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論公眾授權條款之相容性:以創用CC授權條款及GFDL為中心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論公眾授權條款之相容性:以創用CC授權條款及GFDL為中心"

Copied!
28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科技法學評論,7 卷 2 期,頁 1(2010)

科法新論

論公眾授權條款之相容性:

以創用 CC 授權條款及 GFDL 為中心

*

李治安

**

、林懿萱

***

摘 要

公眾授權條款的推動是貫徹自由文化運動的重要方法與策略,然而,由 於不同種類授權條款彼此間存在著不相容的問題,自由文化運動正面臨著資 訊、社群、創作人及個別著作被割裂的危機。本文以自由文化運動中最重要 的兩種授權條款——創用 CC 授權條款及 GFDL——為核心,析述授權不相 容對於協力創作及重新混用創作方式所帶來之負面影響,並站在授權人之立 場,觀察兩種授權條款之差異性。此外,本文亦介紹兩種授權條款近年來在 * 本文曾發表在 2010 年 11 月 13 日於新竹交通大學舉辦之台灣資訊社會研究學會年會 暨學術研討會「自由文化研究」場次、2010 年 12 月 3 日於香港城市大學舉辦之太平 洋鄰里協會(Pacific Neighborhood Consortium)年會暨聯合會議(From Digital Con-tent to Knowledge Asset 研討會),作者感謝兩場研討會與會者及科技法學評論匿名 審查委員所提供之寶貴意見,惟所有錯誤與疏漏完全由作者負責。此外,本文所表 達者僅為作者之個人見解,不代表台灣創用 CC 計畫之立場。 ** 國立政治大學法律科際整合研究所暨智慧財產研究所合聘助理教授;美國史丹福大 學法學博士。 *** 台灣創用 CC 計畫法律顧問,中央研究院資訊科技創新研究中心;美國南美以美大 學法學碩士。 投稿日:2009 年 12 月 7 日;採用日:2010 年 4 月 15 日 - 1 -

(2)

促進彼此相容所作之努力及其侷限,同時就自由文化運動及授權條款相容性 未來的長期發展,提出相關建議。

關鍵詞:公眾授權、創用 CC、相同方式分享、自由文件授權、自由文

化、授權不相容、授權相容性、維基百科

(3)

Cite as: 7 TECH. L. REV., Dec. 2010, at 1.

Freeing Up the Freedom

in Free Culture: Compatibility

Between Public Licenses

Jyh-An Lee, Yi-Hsuan Lin

Abstract

Promoting public licenses has been a crucial approach and strategy to free cul-ture movement supporters. These licenses not only enlarge the scope of intellectual commons, but also reinforce the value and social norms underlying the movement. Nonetheless, as more and more public licensees emerge in the free culture commu-nities, the freedom granted by these licenses is not elevated accordingly. On the contrary, intellectual commons, communities, and creators are increasingly frag-mented because of the incompatibility between different public licenses.

Using two of the most important licenses—Creative Commons licenses and GNU Free Documentation License—in free culture movement as examples, this Article illustrates how license incompatibility has become an obstacle for peer pro-duction and remixing creativity. This Article also analyzes the subtle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two aforementioned licenses. Such analysis may help explain dissimi-lar preferences of a wide range of licensors and why various licenses simultane-

(4)

ously exist in the free culture communities. Furthermore, this Article provides a strategic guide for communities to solve the incompatibility problem.

Keywords: Public License, Creative Commons, ShareAlike, GNU Free

Documentation License, GFDL, Copyleft, Free Culture,

License Compatibility

(5)

1. 前言

近年來自由文化運動(free culture movement)在著作權法學界及文化創 意產業受到廣泛的重視,該運動之落實與具體化,其實是仰賴一系列不同的 公眾授權條款1。對創作人而言,該等條款不但提供了分享自身創作的法律機 制,亦使其於利用他人著作時,能相當程度地避免因著作權侵權而帶來的法 律風險。自由文化運動之推動者及支持者多認為,公眾授權條款對該運動實 具有舉足輕重之影響力,但該等條款並非促進資訊無遠弗屆、完全分享的萬 靈丹,事實上,由於公眾授權條款不只一種,因此,多種不同授權條款的並 存產生了彼此不相容之問題。申言之,如果某些公眾授權條款要求衍生著作 須以相同之授權條款釋出,則依據不同公眾授權條款釋出之內容將喪失彼此 流通的可能2,也造成了所謂授權不相容(incompatibility)之問題3。反面言 之,如果兩種不同的公眾授權條款彼此相容,則利用人可在不違反該等條款 的前提下,將依據該兩種條款所釋出的內容結合,並改作為衍生著作4。 創作者在選擇創作素材時,會因為公眾授權條款的不相容而限縮其可選 擇利用之共享資源,此種限制會增加創作者從事重新混用(remix)多種內容 創作時所遭受之挫折感5,進而影響其參與自由文化運動的誘因6,亦減少社 1

See, e.g., Edward Lee, Remixing Lessig, 6 I/S: J.L. & POL’Y FOR INFO. SOC’Y 41, 42 (2010).

2

Molly Shaffer Van Houweling, The New Servitudes, 96 GEO. L.J. 885, 943 (2008).

3

亦有學者將之稱為授權鎖死(license lock)。Aaron Krowne & Raymond Puzio, The

Fog of Copyleft, FIRST MONDAY (July. 3, 2006), http://firstmonday.org/htbin/cgiwrap/bin/ ojs/index.php/fm/article/viewArticle/1368/1287.

4

Zachary Katz, Pitfalls of Open Licensing: An Analysis of Creative Commons Licensing, 46

IDEA 391, 394 (2006). 惟須注意者,係該文僅針對不同的創用 CC(Creative Com-mons)授權條款,並未論及其他授權條款與創用 CC 授權機制之不相容問題。

5

Van Houweling, supra note 2, at 943.

6

(6)

群對共享資源的利用率7,使得不同的創作人、社群及作品間彼此孤立8,實 質降低了自由文化運動中所賴以發展的共有分享資源之範圍,最終將對資源 共享的推動成效產生負面影響9。本文以當今最重要之兩種內容公眾授權機 制——創用 CC 授權(Creative Commons Licenses)及自由文件授權(GNU Free Documentation License, GFDL 或簡稱為 FDL)——為中心,探討自由文 化社群中所發生之公眾授權條款不相容之問題及社群組織所發展的解決之 道;此外,本文亦站在授權人之立場,比較上述兩種授權機制最新版本之差 異,該等差異之存在可告訴我們,為何在調和授權條款不相容之目標下,整 個自由文化運動仍然存在且需要不同種類的授權條款,授權條款內容彼此之 間的差異,其實反映了不同社群對於釋出內容的控制,仍有不同的需求及偏 好。 當然,不可否認的,授權條款不相容的問題主要存在於自由文化運動及 其他協力創作之社群中,對於著作權法本身而言,這並不是一個一般性且涉 及層面廣泛之問題,因為一般著作多不具有協力發展之開放特質10,也正因 如此,本問題的解決之道並不在於立法或其他公部門之作為,而須仰賴社群 自發性的修正。

2. 自由文化運動與公眾授權條款

近年來許多論者開始質疑著作權保護範圍的逐漸擴張是否具有正當性及 必要性,因而形成了所謂自由文化運動11,自由文化運動之目的在於建立一 7

Katz, supra note 4, at 409.

8

Krowne & Puzio, supra note 3.

9

Id.; Severine Dusollier, Sharing Access to Intellectual Property Through Private Ordering, 82 CHI.-KENT L. REV. 1391, 1426-27 (2007).

10

Van Houweling, supra note 2, at 945.

11

See, e.g., Kristen A. Carpenter et al., In Defense of Property, 118 YALE L.J. 1022, 1107 (2009); Bill D. Herman, Breaking and Entering My Own Computer: The Contest of

(7)

塊無須許可(permission free)、也無須律師(lawyer free)的資訊領域,使 一般創作人有選取創作素材、而無庸擔心因侵害著作權而被訴的自由12。換 言之,自由文化運動之推動者希望建構出一套完整的共享資訊,為從事文化 創作而須利用他人著作之作者,降低因著作權法所造成的法律風險與不確定 性。一群該運動的支持者則於 2006 年以著作利用人之觀點界定出自由文化的 主軸,該等支持者認為,自由文化植基於著作利用人對著作有利用、學習、 再散布及改作的自由,該等自由並非著作人所能無限上綱地剝奪13。自由文 化運動企圖為社會形塑出一個草根式、由下而上的文化創作結構,使得一般 人能藉由數位科技與網際網路,協力參與文化與資訊的創作過程14。而所謂 的「自由」則是指文化的發展不再只被少數的媒體集團所壟斷15,任何人都 有藉由創作活動形塑當代文化的自由。 除了協力創作以外,自由文化運動的支持者亦相當鍾情於推廣重新混用 的創作方式,他們認為科技發展已使得文化創作的資源相當程度地民主化, 過去資訊的生產大部分是發生在少數創作者及媒體集團間的封閉過程,但是 由於數位科技降低了資訊生產及傳遞的成本,現在一般人不但可使用網際網 路快速傳遞資訊或與他人協力,也可利用數位科技從事業餘文化創作,而重 Era of Information Overload: Toward the Privileging of Categorizers, 60 VAND. L. REV. 135, 162-63 (2007).

12

Lawrence Lessig, Re-crafting a Public Domain, 18 YALE J.L. & HUMAN. 56, 58 (2006) [hereinafter Lessig, Re-crafting a Public Domain].

13

Shun-Ling Chen, To Surpass or to Conform: What Are Public Licenses for?, 2009 U. ILL. J.L. TECH. & POL’Y 107, 118 (2009).

14

Deborah J. Cantrell, Common Ground: The Case for Collaboration Between Anti-Poverty

Advocates and Public Interest Intellectual Property Advocates, 15 VA. J. SOC. POL’Y & L. 415, 423-24 (2008).

15

LAWRENCE LESSIG, FREE CULTURE: HOW BIG MEDIA USES TECHNOLOGY AND THE LAW TO

(8)

新混用既存的作品即是一種很好的創作方式16。 雖然數位科技降低了一般人從事重新混用創作的技術成本,但是著作權 法對於創作人所課予的法律成本卻未相對降低,創作人一旦利用既存的他人 著作,則須擔負著作權侵權的法律責任17。就我國著作權法而言,任意混用 他人著作,可能侵害了著作人格權中的姓名表示權18、禁止不當改變權19、 著作財產權中的重製權20及改作權21,如果將重新混用的改作作品置於網站 上則可能會侵害原著作權人之公開傳輸權,該等侵害依據同法第 85 條、第 88 條、第 91 條、第 92 條及第 93 條之規定,須負民事上之損害賠償責任及 相關刑事責任。該等著作權侵權責任對有意從事新混用創作的創作者而言, 會產生相當的嚇阻作用。縱使創作人願意尋求原作者的授權,該等創作人亦 可能因為尋找著作權人、委託律師及相關談判所衍生的龐大交易成本,而望 之卻步22。 16

See, e.g., Lawrence Lessig, Free(ing) Culture for Remix, 2004 UTAH L. REV. 961, 965-69 (2004) [hereinafter Lessig, Free(ing) Culture for Remix]; LAWRENCE LESSIG, REMIX: M AK-ING ART AND COMMERCE THRIVE IN THE HYBRID ECONOMY 15-19 (2008).

17

See, e.g., Lessig, Free(ing) Culture for Remix, id. at 965-66, 968-69.

18 著作權法第 16 條第 1 項:「著作人於著作之原件或其重製物上或於著作公開發表 時,有表示其本名、別名或不具名之權利。著作人就其著作所生之衍生著作,亦有 相同之權利。」 19 該權利或有稱為「禁止醜化權」或「同一性保持權」,著作權法第 17 條:「著作人 享有禁止他人以歪曲、割裂、竄改或其他方法改變其著作之內容、形式或名目致損 害其名譽之權利。」 20 著作權法第 22 條第 1 項:「著作人除本法另有規定外,專有重製其著作之權利。」 21 著作權法第 28 條:「著作人專有將其著作改作成衍生著作或編輯成編輯著作之權 利。」 22

See, e.g., JAMES BOYLE, THE PUBLIC DOMAIN: ENCLOSING THE COMMONS OF THE MIND 12 (2008); Niva Elkin-Koren, What Contract Cannot Do: The Limits of Private Ordering in

Facilitating a Creative Commons, 74 FORDHAM L. REV. 375, 380 (2005); LESSIG, FREE

CULTURE, supra note 15, at 222-23, 249, 288; Lessig, Re-crafting a Public Domain, supra note 12, at 67; Lydia Pallas Loren, Building a Reliable Semicommons of Creative Works:

(9)

為了降低上述著作權法對於創作人所帶來的法律成本,如創用 CC 等公 眾授權條款應運而生,該等授權條款一方面可幫助著作權人界定其欲開放他 人使用其著作之範圍,一方面也使著作之利用人知悉,哪些著作、在符合何 種條件下得用以從事衍生著作的創作或重新混用。該等公眾授權條款除了有 效擴張創作人得合法使用他人著作之範圍外,亦強化了自由文化社群中關於 資訊分享的社會規範(social norm)。因此,公眾授權條款對於自由文化運 動實具有舉足輕重之影響23,而建立一套有效率的公眾授權機制,對於該運 動之推廣而言,不但可貫徹分享之理念及哲學,亦具有極其重要的實用價 值。

3. 授權條款不相容之問題

一些大型的協力計畫選擇特定公眾授權條款釋出其內容時亦受到歷史因 素的影響,舉例而言,維基百科(Wikipedia)的創辦人 Jimmy Wales 曾指 出,該計畫於 2001 年創立時,可供選擇最適合的公眾授權條款是自由軟體基 金會(Free Software Foundation)所發展出的 GFDL,該條款是針對軟體程式 的使用說明書而設計24,但是如果當時已有創用 CC 授權可供選擇的話,維 基百科必定會選擇後者25。維基百科可謂自由文化及網路協力創作之旗艦社 群,卻因當時選擇 GFDL 授權條款,因而使得該網站上之內容不能與其他選 用創用 CC 條款釋出之內容相互混合,這對強調資訊分享及再利用的自由文 化運動而言,是一個影響重大的缺憾。創用 CC 授權條款與 GFDL 可說是自 由文化運動中相當重要的授權條款,本文以下將以這兩種授權條款為中心, Enforcement of Creative Commons Licenses and Limited Abandonment of Copyright, 14

GEO. MASON L. REV. 271, 272 (2007).

23

Chen, supra note 13, at 107-08.

24

Id. at 128.

25

(10)

析述兩者的差異性與不相容性,以及該等不相容性對自由文化運動所帶來的 負面影響。

3.1 創用 CC 授權條款與 GFDL 之基本差異

在分析創用 CC 授權條款與 GFDL 不相容的問題前,我們須先瞭解這二 授權條款的基本差異,該等差異之釐清,除了有助於使用者選用最適合自身 需求的授權條款外,某種程度亦可說明個別授權條款存在的理由及正當性基 礎。事實上,兩種授權體系本質上雖然不相同,但仍有相類之處,例如創用 CC「姓名標示⎯相同方式分享」授權條款與 GFDL 兩者在性質上都適用於內 容創作、皆要求改作自原作品的衍生著作須採用與原作品相同的授權條款, 因此,對授權條款的採用者造成不少困擾。本文以下將比較 GFDL 與創用 CC 授權條款的差異,並藉以說明授權人所選定之不同授權條款,對其著作 所可能造成之影響。 首 先 就 翻 譯 版 本 而 言 , CC 國 際 化 計 畫 ( Creative Commons International),推動創用 CC 六種核心授權條款在各司法管轄領域的本地 化,以我國情形為例,即是將尚未本地化(unported)創用 CC 授權條款翻譯 成華文外,並配合我國著作權及相關法規作最小範圍的必要調整26。GFDL 則明文規定,授權條款可視需要產生翻譯版本,但當二者不一致時,以英文 原文版本為準27。 在適用客體上,任何文學或藝術創作,舉凡書籍、繪畫、攝影著作、戲 26 創用 CC 授權條款 2.5 版及之前版本是奠基於美國著作權法而來,自 3.0 版以下始區 分「尚未本地化版」與「美國版」。3.0 尚未本地化版係奠基於伯恩公約、羅馬公 約、世界智慧財產權組織著作權條約(WCT)及保護表演人及錄音物製作人權利之 條約(WPPT)等國際智慧財產協定,以符合參與 CC 國際化計畫的眾多司法管轄領 域在移植授權條款上的需求。 27

參見 GFDL 第 8 條。GNU Free Documentation License, GNU OPERATING SYSTEM, http:// www.gnu.org/licenses/fdl.html (last visited Nov. 3, 2010).

(11)

劇或舞蹈著作等都可依據創用 CC 授權條款授權釋出28。而 GFDL 原是為了 補 足 適 用 於 自 由 軟 體 ( free software ) 的 GNU General Public License (GPL)而來,使自由軟體相關的說明文件有「文件」可適用的授權條款, 因此,適用範圍相對較創用 CC 授權來得窄,僅適用於文字性作品29。 創用 CC 六種核心授權條款,皆授予被授權人重製、散布、公開演播 (Publicly Perform)的權利30。在不包含「非商業性」要素的授權條款31,額 外允許被授權人得為商業目的利用採創用 CC 授權的著作(以下簡稱「本著 作」);不包含「禁止改作」要素的授權條款32,被授權人額外被授予改作 本著作的權利。GFDL 則允許被授權人重製、散布、改作、再授權、為商業 28 參見創用 CC「姓名標示⎯相同方式分享」3.0 台灣版授權條款第 1 條第 h 項「本著 作」之定義,創用 CC 計畫網站:http://creativecommons.org/licenses/by-sa/3.0/tw/le-galcode(最後點閱時間:2010 年 11 月 3 日)。 29

參見 GFDL 第 0 條「前言」(Preamble)。GNU Free Documentation License, supra note 27. 30 參見創用 CC 授權條款第 3 條「授權」;另「公開演播」是 3.0 版新增的定義名詞, 若按照其原文字義,將只包含公開口述、公開傳輸、公開演出及公開播送。但因創 用 CC 授權條款可因地制宜的特性,在 3.0 版本地化的過程中,將「公開演播」定義 作了調整,使其包含但不限於我國著作權法所定義的公開展示、公開演出、公開上 映、公開播送、公開傳輸及公開口述等。See Attribution 3.0 Unported, CREATIVE COM

-MONS,http://creativecommons.org/licenses/by/3.0/legalcode (last visited Nov. 3, 2010).

31

即「姓名標示」授權條款,同前註;「姓名標示⎯禁止改作」授權條款,Attribution-NoDerivs 3.0 Unported, CREATIVE COMMONS, http://creativecommons.org/licenses/by-nd/3.0/legalcode (last visited Nov. 8, 2010);「姓名標示⎯相同方式分享」授權條款,

Attribution-ShareAlike 3.0 Unported, CREATIVE COMMONS, http://creativecommons. org/licenses/by-sa/3.0/legalcode (last visited Nov. 8, 2010)。

32 即 「 姓 名 標 示 」 授 權 條 款 , 前 揭 註 30 ; 「 姓 名 標 示⎯非商業性」授權條款,

Attribution-NonCommercial 3.0 Unported, CREATIVE COMMONS, http://creativecommons. org/licenses/by-nc/3.0/ (last visited Nov. 8, 2010);「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 享」授權條款,Attribution-NonCommercial-ShareAlike 3.0 Unported, CREATIVE C OM-MONS, http://creativecommons.org/licenses/by-nc-sa/3.0/ (last visited Nov. 8, 2010);「姓 名標示⎯相同方式分享」授權條款,同前註。

(12)

目的使用採 GFDL 授權的文件(以下簡稱「本文件」),此外,也允許出租 (lend)和公開展示(publicly display)本文件的重製物33。 此外,在改用作品(Adaptation)適用的授權條款上,兩者也有不同: 創用 CC 授權條款開放改用作品得採用與原作品相同的授權條款或其後續版 本,也可適用與該特定授權條款具有相同授權要素的(3.0 或後續版本的)尚 未本地化或任一司法管轄領域的授權條款34。而 GFDL 規定,修改作品必 須採用和原作品一模一樣的授權條款,被授權人才得重製及散布該修改作 品35。 當新版創用 CC 授權條款推出,不會自動適用於採之前版本的著作上, 若要一著作同時適用不同版本的創用 CC 授權條款,則可依循多重授權模 式。作品採用 GFDL 時,則可指定或不指定版本,當作品未指定適用版本 時,被授權人可選擇適用自由軟體基金會曾發行過的任一版本的 GFDL,包 含先前或後續版本36。此外,GFDL 1.3 版增設了代理人(proxy)機制,授權 人可選擇一代理人為其決定,授權人以 GFDL 授權的作品,未來以哪一版本 釋出37。 在作者的姓名表彰方面,創用 CC 授權條款要求,當散布本著作、改用 作品或彙編(Collection),除非收到授權人的移除名稱表彰的通知,否則必 須表彰本著作創作者(即原始著作人)的姓名或筆名,且若原始著作人或本 著作的授權人指定第三人(例如贊助機構、期刊)為姓名標示對象,亦應標 33 依據 GFDL 第 2 條之規定,被授權人可出借(lend)重製物,並可對重製物收取報償 (compensation),故本文將「lend」推定為等同我國著作權法「出租」概念。 34 參見創用 CC「姓名標示⎯相同方式分享」3.0 版授權條款及第 4 條第 b 項第(i)(ii)(iii)

款,Attribution-ShareAlike 3.0 Unported, supra note 31。另創用 CC 3.0 版授權條款第 1 條第 a 項有對「改用作品」加以定義,See Attribution 3.0 Unported, supra note 30.

35 參見 GFDL 第 4 條。 36 參見 GFDL 第 10 條第二段。 37 同前註。

(13)

示之38。而 GFDL 要求在修改作品中,除非獲得原作品作者的免除,否則須 列出至少 5 位原作品的主要作者,若少於 5 位,則須列出全部主要作者,且 應列明該修改作品的作者39。本文以下表簡單呈現上述創用 CC 授權條款與 GFDL 之基本差異。 創用 CC 授權條款與 GFDL 差異比較表 翻譯版本 適用客體 授權權利 採用版本 表彰作者 創用 CC 授 權條款 各 司 法 領 域 本 地 化 的 授 權 條 款 翻 譯 版 本 皆 具 拘 束力 文學或藝 術創作 重製、散布、公 開演播原作品 適用某一 特定版本 須依照原作品 作者或授權人 指定的方式表 彰其姓名 GFDL 可 產 生 翻 譯 版 本 , 但 需 以 英 文 原 文 版 本 為 標 準 文 字 性 作 品 1. 重 製 、散布 、 改 作 、 再 授 權、商業利用 原作品 2. 出 租 、公開 展 示原作品的重 製物 可指定或 不指定採 用的授權 條款版本 須列出至少 5 位原作品主要 作者

3.2 創用 CC 授權條款與 GFDL 之不相容問題

授權的不相容阻礙了使用不同公眾授權條款的創作者間的創作分享,以 Wikitravel 為例,該計畫之內容係由全球的旅遊愛好者所協力創作40,但該 計畫卻未如維基百科採用 GFDL 授權41,而是選擇創用 CC「姓名標示⎯ 相同方式分享」授權42。主要原因是 Wikitravel 的個別內容條項均相當簡 38 參見創用 CC「姓名標示⎯相同方式分享」3.0 版授權條款第 4 條第 c 項。 39 前揭註 35。 40

WIKITRAVEL, http://wikitravel.org/en/Main_Page (last updated Nov. 2, 2010).

41

Van Houweling, supra note 2, at 942.

42

(14)

http://wikitravel.org/shared/How_to_re-短,但 GFDL 卻要求散布授權內容時,須連同法律授權條款之全文一同散 布43。GFDL 原本設計之授權內容是針對軟體操作手冊、教科書及其他篇幅 較長之論述,但 Wikitravel 的條項不但內容簡短,而且常是旅客於旅遊途中 隨性撰寫,其內容累積相當篇幅後,由小型出版社出版成輕薄的小冊子,如 果要求作者在散布這些簡短條項的整個過程中,都要伴隨 10 頁以上的法律文 件,不但讓人感覺頭重腳輕,而且也造成了資訊傳輸的不經濟,而創用 CC 授權條款卻可容許被授權人在散布改作作品時,僅須附上原授權條款之連結 網址即可,因此,Wikitravel 選擇放棄維基百科的授權模式,採用創用 CC 授 權44。 過去創用 CC「姓名標示⎯相同方式分享」授權條款及維基百科所採用 的 GFDL,對於授權內容的利用有相當嚴格的規範,使用者如果就授權內容 從事改作或其他利用,則所產生的衍生著作均須以相同的創用 CC「姓名標 示⎯相同方式分享」或 GFDL 方式授權。申言之,過去由於創用 CC「姓名 標示⎯相同方式分享」與 GFDL 兩種授權條款之不相容,上述 Wikitravel 的 參與創作者,無法將維基百科上的內容合法的利用到 Wikitravel 計畫45。類 似的例子亦發生在照片分享網站 Flickr46與維基百科間的內容流通,前者網 站上的照片原則上是以創用 CC「姓名標示⎯相同方式分享」授權條款釋 出,但由於後者是採取 GFDL 授權,因此,創作者在法律上無法將 Flickr 上 開放分享的照片置於維基百科的網站上47。同樣地,如果一位教師擷取了麻 省理工學院開放課程(MIT OpenCourseWare)與維基百科之內容,混合後作

use_Wikitravel_guides (last visited Apr. 13, 2010).

43

Elkin-Koren, supra note 22, at 413.

44

Id.; Krowne & Puzio, supra note 3.

45

Elkin-Koren, supra note 22, at 413; Krowne & Puzio, supra note 3; Van Houweling, supra note 2, at 943.

46

FLICKR, http://www.flickr.com(last visited Apr. 13, 2010).

47

(15)

成自己的教材置於網站上,則會違反原內容之個別授權條款,因為前者是以 創用 CC「姓名標示⎯相同方式分享」授權,而後者則是以 GFDL 授權釋 出。 諸如此類的例子,在不同的自由文化社群中均常發生,因此,近年來, 自由文化運動的支持者及參與者,已開始意識到授權不相容問題對該等運動 所可能帶來的負面影響,並亟思解決之道。

3.3 授權條款不相容對自由文化運動之影響及解決困境

如果不同的公眾授權條款能彼此相容,則授權內容被再利用的可能性將 大幅提升48;反之,若公眾授權條款間彼此不相容,則許多內容將喪失被再 利用之機會49,過去自由文化支持者所大力抨擊,因為智慧財產權過度擴張 所形成資源利用不足之不效率情境,將亦存在於以公眾授權條款釋出之內容 上,且社會整體也將喪失許多有價值資訊的產出。Ahrash Bissell 與 James Boyle 將資源分享與創作的自由度分為三個等級:最低等級僅提供讀者免費 線上閱讀的權利;其次是允許使用者對原著作內容作非商業使用之重製;最 高等級則是允許使用者將授權內容改作成衍生著作50。Bissell 與 Boyle 指 出,公眾授權條款的設計者多希望能協助社群達到最高層次的自由度,如果 僅存在單一種類的公眾授權條款或許可達到此理想,但多種授權條款彼此之 不相容,卻會使上述自由度實質降低到最低或較低的層次51,導致使用者不 能依據其自由意志,利用依該等授權條款釋出之內容。 因此,公眾授權條款的相容性對於促進協力創作及內容之再利用實具有 關鍵之影響52。事實上,過去自由或開放原始碼軟體(free or open source

48

Elkin-Koren, supra note 22, at 414.

49

Lessig, Re-crafting a Public Domain, supra note 12, at 77.

50

Ahrash Bissell & James Boyle, Towards a Global Learning Commons: ccLearn, 47 E DU-CATIONAL TECH. 5, 7 (2007).

51

Id. at 9.

52

(16)

software)社群亦曾面臨授權不相容之問題53。學者 Niva Elkin-Koren 曾指 出,要促成不同授權條款間彼此相容之阻礙主要有二:一是交易成本;二是 意識型態,因為在各個協力創作的社群中,授權條款的選擇所涉及的,並不 只是純然的法律或商業問題,還包括更深層的意識型態歸屬54,公眾授權條 款的多元性其實某種程度呈現了不同社群間的差異性55。換言之,授權條款 的改變對社群而言,除了具有法律意義外,還包括對社群價值的重新抉擇及 不同社群間的協調斡旋56,因此,要達成共識改變授權條款,其實有相當的 難度57。

4. 授權條款不相容的解決之道

Creative Commons(該組織以下簡稱「CC」)之創辦人 Lawrence Lessig 教授曾指出,造成公眾授權條款彼此不相容性之原因有二:其一是來自於不 同的著作權人本身對於授權條款的選擇就有不同的偏好,有些人只希望主張 姓名表示權,有些人還希望基於其原著作所改作之衍生著作亦能以相同方式 授權58,有些人則希望限制他人對其作品做商業使用,在不同類型的創用 CC 授權條款之間,所存在的不相容問題59,即是屬於因為使用者偏好不同所造 成;其二則是因為授權條款本身之設計所造成,有時內容類似或目的相同之 53

Dusollier, supra note 9, at 1425-26, 1430; Robert W. Gomulkiewicz, Open Source License

Proliferation: Helpful Diversity or Hopeless Confusion?, 30 WASH. U. J.L. & POL’Y 261, 276, 281-82, 289-90 (2009); Lessig, Re-crafting a Public Domain, supra note 12, at 77.

54

Elkin-Koren, supra note 22, at 414.

55

Lawrence Lessig, CC in Review: Lawrence Lessig on Compatibility, CREATIVE COMMONS

(Nov. 30, 2005), http://creativecommons.org/weblog/entry/5709 [hereinafter Lessig, CC in

Review].

56

Krowne & Puzio, supra note 3.

57

Elkin-Koren, supra note 22, at 414.

58

Lessig, Re-crafting a Public Domain, supra note 12, at 77.

59

(17)

授權條款會被設計成彼此不相容,如前述創用 CC「姓名標示⎯相同方式 分享」與 GFDL 之例,若兩種授權條款皆要求改作後之衍生著作須以相同之 授權方式釋出,則使用該兩種授權條款所釋出之內容自無交互使用流通之可 能60。其他類似的授權條款還包括了源自法國的自由藝術(Free Art, Art Libre)授權61。 Lessig 認為,對於上述第一種原因所導致之授權條款不相容性,或可透 過對於授權人之宣導與教育稍微舒緩,但由於每個人的偏好不同,因此,難 以將個人所選擇授權條款之差異消弭於無形62,不過此種不相容至少可反映 著作權人對其著作控制偏好及需求之差異。但第二種導致授權條款不相容之 原因,則純粹是因為原有授權條款之設計不良,因而導致大眾可利用的資源 被不同的授權條款割裂63,此種不相容之存在,不但不具任何功能,而且阻 礙了自由文化運動之推展及資訊之流通使用64。事實上,前述 GFDL、創用 CC「姓名標示⎯相同方式分享」及自由藝術等授權條款之精神與其所欲保護 的核心自由,其實是一樣的65,如果因為著作權人選擇不同授權條款而阻礙 了內容的再利用,實有違該等授權條款之設計目的。再者,對原本選擇該等 授權條款之授權人而言,他們很可能並不樂見因為選擇了特定的授權條款, 反而削弱了作品被再利用的機會66。 針對上述因授權條款設計問題導致之不相容問題,Lessig 認為解決之道 在 於 肯 定 不 同 授 權 條 款 相 互 差 異 的 同 時 , 應 將 不 同 的 授 權 條 款 標 準 化 ( standardization ) , 在 該 等 授 權 條 款 中 加 入 相 容 性 條 款 ( compatibility 60

Lessig, CC in Review, supra note 55; Van Houweling, supra note 2, at 943.

61

Lessig, Re-crafting a Public Domain, supra note 12, at 78.

62

Id. at 77; Lessig, CC in Review, supra note 55.

63

Lessig, Re-crafting a Public Domain, supra note 12, at 77.

64

Id. at 78.

65

Id.; Lessig, CC in Review, supra note 55.

66

(18)

clause),允許內容利用者可藉其他類似或相當的授權條款釋出內容67。換言 之,解決公眾授權條款不相容性之方法在於促使不同的各授權條款展開對話 與連結。本文以下將介紹創用 CC 授權條款 3.0 版及 GFDL 1.3 版關於促進授 權相容性所做之修正,並提出相關建議。

4.1 創用 CC 授權條款 3.0 版的修正

事實上,CC 已經開始促成不同授權條款間之相容性68,創用 CC 授權條 款 3.0 版新增了「Creative Commons 相容授權條款」(Creative Commons Compatible License)69。只要經 CC 認可、實質上與創用 CC 授權條款相當 者,則改用作品不受限於僅可適用和原作品相同的授權條款釋出,但至今 CC 尚未認可任何一種授權與創用 CC 授權條款相容70。 此外,3.0 版新增「可適用的授權條款」(Applicable License),放寬散 布或公開演播改用作品時可選擇的授權條款種類,除了依循原著作適用的授 權條款(或其後續版本)外,還開放改用作品可適用,與前述授權條款具有 相同授權要素的(3.0 版或後續版本的)尚未本地化(unported)或任一司法 管轄領域的創用 CC 授權條款71。例如某著作採用創用 CC「姓名標示⎯相同 67

Lessig, Re-crafting a Public Domain, supra note 12, at 77; Van Houweling, supra note 2, at 944.

68

Lessig, CC in Review, supra note 55.

69 創用 CC 六種核心授權中,僅「姓名標示⎯相同方式分享」此一授權條款開放與其他

非創用 CC 授權條款體系相容。依據該授權條款第 1 條第 c 項規定,「Creative Commons 相容授權條款」指經 Creative Commons 認可、實質上與本授權條款相當的 授權條款,此乃因為該授權條款至少:1.包含和本授權條款之授權要素具有相同之目 的、意義及效力之條款;2.明示其所提供之衍生著作,依據本授權條款或與本授權條 款具有相同授權要素的尚未本地化(unported)或其他司法管轄領域之創用 CC 授權 條 款 , 可 再 為 授 權 。 See Compatible Licenses, CREATIVE COMMONS, http://creative-commons.org/compatiblelicenses (last visted Nov. 2, 2010).

70

Id.

(19)

方式分享」3.0 台灣版,修改此著作而來的譯本可採用創用 CC「姓名標示⎯ 相同方式分享」3.0 美國版,不侷限於只能採用與原著作相同的授權條款。

4.2 GFDL 1.3 版的修正

負責營運維基百科的維基媒體基金會(Wikimedia Foundation)自 2007 年起也開始處理授權相容性之問題,該基金會之董事會開會時曾討論社群對 於(GFDL 和創用 CC「姓名標示⎯相同方式分享」)兩種授權條款不相容之 疑慮,並決議要求 GFDL 修正,以容許如維基百科及其他大型協力發展、開 放眾人編輯的 wiki 計畫,能有多一種選擇,使用創用 CC「姓名標示⎯相同 方式分享」授權條款 3.0 版或後續版本72,所以在 2008 年 11 月 3 日推出了 微幅修改的 1.3 版 GFDL73,依據該版本之授權條款,凡是以 GFDL 授權釋 出之內容,均可以創用 CC「姓名標示⎯相同方式分享」之授權條款再授權 釋出74。 GFDL 1.3 版在第 11 條「再授權」(Relicensing)處理與創用 CC 授權的 相容性問題。依該條規定,必須是於 2008 年 11 月 1 日前,以 GFDL 釋出之 內容方可以上述創用 CC 授權條款再授權。換言之,著作權人對於在 2008 年 11 月 1 日前以 GFDL 釋出之著作,可以選擇使用 GFDL 1.3 版或創用 CC 「姓名標示⎯相同方式分享」3.0 版或後續版本授權條款,將該著作釋出;反 之,對於在該期限後方以 GFDL 釋出之著作而言,如原著作權人將該著作之 一部或全部置於其他 wiki 網站上,以轉換成為以創用 CC「姓名標示⎯相同 業性⎯相同方式分享」此兩種授權條款有「可適用的授權條款」相關規定,此乃 「相同方式分享」要素產生的規範效果。 72

Van Houweling, supra note 2, at 944.

73

See GFDL v1.3 FAQ, THE GNU OPERATING SYSTEM, http://www.fsf.org/licensing/li-censes/fdl-1.3-faq.html (last visited Apr. 6, 2010).

74

Mathias Huber, GNU FDL Version 1.3 Improves Compatibility, LINUX MAGAZINE (Nov. 4, 2008), http://www.linux-magazine.com/Online/News/GNU-FDL-Version-1.3-Improves-Compatibility.

(20)

方式分享」授權條款釋出之內容,則該舉已違反 GFDL 1.3 版之授權條款75。 自由軟體基金會之所以設定這個期限,是想避免一些人投機利用、扭曲 GFDL 1.3 版允許雙重授權的本意76。 除上述著作釋出的期限之外,GFDL 1.3 版第 11 條尚訂有另一關於轉換 授權條款之期限,亦即允許和創用 CC「姓名標示⎯相同方式分享」3.0 版雙 重授權的期間只到 2009 年 8 月 1 日止。自由軟體基金會如此設計的本意,係 不希望 GFDL 和創用 CC 授權雙重授權成為一恆常模式,該基金會認為在理 想上,每個 wiki 社群都應選擇一種授權方式(例如 GFDL 授權或創用 CC 授 權)後,能從一而終地使用該授權模式運作77。由於這兩個時間上的限制, 有論者認為,自由軟體基金會之 GFDL 1.3 版只是為維基百科內容授權選擇 提出一個通往創用 CC 的出口,並非為了終局的調合 GFDL 與創用 CC「姓 名標示⎯相同方式分享」兩種授權條款,以達成授權相容性之理想78 。

4.3 本文觀點

如上所述,CC 及自由軟體基金會均就達成授權相容性的理想,對創用 CC 授權條款及 GFDL 做出不同程度的修正,該等修正雖然有助於兩種授權 架構下之資訊流通性,但仍未完全解決本文所述之相容性問題,蓋自由軟體 基金會所設計之 GFDL 相容條款設有時間之限制,因此,對自由文化運動的 75 Supra note 73. 76 GFDL 1.3 版於 2008 年 11 月 3 日推出,自由軟體基金會希望在該版推出後,選擇以 GFDL 釋出的著作,能持續依循 GFDL 規定,勿投機利用 GFDL 1.3 版允許雙重授權 的設計,試圖藉著將該著作放置於某 wiki 上的手段,使其不受限只能依 GFDL 授 權,同時也可依循創用 CC「姓名標示⎯相同方式分享」授權條款授權,所以 GFDL 1.3 版設定須在 2008 年 11 月 1 日前(即 GFDL 1.3 版推出前),以 GFDL 釋出之內 容,方可以前述創用 CC 授權條款再授權。 77 Supra note 73. 78

Ryan Paul, Amended FDL Will Allow Wikipedia to Adopt CC License, ARS TECHNICA, http://arstechnica.com/open-source/news/2008/11/amended-fdl-will-allow-wikipedia-to-adopt-cc-license.ars (last updated Nov. 4, 2008).

(21)

參與者而言,距離達成授權相容性的目標,仍有相當的距離。 我們認為,在自由文化運動發展的過程中,創用 CC 授權條款及 GFDL 的並存,某種程度與資訊產業中的標準競爭(standard competition)頗為類 似,雖然在資訊產業中,標準所指涉的是特定的技術79,但是對使用者而 言,選用特定的授權條款與購買特定的技術產品相同,都必須面臨未來改變 心意時所須考量的轉換成本(switching costs)80及與其他產品或內容相容性 的問題;再者,如果將兩種授權條款當作彼此競爭的標準,則該等競爭將有 助於授權條款的改良81。 具體言之,參與自由文化運動的創作者在選擇特定授權條款釋出其作品 時,其考量因素亦類似於標準競爭過程中的消費者,消費者通常會選擇購買 較多人使用的產品,加入較大規模的網路,以尋求相容於最大的產品市場, 此即為使用者越多,市場力量即越強大的網路效應(network effect)或網路 外部性(network externality)82。如果把創用 CC 及 GFDL 兩種授權條款當 作不同的網路,則創作者也會考慮兩者中哪一個網路規模較大,因為採用越 多人使用的授權條款,即表示使用者的作品能與越多的其他作品相容,進而 越有機會成為其他自由文化運動參與者的創作素材。 就現實面而言,自由文化運動之參與者在處理授權相容性問題時,或許 可參考自由或開放原始碼社群的發展經驗,該等社群亦因授權條款不相容的 79

CARL SHAPIRO & HAL R. VARIAN, INFORMATION RULES: A STRATEGIC GUIDE TO THE N ET-WORK ECONOMY 228-29 (1999).

80

關於消費者採用特定技術後所面臨的轉換成本,See id. at 104-05; Jyh-An Lee, New

Perspectives on Public Goods Production: Policy Implications of Open Source Software, 9

VAND. J. ENT. & TECH. L. 45, 72-74 (2006)。如前所述,當維基百科決定將授權模式由 GFDL 改為創用 CC 時,及面臨了相當的轉換成本,須先取得社群內的共識,然後尋 求 GFDL 草擬者自由軟體基金會的協助。

81

Shane Greenstein, Glimmers and Signs of Innovative Health in the Commercial Internet, 8 J.

ON TELECOMM. & HIGH TECH. L. 25, 55 (2010).

82

See, e.g., JYH-AN LEE, CODING A FREE SOCIETY: OPEN SOURCE STRATEGIES FOR P OLICY-MAKERS 6-7 (2007).

(22)

問題而飽受整體社群力量的備多力分之苦,因此,已有有識之士開始向全球 各地的自由或開放原始碼軟體開發者鼓吹,應儘量採用與 GPL 相容的授權條 款,以避免不相容受的授權條款過度繁殖,蓋 GPL 是目前各類自由或開放原 始碼軟體程式中,被採用率最高的授權條款83。因此,該等分析推論之基礎 與前段網路外部性之討論其實不謀而合,亦即選取最多人採用的授權條款, 就是加入最大的網路,可最大化作品被利用及流通的機會。 回到創用 CC 與 GFDL 的相容性問題,如果兩者的實質差異並不影響創 作者關於作品釋出的價值抉擇及個別需求,則無論從自由文化運動集中力量 推廣理念的角度而言,抑或是從創作者求取其作品被混用或其他再使用之最 大可能性而言,創作者都應選擇一個較多人採用的授權條款。再者,將自由 文化社群所採用的授權條款單純化還有一個好處,就是當未來授權條款發生 其他問題而須修改時,可由原草擬條款的組織(如 CC 或自由軟體基金會) 統籌辦理單一授權條款、凝聚共識,避免不同組織間協商所產生的交易成 本。 雖 然 如 Flickr 等 許 多 主 流 的 自 由 文 化 社 群 及 推 廣 開 放 近 用 ( open access)的主要學術期刊均採用創用 CC 授權84,但是該運動的最大旗艦社群 維基百科卻是採用 GFDL 授權,因此,造成創用 CC 及 GFDL 兩種授權條款 均有為數相當的支持者與採用者。然而,維基百科於 2009 年起已改採創用 CC 與 GFDL 雙重授權方式85,此舉對於參與自由文化運動的創作者而言, 實具指標意義,因為這個改變已使維基百科的大量內容轉往 CC 授權,進而 83

David A. Wheeler, Make Your Open Source Software GPL-Compatible. Or Else., http:// www.dwheeler.com/essays/gpl-compatible.html (last modified Sept. 14, 2010).

84 關於開放近用運動與 CC 授權條款之關連,參見李治安、林懿萱,「從傳統到開放的 學術期刊出版:開放近用出版相關問題初探」,圖書館學與資訊科學,第 33 卷第 1 期,頁 42-43、48-49(2007)。 85 參見林懿萱,FDL 與創用 CC 授權條款相容性問題初探:從維基百科談起,Open Foundry 網站:http://www.openfoundry.org/index.php?option=com_content&Itemid= 252&id=2162&lang=en&task=view(最後點閱時間:2009 年 9 月 25 日)。

(23)

提升創作者選用 CC 授權條款的誘因;再者,如前所述,由於 GFDL 與創用 CC 授權條款不同之處,在於前者係針對軟體說明書所設計,而後者則是針 對一般創作內容,因此,後者恐較符合一般數位創作者之需求。準此,本文 以為,就長期觀點而言,創用 CC 授權條款有相當的可能逐漸在自由文化運 動中占有上風,如果採用該授權條款者能在自由文化運動中超過臨界多數 (critical mass),則授權不相容之問題亦將自然解決。

5. 結語

自由文化運動的目的原本在於匯集擴大可供公眾創作使用的分享資訊, 但是彼此不相容的各授權條款卻將該等分享資訊不必要的割裂。換言之,授 權條款原本的設計目的是為了促成資訊的分享與再利用,但授權的不相容性 卻使得該等目的無法達成。如 GFDL 內含的 copyleft 元素,與創用 CC 授權 的「相同方式分享」要素,都要求衍生自原作品的改用作品須採用與原作品 相同的授權條款,因此,使得兩種授權體系互不相容。GFDL 1.3 版和創用 CC 授權條款 3.0 版已分別處理了相容性問題,作為推動彼此相容之起點。但 如本文所述,就達成完全相容之理想而言,上述處理方式仍有其侷限性,未 來在發布更新版本之授權條款時,GFDL 與創用 CC 授權仍有空間往更高程 度的相容性理想邁進。就自由文化運動之近來發展及長期觀點而言,本文基 於網路外部性、組織間的交易成本及授權條款實用性等理由,認為創用 CC 授權條款有相當程度的可能在未來取得臨界多數,這也是自由文化社群以自 發力量解決授權不相容問題的方法之一。 如果授權相容性之理想可以達成,則自由文化運動的推動可謂向前邁進 一大步,授權內容不會因為原授權人對授權條款的選擇而喪失其他被再利用 的機會,主要的開放內容計畫之間亦不會互相孤立86;此外,開放內容如果 86

(24)

可在不同的授權條款間移動,則亦可藉由市場機制呈現出不同授權條款之優 缺點,理論上授權內容最終會以最佳的授權條款釋出,如此也可為開放內容 的社群提供一個更穩定的授權基礎設施87。

87

Id.; See Maritza Schaeffer, Contemporary Issues in the Visual Art Realm: How Useful Are

(25)

參考文獻

中文期刊

李治安、林懿萱,〈從傳統到開放的學術期刊出版:開放近用出版相關問題初探〉, 《圖書館學與資訊科學》,第 33 卷第 1 期,頁 39-52,2007 年 4 月。

其他中文參考文獻

林懿萱,FDL 與創用 CC 授權條款相容性問題初探:從維基百科談起,Open Foundary 網站:http://www.openfoundry.org/index.php?option=com_content&Itemid=252&id= 2162&lang=en&task=view(最後點閱時間:2009 年 9 月 25 日)。 創用 CC「姓名標示⎯相同方式分享」3.0 台灣版授權條款,創用 CC 計畫網站: http://creativecommons.org/licenses/by-sa/3.0/tw/legalcode(最後點閱時間:2010 年 11 月 3 日)。

英文書籍

BOYLE, JAMES, THE PUBLIC DOMAIN: ENCLOSING THE COMMONS OF THE MIND (2008). LEE,JYH-AN, CODING A FREE SOCIETY: OPEN SOURCE STRATEGIES FOR POLICYMAKERS (2007). LESSIG, LAWRENCE, FREE CULTURE: HOW BIG MEDIA USES TECHNOLOGY AND THE LAW TO

LOCK DOWN AND CONTROL CREATIVITY (2004).

LESSIG, LAWRENCE, REMIX: MAKING ART AND COMMERCE THRIVE IN THE HYBRID ECONOMY

(2008).

SHAPIRO, CARL, & HAL R. VARIAN, INFORMATION RULES: A STRATEGIC GUIDE TO THE N ET-WORK ECONOMY (1999).

英文期刊

Bissell, Ahrash, & James Boyle, Towards a Global Learning Commons: ccLearn, 47 E DUCA-TIONAL TECH. 5 (2007).

Cantrell, Deborah J., Common Ground: The Case for Collaboration Between Anti-Poverty

Ad-vocates and Public Interest Intellectual Property AdAd-vocates, 15 VA. J. SOC. POL’Y & L. 415 (2008).

(26)

Carpenter, Kristen A. et al., In Defense of Property, 118 YALE L.J. 1022 (2009).

Chen, Shun-Ling, To Surpass or to Conform: What Are Public Licenses for?, 2009 U. ILL. J.L. TECH. & POL’Y 107 (2009).

Dusollier, Severine, Sharing Access to Intellectual Property Through Private Ordering, 82 CHI .-KENT L. REV. 1391 (2007).

Elkin-Koren, Niva, What Contract Cannot Do: The Limits of Private Ordering in Facilitating a

Creative Commons, 74 FORDHAM L. REV. 375 (2005).

Gomulkiewicz, Robert W., Open Source License Proliferation: Helpful Diversity or Hopeless

Confusion?, 30 WASH. U. J.L. & POL’Y 261 (2009).

Greenstein, Shane, Glimmers and Signs of Innovative Health in the Commercial Internet, 8 J. ON

TELECOMM. & HIGH TECH. L. 25 (2010).

Herman, Bill D., Breaking and Entering My Own Computer: The Contest of Copyright

Meta-phors, 13 COMM. L. & POL’Y 231 (2008).

Katz, Zachary, Pitfalls of Open Licensing: An Analysis of Creative Commons Licensing, 46 IDEA 391 (2006).

Lee, Edward, Remixing Lessig, 6 I/S: J.L. & POL’Y FOR INFO. SOC’Y 41 (2010).

Lee, Jyh-An, New Perspectives on Public Goods Production: Policy Implications of Open

Source Software, 9 VAND. J. ENT. & TECH. L. 45 (2006).

Lessig, Lawrence, Free(ing) Culture for Remix, 2004 UTAH L. REV. 961 (2004). Lessig, Lawrence, Re-crafting a Public Domain, 18 YALE J.L. & HUMAN. 56 (2006).

Loren, Lydia Pallas, Building a Reliable Semicommons of Creative Works: Enforcement of

Creative Commons Licenses and Limited Abandonment of Copyright, 14 GEO. MASON L. REV. 271 (2007).

Pasquale, Frank, Copyright in an Era of Information Overload: Toward the Privileging of

Cate-gorizers, 60 VAND. L. REV. 135 (2007).

Schaeffer, Maritza, Contemporary Issues in the Visual Art Realm: How Useful Are Creative

Commons Licenses?, 17 J.L. & POL’Y 359 (2009).

(27)

其他英文參考文獻

Attribution 3.0 Unported, CREATIVE COMMONS, http://creativecommons.org/licenses/by/3.0/ legalcode (last visited Nov. 3, 2010).

Attribution-NoDerivs 3.0 Unported,CREATIVE COMMONS, http://creativecommons.org/licenses/ by-nd/3.0/legalcode (last visited Nov. 8, 2010).

Attribution-NonCommercial 3.0 Unported, CREATIVE COMMONS, http://creativecommons. org/licenses/by-nc/3.0/ (last visited Nov. 8, 2010).

Attribution-NonCommercial-ShareAlike 3.0 Unported, CREATIVE COMMONS, http://creative-commons.org/licenses/by-nc-sa/3.0/ (last visited Nov. 8, 2010).

Attribution-ShareAlike 3.0 Unported, CREATIVE COMMONS, http://creativecommons.org/ licenses/by-sa/3.0/legalcode (last visited Nov. 8, 2010).

Compatible Licenses, CREATIVE COMMONS, http://creativecommons.org/compatiblelicenses (last visited Nov. 2, 2010).

FLICKR, http://www.flickr.com(last visited Apr. 13, 2010).

GFDL v1.3 FAQ, THE GNU OPERATING SYSTEM, http://www.fsf.org/licensing/licenses/fdl-1.3-faq.html (last visited Apr. 6, 2010).

GNU Free Documentation License, GNU OPERATING SYSTEM, http://www.gnu.org/licenses/fdl. html (last visited Nov. 3, 2010 ).

How to Re-use Wikitravel Guides, WIKITRAVEL, http://wikitravel.org/shared/How_to_re-use_Wikitravel_guides (last visited Apr. 13, 2010).

Huber, Mathias, GNU FDL Version 1.3 Improves Compatibility, LINUX MAGAZINE (Nov. 4,

2008), http://www.linux-magazine.com/Online/News/GNU-FDL-Version-1.3-Improves-Compatibility.

Krowne, Aaron, & Raymond Puzio, The Fog of Copyleft, FIRST MONDAY (July. 3, 2006), http://firstmonday.org/htbin/cgiwrap/bin/ojs/index.php/fm/article/viewArticle/1368/1287. Lessig, Lawrence, CC in Review: Lawrence Lessig on Compatibility, CREATIVE COMMONS (Nov.

30, 2005), http://creativecommons.org/weblog/entry/5709.

Paul, Ryan, Amended FDL Will Allow Wikipedia to Adopt CC License, ARS TECHNICA, http://arstechnica.com/open-source/news/2008/11/amended-fdl-will-allow-wikipedia-to-adopt-cc-license.ars (last updated Nov. 4, 2008).

(28)

Wheeler, David A., Make Your Open Source Software GPL-Compatible. Or Else., http://www. dwheeler.com/essays/gpl-compatible.html (last modified Sept. 14, 2010).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1.有採購法第 50 條第 1 項第 3 款至第 5 款、第 7 款情形之一,依同條 第 2 項前段得追償損失者,與追償金額相等之保證金。. 2.違反採購法第

(十三)分包契約依採購法第 67 條第 2 項報備於本分署,並經廠商就分包部

13.違反本契約第 8 條第 17 款第 1 目、第 2 目、第 3 目第 1 子目、第 18 款第 3 目第 1 子目(適用勾選本子目選項者)至第 3 子目及第 14 條第

Creative Commons licenses give everyone from individual creators to large institutions a standardized way to grant the public permission to use their creative work under

• 少年人自願或同意 與他人進行性活動 亦有可能 是有人利 用本身與少年人之間 權力差異 的特殊地位而對少年人在

(一)本中心進行微軟公司校園授權軟體 CA 簽約,微軟已將台灣通用之制式合約由 CA 3.4 版變更為 3.5 版;其中將原來的 office pro 更改為 office pro for Windows,即新版

土地利用樣條圖 Landuse transect顯示現時 利東街尚存在的婚嫁經濟活動,兩位同學採用了

1.列舉不同投影法的地圖數幅 相同地區,採用不同的投影法所繪製的 地圖,用以呈現,在不同投影下同一地 區有面積、方向、形狀上的不同 2.臺灣地區 1/25000 的地形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