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103 02 02國一歷史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103 02 02國一歷史"

Copied!
4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103 下 2nd 國一歷史第 1 頁,共 4 頁

103 學年度第二學期精誠中學國一歷史科第二次月考題

範圍:第二冊三、四章 (題目卷四張,另附答案卡) 命題老師:林子毓 審題老師:王若萍 一、單選題(1~40 題,每題 2 分;41~60,每題 1 分) 1. 從民國 70 年代後期以來,臺灣的民主政治有著長足的進步。下列相關敘述何者正 確?(A)民國 77 年,蔣經國取消戒嚴 (B)民國 80 年,李登輝宣布廢止《動員戡 亂時期臨時條款》 (C)民國 80 年,蔣經國宣布終止動員戡亂時期 (D)民國 83  年,總統由人民直選。 2. 阿財今年 70 歲,他年輕時曾打算創辦《學力雜誌》,籌組「學力黨」來宣揚自己的 理念,但受到政府禁止。請問,要到何時阿財才能充分行使這樣的權利?(A)二二八 事件之後 (B)戒嚴之後 (C)實施地方自治之後 (D)解嚴之後。 3. (甲)戒嚴(乙)雷震事件 (丙)宣布動員戡亂(丁)成立臺灣省行政長官公署(戊)選舉縣 市議員。若將以上史事依發生的先後順序排列,下列何者正確?(A)甲乙丙丁戊  (B)丙甲丁乙戊 (C)丁甲戊乙丙 (D)丁丙甲戊乙。 4. 關於日治時期臺灣的「公學校」,下列敘述何者錯誤? (A)主要是供臺灣人的子弟 就讀 (B)是一種貫徹殖民政策的工具 (C)其教材、師資以及設備與小學校相同  (D)課程以教授日語為主。 5. 西元 1921 年 10 月 17 日,台灣文化協會正式成立於台北市,當時共有三百多人 出席成立大會。請問:這個機構發行哪一份報刊來進行啟迪民智、改善社會風俗的 工作? (A)民報 (B)美麗島雜誌 (C)自由中國 (D)臺灣民報 6. 在臺灣民主化過程中,下列哪一項是蔣經國擔任總統期間的重大措施?(A)宣布 解除戒嚴 (B)廢除《動員戡亂時期臨時條款》 (C)開始實行地方自治 (D)開放 直轄市市長民選。 7. 日治時代,全臺各地設有「國語講習所」,依當時總督府的政策來看,該機構最有 可能是為了推廣何種語文而設?(A)日語 (B)英語 (C)北京語 (D)閩南語。 8. 西元 2010 年 10 月中旬,大雄出席在政治大學舉辦的「第三屆蔣渭水研究學術研 討會」,對這位台灣先賢非常景仰。請問,上述歷史人物曾留下什麼事蹟? (A)成 立臺灣地方自治聯盟 (B)籌組台灣史上第一個政黨 (C)發起 1913 年的苗栗事 件 (D)號召士紳成立台灣民主國 9. 臺北新公園在幾年前已改名為「二二八和平紀念公園」,是政府為了表達對過往歷 史的負責,撫平人民的傷痛所做的改變。當年之所以引發此一事件的導火線為何? (A)政府查緝私菸手段不當 (B)陳儀等官員的高壓統治 (C)臺灣的經濟問題引 爆民怨 (D)本省人與外省人的相處隔閡。 10. 日治時期,總督府為改變臺人的風俗及生活習慣,採取許多相關的措施。其中, 總督府推行何種改革的目的是要增加臺灣社會的女性人力資源,以便於從事生產 工作? (A)放足 (B)推廣教育 (C)禁食鴉片 (D)斷髮。 11. 夢娜在史書上看到一段記載:「官方開始在臺北興建自來水蓄水池與下水道,陸 續出現許多西式醫院,當時政府嚴格要求人民負責居家環境的清潔衛生,家家戶 戶出現廁所、垃圾桶,傳染病也逐漸消失。」上段文字主要是介紹哪一時期的公共醫 療與衛生狀況? (A)1930 年代 (B)1870 年代 (C)1760 年代 (D)1640 年 代 12. 中國國民黨在臺灣長期執政將近 40 年,實施黨禁、報禁,壓制反對意見,並且 控制國家政治資源。此一統治體制的實施與下列何者有關?(A)日本殖民統治結束 (B)美麗島事件的發生 (C)國共內戰的失敗 (D)解嚴後的社會劇變。 13. 0民國 89 年總統大選,陳水扁當選總統,其所代表的政治意義為何?(A)臺灣 總統首次直選 (B)民主政治的開端 (C)結束國民黨一黨專政的局面 (D)當選 之選票超過半數。 14. 附圖是臺灣某一時期常見的的宣導文句。 請問:這張標語最早出現在何時? (A)民 國四十年代 (B)民國六十年代 (C)民國 七十年代 (D)民國八十年代。 15. 隨著中日八年戰爭的爆發,本土菁英領導 進行的政治、社會運動也被迫劃上句號。長 達十多年的運動曾給台灣社會帶來什麼影 響? (A)日本天皇最後終於同意設置臺灣議 會 (B)日本政府不再派軍事將領出任台灣總督 (C)將普選、自治、參政權的觀念 普及於臺灣社會 (D)總督府首度同意由台灣人民直接選出地方民意代表 16. 臺灣歷史上的某個時期,賦予總統擁有連選可以不限次數連任的特權。請問:總 統的此項權利是由下列哪一法案所賦予的?(A)《戒嚴令》 (B)《解嚴令》 (C) 《中華民國憲法》 (D)《動員戡亂時期臨時條款》。 17. 由於來臺接收的官員素質良莠不齊,「劫收」的傳聞不絕於耳,再加上行政長官集 大權於一身,而引發臺灣人的反感。請問:這是臺灣哪個時期的狀況? (A)臺灣 光復初期 (B)白色恐怖期間 (C)黨外運動興起時期 (D)宣布解嚴後。 18. 日人在臺的教育措施,雖然推動並普及義務教育,但總督府為何不願臺灣人就讀 大學政治、法律、歷史等科系,而重在醫、農、師範等學校?(A)尊重臺灣風俗民情 (B)弭平臺人與日人間的差異 (C)培養初級技術人才 (D)配合「農業臺灣」的政 策。 1

(2)

103 下 2nd 國一歷史第 2 頁,共 4 頁 19. 下列有關日治時期的教育政策,何者正確?(A)高等教育採「日臺共學」制 (B)  西元1940 年代開始實施六年國民教育 (C)教育的目的是為了要提升台灣人的 文化素養 (D)臺北帝國大學設立的目的是為了培養台灣政治菁英人才。 20. 臺灣人民曾為反對政府開放美國牛肉進口而走上街頭,他們所以能夠進行合法的 遊行請願,是因為哪一項政治措施的影響所致?(A)取消《戒嚴令》 (B)修憲  (C)實施地方自治 (D)終止動員戡亂時期。 21. 美華是民國 60 年代生長在台灣的青年,當時他最可能有下列哪一種生活經驗? (A)參加美麗島大遊行 (B)參加二二八事件 (C)加入台灣民眾黨 (D)參選台 北市市長。 22. 日治時期台灣社會的一項重大變遷即是衛生習慣的建立,請問:以下哪一個地方 的興建與衛生習慣的建立有關?(A)北投溫泉公共浴場 (B)通宵神社 (C)木柵 動物園 (D)圓山大飯店。 23. 西元 1926 年,柏儒與一群朋友由基隆上船,到日本接受大學教育。當時像他們 這樣離鄉背井,渡洋求學的人很多。請問:下列哪一項原因造成當時此種風潮? (A)日本倡導學術研究政策 (B)臺人在臺灣升學不容易 (C)臺灣沒有高等教育 學校 (D)日本教育制度較為公平。 24. 日治時期,總督府養成臺灣人守法習慣的方法,下列何者錯誤?(A)嚴密的警察 制度 (B)宣傳教育現代法治觀念 (C)軍隊嚴格鎮壓 (D)引進現代司法制度。 25. 下表是和日治時期臺灣有關的一項統計數字,請問表中的間數、人數、比例率分別 指的是?(A)派出所、警察、控制臺灣村庄 (B)製糖廠、蔗工、占日本進口糖 (C) 公學校、兒童、學齡兒童就學 (D)火車站、旅客、鐵路到達地方 年度 間數 人數 比率(%) 1917 327 88099 13.14 1922 592 195783 28.82 1937 789 457165 46.69 1942 879 745638 64.81 26. 茂伯出生在台灣光復那一年,下列哪一件事情是他一定未曾經歷過的? (A)二二 八事件的發生 (B)台灣首次地方議員選舉 (C)戒嚴 (D)解嚴。 27. 西元 1945 年 8 月 14 日,總督府告知民眾隔天中午天皇將宣布重要大事。次日中 午,全台各地人們準時打開收音機,收聽天皇宣布日本戰敗投降的消息。請問:這 反映出台灣人何種觀念的建立? (A)守法習慣的養成 (B)標準時間制的建立  (C)文化組織的推動 (D)現代衛生觀念的建立 28. 「臺灣民報是臺灣人的報紙,是臺灣三百六十萬同胞共有的唯一言論機關,是臺 灣人的靈魂,是臺灣人思想的先導,是維新的工具。」請問:上述慷慨激昂的宣言 最可能出現在何時? (A)清領後期 (B)台灣民主國時期 (C)內地延長主義時期 (D)皇民化運動時期 29. 某小說述及:「臺灣人王麻子原本在李秀才的私塾讀書,但張秀才愛抽鴉片,終 日吞雲吐霧,學習總是有一日沒一日。後來因緣際會下,他改入公學校念書,眼前 寬敞明亮的運動場及教室,心中也豁然開朗。」請問:王麻子受教育的機構改變與 哪一個時代背景相關? (A)劉銘傳設西學堂建新式教育 (B)馬偕在臺建立西式學 堂傳播知識 (C)日本人引進西方的教育制度 (D)戰後留學生歸國後主持外語學 校 30. 民國 70 年代以來,臺灣民主政治發展的歷程,依先後順序排列為何?(甲)直轄 市市長選舉(乙)解除《戒嚴令》(丙)公民直選正、副總統(丁)第一次政黨輪替(戊)中 央民代全面改選(A)甲乙丙丁戊 (B)戊乙丁甲丙 (C)乙丁丙戊甲 (D)乙戊甲 丙丁。 31. 民國 50、60 年代時的臺灣,對流行歌曲的審查非常嚴格,動不動就用一些奇怪 的名義禁歌。請問上述的情況是因為下列哪一法令實施的結果?(A)《動員戡亂時 期臨時條款》 (B)《解嚴令》 (C)《選舉罷免法》 (D)《戒嚴令》。 32. 日治時期取消公學校與小學校的名稱,統稱為國民學校,藉以強調其公平性,此 項措施的目的為何?(A)皇民化 (B)國際化 (C)在地化 (D)內地化。 33. 台灣有位知識分子曾說:『我們處於異族統治下,政治受到差別待遇,經濟被詐 取,法律又不平等,最可悲痛者,莫過於愚民教育。』於是他致力於文化運動,著 眼改善台灣人的地位。我們從以下哪一件事情的發展,可知這個努力並未成功? (A)皇民化運動的推行 (B)南進政策的推行 (C)臺灣議會的設置 (D)警察政 治的確立。 34. 關於日治時期林獻堂所發起的社會運動,下列敘述何者正確?(A)主要領導人物 為林獻堂、羅福星等人 (B)共發動 11 次的連署請願 (C)主要目的是爭取參政 的權利 (D)其訴求最後得到日本國會的採納。 35. 日治末期台灣人可以接受六年義務初等教育,請問,當時初等教育的目的為何? (A)推廣日語 (B)培養專才 (C)家庭計畫 (D)戰術訓練。 36. 西元 1935 年總督府同意實施第一次地方選舉,民眾相互告知參與投票。請問: 此為哪一組織努力多年的成果? (A)臺灣地方自治聯盟 (B)臺灣議會設置請願團 (C)臺灣文化協會 (D)臺灣民眾黨 37. 下列哪一個社會狀況,是在日治後期逐漸消失的情形?(甲)小孩子逃避打預防針 2

(3)

103 下 2nd 國一歷史第 3 頁,共 4 頁 (乙)請中醫開立死亡證明(丙)看時刻表搭乘火車(丁)打開水龍頭洗手(A)丙丁  (B)甲丙 (C)乙丁 (D)甲乙。 38. 莎拉寫了一篇名為《日治時期台灣教育發展》的報告,有以下內容:(甲)初等教育 日人讀小學校,臺人讀公學校,在師資、課程上皆不公平(乙)中等教育:欲培養基 層技術人才與小學校教師,重視職業訓練與師範學校(丙)高等教育:以臺北帝國 大學最著名,但臺人就讀比例低(丁)為配合內地延長主義,取消小學校、公學校, 一律改稱國民學校。請問:上述內容有幾項出錯了? (A)一 (B)二 (C)三 (D) 四項 39. 日本統治臺灣,對傳統風俗習慣大力改革,其中哪一項改變可以顯示日本取代清 朝,成為臺灣的統治者?(A)推行放足運動 (B)推行斷髮運動 (C)實施一週七 天制 (D)引進現代司法制度。 40.「從總督府醫學校畢業後,他回到故鄉宜蘭的醫院實習。……他曾在報上發表一篇 『臨床講義』,認為臺人得了『缺乏知識』的營養不良症。」請問:這段文字描述的 「他」是指下列何人? (A)林獻堂 (B)蔣渭水 (C)余清芳 (D)羅福星 41. 「萬年國會」歷史現象的出現,是因為哪件事的發生,因此無法真正實施《中華民 國憲法》的規定? (A)一次大戰 (B)國共內戰 (C)二次大戰 (D)二二八事件 42. 出生在民國 40 年代的阿泰,在其自傳內容中描述生平,何者與史實不符? (A) 戒嚴時期,基本人權被剝奪 (B)因國共內戰失利,隨國民政府遷台 (C)二二八 事件是不能說的政治禁忌 (D)在求學階段時的總統都是蔣中正。 43. 民國 40 年代,雷震等人試圖籌組政黨,結果與《自由中國》雜誌社的工作人員被 以「陰謀顛覆政府」的罪名拘捕,請問,雷震等人被逮捕是因為他們違反了哪一項 法令? (A)《戒嚴令》 (B)《刑法》 (C)《中華民國憲法》 (D)《動員戡亂時期臨 時條款》。 44. 民國 90 年代,陳水扁總統曾在世界人權日發表演說:「綠島是我國威權時代迫害 人權的象徵,1950 年代新生訓導處和 1970 年代綠洲山莊,是世界級的集中營, 關過三千多名政治犯;阿扁雖然在別處關過八個多月,和綠島的受難者相比,只 能算是上過幼稚園。」文中1970 年代的事件是指下列何者? (A)美麗島事件 (B) 雷震事件 (C)白色恐怖 (D)二二八事件。 45. 阿牛是家住台中州的台灣人,西元 1925 年父親送他到學校就讀,請問,阿牛最 有可能被送到哪一個教育機構就讀?(A)國民學校 (B)小學校 (C)公學校  (D)蕃童教育所。 46. 下列何者是國民政府接收台灣時所採行的政策? (甲)接收日人遺留財產,由政府 統一控管(乙)高級官員及地方首長多由臺人擔任(丙)協助臺人返鄉工作(丁)沿襲專 賣制度(A)甲乙 (B)乙丙 (C)丙丁 (D)甲丁。 47. 林老師在課堂上說明某一時期的政策:『此一時期的執政者允許成癮者登記並購 買鴉片,但不允許日本人及未成癮者在非醫療用途使用鴉片。』請問,老師提及的 政策應該出現在哪一時期? (A)清領前期 (B)清領後期 (C)日治時期 (D)中 日戰後時期。 48. 抗日戰爭勝利後,政府明令動員戡亂的時代背景為何? (A)二二八事件的發生  (B)中共全面發動內戰 (C)美國派遣特使來華施壓 (D)韓戰爆發 49. 近年來,臺灣在 2 月 28 日那天,政府與民間都會舉行追思會,悼念二二八事件 的受難者。請問:此事發生當時,實際負責執行臺灣政務的最高行政單位為下列何 者? (A)國民政府 (B)台灣省政府 (C)行政長官公署 (D)台灣總督府。 50. 西元 1920 年代,有一批臺灣人從臺灣搭船到東京,向日本政府請願設置議會。 請問:這個運動是要為臺灣人爭取何種權利?(A)自由權 (B)行政權 (C)司法 權 (D)立法權。 51. 美華的奶奶得意的告訴美華:「年輕時,我可是臺灣教育史上第一屆國民學校的 畢業生。」請問:美華奶奶年輕時入學的時間應該是下列何時? (A)1895 年  (B)1919 年 (C)1941 年 (D)1943 年 52. 七年 14 班在討論日治時期台灣的社會變遷,同學一一舉例,請問,下列哪一位 同學所舉的例子不能列入討論? (A)勸導婦女解放纏足 (B)引進西方司法制度  (C)強迫人民薙髮留辮 (D)建立西式醫療體系 53. 民國 85 年,正當臺灣地區進行哪項民主政治措施的同時,中共施以文攻武嚇的 脅迫? (A)國代全面改選 (B)全面改選立法委員 (C)省、市長直選 (D)總統、 副總統直選。 54. 歷史悲劇「二二八事件」,性質是反抗政府的暴動事件,到後來演變成「省籍衝突」 所謂「省籍衝突」,是指哪兩者之間的衝突? (A)漢人和原住民 (B)日人和中國 大陸來臺人士 (C)日人和臺人 (D)臺人和接收臺灣的中國大陸人士 55. 台灣因戒嚴體制,民主政治之路遲滯緩慢,到李登輝擔任總統時腳步才開始加快, 下列哪一項不是李登輝民主改革措施? (A)廢除《動員戡亂時期臨時條款》 (B)解 除戒嚴 (C)中央民意代表全面改選 (D)省長直接民選 56. 下列哪一位在主政期間,首次公開代表政府向二二八事件受難者及家屬正式道歉? (A)陳誠 (B)蔣經國 (C)李登輝 (D)陳水扁。 57. 臺灣地方自治更加落實,是在哪位地方行政首長改為直選之後? (A)總統、副總 統 (B)省、直轄市市長 (C)縣、市長 (D)村、里長。 58. 宜靜和大雄透過任意門回到 1920 年代的臺北城,下列何者不可能在當時出現? 3

(4)

103 下 2nd 國一歷史第 4 頁,共 4 頁 (A)想吸鴉片可以到專賣局購買 (B)上完廁所可以使用水洗手 (C)生病時可以 去醫院打針 (D)有些女孩穿著日式和服和木屐 59. 每年的 12 月 25 日是台灣光復節,這個節日的由來與台灣脫離哪個國家的控制 有關? (A)滿清 (B)荷蘭 (C)日本 (D)中共。 60. 小萍依照某一規則將上課重點歸納統 整,如右表,請問,表格還可以增加哪 一組配對? (A)嘉南大圳─八田與一  (B)台灣民眾黨─蔣渭水 (C)皇民化運動─林獻堂 (D)自由中國─雷震 103 學年度第二學期第二次段考國一歷史科答案 BDDCD AABAA ACCAC DACBA AABCC BBCCD DAACA ADBBB BBAAC DCBCD CCDDB CBACB 台灣議會設置請願運動 林獻堂 台灣文化協會 蔣渭水 ? ? 4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在世界人權宣言第二條提到:「人人有資格享受本宣言所載的一切權利和

( 簡 稱 系統 計畫 ) ,已 經創下最多人同 時演 奏的金氏世界紀 錄 (Guinness World Records)。系統計畫為該國工人階級家庭約 35 萬名兒童和青少年提供古典樂培訓,20

約千年的時間 二十世紀初及以後 約百多年的時間 中國古代史 中國近世史 中國近現代史. 政治史 文化史

你是否同意,及至 2000 年,中華人民共和國在 1980 年代的改革開放改善了與 亞洲其他國家的關係?就中華人民共和國與亞洲任何一個國家的關係,解釋你 的觀點。. 建議答題方向

 全國人大及其常委會作爲國家最高權力機關及其 常設機關,依據《憲法》,有權為香港的有關事

柏楊(郭定生,公元 1920—2008 年)在其名著《中國人史綱》中談到三國時代(公元 220—280

《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 第一章 總綱 第一條.

《香港國安法》,並按《中華人民 共和國憲法》第十八條在徵詢全國 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香港特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