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GIREP-MPTL 2014國際物理教育研討會參與心得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GIREP-MPTL 2014國際物理教育研討會參與心得"

Copied!
1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119

GIREP-MPTL 2014 國際物理

教育研討會參與心得

張慧貞 彰化師範大學 物理系 wjnchang@gmail.com 2014 GIREP 研討會在 7 月 7~12 日於義 大利,巴勒摩市的 University of Palermo 舉行。 GIREP 及 ICPE 兩項物理教育研討會,每年 輪流在歐洲舉辦。這兩項研討會,近年來皆 能吸引了世界各國,包含歐洲、美洲、亞洲、 甚至非洲等,數百位物理教育之學者參與, 算是國際上相當具規模的盛會。 今年大會之主題,強調學術科教研究成 果與教學實務間的整合與互惠。研討會中邀 請了多位國際上在「物理教育」領域,重量 級的人物提供精闢的大會演講。包含了:1) 來自Harvard University學者 Eric Mazur 延 伸其著名主題 Peer Instruction,論述了The scientific approach to teaching: Research as a basis for course design。Mazur在1990年代初 期就開始在哈佛的普物課程實施「同儕教學」 的教學法,並大量推廣到國際間許多課堂。 近年來,Mazur則強調同儕教學,需建立在 嚴謹的學術研究基礎之上;2)美國「物理教 育」重鎮University of Washington的領航者 Lillian Christie McDermott,回顧其近40年物 理 教 育 研 究 的 歷 程 , 主 講 Discipline-based

Education Research in a University Physics Department;3)來自以色列研究科學史的著 名學者Igal Galili, 主講Considering Physics Knowledge as a Culture,強調相同的術語, 在不同情境下有不同的定義。教科書必須正 視這一些定義上的不一致與衝突,完整的交 代不同定義的用途及區別,此一觀點符合情 境式知識(situated knowledge)的主張;4)來自 巴黎的資深學者Laurence Viennot,主題為 Thinking the content for physics education research and practice,建議教材設計應該尋求 概念間的相容與連結,以促成學生達到心智 上 的 滿 足 感 (intellectual satisfaction) 。 Igal Galili及Laurence Viennot兩位學者,都是對現 行教材設計提出批判,包含內涵的精緻度不 足,結構過於鬆散的弊端,提出了建設性的 改進方案。與筆者近年的研究主題相近,個 人非常認同這兩位學者的觀點,也私下當面 請益,釐清其理念之內涵,頗受啟發。 與會期間,筆者也以口頭發表一篇論文, 標 題 為 Roles of scaffolding in an inquiry-based learning unit of electric circuit。 所發表之論文主旨為,學生參與探究學習, 可能遭受許多挑戰與困難,超越了迷思概念 的範疇,需要教師提供詳細的教學引介及鷹 架(teaching scaffolding)。呼應了Roth等(1997) 及Kirschner等(2006)的論點,也符合社會文 化觀「引介活動」(mediated action)的主張。 這幾年看到「物理教育」研究的蓬勃發 展,研討會中參與的學者及國家數,皆快速 增加。但是,許多新進學者的研究內涵(包含 研究法與學理),似乎仍在重複多年以前(20 年前)的主軸,對於student-centered教學法過 度樂觀,導致其研究結果無法有突破,值得 警惕與自省。 官方網址:http://www.unipa.it/girep2014/

交流天地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C7 國立台中護理專科學校護理科 台中市 主任 C8 中臺科技大學老人照顧系 台中市 助理教授 C9 中山醫學大學公共衛生學系 台中市 助理教授 C10

Department of Physics, Queen's University, Kingston, Ontario; Space Studies Department, Southwest Research Institute, Boulder, Colorado [2007-04-02]. 金牛座

為此,國立中正大學防制藥物濫用教育中心與台灣藥物濫用防治研究學會,在教育部學生事 務及特殊教育司之支持下,將於 2019 年 10 月

威夷大學社會心理學博士。曾任 國家科學委員會特約研究員。榮 獲國家科學委員會優良研究獎、美國東

分類法,以此分類法評價高中數學教師的數學教學知識,探討其所展現的 SOTO 認知層次及其 發展的主要特徵。本研究採用質為主、量為輔的個案研究法,並參照自 Learning

配合小學數學科課程的推行,與參與的學校 協作研究及發展 推動 STEM

STEM 教育課程領導學習社群 參與者 每所參與學校的核心教師團隊成員 每所參與學校的 2-3名課程領導

Department of Physics and Institute of nanoscience, NCHU, Taiwan School of Physics and Engineering, Zhengzhou University, Henan.. International Laboratory for Quantu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