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北區大學生的社團參與及公民參與之研究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北區大學生的社團參與及公民參與之研究"

Copied!
122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公民教育與活動領導學系 學生事務在職專班碩士論文. 指導教授: 指導教授:劉秀嫚 博士. 北區大學生的社團參與及公民 北區大學生的社團參與及公民參與 參與及公民參與之研究 參與之研究. 研究生: 研究生: 莊玉琪 撰 中華民國 102 年 6 月.

(2)

(3) 謝. 誌. 本論文能夠順利完成,要感謝所有曾經幫助我、鼓勵我走過這段學術生涯 的師長、親朋好友及同事們,因為有您們,讓我能夠順利完成論文的撰寫,您 們在工作、學業及生活上的協助與鼓勵,將令我難以忘懷。 在進修期間,需兼顧工作、家庭及學業,過大的壓力常讓我徹夜難眠,為 早日回歸正常生活狀態,我便許下了願望-要用一年的時間來完成論文;在論 文撰寫的過程中,我最感謝就是非常體諒及寬容我的指導教授-劉秀嫚老師, 她總是不厭其煩的提供許多寶貴的建議,在我遇到挫折時給予我相當大的支持 力量,而且,總是真心的關心我的工作及家庭;經過了這一年,她已不僅僅是 我的指導教授而已,而是一位我一輩子崇拜且敬重的大姐姐。同時,我也要感 謝口試委員傅木龍副司長及張同廟老師,在口試中針對論文研究架構及方法、 工具,提出精闢的建議與指教,在疏漏之處亦給予詳細的指正,讓我的論文能 夠更嚴謹,在此對三位老師獻上最誠摯的敬意與謝意。 其次,要感謝我最敬愛的婆婆-詹秀英女士,我愛你!自從嫁到陳家成為 您的媳婦後,多年來您的照顧,已讓我們從婆媳的關係變成了情同母女一般; 您知道我有來自於很多面向的壓力,所以您總是默默的用行動來表示支持,而 不希望我發現,但我都知道您的用心,現在,我已完成學業了,您真的可以不 用放棄您旅遊的喜好,這次您真的可以放心出國旅遊了!真的很謝謝您!若有 來世,願我還能當您的媳婦,因為能當您的媳婦真的是件很幸福的事。 再來,是要感謝我最親愛同學,有妳們一路相伴,彼此相互鼓勵與支持, 讓我在寫作的道路上不覺得孤單,謝謝靜怡、詠麟,我們三人在相互砥礪中所 培養的深厚情誼,是頗為珍貴的收穫,還有率先完成學業的佳婷,總是擔任小 老師的角色,提供非常多的指導與建議。還有,我最親愛的第六屆同學們:芝 萱、玲玲、聖年、佳宛、秋苹、敏貴、佳蓉、春輝、美齡、喬蘋、柏婷,雖然 i.

(4) 修課結束了,但因為社群平台的連結,無論我們大家身在何處,都能適時透過 網路發出關懷與鼓勵的訊息,這些感受都在在讓我感覺大家不曾分離,情繫千 里;最後,記得大家一起的承諾-一定要畢業唷,加油! 感謝我在工作上的夥伴們,謝謝亦母亦友的明珠阿姨,在工作與生活的協 助,謝謝佳慧老師、于雯姐、琇嫻、婷吟、燁嫻、雅玲、順鎔、聖博等不同工 作岡位的親愛同事;還有協助我發送問卷的北區大學的朋友們,謝謝我的長官 施學務長的鼓勵與工作上的包容,這些我在工作上的好夥件,亦是我完成論文 的一大助力。 最後,更要感謝爸爸、媽媽、公公與外子志豪的鼓勵與支持,以及佳佑與 正倢二個兒子的配合與體諒,有您們的支持,論文才得以順利完成,在此對家 人表達最深的愛意與謝意。. ii.

(5) 中文摘要 本研究旨在瞭解北區大學生的公民參與現況,以及不同個人背景、社團參 與的大學生在公民參與之差異情形。 為達上述研究目的,本研究以北區大學校院 570 位學生為研究對象,並於 102 年 4 月上旬以「大學生的社團參與及公民參與調查問卷」為研究工具進行 問卷調查,共回收有效問卷 552 份,有效回收率 96.8%。所得資料以 IBM SPSS Statistics 20.0 for Windows 進行問卷信、效度、描述統計、單一樣本 t 考驗及單 因子變異數分析。本研究結果歸納如下: 一、北區大學生在班級參與、學校參與、社會參與及整體公民參與均顯著低於 理論平均值。 二、就讀公立大學、低年級之大學生的公民參與,顯著高於就讀於私立大學、 年級較高之大學生。但性別、就讀學院及父母親教育程度等變項不同之大 學生的公民參與則無顯著差異。 三、有參與社團、參與社團數量較多、參與服務性社團、參與社團年資較高、 平均每週參與社團時間較長、有社團幹部經驗及擔任社團幹部較高職位之 大學生的公民參與,顯著高於無參與社團、參與社團數量較少、參與其他 屬性社團、參與社團年資較短、平均每週參與社團時間較短及沒有擔任社 團幹部之大學生。 最後,根據本研究之結果,提出對學校及社團輔導相關單位,以及對未來 研究的建議,提供參考。. 關鍵字:學生社團、社團參與、班級參與、學校參與、社會參與、公民參與 關鍵字. iii.

(6) iv.

(7) Abstract The purposes of this study were to understand the citizen participation of college students in Northern Taiwan, and to examine if the citizen participation of these students differed in regard to selected students’ background characteristics and their involvement in student organizations. In order to achieve the purposes mentioned above, this study used a cross-sectional survey research design. Five hundred and seventy students were selected from fourteen colleges in Northern Taiwan. The data were collected using “Questionnaire of College Students’ Involvement in Student Organizations and Their Citizen Participation.” A total of 570 responses were received and among them 552 were valid. The valid response rate was 96.8%. Reliability analysis, descriptive statistics, one-sample t-test and one-way ANOVA were conducted to analyze the data using the IBM SPSS 20.0 for windows. The major findings are listed as followings: I.. The college students’ participation in class affairs, school affairs and social affairs are significantly below theoretical average.. II.. The college students of Northern Taiwan who enroll in public institutions, or who are of lower class rank, exhibit a higher level of participation in class affairs, school affairs and social affairs.. III. The college students of Northern Taiwan who are more involved in student organizations exhibit a higher level of participation in class affairs, school affairs and social affairs. Based on the results, suggestions for schools, student organization counselors and future researchers were proposed. v.

(8) Keywords: Student Organization, Participation in Extra-curricular Activity, Class Participation, School Participation, Social Participation, Citizen Participation. vi.

(9) 目 謝. 次. 誌 .................................................................................................................. i. 中文摘要 ..............................................................................................................iii Abstract .................................................................................................................. v 目. 次 ............................................................................................................. vii. 表. 次 .............................................................................................................. ix. 圖. 次 .............................................................................................................. xi. 第一章 緒論 ......................................................................................................... 1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 1 第二節 研究目的與問題 ............................................................................. 4 第三節 名詞釋義 ......................................................................................... 5 第四節 研究範圍 ......................................................................................... 7 第二章 文獻探討 ................................................................................................. 9 第一節 社團參與的意涵與相關研究 ......................................................... 9 第二節 公民參與的意涵與相關理論 ....................................................... 24 第三節 大學生公民素養的相關研究 ....................................................... 32 第三章 研究方法 ............................................................................................... 37 第一節 研究設計與架構 ........................................................................... 37 第二節 研究假設 ....................................................................................... 38 第三節 研究對象 ....................................................................................... 39 第四節 研究工具 ....................................................................................... 46 第五節 研究步驟 ....................................................................................... 53 第六節 資料分析 ....................................................................................... 56 第四章 研究結果與討論 ................................................................................... 59 第一節 北區大學生公民參與之現況分析 ............................................... 59 第二節 個人背景在公民參與的差異比較 ............................................... 61 vii.

(10) 第三節 社團參與在公民參與的差異比較 ............................................... 71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 87 第一節 結論 ............................................................................................... 87 第二節 建議 ............................................................................................... 92 參考文獻 ............................................................................................................. 99 附錄一 大學生的社團參與及公民參與調查問卷 ............................... 105. viii.

(11) 表. 次. 表 2-1. 社團參與的相關研究發現摘要表 .................................................... 19. 表 2-2. 大學生公民素養相關研究摘要表 .................................................... 35. 表 3-1. 北區公私立大學校院一覽表 ............................................................ 39. 表 3-2. 問卷抽樣比例說明 ............................................................................ 41. 表 3-3. 正式施測對象來源及回收情形 ........................................................ 42. 表 3-4. 北區大學校院學務人員之基本資料摘要表 .................................... 43. 表 3-5. 信度分析表 ........................................................................................ 49. 表 3-6. 審核內容效度之專家名單 ................................................................ 50. 表 3-7. 建構效度分析表 ................................................................................ 51. 表 4-1. 北區大學生公民參與之描述統計與單組 t 考驗摘要表 ................. 60. 表 4-2. 不同性別大學生之公民參與現況摘要表 ........................................ 62. 表 4-3. 不同學校大學生之公民參與現況摘要表 ........................................ 63. 表 4-4. 不同學院別大學生之公民參與現況摘要表 .................................... 65. 表 4-5. 不同年級大學生之公民參與現況摘要表 ........................................ 67. 表 4-6. 父親教育程度不同大學生之公民參與現況摘要表 ........................ 68. 表 4-7. 母親教育程度不同大學生之公民參與現況摘要表 ........................ 68. 表 4-8. 不同個人背景變項之北區大學生公民參與差異比較摘要表 ........ 70. 表 4-9. 參與社團與否大學生之公民參與現況摘要表 ................................ 72. 表 4-10. 參與社團數量不同的大學生之公民參與現況摘要表 .................... 74. 表 4-11. 參與社團屬性不同的大學生之公民參與現況摘要表 .................... 75. 表 4-12. 參與社團年資不同的大學生之公民參與現況摘要表 .................... 77. 表 4-13. 平均每週參與社團時間不同的大學生之公民參與現況摘要表 .... 79. 表 4-14. 社團幹部經驗不同的大學生之公民參與現況摘要表 .................... 80. 表 4-15. 擔任社團幹部最高職位不同的大學生之公民參與現況摘要表 .... 82. 表 4-16. 社團參與不同之北區大學生公民參與差異比較摘要表 ................ 84. 表 5-1. 研究假設考驗摘要表 ........................................................................ 90. ix.

(12) x.

(13) 圖. 次. 圖 2-1. Astin I-E-O model ................................................................................ 16. 圖 2-2. Kolb 經驗學習循環模式 ..................................................................... 18. 圖 3-1. 研究架構圖 .......................................................................................... 37. 圖 3-2. 研究步驟圖 .......................................................................................... 53. xi.

(14) xii.

(15) 第一章 緒論 本研究旨在探究我國北部地區大學生之公民參與現況,比較不同個人背景 變項的大學生在公民參與之差異情形,並探討大學生社團參與對其公民參與差 異情形。本章共分為四節,第一節說明研究背景與動機;第二節說明研究目的, 並列出具體之研究問題;第三節針對本研究之重要名詞加以定義;第四節則說 明本研究之範圍。.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健全穩定的現代民主社會,除了依賴政治體制「基本結構」的公正性之外, 最重要的是仰賴其組成公民的素質與態度(蕭揚基,2000) 。公民的素質與態度 是公民所應具備的重要素養,也是政治社會化所欲塑造的結果;而達成政治社 會化的方式之一是透過教育,公民素養並不是天賦的能力,而是後天教育訓練 不斷形成的態度與智能。相較於其他教育階段,社會大眾對大學教育培養大學 生成為理想公民的期待更是殷切。此種殷切期待,從臺灣大學醫學院學生因上 課吃雞腿,遭中央大學認知神經科學研究所洪蘭教授痛批「尸位素餐」 (自由時 報電子報,2009) ;以及臺灣大學歷史系博士生阻擋救護車(聯合新聞網,2010) 的兩則社會新聞所引起的後續輿論可見一斑。 相對於前述大學生公民素養缺乏的負面新聞,以大學生為主體,積極關懷 公共議題的案例也時有所聞。例如:2009年5月由臺灣大學學生發起的「百大維 新」運動,提出跟學生切身相關的六大議題:運動場地、社團活動、校園安全、 綠色環境、通識教育、社會責任;認為由學生自己來對臺大做評鑑,看這些項 目上臺大有什麼問題、得幾分,並提出「具體」的改革措施,要求校方做出改. 因為反旺中併購中嘉案,由大學生所主導的一系. 善。又或是自2012年7月開始,. 列反媒體壟斷抗議活動等,都可見大學生願意負起公民責任,並以行動表達其 對社會的關懷。面對此兩種極端的公民行為表現,不免引人思考:上述案例是 1.

(16) 否僅是個案?若僅是個案,一般大學生的公民參與又是如何?大學生是逃避公 民責任、不願參與的「宅」公民?又或者是具社會責任感、肯參與的積極公民? 探究大學生公民參與情形為本研究動機之一。 大學生進入學術的殿堂除專業知識學習外,對於問題解決能力、溝通表達 能力、團隊合作能力的培養,人際關係的建立及策劃活動的技巧等,均有賴於 社團的養成教育。然而,研究指出臺灣大學生的社團參與卻有日漸低落的情形, 且似乎有越來越嚴重的趨勢。例如:井敏珠(1982)發現75%的學生參加過社 團活動;劉惠琴(1994)以問卷調查臺北地區1,495位大學生,發現有46.9%有 社團活動參與的經驗;但張雪梅(2003)則發現1995年至2002年間,參與大學 社團學生總人數沒有增加,但社團數大量增加,同時發現許多社團社員人數低 於十人,有愈來愈多社團瀕臨倒社的經營困境。「臺灣高等教育資料庫」針對 94學年度(2005-2006年)的大三學生統計資料為例,從入學後對各種社團活動 的參與,都以「從不」的回答比例最高,且都高達50%以上。邱雅芳(2009) 則發現,隨著逾九成的大學高入學率,目前臺灣的大學生對校園生活有愈趨向 「旅館式」的生活方式進行,對學校相關課外活動的參與日趨冷淡。研究者投 身大學課外活動指導組之學生事務工作十餘年,也發現大學生參與社團型態已 與以前大不相同,學生在校園來去匆匆的生活形態,就好比將校園當旅館;上 課時來check-in,下課時就趕緊check-out離開校園。近年來高教資料庫雖曾針對 大學生的社團活動參與進行例行調查,但因個人資料保護法之故,並未釋出相 關研究報告,因此無從得知大學生目前參與社團的現況,故研究者想透過本研 究瞭解目前大學生社團參與的現況,是積極抑或是被動消極,此為本研究動機 之二。 過去研究發現,大學生透過社團活動參與對公民素養的培養有其正面的效 益,如:楊極東(1976)發現大學生課外活動參與對其公民與民主生活的訓練 有所助益;楊極東與林淑玲(1992)認為民主教育的功能是社團活動最重要的 2.

(17) 一部分;康筆舜(2006)針對中部大學生的研究發現,參與社團活動對大學生 而言,不僅豐富其大學生活、提升學生多元能力,更使其具備畢業後進入社會 服務他人的知能;孫建文(2008)針對高雄市大學生所做研究,發現大學生有 參與社團,其公民參與態度及行為也越高;杜繐芬(2010)針對南部大學生所 做的研究發現,學生對於參與社團活動均具有正面態度;大學生在參與社團活 動的同時,其內在態度層面與外顯實際參與行為間,對於大學生的公民參與有 相當程度的影響。然過去實證研究略顯不足,且皆受限於區域性觀察;因此, 研究者希望以北區大學生為對象,探討社團活動參與及公民參與的相關性,此 為本研究動機之三。. 3.

(18) 第二節 研究目的與問題 壹、研究目的 依據上述研究背景與動機,本研究以北部地區大學生為研究對象,目的在 瞭解大學生社團參與及公民參與之現況及其差異情形,並探討大學生的個人背 景、社團參與對其公民參與的預測力。具體而言,本研究目的如下: 一、 探討北區大學生的公民參與現況,以及其公民參與是否顯著高於理論平均 值。 二、 探討北區大學生的公民參與是否因其個人背景不同而有顯著差異。 三、 探討北區大學生的公民參與是否因其社團參與不同而有顯著差異。. 貳、研究問題 根據上述之研究目的,本研究提出下列研究問題: 一、 北區大學生的班級參與、學校參與及社會參與,以及整體公民參與的現況 為何?又其公民參與是否高於顯著高於理論平均值(五點量表的中間 值)? 二、 北區大學生的班級參與、學校參與及社會參與,以及整體公民參與是否因 其性別、父母親的教育程度、就讀學校、學院、年級等個人背景不同而有 顯著差異? 三、 北區大學生的班級參與、學校參與及社會參與,以及整體公民參與是否因 其參與社團數量、社團屬性、社團年資、平均每週參與社團時間、擔任幹 部經驗、擔任社團幹部最高職位等經歷不同而有顯著差異?. 4.

(19) 第三節 名詞釋義 本研究的重要變項為「學生社團」、「社團參與」、「公民參與」;分別 將其界定解釋如下:. 壹、學生社團 學生社團 傅木龍(2000)認為大學社團是由學生依照學校規定申請成立,並依個人 興趣自由參加的組織,而何進財(2000)認為大學社團係指一群基於共同志趣 與意願的學生自動籌組,並經由學校核准成立之組織。 本研究將大學學生社團定義為:「一群具有共同志趣的大學在校學生,因 共同的理想及目標而結合,以個人意願自由參與或退出,依民主方式自我傳承, 並依據學校相關規定申請成立並獲核准的學生團體。」 本研究之學生社團共分為五大類,包括:(一)自治性;(二)服務性; (三)學術、學藝性;(四)體能、康樂性;(五)綜合、聯誼性。. 貳、社團參與 本研究參考 Astin 的投入理論、Kolb 的經驗學習理論、大學校院學生社團 發展,將大學社團參與界定為大學生投入社團的種類及程度,包括大學生參與 社團數量、社團屬性、社團年資、平均每週參與社團時間、擔任社團幹部經驗、 擔任社團幹部最高職位等六個項目;並參考孫建文(2008)、杜繐芬(2010) 的研究工具編製「大學生社團參與調查表」 ,以瞭解大學生參與社團的種類與程 度。. 參、公民參與 公民參與 許文傑(2000)認為公民參與包括狹義與廣義的公民參與。狹義的公民參 與指的是代議政治的投票選舉;廣義的公民參與則指一般的人民直接參與公共 事務,除了政治參與之外,還包括所有公共利益、公共事務的參與。本研究採 5.

(20) 廣義的公民參與,並依據大學生的生活面向,將公民參與界定為大學生在班級 參 與 (participation in class) 、 學 校 參 與 (participation in school) 及 社 會 參 與 (participation in society)等生活面向中,為了促進公共善,參與公共事務的討論、 決策的行為表現。 根據上述大學生參與公共事務的面向,參考孫建文(2008)、杜繐芬(2010) 的研究工具,編製「大學生公民參與量表」施測, 「大學生公民參與量表」所得 得分代表其公民參與的程度;得分越高,表示其在班級、學校,以及社會參與 的程度越積極。. 6.

(21) 第四節 研究範圍 本研究旨在探究大學生的社團參與及公民參與之相關情形,茲將研究範圍 界定如下:. 壹、研究地區與學校 依據教育部於 2011 年設置 「大專校院學生事務工作協調聯絡中心及輔導工 作協調諮詢中心」實施要點,北部地區聯絡中心之轄區包括:基隆、臺北、桃 園、新竹、宜蘭、花蓮及連江等縣市地區內大學校院,並根據教育部 101 學年 度《各級學校名錄》統計資料為本研究所抽取研究樣本之範圍,不包括國立空 中大學、軍警校院以及專科學校,共計 38 所大學校院。. 貳、研究對象 本研究以 101 學年度第 2 學期位處上述北部地區 38 所大學校院之在學大學 部學生為研究對象,不含碩士班與博士班學生。. 參、研究變項 本研究採量化問卷調查法,探討北區大學生的社團參與及公民參與之相關 情形,以學生的性別、學校別、學院別、年級、父母親教育程度等個人背景變 項,以及學生參與社團數量、社團屬性、社團年資、平均每週參與社團時間、 擔任社團幹部經驗、擔任社團幹部最高職位等社團參與為自變項;並以大學生 在班級、學校,以及社會三方面公共事務的公民參與為依變項。. 7.

(22) 8.

(23) 第二章 文獻探討 本章探討國內外與本研究相關之理論和研究,並做概要性的整理。全章共 分三節,第一節首先釐清社團參與的意涵並回顧相關研究,第二節探討公民參 與的意涵與相關理論,第三節則回顧大學生公民素養的相關研究,以作為建構 本研究架構之理論基礎及第四章研究結果討論的依據。. 第一節 社團參與的意涵與相關研究 壹、社團參與的意涵 一、社團之定義. ,. 根據教育部對社團的定義而言 學生社團是基於興趣與需要相同的結合, 是學校內部的組織,也是超越班級科系限制的組織(引自陳家菱,1993)。一 般而言,學生社團是指在校學生為主所組成的團體,是一群志趣相投的同學, 超越班級科系的界線,基於興趣與需要共同的結合,是學校內部學生運用課暇 之餘,在學校師長的輔導之下,一同研究專門知識、技藝或休閒活動,並以自 由參加、自治方式所組成的學生團體(廖燦輝,1991)。然而國內學者對學生 社團的定義並不全然相同,茲就年代先後,羅列相關學者對於社團的定義,說 明如下: 張火木(1992)認為學生社團為校內學生依學校規定申請成立,以同儕團 體為基礎,依個人興趣自由參加之組合。 何進財(2000)認為學生社團係指一群基於共同志趣與意願的同學,自動 籌組並由學校核准成立之組織;其活動係由全體社員共同參與,由學校老師輔 導,期能達成敦品勵學之目的,增進同學之身心健全發展,使感性與理性協調, 個性與群性調和,學理與生活結合,增廣學子們的人生體驗,讓學子們體驗群 體生活的意義與價值。 9.

(24) 傅木龍(2000)認為社團的定義是校內學生,依照學校規定申請成立,並 由個人興趣自由參加的組織,是學校系統中的次級系統,也是學校次文化的主 要基石。 張雪梅(1999)認為社團係指學生利用課餘時間,依據個人的興趣需要, 共同參與不同性質的社團組織,舉凡社團運作的一切,都屬於此類。 王誕生、宋美妹(2001)認為社團是由一群志趣相投的同學,運用課餘之 暇,在學校師長的輔導下,一同研討專門知識、技藝或休閒活動,以自由參加, 自治方式所組成的學生團體。 朱偉競(2002)認為社團是具有共同志趣的一群人,每個人以自由方式加 入或退出,依校規得到學校許可設立,以校園為行政組織範圍,以負責人為獎 懲接受的對象,經由組織的自治與組織文化而能以民主方式自我傳承者。 綜上所述,無論對社團定義為何,大學社團都必須有以下幾個條件:(一) 以大學生為主體;(二)因個人意願而自由參與;(三)因共同志趣或理想而 組成;(四)以民主的方式自我傳承;(五)經學校相關規定申請成立並獲核 准等五個要項。本研究將大學學生社團定義為:「一群具有共同志趣的大學在 校學生,因共同的理想及目標而結合,以個人意願自由參與或退出,依民主方 式自我傳承,並依據學校相關規定申請成立並獲核准的學生團體」。. 二、社團之分類 大學社團大致可分為兩類,第一類為依據 2011 年「大學法」第 33 條明文 規定應輔導學生成立,由全校學生經選舉產生的學生會及其他相關自治組織團 體,此類屬於法律明文規定必須「保障成立」的學生自治團體,包含學生會、 院系學生會及宿舍自治會等;第二類為一般性學生社團,係依前述之定義「由 一群具有共同志趣的大學在校學生,因共同的理想及目標而結合,以個人意願 10.

(25) 自由參與或退出,依民主方式自我傳承,並依據學校相關規定申請成立並獲核 准的學生團體。」 國內學者對社團的分類皆有不同,茲就年代先後,說明相關學者對於社團 的分類,說明如下: 楊國賜(1992)將社團分成(一)學藝性;(二)康樂性;(三)服務性; (四)聯誼性;(五)綜合性,等五大類。 張良漢、蘇士博(2000)將學生社團分類為(一)學術性;(二)藝術性; (三)康樂性;(四)體育性;(五)政治性;(六)聯誼性;(七)服務性 社團,共七大類別。 教育部於 2002 年所公布之大專校院社團一覽表中,將學生社團劃分為以下 十大類型:(一)系學會;(二)服務性;(三)生命關懷類;(四)學藝類; (五)聯誼類;(六)全校類;(七)康樂類;(八)體能類;(九)思潮類; (十)綜合類。 臺灣大學(2013)則依據「學生自治組織及學生社團輔導辦法」,將學生 組織區分為「學生自治團體」及「學生社團」兩大類。學生自治團體包括學生 會、研究生協會、院(系、所)學生會及研究生會等;學生社團則分為學術、 服務、學藝、康樂、聯誼及綜合或體適能等六大類。 綜合上述分類,並參考教育部每年舉辦「全國大專校院學生社團及全校性 學生自治組織評鑑暨觀摩活動」之評選類別,以及臺灣大學社團之分類方式, 研究者將全校性學生自治團體(學生會)與系學會合併歸為一類,因此本研究 將社團分為五大類,分述如下: (一)自治性社團:以學生自治或系學生發展為宗旨者。例如:全校學生會、 英文系、國文系等各系學生會。 (二)服務性社團:以校內外服務及推展社會服務為宗旨者。例如:童軍團、 慈幼社、生命關懷社等。 11.

(26) (三)學術、學藝性:以學術研究、文藝或技藝發展為宗旨者。例如:英文研 習社、投資理財社、電腦研習社等。 (四)體能、康樂性:以提倡正當休閒康樂或體能活動為宗旨者。例如:籃球 社、康輔社、國標社等。 (五)綜合、聯誼性:以促進友誼、砥礪情操為宗旨者。例如:各地區校友會。. 三、社團活動參與 社團活動參與之功能 參與之功能 大學生參與社團活動具有多方面的功能。例如,前教育部長林清江(1979) 從教育社會學的觀點,指出學生社團活動對於大學生社會化的教育功能,有重 要的影響。傅木龍(2000)亦指出透過學生社團活動的參與,可以獲得具體且 豐富的人生經驗,更能幫助學生學習社會化,增進人際關係,更可以促進學生 的學習與發展。何進財(2000)則認為學生社團活動能達成敦品勵學之目的, 增進同學之身心健全發展,使感性與理性協調,個性與群性調和,學理與生活 結合,增廣學子們的人生體驗,讓學子們體諒群體生活的意義與價值。茲就年 代先後,羅列國內學者對於學生社團活動參與之功能,說明如下: 楊極東(1976)指出學生社團活動功能有(一)個人需要的滿足;(二) 德育的培養;(三)群育的陶冶;(四)知識領域的擴展;(五)特殊興趣的 發展;(六)領導才能的培養;(七)身心健康的增進;(八)心理治療的功 能;(九)安定學校環境;(十)經濟觀念的建立;(十一)社會需要的發展; (十二)公民與民主生活的訓練等功能。 周甘逢(1992)發現社團具有下列功能:(一)發展個性,陶冶群性;(二) 配合各科教學,藉收相輔相成的效果;(三)領導才能的培養;(四)民主生 活的訓練;(五)增進身心健康;(六)建立正確的經濟觀念;(七)安定學 校環境。. 12.

(27) 楊極東與林淑玲(1992)認為社團活動是大學校園中大學生既已形成次文 化的重要環境,認為民主教育的功能是社團活動最重要的一部分。 張雪梅(1996)指出社團活動賦有多元功能的概念,必須讓全校師生有明 晰的認識。其多元功能包括:(一)發展組織與領導能力;(二)增進參與社 會的正向經驗;(三)培養良好的人際關係;(四)提供多樣化的學習機會; (五)調劑身心健康;(六)促進自我了解與自我肯定。 邱皓政(1996)認為社團活動的發展功能包括:建立認知社會與服務社會 管道、人際互動的廣泛經驗與學習、學生多元化學習及探尋自我潛能的機會、 以及學生試探性向發展興趣的機會。 林至善(2000)綜合國內外學者對學生社團功能的觀點,認為學生社團有 以下之功能:(一)發展多元化的興趣;(二)培育學生服務熱忱;(三)領 導力的培養;(四)人際關係的建立;(五)訓練自治自律的能力;(六)自我瞭 解與成長;(七)組織經營的學習;(八)健全人格之培養;(九)奠定未來 就業市場的優勢。 傅木龍(2000)社團對大專學生的實際的功能,大致可包括六大層面:(一) 良好人際關係的建立;(二)滿足個人的社會參與;(三)適應民主的生活方 式;(四)熟悉行政工作流程、步驟及規範;(五)學習企業管理的方法;(六) 培養同理心及服務熱忱。 何進財(2001)認為學生參與學生社團,可增進自我了解、自我發展、自 我實現,在群眾中也能訓練口才與領導才能。 黃玉(2001)指出社團經驗會影響臺灣大學生心理社會發展,參加社團且 有幹部經驗的學生在「能力感」、「情緒管理」、「自主性」、「自我認定」 及「目標發展」上顯著高於未參加者或只作社員者,而社團中領導經驗可促進 13.

(28) 學生在「能力感」、「自主性」及「目標」上的發展。 羅中展(2002)認為社團活動正因為可以為同學提供一個絕佳的生活成長 的學習環境,所以在其中所培養及訓練得到之人際關係、自我表達、自信心、 經營管理等技能,都是我們期望能早日擁有的社會生活技能。 張同廟(2003)認為學生參與社團活動是培養人格教育一個相當重要的環 節,許多實證研究顯示,社團活動對教育具有正向價值,並且對增進社會經驗、 領導才能、情緒管理、利他價值、服務觀念、生涯規劃及生活滿意度等皆有正 向的效果。張同廟(2007)進一步指出社團活動至少具備下列幾點功能: (一) 提供發展多方面興趣,增加休閒活動的選擇性; (二)增進參與社會的正向經驗, 有助於培養學生服務社會的熱忱; (三)培養領導的能力與被領導的胸襟; (四) 建立良好的人際關係,成為一位受歡迎的人; (五)訓練自治自律的能力,成為 一位具有獨立思考的人; (六)促進自我了解和自我成長; (七)健全組織發展, 在團體互動中,尊重個性陶冶群性與增進辦事能力; (八)提供正常健康的感情 交融的場所與機會,有助於健全人格之培養; (九)在社團中成長茁壯,可節省 未來用人單位訓練成本,奠定未來就業市場的優勢。 王誕生、林依儒、周立德(2004)認為社團是培養學生身心成長,學習自 我認同的地方。而大學校院的學生社團更具有充實學生知識技能、促進社會化, 為將來投入社會做準備的功能。因此,一個健全的學生社團組織,在大學學生 學習與成長生涯中佔有舉足輕重的地位。. 社團活動的參與對學生具有相當多的益處,研究者 整理如下十項功能:(一)舊興趣保存並發展新興趣;(二)培養解決問題的能 力;(三)提高領導能力;(四)發展自我能力、展現才能;(五)培養生活與 行為規範,提升公民素養;(六)促進身心和諧與健康;(七)增進人際間溝通 綜合上述文獻資料得知,. 14.

(29) 以及分工合作的精神;(八)體驗社會化,進而職業探索;(九)增進人與人相 處經驗,學習社會適應;(十)融入群體生活,進而提升團隊精神。 貳、社團參與相關理論 社團參與相關理論 一、Astin 投入理論 Astin(1984)提出投入理論,主張投入是指學生對於學習有關的活動上, 投注於心理與生理兩方面的心力。強調學生的發展是由參與中產生作用,將會 有實質助益及提升個人參與校園生活的滿意度。其亦認為「要達到個別課程的 成效,必先誘導學生願意努力並投入精力,以引發其學習與發展的渴望」。 因此,Astin(1984)對投入理論提出了的五個基本假設,說明如下: (ㄧ)投入是指對於各種事物所投入的精神與精力-學生由特定的活動中學習 到的經驗,如校內的球類競賽。 (二)投入的過程具持續性的-學生對目標投入的經驗,對時間投入的程度, 會因學生所處的狀態及時間而異。 (三)投入包含質和量兩面向-參與投入一項活動的時間長短,即是指投入的 量,認真及專注於活動上的程度,即是指投入的質。 (四)學生學習和個人發展的成果,與學生對課程的參與情形直接相關。 (五)教育政策或實務工作的效能,可增進學生參與的能力而定。然而 Skipper 與 Argo(1999)認為 Astin 所提出的投入理論,是指「學生投入校園經驗的身 心質量」,而校園經驗包括正式的課程環境經驗及非正式的社會領域或社團的 參與。 Astin 認為學生成長與發展的程度,與其投入校園教育方案的質與量有密切 15.

(30) 關係,而政策或實務工作的效能,和是否能增加學生投入學習有直接關係。此 外,Astin(1990)提出輸入-環境-成果模式(input-environment-outcome, I-E-O model),在此模式中,所謂「輸入」(I)是指個人特質、家庭背景、入學前 課業與人際經驗;而「環境」(E)是指進入大學後接觸的人員、方案、政策、 文化、經驗等,而「成果」(O)是指學生的人格特質、知識、技術、態度、 價值、信念與行為。其亦認為大學生在校園中參與校園活動的經驗,會對其學 習成果有很大的影響。長期以來,國內外學者以投入為主體的相關研究,如於 1983 年至 1986 年間,Pace 以 CSEQ 調查美國 74 所大學 25,427 名大學部學生, 發現學生努力程度越高,收穫越多(Pace, 1990);國內學者陳淑瓊(2008)及 朱朝煌(2010),分別以國立大學學生為研究對象發現,學生參與非正式課程 活動在人際分享、同儕、師生互動的表現高於未參與者。 Environment 環境 社團參與. Input 輸入 個人背景. 圖 2-1. Outcome 成果 態度、價值、信念. Astin I-E-O model. 資料來源: 資料來源:Astin, A. W. (1990). Assessment for excellence: The philosophy and practice of assessment and evaluation in higher education. New York, NY: American Council on Education/Macmillan. 研究者為大學課外活動組的學務人員,因此在本研究中較關注於 Astin 投 入理論的大學生社團參與(E) ,包括社團參與的經驗與程度,對其公民參與(O) 的影響。但從國內過去相關研究(見本章第三節)也發現大學生的性別、學校 別、學院別、年級、父母親教育程度等個人背景輸入變項(I)與學生的公民參 與有關,因此將以上述個人背景及社團參與為自變項,期能釐清大學生的個人 16.

(31) 背景及社團參與對其公民參與的預測力。. 二、Kolb 經驗學習理論 Kolb(1984)提出經驗學習理論,將學習解釋為經驗轉化成知識的過程, 人們經由實際接觸產生經驗,透過反思去觀察、體會自己的實際經驗,經由反 思體悟出新的觀念及原理,再應用新觀念於新的具體經驗上。 經驗學習理論分為四種不同的學習階段,包含情感面向的具體經驗階段 (concrete experience, CE);觀察面向的反思觀察階段(reflective observation, RO);思考面向的抽象概念化階段(abstract conceptualization, AC);行動面向的 主動實作階段(active experimentation, AE),以下介紹四種學習階段的內涵: (一)具體經驗階段(CE) :從獲得的經驗中去學習,在學習過程中完全投入 且無偏見,以個人的方式參與經驗及處理當前的狀況;運用直覺式、情感性的 方式來解決問題,而不是以系統性、科學的方法,屬於情感面向的學習。 (二)反思觀察階段(RO) :做任何判斷前會先多方面的觀察,從不同的角度 觀察事物,並審慎評估。透過仔細觀察及公正描述,以了解某一情況或事件所 具有的意義,以多元觀點觀察並反思這些經驗。 (三)抽象概念化階段(AC) :以邏輯的分析與思想來學習,對新的事物充分 瞭解及思考後,才進行下一步行動,藉由整合觀察,將概念化為理論,用科學 的方法解決問題。 (四)主動實作階段(AE) :透過行動或實作的方式證實先前的假設,以獲得 新的知識與經驗。專注於主動影響他人與改變現況,此階段擅長把事情付諸行 動,依照理論做決策及解決問題。 上述四個階段是一種迴圈學習的原理,每一階段都有其關聯性,在具體經 驗階段為反思觀察階段提供了基礎,透過對具體經驗的觀察和反思,可以有很 多新的想法,將新的想法概念化為理論,根據新的理論進行實作以及嘗試,內 17.

(32) 化為知識,所以每階段都有其重要性,並且都是其他階段的基礎,是互相影響 的,形成學習週期,如圖 2-2 所示。. 具體經驗階段(CE) 情感面向 反思觀察階段(RO) 觀察面向. 主動實作階段(AE) 行動面向. 抽象概念化階段(AC) 思考面向 圖 2-2 Kolb 經驗學習循環模式 資料來源: 資料來源:Kolb, D. A. (1984). Experiential really matters ingeneral education:Prov experience as the source of learning and development. Englewood Cliffs, New Jersey: Prentice Hall. 教育的最終目的必須與社會生活密切配合,藉由 Dewey 的經驗教育以及 Kolb 所發展的「經驗學習循環模式」 ,從社團的內涵及研究者在實務工作上多 年觀察所得,大學生從事有意義、實際操作、具挑戰性的社團時,常常需要撰 寫計畫書、規劃並執行活動、過程中的募款行為、宣傳擺攤、總務核銷等體驗, 都是由探索逐漸走向理解、反思,再行動,如此周而復始地擇其善而改,藉由 做中學,學中做的過程,結合理論與實務,達到經驗學習的目標。 大學生在參與社團的過程中,他們與同儕互動,互相幫助,看到他人的需 要,進而培養出公民意識與責任感,並轉化成具體的公民參與行動。 18.

(33) 參、社團參與 社團參與的 參與的相關研究 國內大學生參與社團之實證研究,大致分為兩大類,其中一類以大學生社 團參與為依變項,探討大學生的社團參與情形及其相關的個人或環境因素;另 一類則是以大學生社團參與為自變項,探討大學生參與社團的影響與效益。本 研究最主要目的在了解北區大學生的公民參與是否因其個人背景不同而有顯著 差異,因此在相關研究的探討上,聚焦在與大學生社團參與有關的個人背景變 項。茲將相關研究發現,摘要於表 2-1。 表 2-1. 社團參與的相關研究發現摘要表. 社團參與的相關研究發現摘要表 研究者(年代) 楊極東(1976) 吳幼妃(1977) 井敏珠(1982) 楊淑娥(1996) 陳雪貞(1987) 羅麗雲(2001) 田瑞良(2004) 柯慧貞等(2004) 黃益松、羅麗雲 (2007) 洪升呈、辛麗華及李 連宗(2009) 王秀敏(2011) 戴宏杰(2012). 性別. 科系.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年級 學院別 學制別 居住環境 學校地區. 註:●達顯著差異 ○未達顯著差異 -研究者無研究該變項 資料來源: 資料來源:研究者自行整理 19.

(34) 從表 2-1 相關研究的摘要可發現,和大學生社團參與有關的個人背景變 項,大致可分成:一、性別;二、學院別;三、年級以及四、其他變項等。簡 要說明如下:. 一、性別 由於傳統對男、女生性別角色扮演期望不同,養成男女不同人格特質,普 遍認為男性應主動、好強、獨立進取;女性應被動、柔弱、依賴。余嬪(1998) 指出性別角色期待與形塑是最強大的社會控制之一,個人行為常常會受到社會 態度影響,因此使得性別可能成為影響社團參與差異的因素。楊極東(1976) 研究發現女生參與社團活動者居多;吳幼妃(1977)研究發現女生參加社團情 形較男生為佳,男生較女生積極參與社團,女生對社團活動的評價較高;陳雪 貞(1987)發現女生對社團的滿意度高於男生,女生參加社團活動的程度也高 於男生;陳新轉(1993)發現女生在社團活動參與上高於男生;羅麗雲(2001) 研究發現女生在社團的滿足與滿意程度高於男生;柯慧貞等(2004)研究發現 男生參與社團活動的程度較女生為高;黃益松、羅麗雲(2007)研究發現約有 4 分之 3 的大學生有社團經驗,男生多於女生,以參加學藝性社團占多數;但 田瑞良(2004)研究卻發現,男女生在社團活動參與上並無差異相似;洪升呈、 辛麗華及李連宗(2009)研究發現男、女生的社團參與態度並無差異。. 二、學院別 羅麗雲(2001)發現理學院的大學生對社團參與有較高的正向肯定評價反 應,而資電學院的大學生對社團參與較易有負向評價反應;柯慧貞等(2004) 發現不同學院別在參與社團活動的程度上達顯著差異,參與程度由高至低依序 為醫、農、商(管理)、理、法、文、工學院;但洪升呈等人(2009)發現不 同學院的學生之社團活動參與態度並無顯著差異;王秀敏(2011)也發現臺灣 北區私立技職大學就讀不同學院學生之社團參與並無顯著差異。從上述研究發 20.

(35) 現,由於學校地理位置不同,所以學院結構與大學生社團活動參與的研究發現 並沒有定論,本研究將以北部地區的大學生為研究對象,再探討大學生的社團 參與是否因其主修的學院別而有不同。. 三、年級 楊淑娥(1996)發現隨著學生就讀年級的漸增,學生的社團參與程度也漸 低;柯慧貞等(2004)也發現隨著年級的增高,大學生參與社團的程度呈遞減 之趨勢,一年級參與程度最高,其次是二年級,再其次是三年級,四年級之社 團參與程度最低;戴宏杰(2012)則發現年齡較長、年級較高的大學生,其社 團參與動機及身體意象均較高。. 四、其他因素 前教育部部長林清江(1979)曾經提出社會地位的高低,本身就代表物質 與文化環境的差異,高社經地位家庭往往較中低社經地位家庭提供更為優渥的 文化刺激與學習環境;而吳慧瑛(2007)的研究中指出,家庭的社經地位常用 父母親的教育程度、父親的職業、家庭所得等變數來衡量。其中家庭的社會地 位可由父、母親的教育程度代表,而家庭的經濟地位則與家庭所得密切相關; 研究者任職的學校常見父母親教育程度的差異,對學生參與社團活動有不同的 主張,故將父母親的教育程度納入本研究個人背景變項。 除上述因素外,研究者於私立大學學務工作服務十餘年,常與公立大學學 務工作人員交流與互動,發現公私立大學社團參與的風氣不盡相同,或許與學 校的政策、定位及校風不同而有差異;而柯慧貞等(2004)研究亦發現,不同 學制別在社團參與的程度上達顯著差異,即二技學生顯著低於大學或四技學 生,但因本研究設定的對象為一般大學,較無學制上的差異,研究者反而較關 注於公私立大學學生在社團活動參與上的差異表現,故將學校別納入本研究個 人背景變項。 21.

(36) 由以上相關研究發現得知,大學生的性別、學院別及年級對社團參與產生 不同程度的影響,學校別及父母親的教育程度為研究者關注且欲探討的變項; 因此呼應本研究的研究問題之二,北區大學生的班級參與、學校參與及社會參 與,以及整體公民參與是否因其個人背景(性別、學校別、學院別、年級、父 母親的教育程度)不同而有顯著差異。. 肆、小結 綜合以上文獻資料,可以瞭解大學社團係以一群具有共同志趣的大學在校 學生,因共同的理想及目標而結合,以個人意願自由參與或退出,依民主方式 自我傳承,並依據學校相關規定申請成立並獲核准的學生團體。各校社團分類 皆不相同,本研究則依據「全國大專校院學生社團及全校性學生自治組織評鑑 暨觀摩活動」之評選類別,將大學社團分為(一)自治性;(二)服務性;(三) 學術與學藝性;(四)體能與康樂性;(五)綜合與聯誼性等五大類。 依據國內學者及實務工作者的研究,大學生參與社團活動具有多方面的正 向功能,不僅可以促進學生心理社會發展、培養多元的學習及興趣,亦可促進 人際關係與自我成長,達到全人教育的目標。然而,社團活動亦可以彌補正式 課程的不足,正如林國泰、洪國峰(2003)研究指出,學生在社團參與的過程 中獲得以下的自我成長,如(一)培養健全的人生態度:由生活能力中瞭解自 我,建立自我概念,養成良好生活習慣及方式,培養良好品格及態度,並能在 生活中自然流露於行為;(二)體會到做人的重要:由社團參與過程中,在於 有學長姊的傳承風氣,建立良好人際脈絡的社會化能力,培養做人基本道理及 角色的扮演;(三)學習做事能力:由社團參與的過程中,由於服務對象不同, 不能以自己的興趣、經歷、價值觀,套用到不同的服務對象,從中體會其做事 的方式;這樣參與社團活動的訓練後,將有助於培養大學生各方面的能力。 本研究透過社團參與意涵、相關理論及相關研究,建構出本研究社團參與 22.

(37) 的理論基礎;社團對於大學生的價值,以及大學生參與社團能獲得的學習及發 展,探討大學生社團參與的不同,對其公民參與的影響。. 23.

(38) 第二節 公民參與的意涵與相關理論 公民參與的意涵與相關理論 公民參與是成為公民不可或缺的要素之一。因此本節首先釐清公民參與的 意義,接著,探究公民參與的重要性,最後再探討公民資質理論中的公民參與, 以作為公民參與量表設計之基礎。. 壹、公民參與 公民參與的意義 參與的意義 公民參與可分從「公民」及「參與」來說明。 「公民」可分狹義和廣義的公 民,狹義的公民侷限於「在政治」上獲有法律規定的權利與義務的個人身分, 而廣義的公民則是指除了政治關係外,在更廣泛的「公共社會生活」中,擁有 權利和義務的成員身分(劉湘川,1997) 。 「參與」則是指:鼓勵民眾參與行政 方案的規則與執行(Woldo,1980,引自孫建文,2008),因此「公民參與」從字 面上可定義為:具有公民權的人民參加公共事務。 「公民參與」因學者切入觀點的不同,定義也略見差異,如:在公共行政 辭典中,所謂公民參與,是指「政策形式、方案執行和行政決策的過程中,公 民的直接涉入」 (引自陳金貴,1992) ;吳英明(1993)認為公民參與指「人民 或民間團體基於主權的認知和實踐,對於政府的行動及政策可得到充分的資 訊,同時也有健全的參與管道」 ;林水波、王崇斌(1999)則認為公民參與是指 「人民基於主體性的認知與實踐,經由對政府行政與公共事務相關知識與資訊 的吸收,透過平等公開的參與管道,直接貢獻自己的情感、意志與行動於公共 事務的處理之中」 ;許文傑(2000)對公民參與的解釋,指出狹義的公民參與, 是目前代議政治的投票選舉;廣義的公民參與,除了政治上的參與之外,還必 須包括所有公共利益、公共事務的參與,也就是所謂的直接民主或參與式民主。 公民參與是要讓公民可以參與公共決策,而不是由少數人代替人民決定。蕭揚 基(2004)提出公民參與公共事務的管理與執行,基本上是一種「由下而上」 的作法,使公民具有知行合一的能力,共同推動公共事務。 24.

(39) Camino 與 Zeldin 指出公民參與是「在集體行動中去影響抉擇,並認為公 民參與是民主的基石,是每個人的事,不僅在官員和專家身上」 。Fall 則認為公 民參與是廣泛的主題,但簡單而言,是指「公民和其社會及政府的互動」 (引自 楊晶雲,2011) 。 綜上所述,公民參與的定義及其涉及的層面十分廣泛,但多強調人民涉入 公共社會,以行動改變社會的決策;我們大概能從中擷取出「公民參與」的數 項基本原則: (一)公民具有平等多元管道; (二)公民能直接涉入公領域的決 策; (三)公民本身也具備參與的意願及能力,預期個人行為可能產生的影響, 並持續投入公共事務等。 本研究考量大學生的公共生活面向,將「公民參與」界定為大學生在班級、 學校及社會等生活面向中,為了促進公共善,參與公共事務的討論、決策以及 執行決策的行為表現。. 貳、公民參與的重要性 公民參與是民主政治的核心問題之一,無論對於政治國家,還是對於公民 社會,公民參與都是實現現代民主社會的必要條件。其實,所有民主的價值和 意義,只有通過公民參與才能真正實現。因此,國內學者對於公民參與的重要 性論述如下: 陳金貴(1992)認為公民參與的重要性如下: (一)公民參與可以增加政治系統的對外代表性與回應性的。 (二)公民參與可增加民主國家的品質,提昇公民士氣和政治義務。 (三)公民參與可以增進公民對政府功能運作的瞭解。 (四)公民參與可提供人民對政治環境控制的感覺,減少疏離感。 (五)參與促使政治社區與政治系統的整合,使每個人了解和尊敬彼此政治觀 25.

(40) 點,提昇公眾間的合作。 (六)公民參與可以提升政府的合法性,個人參與行政規劃和執行,更能傾向 於順應這些行政決策。 林水波與王崇斌(1999)指出一個有效的公民參與系統,必須包含三個相 互影響的要素,如公民的主體性、知情的公民及直接平等的參與管道,分述說 下: (一)公民的主體性:指公民參與的主體是一般人民,在民主制度的體制下, 統治者或行政者的統治與領導權的正當性及合法性是來自人民的同意,而公民 參與公共事務的處理,正表現其主體性。 (二)知情的公民:指參與公共事務的公民都能具備相關知識與擁有充足的資 訊,具備處理公共事務的能力。行政機關應保障人民知的權利,促使每一個參 與公共事務處理的公民擁有「知的權利」 ,具備參與能力。 (三)直接平等的參與管道:是指公民親自參與公共事務的處理,且每一位公 民都有平等參與的機會,在參與討論的過程中,不因參與者的背景是專家、行 政者或是一般大眾,而有差別待遇,其意見受到同等的重視。 徐千偉(2000)認為公民參與可以促使公民個人及公共意識的覺醒,避免 行政菁英壟斷,重振公民自主權及政府正當性,進而促進民主行政的實踐。公 民透過參與公共事務的經驗,也可以證明自己具有某種影響公共事務的能力, 進而肯定自我、發展自我。 陳定銘(2002)則從公民參與的特質,論述公民參與的重要性如下: (一)落實民主政治:透過公民參與,使得自身權利得以彰顯,而民意代表帶 自然會尊重民之所欲,公民參與理念會更加落實。 (二)創造公共利益:公共政策需要符合大眾利益,民主社會中,人民逐漸了 解如何爭取自身權益,透過適當的管道來表達期望,將有助於穩定社會。此外 若公共政策能納入更多民眾意見,能夠形成較佳方案,創造有利多數政策,這 26.

(41) 樣的結果必會受到多數人支持。 (三)發揮公民資質:公民參與是彰顯民主政治的精神,公民實踐自身的權利 與義務,就是民主政治的最佳表現。人民必須扮演公民的積極角色,公民參與 是現代社會進步的象徵之一。 李沛青(2010)指出,由於公民對影響生活的公共事務愈來愈關心,但若 欠缺公共理性,以自我利害為思考或行為選擇的基點,可能會造成更大的不公 平或資源的浪費。因此,推動公民參與可以幫助人民尊重多元,關懷社會,也 給予政府行政人員向民眾解釋政府行動和政策的機會,對人民本身、政府及社 會整體感都能發揮作用,是民主社會不可或缺的要素。 綜上所述,可歸納出以下八個公民參與的重要性,如: (一)提昇公民的 素質與能力; (二)保障公民資格; (三)提升政府的合法性及政策接受度; (四) 降低疏離感; (五)落實民主政治(六)創造公共利益; (七)促使公民個人及 公共意識的覺醒; (八)形塑公共精神。由上可知,推動公民的公民參與何其重 要,大學生若能具備公民參與的能力與熱誠,推動公共事務,當參與的經驗愈 多時,大學生便可以發揮公民參與之精神,以邁向成熟社會。. 參、公民資質理論中的公民參與 林火旺(2000)認為公民資質思潮中,因時代及想法的推移,著重的觀點 不同,出現了不同的想法與派別,有四種為最具有代表性的看法,自由主義 、公民共和主義(civic republicanism) 、社群主義(communitarianism) (liberalism) 以及多元文化主義(multiculturalism) ;四者因其發展背景與重視面向不同,對 於公民參與的看法亦有所不同,以下就四種觀點來探究公民參與,分述如下:. 一、自由主義的公民參與 自由主義的公民參與觀點 參與觀點 受到宗教改革和啟蒙運動的影響,自由主義(liberalism)強調個人自由的 優先性及人的平等性,主張每個個體對自己的生命具有理想與自主性,因此認 27.

(42) 為每個人只要符合消極的法律規定,即可被視為國家的公民,是一種普遍性的 公民資格觀。由於承認並尊重個人的自由必然造成差異與多元,因此,自由主 義的政治設計就是希望在差異與多元的前提下,建立一個統合的社會(林火旺, 2002) 。林火旺(1998)進一步指出自由主義思想具有以下特點:承認價值多元、 肯定個人的自由、人的平等性和政治中立、理性社會制度是完全透明秩序、容 忍歧見、法治與民主。 沈宗瑞(2002)歸納自由主義的公民參與觀點,是個人優先於國家而存在, 也就是個體先於群體,公民角色只構成個人自我一部分而非全部,不需要透過 社群與公共生活來實現自我的界定。自由主義是消極的自由,不受干涉的自由, 其私人領域才是公民生活的重心(林火旺,2000) 。 由上述學者對自由主義的論述可見,自由主義下的公民參與觀點雖因應時 代脈絡有所轉變,但根據文獻大抵可歸結出以下結論:個人優先於社會、國家 而存在,公民的角色只構成個人自我的一部分而非全部,並以中立性原則制定 公共政策,個人以私人領域為重心,可自主發展公民參與,是消極的公民參與。. 二、公民共和主義的公民參與 公民共和主義的公民參與觀點 參與觀點 Skinner(1992)指出公民共和主義(civic republicanism)的傳統源於希臘 羅馬的政治思想,經過中世紀文藝復興時期的修正和發展,這支以馬基維利 (Niccolo Machiavelli)為核心的共和思想,影響了十七世紀英國的憲政改革, 。 和十八世紀法國對專制主義的反抗(引自孫建文,2008) 亞里斯多德認為公民天生就是政治性動物,同時適合統治別人也被人統治 的人,而統治與被統治意指共同參與公共政策,尊重決策者權威,共同遵守決 定,形成「法律」 。因此,公領域參與政治就是善,私領域事務只是工具,強調 公領域才是目的,唯有參與公領域才能發揮真正德行與實現美好生活(引自林 火旺,2000) 。 28.

(43) 公民共和主義定義,主動積極參與公共事務,是公民資格的必要條件,只 有透過公民主動積極的參與,才會對社群產生認同及歸屬感,進而形塑社群的 公共善,並願意主動維護和促進公共善的實踐(引自許國興,2007) 。 由上述學者對公民共和主義的論述可知,公民參與強調公民的「主動積 極」 ,重視「公民參與」與「公民事務」 ,群體性從事善的行為,在生活上實踐 責任與德行。正如林火旺(1998)指出,公民共和主義認為道德人格並非天生, 要透過教育和訓練,訓練小孩將公利置於私利之上,促進政治社群的公共善, 使學生具有實踐公民資格的動機。. 三、社群主義的公民參與 社群主義的公民參與觀點 參與觀點 彭如婉(1998)指出,社群是由公民的共同文化、價值、歷史和目的所組 成,個人無法維持創造社群,其基礎是「共同」之意,意指其規範有共同理解、 指涉,並為大家共享,是一種構成性的社群觀點,其共同價值、規範與目標, 成為生活上道德意義,就是一種善的本身。 社群主義(communitarianism)強調公民是社群內的一個成員,除身為成員本 身的特權和義務外,社群主義非常重視公民認同和公民德行,因公民認同才使 得公民的身分有意義,具有公民德行才使公民身分可以具體實踐,並可歸納三 個重點:公民的國家認同、公民的積極參與、公民的德行實踐(劉阿榮,2003) ; 透過公民參與過程,加深彼此共享的(common good)感受,產生更強的公民認 。 同,三者形成緊密且良性的循環(鄭慧蘭,2001) 由上述學者對社群主義的論述可知,社群主義承襲公民共和主義的公共善 和公民德行觀點,修正自由主義重視個人及共和主義強調集體的思維,而重視 個人與「社群」的認同,整合出社群主義公民參與觀點:強調社群生活的共善, 是有賴於公民參與公領域的決策,並是積極性的公民參與,且這些德行必須要 在「參與」的過程中才有意義。 29.

(44) 四、多元文化主義的公民參與觀點 多元文化主義的公民參與觀點 多元文化主義者強調國家與個人間,還有一個極為重要的單位,就是各個 不同的群體,例如:種族、社經階級、文化、宗教、性別及殘障者等。這些群 體的認同對於群體成員的生活意義有重大影響,不應在公共領域中排除或忽略 群體的差異性(黃學聖,2002) ;由於受到自由主義與社群主義以兩股思想論戰, 使多元文化主義者認為現存族群壓迫與宰制,主張保障弱勢族群在政治中發言 機會,以及獲得族群公民權的行使與落實,使弱勢族群能在大型社會,享有更 寬闊生活空間(李沛青,2010) 。 由上述學者對多元文化主義的論述可知,多元文化論中的公民參與,強調 各族群帶著不同文化特質與尊嚴,強調平等、積極參與、尊重多元性、勇於發 聲,並透過參與式民主的互動過程,彼此尊重,肯定彼此差異性並瞭解他。 綜合以上三個主義及自由主義的公民參與觀點發現,自由主義認為公民可 以自由選擇在公共領域中的作為與不作為,但出發點是基於保障「個人權利」; 公民共和主義及社群主義認為透過「主動參與」及「社群認同」 ,一切的價值才 能予以體現;多元文化主義更是主張公民應具備實踐者和行動者的特質,以使 差異獲得保障,主張「肯認差異」 。上述四者對於公民參與的論述雖有所不同, 但研究者認為,無論是從何種政治哲學思考,皆重視人民對公民事務的參與, 雖然自由主義這種從「自利」角度出發的公民參與是最常見的動力,主張是消 極公民參與,但亦重視人民涉入公領域,影響集體決策是必要的,透過參與、 傾聽、接受、了解他人不同立場,才有可能發展出同理、尊重的角度。因此, 不管驅動參與的力量為何,促使公民真正參與公領域事務,並在過程中接觸多 元資訊,拓展視角觀點,才有可能達到公民共和主義、社群主義及多元文化主 義中公民參與的理想。. 30.

(45) 肆、小結 綜合以上文獻資料,可以瞭解「公民參與」是指一般的人民直接參與公共 事務,以促進公共善;並且在參與過程中人民有討論、做決定的權利,甚至能 參與決策的執行,意即是較廣義的定位為個人與社會的互動的行動面向;並歸 納國內學者對公民參與的重要性,如: (一)提昇公民的素質與能力; (二)保 障公民資格; (三)提升政府的合法性及政策接受度; (四)降低疏離感; (五) 落實民主政治(六)創造公共利益; (六)促使公民個人及公共意識的覺醒; (八) 形塑公共精神。 雖然自由主義、公民共和主義、社群主義或多元文化主義等公民資質理論 對公民參與的本質與範圍有所差異,但皆肯定公民對公共事務參與的重要性。 作為國家未來發展所繫的大學生,其對公共事務的參與更攸關成熟公民社會的 型塑。有鑑於此,我們更應重視大學生的公民參與,並瞭解其相關因素,期能 在大學生養成教育中培育具備公民參與的能力與熱誠的大學生,以邁向成熟公 民社會。. 31.

(46) 第三節 大學生公民素養 大學生公民素養的 公民素養的相關研究 相關研究 大學生的公民參與是重要的公民素養。有鑑於過去針對大學生公民參與的 研究相當有限,因此在相關研究的文獻探討上,擴及大學生公民素養的相關研 究,以作為本研究擬定研究架構及未來討論研究發現的參照。以下就研究時間 的先後,羅列國內學者對於公民素養的相關研究,並分述如下: (一 一)廖添富 廖添富、 )探討我國師範院校學生「 廖添富、劉美慧、 劉美慧、董秀蘭( 董秀蘭(1997) 探討我國師範院校學生「公民參與態度」 公民參與態度」 與「公民教育觀點」 公民教育觀點」相關性之研究 廖添富、劉美慧、董秀蘭(1997)採行問卷調查法,針對我國 12 所師範院 校 934 名學生進行研究。研究發現:(一)師範女學生的公民參與態度較男學 生積極;(二)在意識型態的教學觀點有顯著差異,由高至低分別為社會科學 類科、語文類科、數理類科、藝術類科。 (二 二)康筆舜 康筆舜( )針對中部大學生社團參與活動對組織公民行為影響之研究 康筆舜(2006) 針對中部大學生社團參與活動對組織公民行為影響之研究 康筆舜(2006)採行問卷調查法,針對中部大學校院在學參加社團 809 位 學生進行研究。研究發現:(一)大學女學生在社團參與活動與組織公民行為 表現均優於大學男學生;(二)大學三年級學生在社團參與活動、組織公民行 為表現優於其他年級的學生;(三)科技大學組別學生平均數最高,顯示科技 大學社團學生在組織公民行為表現,對於社團強化組織的認同、公益行為的展 現、人際利他的精神及堅守本份工作高於一般大學及技術學院的學生社團; (四) 醫學院的學生在整體社團參與活動情形優於其他學院的學生。(五)不同社團 屬性之大學生在組織公民行為及其組織認同、組織公益、堅守本份等構面有顯 著差異性存在,服務性社團組別平均數最高,顯示服務性社團學生在組織公民 行為表現,對於社團強化組織的認同、公益行為的展現、堅守本份工作高於其 他不同屬性社團的學生;(六)參與社團年資以二年至未滿三年的學生在組織 公民行為及其組織認同、組織公益等構面表現較佳,即為大學生參與社團活動 32.

(47) 時間越長,越能培育較佳的溝通協調能力、豐富的社團經驗較高的成就感與滿 足感。 (三 三)孫建文 孫建文( )針對大學生公民參與態度與行為之研究 孫建文(2008) 針對大學生公民參與態度與行為之研究 孫建文(2008)採行問卷調查法,針對高雄市 9 所大學 568 名學生進行研 究。研究結果發現:(一)個人背景變項(性別、年級、學院、社團經驗、修 習通識課程、參與服務學習、閱讀習慣)對公民參與態度與行為解釋量低,意 即大學生的公民參與態度與行為,不會因為個人變項的不同而有差異;(二) 有參與社團之大學生對公民參與態度及公民參與行為有顯著預測力,即大學生 在有參與社團,他的公民參與態度及行為也越高。 (四 四)顏 顏素霞( )針對公民資質研究 素霞(2009) 針對公民資質研究: 公民資質研究:屏東師範學院大一學生公民知識與公 民活動態度取向之相關研究 顏素霞(2009)採行問卷調查法,針對屏東師範學院大一 201 位學生進行 研究。研究發現: (一)女生在「政治參與」 、 「政治反省」和「社會反省」的得 分均高於男生,即女生比男生有較積極的反省能力; (二)大一學生在公民活動 的參與態度平均得分較高,即大一學生公民參與態度較高年級為高。 (五 五)李美玲 李美玲( )針對大學住宿生之公民參與態度與公民參與行為研究 李美玲(2009) 針對大學住宿生之公民參與態度與公民參與行為研究—以 大學住宿生之公民參與態度與公民參與行為研究 以 北部一所公立大學為例 李美玲(2009)採行問卷調查法,針對北部某所公立大學 877 名住宿生進 行研究。研究結果發現:(一)在公民參與態度上,不同性別的住宿生沒有差 異;新生宿舍住宿生在「宿舍責任態度」明顯高於高年級宿舍住宿生;(二) 在公民參與行為上,男生在「參與宿舍活動」、「意見表達」顯著高於女生, 新生宿舍的住宿生顯著高於高年級宿舍住宿生;(三)有志工經驗的住宿生在 宿舍內的「參與宿舍公共事務態度」顯著高於無志工經驗之住宿生。即有志工 經驗越多的住宿生在參與宿舍公共事務態度就越積極。. 33.

(48) (六 六)杜繐芬 杜繐芬( )針對臺灣 杜繐芬(2010) 針對臺灣南部大學生參與社團活動對公民素養之影響 臺灣南部大學生參與社團活動對公民素養之影響 杜繐芬(2010)採行問卷調查法,針對南區 14 所大學 802 位大學生進行研 究。研究發現:(一)女大學生關懷社會的程度比男大學生高;(二)就讀的 年級越低,大學生所表現出來的公民參與行為越多,即低年級學生在公民參與 行為上較高年級學生積極;(三)性別、年級、父母親的教育程度對關心公共 事務層面,並無顯著差異;(四)社團參與程度中,「參與社團平均時間」是 「關心公共事務」及「公民參與行為」的重要相關因素,且對關心公共事務之 行為有正向效應、對公民參與行為有正向關係,亦即大學生在大學校院中參與 社團的平均時間越多,其表現出來的關心公共事務及公民參與行為則越高; (五) 社團參與認知、社團參與情感、社團參與行為、社團年資、幹部經驗、參與社 團平均時間、參與社團數均與公民素養有顯著的正相關,表示大學生在社團參 與態度上越為正向、社團參與程度越高,其公民素養則越高,其中以社團參與 認知與公民素養相關最高。 (七 七)嚴秋蓮 嚴秋蓮( )針對大學生參與服務學習課程與公民素養影響因素研究 嚴秋蓮(2011) 針對大學生參與服務學習課程與公民素養影響因素研究 嚴秋蓮(2011)採用量化為主,質性為輔,以 100 學年度第一學期修習校 園服務學習課程、社團服務學習課程、通識服務學習課程和專業服務學習課程 之公私立各 5 所 447 位大學生進行研究,質性研究則針對量化研究發現的問題, 由四種服務學習課程各選兩位大學生進行訪談,訪談資料以質性分析方式,補 足或解釋量化研究無法探究的內涵。研究結果發現:(一)父母親的教育程度 越高,社會關懷與公民責任的平均得分越高;(二)有幹部經驗的大學生,在 公民素養的「社會關懷」、「公民責任」「公民參與能力」之差異均達到顯著 水準,代表有幹部經驗大學生在公民素養顯著高於無幹部經驗者。 綜合上述國內實證研究,茲就個人背景變項及社團參與變項對於大學生公 民素養的研究發現,依性別、科系、年級、學院、學校類別、父母親的教育程 度、參加社會服務團體、社團屬性、社團年資、擔任志工經驗、社團經驗、參 34.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Results of the analysis carried out by the Laboratory of the Civic and Municipal Affairs Bureau indicated that the quality of potable water of the distribution networks and

: joint hearing before the Subcommittee on International Economic Policy, Export and Trade Promotion and the Subcommittee on East Asian and Pacific Affairs of the Committee

Data sources: Civic and Municipal Affairs Bureau, Cultural Affairs Bureau, Macao Government Tourist Office, Education and Youth Affairs Bureau, Macao Sports Development

Expecting students engage with a different level of language in their work e.g?. student A needs to label the diagram, and student B needs to

Grant, ed., The Process of Japanese Foreign Policy (London: Royal Institute of International Affairs, 1997), p.119.

Please liaise with the officer in your school who are responsible for the Class and Subject Details Survey for using of the same class names in both the Class and Subject

community, including the students, teachers, support staff (counsellors, social workers);.. parents and board of governors, are involved in confronting the issue

Concerning those who consider the involvement of Humanistic Buddhism in social affairs as proof of its lack of sacredness, the Tiantai thought of the “mutual containment of th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