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談教師在資訊科技教育中的重要性 / 1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談教師在資訊科技教育中的重要性 / 1"

Copied!
3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臺灣教育評論月刊,2014,3(7),頁 1-3

資訊科技運用 主題評論 第 1 頁

談教師在資訊科技教育中的重要性

徐式寬 國立臺灣大學師資培育中心教授

一、 前言

教育科技因為將先進科技引入校 園,總是帶給教育者、家長、學生無 限的希望。期待新的科技能夠為教育 注入新希望,提升學生的學習效果, 增進學生的學習動機,帶起教師改革 的動力。 但是,根據過去二、三十年來的 研究,這樣的景況並沒有出現。教育 科技雖然花了政府學校鉅大的經費添 購設備;也讓資訊人員花費龐大的心 力投入各項支援工作,但是放眼教育 現場,教師善用資訊科技的情況並不 普遍。雖然資訊科技日新月異,但是 教師利用資訊的狀況並非如此。很大 程度上,教師最常使用的科技,仍然 為文書處理及網路搜尋。這個現象並 不是臺灣獨有,而是世界皆然。美國 學者 Cuban(2001)所寫的書 oversold and underused,就很形象地說明的這個 現象。Larry Cuban 是歷史學家。他觀 察到的原因是學校文化及課程的固著 與牢不可破。事實上,從教師及教學 的角度來看,也還存在許多問題。

二、 目前存在的問題

首先,我們看到教育科技的設計 中,極少或幾乎沒有把老師及教學考 慮在內。許多科技的開發,如電腦、 手機、平板,或商業軟體套件如 Word、 Excel、繪圖軟體等,其原始目的並非 為了教學。就算是有些所謂的教育或 學 習 的 行 動 應 用 程 式 ( mobile application, 或簡稱 APP),他們也不 一定是為了教師在課堂上的教學而設 計。因此,教師很難找到在課堂上應 用的地方,應該也是不難理解的。我 們 能 夠 敦 請 家 庭 主 婦 用 冰 箱 來 煮 飯 嗎?某一樣家電設計時都有其特定的 對象與目的,我們一般並不要求或勉 強消費者來「跨界」運用。但是為什 麼我們會要求教師拿手機平板來上課 呢?為什麼教師一天到晚都被要求要 拿商業產品來做教學使用,而且似乎 做 不 到 還 會 被 苛 責 呢 ? 這 種 科 技 為 上,教學為下的意識型態,很可疑的 是,似乎很少被提出質疑或批評,使 得老師一直處在弱勢或被壓抑的狀態 下。 第二個問題是,教學是個非常複 雜的過程,但教育科技的推廣者或狂 熱者,會低估了科技要被放入教學過 程中的困難程度,以及教師所需的融 入教學之訓練。我們拿一個非常普通 的「在課堂上能夠播放 PPT」的這樣 一個要求來做例子。我們首先看到第 一線的設備問題。要支援這個教學活 動,後面牽涉到許多的電腦設備的具 備與正常運作的要求。包括電腦和單 槍投影機的具備及正常運作,甚至網 路 的 提 供 及 順 暢 、 以 及 教 室 內 的 燈 光、遮光窗簾的配置,及遙控簡報的 裝置等,都會影響教師在課堂內教學 的順暢度。在更上一層的問題,則是 教師必須要能夠有能力有時間製作良 好的簡報 PPT。內容豐富有趣,緊扣

(2)

臺灣教育評論月刊,2014,3(7),頁 1-3

資訊科技運用 主題評論 第 2 頁 教學內容、恰如其分地能夠引發學生 興趣,但是又不能太多太長或播得太 快,以免學生走馬看花,印象模糊, 或囫圇吞棗,難以吸收。再上一層的 問題,則是老師對於課堂流程與學生 秩序的控制與管理。教師應該要適時 地切入關心學生的問題,檢測學生的 學習狀態,鼓勵已經失去學習興趣的 學生振作精神,避免看到一半睡著。 還要同時兼顧成績好的學生,避免太 過無聊。這些認知與方法,都需要老 師深入地體會,充分練習,才能融入 於其教學技巧中。在傳統的運用板書 來上課的方法上,一般老師都要花費 五到十年的時間才能熟練。而電腦應 該如何用,怎麼用,有哪些可以用等 問題,可能比板書複雜,其融入的困 難 度 更 大 。 但 是 在 老 師 養 成 的 過 程 中,並沒有許多機會學習;許多資訊 研習,在主題與方式上,也不一定能 夠提供教師深入思索融入方法或模式 的機會。 第 三 個 問 題 , 是 教 育 科 技 的 學 者,通常會主張教育科技的目的是促 進學生學習,而忽略了教師在期間所 扮演的角色。或許是受到教育心理學 的 理 論 , 尤 其 是 受 到 認 知 學 派 的 影 響,許多教育科技的學者關心的問題 是,教育科技如何協助學生學習,例 如開發軟體,引導學生發問探索,或 是促進小組討論及合作等等。但是卻 很忽略老師應該要具備什麼素質或經 驗才能帶領這些活動。因此,許多學 者會在實驗室中,沿用理論,把各種 平臺或軟體或網站設計及開發好,然 後找一些老師來訓練兩天,叫他們把 這些實驗性質的教材教出來。但是實 驗結束後,這位老師不會再使用這套 軟體或這個方式來教學。因為這不是 他真正熟悉的,或是真心接受的。我 自己的研究發現,教師會不會在課堂 上為學生設計資訊科技相關的活動或 作業,與他自己本身的資訊素養與經 驗,有密切的相關。教師若自己經常 製作簡報或多媒體的教材,他會帶學 生 設 計 簡 報 做 發 表 的 作 業 的 機 率 較 高 ; 而 他 如 果 自 己 會 做 網 站 分 享 教 材,那麼他會帶著學生做網路上的討 論的機率就比沒有這種能力或習慣的 老師來得大(Hsu, 2011)。因此,若教 育科技不是老師自發地有興趣、有經 驗、願意自己花時間去做很多開發工 作,那麼要被融入其教學設計中,應 該是不太可能的。

三、 重新思考教育科技的目的

這些問題的澄清與現況的分析, 可 以 讓 教 育 科 技 領 域 的 人 再 度 地 思 考,什麼是教育科技的目的?我們應 該不斷地試驗新的科技產品嗎?從電 子書包、行動學習、平板電腦、到翻 轉教室,我們應該不斷地把新科技帶 進校園中,要求老師想出辦法來把這 些科技用到課堂上嗎?還是我們應該 換一個角度,去思考,教育科技如何 可以真正地幫助教師解決迫在眉睫的 教育問題?教師如今面對多樣且多變 的教學環境,包括教育政策的劇烈變 革、多元教學的方法與評量的挑戰、 複雜的學生背景與特性的因應、以及 對於升學與發展之間的抉擇。這些變 動,都是教師目前在第一線面對的挑 戰與問題。而教育科技在這當中,能 夠扮演了什麼角色?

(3)

臺灣教育評論月刊,2014,3(7),頁 1-3

資訊科技運用 主題評論 第 3 頁 我非常敬佩那些真正投入許多心 力,開發出令人驚艷的資訊融入教學 的教案的老師。我知道這個過程非常 耗費心力、而且曠日廢時。但是這樣 的 工 作 , 並 非 每 一 位 老 師 都 能 夠 進 行。我們期待教育界,乃至於教育科 技界的人,能夠更花費心力,開發科 技方法,幫助老師教學。教育科技的 研究的導向,也可以暫時停止追求最 新的科技產品,以及不斷地要求老師 貢獻心力來像海蚌磨珠一般,把尖銳 不平的砂石磨成美麗動人的珍珠(然 後讓學者去發表有顯著影響力的學術 文章)的做法。我們教育科技領域的 人,或許應該更加努力去思考,如何 能夠開發出促進教師教學的方法及輔 助的科技,使得教師在面對日理萬機 的教育問題中,真正能夠獲得科技的 協助。如果真能如此,那麼,或許, 有一天,教育界的人,可以將教育科 技當作是一個重要的教育內涵之一, 而非只是邊緣的一環。而教師也真的 能夠在養成過程中,獲得良好的訓練 及協助,運用資訊科技改善其教學歷 程,獲得真正的教學效益。屆時,有 多少教師使用資訊科技,就不會是個 問題了。 參考文獻

 Cuban, L. (2001). Oversold & underused: Computers in the classroom. Cambridge, Massachusetts: Harvard.  Hsu, S. (2011). Who assigns the most ICT activities? Examining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eacher and student usage. Computers & Education, 56(3), 847-855.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AR & VR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Training 19 HKU e-Learning Development Laboratory.. 接著開始編輯目標影像,按下右方的Click to Upload Overlay Or Click to

從角度 (viewing point) 辨識 AR和VR 的分別 Exterior view..

[r]

Moodle Mobile Edmodo Schoology Google

Case under the Pilot Scheme on e-Learning in Schools of Education Bureau of the Government of HKSAR (2013). Innovative i-Teach Programme ‘A leap

試驗計劃」 教育局資訊科技教育組 香港大學

對外發行。 1 1995 年,星雲大師再次有感於編輯一套面向廣大佛教初

結合夥伴協作學校,與大專院校、出版社及電 子學習平台機構組成專業協作社群,以資訊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