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新北市學校柔道教練工作壓力來源與因應策略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新北市學校柔道教練工作壓力來源與因應策略"

Copied!
129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運動與休閒學院 體育學系 碩士學位論文. 新北市學校柔道教練工作 壓力來源與因應策略. 研 究 生:蕭宇廷 指導教授:楊梓楣. 中華民國 103 年 6 月 中華民國臺北市.

(2) 口試委員與系主任 (所長) 簽字之論文通過簽名表. i.

(3) 新北市學校柔道教練工作壓力來源與因應策略 2014 年 6 月 研 究 生:蕭宇廷 指導教授:楊梓楣. 摘要. 台灣競技運動尚未全然產業化之際,柔道教練往往必須身兼數職,以致教練壓力集 於一身,且是一種長時期身心皆處於高度壓力的狀態,其來源與因應策略為何,實需進 一步的被探究,提供教練們最好的協助。本研究主要針對新北市學校柔道教練工作壓力 來源與因應策略進行探究,藉由教練本身觀點,來發崛出造成他們產生工作壓力的原因, 以及個人因應策略又有哪些?其調適過程為何?又有那些外在助力適時介入?本研究採 質性研究,以深度訪談法為主,輔以文獻分析等方式蒐集資料,再將所蒐集的資料加以 分析與整理,結果發現,受訪者目前均感受到工作壓力。工作壓力現況大多為:1.身兼 行政職無法專心於柔道教練工作。2.工作時間過長。3.選手表現不如預期。新北市學校 柔道教練工作壓力來源為:自我本身要求;外界要求達成與否;選手成績及家庭責任。 綜合研究結果提出結論與建議:新北市學校柔道教練的壓力源主要為:1.柔道教練學校 角色與任務混淆。2.柔道教練柔道專業不受肯定。3.柔道教練壓力無法受到學校、家庭 的支持與關懷。其因應策略為:1.自我轉移(如運動或休息等…)。2.尋求社會資源。3.溝 通及協調等。最後本研究提出下列建議:1.公務人員每週最低工作時數,必須考慮適用 工作性質。2.加強社會支持,以增強學校柔道教練對壓力之因應。3 加強學校柔道教練 之獎勵,來達到激勵的目的。. 關鍵詞:柔道教練、工作壓力、因應策略. ii.

(4) The Stress Sources of New Taipei City Schools Judo Coaches and Coping Strategies June, 2014 Author: Hsiao, Yu-Ting Advisor:Yang, Chih-Mei. Abstract. As the time of sports in Taiwan has not been industrialized completely, judo coaches often have to wear many hats at the same time. It’s a long-term status that coaches under such a high pressure of body and mind, and it’s also a burden that coaches have to bear all the responsibilities. And there really are some necessaries to find out where the pressure sources are and what the coping strategies are to help the coaches to deal with their working pressure.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is to investigate the stress sources of New Taipei City school judo coaches and their coping strategies. With the point of views of the coaches themselves, the researcher wants to find out the reasons that cause New Taipei City school judo coaches working pressure, coping strategies, the processes of adaptation, and the external help. Qualitative research and in-depth interview were employed in this study. This study showed that all the interviewees were under some stresses including multiple roles between coaches and school administrators made them couldn’t focus on coaching athletes, working over time, the results of competitions departed from expectations.The stress sources of New Taipei City school judo coaches are setting self-goal too high, unfulfilled social expectation, and the grades of competitions and family responsibilities. The conclusion of this study were as follows: 1.New Taipei City school judo coaches are under stress because of three reasons. (a)The role of the coaches conflicted with that of the administrators.(b)Coaches’ professional capabilities had not been valued highly. (c)Coaches had not been supported and did not get enough consideration from school and family. 2. Coping strategies included self-transformed iii.

(5) such as getting enough exercise and rest, looking for social resources, and making communications and coordination. Finally, the study makes the following recommendations: 1. Public servants’ minimum working hours per week must be considered suitable for the nature of the work. 2. It is better to strengthen social support to enhance the school judo coaches coping pressure 3. It is better to strengthen the incentives of the school judo coaches to achieve the purpose of motivating.. Key words: Judo coach, Working stress, Coping strategies. iv.

(6) 謝誌. 從小不喜歡念書的我,沒想到竟能夠將研究所完成,回想這三年的日子,真的是不 可思議,我竟然撐過去了!論文得以順利完成,首先要對不起及感謝我的指導老師楊梓 楣教授,對不起的原因是因為資質愚笨的我總是拖到最後一刻才找老師,但老師總是不 厭其煩的給我許多建議,並以博厚的學術涵養與修養,在百忙之中撥冗指導,給予我許 多專業、精闢而深入的見地,猶如一盞明燈,使我對論文的架構更加瞭解,甚是感佩。 其次,感謝林啟賢教授與梁嘉音教授在論文審查與口試過程中,愷切指正,多所建 議,獲益匪淺。感謝求學期間一起奮戰的同學們—宣宇、祐緯與世雷,彼此相互鼓勵、 扶持與幫忙,使我在論文寫作過程中更有動力,並能享受學習當中的愉悅;再者感謝我 的未婚妻李寧,無時無刻的支持與陪伴,使我在論文最後階段能夠堅持下去,順利完成。 最後要感謝爸爸及媽媽對我的一路栽培及教誨,成長的過程中,總是把最好的給我,沒 有你們就無法成就今日的我。. 蕭宇廷. 謹誌. 2014 年 7 月 30 日. v.

(7) 目次. 口試委員與系主任 (所長) 簽字之論文通過簽名表 .............................................................. I 中文摘要 .................................................................................................................................... II 英文摘要 ................................................................................................................................... III 謝誌 ............................................................................................................................................ V 目錄 ........................................................................................................................................... VI 表次 ......................................................................................................................................... VIII 圖次 ........................................................................................................................................... IX. 第壹章. 緒論 ............................................................................................................................ 1. 第一節 問題背景........................................................................................................................... 1 第二節 研究目的與待答問題 ..................................................................................................... 4 第三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 5 第四節 名詞解釋........................................................................................................................... 6. 第貳章. 文獻探討 .................................................................................................................... 8. 第一節 柔道的發展 ...................................................................................................................... 8 第二節 工作壓力之意涵與理論模式 ...................................................................................... 13 第三節 教師工作壓力的來源與理論模式 ............................................................................. 28 第四節 柔道教練與工作壓力來源之研究 ............................................................................. 35 第五節 工作壓力因應策略相關研究 ...................................................................................... 45 vi.

(8) 第參章. 研究方法 .................................................................................................................. 49. 第一節 研究方法與步驟............................................................................................................ 49 第二節 研究架構......................................................................................................................... 52 第三節 研究對象......................................................................................................................... 52 第四節 訪談之進行 .................................................................................................................... 55 第五節 實施程序......................................................................................................................... 58 第六節 資料處理......................................................................................................................... 59 第七節 研究倫理......................................................................................................................... 60. 第肆章. 結果與討論 .............................................................................................................. 62. 第一節 結果 ................................................................................................................................. 62 第二節 討論 ................................................................................................................................. 94. 第伍章. 結論與建議 .............................................................................................................101. 第一節 結論 ............................................................................................................................... 101 第二節 建議 ............................................................................................................................... 102 第三節 未來研究方向 .............................................................................................................. 104. 引用文獻 .................................................................................................................................105. vii.

(9) 表 次. 表 2- 1、青年柔道全國性錦標賽彙整表 ........................................................................... 12 表 2- 2、國內外研究者對壓力的定義彙整表 ................................................................... 14 表 2- 3、國內外研究者對工作壓力的定義彙整表 ........................................................... 21 表 2- 4、國內外研究者對教師工作壓力來源整理一覽表 ............................................... 28 表 2- 5、柔道教練相關研究整理表 ................................................................................... 38 表 2- 6、國內體育專業人員工作壓力來源之相關研究整理表 ....................................... 40 表 2- 7、Lazarus and Folkman 因應策略八種模式表 ...................................................... 48. 表 3- 1、新北市學校柔道教練背景表 ............................................................................... 53. 表 4- 1、新北市學校柔道教練工作壓力來源與因應策略受訪者工作現況一覽表 ....... 62. viii.

(10) 圖 次. 圖 2- 1 壓力及壓力的反應圖 ............................................................................................. 13 圖 2- 2 壓力的刺激論觀點圖 ............................................................................................ 19 圖 2- 3 壓力的反應論觀點圖 ............................................................................................ 19 圖 2- 4 壓力的互動論觀點圖 ............................................................................................ 20 圖 2- 5「生物心理社會」模式 .......................................................................................... 24 圖 2- 6「個人與環境適配」模式 ...................................................................................... 25 圖 2- 7「壓力循環」模式 .................................................................................................. 26 圖 2- 8 壓力四階段歷程圖 ................................................................................................. 27 圖 2- 9 Kyriacou and Sutcliffe 的教師工作壓力模式 ....................................................... 32 圖 2- 10 Tellenback,Bernner, and Lofgren 的教師工作壓力模式 .................................... 33 圖 2- 11 Moracco and Mcfadden 的教師工作壓力模式 ................................................... 34 圖 2- 12 壓力與工作表現曲線圖 ....................................................................................... 44 圖 2- 13 Lazarus 認知評估壓力因應理論模式 ................................................................ 46 圖 2- 14「個體、環境互動」壓力因應理論模式 ............................................................ 47. 圖 3- 1 研究步驟流程圖 ..................................................................................................... 51 圖 3- 2 研究架構 ................................................................................................................. 52 圖 3- 3 實施程序圖 ............................................................................................................ 58. ix.

(11) 第壹章. 緒論. 第一節 問題背景 競技運動水準日漸提升,競技運動成績的展現,在國際社會中常被做為展現國力、 宣揚國威及提升國家聲望與地位的最好工具,同時也被視為一個國家進步的指標;而國 際競技運動舞台,是另一種型態的外交戰場,亦是展現國力及提升國家能見度的有效途 徑,因此,競技運動為我國前進國際舞台的最佳途徑。行政院體育委員會施政方針中也 提到加強運動人才培訓,改善運動選手與教練制度 (體委會,98-101),以在國際競技運 動訓練的演進,越來越具有競爭性時,教練的素質乃是決定一個國家在國際運動競賽舞 台上,成功的主要關鍵因素 (林文郎,1999),優秀運動選手背後推手即是運動教練,國 家積極培育優秀運動選手,爭取奧運奪金之際,其重要性更是不可忽視。 運動競技水準提高,是教練發揮本領結合運動員本身充分和所展現的成果。教練是 實現所有運動科研結晶的最主要動力。也是運動訓練的直接組織與管理的核心人物,承 擔著培訓運動員的主要任務,對運動員生理、心理及社會的全面發展,提高運動員運動 成績的提昇與運動團隊目標主導具關鍵的影響作用 (蔡俊賢,2002)。運動教練工作性質 特殊,有其獨特的工作環境與問題,一方面隨著時代進步、經濟的發展與社會的急速轉 型,逐漸邁向多元化教練所面對的問題早已更趨複雜;另一方面長久以來運動場所永無 止境的競爭,在優勝劣敗的環境下,使得原本負荷已頗為沉重的工作,更添無比的壓力 (張宏亮,1994)。 每個運動代表隊中都會有著一位教練,專門負責團隊的經營以及妥善安排選手們的 訓練課程,除了平時指導運動選手該有的專業知識外,在比賽時也在適當的時機,教導 選手如何發揮平時所學的技術以及適合的戰術,以獲得比賽勝利。對於教練的職責,可 以廣義的涵蓋運動技術的指導、體能上的訓練、戰術的養成、運動選手的健康管理以及 1.

(12) 敵對情蒐分析等,都視為教練在領導團隊時所需具備的能力 (吳萬福,1992)。 運動教練為具有專門素養與指導技術,指導運動選手從事合理有效的訓練 (練習), 以便參加比賽時,能突破自我擊敗對手,獲得優秀成績為己任的指導者 (蔡昆霖、吳萬 福,1999)。運動教練的工作,包括運動技術的指導、體能的訓練、戰術的培養、運動 選手平時的生活健康管理以及蒐集相關情報等,而教練本身的人格修養及對運動的喜好 與了解,皆會對選手產生重大影響。運動教練所面對的訓練環境、接觸對象以及本身職 務等是複雜多變的,由此可知,教練所要扮演的角色,更加多重且重要,教練需扮演哪 些角色呢?根據 Seefeldt (1987) 曾提出教練所需扮演的角色有:規劃者、教師、勝利追 求者、運動傷害急救及醫護諮詢者、士氣激勵者、體能訓練者、保護者、父母及朋友等 角色。因此,專任運動教練存在之必要性與重要性與日俱增,又運動教練由於必須扮演 多重角色,如配合學校單位的行政業務、兼任體育教師、選手訓練與管理、爭取選手成 績與升學、進修專業技能、績效評估與升級、與家長溝通和配合及選手生涯發展…等等, 種種人事物皆有可能造成運動教練工作壓力。 且不只於比賽及練習,運動教練集眾多角色於一身,就我國而言許多運動教練,幾 乎都兼有體育教師一職,在此身兼數職的狀況下,相對的所承受的身心壓力必然也會跟 著增加。許瓊云 (1992) 就認為同時扮演教師與教練雙重角色之體育教師,常有無法兼 顧的現象,這種情況會產生極大的工作壓力,也會因工作壓力而發生心理和生理的疾病, 由體育運動相關領域實證研究可發現 (吳政融,2002;周麗華,2006;姜韻秋,2005; 梁玉秋,2002;康純怡,2002;蔡育佑,2006;戴興豪、何若湯,2006),體育專業人 員均感受到中等程度的工作壓力,其工作壓力之大可想而知。 林立曼 (2000) 指出,工作壓力是個體於工作場所內外,所遭遇與工作結果有關之 優勢、劣勢、機會、威脅,而形成個人生理及心理之調適狀態,其結果可能造成正面或 負面的。運動教練工作壓力指的是學校專任運動教練,在從事訓練選手的過程中,所面 臨的工作壓力而言,不包括教練日常生活壓力、家庭壓力或來自社會的其他壓力 (張宏 亮,1994),所以運動教練需經常的在假日從事訓練工作且工作時間很長,無多餘時間 放鬆其緊繃的情緒。當面對社會上不同的期望與任務或遇到成績不甚理想時,將形成運 2.

(13) 動教練的工作壓力,若運動教練欲完成其任務,需端賴運動教練的竭盡心力,也唯有高 昂的工作情緒與意願,方能有效地達成目標,而運動教練工作壓力來源為工作情境最直 接的作用關係。 壓力 (stress) 是指個體生理或心理上感受到威脅的一種緊張狀態。此種狀態使人在 情緒上,產生不愉快甚至痛苦的感受 (張春興,1995)。也是個人在面對具有威脅性情境 中,一時無法消除威脅及脫離困境時的一種被壓迫的感受 (張春興,1999)。 至於 McGrath (1970) 之壓力的定義,當一個人感到自己未能完成要做的事情,而這 個結果對他來說又是重要時,「壓力」便會隨之而生,也因此壓力可說是需求和反應之 間存在的一種不平衡狀況,若無法滿足需求,則會出現身心不良的後果。而 Spielberger (1971) 主張壓力是個人所遭受到的外在強迫力量,此力量對個人會構成某種程度的威脅 性。以如本研究聚焦之柔道教練之工作性質而言,壓力工作情境中所無可避免的,且適 當的工作壓力刺激能幫助個體激發潛能,並提高工作表現 (Dunham, 1981),但壓力若超 過某種程度,會耗盡情緒與生理資源,感到挫折、焦慮、情緒耗竭 (Moracco and McFadden 1982)。MacNeil (1981) 認為工作壓力是工作情境中許多內外在變項與個人人格特質交互 作用下所產生的現象,若個人察覺到工作情境中發生某種狀況,以致於威脅其心理的平 衡,此種現象為工作壓力。過度的壓力則會耗損或摧毀精力,對個體造成身體與心理的 損傷與行為困擾,導致組織生產力減低,可見過度的壓力對身心健康與組織效能都有不 利的影響,因此工作壓力問題應特別予以重視 (吳秉恩,1986)。 由上述可知,運動教練工作壓力的大小是個人與環境交互作用而產生的,適度的壓 力是個人進步的動力之ㄧ,過度的壓力卻會影響個人生活適應與滿足,甚至危害身心健 康 (劉榮哲,2004)。相關研究顯示社會支持,能減緩壓力所帶來的負面衝擊,是個體舒 緩壓力的資源之ㄧ,亦會對生理或心理健康有所影響 (周玉慧,1997;林玉禎,1996)。 以本研究壓力界定,是指以柔道教練工作特性所導致生理及心理上的威脅性,是個人難 以於短時間之內擺脫並化解的。由於我國在體育運動專業人員工作壓力來源與因應策略 相關文獻甚少,且大多屬於普遍性量化調查,量化調查及統計吾人概可得知一種普遍性 的現象,但相對的也缺乏一種以個人為研究視角的探討,因此,本研究主要以一新北市 3.

(14) 學校柔道教練為研究對象。希望以深化個人壓力因應策略的個別視角,來探討新北市學 校柔道教練工作壓力來源與因應策略,由教練本身觀點,來發崛出造成他們產生工作壓 力的原因以及個人因應策略又有哪些?其調適過程為何?又有那些外在助力適時介入? 凡此均為本研究聚焦所在,最後提出結論與建議,希冀能對目前從事柔道教練工作者有 所助益,進而增加其訓練品質及專業素養,為國家培養優秀柔道人才,提升柔道國際競 賽成績。. 第二節 研究目的與待答問題 一、研究目的 基於上述的研究背景,研究者提出下列研究目的: (一) 探討新北市學校柔道教練工作壓力來源。 (二) 分析新北市學校柔道教練工作壓力因應策略。 (三) 根據研究結果提出結論與建議,對新北市學校柔道教練,提出可行的建議及改進參 考。. 二、待答問題 根據前述的背景與目的,本研究統整的待答問題如下: (一) 新北市學校柔道教練工作壓力來源為何? (二) 新北市學校柔道教練面對工作壓力因應策略為何?. 4.

(15) 第三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 有關本研究之研究範圍及相關限制,茲說明如下: 一、研究範圍 本研究以新北市學校國中與高中柔道教練為研究對象。其中包含「體育教師」 、 「專 任運動教練」及「柔道教練」。. 二、研究限制 (一) 研究對象的限制 本研究由於研究方法與時間限制,僅就新北市學校國中與高中柔道教練為研究對象。 經訪談及文獻分析的發現與結論,可能無法推論至全台灣其他縣市學校柔道教練;研究 對象可能因主觀的想法及表達能力的差異性,研究結果難免有誤差。. (二) 研究者的限制 研究者本身過去在新北市某高中學校擔任柔道教練約 7 年左右時間,和研究對象已 初步建立良好關係,省略了在質性研究中進入現場和研究對象熟悉的時間,但也因為過 去的關係為敵校身分,在研究過程中,研究對象難免會有不能告知的隱藏資訊,因此研 究者必須充分告知研究對象此研究的客觀性、中立性及訪談內容的保密性,使研究對象 能自在地陳述與表達其想法和意見,減少其防衛心態。另外,研究者對於受訪內容的理 解與描述能力對研究結果難免有誤差,所以研究者盡可能抽離自身之觀點,盡其所能以 最客觀且最中立的立場,將所蒐集到的資料真實確切地呈現出來。. (三) 研究方法的限制 本研究採用訪談法,屬質性研究,重視口述報告資料的整理、分析與詮釋,對於研 究對象的見解,探討其意義和解釋,瞭解其所為、所思、所感,而其中難免涉及個人自 身主觀意識,無法避免。 5.

(16) 第四節 名詞解釋 茲將本研究主題重要名詞界定如下: 一、 新北市學校 本研究之新北市學校係根據國民教育法及高級中學法所設立於新北市學校且設置 有柔道校隊而言。. 二、 柔道教練 吳萬福 (1992) 將運動教練的定義區分為狹義與廣義,狹義的運動教練是指導運動 選手學會運動技術,參加比賽時幫助選手發揮平時所學技術、戰術,以便克敵制勝的人; 廣義的運動教練是指包含運動技術的指導、體能的訓練、戰術的培養,加上運動選手的 健康生活管理、蒐集有關情報,甚至以整個人格影響運動選手,使運動選手能在合適的 環境中接受旋練,參加比賽,創造優異成績。簡單的說,運動教練就是擔任運動選手的 訓練工作之指導者,最終的目標就是讓所指導的運動員能在運動場上有優秀的表現。本 研究中所指的柔道教練,乃指服務於新北市學校並擔任柔道隊教練,其身份包含體育教 師及專任教練。. 三、 工作壓力 工作壓力 (job stress) 係指個人於工作情境中,精神與身體對內在和外在的一種生 理與心理反應,而這種反應會導致個人心理不舒服或有壓迫感受。本研究認為工作壓力 的定義乃是與工作相關的因素中,所引起個人與工作環境間產生知覺上的差距,及在工 作情境中所受到的刺激,使個人和工作情境之間產生失衡的現象,因而影響認知、生理、 心理的狀態,進而導致工作者在心理或生理上產生的一種失衡狀態,影響到工作的表現 與身心的健康,稱之為工作壓力。. 6.

(17) 四、 因應策略 因應策略係指個體面對超過本身所擁有資源的內外在情境或問題時,為避免產生壓 力、焦慮、威脅或其他身心疾病,努力去處理情境或問題的動力歷程。. 7.

(18) 第貳章. 文獻探討. 本章主要探討國內外相關文獻,以期對本研究相關主題有更深入的瞭解,並進一 步掌握研究主題的內涵。全章共分為五節:第一節為柔道的發展;第二節為工作壓力之 意涵與理論模式;第三節為教師工作壓力的來源與理論模式;第四節為柔道教練與工作 壓力來源之研究;第五節為教師工作壓力因應策略相關研究。. 第一節 柔道的發展 一、柔道運動的起源 柔道的「柔」是柔能克剛,順應對手的攻擊技術與力量,進而借對手的技術與力量 而致勝; 「道」是必須遵守的道德規範,是修行修道,並非單指技術而已 (王榮錫,1991)。 柔道運動由日本嘉納治五郎創始,創始者自幼學習柔術,用以增強健康和防身自衛。 經過他的刻苦鑽研,柔術技術不斷提高,因此,嘉納治五郎去除容易傷害對方身體的動 作,並綜合當時流行的各派柔術精華,創造了一系列練習方法,並逐漸形成了與柔術相 區別的技術體系,進而在 1882 年創立了柔道,當時由嘉納治五郎在日本東京下谷北稻 荷街的永昌寺建立講道館,開始進行柔道訓練 (劉衛軍,2007)。至於柔道運動項目開始 在世界發光發熱始於 1956 年東京舉辦第一屆世界柔道錦標賽,(女子 1980 年開始舉辦), 1964 年日本東京舉辦第 18 屆奧運會,男子柔道列為正式比賽項目,1992 年巴塞隆納奧 運會女子柔道亦列為正式比賽項目。現今國際柔道聯盟共有 197 個會員國,柔道在世界 各國的蓬勃發展之下,獲得的支持自然是不可言喻,但相對的是競爭相當激烈,目前國 際柔道活動之推行,以國際柔道聯盟、各洲柔道聯盟 (非洲 African Judo Union 簡稱 AJU、 歐洲 European Judo Union 簡稱 EJU、亞洲 Judo Union of Asia 簡稱 JUA、大洋洲 Oceania Judo Union 簡稱 OJU、美洲 Pan American Judo Union 簡稱 PJU) 等組織為主 (IJF, 2007)。 8.

(19) 發展迄今,柔道運動是已受到世界各國所重視,並已成為國際賽事 (張維志,2009)。. 二、台灣柔道運動現況與演變 柔道運動是日據時代日人在臺提倡的運動項目之一,國民政府遷台後,在 1952 年 10 月屏東舉行第 7 屆全省運動會時列入表演項目,並讓柔道運動開始興起 (呂耀宗, 2001)。我國柔道之父黃滄浪先生與柔道前輩奔走下,於 1953 年 10 月 30 日成立臺灣省 柔道協會,並於 1954 年第九屆台灣省運動會將柔道列入正式比賽項目 (呂耀宗,2001)。 此後,柔道運動於大型賽會,如全國中正盃和台灣區柔道錦標賽,更是兵家必爭之地。 迄至本研究之進行的 2014 年,臺灣柔道已發展百年之久,然而,近十幾二十年, 柔道在歐洲及中亞國家積極發展,我國柔道實力卻於國際競賽上,節節退步,從黃國恩、 許淑慧、陳福士 (2007) 的研究中指出目前在世界柔盟 177 個會員國,以歐盟國家的會 員國最多,其次才是亞洲。在實力的分布方面,在 80 年代以前,柔道競技向來以技術 取勝,所以以日本及承襲日本柔道的亞洲國家居領先地位,但隨著西方國家的積極發展 至今,所謂的強力柔道 (power judo)。自 80 年代以後漸漸在柔道競技版圖上呈現強力的 趨勢,從現今國際間的實力分布仍以亞洲與歐洲互相在抗衡,而臺灣的實力在近年來參 賽國際賽方面,已慢慢嶄露頭角,期待更多的國際賽事能有更好的成績。 筆者從過去至今對臺灣柔道運動觀察,深深地體會到,要想場上取勝,必須結合自 我特點,學取他人成功經驗來提升自我,並發展具有自己的「必勝絕招」和風格,依目 前柔道比賽現況發現,欲在場上獲得贏面必須掌握以下三點︰一是「搶手快」,亦即雙 手握到胸襟及袖襟的時機,在賽場上抓到有利衣襟位置,同時可以掌控對手的肢體動作 及有效發揮攻擊節奏,不管對手多強大,沒有了「手」,也是無能為力的;二是使用技 術動作要有破勢、取位及施術,積極搶抓有利衣襟位置,然後迫使對手陷於本身攻擊節 奏中,在瞬間掌握得意動作攻擊,這時候所使用之攻擊技術是最有效果的;三就是賽前 心理狀況,一個選手若想要得勝就要有著良好的心理準備,操之過急或者是漫不經心都 不是一個得勝選手的必備條件,所以有著良好的賽前心理狀況將會有著一場豐富且精彩 的比賽。 9.

(20) 臺灣柔道的實力幾年前在國際性的比賽只侷限於青年、青少年和亞洲區域性國際比 賽,在規模較大的世界盃和奧林匹克運動會上,自 1987 年德國艾森 (Essen) 世界盃周 玉萍選手曾勇奪銅牌 (鄭吉祥,1995),之後就比較處於低潮階段。不過近年來因為柔道 人口的提升,加上各區域基層單位不斷的創立,在互相競爭成長之下,國內有幾名選手 已在大型國際賽事陸續嶄露頭角,屢創佳績,這也證明台灣柔道實力在國際舞台上水準 已明顯的進步了。. 三、我國中等學校柔道發展 柔道項目屬技擊性運動,起源於中國,發揚光大於日本。臺灣柔道發展可追溯至日 據時代,當時日本軍警必須學習柔道,甚至在 1931 年(昭和 6 年) 柔道運動被列入中等 學校必修課程之一 (老松信一,1966;黃滄浪、李佐治,1979),此重大決策使柔道在臺 灣本土立下堅固的根基。而臺灣光復後,柔道曾一度衰落;經我國有「中國柔道之父」 之稱的黃滄浪先生等愛好柔道前輩共同努力下,終於在 1952 年 10 月 30 日正式成立臺 灣省柔道協會;並於同年第七屆全省運動會增列柔道為表演項目,第九屆省運會時,將 柔道列為正式比賽項目,讓愛好柔道運動人士在各地成立柔道訓練班,各大專中學也紛 紛成立柔道社團,推廣柔道運動。當時教育界大專、中等學校設柔道場的為數不少,如 中等學校有開南商工、成功中學、泰北中學、高雄工職、基市一中、三信商職、東石農 校、高雄中學等,使得柔道運動在教育界快速發展。柔道運動在學校推展數年後,在 1958 年,中央警察學校開創優秀柔道選手保送制度的升學管道 (呂耀宗,2001),其他大學也 逐漸效仿,更使得中等學校推展柔道運動有其正面意義與價值,也讓學習柔道的學生有 其目標與升學保障,而引發學生學習柔道興趣,進而增加學習柔道運動的人口。 1954 年在臺北開辦第一屆臺灣省柔道錦標賽,於 1959 年臺灣省柔道錦標賽中開始 舉辦中學學生組。各項柔道比賽舉辦表示當時臺灣柔道運動人口快速增加,無論是社會 或學校運動人口也保持著穩定速率的成長,選手和觀眾對比賽參與都相當熱衷 (呂耀宗, 2001)。在喜愛柔道人士努力推展下,爭取到我國第一次舉辦的國際柔道比賽是 1970 年 在高雄市舉辦的第二屆亞洲柔道錦標賽。 10.

(21) 目前國內外有關柔道的各項比賽眾多,在國內全國性的柔道比賽有:全國中正杯柔 道錦標賽、全國柔道錦標賽、臺灣省柔道錦標賽、中部八縣市柔道邀請賽等;國際性的 柔道比賽有:奧林匹克運動會、世界杯柔道錦標賽、世界大學柔道錦標賽、世界警察柔 道錦標賽、亞洲杯柔道錦標賽、亞洲杯女子柔道錦標賽、東亞柔道錦標賽、亞洲青年暨 青少年柔道錦標賽等。這些國內外的柔道比賽使得柔道選手有更多機會展現自我與為國 爭光。 柔道屬於技擊身體接觸性活動,選手的受傷率偏高 (許吉越,2000),因而影響選手 在追求技術及成績上的表現。且在枯燥的柔道的訓練過程中能承受住身心煎熬不放棄, 訓練中需要有強烈的意志,才能持續接受艱苦的超負荷訓練 (王琮閔,2009),因此,柔 道教練工作壓力來源是許多錯綜複雜的原因是筆者想要瞭解的。筆者本身過去為新北市 學校柔道隊教練,從柔道選手出身至今訓練柔道選手,因此本研究以新北市學校柔道教 練為對象,欲探討新北市學校柔道教練工作壓力來源與因應策略。希望藉此研究能對新 北市柔道發展能盡一分心力,使柔道運動在新北市能永續發展下去。. 四、台灣青年柔道發展現況 柔道運動為技擊類運動中的項目,在國內推展許久,近年來國內積極推廣柔道運動, 參與訓練人口數近年來也日益增多,柔道運動是採體重量級制的區分,亞洲國家東方人 體型尤為適合,臺灣優異成績大都集中在青年階段,然而到了大學之後,其競技能力則 是顯著在快速流失當中 (許淑慧、黃國恩,2008),觀察近年國內柔道比賽參與情形,高 中組實力最為平均,對抗性也較高,青年國手參加國際級的競賽表現也相當突出。 王琮閔 (2009) 研究指出,亞洲國家近期也逐漸重視青年柔道運動,在青年的國際 柔道競賽也自 2006 年開始增加 IJFF 直指韓國青年柔道邀請賽、2008 年開始增加亞洲 各國城市青年柔道交流賽,可見亞洲地區對於青年柔道大力推展之情形。然而近期為提 昇國人對柔道運動的認識,以及帶動柔道選手、教練、裁判和競賽行政人員能力,近年 來中華民國柔道總會近期多次舉辦國際柔道競賽,由 2006 年開始每年定期舉行台北國 際柔道公開賽,且極力爭取國內可舉辦之國際賽事,計有 1999 年泛太洋柔道錦標賽、 11.

(22) 2005 年亞洲青年柔道錦標賽、2008 年東亞柔道錦標賽以及接下來的 2009 年亞洲青年 柔道錦標賽,並於 2006 年起每年固定舉辦台北國際柔道公開賽,也將國際柔道運動帶 領進國內。 在國內的青年柔道競賽中共有四大全國性比賽,分別由三個單位來舉辦,時間分別 錯開且不相互影響,除全國中等學校運動會為各縣市政府派代表參賽,其餘賽事為全國 單項協會來主辦,參賽人數不受限制且採學校單位報名,甚至青年選手可跨至社會甲乙 組比賽,因此參賽人數眾多,重點選手即以此賽事來調整體能、技術水準,以下就國內 全國性青年柔道競賽整理如下:. 表 2- 1、青年柔道全國性錦標賽彙整表 競賽名稱. 舉辦時期. 首屆舉辦時間地點. 主辦單位. 全國中正盃柔道錦標賽. 每年 11.12 月. 65 年、台北. 中華民國柔道總會. 全國中等學校運動會. 每年 3.4 月. 83 年、台中縣. 教育部. 臺灣區柔道錦標賽. 每年 5.6 月. 74 年. 中華民國柔道總會. 全國柔道錦標賽. 每年 9.10 月. 94 年、新北市. 臺灣柔道運動協會. 資料來源:王琮閔 (2009)。. 除了全國單項柔道協會所舉辦的比賽之外,各國高中學校即將目標放至全國中等學 校運動會,乃是因為全國中等學校運動會為非單項協會主辦且由教育部來辦理,歷年由 各縣市政府來承辦,成績計算並按各量級獎牌數來區分計算團體錦標,且個人競賽成績 具體育績優保送升學資格,因此,各校即將訓練重心與目標放在此賽事。. 12.

(23) 第二節 工作壓力之意涵與理論模式 本節分別以壓力之意涵、工作壓力之意涵、工作壓力的理論模式三部份加以說明。. 一、壓力之意涵 壓力 (stress) 指個體認為時常伴隨著有壓迫狀態的感覺。而壓力的概念首先由 Cannon (1932) 提出,他認為壓力是個人受寒冷、缺乏氧氣及其他環境壓力源的影 響,在最初或低度的壓力源下尚能抵擋,但是在高強度或持續的生理壓力源下,則 會產生妨害,長期將導致人體生物系統的崩潰。Selye (1956) 首先以實際科學方法 驗證壓力,他認為壓力的來源多來自外界的干擾或壓迫,造成人體內非獨特性的連 鎖反應。他也是最早將「壓力」一詞引進社會科學的領域中,因此他被尊稱為壓力 之父。然而壓力卻不見得都是有害的,只有當個體感受到壓力增高及無能力應付時, 才會引起生理、心理或行為的改變 (Miller, 1983)。藍采風 (2003) 認為壓力使個人 感受到必須付出額外的精力以保持身心平衡,壓力的程度會因為個人體質、健康狀 況、文化與社會價值而有所差異,而壓力亦能帶給個人有正面及負面的效應,茲將 壓力及壓力的反應關係說明如圖 2-1。. 刺激. 反應. 苦惱 適應、反應 壓力來源 心理反應 生理反應 肢體反應. 緊張、憂 鬱、壓迫感. 圖 2- 1 壓力及壓力的反應圖 資料來源:藍采風 (2003,P.45)。. 13. 正或負面 後果.

(24) 壓力一詞在研究中被廣泛使用,但定義卻無一致看法,茲將國內外學者對壓力的定 義整理如表 2-2。. 表 2- 2、國內外研究者對壓力的定義彙整表 壓力的定義. 研究者 (年代) Cannon (1932). 指個人受寒冷、缺乏氧氣及其他環境壓力源的影響,在 最初或低度的壓力源下尚能抵擋,但是在高強度或持續 的生理壓力源下,則會產生妨害,長期將導致人體生物 系統的崩潰。. Selye (1956). 個體在面臨外在刺激後,體內產生尋求恢復正常的一種 反應。. Arnold (1960). 任何阻礙正常功能運作的情境。. Lazarus (1966). 壓力是強烈及苦惱的經驗,且明顯對行為有極大的影 響。. Holmes and Rahe (1967). 壓力係遇到外在事件而失去生活平衡時,個體為恢復原 來的適應狀況,所需花費的精神及體力。. McGrath (1970). Cooper and Marshall. 個人主觀知覺到加諸於己的生、心理要求與能力知覺之 間產生相當程度的不平衡,而且這種無法達到的要求的 狀況含有重要的後果。 環境的壓力因子衝擊於個人時,個人對壓力源反應的現 象。. (1976). Ivancevich and Matteson. 壓力的產生係因外在環境事件對個體產生特殊生理或 心理要求而造成的結果,此反應是以個人特質和心理歷 程為中介。. (1980) (續下頁) 14.

(25) 壓力的定義. 研究者 (年代) Lazarus and Folkman (1984). Dunham (1984). Kaplan and Stein (1984). 個體對其本身與環境之間關係的知覺及評估後,必須付 出所擁有的資源,甚至超過本身所擁有的資源,可能會 危其幸福。. 個人因無法承受本身所能負荷而產生一種行為的、情緒 的、精神的或生理的反應過程。. 一種由個體知覺環境產生威脅,而引發生理及心理的緊 張狀態,即個體被迫去處理任何情況。. Albertson and. 由個體知覺環境產生威脅,而興起生理及心理的緊張狀 態,可視為高度負荷狀態。. Kagan (1987) Hobfoll (1988). 個體面臨到以下情境時,所產生的反應: 1.覺察到失去資源網路的恐懼。 2.真正失去資源網路。 3.缺乏資源 (資源指的是個體認為有意義、有價值的 人、人格特質及事等)。. Hipps and Halpin (1992). 發生於個體自認無法因應某種要求的結果時。. Compas, Orosan and. 指個體對客觀存在的生活事件 (壓力源),導致個體產生 不舒適的感受。. Grant (1993) Robbins (1996). 個體面臨所欲求事務的機會受到限制而知覺到其結 果充滿不確定性的一種狀態。. Greenberg and. 面對壓力外在壓力源時,情緒、認知和生理三方面的交 互作用所產生的反應模式。. Baron (1997) (續下頁) 15.

(26) 研究者(年代). 壓力的定義. 蘇東平 (1980). 是一種刺激,引發個體改變心理或生理的常態而去適應 它。. 郭旭修 (1982). 個體受到威脅或困難時,內心所呈現的一種不平衡現 象。. 曹爾忠 (1983). 對外在環境與內在情勢所加諸於我們身上的各種要求 的心理反應,進而產生了不平衡的感受。. 侯望倫 (1984). 是外界動作、情況及事件對於個人產生特殊生理或心理 的需求而造成的結果。. 周立勳 (1986). 個體面對外界的要求或特定事件的刺激時,其身心適應 的反應。. 趙傑夫 (1987). 外在客觀環境或事件對個體的要求,而個體知覺其能力 與環境要求之間不能平衡的結果。. 張明麗 (1991). 個體為適應內外在環境,產生的一種特殊結果。. 井敏珠 (1992). 個人對其本身與環境中特殊情境之關係,產生主觀知 覺,加以評估後,情境要求超出其資源的情況。. 張春興 (1993). 生理或心理上感到威脅的一種緊張狀態,使人在情緒上 產生不愉快、痛苦的感受。. 江鴻鈞 (1995). 壓力是個人心理及生理反應的一種刺激,更是個人與環 境交互作用的結果。. (續下頁) 16.

(27) 研究者 (年代). 壓力的定義. 程一民 (1996). 指當個體面對刺激事件時,個人評估此一關係對他造成 負荷,或個人資源無法應付,且危及個人的福祉及身心 健康時的反應。. 林杏霞 (1997). 任何會使個體身心產生不舒服感覺的情境或反應。. 呂秀華 (1997). 個人所知覺的、由外在刺激引起的緊張狀態。. 葉龍源 (1998). 個體面對外在環境之期望或要求時,為順應以期望要 求,而在生理與心理上產生的一種特殊反應的結 果,此特殊結果可能是非預期的、緊張的、不愉快的、 抑或是壓迫感的、病痛的與威脅的。. 陳聖芳 (1999). 在某種情況下,個體預測不安定的感覺或感受到威脅, 因而引起情緒上及生活上的反應。. 葉兆祺 (2000). 個體面對環境要求,造成環境、心理與生理三方面的失 衡狀態。. 賴倩瑜、陳瑞蘭、林惠. 個體與外界環境互動時,所產生會使個體感到某種程度 不適的緊張或現象。. 琦、吳佳珍、沈麗惠 (2000) 陳文俊 (2001). 面對外界環境改變或對外界環境產生不安全感,而引起 的情緒、心理、生理變化。. 林昭男 (2001). 面對刺激情境時,因為一時無法消除威脅、脫離困境而 產生的一種被壓迫的感受。. 吳榮福 (2002). 是個人刺激與反應之間的交互關係。 (續下頁) 17.

(28) 研究者 (年代). 壓力的定義. 藍采風 (2003). 某種情境下使個人覺得似受到某種程度或種類的威脅。. 陳瑞惠 (2003). 個體與環境互動中,知覺環境刺激超過個體負荷而產生 緊張的狀態。. 賴奕彣 (2004). 面對某種情境下,身心上所感受到不安定、威脅的、壓 迫的感覺,並引起情緒上及生活上的反應。. 資料來源:游明順 (2007)。. 根據上表,國內外學者大致將壓力定義為面臨外在環境的改變,使個體產生不安、 緊張或威脅的感受,或面對外界的要求與期望以及在內心或生理產生的反應。 雖然 Selye 將壓力的定義概念化,但卻有許多學者對於壓力的定義提出不同的看法, 而許多學者在詮釋壓力的定義時,將壓力源、壓力情境與壓力反應混淆不清,造成觀點 分歧。Ivancevich and Matteson (1980) 綜合各家,將壓力歸納以刺激型的壓力、反應型 的壓力、刺激-反應型(互動型)的壓力等三類,茲分述如下: (一) 刺激型的壓力 此觀點將壓力視為一種刺激,係指衝擊個體內、外在的力量,包含環境中重大的改 變、影響個人的重大事件與日常生活中的困擾等等,均是重要的壓力源 (Holmes and Rahe,1967;Ivancevich and Matteson,1980;趙傑夫,1987)。但此觀點卻忽略了個人對生 活事件主觀感受上的個別差異;圖 2-2 為壓力的刺激論觀點圖。. 18.

(29) 外在環境 應變. 壓力. 刺激. 反應. 圖 2- 2 壓力的刺激論觀點圖 資料來源:Ivancevich and Matteson (1980)。. (二) 反應型的壓力 此觀點將壓力視為一種反應,即個體面對內、外在刺激時,為求回復正常情況,所 產生的生理上或心理上的反應 (Hobfoll, 1988;呂秀華,1997;張明麗,1991)。然由於 此觀點只強調生理層面,無法了解刺激、壓力源或個人因素關係。林水木 (2001) 提出 壓力的反應論觀點,圖 2-3 為壓力的反應論觀點圖。. 環境. 個體. 心理的反應 壓力源 工作負荷 工作時間攏長 不良工作環境 乏味的工作 上級督導方式. 生理的反應. 壓力. 行為的反應. 刺激. 反應. 圖 2- 3 壓力的反應論觀點圖 資料來源:林水木 (2001)。. 19.

(30) (三) 刺激-反應型 (互動型) 的壓力 此觀點將壓力視為介於個體與環境之間的交互作用,即個體藉由認知評估環境刺激 與個體間的特殊關係,是否對自己造成負荷及危其身心健康 (Lazarus and Folkman, 1984; 井敏珠,1992)。與前兩種取向比較,此觀點強調環境與刺激與雙向互動的重要性,在 心理歷程的研究上,提供了更完整的思考方向;圖 2-4 為壓力的互動論觀點圖。 外在環境. 個人. 個人差異 (知覺差異) (認知差異) (判斷差異). 刺激. 反應. 壓力 圖 2- 4 壓力的互動論觀點圖 資料來源: Ivancevich and Matteson (1980)。. 綜合上述,互動取向的觀點是將壓力視為介於個體與環境之間的交互作用,即個體 藉由評估環境刺激個體是否對自己造負荷。此觀點較符合本研究之方向,故本研究以「互 動取向型」為壓力的觀點,將壓力視為介於個人與環境之間的交互作用,即個人藉由認 知、評估環境與個體間的互動關係,及其是否對個人造成負荷或影響其身心健康,用以 詮釋新北市學校柔道教練面對外在環境刺激時,個人是否會感受過度負荷或個人資源無 法應付的情況進行探討。. 二、工作壓力之意涵 研究有關工作壓力的學者,大都引用壓力的研究做為探討工作壓力的基礎 (林幸台, 20.

(31) 1986)。但不同學者對工作壓力的認定各有不同,大部分是指對工作無法適應,所引發 一些生理及心理的反應,無法適應的原因有可能來自工作環境,也有因為工作本身與工 作者能力無法配合。茲將國內外研究者對工作壓力的定義整理如表 2-3。. 表 2- 3、國內外研究者對工作壓力的定義彙整表 工作壓力的定義. 研究者 (年代) Beehr and Newman (1978). MacNeil (1981). 是個人與工作有關因素產生了交互作用,改變了 個人心理或生理正常的一種狀況,以致個人的身 心被迫偏離常態的功能。. 工作情境中許多內在變項與個人人格特質交互作 用下產生的現象,個人若察覺工作情境中發生某 種狀況,並威脅其心理平衡,此種現象即為工作 壓力。. Gmelch (1983). Jamal (1984). Greenberg and Baron. 工作環境中的任何對個體所造成的脅迫感,包含 生理與心理方面。 指個人面臨某些工作特性威脅時所引發的一種反 應,在無法消除威脅或脫離困境時,產生被壓迫 的一種感受或緊張狀態。. 個體面對外界壓力源時,情緒、認知和生理方面 的交互作用所產生的一種反應模式。. (1997) Russell (2000). 工作情境中當過多的需求無法被生理和心理所適 應,壓力便產生。. Stein and Cutler (2002). 工作壓力是個體對於環境需求和壓迫的反應,是 每一個人在生活中必須去處理和不可避免的。. (續下頁) 21.

(32) 研究者 (年代). 工作壓力的定義. 曹爾忠 (1983). 因工作有關的因素而引起的壓力,都稱為工作壓 力。. 趙傑夫 (1989). 乃是個人的能力無法因應其工作的要求,或環境 不能提供足夠的資源以滿足個人的需求,致使個 人心理上產生脫離正常狀態的現象。. 單小琳 (1989). 認為工作壓力是環境的特性脅迫個體產生的現 象。. 張瑞芬 (1989). 工作者與工作環境之關係不協調的現象。. 邱信憲 (1994). 工作者為適應工作環境,對本身產生預期的生理 或心理需求,所引發的反應。. 李明書 (1994). 工作情境與個體產生交互作用,使個體產生反應 的一種狀況,個體如果無法控制這些情境因素, 而造成不利後果,便會產生工作壓力。. 朱敬先 (1995). 工作與個人資源無法配合時所導致,其對個人工 作環境有干擾特性,使個人在紊亂的環境中,產 生心理及生理的一種反應現象。. 葉龍源 (1998). 個體與環境交互作用下,致使生理和心理產生不 平衡的狀態。. 陳聖芳 (1999). 在工作環境中,超過個人負荷量的要求,進而造 成威脅感,產生緊張、焦慮、挫折、壓迫、急迫 或苦惱的反應。. (續下頁) 22.

(33) 研究者 (年代). 工作壓力的定義. 吳明順 (2002). 受到工作情境的刺激,使個人和工作環境之間產 生失衡的現象,因而威脅認知、生理、心理的平 衡時,所產生的現象。. 陳蓮妃 (2003). 當個體面對具有威脅性的工作環境時,因為知覺 無法消除威脅脫離困境,而產生的一種被壓迫的 感受與緊張的一種狀態。. 藍采風 (2003). 工作環境對個體造成威脅,使個體感到必須付出 額外的精力,以保持身心平衡的一種現象。. 江鷹敏 (2004). 個體在工作情境中,受到環境的各項因素與個人 人格特質的交互作用下,超過個人身心負荷,而 產生心理、生理上不平衡的反應。. 吳清山、林天祐. 工作壓力係指個人於工作情境中,精神與身體對 內在和外在的一種生理與心理反應,而這種反應 會導致個人心理不舒服或有壓迫感受。簡單而 言,工作壓力即個人於工作情境下所知覺到的壓. (2005). 力感。 資料來源:研究者自行整理。. 綜合上述國內外研究者對工作壓力的定義,本研究認為工作壓力的定義乃是與工作 相關的因素中,所引起個人與工作環境間產生知覺上的差距,及在工作情境中所受到的 刺激,使個人和工作情境之間產生失衡的現象,因而影響認知、生理與心理的狀態,進 而導致工作者在心理或生理上產生的一種失衡狀態,影響到工作的表現與身心的健康, 稱之為工作壓力。 三、工作壓力的理論模式 有關工作壓力之理論模式,大多以生物學和社會心理學的理論為主,其理論模式大 致上可分為三種,研究者將工作壓力理論模式說明如下: 23.

(34) (一) 「生物心理社會」模式 (biopsychosocial model): 由 Barefoot, Haney, Simpson, Blumenthal, and Williams (1990) 提出,認為周遭環境會 影響生理上反應,易導致心臟血管疾病,由圖 2-5 可得知。當事件發生時,腦部會以整 體組織的方式,傳送及發送訊息到身體各器官,在傳送訊息的過程,有可能受到個人人 格特質及遺傳個性的影響,所以同樣的刺激可能造成不同的反應。就長期而言,個人基 因和環境的交互作用,會受到個人人格發展結果的影響,事件所引發不同的行為反應, 經過一段時間後可能引起疾病的發生。. 基因 人格特質(習得的期望). 環境刺激的 歷史 基因. 腦. 目標器官(行為) 經過一段生活時期. 環境事件. 「發動」訊息 身體系統 自主神經 神經末稍. 症狀和疾病. 圖 2- 5「生物心理社會」模式 資料來源:Barefoot, Haney, Simpson, Blumenthal, and Williams (1990)。. (二) 「個人與環境適配」模式 (person-environment fit model): 此模式由 French and Kahn 在 1962 年提出,以適配 (fit) 的觀點來探討個人與情境 之間的闗係以說明壓力的狀況。所謂「適配」分成兩種形式:(1) 個人需求與環境供給 24.

(35) 的適配程度;(2) 個人能力與環境要求的適配程度。根據此理論,當環境需求遠超過個 人能力無法滿足的情況時,便會產生壓力,此時個體會準確的自我評估個體與現實接近 性,來決定選擇壓力因應或防衛,以減輕壓力對身心產生的影響,長期若無改善,將引 發疾病。此模式如圖 2-6 所示。. 與現實的接近性 客觀環境 ‧要求. 主觀環境 ‧要求. ‧供給. ‧供給. 客觀的 適配. 因應. 主觀的 適配. 防衛. 客觀個人 ‧能力 ‧需求. 壓力 狀態. 身心 疾病. 主觀個人 ‧能力 ‧需求. 自我評估的準確性. 圖 2- 6「個人與環境適配」模式 資料來源:French and Kahn (1962)。. (三) 「壓力循環」模式 (stress cycle model): Gmelch (1988) 綜合學者對壓力理論的研究,提出「壓力循環」模式,此模式包括 壓力來源、個人知覺、因應反應、與結果等四個階段,如圖 2-7 所示: 1. 壓力來源:各種一般的刺激,也包括對個人的特殊要求,如期望、工作負擔、人 際關係等,都是壓力的來源。 2. 個人知覺:包括生理及心理的反應,而兩者之間會相互影響。 3. 因應反應:因應方式需考慮到社會、文化、心理及各組織間的客觀性,而彈性因 25.

(36) 應。 4. 結果:因個人長期承受壓力,而造成的一些生理、心理的疾病。. I. II. III. IV. 壓力來源. 個人知覺. 因應反應. 結果. 社會的 期待 身體的 缺乏時間. 智能的. 薪資. 環境的. 工作負荷. 生理或心理疾病. 人際的. 干擾. 管理的. 會議. 態度的. 圖 2- 7「壓力循環」模式 資料來源:Gmelch (1988)。. McGrath (1970) 亦曾提出四階段壓力歷程來說明長期處於壓力個體生理與心理的 反應至整體行為所受到的影響。其壓力分成四個階段,階段一:環境要求係指個人面臨 環境中各種型態的外在要求;階段二:對環境要求的知覺係指個人如何知覺這項身體性 的或心理性的要求;階段三:壓力反應係指個人的身心反應,此反應是受到階段二的主 觀知覺影響而產生的;階段四:行為結果係指個人處於壓力下所表現的實際行為,此階 段的結果會回饋到階段一,使得壓力歷程持續循環下去。壓力四階段的歷程如圖 2-8:. 26.

(37) 階段一. 個體對環境要求的主觀知覺 (知覺身心威脅的程度). 階段二. 環境要求 (身體的和心理的). 壓力反應 (身體性和心理性) 階段三. 覺醒 狀態焦慮 肌肉張力 專注力改變. 行為結果. 階段四. (表現或成績結果) 圖 2- 8 壓力四階段歷程圖. 資料來源: McGrath (1970)。. 本節就有關壓力產生以及工作壓力所帶來的影響,進行理論整理,事實上工作壓力 的影響,並非只限於職場或工作品質及績效呈現。最值得注意的,工作壓力是會由工作 場域擴展並延伸至整個個人的生活,進而影響及個人之生理、心理之健康,這也是學界 長期投入相關研究及理論建立的緣故。. 27.

(38) 第三節 教師工作壓力的來源與理論模式 本節分別以教師工作壓力的來源與教師工作壓力的理論模式,兩部份加以說明。 一、教師工作壓力的來源 教師從事教育工作,肩負起承先啓後之責任,然而隨著時代進步及教育制度的改革, 教師們必須時時改變自己,以適應外在環境的改變。本研究對象為新北市學校柔道教練, 其本職分為運動專任教練與兼職行政柔道教練兩類,專任運動教練其職責為柔道訓練, 但因學校業務所需,常分派訓練以外之事務給運動專任教練;而兼職行政柔道教練本職 為體育教師,除了帶隊所帶來的壓力,有些柔道教練兼任學校的行政職務,更需承受行 政業務壓力,其身兼數職壓力之大由此可見,因此本研究以同在教育現場的教師工作壓 力的理論模式探討,以觀其要。近年來國內外的研究學者分別以不同的研究方法,針對 不同層級學校教師進行研究,探討教師工作壓力來源不同構面,茲彙整如表 2-4: 表 2- 4、國內外研究者對教師工作壓力來源整理一覽表 研究者 (年代). 研究對象. 工作壓力來源. Kyriacou and Sutcliffe. 英國綜合中學教師. 學生的違規行為 不良的工作環境 時間壓力 不良的學校風氣. (1978a). Clark (1980). 美國喬治亞洲 中小學教師. 專業不適任感 校長與教師的專業 班級教學 工作負荷. Leffel (1988). 德州教師. 行政工作 學生作為 時間壓力 家庭責任 德州教師評鑑系統 學生家長 (續下頁) 28.

(39) 研究者 (年代). 研究對象. 工作壓力來源. Shaozeng (1988). 國中教師. 教學專業 人際關係 學生行為 學生家長. Borg and Riding (1993). 馬爾他中學教師. 學生問題行為 時間資源的困難 專業認知 人際關係. Hipps and Halpin (1992). 美國中小學教師. 工作負荷 人際關係 薪資與報酬. Salo (1995). 歐洲教師. 學生問題 工作內容 社區、學生家長 個人因素. Chaplain (1995). 英國小學教師. 專業發展 學生行為與態度 工作任務. Jarvis (2002). 英國中小學教師. 教學因素 認知因素 組織因素. Wilson (2002). 英國中小學教師. 工作負荷 人際溝通 角色期望 學生行為. Finlayson (2002). 蘇格蘭教師. 學生無紀律 人際關係 工作負荷. (續下頁) 29.

(40) 研究者(年代). 研究對象. 工作壓力來源. 劉焜煇 (1983). 國中教師. 人際關係 學生行為 教學要求 工作負荷. 蔡先口 (1985). 國中教師. 學校和行政人員的關係 學生的不良行為 學生的學習方面 工作負荷 角色方面. 程一民 (1996). 國小教師. 教師專業發展 工作負荷 行政支持 學生教學 個人發展 人際關係. 蔡純文 (1998). 國小教師. 違反教育原理 專業自主 家長參與 適性學習 變革適應. 林秀靜 (1998). 國中資優班教師. 專業知能 家長問題 學生問題 同事關係 工作負荷. 陳聖芳 (1999). 國小教師. 同事緊張關係 行政不支持 工作負荷 師生家長緊張闗係 缺乏工作外在報酬. (續下頁) 30.

(41) 研究者 (年代). 研究對象. 工作壓力來源. 陳榮茂 (2002). 國小教師. 人際關係 教學活動 專業成長 自我期許 家長互動 工作負荷. 陳玉賢 (2005). 國小教師. 專業知能 工作負荷 教育變革 人際關係. 李碧瑤 (2006). 國中教師. 專業知能 工作負荷 人際關係 教育改革 自我期許 學生行為 角色方面 時間壓力. 資料來源:游明順 (2007)、侯敏儷 (2007)。. 從上表可知,教師工作壓力內涵是多方面的,並非單一因素,可能來自於政府教育 改革、學校辦學、行政人員、家長及社區,亦可能來自於學生行為、教學成效及人際互 動,或來自於教師本身自我期許、專業知識、時間分配及角色扮演各個方面。經綜合分 析,可將教師工作壓力來源歸納為下列幾點:工作負荷、學生行為、專業知識、人際關 係、家長問題、角色期望、時間支配及上級領導等。且發現教師工作壓力來源以工作負 荷、學生行為、專業知識、人際關係與上級領導來源構面較多。. 二、教師工作壓力的理論模式 (一) Kyriacou and Sutcliffe. (1978b) 的教師工作壓力模式. Kyriacou and Sutcliffe 是研究教師工作壓力的概念先驅,於 1978 年提出教師工作壓力. 31.

(42) 模式,如圖 2-9。此模式認為壓力來源的發生與否,完全視教師知覺的威脅程度而定, 而影響教師知覺的因素包括教師的人格特質、態度、信念、適應能力及價值系統。此模 式中,有四條回饋路線:A 表示壓力與特定因應策略間的關係,若因應策略無法減低壓 力事件的發生,則實際壓力源的程度會升高,而被評估成有威脅感,如丟臉、自尊受損 等;B 表示教師在壓力的症候下運作的情形,更易知覺更多的壓力事件;C 表示因長 期累積工作壓力所導致的慢性疾病,可能會變成非工作壓力源;D 表示過去處理壓力的 經驗,將會影響到目前的評估與因應。. (7) 教師的個人特質 教師屬性變項、人格需求、適應能力、信念、態度、價值系. (1) 可能的 壓力源 物理的 心理的. (2) 評估. 威脅 個人 自尊 福祉. (3) 實際的 壓力源. D. (4) 因應 作用. (5) 教師壓 力反應. (6) 慢性壓 力症狀. 減少 感受 的威 脅. 物理的 心理的 行為的. 身心症 心臟病 心理病. A. B. (8) 非職業的壓力源. 圖 2- 9 Kyriacou and Sutcliffe 的教師工作壓力模式 資料來源:Kyriacou and Sutcliffe (1978b)。. 32. C.

(43) (二) Tellenback,Bernner, and Lofgren 的教師工作壓力模式 Tellenback 等於 1983 年亦提出修正後的教師工作壓力模式,如圖 2-10。此模式強 調學校社會特質對壓力源的影響,如學校規模、學區文化、校長風格、組織氣氛及教師 的年齡等均會對學校的社會特質有所影響,而造成教師工作壓力的來源。此模式認為教 師工作壓力的形成為:學校社會特質、教師個人特質與非職業性的壓力,三者產生可能 的壓力源,經由個體評估後,而成為實際的壓力源,此壓力源會使個體啟動適應機制, 而導致個體產生一般性緊張。若是長期累積,將造成個體身心方面的損傷,終而退出工 作。. (1) 學校社會特質. 可能 壓力源. (2) 教師個人特質. 實際 壓力源. 一般性 緊張. (3) 非職業性 壓力源. 評估. 身心健康 損傷. 適應機制. 圖 2- 10 Tellenback,Bernner, and Lofgren 的教師工作壓力模式 資料來源:Tellenback, Bernner, and Lofgren (1983)。. 33. 退出 工作.

(44) (三) Moracco and Mcfadden 的教師工作壓力模式 Moracco and Mcfadden 於 1982 年以 Kyriacou and Sutcliffe (1978b)的模式加以修正 後,提出另一教師工作壓力模式。此模式的特點是教師在學校、校外的社會環境和三方 面交織形成潛在壓力源。在學校的工作負荷、專業知能、角色期望與衝突,對校外社會 環境的政治情勢、社區意識、家長的社經水準,在家庭的婚姻狀況、兩性相處、子女問 題等均會構成教師的工作壓力來源;若進一步轉變成實際壓力源,將產生一般性緊張, 接著調適轉機若沒能做好因應,使個體長期在緊張的壓力下,將會影響身心健康,更嚴 重的情形便為退出工作,如圖 2-11 所示。. 教師特質. 社會. 過去的經驗. 潛 在 的 壓 力 源. (1) 工 作. 人格特質. (2) 評 估. (3) 實 際 感 受 壓 力. 價值觀念. (4) 因來 應減 機低 轉壓 用力. 家庭 圖 2- 11 Moracco and Mcfadden 的教師工作壓力模式 資料來源:Moracco and McFadden (1982)。. 34. (5) 壓 力 徵 兆. (6) 長 期 倦 怠.

(45) 第四節 柔道教練與工作壓力來源之研究 本節分別以運動教練的定義、柔道教練壓力來源相關文獻、運動教練壓力來源與工 作壓力的影響四部份加以說明。 一、運動教練的定義 現階段國家體育發展政策中,競技體育是國家及體育界同仁共同努力發展的重點, 而學校體育領域的運動代表隊組訓工作,正是國家培訓優秀運動員的前哨戰,對國家競 技體育發展的貢獻,有往下札根的功效 (黃金柱,1989)。當國際競技運動訓練的演進越 來越具有競爭性時,教練的素質乃是決定一個國家在國際運動競技舞台上成功的主要關 鍵因素 (林文郎,1999)。 吳萬福 (1992) 指出,運動教練的定義分為狹義和廣義的意義,狹義的意義是指: 執導運動員學會運動技術,參加比賽時幫助運動員發揮平時所學之技術、戰術,以便克 敵制勝;與廣義的意義是指:運動技術指導、體能的訓練、戰術的培養,運動員的健康生 活管理,蒐集有關情報,甚至於整個人格影響運動員,使得運動員能在合適的環境中接 受訓練,參加比賽,創造優異的成績。 在運動代表隊當中,教練扮演著領導著的角色,除了肩負團隊勝負的重任外,其工 作範疇甚為廣泛,在專業訓練上包含擬定訓練計畫、運動技能的執行、戰術運用與指導; 在生活管理包含選手升學問題、課業問題、情緒調適、家庭問題、感情問題等 (陳彥君、 劉志華,2003)。運動教練是運動代表隊中的指導者,教練在其專業生涯,除了擔任技 術的指導外,其角色多元,包含良師益友、心理諮商者、公關人員等角色,而角色的扮 演又必須隨環境而改變,來調整並塑造整個領導行為模式 (余瑞華、林文郎,2001)。吳 國銑 (2000) 指出,瞭解教練對不同選手及不同的情境因素的實際領導行為,對於提昇 運動成績、領導績效以及增進教練與選手間互動之關係,具有實質上的意義。 江界山 (1997) 認為,所謂運動教練,是指具有該運動之豐富知識、經驗及技能, 以擔任運動員心、技、體之訓練與比賽的指導為已任。在訓練的過程中教練是主導著, 是提高訓練質量,培養優秀運動員的關鍵,然而,要成為優秀的運動教練,應有其遵循 35.

(46) 的原則,對選才、訓練、比賽工作能夠具體的瞭解,能吸取科學的新知和綜合他人及自 己的經驗,來扮演好自己的角色,培養優秀的運動員,獲取最佳的成績表現 (吳德成, 1998)。鐘伯光 (2009) 指出一位成功的教練必須擔任以下角色 (Australian Coaching Council, 1990): 一、星 探:發掘體育明星。 二、訓練員:改進運動員的運動技術及體能素質。 三、父 母:照顧和處理運動員的訓練和日常生活問題。 四、策劃者:為運動員的訓練做出佈署的安排。 五、支持者:給運動員在訓練上和比賽最大的支持。 六、導 師:教導運動員在運動場內和場外的知識和做人道理,並給與適當的輔導。 七、教 官:督促運動員的行為和操守。 八、科學家:為運動員的訓練做出科學化的研究和分析。 九、公 關:指導及安排接受傳媒的訪問。 十、朋 友:分享運動員的內心世界和喜與樂。 運動教練不僅在競技場上擔任發號施令、技術指導、培訓選手的角色,在學校方面 也須督促課業及教導做人處事的道理,私底下更身兼父職,擔心選手是否穿暖、是否吃 飽,並且還要成為選手的朋友,傾聽選手的內心世界,因此,在運動生涯中,教練不僅 指導運動技術,關心學生,輔導其心靈,更陪伴學生成長,與學生同甘共苦,當選手在 競技場上揮灑著汗水,獲得榮耀的時候,教練與選手共同分享這份喜悅,當選手失敗或 遇到瓶頸,停滯不前時,教練與選手一同面對與克服,在運動生涯中,教練就像是選手 的一盞明燈,指引著選手,帶他走向成功及光明的道路。 根據鐘伯光 (2009) 指出,要成為一位成功的教練,不能依賴個人在運動場上的經 驗和對運動技術的瞭解,還須具備:一、領導能力,二、幽默感,三、管理能力,四、具 個性,五、信心,六、知識,七、熱心,八、耐性,九、不屈不撓的精神,十、鬥智, 十一、果斷,十二、智慧,十三、典範等能力。因此,要成為一位成功的教練,必須有 多重的個性以及敏銳的觀察力,各方面都面面俱到。另外,隨著時代的進步,資訊科學 36.

(47) 化的發展快速,盲目的訓練選手,已無法跟上時代的腳步,現在國際優秀選手無不是搭 配科學化訓練及技術,將人類的成績與表現,達到最高境界,因此,教練應不斷的進修、 不斷的學習、不斷的成長、不斷的修正,如此,才能成為在學生心中、家長心中、老師 心中及所有人心中,人人尊崇的運動教練。 藉由上述可知,整個運動團隊中運動教練所負擔的責任也相對較大,壓力在工作情 境中是無可避免的,且適當的工作壓力刺激能幫助個體激發潛能並提高工作表現;反之, 過度路的壓力卻會影響個人生活適應與滿足,甚至危害身心健康,進而導致選手運動能 力之降低,可見過度的壓力對運動團隊與自己身心健康皆有不利的影響,因此工作壓力 問題應特別被重視。研究顯示:工作壓力與個人身心健康息息相關,工作壓力大多會減 低個人身體免疫系統,造成失眠、頭痛、生理的倦怠和情緒的枯竭 (郭生玉,1995;Cooper and Travers, 1992),可見工作壓力與身體健康有很大的關聯性。亦有研究發現有工作壓 力會影響個人工作滿意的程度 (陳聖芳,1999)。如果一個人工作負荷量過多,那麼他對 工作的滿意度勢必降低,相對的,個人的工作品質也將大受影響。Hopkins (1997) 指出: 工作過度負荷會使個人對工作不滿意、緊張、受到威脅、不安、心跳加快、肌肉緊繃等, 甚至引發職業倦怠、轉換跑道;或提早退休。這些都是吾人所可以想見的可能。因此, 如何減少工作壓力,使工作達到最高效率是一個值得重視的課題。. 二、柔道教練壓力來源相關文獻 以柔道教練之壓力來源來加以區分,主要可分為訓練壓力及競賽與升學壓力兩類。. (一) 訓練壓力 任何一項運動項目,教練和選手都有密切的相互關係。柔道是一種身體接觸較量技 巧的運動項目,兩人抱在一起徒手搏鬥,需教練的薰陶與教誨,必須經過長時間的規劃 與安排訓練,此過程會產生錯綜複雜的情形,因此,為達成目標的壓力下,教練要如何 採取適當的領導方式來帶領選手,正嚴酷考驗著教練的智慧。目前我國優秀運動員大多 由下列方式培養出來:國中生是運動選材的階段,高中生是選材延續,是育才、造才和 37.

(48) 成材的階段,進入大專已是成材的優勢時期,正式代表國家參與國際賽會發揮所長的時 候,這是國家培養競技運動選手的步驟。楊漢琛 (2003) 亦指出,我國體育界的菁英及 各種運動場地設備大都在大專院校,各項國家代表隊的成員十之八九是大學生,國內的 各種大型比賽,也以大學生為核心,擁有這些優越的資源和條件,就應該充分發揮效能。 因此,對一個優秀的教練而言,如何表現有效率的領導作風,發揮領導的威望與影響力, 成為探討大專教練養成的一個極為重要的問題。. (二) 競賽與升學壓力 柔道運動在臺灣社會發展一段時間後,也逐漸進入學校中發展,在大學、高中、國 中及國小等學校均設有柔道場地,也由於柔道在教育界發展得相當快速,因此促進了柔 道社團的成長,更透過社團活動的推廣進而發展成柔道校隊,更使得柔道運動在教育界 中奠定良好的發展基礎,為了升學制度,柔道選手在全運會、全中運、全國中正盃、台 灣區柔道錦標賽以及各大專校院所舉辦的獨立招生上競爭激烈,進而產生了壓力以及焦 慮感,適當的壓力與焦慮感可以激發選手爭取最高榮譽的潛力,過度的壓力與焦慮感往 往在比賽中會影響正常的比賽水準,因此柔道選手賽前焦慮是值得教練關注的議題。. (三) 柔道教練相關研究 國內學者投入對柔道教練相關的研究相當多,唯以質性研究進行者並不多,至如有 關壓力研究者更少,以表 2-5,即可知其端倪。 表 2- 5、柔道教練相關研究整理表 研究者 (年份). 研究題目. 許淑慧 (1998). 我國柔道教練所面臨的問題及改進的策略. 王冠文 (2012). 高中績優柔道教練訓練行為之個案研究-以臺北市某高 中柔道隊對摔訓練為例. 續下頁 38.

(49) 研究者 (年份). 研究題目. 詹美玲 (2001). 中華民國九十年度國家級柔道教練、裁判講習會最新國際 柔道規則之修訂. 許淑慧、黃國恩 (2008). 從 2006 年第一屆世界女子柔道教練講習會內容論台灣女 子柔道現況. 張鼎乾、張智涵、游先 進、林錫波 (2009). 柔道教練領導作風與領導效能之關係. 賴秀琴 (2009). 壓不扁的玫瑰—女性柔道教練之生涯發展. 王冠文 (2012). 臺北市高中績優柔道教練訓練行為之個案研究. 資料來源:研究者自行整理。. 由上述有關柔道教練相關研究,可發現大多集中於其訓練、領導風格及生涯發展現 況等,基本上主要聚焦於以一個柔道教練職責是否能帶動學生及運動員有良好表現為主, 相對的對於身為一個承擔運動員及選手成績的壓力,則少有探討,而此亦為本研究重要 性所在。. 二、運動教練壓力來源 至於運動教練壓力來源,按學界研究,茲以表列方式摘錄國內體育專業人員工作壓 力來源相關研究整理,如下表 2-6 所示:. 39.

(50) 表 2- 6、國內體育專業人員工作壓力來源之相關研究整理表 研究者 (年代). 研究對象. 工作壓力因素. 張宏亮 (1988). 運動教練. 角色衝突 角色不明確 人際關係 工作負荷 工作條件 經費問題. 吳政融 (2002). 臺灣地區大學體育教師. 學生管理 法令束縛 行政負荷 專業成長. 張登聰 (2002). 大專院校排球教練. 工作本身性質 人際關係 工作環境. 梁玉秋 (2002). 國民中學棒球教練. 選手訓練 法令束縛 行政負荷 專業成長. 李秀穗 (2003). 大專院校體育室主管. 上級 行政負荷 人際關係 內在衝突 決策參與. 鄭及宏 (2003). 花東國小體育教師. 行政支持 教學負擔 專業表現 額外工作 訓練指導 家長溝通 續下頁. 40.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providing different modes of support in learning tasks (e.g.. You are a summer intern in the publicity team of Go Green, a non- governmental organisation committed to

• To enhance teachers’ understanding of the major updates of the English Language Education Key Learning Area under the ongoing renewal of the school curriculum;.. • To

Reading Task 6: Genre Structure and Language Features. • Now let’s look at how language features (e.g. sentence patterns) are connected to the structure

 Literacy Development  Using Storytelling to Develop Students' Interest in Reading - A Resource Package for English Teachers 2015  Teaching Phonics at Primary Level 2017

• e‐Learning Series: Effective Use of Multimodal Materials in Language Arts to Enhance the Learning and Teaching of English at the Junior Secondary Level. Language across

help students develop the reading skills and strategies necessary for understanding and analysing language use in English texts (e.g. text structures and

• e‐Learning Series: Effective Use of Multimodal Materials in Language Arts to Enhance the Learning and Teaching of English at the Junior Secondary Level. Language across

Then, it is easy to see that there are 9 problems for which the iterative numbers of the algorithm using ψ α,θ,p in the case of θ = 1 and p = 3 are less than the one of th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