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技職專業人才培育之我見/ 162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技職專業人才培育之我見/ 162"

Copied!
7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技職專業人才培育之我見

陳潼蘋 銘傳大學在職研究所研究生 張國保 教育研究所副教授兼所長

一、前言

1970 年代的臺灣,正處於勞力轉型工業決崛起初期,人們總是克勤克勞過 日子,當時的年代大都以勞力賺取微薄的薪水辛苦養家。人們辛苦走這樣的路都 是認為自己沒讀書所以沒有成就,美國的社會學家米爾斯(C. Wright Mills)在 其 1956 年出版的「權力菁英」書中提到藍領(blue collar),體力勞動者藍領階級 及白領(white collar),坐辦公室職員的白領階級。在很多人的心裡,「大學比專科 好」,似乎就成了一種刻板印象(陳鍾誠 ,2014)。故在此年代的臺灣一度認為, 唯有用功讀書才有出路,而高學歷就可以輕鬆工作,所以當時的學生多選擇普通 高中就讀,但也不可否認造成技術人員的短缺。 俗話說「萬貫家財不如一技在身」,有企業找不到人手因為技術人員的短缺; 有人找不到工作因為沒有技術。中華民國統計資訊網(2018.09.23) 資料指出 2018 年 1 至 6 月平均失業率為 3.66%,雖然在 21 世紀,部分人們開始對就業工作的選 擇這件事上慢慢的甦醒及自覺,注意到生存競爭的能力並支持跟鼓勵孩子往自我 才華發展,朝向自己的興趣及專長而努力,但以筆者自己的親身經歷來說,十年 前裝修居住處時,與當時的裝修人員談及缺工事宜,到了今(2018)年技師的工作 還是缺乏年輕人願意學習,像重工業的生產、水泥工……比較粗重的工作也漸漸 由外勞取代,基層人員的嚴重缺乏,若使技術型高級中學(或稱高職或職業學校) 能再次的發展,將可解決人才培養的問題,進而減少失業率的產生。

二、升學之路的選擇

(一) 高中及職業學校的選擇 會讀書的孩子,在學業成績上可以得到較高得成就,對動腦的學術研究上面 很有心得,這樣的孩子真的很適合上普通高中未來升上大學 ,而對於喜歡實作 型、手動型來累積經驗的孩子,職業學校將會給予不同的天空。 目前依社會需求及個人成就,技職學校發展性是對動手實作型、行動思考型 的學生非常重要,如何讓學生自我發展能夠跨越體制的框架,給予提早思考的空 間。孩子從國三畢業後就可以了解自己的選擇,不論是高職還是高中的生涯規 劃,讓同學明白選擇未來走的路,也學會為自己的選擇而負責。而我們如何引導 孩子在升學道路的選擇之間的省思,讓學生走正確路、走歡喜情、走甘願心,有 如達賴喇嘛所說:「如果你知道要去哪,全世界都會為你讓路」 (劉致演 ,2018) 。

(2)

孩子國中一畢業就要面對職業學校及普通高中的選擇,可以先分析自己志趣 所向,去對應自己最理想生涯規劃,根據未來發展趨勢做最恰當的選擇,孩子選 擇自己心理真正想要的的路是非常重要。在高職,選擇考取多項執照,找到志同 道合的好朋友,奠定未來就業或創業的紮實根基,最值得鼓勵的。 有些人選擇就業也做得有聲有色,當到達某一種職位時,驚覺到自己可能需要 管理及技術的進階,自覺應該再進一步學習而再次選擇回校讀書, 也許比較辛苦, 但是在職場上有一席之地之後去做進修,會比年輕時的自己更努力的學習,就以社 會成本來說,也因為懂得更珍惜所以就更加的物超所值。這種回流的教育方式,廣 被歐美流行,因此未必讓孩子搭直達車而先就業再升學也是不錯的選擇。 (二) 選擇高中與職校的變化 在 1970 年經濟起飛地的年代,大量的人力投入工作,人民的生活開始有了 改善,就學的普遍使人民的學歷漸漸提高,開始創立二專、五專、二技、四技學 校的盛況期,就讀大學早已不是唯一的選擇,不論是男、女入學的機會已經開始 有多重的選擇,高中職入學的人數比, 也漸漸偏多。1980 年到 1997 年之間, 職業學校的選擇造成了一股潮流, 當時高中及高職學校學生人數,如圖 1(教育 部統計處,2017a),可以看得出來,高中及高職學校就讀的人數比,可見職業學 校是略勝一籌較受學生的青睞。 圖 1 1980 年到 1997 年之間高中及高職學校學生人數 資料來源:作者參考教育部 2017 統計處自行繪製 到了 1998 年起,二專、五專、二技、四技各學校為升格為”大學”稱號而開始大 變動,很多二專四技的學校紛紛轉成科技大學,選擇職業學校的學生選擇變少了, 而升高中的同學的選擇卻增加了。高中及高職學校學生人數形成 5:5 如圖 2(教育部統 計處,2017b)。也許是認為就讀高中才是正道,進而促成各二專、五專、二技、四技 各校,因需求而轉成大學名稱的大躍進,殊不知影響日後社會人力需求。

(3)

圖 2 1980 年到 1997 年之間高中及高職學校學生人數 資料來源:作者參考教育部 2017 統計處自行繪製 但由圖二高中及職業學校學生人數又可以看得出來 2015 年開始,已開始感 覺到社會需求而產生就業危機意識,就讀高中的人數慢慢減少,所以高職學校是 不可或缺以及值得推廣的,因為它是時代所趨。 (三) 職業學校有多元入學的選擇 國中生選擇高職、高工就讀,未來可以選擇的學校種類非常多, 五專、四 技、二專、二技,正所謂的 『多元入學』升學制度,知識的學習不再只是在書 本上了,有關於升學管道除了統一入學及甄選入學之外,若參加國際及全國技能 競賽前三名還可以藉由技優保送就讀,這些技能優秀的同學也可以參加所就讀類 群組的相關證照檢定,如:甲級電匠、乙級電匠、丙級廚師、丙級保母,對未來 的人生多了一份工作保障,所以選擇職業學校的同學,不但可以學習技能還可以 依照自己的興趣而發光發熱,學習的道路更加的寬廣,更多方面的選擇。 在人生的道路上所謂知己知彼百戰百勝,選擇升學之路除了志趣相投外,也 可以周詳的考慮未來要走的路是適應社會發展的需求,拋開舊有的觀念走在時代 的尖端,個人學習變得更精采。 但孩子最終的選擇還是需要經由與家長或師長討論後,找出應對之路,深入 了解職業學校升學或就業管道非常多,再者,選擇中還是有些猶豫亦可規劃且戰 且走,一邊工作後覺得有知識需求時再度進修,更確認自己目標。一技之長很重 要、二技在身更有保障、三技在身會更好!

(4)

三、技能人才需求與學歷

(一) 技術人才的需求 臺灣社會產業的需求多反應在 1998 年左右開始缺乏技術專業人才,各產業 所需人才職類分布狀況如圖三(國家發展委員會編印,2015a)圖三顯示,學校供 應專業技術人員無法滿足產業需求,產生無人手的缺口導致「量足、質不足」, 導致我國產業出現缺乏技術人員,所呈現的失業率並沒有因此而減少, 所以失 業人口與缺乏技術人員是並存的現象。 各職類的需求從圖四(國家發展委員會編印,2015b)可知,從 2015 年到 2017 年大專人才需求遠多於其他學歷。適才適用國家經濟發展必定是能自給自足,投 資者推演經濟狀況而獲利,眼下社會型態需求的這塊大餅已經如此清楚,那急在 眉梢的人才訓練更顯出,不論是政府單位或教育學者都應極力推廣。 圖 3 104 至 106 年各產業所需人才職類分布狀況 資料來源:國家發展委員會(2018a) 圖 4 106 至 106 年各職類教育需求分布圖 資料來源:國家發展委員會(2018)

(5)

(二) 技術與學歷的關係 學歷不再是在人生中唯一的敲門磚(李尚龍,2018)。王永慶國小學歷成為臺 灣經營之神;「微軟創辦人比爾.蓋茨」(Bill Gates)也是世界上最成功的大學中 輟學生(左凌,2016)。所以有些人的影響力,改變了崇尚學歷制度的思想,而認 真的態度成為值得深入研究的議題。 而我們知道這些成功的人背後的努力,也就是學會讓自己升級。所以我們也 可以利用參加各種比賽和競賽,用證書去證明自己的才華及能力,參加實習對工 作現場實務更加的了解,獲得老闆和他人的推薦,我們也可以做到打破學歷的束 縛。

四、提供就業管道

(一) 臺灣產業人才需求 這幾年的媒體報導臺灣最主要的螺絲產業岡山螺絲產業,一個月七、八萬的 薪水,但找不到適當的人才(江逸之、黃亦筠,2012),高級成衣廠嘉隆實業總經 理胡僑榮也表示:「找不到工人的問題比匯率更嚴重!」(蘇育琪,2012)。社會上 已經充分的表現出技術層面的人員不足,而技職教育在這個立場上應如何培養學 生有一技之長,將來從事他們喜歡的工作並配合國家經濟發展,讓國家可以擁有 更多的優良的技術人才,才能再次的創造國家的經濟奇蹟。 (二) 國家推廣技能鼓勵自行創業並給予補助 若是高職畢業後就想要自行創業,政府也鼓勵這莘莘學子自行創業,推出「青 年教育與就業儲蓄帳戶」,補助就業青年每月一萬,三年的時間,鼓勵進入職場 後再參加其他的國際體驗或者再升學,走出自己獨一無二的道路出來。 學校辦理建教合作,讓學生邊學邊做。產業人才供需與培訓運作機制很明確 地為產業提供重要人才的重要環節。 此外臺灣培訓人才的管道非常多,各縣市區的職訓局、工業技術人才培訓全 球資訊網、經濟部工業局、臺灣就業通職訓課程查詢提供各分署自辦、委託民間 機構、補助大專院校及地方政府辦理職業訓練課程,以及產業人才投資方案等各 項人才培訓計畫課程,有了各類的社會支援,可以讓青年就業更順利。

(6)

五、結語與建議

(一) 結語 把興趣當作工作的選擇會更加的努力學習,回饋的喜樂將如人飲水,冷暖自 知,選擇高職、專科將會是對人生的發展呈現最大的益處。面對高壓的社會狀況, 依社會需求而找到自己的要點,即為快樂學習、快樂工作,都是大家所樂意見到 的,技職學校不論升學與就業都是最佳的選擇。 (二) 建議 對於在職生的未來發展,還有政府的協助,希望能夠有更多的管道,可以協 助這些有志於就讀職業學校的孩子參加比賽,讓這些喜歡動手做的孩子,找到自 己的自信、找到自己的出路,也希望政府能夠推廣技能及再次鼓勵學校招生四 技、五專的學生。讓我們的技術精益求精的流傳下來,讓我們國家的人才源源不 絕。 參考文獻  左凌(2016)。為什麼要念大學?大學輟學始祖比爾.蓋茨的新思考 。 取自http://topic.cheers.com.tw/issue/2016/college/article/7.aspx

 米爾斯(1994)。權力菁英The power elite。臺北市:桂冠。

 李尚龍(2018)。如果一個人能力很強卻沒大學學歷,你會用嗎?4個學歷在 人生的重要作用。今周刊。 取自https://www.businessweekly.com.tw/article.aspx? id=22721&type=Blog  教育部統計處(2018a)。1980年到1997年之間高中及高職學校學生人數。取 自https://depart.moe.edu.tw/ed4500/。  教育部統計處(2018b)。1998年到2016年之間高中及高職學校學生人數。取 自https://depart.moe.edu.tw/ed4500/。  國家發展委員會(2018a)。104至106年各產業所需人才職類分布狀況。取自 https://www.ndc.gov.tw/Content_List.aspx? n=DB1708E9D8084B23

(7)

 國家發展委員會(2018b)。104至 106年各職類教育需求分布圖。取自 https://www.ndc.gov.tw/Content_List.aspx? n=DB1708E9D8084B23  劉致演(2018)。升學還是就業?面對人生,請選擇你真正想要的。獨立評 論@天下讀者投書。取自https://opinion.cw.com.tw/blog/profile/52/article/4950  陳鍾誠(2014)。台灣的專科學校為何消失了,技術學院又為何大學化了 呢?。鳴仁堂。取自https://opinion.udn.com/author/articles/1008/213  蘇育琪(2012)。 奇招妙計找勞工。天下雜誌99期 。取自 https://www.cw.com.tw/article/article.action?id=5038190  江逸之、黃亦筠(2012)。獎金50個月 螺絲工廠徵不到人。天下雜誌2012 年。取自https://www.cw.com.tw/article/article.action?id=5034279

數據

圖 2    1980 年到 1997 年之間高中及高職學校學生人數  資料來源:作者參考教育部 2017 統計處自行繪製  但由圖二高中及職業學校學生人數又可以看得出來 2015 年開始,已開始感 覺到社會需求而產生就業危機意識,就讀高中的人數慢慢減少,所以高職學校是 不可或缺以及值得推廣的,因為它是時代所趨。  (三) 職業學校有多元入學的選擇  國中生選擇高職、高工就讀,未來可以選擇的學校種類非常多,  五專、四 技、二專、二技,正所謂的  『多元入學』升學制度,知識的學習不再只是在書 本上了,有關於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05 CAD機械設計製圖 018 陳亦恆 國立高雄科技大學 國立永靖高級工業職業學校 勞動部勞動力發展署雲嘉南分署 05 CAD機械設計製圖 028 陳彥豪 國立嘉義高級工業職業學校.

1、學員高中(職)一年級由合作學校安排日間接受 學校教育課程,高中(職)二年級安排日間接受

45 機器人 佳作 潘鵬宇 中山學校財團法人高雄市中山高級工商職業學校 / 45 機器人 佳作 周柏丞 中山學校財團法人高雄市中山高級工商職業學校 / 45

教師專業發展評鑑 初階暨進階培訓中心 資料來源

國立花蓮高級農業職業學校、國立花蓮高級工業職業學校、國立花蓮特殊教育學

二、本校於報名表中對於學生資料之蒐集,係為學生成績計算、資料整理及報 到作業等招生作業之必要程序,並作為後續資料統計及學生報到註冊作業

二、本校於報名表中對於學生資料之蒐集,係為學生成績計算、資料整理及報 到作業等招生作業之必要程序,並作為後續資料統計及學生報到註冊作業

勞動部為促進青少年就業,及培訓契合企業需求之優質專業技術人 力,自民國 92 年與教育部合作,引進德國「雙軌制」(Dua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