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近二十年來海峽兩岸唐代翰林學士研究回顧(1985-2004)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近二十年來海峽兩岸唐代翰林學士研究回顧(1985-2004)"

Copied!
16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主t素示 第 ll其月 2UU5月F l2月

近二十年來海峽兩岸唐代翰林學士研究回顧

(1985—

2UU4)

許 家 銘

— 、 中國歷史上的唐 、宋 、元 、明 、清等朝代

,均

設有翰林 院此一機構

,但

每個 朝代有其特別的發展特色

,其

名稱也略有改易 。翰林院初設於唐代

,主

要的職掌 是為皇帝草制詔書

,屬

臨時的差遣

,並

非政府的正式官員

,在

中晚唐時

,逐

漸往 正式官職發展 。至宋朝 ,翰林學士已經制度化 ,成為中央政府的官員 。進入元代 , 翰林院則增加 了編修 國史的功能

.明

清時期翰林院制度的發展

,和

前代有著明顯 的差異 。明史記載 :「非進士不入翰林 ,非翰林不入內閣 。」I可見明代重要的官員 皆曾任職於翰林院 。清代翰林在政治上的影響力雖不如前代,「翰林官七品,甚 , 然為天子文學侍從

,故

儀制 同於大臣 。」2所以仍為人人嚮往的榮譽官職 。 在所有的翰林官員中 ,以翰林學士最受重視 。唐人對於翰林學士則有 「內相 」 的尊稱 。宋代翰林學士因地在宮禁 ,待遇優異 ,號稱 「玉署 」、「玉堂 」。3甚至宋太 宗都對臣子說到 :「學士之職 ,清切貴重 ,非他官可比 ,朕嘗恨不得為之 。」4可 時人對翰林學士的推崇

?清

人王鳴盛更是說到 :「玄宗以前 ,翰林學士可不書 ,玄 宗以下

,不

可不書 。」5可見翰林學士的重要性 。對於唐代翰林學士的研究

,岑

仲 中 國立垂灣師範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生 。 I《 明史》(垂北:鼎文出版社 ,1991年),卷9U,〈選舉二〉,頁17U2。 2(清 )朱克敬,《暝庵二識》,收錄於 《筆記小說大觀》二十一編(金北:新興出版社 ,199B年), 卷2,〈翰 林 儀 品記 〉,頁9上。 3張 晉 藩編 ,《中國官制 通 史》(北京 :中國人 民大學 ,1992年),頁的l。 4(宋 )李無,《欲 資治通鑑 長編 》(北京 :中華書局 ,2UU4年),卷34,浮化 四年五 月丙午條 。 5(清 )工嗚盛 ,《十 七 史商榷 》(臺:大化 出版社 ,1977年),卷π ,〈新 紀 不 見工叔 文 〉,頁 788。

(2)

粉 許 家 銘 勉首先注意到這個 問題 ,他在

194U年

代先後發表了 〈補唐代翰林兩記 〉、〈翰林學 士壁記注補 〉等文章

,這

些皆屬於考證性質的文章

,其

研究概念出 自於唐人丁居 晦 《重修承 旨學士壁記 》一書 。丁氏此書

,雖

然專記唐朝承 旨學士的出入院時間 以及官銜 ,不過同時也兼及學士 、侍講學士 、侍書學士 ,時間則是從玄宗迄懿宗 。 針對此書 ,岑氏先是寫作 〈補唐代翰林兩記 〉一文 ,補充丁書缺漏的唐末僖 、昭 、 哀三朝翰林學士記 ,並對記載唐朝翰林學士事蹟的相關書籍做初步的考訂 。之後 , 岑仲勉又發表 〈翰林學士壁記注補 〉一文

,使

用 《新唐書 》、《舊唐書 》等史書 , 將丁氏 《重修承 旨學士壁記 》的內容做詳細的考訂 。文中先是考證這些翰林學士 任職的時間 、相關經歷

,最

後針對唐德宗至懿宗朝的翰林學士之出路做 了統計 , 指出此段時間內的翰林學士有 笓

%的

人位至宰相

,而

宰相 中曾充翰林學士者則有

42%,由

此說明唐朝中葉以後

,翰

林學士在政治上佔有重要地位 。

19m年

,日 本學者如山本隆義 、矢野主稅等人先後針對唐代翰林學士和唐代翰林學士院進行 研究 。7但這些針對唐代翰林學士的研究並未引起海峽兩岸學者的注意

,因

為大部 分的學者都將研究注意力放置在唐朝宰相 、三省制等方面 。

19SU年

代 中葉

,唐

代翰林學士的研究再度受到重視

,香

港和臺灣學者首發其 端

,但

相關文章仍可謂寥寥無幾 。直到大陸學者相繼投入唐代翰林學士的研究 , 眾多相關論述始紛紛 問世 ,大陸學者成為唐代翰林學士研究的核心 。由於使用的 資料的關係

,他

們大多將注意力放置在翰林學士的政治地位

,著

重他們與皇帝 、 宰相的互動

,以

及在 中晚唐時處理宦官 、藩鎮問題的活躍 。 日本學者 內藤湖南提出 「唐宋變革期 」的概念 ,指出中國歷史在唐宋時期 , 各個方面皆產生重大的轉變 。8此說一出,引發了 日本學者對中國歷史分期的論戰 , 各家有其堅持的主張 ,不過他們都已認 同內藤氏所提出以 「唐宋變革期 」為研究 ° 7 岑仲 勉 ,《郎官石杜題名新考訂》(北:中華書局 ,2UU4年),頁385-386。 山本隆義,〈唐 宋時代 ︳:於l+乙翰林學士t〔.、t〉,《東方學》4期(東:東方學 會, 昭和 ” 年6月),頁28-39。矢野 主稅,〈唐代6:於l+乙翰林學士院 6εU╰、t〉,《史學研 究》 第5U號(京都 :柳原 書店 ,昭和28年4月),頁ω-9U。 內藤湖 南,〈概括 的唐宋時代觀 〉,《日本學者研 究中國史論著選譯》l卷(北:中華書局 , I992年),頁lU-18。內藤 氏以文化 史的觀點考察,簡略指 出中國在唐 宋時期政 治 、經濟 、 學術 文藝 等方面存在轉 變 。此一說法,童灣學者邱添生進行 更深入的探討,參考邱添 生,《 宋變革期的政經與社會》(臺北 :文津 出版社 ,I9”年)。 |

(3)

近 二 十早 來 海 峽 兩 岸 唐 代 翰 林 學 士研 究 回 額 (1985挖UU4) 課題的論點 。’由此可見

,將

翰林學士放置於唐宋時期來觀察

,便

具有其重要性 。 可惜的是

,就

目前的研究中

,從

這個角度出發的研究並不多 ,目前僅有張東光的 〈唐宋時期的 中樞秘書官 〉一文 。因此將翰林學士放置在 「唐宋變革期 」之中進 行研究

,可

做為未來研究發展的方向 。此外 ,由於唐代翰林學士研究的興盛

,近

來不少大陸學者亦開始注意到翰林學士在宋朝的發展 。相關研究成果雖不若唐代 之豐富

,但

也出現不少代表性的文章 。對於宋代翰林學士的研究

,有

一點現象值 得吾人注意

,那

就是這些涉及宋代翰林學士的專論文章 中

,幾

乎全是大陸學者的 作品

,臺

灣學者從事這方面的研究者尚未出現 。身為臺灣的學者

,如

何避免在此 論題缺席

,實

是值得努力的 目標 。 以上大概說明唐代翰林學士的研究趨勢

,以

下便針對這些既有的成果

,分

類 敘述之 。

二 、研 究回顧

(一

)唐

代翰林學士通論

關於唐代翰林學士 ,大部分學者進行研究時

,會

將注意力放置在翰林學士的 隸屬機構 、起源 、成員人數 、職掌 、入選資歷規定 、屬性等方面進行討論 。 研究唐代翰林學士之前

,必

須先釐清翰林學士的隸屬機構為何

?究

竟是屬於 翰林院

,抑

或是學士院

?關

於翰林院 、學士院 ,學者一般都未作出明確的區分 。m 不過也已經有學者注意到此二者的不同

,指

出 「唐代的翰林 院與學士院是兩個不 同的內庭機構 。」Ⅱ為了處理各種事情,皇帝身邊通常有不少具備特殊技能的人才 。 唐代設置翰林 院 ,目的就是為了容納這些協助皇帝的各式人才 。關於翰林院設置 的時間 ,有三個不同的說法,一派認為翰林院設立於唐初(楊友庭 ,19“;李雪華 , ’ 邱添生,〈論唐代 中葉為國史 中世下 限說 〉,《師大歷 史學報 》

b期

(台:國立 台灣師 範大學歷 史系,1987年6月),頁84。 I° 毛 蕾,《唐代翰林學士》(北:中國社 會科學文獻 ,2UUU年),頁7。 Ⅱ 程 宗才,〈唐代翰林學士與 宰相 〉,《史學 月刊 》5期(鄭川 :河南人民出版社 ,1991 年9月),頁24。

(4)

84 言午家 銘 l兜

,另

一派則主張翰林院設於唐玄宗時期(毛

,2UUU;傅

璇琮 ,2UUU)。第三 派則採取折衷的看法

,認

為翰林之 「實 」在唐初就已出現

,翰

林之 「名 」則在玄 宗即位後方始產生(徐茂明 ,19呢;邵承芬 ,19叨)。可以確定的是 ,唐玄宗在位期

,是

唐代翰林學士得以設立的關鍵年代 。開元二十六年

(93S9,唐

玄宗改翰林供 奉為學士 ,I2並於原本翰林院之南別置學士院 。怡翰林學士即是此新興機構(學士院) 的成員之一 。 吳靜梅於 〈唐代德順憲三朝翰林學士及其與政局的關係 〉中指出翰林學士興 起的原因

,即

三省制度的破壞

,是

造成翰林學士取代中書舍人知制誥的催化劑 、 與皇帝欲握權的心理有密切關係 、唐朝崇尚文學的時代趨勢

,是

孕育翰林學士的 溫床等 。唐初政府即設立了不少學士

,如

唐太宗未即位前的秦府十八學士

,唐

高 宗時的北門學士 ,以及唐玄宗時的集賢院學士等 。這些學士都是當權者為了鞏固 自身的權位

,在

政治鬥爭 中特地找來的幫手 。翰林學士就在這種背景下產生

,設

立之初是為臨時的差遣,目的為了協助皇帝處理各項政務(吳梅靜

,199U:邵

承芬 ,

1998;毛

,2UUU)。於是便有學者主張翰林學士的產生

,和

這些學士有關 。或認 為翰林學士直接淵源於唐代的 「十八學士 」,「十八學士 」在當時的首要職責就是 應答君主的詢問 ,隨著時代的更替 ,這一職責並沒有消失 。u或將集賢院學士所在 的集賢殿視為是翰林學士院之前身 。b 翰林學士的員額問題

,一

直是學者們爭議的焦點

,這

是因為根據史料的不 同 而產生的結果 。目前的說法有三,首先是不定員說法(楊友庭 ,19B5;吳靜梅 〢99U)。 其主要根據是韋執誼 《翰林院故事 》、李肇 《翰林志 》、《新唐書 》、《文獻通考 》、《白 孔六帖 》、《唐會要 》等史料記載 。這些史料多屬於當時人的記載

,尤

其韋執誼 、 李肇兩人曾擔任翰林學士

,故

其撰述可以視為第一手史料 。 二為有定員的說法

,大

致認為唐代設有翰林學士六人(李雪華

,19S9;袁

,

19S9;張

東光

,1995;王

永平

,199U;毛

蕾 ,2UUU)。根據的史料為 《舊唐書 》、 !2 ︳3 ︳4 I69 (宋)工溥,《唐 會要》(全北 :商務印書館 ,I968年),卷 ,〈翰林院 〉,頁997。 (唐)李,《翰林 志》(士北 :商務 印書館 〢9路年 ,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頁2下 楊 果,《中國翰林制度研 究》(武昌 :武漢大學 出版社

,19%年

),頁lIl。 趙康 ,〈論唐代翰林學士院之沿革及其政 治影 響 〉,《學術 月刊》2U9期(上海 :上海人 民出 版社 ,19跖年 1U月),頁92。

(5)

近 二 十早 來 海 峽 而 岸 唐 代 翰 林 學 士研 究 回 顧 (19路挖

UU4)

跖 白居 易 「同時六學士 」之詩句 、《資治通鑑 》、《冊府元龜 》、《山堂 先生群書考索 》 等 。在 這 些 史料 當 中 ,白居 易的 「同時六學 士 」之詩句尤其 受到此派學 者們 的重 視 。白居 易此詩題 為 《李 留守相公見 過池 上泛舟舉 酒話 及翰林 舊事 因成 四韻以獻 之 》

,後

兩聯說 到 :「白首故情在 ,青雲往事 空 。同時 六學 士 ,五相一漁 翁 。」I‘ 人洪邁對此詩 句加以解釋 ,指出 「所謂五相者 ,裴珀 、王涯 、杜 元穎 、崔群及(李) 絳也 。」口清人錢 大昕則認為 :「學士無定員 ,則於 李肇 《翰林志 》,然舊 史職 官志 稱 ,翰林例 置學 士 六人 ,內擇年深德重者一人為承 旨 。白居 易詩有 『同時六學士 』 之句 ,則非無定 員也 。」18今日學者大致接 受 了這個說法 。但是這一條 史料

,卻

遭 到 了岑仲勉 的質 疑 。理 由有三

:一

是 杜元穎入充翰林 時 間晚 了 白居 易十年

;二

是 元和 二年 李絳 正在 東都 留守

,無

法和 白居 易會面

;三

是 白居 易詩 中提 到 「同時 六 學 士 」的時 間為元和 二年 至六年

,此

時間 內尚有 四人入充翰林 學 士

,和

白詩所 言 不符合 。岑氏也指出唐代 常設翰林學士 六員的說法是錯誤的 ,元和元年至十五年 , 翰林學 士有 六 員之時 間不及五年

,不

及全期 的三分 之一

,所

以翰林 學士 常設 六 員 說根 本 上是 錯 誤的 。岑氏 同時亦考證洪邁所 言 「五相 」的錯 誤之處

,與

白居 易 同 時登相位 的五相

,分

別應為李程 、王涯 、裴珀 、李絳 、崔群等五人 。θ 雖 然有 此兩種 爭議

,但

也有學 者提出折衷 的說法 ,呂思勉就認 為唐代 的翰林 學 士 員額 「蓋制無定 員

,而

例 則置 六 」。m毛蕾則認為有定 員說與無定 員說 並不一 定 完全矛 盾

,至

少在 元和 末年

,學

士 院仍 無定 員之制

,最

遲在 晚唐 宣 宗以 後學 士 院應該確 定 已實現定 員六人之制 。刉對定員六人之制形成的時間 ,袁剛提出不 同的 意見

,認

為 翰林學 士在元和時即確 定 了六員之定制

,定

員六人正是 翰林 制度 規整 化的標誌 之一 。η要之 ,對於唐代翰林學士員額的爭議 ,近來的學者 多支持定 員六 人的說 法 。 ㏑(唐 )白居 易著,朱金城 箋校,《白居 易集 箋校 》(上海:上海古籍 〢988年),卷錎,頁巧仍砲5U6。 I7(宋 )洪邁 ,《容齋欲筆》,收於 《容齋隨筆》(上海 :上海古籍,I998年),卷

2,元

和六學士 條 ,頁”8。 ︳8(清 )錢大昕,《廿二史考異》(垂北 :樂天 出版社 ,1971 → 岑仲 勉 ,《唐人行 第錄 》(垂北 :九思圖書,1998年), ∞ 呂思勉 ,《 隋唐五代 史》(垂北 :九思圖書,I977年), 2I毛 蕾,《唐代翰林學士》,頁

%砲

8。 ” 表剛,〈唐代 的翰林 學士 〉,《文史》第33輯,(北: ! 〡 年),卷44,〈百 官 志一 〉,頁4上。 頁462-468。 頁1U76。

(6)

86許家 銘 翰林 學 士 院成立 之後

,其

職掌為何

?亦

是學者研 究的重 心 。為皇 帝掌誥制 、 備 顧 問被 視 為 翰 林 學 士 的基 本 職 掌

,也

是 未 來在 政 治上 能 夠 嶄 露 頭 角 的 重 要 關 鍵 。除 了這 兩個 重 要職 掌之外

,翰

林學 士還應皇 帝的臨時詔命

,擔

任撰 文輔佐 政 治 、奉詔撰 寫紀念文章 、參譯佛經 、主持科考覆試等工作 。” 翰林 學 士設 置 之後

,隨

著 時 間的演 變

,在

政 治上扮演 的角色 日益重 要

,那

麼 擔任 翰林 學 士者

,多

出身 自哪一種 官員呢

?大

部 分學 者皆 主張翰林學 士是 由品秩 較低 的官員擔任(張東光 ,19竻;楊

,19%),而

楊友庭則認為這 些翰林學 士的來 源 ,下至校 書郎 ,上及諸曹 尚書皆為 之 ,諸曹尚書的官品並不低 。留袁 剛於 〈唐代 的翰林 學 士 〉一 文指出初 任學 士者大 多是 五 品以 下 的官員

,如

祕 書郎 、校 書郎 、 起居 郎 、起居 舍人 、左右補 闕 、拾 遺 、御 史臺的侍御 史等

,其

中大 多數 官 員更是 屬於七 、八 、九 品的下級 官 。筠這些下級 官員 ,為何會獲得皇 帝的重 用呢

?原

因乃 是 一般 入居 翰林 的都是 些官微 階低

,剛

剛步入仕途 的士子

,便

於 控制

,因

而格外 受到皇 帝的青睞 。%毛蕾對此則提出不 同的見解 ,毛氏認為翰林學 士的入選 ,在資 歷 方面並 沒有 明確 的規定

,並

且進 一步說 明

,若

以唐 憲宗即位 之時作為 前後期 的 分 界 點

,憲

宗 之前

,多

由低級 官員擔任

,而

憲宗之後

,郎

官等較 高級 官 員大量入 選

,說

明入選 翰林 的人員

,考

慮的是個人 的行政能 力和政治經驗 。η 翰林 學 士在 工作 方面 ,多是協助皇 帝處理 身邊 的各項事務

,難

免給 人 「天子 私 人 」的感覺

,被

視為親近皇 帝的官員 。那麼 翰林學 士的屬性 為何

?是

否可以 認 定翰林 學 士就是 「天子私人 」呢

?楊

果於 〈簡論唐代 的翰林 學 士 〉談到翰林 學 士 號稱 「天子私人 」,極得皇 帝信任 ,與皇 帝關係 十分密切 ,並舉 出唐代皇 帝和翰林 學士 日常的互動 ,說明這種私人 關係 。田這種說法遭到學者的反對 ,認為翰林學士 在朝 廷 上既有 班列

,加

以晚唐 君主開始肯 定學 士 的地位

,不

再將 翰林學 士視 為 自 ” 毛 蕾,《唐代翰林學士》,頁ω-95。 留 楊友庭,〈唐代翰林學士略論 〉,《廈 門大學學報》3期(廈:廈門大學教學科學研 究處,︳985 年),頁lU6。 外 表剛,〈唐代 的翰林學士 〉,《文史》第33輯(北:中華書局 ,199U年IU月),頁Ⅱ2。

%工

水平,〈論翰林學士與 中晚唐政治 〉,《晉陽學刊》2期(太原 :晉陽學刊編輯部 ,199U年 3月),頁29。 η 毛 蕾,《唐代翰林學士》,頁15。 困 楊 果 ,〈簡論唐代 的翰林學士 〉,《爭嗚》2期(南昌 :爭嗚雜誌社 ,I985年4月),頁I9。

(7)

丘 二

+軍

來 海 峽 兩 岸 唐 代 翰 林 學 士9干究 回 顧 (19抬挖UU4) 己的私 臣 ,可見翰林學 士是 否仍舊是 天子的私人 ,必須重新考量 。2’針對這 點質 疑 , 毛蕾則認 為所 謂的 「天子私人 」只是 當時人們對翰林學 士親近皇 帝的一種 形 象描 述 ,不應理 解 為確 指 。另外

,舉

例 說 明

,翰

林學 士在朝廷上雖有班 列

,但

並不 意 味著學士 要參加 南衙 朝官的 日常活動 。3U

(二)唐

代翰林學士的政治地位

唐代翰林學士的政治地位是學者們研究的焦點 。根據翰林學士於政治方面的 發展

,衍

生出翰林學士的分期間題 。針對翰林學士在唐朝後期 中樞決策體系中的 地位

,也

有不同的看法 。 為 了方便歷史研究的進行

,學

者們總是會將歷史發展劃分成不 同的階段 。關 於唐代翰林學士的發展 ,主要有以下數種階段劃分方式 。 楊果的 《中國翰林制度研究 》一書以開元二十六年(”S)為標準

;將

唐代翰林 院制度的發展劃分成前後兩期 。開元二十六年以前

,翰

林院內有各式人才

,可

以 說是以技事上者的待詔之所 。開元二十六年以後

,學

士院成立

,此

後翰林學士的 發展又可分為兩個階段 。第一個階段從玄宗開元二十六年至德宗建中四年(TS3), 這是翰林學士產生 、發展的階段 。第二個階段始於德宗建 中四年以後

,這

是翰林 學士發展至鼎盛的階段

,在

唐代後期政治舞臺上扮演重要的角色 。 劉健 明 〈論唐代的翰林院 〉31一文中 ,將唐代翰林院的發展分成四個時期來分 析 :玄宗時為第一階段 ,是翰林學士的設立期 ;肅宗至順宗時為發展的第二階段 , 是學士參與政務的決策時期 。安史之亂的爆發

,促

使肅 、代二宗將決策中心轉至 內廷 。在代宗朝

,翰

林學士開始參與決策 。德宗時期 ,因為建 中之亂的爆發

,造

就翰林學士陸贄的興起

,時

人以 「內相 」稱呼之 。順宗朝 ,因為皇帝的信任 ,國 事取決翰林學士王叔文之手

,也

使王叔文得以展開革新

;憲

宗至敬宗時為發展的 第三階段

,是

學士作為君主顧 問時期 。憲宗設立了翰林學士承 旨一職

,領

導翰林 29 3° 31 劉健明,〈論唐代的翰林院 〉,《食貨月刊》15卷7、8期(台北 :食貨月刊社 ,19“ 年1月),頁34“348。 毛蕾,《唐代翰林學士》,頁“ 。 劉健 明這篇文章,未將翰林院與學士院做一區分,誤將唐代翰林學士隸屬的學士院說成翰林 院:。 87

(8)

88 許 家 銘 院

,並

將翰林學士承 旨視為皇帝的心腹 ,加以重用 。文宗至昭宗時為發展的第 四 階段

,學

士仍為君主的顧 問

,但

因君主信任程度不 同

,不

如第三階段時的穩定 , 翰林院的地位昇降不定

,影

響的因素有君主是否愛好文學 、君主是否視翰林學士 為心腹等 。 袁剛 〈唐代的翰林學士 〉文中

,將

翰林學士的發展演變劃分為三個階段

:從

唐初到到開元二十六年學士院成立是第一個階段

,為

形成時期 。這一個階段 中 , 太宗至玄宗朝設置 了許多學士機構

,如

秦府十八學士 、北門學士 、弘文學士 、集 賢學士等

,唐

玄宗時期 ,因為宮廷 內各種事務增多

,於

是有翰林學士的設置 。從 開元二十六年到唐憲宗即位(SU5年)設置 「學士承 旨」是第二個階段,為發展時期 。 翰林學士承 旨的設置 ,不但確定翰林的法定職權

,也

是調整其 內部組織的重大措 施 。其後直至唐 亡則為第三個階段

,是

定型化時期 。此一階段翰林學士在政治上 佔有重要地位

,袁

氏更進一步指出

,唐

朝出現了新的中樞體制 ,原本的三省制分 別為翰林 、樞密 、外朝宰相機關(政事堂)所取代

,稱

之為 「新三頭 」。 毛蕾於 《唐代翰林學士 》一書中

,傾

向以皇帝為中心

,具

體探討各個皇帝執 政下

,翰

林學士遭遇的處境 。透過這種 方式

,他

認為皇帝的態度深深影響翰林學 士的發展

,主

要可分為三個種類

:一

是皇帝大權獨攬

,猜

忌臣下

,政

事多於 內署 決定 。在此情況下

,翰

林學士特別受到重視

,如

德宗貞元時期 。二是皇帝能夠讓 朝 中各種勢力達到平衡

,使

得政治發展良好

,如

憲宗時期 。三是皇帝控制朝政的 能力強

,但

卻選擇信任宰相 ,不重用翰林學士

,如

武宗之任用李德裕 。最後毛氏 主張

,翰

林學士的出現

,確

實有利於加強皇權 ,因為翰林學士沒有獨立的權力 , 必須依附皇權

,不

足以與宦官 、宰相的權力相抗衡 。 在眾多的分期當中

,張

東光的主張算是比較特別的劃分方式 。張氏從 「唐宋 變革期 」的角度出發 ,將唐宋時期的翰林學士與中書舍人做比較 ,笓提出了五個階 段的分法 。第一階段

,唐

朝前期

,即

從唐初到玄宗開元二十六年

,為

兩制的萌芽 η 張東光將翰林學士與 中書舍人視為唐 宋時期的 中樞秘 書官 。他 主張考察兩制官的發展 、演變 和執 掌,對於認識君權 、相權 的矛盾運動和相職演變的歷 史軌跡 ,對於認識唐宋時期的國家 政磁 以及秘 書制度 、人事制度和 決策制度 ,都不失為一個 重要的視 角 。參見張東光,〈唐 宋 時期 的 中樞秘 書官 〉,《歷 史研 究》4期(北:中國社 會科學 出版社 ,︳995年8月),頁 135-136。

(9)

近二十年來海峽 兩岸唐代翰林 學士研究 回顧 (1985挖UU4) 階段 。此 一 階段裡

,唐

朝出現許 多學 士官

,發

展 的特色則是行政 系統 之 內的文化 機構

,以

及 行政 系統 之外 的臨時差遣 。第 二 階段

,唐

代 中期

,即

從 玄宗 開元 二十 六年到 憲宗元和元年(SUΦ

,為

兩制 的草創 階段 。翰林學士於 開元 二十 六年設 置 , 主要的發展特色 為班序有 了規定 、員額有 了規定 、出現 了學士 院院長一 承 旨學士 。 第 三 階段

,唐

朝後期 ,即從憲宗元和元年到唐 末 ,為兩制 的定型 階段

.在

這 一個 階段 中

,兩

制 官選 授 、遷轉 的範 圍和 方式基 本上確定下 來

,兩

制 官的概 念也 隨之 明確下 來 。第 四階段 ,即北宋元豐改 官制 之前

,是

兩制 的鼎盛 階段 。第 五 階段 , 即 元豐改 制 後到南宋

,為

兩制 的嬗 變時期 古這一時期 的兩制 官員額 、選任 、執 掌 和性質

,都

發 生 了變化 。 綜 合 觀 之

,學

者們 對於 翰林學 士發展 的 階段劃分

,主

要著 重於 翰林 學士 的政 治地位

,大

致分成 三個 階段

,即

草 創期 、發展期 、定型期

,翰

林學 士在政 治上 的 重要性 日趨重 要 ,不但協助皇 帝解決宦官 、藩鎮 問題

,也

被時人視為 「內相 」。 如 前所述

,翰

林學 士在唐朝 中後期 的政 治扮演重 要的角色

,那

麼 這 些人在 政 治上的影 響 力如何

?在

唐 朝後期 中樞 決策體 系 中的是 否 真的具有舉 足輕 重 的地位 呢

?尤

其後者

,更

是 學者研 究唐代 翰林學 士時想要解 決 的 問題

,但

是這個 問題 的 答 案 ,目前 則未有 定論 。一般 大 多以籠統 之語說 明

,例

如翰林學 士 進入 了決策 中 樞 、分 割 了宰相 的權 力

,造

成相權 的低落等等 。劉健 明認 為唐肅 宗時期

,為

了處 理軍機事 務

,於

是設 立元 帥府 ,開始決策權 力的 內移 。到 了代 宗 之時

,翰

林 學 士 開始參 與 內廷的決策 ,地位漸 形重要 。竻對於肅宗朝開設元 帥府 ,導致決策權 力的 內移 一事

,吳

靜梅 提 出不 同的說法 。吳氏認為 之所以 不與宰 相商談 ,目的在 防範 軍機外 洩 。此外

,亦

是 為 了加速辦事 效率

,達

到出奇制 勝 的效果 。肅 宗 開設 的元 帥府 ,同時可收政權於 內廷

,甚

至進一步限制宰相的權 力 。∥ 袁 剛在 〈唐代 的翰林學士 〉一文 中對此 間題做 了簡 要說 明

,他

認 為在唐 朝後 期 的 中樞 決策體 系 中產生 了以翰林 、樞密 、「中書門下 」(政事堂)為中心的新三頭 , 分別取 代 了舊 三省制 的職能 ,翰林學士 之地位相 當於 三省制裡 「中書省 」的地位 , 珀 劉健 明,〈論唐代的翰林院 〉,《食 貨月刊 》

b卷

7、8期(台北:食貨月刊社,1986年1月 ), 頁333。 ∥ 吳靜梅 ,〈唐代翰林學士的起源與發展一 以玄 、肅 、代三朝為 中心 〉,《史學彙刊 》16期(台 北:中國文化大學 史學研 究所 ,199U年7月),頁”-6U。

(10)

∞ 許 家 銘 負責草詔的工作 。後來他進一步闡述

,隋

唐 中樞體制在 中唐以後也發生 了巨大的 變化 ,一個 由 「新三頭 」一翰林 、樞密 、「中書門下 」共同組成的新中樞完全取代 了以 中書 、門下 、尚書三省組成的舊 中樞 ,三省雖存名號卻唯剩軀殼 。筠這個中樞 決策體系出現 「新三頭 」的說法

,遭

到其他學者的反對 。張東光認為唐 、宋兩代 一直是兩套秘書班子並存 。翰林學士撰制皇帝以國家的名義發布的文書,稱為 「內 制 」,中書舍人撰制通過宰相以政府的名義發布的文書

,稱

為 「外制 」

,合

稱 「兩 制 」。兩制是新形勢下君權 、相權爭奪對秘書官領導權的產物 ,是古代中樞秘書制 度發展的重要階段 。3‘ 毛蕾基本上贊成中樞決策體系中兩制的存在 ,並進一步指出 德宗朝以後

,翰

林學士和 中書舍人的草制範圍已形成較為明顯的分工 。η 程宗才的 〈唐代翰林學士與宰相 〉一文

,著

重翰林學士與宰相的互動 。自唐 肅 、代兩宗之後

,宰

相已開始注意翰林學士的任免 。宰相一方面盡力將 自己的親 黨拉入翰林

,以

為內助

,一

方面對不利 、反對 自己的翰林學士加以抵制 。這種情 形

,在

牛李黨爭 中表現的淋漓盡致 。

(三)唐

代翰林學士相 關的考證

學者對唐代翰林學士的考證

,可

以從文獻記載與考古發掘兩方面來觀察 。兩 者都有相當豐富的研究成果 。 劉真倫 〈翰林張司馬考 〉一文談到 ,杜甫有 〈送翰林張司馬南海勤碑 〉一詩 , 學者對於杜詩 中所指的 「張司馬 」究竟是何人存在爭議 。劉氏從翰林學士的角度 出發

,指

出詩 中的翰林當指翰林供奉或翰林學士

,而

乾元年間任職翰林官員的有 擔任翰林供奉的張懷瓘 、張懷壞兩兄弟 。由於史料未有相關記載

,所

以僅能提出 杜詩中的張司馬可能就是張氏兄弟其中一人 。

一 傅璇琮為 中文系出身的學者

,其

研究方法不 同於歷史學者

,他

致力於考證史 料記載的真實性 ,因此考據出不少史料闕漏與謬誤之處 。〈李 白任翰林學士辨 〉中 指出

,不

少學者認為李 白曾經擔任翰林學士 ,傅氏認為這是溢美之詞 。他考證出 3S 3° 表剛 ,《隋唐 中樞體制的發展 演變》(臺北 :文津出版社 張東光,〈唐 宋時期的 中樞秘 書官 〉,《歷 史研 究》

4期

年8月),頁︳35。 毛 蕾 ,《唐代翰林學士》,頁99。 ,I994年),頁4。 (北京:中國社 會科學 出版社 ,I995 39

(11)

近 二 十 早 來 海 峽 兩 岸 唐 代 翰 林 學 士 研 究 回 顧 (1985-2U研) 李 白於 天寶年 間應 詔 入宮所擔任 之職

,僅

是 翰林 供奉

,非

為翰林 學 士 。李厚培 卻 認為 李 白確 實擔任 過翰林 學士

,不

過這個學 士指 的是 翰林 院學 士

,而

非學 士 院學 士 。3B此外

,傅

氏認為玄宗朝 開元初期建立翰林 院時所謂翰林供奉 、翰林待詔 ,實 為 同一職 名 。這個 說法是 不正確 的

,有

學 者指出翰林 待詔 、翰林供 奉 、翰林學 士 三 者之 間有著 明顯 的區別

,三

者 之間並 且存在著歷 史的演變和 更迭 關係 。翰林 待 詔 由擅長 文詞 、經 學 、醫 卜以及各種 技藝 如書畫 、搏 弈者

,居

宮 中以備 應詔 。翰 林供 奉則是 針 對文學 之士而設

,主

要掌制詔 書敕

,可

以視 為將翰林 待詔 中的文詞 之士特 別獨立出來的職務 。翰林學士則是 由翰林供奉演變而 來(毛

UU;馬

力 ,2U02)。 〈唐 玄肅 兩朝翰林學士考論 〉一文 中

,針

對翰林學士 的起始 階段 伊Π唐 玄 宗 、 唐肅宗兩朝)的翰林 學士做 一個個 案分析 ,並與 當時的 中書舍人作 比較研 究

,藉

此 探討 此一 時期 翰林 學 士 的政 治環境 及 相應 的社會 作 用 。在 這個時期

,翰

林學 士對 於政 治事務 可以分為兩派

,一

是 不參與政治

,一

是積極參與政治 。 〈唐 德 宗朝翰林學 士考論 〉文 中

,針

對相 關學者 的研 究提出個 人 的質疑 與看 法 。主要針對唐德 宗朝的著 名翰林學士陸贄所進行 的討論 ,如翰林學 士被視為 「內 相 」的 時 間並不是 始於 陸贄 、對 「雖外有宰 相主大議

,而

贄 常居 中參裁 可否 」的 質疑等 。 〈唐 永貞年 間翰林學 士考論 〉一 文從唐代 翰林學 士 的特殊 職能 角度出發

,針

對 王叔 文於唐 順 宗時期所做 的改 革活動進行討論 。所 謂 的永貞新政

,實

際是以 翰 林 學 士王叔 文所代 表 的文人集 團

,對

掌握軍政 大權 的宦 官所進行 的政 治 鬥爭 。在 被解 除翰林 學 士之職 時

,也

決定 了王叔文的失敗 。 〈唐 代 宗朝翰林學 士考論 〉指 出唐代翰林 學 士史上

,代

宗朝進 入一個發展 的 新 階段 。這 一個 時期 出現 了不少 突出 的翰林 學士

,如

常袞 、柳伉 、李翰等人 ,由 於這些人 的活躍表現 ,使翰林學士 的地位與聲 望大為提升 。因此在這 一篇文章 中 , 傅 氏對 常袞

:柳

伉 、李翰等三人的生平事蹟做 了詳細 的考訂 。 〈從 白居 易研 究 中的一個 誤點談起 〉認為學 者從 文學 角度研 究 白居 易時

,產

珀 李厚培,〈此學士非彼學士一從唐代翰林院的設置說李白的翰林使職〉,《人文雜誌》I 期(西安 :陝西人民出版社 ,加U3年),頁竻 91

(12)

92 言午 家 銳 生 了不 明實 際 史料 記載 的誤解 。一般 多認 為 白居 易 自左拾遺 貶 官為京兆府 戶曹參 軍

,對

白居 易產生極 大的影響 ,造成 白居 易心境轉 為消極 、沉 悶 。傅 氏 指出

,此

時 白居 易仍是 照樣 盡翰林學 士 之職

,真

正影響他 心境 的

,是

因為擔任 翰林 學 士時 得 罪政 治上 的 當權 者 。最後傅 氏指出可從唐代 的翰林 學士這 一角度

,來

研 究唐代 士人 的從政心理 及所遭遇的不 同境 遇

,拓

啟文學研 究的一個新的視野 。 岑仲勉 是唐 代 翰林學 士研 究的 開拓 者 ,由於他 的仔細 考據翰林學 士 的史料 , 為後人 的研 究立下 了基礎 。唯 岑仲勉 的考據 中仍 有 些許錯誤 之處 ,〈岑仲勉 「補僖 昭 哀 三朝翰林 學 士 記 」正補 〉即是 針對岑仲勉 的文章疏失做 一考訂

,如

未細核 原 文

,只

從 文題匆促 作 出誤斷 、未注 意考核較 早的出處 、鄭彀 、杜 荀鶴是 否 真的曾 任 翰林學 士等 。 吳偉斌 〈關於 元稹 知制誥以及翰林 承 旨學 士任 內的幾個 問題 〉針對唐代著 名 詩人 元稹於 政 治上 的重要活動時 間做 出考證

,如

歸 朝的具體 時 日 、膳部 員外郎 試 知 制誥 的仕 歷 、罷 職翰林承 旨學 士 的時 間等

,所

使 用的資料 多是根據 元稹 、白居 易的個 人詩 作 與文集 。對於 這篇文章 的考訂 ,周相錄於 〈一篇存在 嚴重 文獻 與邏 輯 失 誤 的考訂 文章一 吳偉斌 先生 《關于 元稹知制誥以 及翰林 承 旨學 士任 內的幾個 問題 》商榷 〉對吳 氏提出質 疑

,或

使 用不 同史料 證 明吳 氏的錯 誤

,或

從 邏輯 思考 角度 闡述吳氏 的失誤 。 唐代 翰林 學 士 院的 院址所在

,是

學 者研 究的重 心 。起初學 者 多針 對文獻 的記 載 ,闡述翰林學 士 院於唐代長安城的位 置 。由於翰林學 士常常要隨侍在 天子 身邊 , 所以 沒有 固定 院址 。天子若在 大明宮

,則

設 院在 右銀臺 門 內

,舊

翰林 院之南

,而

舊 翰林 院便 在麟 德殿西重廊 之後

,少

陽院之南 。宋人程 大 昌 《雍錄 》一 書 中

,將

學 士 院 的 相 對位 置

,以

圖畫 方式表現

,成

為學 者援 引說 明的重 要資料(吳靜 梅 ,

19S9;趙

雨 樂

,2UUl;馬

自力 ,2UU2)。從 19田年

3月

開始 ,中國科學 院考古研 究 所 對唐長安 大 明宮斷續進行 了

3U多

年 的勘測發掘 ,取得 了大量的成果 。起初

,在

19Ⅳ年 左右

,參

與考古工作者傾 向主張大 明宮西 夾城 內的建 築遺址可能是唐代左 藏庫 或右藏庫 。後 來 因為在 此處 發現 了大量 的封泥

,加

上參考相 關文獻 的記載 , 如 《長安志 》、《閣本大 明宮圖 》

,在

19S3-19胼年後

,學

者轉而推斷這個 地 方為唐

(13)

近 二 十早 來 海 峽 兩 岸 唐 代 翰 林 學 士研 究 回 顧 (1985-∞研

)

’3 代的翰林院遺址 。”這個說法受到不少學者的認同 ,如袁剛 、趙雨樂等人 。但辛德 勇卻不這麼認為

,他

在 〈大明宮西夾城與翰林院學士院諸問題 〉中

,從

相對位置 關係或是 內部平面部局方面來看

,認

為大明宮西夾城不應該是翰林 院和學士院遺 址 。辛氏認為這個遺址較有可能為右藏庫 、內侍別省 、或大明宮的掖庭宮三者之

三 、結

唐代 翰林學 士的研 究

,首

先要確 定其所 屬的機 關

,究

竟是翰林 院

,或

是 學士 院 。針對這個 問題 ,學者 已經取得 共識 。早期研究者 多以翰林 院來概括稱呼 ,19BU 年代 以後

,翰

林 學 士研 究成為大 陸學 者研 究唐代 的焦 點之一

,大

部 分學 者 多已注 意到翰林 學 士所 屬 的機構 為學 士 院

,而

非翰林 院 ,只是所 謂的名稱仍有 學 士 院 , 或翰林學士 院的不 同 。 目前研 究者對於翰林 學士研 究的最 大爭議在於兩個 方面

:一

是 翰林 學士 究竟 有 無定 員

?二

是翰林 學士在唐 朝後期 中樞決 策體 系 中的地位 如何

?關

於前者

,主

要的說法有三 。一派主張翰林學士是無定員制 ,贊同這個說法者

,多

是早期投入 研究的學者 。另一派主張翰林學士是定員制

,主

要是定員六人

,這

個說法已成為 晚近研究者的共識 。當然 ,另外也不乏折衷的說法

,認

為唐代翰林學士在制度上 沒有定員

,定

員六人則是唐朝的實際狀況

.這

種說法

,似

較符合實況

,畢

竟一個 制度的實施

,在

規定與實際作法方面

,往

往會有一段落差 。關於後者

,主

要有二 點分歧的意見 。一派認為翰林學士的出現

,在

中樞決策體系上侵奪 了舊有三省制 中書省的地位

,成

為實際為皇帝草詔者

,進

一步指出唐代中後期在 中樞決策體系 中出現 了 「新三頭 」保Π翰林 、樞密 、中書門下 ,分別掌管草詔 、出納 、奉行的職 能

),取

代 了原有的三省制 。另一派學者亦是從翰林學士負責草詔職能 的觀 點出 發

,認

為翰林學士在 中樞決策體系負責 「內制 」,中書舍人負責 「外制 」,中央存 在兩套的秘書班底 。 ” 辛德 勇,〈大 明 宮 西夾城 與翰林 院學 士院諸 問題 〉,《陝 西師大學報 》4期(西安 :陝西師範 大學 ,I987年Ⅱ 月),頁119。

(14)

在史料運用方面 ,目前研究者在進行研究時

,多

使用 《新唐書 》、《舊唐書 》 之類的官書典籍

,文

人筆記也多使用曾擔任翰林學士者的唐人著作

,如

李肇 《翰 林志 》、元稹 《承 旨學士院記 》、韋執誼 ,《翰林院故事 》、丁居晦 《重修承 旨學士 壁記 》等

,這

些史料

,多

記載作者在政治活動中的表現

,因

此學者的研究成果也 多是集 中在探討唐代翰林學士的政治表現

,其

他如翰林學士在經濟 、社會 、文化 等各方面的表現 ,則未見相關研究成果 。如同學者傅璇琮所言 :「翰林學士的設置 及洽革 ,當然涉及政治變遷及官制更改等史學研究的範圍,但從文化的角度來看 , 其核心還是知識份子的生活道路

,如

果從這一方面來研究

,可

以探索到的東西可 能更有新鮮感 ,而涉及的社會面則又更為廣闊 。」如從這個角度出發 ,傅氏主張未 來唐代翰林學士的研究

,可

以從兩點來談 。一是將重點放在當時文人參與政治的 方式及其心態

,從

而以較廣的社會角度來探討唐代的文人生活及文學創作 。二是 應著重於個案研究 。班傅氏所言 ,筆者深表贊同 。蓋傳統史學可以說是專門從事政 治層面的研究

,今

日由於受到來 自歐美的各式歷史學說的影響

,使

得歷史研究的 範 圍不斷擴大

,如

何將唐代翰林學士的研究範圍從政治層面推廣到其他層面

,應

是往後學者們可以努力的方向 。 ∞ 傅 璇 琮 、施 純德 ,〈唐德 宗朝翰林 學 士考論 〉,《燕 京學報 》新 第IU期(北京 :北京大學 出版

,2UUl+5月

),頁243-244。 41傅 璇 琮 ,〈唐 代 宗朝翰林 學士考論 〉,《中華文 史論 叢 》 第3輯(上 :上海 古籍 ,2。U2年3 月),頁164。

(15)

近 二 十早 來 海 峽 兩 岸 唐 代 翰 林 學 士研 究 回 顧 (1985挖UU4) 徵 引 書 目 1.楊 ,〈簡 論唐代的翰林學士 〉,《爭鳴 》

2期

,19朽

4月 ,頁

17-19、46。

2.楊

友庭 〈唐代翰林學士略論 〉,《廈 門大學學 報 》

3期

,19抬

,頁

lU4-lU9。

3.趙

康 ,〈論唐代翰林學 士院之洽革及其政治影 響 〉,《學術 月刊 》

?U9期

,19跖 1U月

,頁

們 、71-96。

4.劉

健 明,〈論唐代 的翰林 院 〉,《食貨 月刊 》

15卷

7、

8期

,19S6年

1月,頁

33Z“

5。

5.李

雪華 ,〈唐代翰林學士考述 〉,《貴 州大學學報 》

3期,19S9年

,頁

-肛

6.辛

德 勇 ,〈大明宮西 夾城與翰林 院學 士院諸 問題 〉,《陝西 師大學報 》

4期

,19S9

年 11月

,頁

11外125。

7.吳

靜梅 ,〈唐代德順 憲三朝翰林學士及其與政局的關係 〉

.臺

:中國文化 大學 史學研 究所碩士論文

,19S9年

8.袁

,〈唐代翰林學 士反對宦官的鬥爭 〉,《山東大學學報 》

2期

,19的

6月

, 頁 11l-116。

9.王

永平,〈論翰林學 士與 中晚唐政 治 〉,《晉 陽學刊 》

2期

,l99U年

3月

,頁29-“ 1U.吳靜梅 ,〈唐代 翰林學士的起源與發展一以玄 、肅 、代三朝為 中心 〉,《史學彙 刊 》

16期

,199U年

7月 ,頁

芻-64。 11.袁剛 ,〈唐代的翰林學 士 〉,《文史 》第

33輯

,199U年

1U月

,頁

99-l17。 12.程宗才 ,〈唐代 翰林學士與宰相 〉,《史學 月刊 》

5期,1991年

9月

,頁竻 老9。 13.徐茂 明 ,〈唐代翰林和翰林學士設置時間考辨 〉,《蘇州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 版)》

3期

,19夗

7月 ,頁

12Z124、128。 14.張東光,〈唐宋時期的 中樞秘 書官 〉,《歷 史研 究 》

4期

995年

8月,頁13915U。 15.楊果 ,《中國翰林制度研究 》

,武

:武

漢大學出版社

,19%年

16.邵承芬 ,〈安 史亂後唐代 中央政權結構 之變化 〉,臺北 :中國文化大學 史學研究 所碩 士論文

,1999年

。 17.劉真倫 ,〈翰林 張 司馬考 〉,《杜甫研究學刊 》

2期

,19虰

,頁

58巧l。 18.毛 ,《唐代翰林學士 》

,北

:社

科文獻

,2UUU年

19.許輝 ,〈唐代德憲兩朝翰林學士探略 〉,《常德師範學 院學報(社會科學版 )》25 卷

3期,2UUU年

月5月 ,頁“刁l。

(16)

∞ .傅璇琮 ,〈李 白任翰林學士辨 〉,《文學批評 》

5期,2UUU年

,頁

5-11。

21.傅

璇琮,〈唐玄肅兩朝翰林學士考論 〉,《文學遺產 》

4期

,2UUU年

4月

,頁911。 η .傅璇琮 、施純德 ,〈唐德宗朝翰林學士考論 〉,《燕京學報 》新第

lU期

,2UU1 年

5月 ,頁

23-巧

6。 傅璇琮,〈唐永貞年間翰林學士考論 〉,《中國文化研究))3期

,2UU1年

,頁93-lUU。 趙雨樂 ,〈唐代翰林學士院與南北司之爭 〉,《唐都學刊 》

17卷

“ 期

,2UU1年

6月 ,頁

η-33。 巧 .王定勇 、李 昌集 ,〈唐翰林制洽革考 〉,《揚州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

5卷

5期,2UU1年

9月 ,頁

”-35。

26.傅

璇琮,〈唐代宗朝翰林學士考論 〉,《中華文史論叢 》第

3輯

(上海:上海古籍 ,

2UU2年

3月

),頁

16γ187。 ” .傅璇琮 ,〈從 白居易研究中的一個誤點談起 〉,《文學評論 》第

2期,2UU2年

, 頁 13U-137。 芻 .吳偉斌 ,〈關於元稹知制誥以及翰林承 旨學士任 內的幾個問題 〉,《蘇州大學學 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2期,2UU2年

4月 ,頁

“-ω。 ”.馬自力 ,〈唐代的翰林待詔 、翰林供奉和翰林學士 〉,《求索 》

5期,2UU2年

, 頁 18σ189。

3U.李

厚培 ,〈此學士非彼學士一一從唐代翰林院的設置說李 白的翰林使職 〉,《人 文雜誌 》

l期

,2UU3年

,頁

呢-%。

31.傅

璇琮 ,〈岑仲勉 「補僖昭哀三朝翰林學士記 」正補 〉,《中文學報 》

lU期

,2UU4 年

,頁

1-17。 笓.周相錄 ,〈一篇存在嚴重文獻與邏輯失誤的考訂文章一吳偉斌先生 《關于元稹 知制誥以及翰林承 旨學士任 內的幾個 問題 》商榷 〉,《唐都學刊 》∞ 卷

6期

,2UU4 年 11月

,頁

l-4。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老師說:“我的孩子們,這是我最後一 次給你們上課了。柏林已經來了命令,阿 爾薩斯和洛林的學校只許教德語了。新老

啄木鳥醫生看看四周,馬上明白了小樹哭的原因。小樹又

約千年的時間 二十世紀初及以後 約百多年的時間 中國古代史 中國近世史 中國近現代史. 政治史 文化史

中國白話文學由新文學運動肇始,作家即努力求新求變。第二次世

非祀典所載者盡除之。 《北史》 (3)唐武宗皇帝:會昌五年(AD845) ,大毀佛寺,復僧尼為民。 《新 唐書》

大多是對佛教進行管理方面的內容。前已述及,唐令迄今為止已經佚失。二十世紀初,在中

……新羅使節到唐長安 89 次,阿拉伯大食使節進入長安 41 次,林邑 24 次,日本 遣 唐使 14 次,真臘(音:立)11 次,師子國

當然,在此所指的南傾,並非意味著唐代北方,尤其泛指江北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