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如何看待國際交流語言的選擇與使用? / 134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如何看待國際交流語言的選擇與使用? / 134"

Copied!
3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臺灣教育評論月刊,2013,2(12)

,頁 134-136

自由評論 第 134 頁

如何看待國際交流語言的選擇與使用?

黃文定 國立暨南國際大學國際文教與比較教育學系助理教授 自教育部(2011)公佈《中小學 國際教育白皮書》以來,國際教育成 為國內新興的議題,加上最近教育部 國民及學前教育署對高中以下學校之 「學校本位國際教育計畫」的經費補 助,帶動了國內中小學辦理國際教育 相關活動的風潮。教育部亦於今(102) 年 3 月 20 與 21 日委託國立中正大學 舉辦「中小學國際教育國際研討會」, 並將主題訂為「理論與實踐的對話」, 這次的研討會除了學者與會,還有許 多中小學教育實務工作者參與。我亦 在此次研討會發表了一篇關於英國國 際學校獎的論文,文末建議我國應建 置一個全面性的國際交流平臺,以利 教師們推動國際教育。在發表後的提 問過程中,一位與會者批評國內現有 的國際交流平臺(如 CCOC 與 iEARN) 都是以英語為介面,應建構以中文為 介面的平臺,並質疑為何不能以自己 的語言(即中文)進行交流。此一提 問引發了關於後殖民觀點與語言霸權 的討論。我想在此進一步討論此一關 於國際交流語言選擇與使用的問題。 的確,由於過去的殖民歷史,英 語在當今全球化時代具有支配地位, Philipson(1992)以「英語的語言帝國

主義」(English linguistic imperialism)

稱之,意指透過對英語與其他語言之 間結構與文化不平等關係的建立與不 斷的重組,來維持英語的支配地位。 其中,結構的不平等指的是物質性差 異所造成的不平等,如推廣語言的機 構、經費的分配。文化的不平等指非 物質性或意識形態差異所造成的不平 等,如對語言的態度、語言教學的原 則。 誠如後殖民主義先驅 F. Fanon 所 言,「說一種語言,是在承擔一個世 界、一種文化」(陳瑞樺譯,2005, p.98),「掌握某種語言,也就掌握了這 種語言所表述和指涉的世界」(陳瑞樺 譯,2005,p.76),語言與文化密不可 分,後殖民主義所要批判的,即是被 殖民者(或第三世界國家)在政治上 的獨立後,文化上仍然受到殖民者(或 西方第一世界國家)的現代化模式、 語言 、 思想與 文化的深刻 影響與 制 約,無法獨立自主(陶東風,2000)。 前述與會者之所以質疑為何不能 以「自己的」語言來進行交流,乃是 基於語言文化之獨立自主性而論,此 亦為後殖民主義之核心關懷。不過, 對於交流語言之選擇,除了在意識型 態上應避免落入被殖民的窠臼,還應 注意語言的工具性。南方朔(2000) 便指出:「英語的全球化固然也涉及意 識型態問題,但它終究有著更強的工 具性格」(p.33)。以國際交流的目標而 論,促進交流雙方對彼此的理解是其 核心目標之一,而這樣的理解便需以 兩邊都能理解的溝通語言為基礎,換 言之,語言是達成相互理解的重要工 具。以目前英語為全球共通的語言來 看,在交流雙方都無法理解與使用對 方語言時,英語往往成為一個有效溝 通工具。

(2)

臺灣教育評論月刊,2013,2(12)

,頁 134-136

自由評論 第 135 頁 然而,必須進一步追問的是:在 國際溝通上,我們是否就此喪失了語 言自主性而成為英語全球化的被殖民 者?答案或許不那麼悲觀。首先,對 英語的學習與使用應建立在正確的態 度上。我們應反思臺灣對英語學習的 狂熱是否排擠了中文和母語的學習? 對英語的重要性是否過度強調,以致 於學生形成錯誤的認知,貶抑母語或 中 文 的重 要性 ,甚 至到 了只 認 同英 語,而不認同母語或中文的地步?換 言之,我們應建立學生珍視自己語言 的正確認知與態度。 其次,我們應該擺脫二元對立的 零和思考架構,避免將英語定位為全 球/核心/霸權,而將中文定位為地 方/邊陲/抗拒。如果以這種二元對 立思考方式看待國際交流的語言選擇 與使用,易導致我們採用「拒絕英語」 的方式來抗拒英語的霸權與支配。相 反地,在英語與中文之間,我們應當 如 H. Bhabha 所說,在雙方越界對話的 過程中創造出一個新的、動態的、雜 化的「第三空間」(莊坤良,2001)。 換言之,我們可以符合本土文化脈絡 與需求的方式下「挪用」(appropriation) 英語。 這種語言「挪用」之後形成「第 三空間」的例子古已有之。其一是「克 里奧爾語」(Creole),這種語言乃是 葡、西、法等國在西印度群島殖民地 出生的後代所說的殖民國語言,這種 語言與殖民母國原有的語言有著明顯 差 異 。 另 一 種 語 言 則 是 「 洋 涇 濱 」 (pidgin),源自 18 世紀葡萄牙商人在 中國進行貿易,為方便交易,由葡語 和漢語單詞組成的商務語言。之後, 隨著英國在中國貿易增加,上海貿易 地位日增,洋涇濱為上海華洋交易區 附近的一條河流,上海人於是將混合 式的新種英語 pidgin 稱為「洋涇濱」, 此用 語 乃成為 混合語言的 類型通 稱 (南方朔,2000)。 由以上兩個例子可知,語言在跨 文化傳播的過程,已經歷雜化與在地 化,融入新的語彚、語法或文化概念, 反映出地方文化特色。就此而論,英 語作為一種世界語言,已不屬於英國 或美國,沒有任何國家可宣稱具有英 語的唯一所有權,它已在這個雜化與 在地 化 的 過 程中, 變成各地方 的英 語,如澳洲英語、紐西蘭英語、加拿 大英語、南非英語、加勒比海英語、 印度英語、或新加坡英語(莊坤良, 2002)。由此觀之,當我們在進行國際 交流活動時,是否需要一再強調「標 準」英式英語或美式英語的重要性, 也就不無疑問了。 我們不一定要發展出一套「臺灣 英語」,但在英語教學上,國內有些學 者們就提出反思,企圖開展出臺灣英 語教學的「第三空間」。簡言之,我們 應省 思 臺灣英 語教學理論 、教學 方 法、以及教材是否一昧引進西方的理 論、方法與材料,而無視本土英語教 學的特殊性與需求?英美進口的英語 教科書是否傳遞了歐洲中心的觀點, 淪為英美文化的宣傳手冊?是否忽略 了在地生活經驗?我們是否能發展一 套具在地聲音與文化的英語教材?是 否能建構具臺灣特色的英語教學文化 主體?(莊坤良,2002;廖柏森,2007)

(3)

臺灣教育評論月刊,2013,2(12)

,頁 134-136

自由評論 第 136 頁 如果我們的英語教學模式無法因應在 地學生的需要,亦無法反映在地的生 活經驗,則我們如何期望學生們在國 際交流時,能將本土文化介紹給外國 人呢? 非洲奈及利亞作家 C. Achebe 便主 張我們不需拒絕英語,而應該在兼顧 英語的全球溝通功能與本土文化認同 的策略下,自主地「挪用」英語: 一種世界語言所必須付出的 代價,即是這種語言必須接受許多 不同的使用方式。非洲作家所應努 力的目標應是以最適當的方式運 用英語傳遞訊息,這種運用方式不 應導致英語作為國際交流媒介之 功能喪失。非洲作家應致力於形成 一種能傳達自我獨特經驗,又兼具 普 遍 性 的 英 語 。( Achebe, 1994, p.433) 總而言之,國際交流語言的「選 擇」並不是另一個後殖民戰場,因為 「英語屬於世界,世界不屬於英語」 (南方朔,2000,p.31),關鍵在於語 言的「使用」,也就是我們如何自主地 開創語言的在地學習與使用方式。 參考文獻  南方朔(2000)。語言是我們的海 洋。臺北巿:大田。  教育部(2011)。中小學國際教育 白皮 書 :扎根 培育 21世 紀國際化人 才。臺北巿:教育部。  莊坤良(2002)。在地性的政治- 全球化、新興英文與英語教學的文化 反思。英語教學,27(2),1-15。  陳瑞樺譯(2005)。黑皮膚,白面 具(F. Fanon原著,1971年出版)。臺 北巿:心靈工坊文化。  陶東風(2000)。後殖民主義。臺 北巿:揚智。  廖柏森(2007)。英語與翻譯之教 學。臺北巿:秀威資訊科技。

 Achebe, C. (1994). The African writer and the English language. In P. Williams & L. Chrisman (Eds.),

Colonial discourse and post-colonial theory: A reader (pp. 328-434). New

York, N. Y.: Harvester Wheatsheaf.  Phillipson, R. (1992). Linguistic

imperialism. Oxford, UK: Oxford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有種種性,種種國土人出家,用不正音壞佛經義,願世尊聽我用 闡提之論,正佛經義。佛言:我法中不貴浮華之言語,雖質朴不 失其義,令人受解為要。 14 (《大正藏》第

Does your cat like water or milk?. It likes water./ It

He(She) has a round face and two small eyes.. Are there

Yes, he does./ Sorry, he doesn’t have time. Does he have time to take

在不影響主流課程結構下,接納和 認識學生的不同文化背境,有效地 把不同學生族群的文化元素(如節

[r]

在培養學生語文能力時,要適當引導學生了解聽、說、讀、寫的

關於理解和連結的後設認知、以及對數學價值 的賞識態度。包括「為什麼要這樣」、「為什 麼是這樣」等問題的理解。「識」很難被翻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