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學術研究合作行為之探討: 以中央研究院地球科學研究所為例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學術研究合作行為之探討: 以中央研究院地球科學研究所為例"

Copied!
122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圖書資訊學研究所 圖書資訊學在職專班碩士學位論文. 指導教授:柯 皓 仁 博士. 學術研究合作行為之探討: 以中央研究院地球科學研究所為例 An Exploration on Academic Research Cooperation: Case Study of Institute of Earth Science, Academia Sinica. 研究生:陳 怡 君. 中. 華. 民. 國. 一. O. 四. 撰. 年. 七. 月.

(2) 謝辭 終於將論文 END 了!在工作的第十年,重回三年的學生生涯,對學習又是 另一番體悟。歷經此階段的過程中,許多的支持與幫助,讓我能順利的完成學業, 一切感激,不及言表。 本研究惠蒙吾師. 柯皓仁教授於論文上之悉心指導,經常從百忙之中,為我. 們在職生,特別安排晚上或假日的時間來指導論文。逐一討論我們不同研究的問 題,細心與不斷耳提面命的給予許多建議與方向。無法馬上頓悟的我,總是反覆 思索論文內容之間的關聯性。柯老師,您辛苦了。謝謝您! 感謝兩位口試委員:蘇小鳯教授與邱銘心教授。對本研究論文內容不吝指正, 及給予許多寶貴的意見,在此深表誠摯之謝意。另外,在訪談過程中,感謝中央 研究院地球科學所之十四位研究人員,特地安排時間,讓我得以順利進行訪談。 還有感謝藍仙女助教的協助,在學的這段期間,細心地進行各項事宜的安排與確 認。在此也要特別感謝中研院史語所林妙樺小姐,犠牲了不少的時間,在論文給 予不少的建議與修正之方向,實在受益良多。 我相當慶幸遇到 101 級圖書資訊學研究所的同學們,在修學分的日子裡,一 同上課與聚在一塊享用午餐、晚餐的時光,是難以忘懷的!就如同每位來授課的 老師,也能強烈感受到班上相處的特別氛圍。有你們的快樂時光,總是過得特別 地快,在此也感謝你們所營造歡樂的學習空間! 在此謹將本論文獻給我親愛家人、朋友及同事,感謝 他們在我求學過程中 給予的支持及鼓勵,若無他們默默的付出、寬容與體諒。在此,謹將此份感恩與 喜悅獻給敬愛的親人及朋友。 陳怡君. i. 謹誌.

(3) 摘要 學科合作如同拼圖般,需不斷地拼湊著學科領域的完整性,與連結其他學科 之間相關的延伸性。在研究過程中,合作是不斷地在尋找可拼湊的區塊,如何將 已知與未知的研究,透過多元的知識領域區塊做有效的串連與延伸。以落實學科 研究發展的可行性,來擴大學科領域之間的研究版圖,或發掘學科本身的核心區 塊,以整合學術領域之間完整的架構。如何去尋找、拼湊合作研究區塊的可能性? 是須集結各類門專業知識,來擴充與探究學術研究的完整性。 研究合作不僅是極為專業的知識連結,亦是一連串跨領域研究結合的可能性。 但同時交錯著各種不確定的要素、與他人之間的互動行為、環境與資源之間分配 等,摻雜著各種複雜的因素,直接或間接微妙影響著整體研究合作的過程與發展。 研究人員在尋找與發展合作研究關係之際,即是一連串的行為模式。研究人 員如何貫穿學術合作之間的各種可能性?以如何尋求與建立合作之管道?在合 作過程中如何達成研究共識?以探討合作研究進行之際,各項行為因素之影響。 本研究為學術研究合作行為之探討,以中央研究院地球科學之研究人員為例。 本研究採用半結構式訪談法,深度訪談對象為十四名研究人員,分別為特聘研究 員、研究員、副研究員、助研究員,為本研究之訪談對象。主要探討的面向,以 參照文獻探討為主軸,將歸納為兩部分:一、探討影響合作研究的各項因素、二、 了解合作研究的各種溝通管道,以具體呈現本研究探討影響合作研究之行為面向。 合作研究的因素:(一)合作研究關係的建立、(二)影響合作研究關係發展的 條件、(三)尋找適的合合作夥伴要素、(四)合作過的夥伴繼續合作的原因、(五)合 作人員的多寡對研究影響的因素、(六)個人特質影響合作研究進展的要素、(七) 研究人員所在意的因素、(八)研究經驗與網絡關係影響合作的要素,由八項研究 的合作層面,依序歸納為二十二種影響合作研究的因素。影響因素為:1.互補性、 2. 態度、3. 研究目標、4.興趣、5.人格特質、6.研究成果、7.愉快、8. 研討會交 ii.

(4) 流、9.能力、10.文獻、11.朋友、同事或推薦、12.學習、13.互信、14.品質、15. 經 費、16. 時間安排、17.口碑、18.安全性、19.政策、20.師生或直屬關係、21.訪問、 22.網路搜尋。 合作研究的各種溝通管道:(一) 合作研究知識的認知與結合、(二)合作研究 溝通模式的轉變,由兩項研究溝通的層面,依序歸納九種溝通介面的方式。溝通 方式為:1.E-mail、2.當面溝通與當場特殊儀器操作學習、3.打電話、4.Skype、 5.Facebook、6.LINE、7. WebEx、8.ResearchGate、9.Dropbox。. 關鍵字:學術研究、學術研究合作、學科領域、跨領域合作、知識螺旋. iii.

(5) Abstract Interdisciplinary cooperation is like putting together jigsaw puzzles. It requires constant construction of the integrity of one discipline while linking it with other related disciplines. During the course of research, cooperation is a process of looking for jigsaw blocks and finding the links between the known and unknown researches in order to effectively connect and extend the multidisciplinary blocks. It extends the research scopes of different disciplines or discovers the core blocks of the disciplines through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feasibility of the development of disciplines in order to integrate the comprehensive structure among different disciplines. How to search and put together the possible interdisciplinary cooperation blocks? We have to combine all kinds of professional knowledge to expand and explore the integrity of academic research. Research cooperation is not only a connection between professional knowledge, but also a possibility of integrating a series of interdisciplinary researches. A variety of uncertain factors, interaction with others and the allocation of environment and resources are intertwined simultaneously. All kinds of complex factors directly or indirectly affect the process and development of the overall research cooperation. The process of looking for and developing research cooperation relationship is a series of behavior patterns. How do researchers connect all kinds of possibilities between interdisciplinary cooperation? How to seek and establish the cooperation channels? How to reach consensus during the cooperation? Explore the effect of different factors in research cooperation. This study takes the researcher in the Institute of Earth Science of Academia Sinica as an example to explore the behavior of academic research cooperation. This study adopts the semi-structured interview method. In-depth interviews have been conducted iv.

(6) with fourteen researchers, including distinguished research fellows, research fellows, associate research fellows and assistant research fellows. Based on the literature review, the interviews focused on two parts: (1) discussion of the various factors affecting the cooperative research and (2) understanding the various communication channels of research cooperation in order to specifically present the behaviors that affect the research cooperation. Factors of research cooperation: (1) the establishment of research cooperation relationship; (2) the factors affecting the development of research cooperation; (3) factors of searching for suitable cooperation partners; (4) reasons of continuing the cooperation with previous partners; (5) the effect of the number of people involved on the research process; (6) the effect of personal factors or characteristics on the development of research; (7) the factors that the researchers caring about during the cooperation; (8) the experience of research cooperation and networking relationship. Based on the eight research cooperation facets, twenty two factors affecting the research cooperation are 1. Complementarity; 2. Attitude; 3. Research target; 4. Interest; 5. Personality traits; 6. Research achievement; 7. Pleasure; 8. Seminar exchange; 9. Ability; 10. Literature; 11. Friend or Colleague or Recommendation from companion; 12. Learning; 13. Trust; 14. Research quality; 15. Budget; 16. Schedule; 17. Reputation; 18. Safety; 19. Policy; 20. Direct or Teacher-student relationship; 21. Visiting; 22. Internet search. The communication channels of research cooperation: (1) cognition and combination of the knowledge of research cooperation; (2) change in the communication pattern of research cooperation. Through the two research communication facets, nine communication interfaces are as follows: 1. e-mail; 2. faceto face communication and special instrument operation and learning; 3. phone calls; 4. v.

(7) Skype; 5. Facebook; 6. LINE; 7. WebEx; 8.ResearchGate; 9.Dropbox. Keywords: academic research, academic research cooperation, disciplines, interdisciplinary cooperation, knowledge spiral. vi.

(8) 目 次 謝辭 ................................................................................................................................ I 摘要 ............................................................................................................................... II 表次 .............................................................................................................................. IX 圖次 .............................................................................................................................. XI 第一章. 緒論 ............................................................................................................... 1. 文獻探討 ..................................................................................................... 11. 研究設計 ..................................................................................................... 40. 資料分析 ..................................................................................................... 50. vii.

(9) 參考文獻 ................................................................................................................... 104 附錄一. 訪談問題 ................................................................................................... 109. 附錄二. 訪談邀請函 ............................................................................................... 110. viii.

(10) 表次 表 1-1 地球科學涵蓋之領域與學科範圍 ........................................................................ 9 表 2-1 合作研究的動機 .................................................................................................. 12 表 2-2 Collaborative papers: 1665-1800 ......................................................................... 13 表 2-3 國家合作的起源:1884 年至 1900 年 .............................................................. 14 表 2-5 研究合作與知識管理實踐 ................................................................................. 26 表 2-6 相同/跨領域研究資訊交換之型式 .................................................................... 28 表 2-4 聯合方案之學術研究合作關係型態與研究合作關係形成 .............................. 30 表 2-7 跨領域研究計畫之內部關係 .............................................................................. 32 表 2-8 學科領域合作研究的影響因素 ......................................................................... 33 表 2-9 共同網絡組織達成合作的因素 .......................................................................... 37 表 3-1 中央研究院地球科學所之現任研究人員人數 .................................................. 44 表 3-2 2010 年地球科學所之發表期刊論文之統計結果 ......................................... 45 表 3-3 2011 年地球科學所之發表期刊論文之統計結果 ......................................... 45 表 3-4 2012 年地球科學所之發表期刊論文之統計結果 ......................................... 45 表 3-5 2013 年地球科學所之發表期刊論文之統計結果 ......................................... 46 表 3-6 2014 年地球科學所之發表期刊論文之統計結果 ......................................... 46 表 3-7 2010~2014 年地球科學所研究人員於 SCI 期刊論文統計表(依作者人數) .... 47 表 3-8 研究問題與訪談問題擬定之對應表 .................................................................. 49 表 4-1 受訪對象資料一覽表 .......................................................................................... 51 表 4-2 合作關係的建立因素歸納 .................................................................................. 58 表 4-3 影響合作研究關係發展的條件歸納 .................................................................. 62 表 4-4 尋找適合的合作夥伴要素歸納 .......................................................................... 65 表 4-5 合作過的夥伴繼續合作的原因歸納 .................................................................. 68 ix.

(11) 表 4-6 合作人員的多寡對研究影響的因素歸納 .......................................................... 71 表 4-7 個人特質影響合作研究進展的要素歸納 .......................................................... 73 表 4-8 研究人員所在意的因素歸納 .............................................................................. 76 表 4-9 研究經驗與網絡關係影響合作的要素歸納 ...................................................... 79 表 4-10 合作研究知識的認知與結合歸納 .................................................................... 84 表 4-11 合作研究溝通模式的轉變歸納 ........................................................................ 88 表 4-12 合作研究之各項影響因素 ................................................................................ 89 表 5-1 影響合作研究關係建立與發展之整體因素 ...................................................... 96 表 5-2 合作人員的多寡對研究影響的因素 ................................................................ 100 表 5-3 個人特質影響合作研究進展的要素 ................................................................ 101 表 5-4 研究人員所在意的因素 .................................................................................... 102. x.

(12) 圖次 圖 1-1 Learning of Collaborative Design (LCD) Model ....................................................... 3 圖 2-1 研究合作之知識螺旋 ......................................................................................... 22 圖 2-2 研究合作的形式 .................................................................................................. 31 圖 2-3 多樣式溝通平台 ................................................................................................. 38 圖 3-1 研究架構流程圖 ................................................................................................. 43 圖 3-2 2010~2014 年地球科學所研究人員期刊論文發表之數據圖 ......................... 46 圖 3-3 2010~2014 年地球科學所研究人員於 SCI 期刊論文發表之數據圖 .............. 47. xi.

(13) 第一章. 緒論. 科學的發展是同時反映著生活的需要,需藉由科學的應用來改善生活品質,即 時提供精準與快速的訊息,豐富掌握各種資訊(胡湘玲,2001)。任何學科知識從無 到有的累積,需要從問題的發現、探討、研究、試驗、證實、修正等過程,研究是 運用嚴謹的分析、推理與歸納等科學方法,探究問題,以發現新的事實、理論或法 則,不斷循序漸進以強化專業論述的可行性(陳伯璋,2010)。研究的過程是一連串 的前仆後繼,進展軌跡隨著不同的時空背景而轉化與演進,促使研究進一步的發現 或創新,來貼近與人們生活中形形色色等各種相關的議題,如氣候變遷、奈米科技 應用等研究。 每一學科的發展脈絡都是獨特而複雜的,學科領域知識主要包括該學科知識相 關的概念、理論、觀念、組織框架、實證或實驗等,以及如何獲得學科發展的實踐 與途徑等(戚國雄,2008)。 學科發展的趨勢是探討人類生活所涉及到各種層次的問題,而研究是嘗試拓展 可能與未知的議題。學術研究就像一個緊密的網,網越細密新知識越不會輕易流失。 合作研究使學術進展的軌跡趨向完整的脈絡,有系統整合研究的體系與擴展研究領 域的組織架構(洪蘭,2009)。只要發現新的議題與論點等,這張紮實的網就可以準 確地兜住它,學術研究發展的深度與廣度便會彰顯出來。本研究將呈現中央研究院 地球科學所之研究人員,在參與學術研究合作之際,各項合作研究行為因素之探討, 以瞭解哪些相關具體因素影響合作研究之發展。本文第一章分為四節,第一節敘述 研究背景與動機,第二節闡明研究目的與研究問題,第三節說明研究範圍與限制, 第四節為名詞解釋,茲詳述如後。. 1.

(14)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學術研究合作的發展是一個知識系統,藉由研究互動獲得新知、加強多元的思 考模式、調整思考邏輯,有效地結合以解決研究上所觸及的議題。「合作」下的定 義是:合作參與成員在研究活動中,先找到一個共同參照點,並確定彼此的行動, 是否趨向一致的目標(Verba, 1994)。合參與成員朝著共同的研究目標行動,試圖藉 由語言和非語言訊息的方式,讓彼此能有共同的研究意識,並加以結合彼此的專業 知識,以達到合作研究的目的。由上述的定義可知,合作研究包含了目標導向、訊 息分享和知識管理三個要素是合作的必要條件(Verba, 1994)。 目標導向,指研究是有目標的行動(Leont’ev, 1978)。判斷參與者的互動是否處 於合作的狀態,參與者是否朝共同目標前進(Barbieri and Light, 1992)。 1.. 參與合作的成員必須能真實地面對合作研究的目標,並清楚地表達,則愈能 具體整合彼此的共同目標。. 2.. 研究目標必須是明確的,過程中會因參與合作成員的想法或建議,而拓展了 原先的目標。 將研究目標形成與建立合作共識,接下來是重要的歷程即是分享訊息。訊息分. 享的語言和溝通過程中,除了口語訊息之外,非語言訊息(例如:圖像、實驗操作 等)。合作團隊朝著研究目標前進時,合作成員之間的訊息分享是重要的。有些合 作夥伴會提供相關的文章、記錄、或文章的議題所延伸的想法,進行討論與認知上 的溝通(Azmitai, 1998)。 最後,合作研究進行之際,須透過知識管理達成目標,參與合作者必須檢視彼 此的專業知識、朝預期的研究方向、提供各項協助與問題探討,如此才能清楚掌握 研究目標達成的進度,在發覺研究偏離目標時,將能立即進行修正(Azmitai, 1998)。. 2.

(15) 圖 1-1 Learning of Collaborative Design (LCD) Model 資料來源:Hmelo-Silver, C. E., Chinn, C. A., Chan, C., and O’Donnell, A. M. (Eds. ). (2013). The international handbook of collaborative learning. New York: Routledge. Retrieved September 12, 2014, from http://books.google.es/books?hl=ca&lr=&id=tJhTQLecoIYC&oi=fnd&pg=PP2&dq=mo bile+learning+collaborative&ots=d0EqRGeoS&sig=PXhjwhJzaPIfw4SuLyDTeDLZvbc 如圖 1-1 創造與學習合作之間的模式,合作研究是由分佈式的專業知識來整合。 首先在合作研究學習模式中,從定義研究任務和研究限制的因素,到創造合作研究 概念和研究理念,再到評估研究概念和限制的因素,取得聯繫相關的認知和資料的 收集,再到測試研究理念,評估合作研究相關功能之後,進而重新闡述研究理念並 創造出合作研究的脈絡。(Hmelo-Silver et al., 2013) 學術研究人員在發展合作關係之際,即是一連串的行為模式與特殊訊息的傳遞。 學術研究尚未形成正式文獻之前,仍是經由各種知識訊息的傳遞與知識動態之間的 串聯,以促成各種形式的合作研究。合作關係的發展是透過口頭交談、參觀展覽、 參加研討會等,透過各種途徑來達成合作研究的目的,以獲取研究領域之間最新相 關議題的進展、掌握全面性研究脈絡發展的趨勢(學術傳播,2013)。研究合作是有 3.

(16) 效地擴大整合個人與個人,個人與組織之間的知識範圍。野中鬱次郎於 1989 年所 提出的知識螺旋的原理,正說明了知識在個人或是組織內部之間的隱性知識,經由 會談、討論、經驗分享、觀察等,透過各種不同型式的運作將知識分享,轉化為可 利用的顯性知識,是一連串相關聯的隱性知識與顯性知識之間循環,是知識創造的 過程(彭文正,2003)。 學術研究是透過合作過程,是將專業的研究知識不斷結合與精進。研究過程中 準確地揭示出新的知識,週而復始將知識轉換,循序漸進地在原有的基礎架構尋求 新發現、拓展研究的核心價值。在研究領域認知的核心點上進行互動與交流,經不 間斷的溝通討論,使不同研究領域知識之間相互交錯,以尋求共通點的結合,新知 識便得以活現,研究將得以延續進行,深入挖掘共同核心的議題、或開創新的領域。 合作研究讓學科的進展得以日新月異,從個體的隱性知識到合作之間的顯性知識, 如何把隱性知識轉化為顯性知識,達到知識媒合是透過合作研究的過程,將各學科 領域之間的專業知識串連(MBA 智庫百科,2009)。 學術合作研究脈絡與知識創造的循環過程是密不可分的,就好比文獻記載著學 科領域研究的走向與進展成果。研究的開端是將個人的隱性知識,以非正式傳播的 方式,促成研究學者之間的溝通往來,如書信(e-mail)往返、會議交談、學術社群交 流、實驗探索等,以各項交流行為來進行研究合作。最終以正式的傳播方式,將研 究合作成果加以公開呈現(學術傳播,2013),讓知識的擴展得以顯性化,透過會議 論文、研究報告或期刊文獻等公開形式發表。 學術研究的組合即是將知識經由共享再結合為專業化合作,是新知識發展與創 新的過程。在知識交流中,首先會產生一個或多個想法,需要透過彼此的專業知識 或經驗分析,將想法與研究具體連結成為創新知識的來源。合作研究是組織著個人 的專業背景知識,試圖尋找其他合作者或團隊的專業知識特點,而不同的研究特點 同時具有包容性和排他性。合作的目的就是讓研究主題加以聚焦或擴散(Beaver and Rosen, 1978)。學術合作研究較為具體的成果是學術出版品,普遍且最快速的學術 4.

(17) 出版品是期刊論文、會議文章、技術或研究報告等。從出版文獻中,可清楚得知研 究人員共同合作主要探討的議題。欲深入了解合作參與研究者,在研究過程中具體 的行為影響與交流貢獻,是難以從文獻中呈現。本研究將從中央研究院地球科學所 的研究人員為對象,探究其學術研究合作行為之探討,研究人員如何尋找合作研究 之對象、合作關係的發展之各項因素,與合作研究溝通之各種管道。 中央研究院地球科學研究所成立緣由,由於台灣是菲律賓與歐亞板塊碰撞的產 物,地處環太平洋地震帶上,大小地震頻繁發生,是地震學和造山運動研究的天然 實驗室。1969 年 4 月 11 日三位旅美學者,有感於當時台灣地震研究之不足,聯名 向國科會(現科技部)提出「台灣地震研究」具體計劃內容之構想(中央研究院地球 科學研究所-簡介,2014)。地球科學基礎研究於地球的物理及化學現象,藉由研究 對宇宙之根源有更進一步認識;並將此類基礎研究中所獲得知識的一部分,應用到 自然災害防治和天然資源的開發上。著力於地震學、地體構造物理學、地球科學及 高壓實驗等領域,皆採用基本的物理及化學方法。研究人員須針對全球及臺灣地區 的地球科學議題進行探討,提供專業性的服務,如地震防治、重大建設的地震危害 度評估等。因此需與國內外許多有關機構合作研究,同時也協助推動我國的研究層 次及地球科學教育(陶英惠,1997)。地球物理研究特別著重於觀察和理論地震學, 也建立了地磁學方面的研究,近年來在測地量學的應用,特別是全球衛星定位系統 和重力研究,也有長足的發展,新的研究發展包括地函動力構造模擬計算、熱流、 太空遙測。在地球化學方面,研究領域包括放射性和穩定性同位素分析、地質和宇 宙礦物學、火山和地體構造學、陸地及海洋地質定年技術。硬體支援具備先進、適 當功能和規模的地球化學儀器及設備,研究人員常規性與其他研究單位、各大學之 地球科學進行合作研究計畫,透過合作研究計劃來維持密切合作關係。 (中央研究. 院地球科學研究所-簡介,2014)。 本研究擬以中央研究院地球科學所之研究人員為例,探討特定主題領域的研究 人員在研究過程中,如何實踐各種合作的可能性?如何發展研究合作之關係?合作 5.

(18) 過程中,以哪些方式來達成研究共識?以了解合作研究進行的各項行為要素之影響 與各種溝通管道之應用。本研究呈現之論述,使用質性研究的訪談法,收集研究資 料,以分析影響合作研究之各項因素、合作研究進行之相關溝通管道等(Sonnenwald and Iivonen,1999)。. 第二節 研究目的與問題 學術研究的主要目的是追求真理。研究人員之所以投入學術研究,不外乎兩個 動機,一是對於某種現象好奇而產生研究的興趣,另一是為解決某些重要問題而投 入研究。在研究的過程中,往往會有重要的發現或發明,因而幫助相同領域或跨領 域的研究結合與發展。學術研究是為了探討未知及解決人類的問題,必須不斷地找 出最好的策略及方法。研究的發展應瞭解重要問題所在,重要的研究發現可解決當 前人類所面臨的迫切課題,例如全球能源短缺、環境與氣候變遷、人口結構變化及 疾病威脅等(翁啟惠,2007)。 學術研究潛在的跨專業學科合作之成功因素包含:團隊合作的特點、合作的環 境特點、以及合作流程。學術合作行為會因相同或不同領域的交錯,有許多不同的 合作模式(Amabile et al., 2001)。跨領域的學術互補與儀器設備支援等交流方式,是 密切整合不同領域的研究,以多元方式使學術研究能不斷地拓展。藉由目前資訊科 技不斷的整合,改變以往的通訊模式與多樣化主題平台的設立,便捷的溝通平台、 高連結的全球網路系統,打破學術研究的地域性限制以及合作的規模限制(Amabile et al., 2001)。不同的形式研究合作,可能帶來龐大的外部資源,如知識、技術、人 才等,但精進的合作研究是日益複雜、必須考量高成本與高風險的技術研究發展計 畫。 學術研究於不同領域學者所受訓練的不同、以及專業的學科用語與研究方法的 差異。因此,在合作上會比同一領域中的合作要面臨更多研究結合上的困難。隨著 資訊化的應用是加速研究進展的延伸,使合作關係得以藉由多元的溝通管道與聯繫, 6.

(19) 但是否能夠維持更穩固且長久的關係(Schroeder, R. and Axelsson, 2008)?也是值得 探究的。跨領域研究不僅是異質性成員之間的合作,更是整合與創造知識內涵及獨 特領域之研究工具的活動。跨領域研究合作之方針,是否更具其明確、清楚地目標 與應用性(黃心怡,2007)? 資訊科技革命除了改變全球性各種作業的運作模式外,網路成為尋找合作與溝 通的媒介,除了帶來更便利、迅速的訊息傳遞,其溝通模式能使更多的學術研究人 員同時參與即時性的互動與討論,使學術研究與科學技術發展產生了變化(黃心怡, 2007)。研究人員在網路上即時進行主題論點的探討與交換、協調合作、工作分配、 與多元化的互動;創意性想法將會比以往的學術交流更迅速地被激發。再加上期刊 論文的電子化,使得更快速的加強學術研究循環的進展與新論點的呈現。 本研究主要探討地球學科領域合作研究之行為因素,在建立合作研究過程,哪 些因素或條件會影響合作進展的不同面向?特別是從每一個研究參與者本身的專 業知識,以整合研究人員之間已知與未知的知識領域,藉由同一學科或跨學科領域 的合作,發展出新的研究面向(Beaver and Rosen, 1978);而合作研究是透過哪些管 道進行溝通,將彼此的專業知識傳達與認知上的結合,本研究的目的如下: 一、探討影響合作研究的各項行為要素。 二、了解合作研究的各種溝通管道。 根據以上所陳述的研究目的,本研究將探討的問題如下: 一、探討影響合作研究的各項行為要素 (一)合作研究關係建立的要素為何? (二)影響合作研究關係發展的條件為何? (三)尋找適合的合作夥伴要素為何? (四)合作過之夥伴繼續合作的原因為何? (五)合作人員的多寡對研究影響的因素為何? (六)哪些個人特質影響合作研究進展的要素? 7.

(20) (七)研究人員對於研究合作所在意的因素為何? (八)研究經驗與網絡關係影響合作的要素為何? 二、了解合作研究的各種溝通管道 (一) 合作研究的知識認知與結合之管道為何? (二) 溝通模式的轉變影響合作研究運用之管道為何?. 第三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 本研究依範圍選定中央研究院地球科學所之研究人員為主要探討的對象,擬瞭 解地球科學研究人員在做研究之際,是依循著哪些條件來發展研究合作的關係、哪 些因素或溝通管道會影響合作的進展等,以探討合作研究之間的各種行為要素與了 解合作研究的各種溝通管道。本研究僅針對中央研究院地球科學所的研究人員為研 究範圍,無法推論到其他學術領域合作研究行為因素之探討。. 第四節 名詞解釋 一、. 學術研究. 學術研究(Academic research)是以學科嚴謹而富有邏輯性論證的理論為基礎, 探討實務客觀事物規律性之發展過程,理論是由過去的實務不斷演變,再進而提 出新創見。學科領域中的問題、現象,進行系統化、科學化的研究和實驗後,進 而將所得到的成果,擴展為學科領域的研究範疇。學科知識是用來解說事物道理 之依據,技術則是知識應用的過程,主要用來解決人類所面臨的各種問題,學術 不僅包含知識學問的探索,還包括問題解決等過程,以及對研究成果進行描述(王 吉亮、鄭惠卿,1993)。. 二、. 學術研究合作. 學術研究合作(Academic research cooperation)係指學術機構或是教育單位之研 究學者,透過研究計畫申請,國內外學術機構或教育單位共同參與進行主題式之 計畫探討。藉由合作研究方案,共同收集資訊、提供訊息,共同調查溝通、觀察 8.

(21) 統計、進行研究評估或實驗、將結果分析與成果呈現(National Cooperative Research Program, 2014)。針對具重要性、急迫性、可行性等課題,訂定研究主 題,以合作研究計畫方式,進行共同研究。透過合作研究計畫,加強雙方研究人 員之互動,達到研究資源共享之目的。. 三、. 學科領域. 學科領域(Discipline)係指一門特定的學問,有助於知識的交流,以界定及分類 同一學門具有專業屬性及共通性,隨著科學的進展,將專業的分工與合作而逐漸細 分出不同的領域走向,即是知識的專業化和差異性,有系統性的將學科確立涵蓋的 研究領域與知識體系(維基百科-學科列表,2014)。本研究探討的學科領域為地球科 學,其領域包括天文、地質、大氣及海洋等學科範疇,其詳細之領域與學科範圍羅 列於下表: 表 1-1 地球科學涵蓋之領域與學科範圍 領域. 學科範圍. 天文. 天文學、天文觀測、天體力學、天文物理、太陽系、太空科學、太空 物理、電離層物理等。. 地質. 普通地質學、應用地質(工程、環境、經濟、水文、石油、構造、板 塊、地震等)、岩石學、礦物學、古生物學、井測學、地理資訊系統 與遙測技術、土壤力學、地球物理及化學、地體動力學、同位素地球 化學、地震學、地史學等。. 大氣. 大氣科學概論、天氣學、氣候學、大氣熱力(動力)學、數值分析、熱 帶氣象學、大氣對流、高等數值天氣預報等。. 海洋. 海洋學、海洋地質、海洋化學、海洋生物、海洋環境與資源、古海洋 與全球變遷、海洋儀器與觀測、海洋紊流、氣候水文學、水文學、同 位素地球化學、降水及水文模擬、海洋波浪力學、海岸環境學等。. 資料來源:林慶隆、彭佳宣。(2012)。學術名詞學科領域之探討 6-地球科學。國 家教育研究院。檢索日期:2014 年 10 月 16 日。取自 http://epaper.naer.edu.tw/index.php?edm_no=43&content_no=1189。. 四、. 跨領域合作. 學科領域細分多個子領域或是分科於不同知識領域,其之間的分界是相似且模 糊。跨領域合作(Interdisciplinary collaboration)是結合兩種或兩種以上相同或不同學 9.

(22) 科的領域,藉由某些主題結合精細的專業知識,做更細微且深入的探討與研究(戚 國雄,2008)。. 五、. 知識螺旋. 知識螺旋(Knowledge spiral)是指知識得以有效的交互移轉與創造的過程。1.社 會化(Socialization)與人間的知識分享,透過討論、模擬、實驗等方式,隱性知識 和隱性知識的交流;2.具體化(Externalization)透過有意義的交談,具體表達隱性 知識,將隱性知識轉變成顯性知識;3.組合化(Combination)將具體化的顯性知識 和現有知識結合,擴大知識的基礎;4.內化(Internalization)學習新知識,將顯性 知識轉化為隱性知識,有效地擴大個人或組織的知識基礎,進而創造出更多的新知 識(MBA 智庫百科,2009)。. 10.

(23) 文獻探討 本章透過文獻探討,從合作研究之行為模式發展、因素、關係等影響脈絡,將 逐一歸納出具體論述的呈現,並與本研究的目的及問題加以連結。第一節為探討學 科合作的起源,從專業化結構的研究中,科學家如何開始展開研究之間的合作,合 作研究轉變了原有的研究型式,專業化的研究結合,是迅速的推動著科學進展的主 要要素;第二節從合作關係的建立,以說明常見學術交流,促進研究合作建立的方 式與管道有哪些。第三節闡述合作知識的認知與結合,知識的創造涉及研究合作的 結合,以及組織中個人和團隊之間的合作。個人有不同的技能和能力、不同的組織 層次和功能,能識別出研究發展趨向的首要任務,透過團隊的專業分工,再將知識 實際結合運用,以達成研究合作之目標。第四節敘述影響合作的相關因素,從聯合 關係型態的六項形成因素、跨領域研究計畫之內部關係、學科領域合作研究的影響 因素,大致了解合作研究發展,受到哪些相關因素等影響;第五節則探討研究經驗 與網絡關係,研究合作不僅只是專業背景知識與長期累積合作研究經驗的銜接,以 合作研究的人際關係網絡,是影響人際發展的重要因素,合作需長時間的溝通與相 處,亦關聯著雙方的溝通能力與研究工作的協調配合,以及間接影響著與其他合作 研究關係之建立或發展;第六節隨著合作模式的轉變,網絡隨著科技的進展,廣泛 地呈現在人們生活形式的多樣化與資訊交流,經由網路的各項通訊或社群網站已不 僅被視為一種工具,同時是資訊和知識獲取、交流之管道,在社會環境中快速連結 不同趨勢的脈動。藉由網路社群或論壇,提出多元且專業的問題面向,來進行學術 社群交流、互動之探討。目前的合作研究模式逐漸以資訊網絡環境為主,旨在加強 合作研究網絡成員之間的連接,以及其他類似的網絡成員之間建立新的關聯 (Schroeder, R. and Axelsson, 2008)。 11.

(24) 第一節 科學合作研究的起源 合作是指兩個人以上或一群人共同來達成約定任務,或解決一個明確的問題為 目標,與他人一同工作或活動(Goffin, 1987)。合作意味著一個持久的關係,並堅定 地致力於一個共同的目標。從歷史與社會學的角度來觀察,合作研究的開端,首先 是由法國科學家提出科學合作,展開全面性的合作研究理論:以科學合作研究,從 共同作者開始發表科學論文,正式公認、起源、發展、合作進行以專業化的模式響 應合作研究 (Beaver and Rosen, 1978)。科學界第一個專業化的合作研究,是法國拿 破崙時期,將科學理論做為預測,在各種專業研究領域之間的結合,即是典型的合 作研究風格。 表 2-1 合作研究的動機 研究的要點 研究發展的能見度 認同合作研究的共同目標 合作銜接. 專用設備(因非每個實驗室可購得昂貴的儀器設備) 獨特的材料(例如化學物質) 特殊技能(專業技術方面的隱性知識). 合作效率. 縮短探究的時間 結合相關專業的能力. 合作效益. 獲得研究經驗 支持研究人員 提拔後進 提高生產率 成熟度(知名度與認同感提高、研究支援增加) 避免競爭(需以互補的方式,共同達成合作目標) 超越知識的隔離 對額外的問題做評估與確認度 想法相互交流 空間的接近 偶遇(意外發現). 資料來源:Beaver, D. deB and Rosen, R. (1978). Studies in scientific collaboration - Part I. The professional origins of scientific co-authorship. Scientometrics, 1(1), 65–84.. 12.

(25) 表 2-1 主要呈現出合作研究的動機從合作銜接、合作效率與合作效益,三個要 點來探討。合作的銜接包含增進研究趨勢的能見度、合作者之間達成共識上的認同、 專用設備的資源、獨特材料的支援與合作者的特殊技能(如:專利)等支援;合作 效率是當研究順利地合作銜接時,將彼此之間的技術、知識、能力等結合,便可縮 短摸索的時間與降低研究成本;合作的效益是在研究過程中所產生的,以獲得不同 的經驗、支持著研究人員的專業能力;在學習新技術,尤其是技術方面的隱性知識 的傳授;而提拔後進者,同時拓展了合作者之間的知識領域,也提升了研究發展的 貢獻。 研究合作是雙方對研究主題認知,達到相對的成熟度時,相對影響研究的支援 與創造更多合作的可能性;透過合作研究可超越領域範圍知識的隔離,加強對研究 問題的評估與確認,使研究想法上相互交流;而偶遇(意外發現)延伸出更廣泛的 合作研究方向(Beaver and Rosen, 1978)。 專業化的合作研究,促使合作成員更快發現研究領域之間發展的目標,共同聚 焦或連結的研究區塊,以確定與他人之間建立的合作關係。合作的目的與動機,是 評估著是否能在彼此的研究銜接上提供不同的觀點,或者是提供專門設備或系統程 式的應用,以便有助於研究上的提升(Beaver and Rosen, 1978)。 表 2-2 Collaborative papers: 1665-1800 研究論文的數量 Subject 自然史和動物學 植物學和礦物學 化學 物理 天文. Papers 447 428 224 448 554. Collaborative 1665-1760 1760-1800 1 2 0 1 17. 2 2 5 7 10. Collaborative, % 0.7 0.9 2.2 1.8 4.9. 總和. 2101 21 26 2.2 資料來源:Beaver, D. deB and Rosen, R. (1978). Studies in scientific collaboration - Part I. The professional origins of scientific co-authorship. Scientometrics, 1(1), 65–84.. 13.

(26) 如表 2-2 所呈現的數據是 16 世紀到 18 世紀,最早的合作論文發表於 1665 年 約 2,000 篇的科學論文中,10%的隨機樣品進行若干研究領域統計結果。學術合作 發表之論文篇數,最顯著的多數合作者是在天文研究領域,在總共合作的 47 篇論 文中就佔了 27 篇論文,合作的論文多以行星、恆星及日蝕觀測為主題。天文學是 18 世紀以專業化的合作科學,因此較常產生跨領域合作研究的現象(Beaver and Rosen, 1978)。 以科學專業化的理論觀點:(1)合作最典型的是科學研究專業的化結合、(2) 合作提升了個人研究的生產力、 (3)合作加強了研究,亦擴大了於科學界的知名度。 科學合著是典型代表合作研究的方式,此一做法增加研究生產力和提升了科學界合 作者的知名度。合作研究是提供了一個想法或一套理論,從而確保與他人共同實現 合作與開創研究發展的可能性。朝新的研究領域方向與跨領域人才共同合作,可使 科學的擴展更進一步,亦加強合作之間所能銜接的可能性(包括專業的知識訊息與 專門的設備)(Beaver and Rosen, 1979)。 合作研究的能見度,擴展了研究者的最新研究,也影響了本身的研究領域範圍 的相關知識。法國科學專業化的合作結構,產生了深遠的影響,日益增加的合作研 究,是研究發展的重要關鍵,強調法國科學界進步的主要因素。尤其在十九世紀的 科學文獻中,已顯示出正式的合作研究與知名度的關聯,使合作也直接關係到專業 化研究的進展。而研究合作成功的原因常見於師徒之間的合作,好處在於縮短溝通 的時間(Beaver and Rosen, 1979)。 表 2-3 國家合作的起源:1884 年至 1900 年 國家. 所有科學論文貢獻的 百分比. 所有科學貢獻論文中合作 的百分比. 德國 法國 英國及美國. 33 39 24 18 30 30 資料來源:Beaver, D. deB, and Rosen, R. (1979). Studies in scientific collaboration Part III. Professionalization and the natural history of modern scientific co-authorship. Scientometrics, 1(3), 231–245. 14.

(27) 表 2-3 呈現出十八世紀後期,許多科學家的研究領域,從文獻的共同發表,研 究日益傾向於合作,同時在科學合作,有顯著的研究趨勢。合作研究的快速增長, 也密切牽動著科學研究的組織變化(Beaver and Rosen, 1979)。從 16 世紀至 18 世紀 初,幾乎所有的合作研究是由法國科學家領先進行,此後英國與德國相繼進行了科 學專業化的合作研究,而團隊研究就是典型的代表和有效的合作方式(Beaver and Rosen, 1978)。 合作研究是專業化領域分工合作的趨勢,在不同學科的研究之間進行合作,同 時細分了各種不同研究領域,而導致專業領域的學門不斷地增加(Beaver and Rosen, 1978)。Crane 和 Small 在 1987 年曾經統計過,當時已有 8,530 種可定義的專業知識 領域。隨著學術知識分工愈加精細,研究學者開始體悟,以傳統學科為基礎的研究 受到限制,使得跨領域合作、問題導向的研究模式逐漸受到重視。來自不同領域的 學者,能為同一個研究問題帶來截然不同的觀點,有助於研究的創新。不同領域的 專家是需要透過機構的平台、或者透過個人學術領域之間的社會網絡,來尋找可能 的合作對象。在跨領域研究合作開始崛起的同時,需先進一步思索未來學術環境, 要如何創造或調整領域之間共同研究的區塊,以符合跨領域研究之本質與運作模式 (袁大鈺、唐牧群,2010)。. 第二節 合作研究關係的建立 學術交流是影響合作研究最直接與頻繁的具體活動,透過多種不同方式或管道 以促進與外界其他學術機構、單位溝通交流。以策略性的形式發展出合作的關係, 以下為常見的學術交流方式或管道: 一、. 指導教授或同儕 學術研究是一個週期性、循序漸進的過程,包含了計劃、執行、審查並採取行. 動。學術研究第一個階段便是計劃研究合作的關係,是最主要的階段,建立更緊密 相互支援的合作關係(袁大鈺、唐牧群,2010)。研究的初期,對於週遭曾經合作過 的人員,不外乎就是從身旁周圍的人,從中獲取再度合作的可能性,由於雙方也了 15.

(28) 解彼此的研究領域,在未來研究的可能性評估與協助,會比較容易且快速取得雙方 面的共識。研究的過程中,指導教授或同儕等促成的合作關係中,同時也增加與其 他人間接合作的可能性,而未來合作的機會亦是相對的提高。 二、. 專題演講 研究合作的形成,必須透過適當的管道,研討會是最快速的媒介之一,專題演. 講的發表及交流,在探討未來學術研究的走向與發展趨勢,以及深度涉獵多元之研 究內涵。機構單位經常性邀請國內外知名學者或專家,針對規劃之主題進行講演及 自由討論。學者就學術理論與議題進行演講外,亦邀請實務界專家就有關管理實務、 執行議題進行經驗分享,讓主題研究成果能明確的闡釋,同時兼顧理論與實務之瞭 解與運用。到訪演講之學者,也許已有合作關係,或者尚未有任何合作上的接觸, 透過此分享機會,便能評估研究層面的探討,亦有機會發展各項可能性的合作模式 (國防管理學院,2009)。 三、. 舉辦學術論壇 學術的交流與合作藉由研討會的互動與討論,奠定往後學術交流、相互參訪. 及辦理各項論壇的基礎,亦是尋求國內外合作夥伴的重要時機與橋樑。積極撮合 研究合作的可能性,以提升研究品質並擴大研究範疇。例如:結合跨學科領域的 合作研究等(國立臺北大學,2010)。 Hoekman 在 2010 年的文獻中指出,為了研究合作之目的,研究人員同時在 固定場合,與其他研究人員進行,各項交流和共享之活動,特別是研討會、會議 等。在聚集的場合中,進行面對面的互動與討論(Hoekman, Frenken and Robert, 2010)。 四、. 研討會與單位參訪 為促進國內外學術界的交流互動,結合不同文化或社會背景專業知識,藉由交. 叉聯繫、理論研討、學術參訪、文章發表等學術活動,以加強研究論文深度,提高 國家學術地位。每年固定召開年會,以聯絡會員感情、發表學術論文外,不定期參 16.

(29) 與各項大小學術研討會,以增進研究深度與廣度。研討會或單位參觀造訪,是探討 機構研究人員在研究工作上,個人與團隊成員合作的活動資訊,是有計劃和有目的 地以合作的方式進行(中華國際交流協會,2007)。透過學術交流以協助、收集或是 舉辦各項研討會,以提供各項資訊來拓展學術界各領域的發展: (一) 協助學術諮詢與舉辦各項教育學術交流活動。 (二) 收集最新學術資訊,建立資料檔案。 (三) 不定期為國內外會員舉辦學術研討會。 (四) 編印會訊,公告會議紀錄,通知最新學術相關資源。 (五) 協助推展各項國際教育學術交流活動。 (六) 配合政策,整合國內外學術資訊服務工作。 (七) 促進學術資源充分流通與分享。 (八) 提供國際學者便捷服務。 (九) 定期出版國際學術期刊,促進學術交流(中華國際交流協會,2007)。 五、. 訪問學人或客座教授 在學術界研究學者在短期到訪的學術機構裡,進行專題性質的學術研究。專題. 研究通常是訪問學人認為重大且亟欲探討的議題。設立訪問學人的目的,能夠將學 者本身所想探究的學術問題,帶到另一個學術機構,相互研習和研究深造,當前探 究的學術議題,透過被訪問的研究機構,共同參與合作研究與技術等支援,以促使 順利完成專題式的研究探討,對於知識和研究得以拓展。其引發更多的國際學者有 興趣跟進與探索,提高更多研究的連結與價值性,促使更多學者朝向研究所設定的 專題,積極展開研究。訪問學人需要積極參與許多具有貢獻性質的學術機構活動(維 基百科-訪問學人,2014),包括: (一) 在訪問的機構內,對研究主題的協助。 (二) 與學術研究者積極討論正式或非正式的議題。 (三) 參與所訪問的學術機構之進行中的研究,同時擔負著一定的研究任務。 17.

(30) (四) 在訪問的學術機構內,參與客座講學或小型研討會,以提供不同的研究方向。 (五) 與單位合作發表學術論文,有助增進研究之拓展,以作為整個學術訪問計畫 的完整性(維基百科-訪問學人,2014)。 透過學術研究之合作,積極與國內外學術研究機構建立穩定互惠之合作關 係,善用雙方創新資源、研究發展能量及文化環境,增強研究技術優勢與開發多 元性創造力。主題式學術研究合作強調建立與國內學術研究發展機構間,長期互 惠的合作關係,希望雙方藉由特定主題的合作研究、學術交流、場地設施與儀器 設備的共享使用等合作方式,維持良好穩定之互動,有效整合及運用雙方資源與 研究發展的潛能(工業技術研究院,2014)。 六、. 學術互補與儀器設備支援 學術研究中,較常面臨研究資料的執行,必須採用較精密的程式、特殊的研. 究模式或較為罕見的儀器設備,運用支援研究上的實驗,以進一步達到實驗成 果。在諸多的情況之下,必須依附著他人或某單位的協助才能有效率的進一步執 行,因此較為特別的合作行為模式,是必須達成使用權的共識之下,才得以完成 研究方案(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公共關係室,2008)。 以了解雙方之研究專長、潛力、態度,甚至研究資源的差異等,互利互惠是 雙方達成合作研究的基礎,雙方的研究目的是非常明確的。雙方共同的利益和好 處是合作的支撐點,只有在雙方都感受到共同或是各別利益時,若其認為有互補 互惠的研究合作契機(彭信坤,2009)。跨領域合作是結合雙方研究資源、共同創 造更大的學術成就,學術研究合作,共享彼此研究資源。研究人員合作之外,雙 方協議也將在互惠原則上達成共識,以建立學術主題共同研究、互訪觀摩的機 會、共享彼此圖書、設備等研究資源,共同合作舉辦學術研討會、推動聯合研究 計畫與出版相關學術出版品等支援。. 18.

(31) 第三節 合作研究知識的認知與結合 生活上面臨許多的複雜問題(例如醫學上的基因工程、全球環境氣候變遷)需 要創新的解決方案,從不同的學科知識相結合,以進行跨學科的合作方式來實現研 究的目的。跨學科的研究研究人員在不同的學科,為了使某些學科的研究得以銜接, 甚至跨越國界合作研究,形成新的學科,因而產生知識的創新(van Rijnsoever and Hessels, 2011)。研究合作是聚集來自不同學科背景的的研究人員之互動,產生的新 知識與研究目標之間的合作。跨學科研究合作的顯著特點是將不同學科專業技術、 概念銜接,延續著更多的研究脈絡與發展合作機會。因此,不同的研究合作亦是研 究人員在學術生涯發展中,重要的研究趨勢之一(van Rijnsoever and Hessels, 2011)。 研究者之間的合作趨勢增加,為學術研究模式的轉變。研究模式不僅強調合作 共享與整合,更為研究領域相互交流,共同創造新知識(袁大鈺、唐牧群,2010)。 跨學科合作的目標是為了解決複雜的問題,合作方案需要從一個以上的學科知識和 資源來發展(Maglaughlin and Sonnenwald, 2005),合作框架內共享相同的資源以達 成一個目標。溝通是研究合作的一個動態過程,個人自覺或不自覺地而影響到他人, 透過象徵性的方式來表達概念或想法上的認知。溝通的必要性,是由於不同的認知, 需與不同參與者探討研究發展的可行性,以及新資訊的傳達,需與合作夥伴正確分 享專業知識、想法與共享研究資源。合作需集中研究資源,以促進研究發展,提升 研究人員、工程師和其他相關技術支援人員的溝通和合作(Chiu, 2002)。 知識不僅是創新的重要來源,亦是可持續發展研究領域的潛在元素,知識被視 為是組織的主要資產。合作人員在專業知識領域結合過程中,扮演重要的角色,如 共享、創造和獲取理論與實證的貢獻(Numprasertchai and Igel, 2005)。學術研究在發 展合作架構,應具備廣泛的知識應用、共享和創建過程,引導知識領域的合作,以 創造更深遠的影響。知識的創造涉及自發性的合作,以及組織中個人和團隊之間的 合作。個人以擁有不同的技能和能力、組織層次和功能,而團隊以共享的規範、價 值觀、信任、認知,來判斷研究方向與發展合作關係(Maglaughlin and Sonnenwald, 19.

(32) 2005)。 合作不僅是著重於知識的觀點的共享、交換和整合,還必須克服各種不同的障 礙,以達到合作研究的目標。知識共享已成為持續創造合作優勢潛在元素的重要來 源,也被認為是組織合作的主要資產(Numprasertchai and Igel, 2005)。研究合作的成 功,取決於他們如何能有效地執行運用,如識別、獲取、開發、利用、傳遞和驗證 知識的過程。合作沒有固定的形式,但合作是推動研究變革與拓展研究領域的重要 關鍵(Numprasertchai and Igel, 2005)。 在尋求研究合作的過程中,常涉及到不同的因素來達成合作的目的,許多探索 跨學科的合作研究,長期探討有關學術合作研究的相關議題,最常見的是從研究論 文 的 共 同 作 者 , 以 文 獻 計 量 學 或 引 用 數 據 來 探 討 作 者 之 間 的 合 作 關 係 (van Rijnsoever and Hessels, 2011)。學術研究文獻上共同撰寫或相互引用的關聯性訊息, 亦能夠提供許多不同建議與參考指標,以便能夠提出更好與更具體的方式,來促進 跨學科研究的合作,以提升從事跨學科研究(對於個別研究人員在研究工作,所貢 獻與創造的特點)。 研究人員能深入了解彼此的研究領域,以達成研究合作之間的共識是很重要的, 目的是為了探索跨學科的研究合作趨勢,以及可延伸出哪些類型的研究合作型態, 找出在科學相關領域具有價值的研究脈絡(van Rijnsoever and Hessels, 2011)。而跨 領域研究旨在克服領域知識障礙,特別是當領域發展遇到研究上的瓶頸,需要其他 領域知識協助時,可藉由跨領域合作尋求突破(袁大鈺、唐牧群,2010)。 合作研究是透過專業知識的互動和實踐之間的想法達成一致的共識,專業性的 認知與交流是提供一個新的知識創造,解決了共同合作的任務,以及知識之間的轉 化與創新過程(Numprasertchai and Igel, 2005)。研究發展應朝向組織知識創造的共 享,其合作關係引導著不同知識背景的人力資源、程序的有效性、並應重視研究議 題的開發,以發展合作脈絡的組織型態。研究合作的進展是知識的移轉與擴散的過 程,而其中知識的取得、溝通、應用、接受與同化,是循序漸進將不同的專業領域 20.

(33) 與共同想法相互連結(Numprasertchai and Igel, 2005)。 合作研究人員在整合兩個或以上的研究領域:(1)從不同觀點、概念、理論的啟 發,(2)使用不同工具、技術的結合,(3)參考學門間專業的資訊、資料。目的在促進 單一領域或研究實踐中不足的基礎理解或是解決領域結合等問題(袁大鈺、唐牧群, 2010)。跨學科的研究合作,使用交流工具和方法,利用不同的模式和概念的差異, 可能會增加有爭議性的合作。合作的過程中,許多因素會影響合作的達成或造成合 作的阻礙 (Maglaughlin and Sonnenwald, 2005)。 知識創造的開發概念模型中,是透過與多學科團隊或個人合作,將各種相關的 知識結合、創造過程中找尋新的脈絡。新知識是再加以運用已有的知識為基礎,以 解決問題產生的現象(Sonnenwald and Iivonen, 1999)。合作研究是試圖促進不同地 點之團隊或個人之間的合作,如何有效地分配任務、協調溝通,以共同達成一致目 標,如何使合作團隊在知識管理中,將隱性知識和顯性知識具體呈現與結合等問題 (Sundaresan and Zhang, 2012)。. 21.

(34) 圖 2-1 研究合作之知識螺旋 資料來源:本研究繪製 研究合作知識創造的四種場域(Ba)如圖 2-1: 四個知識轉化階段中前後過程會經歷四種場域(Ba)。每一個場域分別提供一 個空間,以利進行某一特定階段的知識轉化,並使知識之創造加速擴展(MBA 智庫 百科, 2009)。將四個場域的四個知識轉化程式前後加以連貫起來,同時也顯現了研 究合作知識轉化的螺旋式演進情況(MBA 智庫百科,2009)。. 22.

(35) 一、原始場域(Originating Ba)即社會化 (Socialization) 在原始場域,個人間基於同一組織單位,研究的領域範圍相同或不同,展現出 個人的專業知識、信任與承諾等。原始場所是知識創造過程中之起點,屬於社會化 階段。在獨立個體或群體之間的直接接觸、分享相關知識與經驗,是對隱性知識的 移轉與轉化十分重要。野中鬱次郎強調知識螺旋轉化概念(MBA智庫百科,2009), 在組織內部或群體之間的合作研究,以利於個人或群體之間的直接溝通。 合作研究最首要的是直接溝通及互動,因而獲得了知識。隱性知識之散佈,將 個人現有的想法或意念,直接傳達或移轉給他的同仁或合作夥伴,願意讓人分享他 個人的知識,創造了一個共有的知識轉化平台。 二、互動場域(Interacting Ba)即具體化 (Externalization) 擁有研究領域的特殊知識與能力,跨越組織單位之小組,讓研究合作的成員, 在互動場所彼此交換想法,同時也對自己本身的想法加以組織及分析。互動場所代 表具體化階段,以開放態度,彼此充分瞭解,將個體的隱性知識轉變為顯性知識, 以便創造新知識及價值(MBA智庫百科,2009)。 合作研究是將隱性知識轉化成顯性知識,使用一些表達的技術,以便將個人的 想法利用文字、概念、比喻性文字與圖片或影片等視覺器材等,藉由交談或對話等 方式加以清楚地表達出來。個人化或專業化的隱性知識轉變成可以理解之形式,涉 及演繹或推論技巧,因而須善用創造性推論。 三、虛擬場域(Cyber Ba)即組合化 (Combination) 虛擬場所代表組合化階段,利用虛擬世界而非實際的空間與時間,來進行研究 合作互動。在組織內部將新的顯性知識與現有的資訊進行分享與知識組合,以便再 產生更新的顯性知識。利用線上網路,將文件與資料庫等資訊來強化這項知識的轉 化,並使之系統化(MBA智庫百科,2009)。 從組織之間內部或外部搜集已公開的資料等,外化知識加以整合成新的顯性知 識。利用報告或開會等方式,將新知識傳播給組織成員,將顯性知識重新加以彙整 23.

(36) 及處理,以及相互公開,使之成為合作計劃的方案、報告或資料,以方便研究之使 用。合作成員在組合階段,透過會商可達成共識或協議,以便採取更具體之步驟。 四、運用場域(Exercising Ba)即內化 (Internalization) 運用場域代表內化階段,能促使顯性知識轉化為隱性知識。在彼此合作進行的 狀態下,以觀摩或實際參與實驗等方式不斷的練習,而非只是聽取分析性之結果, 能應用實際操作實驗的顯性知識,並在操作過程中持續將知識內化。 將顯性知識的內化過程中,就可針對策略、行動方案、創新或改善等方面擬定 出實際的構想。合作計劃可幫助合作成員瞭解整個組織發展及運作之情況。可利用 共同模擬或實驗等方式,幫助合作成員在虛擬情境下,透過合作學習的過程來啟發 新觀念或新方法(MBA智庫百科,2009)。 知識螺旋中的四種場域各自的不同特徵將有助於研究合作新知識之創造,在每 個場域之內所產生的知識,終將成為組織的知識共享。組織內外的各個場域不僅是 累積各種不同的資訊而已,並具有動態性,能將隱性知識轉化成顯性知識,進而將 顯性知識轉化成隱性知識,藉此周期迴圈而持續的創造新知識(MBA智庫百科, 2009)。 研究合作在四種不同的知識轉化模式,是一個有機的整體,是組織知識創造過 程中,不可或缺的部分。知識創造的動態過程可以被概括為:將個人化的隱性知識 透過共享化、概念化和系統化,以提升整個組織在合作過程中,知識的交流與創造。 學術合作研究的過程,是研究人員彼此探究、學習的重要發展層次,與領域學 門的合作人員相互交流,都是合作研究發展的重要方式。馬奎特( Michael J. Marquardt)於 1997 年提出構建學習型組織模型包括五個子系統,即學習、組織、 人員、知識和技術子系統。這些子系統彼此相關、相互支撐、共同凝聚,以促進合 作研究學習與發展。一、學習子系統包含學習的層次、類型和技能。個人學習、合 作團隊學習互相關聯的層次;二、組織子系統包括學術願景、文化、策略和組織結 構;三、人員子系統把整個研究關係聯結上的合作相關者(研究人員、合作夥伴以 24.

(37) 及專有社群相關互動等),都視為學習型組織不可忽視的重要角色與平台,促進合 作群體之間的學習;四、知識子系統對合作上獲取與研究產生的知識進行管理,它 包括知識的獲取、創造、存儲、分析、轉移、應用和確認六個要素,這些要素是持 續進行且相互關聯的;五、技術子系統則顯示技術如何提高學習和知識管理的速度 與效果,透過網路技術及資訊技術支持合作研究學習,包括知識技能、使用先進的 電子技術為輔助,達成模擬技術、網路會議等。合作人員透過識別研究上的需求、 接受各種新知識的學習與結合等方式,與學習型組織之間建立合作聯繫,構成組織 研究學習系統(馬奎特的學習型組織系統模型,2010)。 網路連結不僅提供了組織合作之間的學習功能,除了獲得合作聯盟伙伴的各方 面專業與經驗等技能,同時也提供了其他知識與資源的共享功能,如提供資源規模 優勢、充分學習與合作成員之間的核心能力。Hamel(1991)也指出,獲得組織技能與 實際運用內化的技能是有區別的,在尚未交流或付諸行動的隱性知識(稱之為內部 化)。合作關係聯盟既是共用或交換彼此技能的一種方式,以隱性知識轉化成顯性 知識之過程(稱之為半內部化),獲得合作夥伴專業技能是一種機制,在合作過程須 要透過學習、溝通或觀察,知識轉化再進結合成新的知識與概念,不能僅從學術專 業 運 作 的 角 度 提 出 組 織 間 合 作 學 習 與 研 究 的 具 體 成 果 ( 組 織 間 學 習 Interorganizational learning,2013)。 合作研究源自於對特定知識的需求,特定知識轉化,以解決研究面臨的阻礙,同 時也決定了合作研究關係的發展。合作研究在於轉移特定領域的專業知識,又具有 極高的效益性,正是合作研究組織學習的主要途徑。學術研究是擁有多樣性的領域 知識,欲將分散在不同於學科領域知識加以連結,是需要學習與吸收學科領域知識, 與本身的專業學科知識,以創造可能的合作研究機會,才能產生更大的資源優勢(組 織間學習 Inter-organizational learning,2013)。. 25.

(38) 表 2-4 研究合作與知識管理實踐 創新過程. 合作與知識管理的實踐 獲取、交換並從研究團體透過線上視訊會議系統整合不同的研. 研究構思. 研究設計 評估和選擇. 究思路,以避免成員之間重覆相同的研究工作。 整合的學術研究思路與其他跨領域的知識,以支持當前和未來 的研究發展趨勢。 關於未來和趨勢的研究與合作夥伴的知識交流。 從相關研究獲得了有關設計開發的最新訊息知識。 分析研究發展團隊的潛力,以決定內部開發或合作研究。 研究合作過程的影響以及評估。 與遠端的合作夥伴透過網絡視訊會議傳輸和交換知識和想法。 透過即時訊息程序與研究團隊密切溝通。. 研發過程. 與合作團隊直接當場進行討論。 透過網絡上的知識庫分享知識。 掌握研究開發工具與其他合作技術研究結合的新知識。. 知識和研究 成果的整合 創建過程 整體測試 協調 研究傳遞. 透過線上視訊,以正式和非正式會議,獲得其他國家合作夥伴 的意見。 從研究人員和合作夥伴整合的知識和研究成果。 透過網路視訊會議的應用和知識交流。 獲取訊息和知識,以貼近實際研究創造的構想。 與合作夥伴進行研究的全面測試。 測試合作研究的可行性。 研究過程中與合作夥伴的工作支援與分配。 知識和技術的轉移,以擴大研究規模或跨領域的合作。 研究成果是透過自身或合作夥伴,以線上公開方式傳遞。. 資 料 來 源 : Numprasertchai, S., and Igel, B. (2005). Managing knowledge through collaboration: multiple case studies of managing research in university laboratories in Thailand. Technovation, 25(10), 1173–1182. doi:10.1016/j.technovation.2004.03.001 表 2-4 在論述合作研究與知識管理的實碊,是透過資訊通訊技術來作為知識傳 統的工具,以支援研究合作的過程。研究人員能夠隨時透過通訊技術,獲得和分享 知識,以減少時間與空間上的消耗。研究合作實踐的目的,必須使研究人員能夠清 楚識別研究的趨勢、新知識的聚集、創造與開發研究方向,並與團隊和外部合作夥 26.

(39) 伴分享知識(Numprasertchai and Igel, 2005)。研究開發的能力與合作夥伴的能力,是 合作研究達成的關鍵,是否依賴於資訊通訊技術為輔助之功能?研究創新的過程與 知識管理的結合,是需透過資訊連結與通訊技術的應用,不同通訊平台的使用,將 以往的溝通模式轉換為線上交流(Numprasertchai and Igel, 2005)。從研究構思(整合 研究思路與其他跨領域知識,朝向當前的研究發展趨勢)、研究設計(與合作夥伴 知識交流,獲取最新開發的訊息)、評估與選擇(分析研究發展團隊的潛力,決定 內部開發或合作研究) 、研發過程(掌握開發工具與其他合作技術的新知識) 、知識 與研究成果的整合,最後的創建過程(設計應用知識交流與實際研究創造的構思) 、 整體測試(合作研究的可行性) 、協調(知識與技術的轉移) 、研究公開傳遞等過程 (Numprasertchai & Igel, 2005)。科技通訊的應用,可隨時將資料共享、各種資訊傳 達的方式使受限的時間與空間縮小。. 27.

(40) 表 2-5 相同/跨領域研究資訊交換之型式 資訊類型. 內容  學科知識。. 領域知識.  瞭解特定領域,獲取他人對某一領域所持有的資訊、 知識、議題等。  領域相關的延伸資訊。如:對不同領域文化差異的知 識、使用的語言、資訊分類方式,以及對子領域的細 節。. 過程知識.  「如何」(How-to)的知識。例如:如何做某事?如何 考察問題?如何使用某技術?如何與某人共事?  重點在於詢問合作過程中各種「如何」進行的知識, 而非僅在瞭解「關於」某領域的相關知識。. 研究方法.  方法論、研究倫理。  如何使用特定研究方法、取向。  強調研究工作領域性的實踐知識。. 科技問題.  如何使用特定的電腦科技,如何使用或管理電腦系統 的技術面。  科技的使用問題,著重如何使用科技的技術面議題。. 社會化.  在學術界工作中應如何舉止得宜,如何處理關於研究 經費、共同合作之間經費的使用。. 合力研究.  共同合作研究計畫,如:共同撰寫、蒐集資料、分析 資料等。  合作研究關係最能明顯地標指出同儕間之互動關係。 例如:合著者、共同領導者、計畫共同主持人、計畫 共事者。. 激盪新的想法.  腦力激盪、產生新想法、意見分享、建立共同語言、 建立認同感。. 建立網絡.  提供可溝通的管道。  藉由社會網絡進行知識之交換,多以人力資源轉移的 方式進行。  研究室間交換學生、博士後研究交換。  將知識、經驗傳授於人,再以人力交換的方式傳遞知 識與經驗;透過資訊守門人機制傳遞跨領域的知識。. 資料來源: 袁大鈺、唐牧群 (2010)。跨領域學術社群之智識網絡結構初探:以臺灣 科技與社會研究為例。圖書資訊學刊, 8(2), 125–163。 表 2-6 整理出跨領域合作中 8 種常見的交流資訊類型,分別為:(1)事實性或領 28.

(41) 域知識、(2)過程知識、(3)研究方法、(4)科技問題、(5)社會化資訊、(6)合力研究所 須之資訊、(7)激盪新的想法、(8)建立人際網絡。在「事實性或領域知識」、「過程 知識」、「研究方法」及「科技問題」此四種資訊類型的交流最為頻繁。研究結果 顯示,跨領域研究的過程中,學者所交流的內容包含:智識性交換(事實性與領域 性知識、過程知識、研究方法、科技問題以及合力研究),以及社會性互動(建立 網絡、社會化、激盪新的想法)。其中「激盪新的想法」在跨領域研究強調創新、 突破與整合的理念(袁大鈺、唐牧群,2010)。. 第四節 影響合作研究的相關因素 合作研究關係型態有六種跨組織的形成類型,分別是貿易協會、機構聯盟、合 資企業、聯合方案、企業金融連鎖和機構贊助等型態。而本研究以聯合方案為主軸, 進行合作研究相關性之探討。以聯合關係型態,分析學術研究合作之關聯性,決定 聯合關係型態的六項形成因素為:必要性、互惠、效益、穩定性、合法性和不對稱 性(Oliver, 1990)。 一、. 必要性:資源依賴與研究交流方法,強調自願性的相互作用和組織之間的 合作。. 二、. 互惠:合作或協調互惠為基礎的研究組織關係。 互惠的動機強調合作,合作與組織之間的協調。 學術研究之間的合作關係,以謀求共同或互利的目標或利益的目的。. 三、. 效益:合作關係的形成,是追求學術之間的互惠利益,以建立良好的研究 關係,提高研究效率為目的。 合作所產生的研究效益是組織間關係的決定因素之一。. 四、. 穩定性:環境的不確定性是由資源匱乏和缺乏對環境變動的認知,合作 夥伴在組織間提供知識的交流。 組織建立合作研究的關係,合作策略以預防、預測、應對不確定. 五、. 性,以實現學術研究以穩定可靠的格局發展。 合法:組織合法性也已被列為在進行組織合作的顯著動機。 29.

(42) 制度環境造成組織的壓力,促使合作提高其合法性,現行規範、規 則、信念與外部機構的預期一致。 合法性組織間關係的建立,組織合作的動機證明或提高研究聲譽、 形象、信譽或一致性,在其制度環境主流規範。 六、. 不對稱性:合作研究之間相互關係與互惠、可減少重複工作、提高效率, 也可能會產生衝突和不對稱性。合作一方的資源匱乏促使合作 的另一方試圖主導,影響合作關係在不平等與矛盾的條件下進 行(Oliver, 1990)。. 表 2-6 聯合方案之學術研究合作關係型態與研究合作關係形成 關係型態. 必要性. 互惠. 效益. 穩定性. 合法性. 不對稱. 合作的關鍵 因素. 拓展研究 促進研究 領域 合作人員 的交流. 減少社會 提供資源 的成本. 共享資源 以降低風 險成本. 展現合作 資源提供的 的規範 依附關係. 推動合作的 關鍵因素與 條件. 專業領域 中介領域 知識與技 的相似性. 降低研究 成本(時. 合作以評 估複雜不. 整合社會 資源優勢的 研究資源 主導. 術上的接 (學科領 軌 域). 間.人力). 確定因素. 的提供. 資料整理參考來源:Oliver, C. (1990). Determinants of Interorganizational Relationships: Integration and Future Directions. 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 15(2), 241–265. doi:10.5465/AMR.1990.4308156 表 2-4 以聯合方案型態清楚的表明學術研究合作的關係型態與研究合作關係形成 的條件,在六項關鍵因素,皆是直接影響學術研究合作關係型態形成之重要因 素。合作的關鍵因素與推動合作的關鍵因素與條件,兩者之間的關鍵因素是近似 雷同。而在推動合作的關鍵因素與條件敍述中,清楚地呈現研究合作在六項形成 因素,會有哪些具體的影響。 另外,合作研究在於獲取共同的專業知識、跨學科相互交流,獲得資金資助、 聲望或知名度,學習技術性的知識,知識匯集為解決複雜的問題、提升研究創造力、 增加科學專業化的樂趣,部分是指向個人動機。影響研究合作的具體特徵,如地理 位置(距離),文化和政策,再加上研究成本不斷的上升,促使研究人員之間的分 30.

(43) 工,似乎已日益加快了合作的傾向。(van Rijnsoever, Hessels, and Vandeberg, 2008)。 研究過程所提供寶貴的資源協助,提升了研究合作,也增強了研究人員們的工 作效率。合作涉及到個人與合作人員的資源共享、運用及整合,哪些支援可以獲得, 也成為研究過程中的重要關鍵優勢,如儀器的操作使用或系統的程式運用等。各種 儀器可以用來協助跨學科研究,但不是所有學科都需要儀器設備的支援 (van Rijnsoever and Hessels, 2011)。. 圖 2-2 研究合作的形式 資料來源:Melin, G. and Persson, O. (1996). Studying research collaboration using coauthorships. Scientometrics, 36(3), 363–377. 圖 2-2 說明了有各種形式的研究合作,以及各種原因促成的合作關係,也涉及 各種不確定性因素的影響,因此許多合作過程的各種影響,是文獻計量學的研究無 法具體透露訊息。合作研究並不一定會共同發表的論文,合作可能會產生其他的研 究成果,例如專利(Melin and Persson, 1996)。. 31.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With the results of the literature review on cooperative learning of game design structures, this research examines the possibilities of applying the “Multi-Touch Control”

In particular, we present a linear-time algorithm for the k-tuple total domination problem for graphs in which each block is a clique, a cycle or a complete bipartite graph,

Other than exploring the feasibility of introducing a salary scale for KG teachers, we also reviewed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Scheme in different areas including funding

Monopolies in synchronous distributed systems (Peleg 1998; Peleg

Corollary 13.3. For, if C is simple and lies in D, the function f is analytic at each point interior to and on C; so we apply the Cauchy-Goursat theorem directly. On the other hand,

Corollary 13.3. For, if C is simple and lies in D, the function f is analytic at each point interior to and on C; so we apply the Cauchy-Goursat theorem directly. On the other hand,

• elearning pilot scheme (Four True Light Schools): WIFI construction, iPad procurement, elearning school visit and teacher training, English starts the elearning lesson.. 2012 •

 The IEC endeavours to ensure that the information contained in this presentation is accurate as of the date of its presentation, but the information is provided on 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