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目次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2

Share "目次"

Copied!
520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2)

目次

編輯說明 章節目次

No. 1522-A No. 1522-B 六學十二科

新脩科分六學僧傳目錄 慧學

譯經科 漢

漢迦葉摩騰 漢竺法蘭 漢安清 漢支樓迦讖 漢竺佛朔 漢優婆塞安玄 三國

魏康僧鎧 魏曇諦 魏帛延 吳康僧會 吳維祇難 晉

晉竺曇摩羅剎 晉朱士行

晉帛尸棃蜜多羅 晉僧伽䟦澄 晉曇摩難提 晉佛圖羅剎 晉僧伽提婆 晉竺佛念 晉鳩摩羅什 晉弗若多羅 晉佛陀䟦陀羅 南北朝

宋佛䭾什 宋曇摩耶舍 宋曇無讖 宋浮陀跋摩 宋智嚴 宋寶雲 宋求那跋摩 宋僧伽䟦摩 宋畺良耶舍 齊求那毗地

(3)

梁僧伽婆羅 元魏曇曜 元魏菩提流支 元魏勒那摩提

元魏北天竺佛陀扇多 陳拘那羅陀

陳扶南國僧須菩提 陳法泰

隋那連提黎耶舍 隋闍那崛多 隋達磨笈多 唐

唐波羅頗迦羅密多羅 唐慧賾

唐伽梵達磨 唐阿地瞿多 唐智通

唐若那䟦陀羅 唐佛陀多羅 唐地婆訶羅 唐提雲般若 唐慧智 唐彌陀山 唐般剌密諦 唐智嚴 唐實叉難陀 唐義淨 唐阿儞真那 唐菩提流志 唐懷迪 唐飛錫

唐勿提提羼魚 唐般剌若 唐良秀 唐蓮華 唐牟尼室利 唐尸羅達磨 唐般若 唐滿月 傳宗科

三國

魏曇柯迦羅 南北朝

梁菩提達磨 梁僧副 齊慧文 齊慧可

(4)

齊慧光 陳慧思 陳玄光 後梁慧成 周慧命 隋

隋智顗 隋惠耀 隋僧璨 隋智鍇 隋沙門波若 隋沙門法彥 隋智越 隋道悅 唐

唐智晞 唐法嚮 唐灌頂 唐智首 唐智璪 唐法順 唐慈藏 唐普明 唐道信 唐法融 唐智巖 唐玄奘 唐道宣 唐弘忍 唐慧明 唐慧能 唐神會 唐本淨 唐智威 唐窺基 唐義湘 唐曇璀 唐法持 唐神秀 唐惠安 唐道俊 唐破竈墮 唐法藏 唐文綱 唐道岸 唐玄覺 唐元珪 唐印宗

(5)

唐神英 唐僧達 唐智威 唐巨方 唐義福

唐䟦曰羅菩提 唐普寂

唐一行

唐戍婆揭羅僧訶 唐行思

唐圓寂 唐思睿 唐懷讓 唐靈著 唐玄素 唐香育 唐智封 唐玄朗 唐降魔藏 唐志賢 唐慧忠 唐進平 唐曇一 唐道堅 唐慧空

唐阿目佉䟦折羅 唐慧忠

唐掘多 唐道隱 唐恒月 唐湛然 唐思公 唐道一 唐福琳 唐皓玉 唐智滿 唐廣敷 唐懷空 唐真亮 唐藏用 唐神邕 唐希遷 唐圓震 唐曇真 唐法欽 唐無名 唐慧演 唐澄心

(6)

唐行覺 唐石藏 唐地藏 唐道邃 唐澄觀 唐光寶 唐道悟 唐寶脩 唐法如 唐道通 唐法普 唐智藏 唐懷海 唐懷惲 唐靈坦 唐元浩 唐神湊 唐惟寬 唐靈默 唐智常 唐神暄 唐隱峯 唐智藏 唐道行 唐甄叔 唐自在 唐南印 唐惠涉 唐無業 唐天然 唐如會 唐道樹 唐太毓 唐道行 唐曇藏 唐惟儼 唐寧賁 唐崇信 唐曇晟 唐甄公 唐靈彖 唐元觀 唐惟則 唐無等 唐明覺 唐圓脩 唐普願 唐智藏

(7)

唐圓智 唐法融 唐法常 唐崇演 唐好直 唐宗密 唐崇珪 唐全植 唐齊安 唐恒政 唐普岸 唐神鑑 唐志遠 唐靈祐 唐玄䇿 唐希運 唐寰中 唐宣鑑 唐藏奐 唐從諫 唐義玄 唐鑑宗 唐日照 唐普化 唐良价 唐藏廙 唐大安 唐慧寂 唐慶諸 唐全豁 唐惟靖 唐玄泰 唐圓紹 唐從諗 唐慧沐 唐元安 唐文喜 唐寰普 唐洪諲 唐慧恭 唐道膺 唐有緣 唐恒通 唐楚南 唐義存 五代

梁無作 梁師備

(8)

梁本仁 梁光仁 梁智閑 梁大同 梁本寂 梁存壽 梁師彥 梁居遁 唐休靜 唐惟勁 唐棲隱 唐慧稜 唐桂琛 唐如敏 唐道怤 晉善靜 晉師會 晉全付 晉靈照 晉智朗 漢行脩 周文益 周慧明 周行因 宋

宋彥求 宋道潛 宋從彥 宋紹巗 宋德韶 宋行滿 宋延壽 宋緣德 宋唔恩 宋義寂 宋永安 施學

遺身科 晉

晉僧群 南北朝

宋曇稱 宋法進 宋僧富 宋法羽 宋慧紹 宋僧瑜 宋僧慶

(9)

宋慧益 宋曇弘 齊法光 齊法凝 周普圓 隋

隋普濟 唐

唐法曠 唐汾州亡名 唐會通 唐玄覽 唐束草 唐無染 唐行明 五代

周普靜 宋

宋守賢 宋文輦 宋懷德 利物科

晉法相 晉慧力 南北朝

宋慧受 宋僧洪 宋僧亮 宋法意 宋僧慧 宋僧瑾 梁慧開 梁僧護 梁法悅 周僧明 後梁法 隋

隋通幽 隋慧達 隋智琳 唐

唐住力 唐慧胄 唐慧主 唐道積 唐德美 唐曇獻

(10)

唐法誠 唐慧震 唐智通 唐慧雲 唐法成 唐業方 唐慧雲 唐崇業 唐玄覽 唐楚金 唐懷玉 唐明準 唐幽玄 唐寂然 唐法興 唐僧竭 唐曇休 唐智廣 唐慧聞 五代

後唐貞峻 後唐智暉 周智江 宋

宋常覺 戒學

弘法科 晉

晉支遁 晉竺道潛 晉竺僧敷 晉道整 晉道安 晉竺法汰 晉法遇

晉僧[((素-糸)*力)/石]

晉曇摩流支 晉道融 晉卑摩羅叉 晉僧叡 晉僧肇 晉慧遠 晉道恒 南北朝

宋法顯 宋曇無竭 宋慧猷 宋竺道生

(11)

宋慧叡 宋曇摩密多 宋智猛 宋慧嚴 宋僧業 宋僧導 宋慧恂

宋求那䟦陀羅 宋僧璩

齊法穎 齊玄暢 齊志道 齊僧遠 齊智林 齊法瑗 齊法悟 齊僧審 齊法琳 齊法獻 齊智稱 梁僧祐 梁法超 梁道禪 梁法雲 梁僧旻 梁慧約 魏法建 元魏曇巒 齊僧範 周亡名 周僧瑋 後梁法常 陳曇瑗 陳慧布 陳智文 隋

隋曇延 隋靈藏 隋道正 隋信行 隋曇崇 隋道成 隋智舜 隋法純 隋真觀 隋靈遠 隋玄鏡 隋覺朗

(12)

隋靈裕 隋智脫 隋僧善 隋僧照 隋僧粲 隋洪遵 隋法進 隋真慧 唐

唐僧晃 唐吉藏 唐智藏 唐法素 唐慧齡 唐普濟 唐智滿 唐道暀 唐僧邕 唐道哲 唐善慧 唐道嶽 唐玄琬 唐志超 唐靜琳 唐曇韻 唐慧進 唐清邁 唐曇光 唐復禮 唐懷素 唐愛同 唐道亮 唐秀公 唐德感 唐道氤 唐光儀 唐玄儼 唐慧日 唐法慎 唐道綽 唐鑒真 唐惟慤 唐守直 唐圓照 唐辨才 唐慧明 唐道遵 唐摩駄都

(13)

唐道澄 唐大光 唐慧琳 唐端甫 唐知玄 五代

梁智宣 晉光嗣 晉景超 晉志通 晉道舟 晉遵誨 周道丕 護教科

南北朝 齊僧鍾 齊道盛 東魏曇無最 西魏道臻 齊曇顯 周道安 周僧勔 周靜藹 隋

隋僧猛 隋智炫 隋慧遠 隋普濟 隋法充 隋慧重 隋慧覺 隋靜端 隋大志 隋彥琮

隋[彰-章+青]淵 隋靖玄

唐智詵 唐普曠 唐曇選 唐法通 唐法藏 唐明瞻 唐慧乘 唐寶瓊 唐僧鳳 唐慧淨 唐慧璡

(14)

唐智實 唐法琳 唐慧滿 唐道積 唐法常 唐慧立 唐義褒 唐威秀 唐明導 唐法冲 唐法明 唐利涉 唐神悟 唐乘如 唐法真 唐常達 忍辱學

攝念科 晉

晉帛遠 晉康法朗 晉道寶 晉于法蘭 晉竺法崇 晉法和 晉曇邕 南北朝

宋法成 宋慧果 宋僧隱 宋曇斌 宋慧亮 宋僧鏡 宋超進 宋法瑤 齊僧宗 梁僧林 梁尚圓 梁道珍 魏道辨 齊慧嵩 齊道紀 周衛元嵩 梁法懍 梁法忍 陳智遠 隋

陳慧峯

(15)

隋慧暅 隋法性 隋寶積 隋道璨 隋智教 隋僧範 隋曇觀 隋靜凝 隋玄景 隋曇遷 隋淨辨 隋道判 隋羅雲 雲兄弟五人 隋法智 隋德山 隋法顯 隋明璨 隋僧蓋 隋道順 唐

唐法應 唐紹闍黎 唐保恭 唐法祥 唐僧定 唐滿意 唐慧暠 唐慧蕭 唐空藏 唐法護 唐慧斌 唐慧休 唐慧璧 唐寶相 唐道會 唐弘智 唐明隱 唐明解 周神楷 唐詮律師 唐法翫 唐玄嶷 唐元崇 唐靈一 唐亡名僧 唐洪正 唐惟寔

(16)

唐志鴻 唐嚴峻 唐志玄 唐慧靈 唐大義 唐清江 唐雄俊 唐潛真 唐神皓 唐靈徹 唐少康 唐上恒 唐清徹 唐惟則 唐慧琳 唐廣脩 唐宗亮 唐文質 唐增忍 唐元表 唐願誠 唐全玼 五代

梁彥偁 梁國道 梁齊己 後唐從禮 後唐無跡 後唐誠慧 後唐可周 後唐辯光 晉自新 漢洪真 漢若虗 宋

宋師律 宋守真 宋巖俊 宋宗淵 持志科

晉支孝龍 晉康僧淵 晉竺法乘 晉竺僧度 晉慧持 晉慧永 南北朝

(17)

宋道淵 宋道溫 宋道亮 宋智一 齊曇遷 齊法慧 梁僧喬 梁慧韶 梁慧皎 梁曇准 梁道宗 梁慧簡 魏道登 魏法貞 魏僧意 齊曇遵 齊曇衍 齊僧遠 齊曇隱 齊法上 陳洪偃 陳慧明 陳法朗 隋

隋法願 隋法安 隋僧淵 隋僧世 隋富上 隋明芬 隋法韵 隋法順 隋明馭 隋智果 隋靖嵩 隋慧瓚 隋慧常 隋慧辨 隋洪林 唐

唐智周 唐智命 唐玄鑑 唐智保 唐慧頵 唐慧頵 唐寶巖 唐慧持

(18)

唐道宗 唐智正 唐智㧞 唐玄續 唐行等 唐慧思 唐慧熈 唐三慧 唐神素 唐志寬 唐靈潤 唐元康 唐無礙 唐法琰 又居玄 唐智凱 唐慧旻 唐法顯 唐慧明 唐道興 唐法朗 唐僧瑗 唐道英 唐慧警 唐玄奘 唐真法師 唐待駕 唐法烱 唐純陁 唐義宣 唐舍光 唐朗然 唐圓觀 唐如淨 唐惟忠 唐辨秀 唐無側 唐皎然 唐玄晏 唐難陀 唐雲邃 唐真乘 唐曇清 唐清源 唐道標 唐法藏 唐慧昭 唐文舉

(19)

唐懷信 唐定蘭 唐智頵 唐行嚴 唐當遇 唐高閑 唐全清 唐僧徹 唐文瓚 唐允文 唐鴻休 唐希圓 唐慧則 唐元慧 唐亡名 唐寶安 五代

梁貫休 唐貞辨 唐可止 唐鴻莒 晉息塵 晉道育 漢宗季 漢恒超 周行瑫 周光嶼 宋

宋皓端 宋法圓 精進學

義解科 晉

晉于法開 晉于道邃 晉僧光 晉竺僧輔 晉竺法雅 晉曇徽 晉道立 晉竺道一 晉曇影 晉道祖 南北朝

宋慧觀 宋慧安 宋慧靜 宋僧苞

(20)

宋曇鑒 宋曇無成 宋僧念 宋僧弼 宋僧徹 宋慧靜 宋梵敏 宋道猛 宋道猷 宋慧通 宋僧柔 齊僧淵 齊道慧 齊弘充 齊僧慧 齊曇度 齊慧次 齊慧隆 齊慧基 齊法安 齊僧印 梁智秀 梁道超 梁慧琳 梁僧盛 梁僧韶 梁僧密 梁智欣 梁法令 梁智順 梁法護 梁寶亮 梁法通 梁慧集 梁僧詢 梁曇裴 梁僧若 梁明徹 梁僧遷 梁法開 梁慧超 梁慧澄 魏道寵 齊慧順 齊道憑 齊靈詢 齊道慎 周慧善

(21)

周寶彖 周寶海 後梁僧遷 陳慧勇 陳寶璚 陳警韶 陳安廩 陳慧榮 隋

隋慧弼 隋慧哲 隋智方 隋慧隆 隋智隱 隋法朗 隋法瓚 隋寶儒 隋慧最 隋慧暢 隋明誕 隋道端 隋寶憲 隋僧昕 隋智揆 隋寶安 隋寶嚴 隋道生 隋辯寂 隋法楷 隋智能 隋道嵩 隋慧藏 隋道莊 隋法澄 隋法論 隋僧曇 隋智矩 隋辯義 隋慧海 隋明舜 隋法彥 隋道密 隋智聚 隋淨願 隋志念 隋智凝 隋法摠 隋慧曠

(22)

隋童真 隋智梵 隋智閏 隋淨業 隋敬脫 隋僧朗 隋本濟 隋智光 隋曇遂 唐

唐曇良 唐智嶷 唐靈璨 唐海順 唐智琚 唐曇瑎 唐法侃 唐善胄 唐慧覺 唐道顏 唐寶襲 唐慧遷 唐道慶 唐靜藏 唐普明 唐法周 唐惠誕 唐辨相 唐道傑 唐功迥 唐神迥 唐智琰 唐法礪 唐道基 唐智徽 唐法恭 唐神照 唐玄會 唐僧辯 唐道亮 唐道洪 唐道因 唐普光 唐道世 唐法寶 唐道光 周會隱 周圓測

(23)

周嘉尚 周彥悰 周義忠 周慧沼 周宗哲 唐浮丘 唐道成 唐恒景 唐智昇 唐圓暉 唐玄逸 唐靈㠋 唐吳興法海 唐慧苑 唐神迴 唐崇政 唐良賁 唐省躬 唐神清 唐乘恩 唐丹甫 唐慧普 唐玄暢 唐玄約 五代

梁彥暉 梁從審 後唐虗受 後唐景霄 後唐貞誨 後唐歸嶼 後唐令諲 漢僧照 漢巨岷 漢從隱 漢夢江 漢希覺 周智佺 周澄楚 宋

宋傳章 宋繼倫 宋義楚 宋義莊 宋普勝 感通科

晉安慧

(24)

晉竺法義 晉帛法橋 晉曇翼 晉曇戒 晉僧濟 晉竺曇猷 晉竺慧達 晉法安 晉帛僧光 晉竺法曠 晉曇邃 晉支曇蘭 南北朝

宋慧義 宋僧詮 宋曇諦 宋淨度 宋道冏 宋曇翼 宋道汪 宋法愍 齊法度 齊弘明 齊曇超 齊慧敬 梁法寵 梁慧超 梁僧融 魏超達 魏道泰 魏之季 魏僧朗 魏僧照 魏乘禪師 元魏慧凝 齊真玉 齊僧達 齊圓通 齊道豐 齊慧寶 齊僧雲 齊僧安 周道妙 周慧瑱 後梁道穆 隋

隋曇詢 隋洪獻

(25)

隋法慶 隋慧雲 隋慧恭 隋道幽 隋慧歡 隋慧海 隋智通 隋靈幹 隋行堅 隋法泰 唐

唐道宗 唐道林 唐法通 唐慧因 唐遺俗 唐玄秀 唐圓光 唐明淨 唐法喜 唐智興 唐道昂 唐洪滿 唐慧聰 唐曇藏 唐帝示階 唐道愻 唐僧明 唐曇榮 唐慧瑜 唐慧稜 唐慧眺 唐法敏 唐世瑜 唐慧璿 唐智聰 唐僧徹 唐慧祥 唐靈睿 唐明度 唐僧倫 唐明濬 唐慧悟 唐解脫 唐靜之 唐智勤 唐智顯 唐法聦

(26)

唐明慧 唐圓相 唐清虗 唐岸禪師 唐禮宗 唐華嚴和尚 唐文照 唐道鑒 唐法江 唐守如 唐法秀 唐慧符 唐處寂 唐德秀 唐僧雲 唐慧秀 唐懷道 唐寶達 唐元皎

唐福州楞伽寺懷一 唐子鄰

唐玄宗 唐大川 唐懷感 唐法詵 唐齊翰 唐法照 唐道義 唐三刀師 唐智鐙 唐普明 唐自覺 唐西域亡名 唐無著 唐法照 唐守素 唐會宗 唐鑑空 唐定光 唐法相 唐法正 唐亡名僧 唐監源 唐惟忠 唐靈幽 唐惟恭 唐遂端 唐智辯

(27)

唐寗師 唐法藏 唐神智 五代

梁鴻楚 石晉法本 定學

證悟科 晉

晉竺法慧 晉慧元 晉釋慧嵬 晉賢護 晉法緒 南北朝

宋僧迦達多 宋玄高 宋僧周 宋慧通 宋法期 宋慧安 宋道法 宋普恒 齊阿那摩 梁植相 梁慧勝 魏志湛 魏佛陀 魏慧達 齊僧稠 周僧崕 周猷禪師 後梁僧景 隋

隋慧意 隋道舜 隋道仙 隋慧巖 隋慧越 隨慧侃 唐

唐慧超 唐慧超 唐曇倫 唐道休 唐道英 唐慧顯 唐慧方

(28)

唐通達 唐法空 唐玄爽 唐慧仙 唐僧衒 唐善伏 唐元曉 唐僧藏 唐正壽 唐神鼎 唐慧朗 唐真表 唐懷玉 唐子瑀 唐大行 唐安靜 唐明瓚 唐懷空 唐無漏 唐廣陵大師 唐神會 唐道齊 唐代病

唐梁山寺亡名 唐文爽

唐本淨 唐清觀 唐永安 唐元表 唐頭陀 唐祝融峯禪 五代

後唐全宰 漢狂僧

漢潭州亡名僧 宋

宋王羅漢 宋宗合 宋道因 宋師蘊 宋鑛師 神化科

晉竺僧朗 晉犍陀勒 晉訶羅竭 晉佛圖澄 晉單道開

(29)

晉竺佛調 晉耆域 晉涉公 晉佛陀耶舍 晉曇霍 晉史宗 晉曇始 晉杯渡 南北朝

宋法朗 宋慧覧 宋邵碩 齊法匱 齊僧慧 齊慧通 梁寶誌 梁明達姓 元魏檀特師 元魏河禿師 魏勒那漫提 周香闍梨 周僧度 周僧成 周曇相 梁法行 梁法聦 陳善慧大士 隋

隋童進 隋法進 隋智曠 隋無相禪師 隋法安 隋岑闍梨 隋法喜 隋普安 隋欽師 隋僧朗 唐

唐賈逸 唐轉明 唐明恭 唐慧琳 唐乂德 唐通闍梨 唐智則 唐永徽中 唐慧寬

(30)

唐抱玉 唐佛陀波利 唐僧伽 唐封干師 唐萬回 唐如一 唐無相 唐慧崇 唐道晤 唐普滿 唐阿足師

唐茶籠山羅漢僧 唐義師

唐些些師 唐海雲 唐辛七師 唐和和 唐契此 唐金和尚 五代

後唐道賢 石晉懷濬 石晉行遵 晉曹和尚 周僧緘 宋

宋點點師 卷目次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31)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贊助資訊

(32)

編輯說明

本電子書以「CBETA 電子佛典集成 Version 2021.Q1」為資料來源。

漢字呈現以 Unicode 3.0 為基礎,不在此範圍的字則採用組字式表達。

梵文悉曇字及蘭札字均採用羅馬轉寫字,如無轉寫字則提供字型圖檔。

CBETA 對底本所做的修訂用字以紅色字元表示。

若有發現任何問題,歡迎來函 service@cbeta.org 回報。

版權所有,歡迎自由流通,但禁止營利使用。

(33)

No. 1522-A

本朝吳僧道原。懼佛教之弗傳。分祖立宗。次敘其說。將以破學者之昏暗。猶燈之相 續而明之。不可掩也。噫嘻道原之作。有得於吾子思揚雄之意歟。二子語道之傳。則 曰。自堯舜至于孔子子思孟訶氏。言道之用。則曰。君子道闇然而日章。又曰。聖人 之道猶日中。二者之言其道原。所謂之燈說乎。余於外典。雖未深了。公餘稍休。未 甞不以圓覺為應世法門。比因取此集閱之。其敘述入道之由。標指契理之妙。敷倡宗 旨。誘據後學。所以異於吾儒之教者幾希。惜非善本。訛舛既多。磨滅滋甚。遂載加 讎挍。命工鏤板。用廣其傳。庶有補於將來云。

淳熙六年四月二十二日 皇子魏王 䟦 No. 1522-B

古者大典大冊之於國家也。必藏諸玉府。使子孫世守之。罔敢逸隊。以貽訓將來。祖 宗賴之有光。若夫教門之大典大冊。則異矣。如來世尊。具正徧知。說十二部修多羅 利益三界。其本生本事二部者。誠以宿命他心之智。照了過去現在未來無量數劫。諸 佛之出興。輪王之治化。世界之成壞。民物之生息。皆目覩耳聞。而身歷之。其廣頌 長偈。則阿難記持於先。迦葉結集於後。當是時。惜其流通之未至於斯土也。史之缺 文。孔子且猶歎美之。而況見聖諦第一義之所在哉。法師慧皎者。生會稽。出家隸業 嘉祥寺。性姿純粹。素獲鄉里重譽。博學為時所歆艶。慨往聖之跡難追。悼來哲之名 易沒。微我後人孰任其責。廼援史例作傳。始於漢明。終於梁武。凡其僧之秉大福 緣。乘宿願力。隨機應化。天子所師尊。諸侯所賓禮。懷香華而西邁。獲貝葉以東 歸。隱約枯槁以全節守。趺宿傲睨以極激揚。莫不訪來其出處之詳。考索其言行之 實。則其志之勤如此。繼而澄照道宣師。則㳂梁而唐。通惠贊寧師。則㳂唐而宋。立 十科。成書行世。然辭章之出。大率六朝五季之餘也。體製衰弱。略無先秦西漢風。

太史黃公庭堅讀而陋之。嘗欲刪治。適未皇及。可恨也。覺範德洪師顧獨潤色梁傳。

以承子長孟堅之業。卒無所事於唐宋二傳。噫隘矣。蓋佛法非僧業弗行。僧業非佛法 弗明。必佛法以之行。僧業以之明。其六學十二科而已矣。且波羅蜜多之為言度也。

度則學之至。學則度之漸耳。苟舉學以觀佛。則知佛之究乎十二而度乎六。舉科以觀 僧。則知僧之循乎十二而學乎六。故未能以譯經傳宗者。不足與語慧也。未能以遺身 利物者。不足與語施也。未能以弘法護教者。不足與語戒也。未能以攝念持志者。不 足與語忍辱也。未能以義解感通者。不足與語精進也。未能以證悟神化者。不足與語 定也。六。學誠濟川之舟筏歟。既濟者捨之。未濟者用之。在佛曰度。則既濟之謂 也。在僧曰學。則未濟之謂也。惟佛不以己之既濟而忘其未濟者。故每於華嚴鹿苑方 等般若法華涅槃會上。稱揚讚歎六學功德。而櫓櫂於舟筏以待濟茲。太史黃公之甚留 意於梁唐宋三傳也。予為閱諸龕藏以紬繹之。遂苗穮髮櫛。以屬藁而藏去焉。時則至

(34)

正己丑間也。歲癸卯。予歸自天台。就養於象山智門之正趣堂。日庵廣慧氏。請予藁 以圖鋟梓。予未即許也。會日庵丐閑從燕寂。而復元福報師。寔於予同門伯仲。獲以 公舉主斯席。尤力從臾不已。由是而張六學。以正佛法之要。列十二科。以別僧業之 緐。學有序。所以序佛法之本然也。科有讚。所以讚僧業之當然也。得傳一千二百七 十又三。得人如傳之數。以卷計之。古傳之卷得七十又四。新傳之卷得三十。是何古 傳之卷贏。新傳之卷縮也。有解者曰。古傳之贏也。贏於卷而不贏於傳。新傳之縮 也。縮於卷而不縮於傳。亦猶以學易度。而度未甞易。以科分學。而學未甞分。是固 教門之典冊也。非歟。尚覽者其察旃。

至正丙午六月望四明沙門  曇噩序 六學十二科

一慧學 (譯經科 一之二) (傳宗科 三之八)

二施學 (遺身科 九) (利物科 十)

三戒學 (弘法科 十一之十四) (護教科 十五之十六)

四忍辱學 (攝念科 十七之十八) (持志科 十九之二十)

五精進學 (義解科 廿一之廿三) (感通科 廿四之廿六)

六定學 (證悟科 廿七之廿八) (神化科 廿九之三十)

新脩科分六學僧傳目錄

淛東沙門 曇噩 述 卷第一

 慧學   譯經科

 漢迦葉摩騰 漢竺法蘭 漢安清

 漢支樓迦讖 漢竺佛朔 漢優婆塞安玄  魏康僧鎧 魏曇諦 魏帛延

 吳康僧會 吳惟祇難 晉竺曇摩羅剎  晉朱士行 晉帛尸黎密多羅

 晉僧伽䟦澄 晉曇摩難提 晉佛圖羅剎  晉僧伽提婆 晉竺佛念 晉鳩摩羅什  晉弗若多羅 晉佛陁䟦陁羅

卷第二   譯經科

 宋佛駄什 宋曇摩耶舍 宋曇無懺  宋浮陀䟦摩 宋智嚴 宋寶雲

 宋求那䟦摩 宋僧伽跋摩 宋畺良耶舍

(35)

 齊求那毗地 梁僧伽婆羅 魏曇曜  魏菩提流支 魏勒那摩提

 魏北天竺佛陀扇多 陳拘那羅陀  陳須菩提 陳法泰 隋那連提黎那舍  隋闍那崛多 隋逹摩笈多

 唐波羅頗迦羅密多羅 唐慧賾  唐伽梵達磨 唐阿地瞿多 唐智通

 唐若那䟦陀羅 唐佛陀多羅 唐地婆訶羅  唐提雲般若 唐慧智 唐彌陀山

 唐般剌密諦 唐智嚴 唐實叉難  唐義淨 唐阿你真那 唐菩提流志  唐懷迪 唐飛錫 唐勿提提羼魚  唐般剌若 唐良秀 唐蓮華  唐牟尼室利 唐尸羅達磨 卷第三

 慧學   傳宗科

 魏曇柯迦羅 梁達磨 梁僧副  北齊慧文 北齊慧可 北齊慧光  陳慧思 陳玄光 後梁慧成  周慧命 隋智顗 隋慧耀  隋僧璨 隋智鍇 隋波若  隋法彥 隋智越 隋道悅 卷第四

  傳宗科

 唐智晞 唐法嚮 唐灌頂  唐智首 唐智璪 唐法順  唐慈藏 唐普明 唐道信  唐法融 唐智巖 唐道宣  唐玄奘 唐慧明 唐弘忍  唐神會 唐慧能 唐智威  唐本淨 唐義湘 唐窺基  唐曇璀 唐慧安 唐神秀  唐法持 唐破竈墮 唐道俊  唐法藏

卷第五

(36)

  傳宗科

 唐文綱 唐道岸 唐玄覺  唐元珪 唐印宗 唐神英  唐僧達 唐智威 唐巨方  唐義福 唐䟦日羅菩提唐普寂  唐一行 唐戍婆揭羅僧訶  唐行思 唐圓寂 唐思睿  唐懷讓 唐靈着 唐玄素  唐香育 唐智封 唐玄朗  唐降魔藏 唐志賢 唐慧忠  唐進平 唐曇一 唐道堅  唐慧空 唐阿目佉䟦折羅  唐慧忠 唐掘多 唐道隱  唐恒月 唐湛然 唐思公  唐道一 唐福林 唐皓玉  唐智滿 唐敷□ 唐懷空  唐真亮 唐藏用 唐神邕  唐希遷 唐圓震 唐曇真  唐法欽 唐無名 唐慧演  唐澄心 唐行覺 唐石藏  唐地藏 唐道邃

卷第六   傳宗科

 唐澄觀 唐光寶 唐道悟  唐寶備 唐法如 唐道通  唐法普 唐智藏 唐懷海  唐懷惲 唐靈坦 唐元浩  唐神湊 唐惟寬 唐靈默  唐智常 唐神暄 唐隱峯  唐智藏 唐道行 唐甄叔  唐自在 唐南印 唐慧涉  唐無業 唐天然 唐如會  唐道樹 唐大毓 唐道行  唐曇藏 唐惟儼 唐寧賁  唐崇信 唐曇晟 唐甄公  唐靈彖 唐元觀 唐惟則

(37)

 唐無等 唐明覺 唐圓脩  唐普願 唐智藏 唐圓智  唐法融 唐法常

卷第七   傳宗科

 唐崇演 唐好直 唐宗密  唐崇珪 唐金植 唐齊安  唐恒政 唐普岸 唐神鑒  唐志遠 唐靈祐 唐玄䇿  唐希運 唐寰中 唐宣鑒  唐藏魚 唐從諫 唐義玄  唐鑒宗 唐日照 唐普化  唐良价 唐藏廣 唐大安  唐慧寂 唐慶諸 唐全豁  唐惟靖 唐玄泰 唐玄紹  唐從諗 唐慧沐 唐安元  唐文喜 唐寰普 唐洪諲  唐慧恭 唐道膺 唐有緣  唐恒通 唐楚南 唐義存 卷第八

  傳宗科

 梁無作 梁師備 梁本仁  梁光仁 梁智閑 梁大同  梁本寂 梁存壽 梁師彥  梁居遁 唐休靜 唐惟勁  唐棲隱 唐慧稜 唐桂琛  唐如敏 唐道怤 晉善靜  晉師會 晉全付 晉靈照  晉智朗 漢行備 周文益  周慧明 周行因 宋彥求  宋道潛 宋從彥 宋紹巖  宋德韶 宋行滿 宋延壽  宋緣德 宋晤恩 宋義寂  宋永安

卷第九  施學

(38)

  遺身科

 晉僧群 宋曇稱 宋法進  宋僧富 宋法羽 宋慧紹  宋僧瑜 宋僧慶 宋慧益  宋曇弘 齊法光 齊法凝  周普圓 隋普濟 唐法曠  唐汾州亡名 唐會通 唐玄覧  唐束草師 唐無染 唐行明  周普靜 宋守賢 宋文輦  宋懷德

卷第十  施學   利物科

 晉法相 晉慧力 宋慧受  宋僧洪 宋僧亮 宋法意  宋僧慧 宋僧瑾 梁慧開  梁僧護 梁法悅 周僧明  梁法京 隋通幽 隋慧達  隋智琳 唐住力 唐慧胄  唐慧住 唐道積 唐德美  唐曇獻 唐法誠 唐慧震  唐智通 唐慧雲 唐法成  唐業方 唐慧雲 唐崇業  唐玄覧 唐楚金 唐懷玉  唐明準 唐幽玄 唐寂然  唐法興 唐僧竭 唐曇休  唐智廣 唐慧聞 後唐貞峻  後唐智暉 周智江 宋常覺 卷第十一

 戒學   弘法科

 晉支道林 晉竺道潛 晉竺僧敷  晉道整 晉道安 晉法汰

 晉法遇 晉僧[((素-糸)*力)/石] 晉曇摩流支  晉道融 晉卑摩羅叉 晉僧叡

 晉僧肇 晉慧遠 晉道恒

(39)

 宋法顯 宋曇無竭 宋慧猷  宋竺道生 宋慧叡 宋曇摩密多  宋智猛 宋慧嚴 宋僧業

 宋僧導 宋慧詢 宋求那䟦陀羅  宋僧璩

卷第十二   弘法科

 齊法頴 齊玄暢 齊志道  齊僧遠 齊智林 齊法瑗  齊法悟 齊僧審 齊法琳  齊法[鬳*虫] 齊智稱 梁僧祐  梁法超 梁道禪 梁法雲  梁僧旻 梁慧約 魏法建  魏曇鸞 齊僧範 周亡名  周僧瑋 後梁法常 陳曇瑗  陳慧布 陳智文

卷第十三   弘法科

 隋曇延 隋靈藏 隋道正  隋信行 隋曇崇 隋道成  隋智舜 隋法純 隋真觀  隋玄鏡 隋覺朗 隋靈裕  隋智脫 隋僧善 隋僧照  隋僧粲 隋洪遵 隋法進  隋真慧

卷第十四   弘法科

 唐僧晃 唐吉藏 唐智藏  唐法素 唐慧齡 唐普濟  唐智滿 唐道暀 唐僧邕  唐道哲 唐善慧 唐道嶽  唐玄琬 唐志超 唐靜琳  唐曇韻 唐慧進 唐靖邁  唐曇光 唐復禮 唐懷素  唐愛同 唐道亮 唐秀公律師  唐德感 唐道氤 唐光儀

(40)

 唐玄儼 唐慧日 唐法慎  唐道綽 唐鑒真 唐惟慤  唐守直 唐圓照 唐辨才  唐慧明 唐道遵 唐摩駄都  唐道澄 唐大光 唐慧琳  唐端甫 唐知玄 梁智宣  晉光嗣 晉景超 晉志通  晉道舟 晉遵誨 周道丕 卷第十五

 戒學   護教科

 齊僧鐘 齊道盛 魏曇最  魏曇臻 齊曇顯 周道安  周僧勔 周靜藹 隋僧猛  隋智炫 隋慧遠 隋普濟  隋法充 隋慧重 隋慧覺  隋靜端 隋大志 隋彥琮  隋[彰-章+青]淵 隋靜玄 卷第十六

  護教科

 唐智詵 唐普曠 唐曇選  唐法通 唐法藏 唐明瞻  唐慧乘 唐寶瓊 唐僧鳳  唐慧淨 唐慧璡 唐智實  唐法琳 唐慧滿 唐道積  唐法常 唐慧立 唐義褒  唐威秀 唐明導 唐法沖  唐法明 唐利涉 唐神悟  唐乘如 唐法真 唐常達 卷第十七

 忍辱學   攝念科

 晉帛遠 晉康法朗 晉道寶  晉于法蘭 晉竺法崇 晉法和  晉曇邕 宋法成 宋慧果  宋僧隱 宋慧斌 宋慧亮

(41)

 宋僧鏡 宋超進 宋法瑤  齊僧宗 梁僧林 梁尚圓  梁道珍 魏道辨 齊慧嵩  齊道紀 周衛元嵩 後梁法懍  後梁法忍 陳智遠 陳慧峯  隋慧[口*恒] 隋法性 隋寶積  隋道粲 隋智教 隋僧範  隋曇觀 隋靜凝 隋玄景  隋曇遷 隋淨辨 隋道判  隋羅雲 隋法智 隋德山  隋法顯 隋明璨 隋僧蓋  隋道順 唐法應 唐紹闍梨  唐保恭 唐法祥 唐僧定  唐滿意 唐慧暠

卷第十八   攝念科

 唐慧蕭 唐空藏 唐法護  唐慧斌 唐慧休 唐慧璧  唐寶相 唐道會 唐弘智  唐明隱 唐明解 唐神楷  唐詮律師 唐法翫 唐玄嶷  唐元崇 唐靈一 唐亡名  唐洪正 唐惟實 唐志鴻  唐嚴峻 唐志玄 唐慧靈  唐大義 唐清江 唐雄俊  唐潛真 唐神皓 唐靈徹  唐少康 唐上恒 唐清徹  唐惟則 唐慧琳 唐廣脩  唐宗亮 唐文質 唐增忍  唐元表 唐願誠 唐全玭  梁彥偁 梁國道者 梁齊已  唐從禮 唐無迹 唐誠慧  唐可周 唐辯光 晉自新  漢洪真 漢若虗 宋師律  宋守真 宋巖俊

卷第十九

(42)

 忍辱學   持志科

 晉支孝龍 晉康僧淵 晉竺法乘  晉竺僧度 晉慧持 晉慧永  宋道淵 宋道溫 宋道亮  宋智一 齊曇遷 齊法慧  梁僧喬 梁慧韶 梁慧皎  梁曇准 梁道宋 梁慧簡  梁道登 魏法貞 魏僧意  齊曇遵 齊曇衍 齊僧遠  齊曇隱 齊法上 陳洪偃  陳慧明 陳法朗 隋法願  隋法安 隋僧淵 隋僧世  隋富上 隋明芬 隋法韻  隋法順 隋明御 隋智果  隋靖嵩 隋慧瓚 隋慧常  隋慧辨 隋洪林 唐智周  唐智命 唐玄鑒 唐智保

 唐慧頵(江夏李氏) 唐慧頵(清河張氏) 唐寶巖  唐慧持 唐道宗 唐智正

 唐智㧞 唐玄續 唐行等  唐慧思 唐慧熙 唐三慧  唐神素 唐志寬 唐靈潤  唐元康 唐無礙 唐法琰  唐智凱 唐慧旻

卷第二十   持志科

 唐法顯 唐慧明 唐道興  唐法朗 唐僧瑗 唐道英  唐慧警 唐玄奘 唐真法師  唐待駕 唐法炯 唐繼陀  唐義宣 唐含光 唐朗然  唐圓觀 唐如淨 唐惟忠  唐辨秀 唐無側 唐皎然  唐玄晏 唐難陀 唐雲邃  唐真乘 唐曇清 唐清源

(43)

 唐道標 唐法藏 唐慧照  唐文舉 唐懷信 唐定蘭  唐智頵 唐行嚴 唐常遇  唐高閑 唐全清 唐僧徹  唐文瓚 唐允文 唐鴻休  唐希圓 唐慧則 唐元慧  廣亡名 唐寶安 梁貫休

 後唐貞辨 後唐可思 後唐鴻莒  晉息塵 唐道育 漢宗季

 唐恒超 唐行瑤 唐光嶼  宋皓端 宋法圓

卷第二十一  精進學   義解科

 晉于法開 晉于道䆳 晉僧光  晉竺僧輔 晉竺法雅 晉曇徽  晉道立 晉竺道壹 晉曇影  晉道祖 宋慧觀 宋慧安  宋慧靜 宋僧苞 宋曇鑑  宋曇無成 宋僧含 宋僧弼  宋僧徹 宋慧靜 宋梵敏  宋道猛 宋道猷 宋慧通  宋僧柔 齊僧淵 齊道慧  齊弘充 齊僧慧 齊曇度  齊慧次 齊慧隆 齊慧基  齊法安 齊僧印 梁智秀  梁道超 梁慧琳 梁僧盛  梁僧韻 梁僧密 梁智欣  梁法護 梁智順 梁法通  梁保亮 梁僧詢 梁慧集  梁法全 梁曇裴 梁僧若  梁明徹 梁僧遷 梁法開  梁慧超 梁慧澄 魏道寵  齊慧順 齊道憑 齊靈詢  齊道慎 周慧善 周寶彖  周寶海 後梁僧遷

(44)

卷第二十二   義解科

 陳慧勇 陳寶橘 陳警韶  陳安廩 陳慧榮 隋慧弼  隋慧哲 隋智方 隋慧隆  隋智隱 隋法朗 隋法瓚  隋寶儒 隋慧最 隋慧暢  隋明誕 隋道端 隋寶憲  隋僧昕 隋智揆 隋寶安  隋寶巗 隋道生 隋辯寂  隋法楷 隋能智 隋道嵩  隋慧藏 隋道莊 隋法澄  隋法論 隋僧曇 隋智炬  隋辯義 隋慧海 隋明舜  隋法彥 隋道密 隋智聚  隋淨願 隋志念 隋智凝  隋法總 隋慧曠 隋童真  隋智梵 隋智潤 隋淨業  隋敬脫 隋僧朗 隋本濟  隋智光 隋曇遂

卷第二十三   義解科

 唐曇良 唐智嶷 唐靈璨  唐海順 唐智琚 唐曇瑎  唐法侃 唐善胄 唐慧覺  唐道顏 唐寶襲 唐慧遷  唐道慶 唐靜藏 唐普明  唐法周 唐慧誕 唐辯相  唐道傑 唐功迥 唐神迥  唐智琰 唐法礪 唐道基  唐智徽 唐法恭 唐神照  唐玄會 唐僧辯 唐道亮  唐道洪 唐道因 唐普光  唐道世 唐法寶 唐道光  唐會隱 周圓測 周嘉尚  周彥悰 周義忠 周慧沼

(45)

 周宗哲 唐浮丘 唐道成  唐恒景 唐智昇 唐圓暉  唐玄逸 唐靈㟧 唐法海  唐慧苑 唐神迥 唐崇政  唐良賁 唐省躬 唐神清  唐乘恩 唐丹甫 唐慧普  唐玄暢 唐玄約 梁彥暉  梁從審 後唐虗受 後唐景霄  後唐貞誨 後唐歸嶼 後唐令諲  漢僧照 漢巨岷 漢從隱

 漢夢江 漢希覺 周智詮  周澄楚 宋傳章 宋繼倫  宋義楚 宋義莊 宋普勝 卷第二十四

 精進學   感通科

 晉安慧則 晉竺法義 晉帛法橋  晉曇翼 晉曇戒 晉僧濟

 晉竺曇猷 晉竺慧達 晉法安  晉帛僧光 晉法曠 晉曇邃  晉支曇蘭 宋慧義 宋僧詮  宋曇諦 宋淨度 宋道冏  宋曇翼 宋道汪 宋法愍  齊法度 齊弘明 齊曇超  齊慧敬 梁法寵 梁慧超  梁僧融 魏超達 魏道泰  魏法力 魏僧朗 魏僧照  魏乘禪師 魏慧凝 齊真玉  齊僧達 齊圓通 齊道豐  齊慧寶 齊僧雲 齊僧安  周僧妙 周慧瑱 後梁道穆  隋曇詢 隋洪獻 隋法慶  隋慧雲 隋慧恭 隋道幽  隋慧歡 隋慧海 隋智通  隋靈幹 隋行堅 隋法泰 卷第二十五

(46)

  感通科

 唐道宗 唐林生 唐法通  唐慧因 唐遺俗 唐玄秀  唐圓光 唐明淨 唐法喜  唐智興 唐道昂 唐洪滿  唐慧聦 唐曇藏 唐帝示階  唐道愻 唐僧明 唐曇榮  唐瑜 唐慧稜 唐慧眺  唐法敏 唐世瑜 唐慧璿  唐智聦 唐僧徹 唐慧祥  唐雲睿 唐明度 度僧倫 卷第二十六

  感通科

 唐明濬 唐慧悟 唐解脫  唐靜之 唐智勤 唐智顯  唐法聦 唐明慧 唐員相  唐清虗 唐岸禪師 唐禮宗  唐華嚴和尚 唐文照 唐道鑒  唐法江 唐守如 唐法秀  唐慧符 唐處寂 唐德秀  唐僧雲 唐慧秀 唐懷道  唐寶達 唐元皎 唐懷一  唐子隣 唐玄宗 廣大川  唐懷感 唐法詵 唐齊翰  唐法照 唐道義 唐三刀  唐智鐙 唐普明 唐自覺  唐西域亡名 唐無着 唐法照  唐守素 唐會宗 唐鑑空  唐定光 唐法相 唐法正  唐東京容僧 唐鑑源 唐惟忠  唐靈幽 唐惟恭 唐遂端  唐智辯 唐甯師 唐法藏  唐神智 梁鴻楚 晉法本 卷第二十七

 定學   證悟科

(47)

 晉竺僧顯 晉竺法慧 晉慧元  晉慧嵬 晉賢護 晉法緒  宋僧伽達多 宋玄高 宋僧周  宋慧通 宋法期 宋慧安  宋道法 宋普恒 齊阿那摩  梁植相 梁慧勝 魏志湛  魏佛陀 魏慧達 齊僧稠  周僧崖 周猷禪師 後梁僧景  隋慧意 隋道舜 隋道仙  隋慧巖 隋慧越 隋慧偘 卷第二十八

  證悟科

 唐慧超 唐慧超 唐曇倫  唐道休 唐道英 唐慧顯  唐慧方 唐通達 唐法空  唐玄爽 唐慧仙 唐僧衒  唐善伏 唐元曉 唐僧藏  唐正壽 唐神鼎 唐慧朗  唐真表 唐懷玉 唐子瑀  唐大行 唐安靜 唐明瓚  唐懷空 唐無漏 唐廣陵大師  唐神會 唐道齊 唐代病師  唐梁山寺亡名 唐文爽 唐本淨  唐清觀 唐永安 唐元表

 唐頭陀 唐祝融禪師 後唐全宰  漢狂僧 漢潭州亡名 宋王羅漢  宋宗合 宋道固 宋師蘊

 宋曠師 卷第二十九  定學   神化科

 晉僧朗 晉犍陀勒 晉訶羅端  晉竺佛圖澄 晉單道開 晉竺佛調  晉耆域 晉涉公 晉佛陀耶

 晉曇霍 晉史宗 晉曇始  宋杯渡 宋法朗 宋慧覧

(48)

 宋邵碩 齊法匱 齊僧慧  齊慧通 梁寶誌 梁明達

 魏檀特師 魏河禿師 魏勒那漫提  周香闍梨 周僧度 周僧成

 周曇相 梁法行 梁法聦  陳善慧大士

卷第三十   神化科

 隋童進 隋法進 隋智曠  隋無相 隋法安 隋岑闍梨  隋法喜 隋普安 隋欽師  隋僧朗 唐賈逸 唐轉明  唐明恭 唐慧琳 唐又德  唐通闍梨 唐智則 唐僧會  唐慧寬 唐抱玉 唐佛陀波利  唐僧伽 唐封干 唐萬回  唐如一 唐無相 唐道悟

 唐普滿 唐阿足師 唐茶籠山羅漢僧  唐義師 唐些些 唐海雲

 唐辛七師 唐和和 唐契此  唐金和尚 後唐道賢 晉懷濬  晉行遵 晉曹和尚 周僧緘  宋點點

六學僧傳目錄(終)

No. 1522

新脩科分六學僧傳卷第一

淛東沙門 曇噩 述 慧學

自梵夾西來。而佛法東被。蓋語言文字。至是而後始通也。佛法者。義理之奧 也。然義理之於天下。無所異。其所異者。獨五方之音聲耳。語言文字。音聲之 所在。而佛法義理之所寄也。苟通乎音聲。則語言文字。與佛法之奧。舉通。而 性相諸宗之辯。乃可得而傳矣。譯之功其不亦謂之大歟。佛以一音演說法。眾生

(49)

隨類各得解。經之明文。懸記今日。故以譯經傳宗二科。系之慧學之下。以著見 吾教之統緒焉。

譯經科一 漢迦葉摩騰者

西竺人也。善大小乘。素以佛法遊化諸國。甞至一小國。而大國來侵。騰為講金光明 經以却之。於是聲振五天。永平七年辛卯。帝夢金人佩日光飛于殿廷。旦問其臣王遵 傅毅曰。此何祥哉。傅毅進曰。周昭王二十四年四月八日。常星不現。太史蘇由記之 曰。西國聖人有所謂佛者生焉。千年之後聲教乃至。陛下所夢殆其神乎。於是遣蔡愔 秦景等十八人。西求所夢者。至大月氏國。遇騰與俱。以十年甲午至洛陽。獻釋迦像 并貝葉諸經。詔舘於鴻臚寺。設所獻於南宮清涼臺。并關陽顯節陵上。而祠拜焉。後 於洛之西雍門外。別營白馬寺。以徙居之。白馬者。西方相傳謂。昔有惡王欲盡毀諸 塔廟。而王之白馬忽繞塔悲鳴。王悟遂停毀。人賴其德。故塔廟之建。類多以白馬名 焉。寺則因摩騰始居鴻臚寺而名也。帝甞幸其寺。騰進曰寺東何舘。帝曰昔地忽隆起 如阜。夷之復然。夜有光怪。民以聖塚呼之。疑其為洛陽地神也。故祀之至今。騰曰 噫非也。子。讀中印土金藏詮曰。如來示滅百年。阿怒伽王造八萬四千寶塔。填佛舍 利其中。耶舍尊者以手掩日。出種種光。徧虗空界。役諸鬼神捧塔。同時而葬。葬東 支那土者十有九處。此其一也。帝大驚。即駕幸聖塚。有圓光現塚上。三身現光中。

侍衛呼萬歲。帝且喜且悲曰。非西來大士。朕安知大聖垂祐哉。詔受制度於騰而塔其 上。塔九成。高五百尺。越明年。光又現。天香郁然。於塔頂有金色手尺許。如出琉 璃中。駕至拜贍。而光隨步武旋繞。自午及申而滅。時梵僧伽摩羅等九人適至。禮而 歎曰。我於竺乾所見者三處。今復獲見此。非緣幸耶。沒於洛陽所住寺。

漢竺法蘭者

中天竺人也。幼從師出家。日誦經論數萬偈。五天學者舉師之。至月氏。適與漢使愔 景遇。復得迦葉摩騰。相率東游。其志固已決矣。然諸學者。苦遮挽不使行。於是崎 嶇間出佗道。會騰於洛陽。明帝勞尉。勤至。頃習漢語。譯所獻十地斷結。佛本生。

法海藏。佛本行。四十二章經等五部。今僅存四十二章。其餘皆以亂離散失。

初武帝之開昆明池也。得黑灰於池深處。人無識者。或以問東方朔。朔曰可問西域道 人。及是而問蘭。蘭曰此過去劫。世界壞時。劫燒灰也。蘭後終於洛陽。壽以貌觀 之。若五六十者。

漢安清

字世高。安息國王之適子也。幼以孝聞。博學無所不知。甞聞燕語。謂人曰。當有餉

(50)

食者至。已而果至。俊譽被西域。家居一飯奉身。王薨。既除服。即讓位叔父。為沙 門。讀契經。尤精阿毗曇。而禪經略盡其妙。歷化諸國。桓帝初。至中國。即通華 言。其先後所譯經。凡三十九部。詞達義明。學者宗之。宿命神迹甚著。靈帝末。關 中大亂。曰我當如江南。有問其故者。答曰我前生比丘也。有同學性嗔。每乞食稍逆 意。輒切齒檀越。如是者二十年。時我將如廣州償宿負。與之訣曰。若明經又精勤。

但多怒。死有惡報。我得道當先度若。既至廣。會宼亂。道逢惡少年。唾手㧞刀曰。

得汝矣。遂見殺。今同學報在廬山。我可無往而負初心哉。䢼亭湖神廟甚靈。能分風 送往來之舟。有取神竹者。未許而斫。怒覆舟。植竹斫處。過者雀息汗下。清同舟三 十輩。奉牲請福。神輙降語曰。舟有沙門可延致。清至。神復語曰。我果不能逃子別 時語。今家此湖。千里皆所轄。坐多嗔。故致惡報。然好施。故致寶玩。故人情所鍾 遠來。悲欣兼抱。然旦夕且死。恐穢江湖。當遷死山西澤中。計必入地獄。有縑千疋 并雜寶物。幸為我建塔寺。資冥福也。清曰。吾遠來又久別。何不出形。相勞苦乎。

神曰。形醜異。奈何。清曰。第出之。無傷也。於是出其首帳中。則大蟒也。清作梵 語呪之。蟒若雨涕者。俄不見。清舟未發。有美少年。盛衣冠。跪清前。若致謝狀。

清又呪之乃去。舟人問誰氏。曰廟神也。自是廟如丘墟。而蠎竟斃西山澤中。今潯陽 蛇村是也。清至南昌。建塔造寺。始號東寺。今俗呼為大安云。清因至廣州。而求曩 昔害己少年。舘其家敘前事。相向感歎。且曰。吾尚有餘報。在會稽。今當往。而少 年願必俱至。越行市中。或相毆。悞擊清。遂卒。清本王種。西域之至中國者。舉謂 之安侯。則中國之封爵。雖外國。知所重如此。沙門道安以清所譯經。辭暢義足。誠 與親稟慈尊無所異。

漢支樓迦讖者

本月氏人。性姿純敏。以嚴淨毗尼著稱。志弘大法。靈帝時至洛陽。光和中平之間。

譯般若道行首楞嚴等經。又譯阿闍世王寶積等十餘部。後不知所終。

漢竺佛朔者

齋道行經。自天竺至洛陽。光和二年出般舟三昧經。支讖傳梵語。河南孟福張連 筆 受。

漢優婆塞安玄者

安息國人。性沈鷙。愽極羣書。靈帝末至洛陽。以功稱騎都尉。而以荷法為己任。與 沙門嚴佛調出法鏡經。玄口授梵語。而佛調筆受。

佛調臨淮人。少頴悟好學。亦有都尉之稱。傳譯之妙。不減安侯。又撰十慧傳。時有 沙門支曜康巨康孟詳者。皆於靈獻時。以慧學獲譽京洛間。曜譯成具定意。小本起等 經。巨譯問地獄事經。孟詳譯中本起。及脩行本起兩經。此經乃沙門曇果。得於迦維

(51)

羅國。同竺大力者譯之。而未善者。

魏康僧鎧者

嘉平之末。至洛陽。譯郁伽長者等四經。

魏曇諦者

正元之中。至洛陽。譯曇無德羯磨法。

魏帛延

不知何許人。有才智。甘露中至洛陽。譯無量清淨平等覺經六部。不知所終。

吳康僧會

其先康居國人也。父商於中夏。往來海上。遂家於交趾。生會。會幼孤為沙門。弘雅 有識量。篤志好學善屬文。孫氏有江左。佛教未化。會志在振興。赤烏十年。至建 業。營立茆茨。設像行道。國人初見沙門。驚異之。有司以聞。權曰是漢明帝所夢。

佛神之遺風耶。詔至問狀。會曰如來大師。化已千歲。然靈骨舍利。神變無方。昔阿 育王奉之。為塔至八萬四千。此其遺迹也。權曰舍利可得乎。曰可得。權曰。苟可得 則當為塔之。不然面謾之罪其無赦。會請期以七日。於是戒其屬曰。法之廢興。在此 一舉。宜加意焉。至期無應。又展七日。又無應。權曰。果面謾我。趣烹之。會懼更 請展期。以死求之。又七日夜。聞有聲鏗然出缾中。視之五色之光錯發。大呼曰。獲 舍利矣。黎明進之。權與公卿聚觀。大驚曰。希世之瑞也。會因言。舍利威神。一切 世間無能壞者。權使力士碎之。砧椎俱陷。而光明自若。於是塔之佛陀里。又為寺號 建初。誌其始也。教法因大興。權薨。皓嗣位。不道。盡毀神祠。波及寺宇。臣寮諫 曰。先帝感瑞創建。其可毀哉。遣張昱詰會。會挫其詞理。昱屈乃去。會送至門。昱 指寺傍淫祠曰。玄化遠被。近者不革。何哉。會應聲曰。疾雷破山。聾者不聞。非雷 之罪。天下之理。通則萬物懸應。阻則肝膽之間。不啻楚越。昱以會才高聞。皓迎至 之。問曰。佛之所謂善惡報應可得聞乎。對曰。明主以孝慈治天下。則赤鳥翔而老人 現。以仁德育萬物。則醴泉洌而嘉禾生。善既有瑞。惡亦如之。故為惡於隱。鬼得而 誅之。為惡於顯。人得而誅之。易稱。積善餘慶。詩言。求福不回。雖儒典之格言。

即佛教之明訓。皓曰。然則周孔已明。安用佛教。對曰。周孔不欲深言。故粗示其 略。佛教不止淺言。故詳示其要。皆為善也。聖人唯恐為善之不多。陛下以為嫌。何 也。皓無以詶之。遂罷。宿衛治圃。得金像。皓使置穢處。蒙不潔。以為咲樂。俄得 腫疾。呻吟徹晝夜。卜之曰。坐犯大神。禱諸神祠不效。宮人有奉佛者曰。盍亦禱諸 佛乎。皓悟迎像殿上。龕而供事之。且請會說法。會指其理要曉譬之。皓求讀沙門戒 本。會取本業百二十五願。分二百五十事。以示皓。而使皓於行住坐臥。增益其善

(52)

意。皓既受五戒。疾良已。乃嚴飾其像。而身事之。凶虐為稍減。會譯小品六度集雜 譬喻等經。注安般守意法鏡道樹三經。天紀四年四月吳亡。九月會歿。晉咸和中蘇峻 叛。火所建塔。司空何充復脩完之。平西將軍趙誘謂人曰。言塔有光誕也。俄光五色 出塔頂。誘肅然增敬。又於寺東。重造小塔云。

會未至吳時。有優婆塞支謙字恭明。一名越。本月氏人。又有支讖支亮。亮字紀明。

學於讖。謙又學於亮。博觀羣書。通六國語。為人頎瘠而黑。眼白童子黃。時為之語 曰。支郎眼中黃。形軀雖小是智囊。獻帝末避地于吳。權召見悅之。拜為博士。使輔 東宮。吳志略之云。

吳維祇難

天竺人也。世以火祠。奉異道法。有小乘沙門。解呪術。遠行而暮。就難家求宿。難 忌釋子。而宿之門外。沙門戲以呪術。滅其所事之火。難乃迎沙門入室。而火復然。

難大神異之。遂歸命佛乘。棄火祠。事沙門。為和尚。出家受三藏精義。又善四含。

遊化諸國。黃武三年。與竺律燄者同至武昌。齎法句經梵本。翻譯之。難律燄皆未善 華言。故經辭多質。晉法立更譯之為五卷。法巨筆受。詞始達意。立又別譯小經百餘 本。永嘉之亂多亡失焉。

晉竺曇摩羅剎

此云法護。其先月氏人。姓支氏。後家燉煌。八歲棄家師事沙門竺高座。日誦萬言。

性純粹苦行篤學。武帝時。京師寺像雖崇麗。而方等深經未至。護慨然隨師遊歷西域 諸國。凡三十六種。異言異書。皆精研無遺。遂東歸。自燉煌至長安。隨軒譯寫。為 晉文。如賢劫法華光贊等百六十五部。以行世。法被中華。護力也。護山居每漱㵎 中。樵者穢㵎側。㵎為涸。護歎曰。人之無德。致清泉不流。苟無以給。正當移去 耳。俄泉流如故。後立寺於長安青門外。聲稱甚遠。眾常千人。惠帝西奔開中擾亂。

護與弟子東下。至澠池而歿。壽八十八。世號燉煌菩薩。

晉朱士行

頴川人。有氣節。棄家嘿自窮經。讀竺佛朔所譯道行經。恨文簡古弗盡佛意。甘露五 年。如雍西。渡流沙。至于闐。得旁行書正本。遣弟子不如檀。此言法饒。送洛陽方 發。有小乘學者。白王曰。不當使婆羅門書入漢地。恐亂正典以聾盲其人。王入其語 留之。士行乞火其經以驗邪正。遂投經火中。火滅而經自若。國人大神之。乃得。行 至陳留倉垣水南寺。有天竺優婆塞竺叔簡。道士無羅叉。同譯。為放光般若。皮牒故 本。今在豫章大安寺。行歿於于闐。壽八十。闍維身不散。祝曰。若真得道。法當毀 敗。應聲而散。收骨為窣堵波。

(53)

晉帛尸棃蜜多羅

此云吉友。西域國王子也。讓位於弟。如吳泰伯。出家東游諸國。永嘉中至關中。值 亂渡江。止建鄴建初寺。世呼為高座。丞相王茂弘見之曰。我輩人也。太尉庾元規。

光祿周伯仁。太常謝幼輿。廷尉桓茂倫。一時名士。皆造門結好。聲名著縉紳間。友 甞對導解帶槃薄。尚書令卞望之適至。友正容肅然。人問其故。對曰王公風鑑期人。

卞令範度格物。吾正當以是應之耳。桓廷尉欲為友作目。久而未得。或云尸棃蜜可謂 卓朗。桓絕欲以為盡品題之極。大將軍王處仲在南夏。聞友為諸公器重。心未然之。

及見。不覺欣然致敬。周顗為僕射領選。臨入局。過語。歎曰為朝廷選賢。得如君 者。真令人無媿耳。顗歿。友尉其孤。對坐作梵唄。清響凌雲。又呪語千餘言而去。

導曰。外國之不為富貴所惑者。有君一人而已。友咲曰。若使我如諸君。今日豈得在 此耶。時傳以為名言。友高簡不學晉言。以持呪稱。初江夏未有呪。友譯孔雀明王經 諸神呪。以授弟子覓歷。咸康中歿。壽八十餘。友好於石子岡行頭陀。遂葬其地。成 帝為樹剎。塚側有沙門亡其名。自關右來為造寺。號高座。

晉僧伽䟦澄

此云眾現。罽賓國人也。淵懿有識量。博究三藏。特善禪數經。誦阿毗曇毗婆沙。精 入其義。縱浪諸國。以弘化為己任。苻堅建元十七年。至關中。初大乘經典未廣。禪 數學方盛。現既至。道俗歸之。以為法匠。秘書郎趙正。請出阿毗曇毗婆沙梵本。與 道安等宣譯。現口授。外國沙門曇摩難提筆綴其文。佛圖羅剎宣譯之。秦沙門敏智潤 以詞。建元十九年四月集譯。至秋方畢。又以婆須蜜胡本自隨。明年與曇摩難提僧伽 婆共執梵本。沙門佛念宣譯。慧嵩筆受。道安法和對挍。現有威儀。關中追法焉。後 不知所終。

晉曇摩難提

此云法喜。兜佉勒國人。齠齓棄家。性慧敏。覆誦增一阿含經。有名諸國。志弘教 法。冐流沙東來。苻堅建元初至長安。堅延見恩禮特重。中土未有四含。武威太守趙 正者。請出其本。時慕容冲叛軍興。關中擾動。正為法忘死。力請不已。於是與道安 集義學。譯中增一二阿含。并先所出毗曇心三昧度等。佛念傳譯。慧嵩筆受。凡兩年 而就。及姚萇兵連關內。世路艱阻。辭歸西域。

晉佛圖羅剎

不知何國人。純粹有高行。該覧傳記。閑習漢言。久游中夏。宣譯梵本。見重於世 云。

晉僧伽提婆

(54)

此云眾天。姓瞿曇氏。罽賓國人。少學道。專以求師為急。研味三藏。尤善阿毗曇 心。甞誦三法度論。以為入道之徑。為人有威儀。進止堪覩。鑑識深渺。恂恂善誘 人。苻堅建元初至長安。初僧伽䟦澄。曇摩難提所譯。婆須蜜。二阿含。毗曇廣說。

三法度等。凡百餘萬言。慕容之難。兵戈驚擾。未盡意旨。而道安又棄世。不及刊 正。後東山清平。提婆乃與冀州沙門法和講究。稍習華言。因知前所出經舛訛。提婆 更出阿毗曇廣說眾經為證。會姚興王秦。法道特盛。法和入關。於是提婆渡江如匡 山。為慧遠所賓禮。以大元中。請出阿毗曇心。及三法度等。譯於般若臺。隆安元年 遊京師。一時名士。爭先願見。又為瑯琊王珣所賓禮。延請於其舍。講阿毗曇。名僧 畢集。提婆徇義。吐詞粲然成文。時王彌在座。感悟增敬。珣問法網。道人阿彌所得 如何。答曰。大略全是。小未精到耳。明年珣又集京師義學沙門慧持四十餘人。更請 重譯中阿含。罽賓國沙門僧伽難叉執梵本。提婆翻為晉言。書成。妙極意得。世祕重 之。其在河洛。凡譯眾經百餘萬言。後不知所終。

晉竺佛念者

涼州人。少年出家。有敏識。為人慈和。學兼內外。曉華戎之音。名著關中。秦建元 中。僧伽䟦澄曇摩難提譯諸經。時多名流。念獨出其右。至譯增一阿含。念多析別研 練。盡其義味。兩年乃畢。自世高支謙以來。無如念者。故為苻姚兩朝譯人之冠。又 出菩薩瓔珞十住斷結曜胎中陰等經。方就緒未定藁。遂臥疾終于長安。道俗嗟惜焉。

晉鳩摩羅什

此云童壽。天竺人也。世為相國。大父達多有重名。父炎將嗣相位。避之出家。東度 葱嶺。龜茲王聞其名。郊迎之。尊以為國師。王有妹年二十。才敏絕人。諸國交聘不 許。及見炎逼以妻之。生二子。其一羅什。其一則弗沙提婆。始什之妊也。其母慧解 倍常。聞雀黎大寺多名僧。有得道者。呼女伴往聽法。忽通天竺語。難問鋒出。有達 麼瞿沙者。見曰。是必孕智子。為說舍利弗在胎時事。什生七歲。母因野行。見塚 骨。從炎乞出家。炎不可。因不食六日。氣如縷。乃許之。遂與什俱落髮。母以專精 禪觀。獲初果。什誦經日千偈。偈三十二字。凡三萬二千言。義亦自通。龜茲人方加 禮事。母輙擕什避去。遊諸國。什九歲。渡新頭河。至罽賓。師事異僧槃頭達多。受 雜藏中長兩阿含。凡四百萬言。達多奇之。什自是聲稱達王。王集異道。立論相攻 難。異道慢什年小。不為備。什乘隙折困之。異道媿伏。王設上供。差大僧營視。惟 恐其去。年十二。母擕還龜茲。而諸國交聘以好爵。悉不應。已又擕至月氏。北山尊 者見之。謂其母曰。此沙彌使三十五歲。毗尼無玷者。度人如優波鞠多。不爾正一俊 法師耳。至沙勒。頂戴佛盋。私念盋大而輕如此耶。即重不勝。失聲下之。母問其 故。曰兒心分別。故盋輕重耳。遂留沙勒一年。愽覧五明諸論。及陰陽星算。皆妙達 其要。沙門喜見勸王請什開法。曰。當有二益。國中比丘。耻不及之。而加精進。龜

(55)

茲王必以為尊什。是敬己也。來脩舊好。王然之。於是會道俗如其勸。什真率忽繩 墨。或者疑之。時有莎車王子須利耶跋陀。參軍王子須耶利蘇摩兄弟。皆棄國位為沙 門。蘇摩尤才辯。甞為什說阿耨達經。以陰界諸入。皆空無相。恠而問曰。此經乃壞 破諸法至是耶。因共研覈大小乘。移時。而什悟。歎曰。吾昔於小乘。如以鍮石為 金。遂受中百二論。十二門觀等。溫宿國龜茲之北境也。有異道。立義擊鼓。求論 辯。什適隨母在焉。卒挫衂之。自是名重葱左。居龜茲。廣說諸經。學徒自諸國來者 雲委。尼阿竭耶末帝。王女也。博觀羣經。已證二果。聞法欣躍。更請開演。什益分 別諸法本空。陰界假名非實等法義。聽者曉悟。年二十。即王宮。從卑摩羅叉受戒。

學十誦律。頃之母謂龜茲王白純曰。汝國尋衰柰何。謂什曰。方等深教不可思議。傳 至東土。惟爾之力。但於汝無利。惜哉。什曰。必使大化流傳。雖苦無所恨。母以為 然。尋往天竺。進登三果。什獨留止國之新寺。後於寺側。得放光經。而文字隱蔽。

不可讀。什心知其魔。不為動。既而可讀耳。聞空中語曰。智人何用此書。什曰小魔 敢爾。留二年。益習大乘經論。龜茲王為張金座錦耨。使坐以說法。什以其師盤頭達 多未悟大乘。請往化導。俄其師至。什為先說德女問經。蓋以其多明因緣空假。而昔 與師俱所不信者。師謂什曰。汝於大乘見何異相。而遽尚之。什曰。大乘深妙。有法 皆空。非小乘滯相偏局可擬也。師曰。汝言一切皆空。甚可畏也。汝亦知捨有愛空之 患乎。昔有狂人。使工績縷。工已極其細好矣。狂人猶以為未。工指空曰。此縷也。

狂人曰。我何不見。工曰縷細。我良工且不見。況他人乎。狂人喜厚餉之。汝之空法 正類此也。什曰。小乘執有。大是顛倒。如人病目。見空中華。以為實有。坐以待 果。要人共甞。其不為明目者所咲乎。於是達多悟。禮什為師。西域諸國。咸伏什神 異。其說法時。諸王皆長跪坐側。令什踐而陞座焉。苻堅聞之。久有迎什意。建元十 二年。丁丑正月。太史奏云。有星現外國分野。當有大智人入輔中國。堅曰。朕聞西 域有鳩摩羅什。將非此耶。乃遣驍騎將軍呂光等。率兵七萬。西伐龜茲。謂光曰。若 獲羅什即馳驛送之。光軍未至。什謂龜茲王曰。當有勍敵。從日下來。宜恭承之。勿 抗其鋒。王不納。發兵拒光。大為光所破。遂獲什。光見其齒少易之。強妻以龜茲王 女。什不可。光曰。道士豈復非氣血生耶。尚何辭。乃飲以醇酒。閉之密室。光還中 路屯師山下。什曰。宜從屯隴上。光不納。夜果大雨潦起。水深數丈。死者數千人。

光異之。光欲留王西國。什曰。推運揆數。此不宜留。前有福地可居。還至凉州。聞 苻堅已為姚萇所害。於是竊號河右。屬姑臧。一日大風。什曰。不祥之風。當有姦 叛。然不勞而自定。俄有叛者。尋皆殄滅。沮渠蒙遜。先推建康太守段業為主。光遣 子纂。率眾討之。時論以業烏合。纂有威聲。勢必全克。光以訪什。答曰。此行未見 其利。纂果敗於合黎。會郭黁起兵。纂軍輕騎還。又為黁敗。僅以身免。

中書監張資病。光博營救療。外國道人羅叉云。能瘥資病。光喜絡賜不貲。什知叉誑 詐。告資曰。叉不能為。徒煩費耳。冥運雖隱。可以術試之。乃以五色絲作繩。結之 燒為灰末。投水中。灰若出水還成繩者。病不可愈。灰浮為繩自若。未幾資亡。光亦

(56)

尋卒。子紹襲位。纂殺之自立。有豬生子三首。黑龍升井中。蟠臥殿前。比旦失之。

纂以為瑞。號殿為龍翔。俄又升於當陽宮門。又改為龍興門。什曰。比日潛龍出遊。

豕妖呈異。龍者陰類。出入以時。今屢見災也。是必下人有謀者。宜克己脩德。以答 天戒。纂不納。竟為從弟超所殺。什在涼州積年。呂光父子。既不弘道。故蘊其深 解。無所宣化。姚興遣姚碩德。西破呂隆。迎至為國師。初延入西明閣逍遙園。譯出 眾經。多所暗誦。又覽舊經紕繆。與沙門僧叡僧肇等八百餘人。傳受其旨。更出經 論。凡三百餘卷。僧叡才識高明。常隨什傳寫。什每為叡言。西方辭體。特重文制。

其宮商體韻。以入管絃為善。凡覲王見佛。必有讚德。經中偈頌。皆其式也。但翻梵 為秦。失其蔚藻。雖得大意。殊乖文體。正如嚼飯飼人。非徒無味。乃令人嘔噦也。

什甞以頌贈法和云。心山育明德。流薰萬由延。哀鸞孤桐上。清音徹九天。凡十偈。

詞喻皆爾。雅好大乘。志在敷演。常歎曰。吾著筆大乘阿毗曇。非迦旃延比也。無深 識者。因悽然而止。著實相論二卷。注維摩經。皆肆筆成文。無所竄定。興奉之若 神。甞講經於草堂寺。興及朝臣大德沙門千餘人。肅容觀聽。興曰。法師才明超悟。

海內無雙。何可使法少種嗣哉。遂以妓女十輩。逼令受之。什亦曰。定中常見小兒登 吾肩。欲障也。自是不住僧坊。別立廨舍。諸僧或欲效之。什乃聚鍼於盋謂曰。若能 食此乃可耳。因舉匕進鍼如常食。卑摩羅叉律師。什受律師也。至則欣迎盡禮。卑摩 未知被逼事。問曰。汝於漢地有大緣。受法者幾何人。什曰。經律未備。新經皆什所 傳。三千餘人。相從授法。但什以業重障深。於律有缺。不能深弘耳。杯渡比丘在彭 城。聞什在長安。歎曰。吾與此子。戲別三百餘年。相見杳然未期。遲有遇於來世 耳。什未終夕。日覺四大不愈。乃口出三番神呪。令外國弟子誦之。以自救。未及致 力。轉覺危殆。於是力疾。別眾曰。因法相遇。殊未盡心。方復後世。自以暗昧。謬 充傳譯。所出經論。唯十誦律。未及刪煩。若義契佛心。焚身之日。舌不焦壞。遂終 於逍遙園。偽秦弘始十一年八月十二日。晉義熙五年也。闍維果舌存焉。晉書有傳。

晉弗若多羅

此云功德華。罽賓人。少出家。精研三藏。而嗜味十誦。以奉持毗尼。為學者宗尚。

秦弘始初。至關中。姚興延見。如禮羅什。見必增敬。六年十月集義學僧數百人於中 寺。延請多羅。出十誦梵本。羅什翻為晉文。方半而羅什歿。學者痛之。

晉佛陀䟦陀羅

此云覺賢。迦維羅衛人。甘露飯王裔也。大父達磨提婆。此云法天。旅游北天竺。因 家焉。父達摩脩耶利。此云法日。與母俱蚤世。跋陀養於舅氏三歲矣。其從祖有鳩婆 利者。愛其慧敏。度為沙彌。年十七。受業禪師佛大光。既登具。益精經律。僧伽達 多久與同學。而識其神俊。然所造詣則未之知也。游罽賓國。坐密室中䟦陀遽來。問 何自。曰。暫往兜率致敬彌勒。語卒不復見。達知其已證聖矣。秦沙門智嚴至罽賓。

(57)

請跋陀宣授禪法於東土。許之。於是歷六國。至交趾既附舶。望見海島指以語眾欲游 焉。舟人以風順不肯留。俄而轉風。舶至島下。眾咸以為神。於是一舟聽其進止。有 頃欲發。䟦陀又止之。發者果覆沒。忽中夜呼眾欲急發。眾方寐不應。跋陀乃自整帆 獨發旋。賊掠餘舶。至青州。聞什在長安。往從之。什倒屣門迎大悅。恨相得之晚。

議論多發。藥謂什曰。公所釋未出人意。而致高名何耶。什曰。吾年運已往。學者妄 相粉飾。公雷同為高。可乎。秦太子泓延至東宮。對什論法。問曰。法云何空。答 曰。眾微成色。色無自性。故色常空。又問。既以極微破色。空。復云何破一微。答 曰。諸師或破析一微。我意不爾。又問。微是常耶。答曰。以一微故眾微空。以眾微 故一微空。寶雲譯出此語。不解其意。皆謂跋陀所計。微塵是常。他日更請。跋陀 曰。法不自生。緣會故生。緣一微故有眾微。微無自性。則是空矣。寧當言破一微 乎。

秦既崇向出入宮闕者三千餘僧。賢靜退頹然而已。偶謂弟子曰。昨見天竺五舶俱發。

眾聞為顯異。而賢有弟子。自言得阿含果。有以飛語聞者。禍起不測。眾多遁去。賢 不以為意。僧[((素-糸)*力)/石]道恒曰。佛猶不聽說己所得法。五舶之說。何所窮 詰。又弟子誑惑。互生異同。於律有違。理不同止。賢笑。與慧觀等四十餘人渡江。

姚興驚。詬[((素-糸)*力)/石]等。即遣使追之。不可。遂至匡山。沙門慧遠。迎待甚 勤敬。遣門人曇邕。致書關中。解其擯事。又請出譯禪數諸經。五舶果至。遊江陵。

道化益盛。施者奔走焉。跋陀不受。持一盋行乞而已。宋武帝為太尉。討劉毅。在江 陵。陳郡袁豹。為長史隨府。䟦陀甞從豹乞。未饜辭退。豹曰意似未足。䟦陀曰。檀 越施心有限耳。豹呼左右益飯。飯果盡。豹大慚。即問慧觀而知其為人。竟啟太尉。

請相見。邀與俱止京師。道場寺沙門支法領。於于闐得華嚴前分三萬六千偈。未有宣 譯。內史孟顗。右軍褚叔度。講䟦陀譯之。沙門法顯。游西域得僧祗律。請䟦陀譯。

語在顯傳。䟦陀譯觀佛三昧經六卷。泥洹及脩行方便等論十五部。一百十七卷。元嘉 六年沒。壽七十二。

新脩科分六學僧傳卷第一(四明胡泰之刊)

(58)

新脩科分六學僧傳卷第二

淛東沙門 曇噩 述 慧學

譯經科 宋佛䭾什

此云覺壽。罽賓國人。少受業於比丘之善彌沙塞部律者。於是以毗尼嚴身。以禪那洗 心。景平元年七月至揚州。其年冬。集眾龍光寺。譯彌沙塞律三十四卷。為五分律。

親執梵本。沙門道生慧嚴筆受。侍中瑯琊王倈為檀越。明年四月。又抄出戒心羯磨 法。後不知所終。

宋曇摩耶舍

此云法明。罽賓國人。少好學。年十四為弗若多羅所知。既長標致特高。該通經律。

有異能解。甞習禪觀。時以比浮頭婆䭾。孤行山澤。往往衝虎。每坐樹下。歎曰。年 已三十。乃未得果。何其懈哉。至忘寢食。以精苦悔先罪。乃夢。博叉天王勸以游方 觀道。不當自善。曰道可致。不可求也。然以非分強求。雖死無所獲。乃游諸國。以 隆安中。至廣州白沙寺。善誦毗婆沙律。時號大毗婆沙。年已八十五。弟子八十五 人。有女子張氏字晉明。清淨自活。從耶舍咨授道要。乃為說佛生緣起。并譯出差摩 經一卷。義熈中。至長安。姚興為前席。與天竺沙門曇摩屈多友善。秦弘始九年。共 譯舍利弗阿毗曇。至十六年乃竟。凡二十二卷。後如江陵止新寺。大弘禪要。學者至 三百餘人。道俗初疑其慢。及見之莫不傾伏。往往定中多見殊祥。人傳以為證果矣。

元嘉中辭還西域。

弟子法度善梵語。佐耶舍譯經。度天竺婆勒子也。勒賈于廣州。而生度於南康。名金 迦。長而出家。獲今名。而不知者。以度為南康人也。度自其師西歸。乃執異見。學 小乘禁方等法。謂無十方佛。性禮釋迦。食用銅盋。不置別器。令諸尼相從。而行悔 罪。止伏地相向而已。尼法弘普明皆受其法。而諸尼多宗習之云。

宋曇無讖

中天竺人。幼孤。母傭織毾㲪。取資以養之。六歲使師達摩耶舍。十歲習小乘五明 學。誦經日萬言。莫有敢抗者。時白頭禪師號宿納。讖攻離不能屈。疑其有異書。求 教焉。禪師以樹皮涅槃經授之。讖讀而悟。乃集大眾悔過。年二十。誦二百萬言。而 大乘諸經。披玩略盡。兄以善調象。獲幸於王。佗日王之白耳象死。王誅之。令曰。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非祀典所載者盡除之。 《北史》 (3)唐武宗皇帝:會昌五年(AD845) ,大毀佛寺,復僧尼為民。 《新 唐書》

……新羅使節到唐長安 89 次,阿拉伯大食使節進入長安 41 次,林邑 24 次,日本 遣 唐使 14 次,真臘(音:立)11 次,師子國

而是「餘味曲包」 ,其內涵至少有以下幾層意蘊: (1)月夜獨酌,借酒消愁是孤 獨。 (2)舉杯邀月,月生人影, 『對影成三人』實際還是孤獨的一個人,孤獨到

早在東晉隆安三年(三九九),桓玄在境內沙汰沙門,令各地「州符求沙門名籍」,且「煎 切甚急」 [註

敦煌寫本〈禪門十二時〉,歌詠勸凡人的計有:S.427,北京 8440(鳥 10)等二件。全 套十二首。體制為「三 韻 、七 韻 、七、七 韻 、七、七 韻 、七、七

見 Chen Jinhua, “One Name, Three Monks: Two Northern Chan Masters Emerge from the Shadow of Their Contemporary, the Tiantai Master Zhanran (711-782),” Journal of the

卷四〈名例四〉 : 「同於資財」 ,頁 88; 《唐律疏議》卷六〈名例六〉 : 「律比畜產」 ,頁

 一、講經文。此為俗講話本正宗。這類作品,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