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浸水營古道之使用與維護』問卷調查表2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浸水營古道之使用與維護』問卷調查表2"

Copied!
1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緒論:浸水營古道之使用與維護

作者:蔚桂蘭(E-mail:sgl0218@yahoo.com.tw) Guei-Lan Wei 國立應用科技大學觀光管理系進觀三甲 2094236116 1.1 研究價值:浸水營古道,西起枋寮新開,越過中央山脈,東至台東大武,全長 約47 公里,稜線最高處海拔約一千三百公尺。清道光九年(西元 1829 年),台灣西 部平埔族利用這條路徑,集體移民到東部後山的卑南、大庄一帶,當時這種情形並未引 起清廷注意。一般登山客走訪的路線,是沿著大漢林道從枋寮水底寮出發,經新開到大 樹林後徒步進入浸水營古道,路線如下:水底寮-玉泉村(石頭營)-新開村(崁頭 營)-歸化門-力里-大樹林-浸水營-出水坡-姑仔崙-大武溪-大武。古道在台灣 西部範圍中,由枋寮新開村石頭營聖蹟亭進入至大漢林道經檢查哨及力里小部落,六 儀社營盤址,大樹林駐在所,皆可由車輛到達,另外,大漢林道十一公里處,是從舊 力里部落遷徙而來,仍有數戶原住民耕作,房舍保存良好,從十六公里處起路邊有一 片台灣土產楓春樹。廿二公里處有階梯可以下到山谷,此處瀑布終年不息,但從路邊到 河床,要走三千多個階梯。廿三公里的岔路,往上是到海拔一千六百八十八公尺的大漢 山營區,往東,則是往浸水營古道端點及大武台灣穗花杉自然保護區。而從大漢林道二 十三點六公里公里處進入林班之浸水營古道需步行四至五小時約十九公里至台東加羅板 沿線相關遺址豐富,如力里社、姑仔崙社、茶茶牙頓社,以及傳說中的二個小矮人部落 遺址。同時,林務局台東林管處在古道沿線設立二十二面完整解說牌,適時協助古道上 各處遺蹟導覽解說。因此,走訪「浸水營古道」是相當適合進行生態、考古、登山及文化 深度尋根之休閒旅遊活動。(楊南郡) 1.2 研究動機:農委會林務局(國家森林遊樂區、國家步道)等。近年來,在發展 生態旅遊的政策指導下,各部門積極著手進行各所轄實質環境之軟硬體建設,而在過 去較著重硬體設施的建設取向下,軟體建設較為缺乏,因此成為當前的重要工作,而 軟體建設將能夠輔助硬體建設之成效,並提升觀光遊憩活動的品質。在本地鄉公所極力 推行保護在地歷史文化遺跡,推波助瀾下成立枋寮文史工作協會,與林子邊文化協會, 均為推廣生態旅遊,導覽解說工作;並委請屏東科技大學協助遊客調查,生態資源調 查,設計與發包步道解說牌,陴令遊客達到遊憩教育功能。 1.3 研究目的:解說牌誌系統之規劃設計,必須同時兼顧經營管理之目標及使用者 之需求,而透過解說牌誌系統規劃設計理論與方法的回顧,建立操作性流程,將能夠

(2)

提升未來步道解說牌誌系統的成效,以強化環境教育的價值,達成生態旅遊的深切價值 依據研究動機與研究問題的初步研析,設定本研究之目的如下: (一)建立步道解說牌誌系統規劃設計流程,並以大樹林為入口至大武為出口之 步道系統為研究主體,落實解說牌誌規劃設計之理論與方法。(郭育仁 ) (二)藉由在地耆老及社區解說員的參與及協助,深化解說牌誌之內容, 並與步道經營管理者進行實地踏勘及討論,確保後續經營管理之可 行性,強化解說牌誌系統之整體成果。 (三)透過實例操作中對規劃設計方法及考量之彙整,建立系統化的規劃 設計模式,以提供未來解說牌誌於設置、檢討、評估之參考。 1.4 研究方法:究乃針對步道系統之解說牌誌與遊憩行為進行實質規劃設計,為強化規 劃設計之成果,因此必須藉由詳盡的田野調查、對熟悉環境之人員訪談及 解說牌誌內容撰寫所需資料之回顧及蒐集等方式,以確保本步道解說規劃設計成效。主 要研究方法如下: (一)田野調查法 王安登(2002)認為,一般的田野調查採實地踏勘觀察及訪談 為主要蒐集資料的方法。其中並提到,若能由當地耆老與民眾的陪 同下,隨時運用良好的紀錄方法,將有助於田野調查的成效。 甄曉蘭(2000)亦提出,在田野調查過程中,田野扎記是相當 重要的一環,一方面能有助於資料的管理與分析,另一方面有有助 於問題的釐清。針對研究基地之步道進行現地調查,確認各步道系統之環境資 源特色,並針對重要之環境資源,選定合適之解說基點。由於解說 牌誌系統必須與解說主題緊密結合,因此在進行田野調查的同時, 需確認解說牌誌設置基點、解說主題、牌誌形式等,並運用適當的 工具與方法,紀錄相關訊息及影像,以利後續研究所需。 1.5 文獻回顧法:解說的發展原則

(3)

解說所著重的是促進遊客學習心態,透過解說的過程,讓遊客被引導、 而有依循的接受所欲傳達的訊息。激發遊客學習的心裡,通常是良好的解 說重要的第一步,透過認知的啟發、激起討論與個人感觀,到加入學習的

過程,可提供解說規劃的參考。解說之父Tilden 在 Interpreting Our Heritage 一書中,提出了解說的六個原則(Beck&Cable,1997),而後也成為了解 說教育的重要依據,內容如下: (一)任何的解說活動若不能和遊客的特性或經驗有關,將會是枯燥的。 (二)資訊不是解說。解說是根據資訊而形成的啟示,但兩者卻是完全不 同的。然而所有的解說都包含資訊。 (三)解說是一種結合多種人文科學的藝術,無論講述的內容是科學的、 歷史的或是建築相關的,任何一種藝術多多少少都是可被教導的。 (四)解說的主要目的不是教導,而是啟發。 (五)解說必須針對整體來陳述,而非片面枝節的部分。 (六)對12 歲以下的兒童作解說時,其方法不應是稀釋成人解說的內容, 而是要有根本上完全的不同的作法。若要達到最好的效果,則需要 有另一套的活動。容引導受訪者回答,以獲取本研究所需之資料與訊息。 1.6 步道的定義 依據韋氏字典的定義,步道(Trail)是一條闢建為原野地區的路徑。 其中說明了步道的立地環境本身就是一個較為自然的環境。步道不僅提供 連接其他步道、道路活動區域的機能,在休閒旅遊的遊程中,應被視為自 然環境的一部份(汪荷清,2003)。 林昂儀(2002)認為,步道現以步行使用以獲取遊憩體驗,該步道寬 度在1.8 公尺左右,或以下之道路。該道路如經核准公告,得允許無動力車 輛(如自行車)行走。 黃志堅(2000)認為,步道並不純是從一處至另一處的通道,它是提 供使用者參與許多遊憩活動的機會。步道使用者對這些參與機會有著特別 的興趣,可由他們對步道相關特定活動的追求中顯示出來。 綜合上述之回顧可知,步道所在環境應以較為自然、郊野之地區為主, 能夠提供使用者以其路徑或鄰近其路徑之區域,相關的遊憩體驗機會,讓 使用者獲得其所欲達成的休憩目的。

(4)

1.7 步道的功能

步道提供了一個途徑,讓使用者能夠深入環境、體驗環境,以獲得具

其所期待的目的。綜合Trapp et. al(1991)及郭育任(2005)對步道的研 究,彙整步道所具備的功能,說明如下: (一)休閒遊憩體驗 提供遊客運動健身與休閒遊憩之機會,訓練自我體能,並有益身心 健康。而步道之設置往往能夠深入許多較為特殊之景觀點,沿途 亦可提供賞景及體驗自然之機會。 (二)節能與環保 步道體驗完全無須消耗有害環境之能源,在透過良好設施之規劃設 計下,可將活動中可能造成之環境破壞降到最低。 (三)解說與教育 運用解說系統去引導遊客學習該地區的自然及文化歷史,引導去探 究知覺的、概念的或事實的資訊。 1.8 步道之類別與特性 步道之類別可依據不同性質而作不同之分類,說明如下(整理自郭瓊 瑩,2004;郭育任,2005): (一)依步道資源主題 1.自然性步道 (1)高山:高山地區環境體驗,較具有難度及挑戰性。 (2)郊野:非高山地區,提供一般自然體驗之機會。 (3)海岸:位於濱海地區,提供海岸環境體驗之機會。 2.人文性步道 (1)古道:既有步道,已存在有一定時間,為早期先民重要之行動路徑。 (2)史蹟或歷史事件:具有特殊史蹟,如造林史、開路史等,或曾發生重要戰役、歷史事 件之步道。 (3)古蹟或遺跡:具有特殊古蹟或過往先民遺跡之步道。 (二)依步道開發程度 依據美國國家公園開發程度,將步道分為主要步道、次要步道及原 野步道三類。 1.主要步道 (1)開發程度:路基良好、附指示牌、有排水設施、木板路面。 (2)使用現況:國家公園內主要步道可通到主要據點。 2.次要步道

(5)

(1)開發程度:比主要步道狀況稍差,有指標,路面改善過。 (2)使用現況:連接特殊景點。 3.原野步道 (1)開發程度:一般為原始狀況,路面改善過。 (2)使用現況:只提供有經驗的登山者使用,專至荒野地區。 (三)依資源特性、利用強度及可及性 1.9 國家步道系統依據資源特性、使用方式與可及性,將步道系統分為三類。 1.第一類:鄰近聚落或遊憩區,符合大眾健行及賞景需求,可及性高,且安全便利的 一般性步道。 2.第二類:深入山林自然度較高地區,能滿足自然體驗及生態學習需求,旅程較長, 需基本裝備。 3.第三類:符合自然研究、環境保護及體能挑戰目的之既有山徑。 1.10 研究架構: 1.11 發放問卷對象:行走至浸水營步道中段,或全程走完,於解說牌誌處;枋寮鄉公 所舉辦座談會於席上發放附回郵之問卷,約300 份。預期回收八成。 1.12 抽樣方法:便利抽樣與配額抽樣 浸水營步道環境調查 解說主題確認 步道解說牌誌系統規劃 人員深入訪談和問卷調查2. 遊客遊憩行為的態度 討論與建議

(6)

1.13 統計分析方法:項目分析、信度分析、因素分析。 2.1 問卷設計: 『浸水營古道之使用與維護』問卷調查表 您好: 感謝您百忙之中撥冗填寫此份問卷。浸水營古道是兼具自然資源及文化 史蹟的瑰寶,我們需要您寶貴的意見做為永續經營的參考,請撥出您一些寶貴的時間來填寫這 份問卷,謝謝! 以下資料均做為統計,彙整後將提供林務局作為日後古道經營參考之依據,用 不會洩漏個人資料,請您放心填寫。若有任何問題請來電蔚小姐或寫信至 sgl0218@yahoo.com.tw 高雄應用科技大學觀光管理系上 蔚桂蘭 敬上 2.2 遊憩行為 變項名稱(可複選) 數值類型 答案項內容 引用文獻 1.請問您對浸水營古道的 了解為哪方面? Ordinal scale □ 歷史由來 □ 古道本身現況 □ 古道沿線自然資源 □ 其他 (93-94 年)屏 東科 技大 學 野 生動 物保 育所 彭仁 君教 授研 究計畫 2.請問您曾經走過浸水營 古道? Ratio scale □從來不曾走過 □ 走過一部分(□新 開 部 分 □ 大 武 部 分) □ 全程走完(□由新 開至大武□由大武 至新開) 自行歸納設計 3.您覺得什麼是浸水營古 道初 次 吸 引 您 造 訪 的 原 因? Ratio scale □ 新鮮感 □ 動植物資源豐富 □ 具有人文歷史意義 □ 其他___ 自行歸納設計

(7)

2.3 社會經濟背景 2.4 預期結果: .解說牌設立規範遊客行為 「◎請自行攜帶飲用水、乾糧、遮陽防雨用具及個人藥品。◎請遵守步道指 示、警告標誌,並隨時注意自身安全。◎星星之火、足以燎原,請勿升火煮炊,並請小心 變項名稱 數值類型 答案項內容 引用文獻 姓名 Nominal scale □男 □女 Chou(1999) 年齡 Ratio

scale _______歲 Lee et al.(2004) 年齡 Ordinal scale □20 歲以下 □21-30 歲 □31-40 歲□41-50 歲 □51-60 歲 □61 歲以上 Tsai and Chou(2002) 教育程度 Ordinal scale □國小及以下 □國中 □高中職 □專科□大學 □研究所 自行歸納設計 職業 Nominal scale □服務業□軍公教□金融業□營造業□電子業□運輸業□製造業□大眾傳播 業□通信業□商業□自由業□家庭主婦 □學生□待業中□退休□其他___ 自行歸納設計 個人平均月 收入(新台 幣:元) Ordinal scale □ 20,000 以下 □20,001-30,000□ 30 , 40 , 000□40 , 001-50,000 □ 50,001-60,000□60,000 以上 Tsai and Chou(2002) 家庭月收入 (新台幣: 元) Ordinal scale □ 20,000 以下 □20,001-30,000□ 30 , 40 , 000□40 , 001-50,000 □50,001-60,000□60,000 以上 自行歸納設計 目前居住地 Nominal scale □ 台北縣市 □基隆市 □桃園縣□ 新竹縣市 □苗栗縣 □台中縣市 □ 彰化縣 □南投縣 □雲林縣 □ 嘉義縣市 □台南縣市□高雄縣市 □ 屏東縣 □宜蘭縣 □花蓮縣 □ 台東縣 □澎湖縣 □金門縣 □ 連江縣 Tsai and Chou(2002)

(8)

煙蒂,以免引起森林火災。◎不走捷徑、並勿任意離開步道,以免造成土壤流失及環境 衝擊。 .訪談對象包含步道鄰近社區之耆老、解說員,以及經營管理單位-屏東區管理處之工 作人員、巡山員。而訪談分為兩個時機,一為調查前的訪談,主要希望能對環境特性先 有一定之認識與瞭解,提供現地調查時的參考;其二是在田野調查時,能夠藉由受訪 者的親自伴隨,將重要的環境資源特色與空間位置作為連結,讓解說主題與牌誌設置 地點能夠緊密的結合,例如:木炭窯的位置、日本駐在所及姑仔崙社的地名由來。 .另一方面,透過經營管理單位之人員參與,將重要的經營管理所需之管理性訊息及 重要的林業經營歷史,轉化至解說牌誌之主題與內容,例如:入口牌誌的緊急聯絡方式 步道路線圖等內容。方向指示牌部分,則於每個分叉路口設置,主要內容包括方向指示 里程說明。滿足遊客知性需求。 .除了本研究所運用之訪談方式外,對於解說主題選定之方式,在未來應可適度加入 遊客參與的過程,以問卷或訪談的方法,先瞭解遊客在完成遊憩活動後對步道產生興 趣之主題或問題,作為解說 牌誌設置之參考與依據。 2.5 參考文獻: 一)中文部分 21 世紀的解說趨勢-解說自然與文化的 15 項指導原則,吳忠宏譯,2000, 休閒遊憩叢書2,品度圖書。 上河文化股份有限公司編著,2001,台灣地理人文全覽圖.南島,上河文 化股份有限公司出版。 山崎柄根著、楊南郡譯註,1998,鹿野忠雄,晨星出版社出版。 中.英助著、楊南郡譯註,1998,鳥居龍藏,晨星出版社出版。 王一婷 ,2002,台灣的古道,台北:遠足文化。 王鑫,1986,解說計畫規劃參考資料彙編-環境解說方法與導向,台灣大 學地理學系。 王鑫,1987,解說系統規劃說明書,交通部觀光局東北角海岸風景特定

(9)

區管理處。郭育任,2003a,國家步道識別標章暨解說、指標牌誌系統規劃設計,行 政院農業委員會林務局委託。 郭育任,2003b,解說規劃與步道設置之準則與方法,行政院農業委員會 林務局國家步道設置發展研討會。 郭育任,2003c,國家步道系統藍圖之規劃(一)-國家高山步道與歷史 步道系統,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林務局委託。 郭瓊瑩,2004,國家公園設施規劃設計準則,內政部營建署。 郭育任,2005,森林育樂設施規劃設計準則及案例彙編,農業委員會林 務局。 楊南郡,1996,台灣百年前的足跡,玉山社出版。 楊南郡、王素娥,2004,阿里山鄒族步道系統人文史蹟調查期中報告書,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林務局委託。 二)英文部分

Diment, N.,1998, Not Another Boring Panels, Interpretation, 3(1).

Flink, C. A., Olka, K., & Searns, R.M., 2002, Trails for twenty-first century: Planning, Design, and Management Manual for Multi-use Trails (2nd

edition) Washington: Island Press.

Grinder, A. L. & McCoy, E. S., 1985, The Good Guide- A Sourcebook for Interpreters, Docents and Tour Guides, Ironwood Publishing.

(10)

Ham, S. H., 1992, Environmental Interpretation: A practical Guide for people with big ideas and small budgets. Colorado: North America Press.

Serrell,B.,1996, Exhibit Label: An Interpretive Approach. CA: Altamira Press.

Sharpe, G. W. ,1982, Interpreting the Environment, John Wiley and Sons Inc. Tilden, F., 1957, Interpreting Our Heritage, University of North Carolina. Trapp, S., Gross, M. & Zimmerman, R. , 1991, Signs, Trails, and Wayside Exhibits Connecting People and Place, Interpreter’s Handbook Series. Veverka, J. A., 1994, Interpretive Master Planning, Montana: Falcon Press Publishing Co., Inc.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附表 1-1:高低壓電力設備維護檢查表 附表 1-2:高低壓電力設備維護檢查表 附表 1-3:高低壓電力設備(1/13) 附表 2:發電機檢查紀錄表. 附表

 1932 年提出李克特量表( Likert Scale ),是一種 心理測量量表,通常用於問卷設計,為目前最受調查 研究者廣泛使用的測量方法.

Co-teaching has great potential when defined as a form of collaboration that involves equal partners contributing different types of expertise to the process of planning,

–保護兒童特別調查隊 (Child Protection Special Investigation Team/ CPSIT).

–保護兒童特別調查隊 (Child Protection Special Investigation Team/ CPSIT).

學校的 ESDA 共有七個主要功能模組,分別為:系統工具(ST), 用戶管理(UM) 、調查 管理(SA)、填寫問卷 (DS)、數據輸入(DI)

 國際學生能力評量計畫(the Programme for International Student Assessment,PISA)是.. OECD(Organisation for Economic Cooperation

別忘了 TA 社群公告區填寫 T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