閒的需 要,同志們傾向開發具有群體認同性質的「私有地點」,將休閒空間創造為有 利於形成族群認同的一個「意義中心」,例如同志酒吧(引自鍾兆佳,2003), 而為了維護安全、免於騷擾,同志的休閒空間往往具有一定的領域界定性,使 外來者不易干擾它的使用;又具有迷宮特質,需有特定的人物帶領,否則不易 進入同志們休閒交誼的現場。. 四、友伴和團體 Argyle 和 Furnham 在 1983 年提出朋友關係可以滿足三個部分。首先是,物 質和工具性的幫助,朋友雖然不如家庭重要,但透過社會整合的增加,朋友的 網路可以促成團體合作而提供集體的好處;再者是,社會和情緒的支持,朋友 的網絡有助於心理健康,人會孤單,是因為缺少一個親密的社會關係,或是因 為缺少社會團體中的互動;最後是,共同的興趣、活動,尤其是共同的休閒(陸 洛譯,1995) 。因此,在這種脈絡中,以同志主體為號召所舉辦的社團,以聊天 聯誼的休閒活動為內容,組織起一個奠基同志身分的團體,並且提供交友的平 台,讓社團成員彼此「看見」,真實接觸。 團體提供了個人的歸屬感以及社會的歸屬標誌,標示的方法就是「我們這 個圈子(we group)」,這種團體的歸屬感對於同志族群尤為重要(趙冉譯, 2000),在研究中發現同性戀者覺得較孤單,較同齡的朋友感到苦悶,因為普 遍而言,同志的性身分若無法獲得原生家庭承認,在這種侷限下,友誼取代以 往異性戀家庭扮演的角色,成為社會支持主要的提供者。另外,Mannell 和. 24.

(31) Kleiber(1997)指出,人們的自我意識和自我形象是源自於他人的反應以及跟 自己的互動,使形象的形式持續和穩定,認同就建立了。隨著成長和發展,認 同雖然會改變,但是源自他人一致的訊息是穩定不變的。也就是說,個人認同 不是在真空中建立的,而是存在於「收與受」的社會互動中(趙冉譯,2000)。 因此友誼和與友伴互動有關的休閒行為是建構自我認同的重要因素。在多樣 的、有彈性的背景中,休閒成為一個社會生活的領域,人們可以發展自我認同 及發現那些由朋友情感所支持的認同。. 貳、促進同志認同的休閒活動 透過休閒活動,個人獲得生活的滿足及角色的認同,也就是說休閒提供特 殊的情境協助個人在生命過程中自我發展和改變行為,如同李素馨(2002)指 出社會上較弱勢的族群,透過休閒的參與過程,能協助角色定位、瞭解權力的 賦予和建立自我的意識,在其研究中就指出女性透過休閒參與,產生較積極的 勝任感,及對生活掌握的支配感。而社會的弱勢族群往往受到社會大環境的壓 迫, Calhoun 表示除了性別壓迫外,還有種族壓迫或性傾向壓迫(張娟芬譯, 1997) ,所以男性主義之下的女性,種族偏見下的不同族群及異性戀霸權底下的 同性戀者,都是社會上較弱勢的族群,因此,同志透過休閒參與的過程,同樣 有助於的角色定位及建立自我意識。 Caldwell (2005)指出活動(Activity)發展於場域(context)中,但並 不是所有的活動都有相同的效益,需要判斷力、自我決定、目標導向和有未來 展望的活動,是屬於效益較高的活動。而能促進同志認同的休閒活動,就以能 扭轉社會觀感、創造和表現自我、爭取同志空間和資源的休閒活動為主要的探 討方向。將其促進同志認同的休閒活動,整理說明如圖二。. 25.

(32) 場域 Context 一、扭轉社會觀感 活動 Activity. 二、爭取同志空間和資源 三、創造和表現自我. 經驗 Experience. 圖二. 休閒活動(Leisure activity) 資料來源:改自Caldwell (2005). 一、扭轉社會觀感 Shaw(2001)表示某些休閒行為或情境,挑戰了既定的主流價值時,休閒 活動作為扭轉社會觀感的反抗意味便躍然而出,當特定族群的休閒行為異於社 會主流觀感時,休閒成為扭轉社會刻板印象的重要場域。如同 Kivel(2000a) 表示,女同志喜歡藉著運動表達性別認同,而男同志並不會如此,因為性傾向 的「不同」,讓男女同志想要踰越社會對性別氣質的刻板印象。運動提供機會, 讓女同志可以改變、抵抗或再詮釋社會對性別角色的期待,對認同構成有積極 的作用。 Wearing 在 1992 年提出休閒活動的抵抗性在於幫助參與者建構出不同於主 流價值標準的認同(引自鍾兆佳,2003),Shaw(2001)亦表示,當個人投身 某種挑戰主流價值的休閒活動時,不僅反抗某些社會條件或意識形態加諸於其 身的限制,同時也為具相同社會處境的人充權賦能(empowerment),並削弱系統 性的不平等或是扭轉主流論述。因此,休閒活動不僅關乎個人擴展機會或自我 表現的行動,也具有集體性共同建構社會形象的意味。 26.

(33) 二、爭取同志空間和資源 長久以來,休閒被視為個人為紓解壓力、增進健康的自主抉擇行為,休閒 看似用來添加個人生活樂趣、增進身心健康的簡單又中立行為,但實際上休閒 空間的運用牽涉到權力的分配。Kelly(1999)以英格蘭為例,說明土地原本是 開放給人民使用的,人們可以在其上打獵、釣魚、種植…,但是後來土地成為 只給予少數人使用的特權,因此休閒與政治的關係,一開始就在於空間的抗爭。 現代有關空間的使用仍是休閒政治的討論重點,因為空間是機會,沒有空間就 沒有選擇的自由,控制空間就是政治的表現。換言之,空間意味著特定的機會 與侷限,決定了我們所能進行的休閒模式。休閒固然是種抉擇,但這種抉擇卻 發生在某個機會-侷限的空間中。而個人能夠享有哪些抉擇,往往隨著我們的 身分而改變。 Mowl&Towner也指出休閒是一個社會衝突的場域,這種衝突不但發生在不 同性別間,也會在不同的社會群體間產生(引自鍾兆佳,2003)。在休閒活動 上並非人人都享有同等的機會與選擇餘地,對某些人或族群而言,特定的休閒 形式是不被鼓勵或允許的。Jacobson&Samdahl(1998)針對老年女同志休閒經 驗的研究,指出女同志的休閒生活受到異性戀體制的侷限,因擔心性傾向的曝 光會失去工作、朋友、家人,因此會讓自己「隱形」,讓他人看不見其性傾向。 故休閒之於同志,一方面因社會污名化和歧視的緣故影響休閒方式,有消極、 拒絕的面向,強化同志弱勢地位,但另一方面也藉著休閒活動抵抗汙名和歧視, 提升或再重申自我效能,並且在無法取得安全、免於騷擾的公共空間的情形下, 女同志會創造屬於自己的私有空間與女同志社群互相支持。用這樣的角度來檢 視同志休閒的議題,會發現由於性取向的不同,同志在生活中無時無刻都得面 對異性戀霸權的監看與干擾,即使是休閒生活也不例外。 Shaw(2001)援引 Gramsci 文化霸權(hegemony)的概念,主張休閒也是再 製和合法化社會權力以及資源不公平配置的重要場域,然而,文化霸權中暗含 對性別,種族,性傾向…等看似「自然」、「正常」的不公正看法,從未能達 到全面性的支配,而要涉及一連串的鬥爭、談判和協商。換而言之,休閒確非 單純的玩樂行為,而是糾葛著各種資源分配的場域,個人對於休閒活動的選擇. 27.

(34) 受到系統性的限制,包括主流價值認可與否、休閒資源配置不均等等,凡此種 種的限制,反映與強化整體社會的權力關係。這樣的理論觀點幫助我們看見休 閒不僅是個人喜好的行為,還與社會權力結構息息相關,包括階級、性別、種 族與性取向等社會因素,都不斷地影響著我們能夠享有哪些休閒空間或形式。 在同志族群這個共同體的層次上,以同志為主體的聯誼性社團,其休閒空 間的爭取之行動策略,就是要挑戰建立在性取向上的休閒資源配置不平等,對 社會大聲疾呼同志身份的正當性。進一步來說,不論是藉由社團聚會結識其他 同志,或與異性戀社會爭取休閒資源、休閒空間,參與者都極可能在這樣的過 程中發展出更為正面、強烈的同志身分認同。. 三、創造和表現自我 Kelly 表示對於任何有意義的活動積極投入,都是成為、認識、創造自我的 過程(趙冉譯,2000),自我認同的建構必須透過各種活動確認,其中選擇和 參與休閒活動是重要的一環,透過休閒活動可以表達、建構自我概念,以及提 供資訊使別人更正確認識自己。也就是 Kelly(1983)所指的,休閒提供了一個 社會場域,給予個體機會表達自己,開放性的扮演角色,產生認同。在參與休 閒的過程中,不僅僅是行動力的展現,還具有自我認同建構的可能,因此休閒 不只是行動,也是意義。 在同志文化的形成中,為了其隱密安全的需求,會創造出屬於同志的自己 空間。但同志空間上的集中,不僅是保護的作用,還讓同志們互相看見,能展 演自我的可能。為了要表現自己,同志們會聚集在其秘密地點,在其空間的領 域會進行文化自主創造,建立相互支持與分享的群體網絡(楊長苓、柏蘭芝、 吳金鏞譯,2002)。換言之,在屬於同志的私密空間中,同志們會藉此展現自 我,或許是藉著行為、藉著語詞,甚至是身體的表現,阮慶岳(1998)就指出 身體是一個人尋求社會認同的象徵指標,由此來反射對自我意象的期待,以證 明自我存在的價值,並由此來與外界溝通。黃郁軒(2006)也提出同志個人會 透過不同於主流的服裝、髮型、流行解讀,呈顯自身族群的文化內涵;並且從 這樣的行為中,找到自我的認同意識。因此當同志參與社團,感受無所拘束的 自由環境,從中所展演的行為舉止,可能對身分認同的改變、強化或維持都在. 28.

(35) 其中發展。. 参、展現同志休閒經驗的樣貌 Caldwell(2005)指出,休閒體驗可能是積極的(例如:有趣的、自我享受、 感覺有能力…)或消極的(例如:感覺無聊、焦慮、有壓力…) 。因此,同志的 休閒活動所帶來的休閒體驗,也可能是正面的安全感與社會連結,但也有可能 會有自我傷害,不健康的休閒活動。將其同志休閒經驗的風貌,整理說明如圖 三。. 場域 Context. 活動 Activity. 一、安全 二、社會連結 三、勝任感 四、傷害. 經驗 Experience. 圖三. 休閒體驗(Leisure experience) 資料來源:改自Caldwell (2005). 一、安全 在成年人的社會中,是否決定公開個人的性傾向,不僅牽涉個人的工作、 生活,還會對休閒生活產生潛在的影響,因此Godbey指出在某些情況下,各種 不同的男女同志團體設立他們自己的娛樂和休閒機構,而在其他情況下,則會. 29.

(36) 試圖利用面對大眾的休閒服務(康箏譯,2000)。因此可知,同性戀者傾向組 織一個獨立的團體或機構,允許他們在自由時間保持自我。為了不偽裝自己, 同志的休閒空間傾向於私密的空間,但是除了在自己的圈子活動外,還是會想 要爭取更多的空間。. 二、社會連結 Mannell&Kleiber(1997)指出休閒是發展和維持關係的主要社會空間。 進行休閒行為的強烈動機,是對社會互動的需要和期望。某些休閒活動藉著社 會互動的方式,可以讓彼此更享受友誼關係;透過對自己的社會關係滿意,讓 參與者個人成長。這表示休閒將個人意義-認同,與社會意義-互動在活動中 結合起來。進一步來說,休閒作為群體互動、社會交誼的場域,涉及社會關係 (social relation)的形成,在休閒的過程中,人們得以尋找自己的友伴,甚至 在其中建立起屬於私人的穩定社群。因此,人們不僅藉由休閒歷程創造出一個 不同的自我,而且共同創造出一種共同體。. 三、勝任感 Haggard&Williams(1992)指出人們選擇休閒活動,往往奠基於是否能展 現自己的能力,期待能肯定自己的價值,產生較積極的勝任感,及對生活掌握 的支配感。因此透過將休閒活動的意義象徵化,塑造某些預期的形象。不同的 休閒活動型塑各異的身分形象,以穿著登山靴為例,不僅希望顯現登山者的身 分,還希望在別人眼中其形象是象徵愛冒險的、愛好自然的。也就是說,休閒 活動提供特殊的認同形象,透過休閒活動我們可以建構環境來構成自我形象, 以及提供資訊使別人更正確認識自己。. 四、傷害 休閒猶如一刃之兩面,既可能創造和表現自我,也可能帶來自我的傷害。 Caldwell,Kivel,Smith&Hayes(1998)針對同性戀、雙性戀或對性向有疑問者 的研究顯示,其跟同齡友伴相比較,往往對體能、健康的娛樂活動參與較少, 反而會從事傷害健康的危險行為,會有較高比率的酗酒現象,顯現出危險、不. 30.

(37) 積極正面的休閒經驗。探究其潛在的原因可能是在自由時間,他們並沒有活動 (或感到自在的活動)可以參加,因為無聊就會試著找樂子;或是藉著進行自 我傷害的休閒活動,自認為對抗社會價值,產生了對自己生活的控制感。因此 休閒經驗可能會有負面的自我傷害之面向。. 肆、小結 綜合以上所述,影響同志認同發展的休閒場域要素,有社會污名化的處境; 休閒機會的不平等;為尋求安全、隱私的空間,自然形成的同志空間;還有友 伴和團體的支持。因此,本研究將探究影響同志認同構成的休閒場域要素,首 先分析恐同的社會環境和污名化對本研究團體-Group 社團成員的影響,社團在 休閒活動中空間的使用狀況,社員在社團中獲得的休閒機會,並且了解社團成 員在定期的聯誼聚會中,社員相互支持的友伴關係其存在的意義。 再者,休閒活動能夠提供同志認同發展朝積極的面向前進,透過休閒的參 與過程,可以協助同志建立自我的意識,重塑同志身分的形象,因此,探討同 志的休閒是同志研究的重要議題。故本研究將討論社團成員的同志身分如何影 響休閒活動的選擇以及展現,又如何在其中發展出因應異性戀文化的策略,開 展休閒活動。 最後,同志進行休閒活動時與他人或團體互動所獲得的體驗,可能是積極 正向的安全感、能夠展現自我和與社會連結…,但也有可能會是消極負向的傷 害,疏離、偽裝…,透過休閒經驗可能強化或是削弱其同志身分的認同。因認 同是個人主觀經驗在社會脈絡下學習建構的過程,故透過與他人或團體互動的 休閒經驗,會影響對其同志身分的評價。因此,本研究將以深度訪談的方式, 了解社團建構休閒場域,社員參與其中的休閒活動過程,主觀感受到的休閒經 驗,並加以歸納分析,了解對其同志身分的影響。. 31.

(38) 32.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 Formation of massive primordial stars as origin of objects in the early universe. • Supernova explosions might be visible to the most

• elearning pilot scheme (Four True Light Schools): WIFI construction, iPad procurement, elearning school visit and teacher training, English starts the elearning lesson.. 2012 •

(Another example of close harmony is the four-bar unaccompanied vocal introduction to “Paperback Writer”, a somewhat later Beatles song.) Overall, Lennon’s and McCartney’s

Microphone and 600 ohm line conduits shall be mechanically and electrically connected to receptacle boxes and electrically grounded to the audio system ground point.. Lines in

This study aimed to explore the effectiveness of the classroom management of the homeroom teacher by analyzing the process of the formation of the classroom management and

Florida, R.,2002, The Rise of the Creative Class and How It's Transforming Work, Leisure, Community and Everyday Life, Basic Books, New York. (Ed), Toward Scientific

The usage of computer and Internet has provided a passageway to satisfy the needs.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is to probe into the Internet usage/online behavior and Internet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is to investigate the researcher’s 19 years learning process and understanding of martial arts as a form of Serious Leisure and then t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