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漢譯佛典《大般涅槃經》敘事研究 - 政大學術集成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漢譯佛典《大般涅槃經》敘事研究 - 政大學術集成"

Copied!
164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國立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系一○三學年度 碩士學位論文. 指導教授:丁. 立. 敏 教授. 政 治 大. ‧ 國. 學 ‧. 漢譯佛典《大般涅槃經》敘事研究.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i n U. 研究生:邱琬淳 中華民國一○四年一月. v.

(2)

(3) 摘 要. 摘. 要. 本論文以漢譯大、小乘《涅槃經》為研究對象,依循經典本身的敘事脈絡, 運用相關的敘事學理論,從情節結構、空間場景、人物形象等敘事要素,分析比 較大、小乘《涅槃經》的敘事特色與思想主題,尋繹兩類經典間的互文性軌跡。 並於敘事文本分析的基礎上,探討佛般涅槃故事敘事策略的轉向與佛教教理承衍 轉變的發展關係。 本論文共為六章,第一章說明本文研究動機、研究範圍,綜述前人研究成果, 說明研究方法及目的。. 政 治 大. 第二章《遊行經》作為小乘《涅槃經》的代表,藉用敘事學的空間理論探討. 立. 小乘《涅槃經》空間敘事的語義內涵,以見小乘《涅槃經》的敘事特色與主題意. ‧ 國. 學. 涵,建立比較大、小乘《涅槃經》的論述基礎。. 第三章以大乘《涅槃經》〈序品〉為中心,依佛陀展現的三次涅槃意象,分. ‧. 析依序出場的涅槃會眾,並探討敘述者介紹各組涅槃會眾時所隱含的敘事聲調。. y. Nat. 說明大乘《涅槃經》敘述者如何建構壯麗宏闊的敘事場景,一掃小乘《涅槃經》. io. sit. 中眾人悲啼不捨的哀戚氛圍,將佛陀涅槃的雙樹空間重構成大乘涅槃空間,奠定. n. al. er. 大乘《涅槃經》的敘事基調。. Ch. i n U. v. 第四章以大乘《涅槃經》的人物敘事為線索,透過對比大、小乘《涅槃經》. engchi. 的出場人物與情節意涵的改寫,說明大乘《涅槃經》承襲小乘敘事資源的同時, 如何改寫故事情節、敘事主題以為己用,並將聖弟子的典範由聲聞比丘改為大乘 菩薩。 第五章以「如來常住不滅」為討論中心,分別從示現說的理論建構、人物的 語言風格,以及事件的重述與改寫,探討大乘《涅槃經》的敘述者如何借用佛陀 語言的權威性與敘事策略,來填補小乘、大乘《涅槃經》在主題思想與故事情節 的落差,進而將小乘《涅槃經》的佛陀入滅改寫為法身常住,實不涅槃。次從時 間類型與敘事結構分析兩類《涅槃經》,說明大乘《涅槃經》以佛陀色身的循環 示現、如來法身的永恆存在打破小乘《涅槃經》的歷史時間,使佛陀般入涅槃敘 事素材超越有為生滅變化,成為涅槃常樂我淨、法性常住無有變異的哲理性論述。. i.

(4) 漢譯佛典《大般涅槃經》敘事研究. 第六章〈結論〉分別從敘事策略的轉向與佛教法義的承衍兩方面,說明大、 小乘《涅槃經》的敘事意涵與文本效應,藉此總結本論文研究成果。. 立. 政 治 大. ‧. ‧ 國. 學.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ii. i n U. v.

(5) 目 次. 目. 次. 摘 要 ................................................................................................................ i. 政 治 大. 目 次 .............................................................................................................. iii . 立. ‧ 國. 學. 表格目錄 ......................................................................................................... vii  第一章 緒 論 ............................................................................................... 1 . ‧. 第一節 研究動機 ........................................................................................... 1 . y. Nat. io. sit. 第二節 涅槃經典概述 ................................................................................... 5 . n. al. er. 第三節 前人研究綜述 ................................................................................. 12 . i n U. v. 一、小乘《涅槃經》的相關研究 ............................................................. 12 . Ch. engchi. 二、大乘《涅槃經》的思想研究 ............................................................. 13  (一)大乘《涅槃經》的涅槃思想研究 ............................................. 14  (二)大乘《涅槃經》的佛性思想研究 ............................................. 14  三、大、小乘《涅槃經》的相關研究 ..................................................... 15  第四節 研究方法與目的 ............................................................................. 17  一、研究方法 ............................................................................................. 18  (一)互文性的研究視角 ..................................................................... 18  (二)敘事學的研究方法 ..................................................................... 19  二、研究目的 ............................................................................................. 20  三、章節安排 ............................................................................................. 21 . iii.

(6) 漢譯佛典《大般涅槃經》敘事研究. 第二章 小乘《涅槃經》的空間敘事......................................................... 23  第一節 《遊行經》的結構空間敘事 ......................................................... 26  一、時間空間化的敘述模式 ..................................................................... 26  二、結構空間的轉化推進故事情節 ......................................................... 29  三、僧俗二分的宗教空間秩序 ................................................................. 32  第二節 《遊行經》的主題化空間敘事 ..................................................... 36  一、三世拘尸城:佛陀涅槃的主題化空間 ............................................. 36  (一)過去世──轉輪聖王之樂土 ..................................................... 36  (二)現在世──佛陀般入涅槃之處 ................................................. 39 . 政 治 大. (三)未來世──佛教信仰之神聖中心 ............................................. 41 . 立. 二、天冠寺葬儀:建構人天交往的主題化空間 ..................................... 42  結 ........................................................................................................... 45 . ‧ 國. 學. 小. ‧. 第三章 大乘《涅槃經》的場景敘事......................................................... 51 . sit. y. Nat. 第一節 大放光明,預示入涅槃 ................................................................. 53 . io. er. 一、出家弟子 ............................................................................................. 54  (一)聲聞僧眾:大阿羅漢悲痛的場景書寫 ..................................... 55 . n. al. Ch. i n U. v. (二)菩薩眾:安住大乘的敘事主題 ................................................. 56 . engchi. 二、在家弟子 ............................................................................................. 57  (一)優婆塞:請佛應供的華麗排場 ................................................. 57  (二)優婆夷:女身不淨的敘事聲調 ................................................. 59  (三)王宮貴族:護持正法摧伏異學 ................................................. 61  (四)護法天神:最後供養功德無量 ................................................. 63  第二節 變林重閣,再現異象 ..................................................................... 64  一、天人身光的光明競賽 ......................................................................... 65  二、魔王波旬的形象轉變 ......................................................................... 66  三、東方無邊身菩薩設供 ......................................................................... 70  第三節 改穢收光,三現涅槃相 ................................................................. 71  iv.

(7) 目 次. 一、小能容眾的雙樹空間 ......................................................................... 72  二、由穢轉淨的空間神變 ......................................................................... 73  三、收光入口的涅槃徵兆 ......................................................................... 73  小. 結 ........................................................................................................... 74  表四. 大乘涅槃經的場景敘事 ................................................................. 76 . 第四章 大乘《涅槃經》的人物敘事......................................................... 79  第一節 純陀身份菩薩化 ............................................................................. 81  一、最後食供的布施功德 ......................................................................... 81 . 治 政 大 第二節 聲聞弟子的退場 ............................................................................. 87  立 一、比丘無智能咨深義 ............................................................................. 87  二、菩薩化的敘事策略 ............................................................................. 85 . ‧ 國. 學. 二、侍者阿難先隱後顯 ............................................................................. 91  第三節 大乘菩薩的登場 ............................................................................. 94 . ‧. 一、付法對象的轉移 ................................................................................. 95 . sit. y. Nat. 二、同名異義的命名策略 ......................................................................... 98 . er. io. 三、菩薩稱號的表義作用 ....................................................................... 100 . al. (一)光明遍照高貴德王菩薩 ........................................................... 100 . n. v i n (二)師子吼菩薩C............................................................................... 102  hengchi U. 小. 結 ......................................................................................................... 104 . 第五章 大乘《涅槃經》的示現理論與敘事策略 .................................. 107  第一節 大乘《涅槃經》義理嫁接的敘事策略 ....................................... 109  一、佛陀「色身示現」理論的建構策略 ............................................... 109  (一)迦葉菩薩反覆詰難如來長壽之說 ........................................... 109  (二)如來宣說「法身常住,色身示現」的新理論 ....................... 112  二、佛陀答辯「法身常住,色身示現」的語言策略 ........................... 114  (一)「唯佛能知」的威權性答辯策略 ............................................. 114 . v.

(8) 漢譯佛典《大般涅槃經》敘事研究. (二)援引譬喻答辯的語言策略 ....................................................... 116  (三)「隨機設教、階段說法」的語言策略 ..................................... 119  第二節. 大乘《涅槃經》情節改寫的敘事策略 ....................................... 121 . 一、佛陀受供與現疾事件的改寫 ........................................................... 121  (一)受純陀食供→化佛無數,普受天人供養 ............................... 121  (二)舉眾皆哀→佛說常住,天人顏貌怡悅 ................................... 123  (三)身患背疾→示疾非病,展顯神通變化 ................................... 125  二、般入涅槃事件的「閃回」與改寫 ................................................... 129  三、建構佛陀「觀念視角」的敘事聲音 ............................................... 132 . 治 政 大 一、歷史佛陀的涅槃 ............................................................................... 135  立 二、色身的循環示現 ............................................................................... 136  大、小乘《涅槃經》的時間類型與敘事結構 ........................... 134 . 學. ‧ 國. 第三節. 三、法身的永恆存在 ............................................................................... 139  小. 結 ......................................................................................................... 141 . ‧. sit. y. Nat. 第六章 結 論 ........................................................................................... 143 . n. al. er. io. 參考書目 ....................................................................................................... 149 . Ch. engchi. vi. i n U. v.

(9) 目 次. 表格目錄. 表一 大乘《涅槃經》內容概要................................................................. 10. 政 治 大. 表二 拘尸城的三世書寫............................................................................. 41. 立. ‧ 國. 學. 表三 《遊行經》的敘事情節..................................................................... 47 表四 大乘涅槃經的場景敘事..................................................................... 76. ‧. n. al. er. io. sit. y. Nat. 表五 大乘《涅槃經》經文與論文章節對照表 ...................................... 148. Ch. engchi. vii. i n U. v.

(10) 漢譯佛典《大般涅槃經》敘事研究. 立. 政 治 大. ‧. ‧ 國. 學.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viii. i n U. v.

(11) 第一章 緒 論. 第一章. 第一節. 緒. 論. 研究動機. 政 治 大 從佛教經典的發展過程來看,佛般入涅槃的歷史事件實為佛教教理發展的重 立. 要契機,印順法師於《初期大乘佛教之起源與開展》一書指出佛陀入涅槃是「大. ‧ 國. 學. 乘佛法」出現的主要原因:. ‧. 佛般涅槃所引起的,對佛的永恒懷念」,為「佛法到大乘佛法」的原動. sit. y. Nat. 力。對佛的永恒懷念,表現在塔寺等紀念,佛菩薩的傳說與理想。1. er. io. 經典記載佛陀臨滅之際,佛陀弟子哀傷悲歎的情緒:眾人感念佛陀孜誨不倦度眾. al. v i n Ch 而佛滅度」,交織成對佛陀的永恆感念。弟子與信眾對佛陀的懷念又表現在具體 engchi U n. 說法「我蒙佛恩,得在學地」2,與雖在學地但自身尚未解脫的悲憾「所業未成, 3. 的事相崇敬與經典的哲理建構上。具體事相的崇敬紀念表現為供奉舍利、起建佛. 塔、聖地巡禮等宗教儀式;經典的內容其一表現在宣揚佛陀過去身為菩薩的利眾 之行與讚揚一生事蹟的「本生」 、 「譬喻」 、 「因緣」等佛傳文學的流傳。其二則是 透過經典撰述建構了圓滿常在的理想佛陀。其中敘述佛般涅槃的過程成為佛教經 典建構涅槃理論與佛陀觀的重要詮釋入徑。佛陀一生的行儀,是佛教教義的最佳 實踐典範,從初期佛典至大乘經典皆有對佛陀入涅槃一事敷演成著。這些描寫佛. 1. 釋印順: 《初期大乘佛教之起源與開展》 (新竹:正聞出版社,2003 年 01 月) ,頁 17。. 2. 〔後秦〕佛陀耶舍共竺佛念譯《長阿含經》卷 4 (CBETA, T01, no. 1, p. 25, c6)。. 3. 《長阿含經》卷 4 (CBETA, T01, no. 1, p. 25, c1)。 1.

(12) 漢譯佛典《大般涅槃經》敘事研究. 陀進入涅槃的經典如何藉由佛陀自身必然的死亡,展現一個超越死亡的實證,正 是本文的研究動機。. 初期佛典中對佛陀涅槃事件的完整記載,最早見於《長阿含經‧遊行經》。 《長阿含經‧遊行經》相當於巴利文《長尼迦耶》中的《大般涅槃經》 。 《遊行經》 的故事時間始於佛入涅槃三個月前,羅閱城的耆闍崛山是世尊遊行的起點,故事 以摩揭陀國王阿闍世遣大臣禹舍詣佛請問攻伐跋祇國之利弊為緣起。佛陀之後在 巴陵弗城、跋祇等地遊行教化,分別向四眾弟子示教說法。遊行途中佛陀開始出 現「舉身皆痛」的涅槃徵兆,但因魔障阿難,致使阿難不知請佛留壽住世,加上. 治 政 大 、波婆城等地遊行說法, 進入三昧捨壽命行。佛陀把握最後的三個月繼續至負彌城 立 然而佛陀接受周那最後的供養栴檀樹耳後,病情加劇。最後佛陀來到預言的涅槃 魔王波旬勸佛速取涅槃,佛陀無奈之餘只能宣告將於三個月後涅槃,於遮婆羅塔. ‧ 國. 學. 處——拘尸城,渡化最後的弟子須跋陀羅,向眾比丘宣說最後遺教。中夜時,佛 陀在娑羅雙樹間禪定入滅。隨後,拘尸城的末羅族負責佛陀葬儀的相關事宜,眾. ‧. 人將佛陀移至天冠寺荼毘火化,故事最後結束在八王均分舍利返國起塔供養。此. Nat. sit. y. 為漢譯佛經中最早記載情節完整的佛陀涅槃故事,具備了後來諸本《大般涅槃經》. er. io. 的故事雛形。學界將敘寫與《長阿含經‧遊行經》相似的佛般涅槃故事情節的經. al. v i n C,另有敘述佛般涅槃故事的「大乘《涅槃經》 相對於「小乘《涅槃經》」 」。 hengchi U n. 典視為「小乘《涅槃經》」。. 4. 「大乘《涅槃經》」亦以佛陀入涅槃為經文緣起,刪除佛陀至各城遊行教化的部. 分,以佛陀在拘尸城娑羅雙樹間臨入滅時為故事序幕。佛陀於晨朝之際展現神通, 宣告今日將入涅槃,除了弟子大迦葉、阿難與阿闍世王、毒蛇等十六種行惡者, 三界眾生皆趕赴娑羅雙樹林間勸請佛陀住世化眾,並各持上妙供具飲食,希望得. 4. 目前學界研究涅槃相關經典,多以「小乘系統」和「大乘系統」為分類。如〔日〕布施浩岳: 《涅槃宗の研究》 (東京:国書刊行会,1973 年) ;屈大成: 《大乘《大般涅槃經》研究》 (臺 北:文津出版社,2003 年 12 月) ,頁 9;湯用彤: 《漢魏兩晉南北朝佛教史》(北京:北京大 學出版社,2011 年 01 月二版) ,頁 332-333。呂凱文則以「聲聞乘」與「菩薩乘」之名區分兩 類經典,兩種分法名異而實同,本文以常見的「小乘/大乘」之名來分別兩類《大般涅槃經》 。 參見呂凱文: 〈以兩類《大般涅槃經》論兩種佛教典範之判教原則的詮釋學轉向問題〉 , 《正觀 雜誌》第 41 期(2007 年 06 月),頁 33-64。 2.

(13) 第一章 緒 論. 到佛陀臨滅時最後供養的殊勝功德。佛陀最後接受工巧子純陀的供養,並且與迦 葉菩薩、文殊師利菩薩、德王菩薩、師子吼菩薩等人開展一連串精采的法義問答, 佛陀示教的主要內容為:如來法身常住實不入滅、一切眾生皆有佛性、涅槃常樂 我淨等大乘涅槃新義。大乘《涅槃經》的故事結束在阿難趕來說經會場,佛陀度 最後弟子須跋陀羅。. 大乘《涅槃經》以舊瓶裝新酒的方式,保留小乘涅槃故事的敘事框架,進而 重構敘事背景、改寫故事情節、人物行動等,將小乘《涅槃經》中凡壽入滅的現 實佛,改寫成大乘《涅槃經》中壽命無量、常住不變的理想佛。對於襲用原有經. 治 政 大 『援用』與『改寫』 「從佛教典範轉移的角度觀之,不少晚後創作的菩薩乘典範是 立 自聲聞乘佛典的敘事資源。」 從佛教思想發展史的角度,呂凱文認為不同佛教典. 典的故實,加以改寫創作而成的大乘經典,呂凱文指出此是佛教典範轉移的過程:. 5. ‧ 國. 學. 範的宣教社群會採取不同的「解釋機制」來鞏固新起的佛教典範。大乘《涅槃經》 敘述者有意識地「援用」與「改寫」小乘佛典的敘事資源,隱含貶抑聲聞乘典範,. ‧. 彰顯菩薩乘典範的敘事聲調,正是佛教典範轉移運動的一個明例。6. Nat. sit. y. 佛經以傳達佛理奧義、修法證界、教誡律儀為核心主旨,無論是粗陳梗概或. er. io. 敘述宛轉的故事情節,都是表達佛理的手段。7大乘《涅槃經》對教義哲理的詮釋. al. v i n Ch 佛教發展中「涅槃」觀念的改變。涅槃是佛教修行最高的目的,亦是解脫者所達 engchi U n. 差異影響佛般入涅槃的敘事策略,可從兩方面來探討:其一關涉到從初期到大乘. 到最高的解脫境界。小乘佛教認為佛般涅槃後,即是了斷生命之流,如薪盡火滅,. 進入無餘涅槃;大乘佛教認為佛陀入滅只是色身壽盡,但是佛的法身是常住不變, 佛陀所證入的涅槃是永住的常、樂、我、淨。其二又牽涉到經典敘述者對佛陀的 看法:小乘佛教認為現實世界只有釋迦牟尼一位佛,通過修證而出離輪迴、終至. 5. 呂凱文: 〈以兩類《大般涅槃經》論兩種佛教典範之判教原則的詮釋學轉向問題〉 , 《正觀雜誌》 41 期(2007 年 06 月) ,頁 40。. 6. 呂凱文: 〈以兩類《大般涅槃經》論兩種佛教典範之判教原則的詮釋學轉向問題〉 , 《正觀雜誌》 41 期(2007 年 06 月) ,頁 40。. 7. 丁敏: 《佛教神通:漢譯佛典神通故事敘事研究》 (台北:法鼓文化,2007 年 09 月) ,頁 55、 56。 3.

(14) 漢譯佛典《大般涅槃經》敘事研究. 涅槃的阿羅漢果位;大乘佛教則認為有無數佛,佛陀法身是常住不變,釋迦牟尼 佛是佛法身在世間的應化之身。將涅槃境界表述為常樂我淨,將現實佛改寫為理 想佛,正是大乘《涅槃經》的寫作動機。. 基於對「涅槃」理論的理解差異與佛陀觀的看法不同,大乘《涅槃經》的敘 事方式與主題思想皆有別於小乘《涅槃經》 。小乘《涅槃經》是以「故事佛學」 的形式來呈現,通過描寫佛陀涅槃的過程來說明何為「涅槃」,其敘述重心在於 佛陀般入涅槃的過程及其最後說法,鮮少論及涅槃境界與佛涅槃後的狀態;大乘 《涅槃經》則是側重哲學思辨的「理論佛學」 ,經典形式以佛陀與諸位菩薩的法. 治 政 大 理建構。相較而言,大乘《涅槃經》的經典內容的哲理性較高,敘事性成分較少。 立 後起的大乘《涅槃經》無論在故事情節或是義理教說,都與小乘《涅槃經》 義問答為主,其論議重點在於涅槃的狀態、如來法身的樣態與眾生皆有佛性等哲. ‧ 國. 學. 都存在著巨大的差異,是故大乘《涅槃經》敘述者在編寫過程中常使用不同的敘 事策略與寫作手法,來連接小乘與大乘經典間的落差。8. ‧. Nat. sit. y. 郭朝順研究《華嚴經》時所提到,探討佛經敘述者或編輯者對佛法的理解,. al. er. io. 可從兩方面入手,一是經中議論性文字所直接說出的部分,二是透過象徵、譬喻. n. 或情節的暗示所迂曲地說的部分。9大乘《涅槃經》中透過議論性文字所宣明的佛 8. Ch. engchi. i n U. v. 陳益倫曾將大乘《涅槃經》敘述者運用的轉向技巧歸納為「三大五小」 : 「『三大」是第一、創 造性,在問答之間,透過條列式以描述性定義放入文本中,給予全新的定位。如「涅槃」 、 「大 涅槃」與「定」 、 「不定」等新義詞。第二、詮釋性,利用舊有名相名目,以舊瓶裝新酒方式, 重新包裝再現。如〈四諦品〉與〈四倒品〉的新詮釋。第三、權威性,藉由佛陀金口述說本 生因緣或以「昨非今是」的權巧而重新講述;前者是以過去世的故事為今日所做之事背書, 後者是過去的教法為「昔日方便說,今日如實說」,這種轉向性的闡述方式是《北本》的特 色。……「五小」是靠攏、接枝、滲入、替換、新創等操作手法,便於將兩種典範架皆在一 起。此「三大五小」彼此又重複交叉著,宛如縱橫交錯的火線防護網,此轉向技巧即構成大 乘涅槃經辯證性論述之鋼骨,就此菩薩乘與聲聞乘在文本中出現了排擠效應,兩方陣營壁壘 分明。』 (陳益倫以曇無讖譯的四十卷本《大般涅槃經》為研究對象,此本又稱《北本》 。) 陳益倫:《從敘事到詮釋:兩類《大般涅槃經》典範轉向的人物線索之研究》(南華大學宗教 研究所碩士論文,2007 年) ,頁 116-117。. 9. 郭朝順提到: 「若理解『始成正覺』作為佛法的起始,並從而開展出來的一種對佛教教義的理 解之時,則《華嚴》時的說法之重要性,不僅在於佛法創始之初的的傳說,而是由《華嚴經》. 4.

(15) 第一章 緒 論. 理,即是「涅槃常樂我淨」 、 「如來永不入滅」以及「眾生皆有佛性」等思想主題, 此亦是過去研究《涅槃經》的學者著重之處。雖然大乘《涅槃經》以議論性說法 見長,但經中法義論理的部分仍在佛般涅槃的故事情境下開展。論析故事背景、 人物、情節等敘事手法也是研究經典思想主題的進路之一。是故本文擬以兩類《涅 槃經》典的場景建構、人物書寫、故事情節等敘事策略為研究進路,探討大乘《涅 槃經》與小乘《涅槃經》的承衍關係與發展,分析大乘《涅槃經》的敘述者如何 擷取小乘涅槃故事的某些片段、事件與行動,並以大乘新的涅槃觀與宣教策略重 構一個符合涅槃常樂我淨的敘事語境。. 第二節. 立. 涅槃經典概述. 政 治 大. 敘寫佛陀涅槃的經典有大、小乘之分,若內容涉及「佛身常住」 、 「眾生悉有. ‧ 國. 學. 佛性」 、 「闡提成佛」等觀點,即為大乘涅槃經典。10不論大、小乘涅槃經典都皆 有不少版本的異譯,以下分別概述現存的大乘、小乘涅槃經典。. Nat. sit. y. ‧. 一、小乘《涅槃經》. io. er. 學界一般將敘寫與《長阿含經‧遊行經》相似的佛般涅槃故事情節的經典視 為「小乘《涅槃經》」 ,如日本學者長谷川滋分析《長阿含經‧遊行經》等七部南. al. n. v i n 指出七部經典文本的說話素材及事 傳、北傳述寫佛陀般涅槃故事的經典文本, Ch engchi U 11. 的編輯者,意圖在初時說法之敘述之中,揭示對佛法的理解,其中包括議論性的文字所直接 說出的部分,及透過象徵、譬喻或情節的暗示所迂曲地說的部分。」見氏著: 〈六十卷《華嚴 經》「始成正覺」的敘事與詮釋的開展〉 ,《臺大佛學研究》第 27 期(2014 年 06 月),頁 4。 10. 楊維中: 《如來藏經典 與中國佛教(上)》 (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2012 年 01 月) ,頁 421。. 11. 長谷川滋所論及的九部小乘涅槃經典為 1.Mahā-parinibbāna-suttanta (P 本) 2.Mahā-parinirvāa suttanta(S 本) 3.白法祖譯《佛般泥洹經》二卷 4.失譯《般泥洹經》二卷 5.釋迦耶舍共竺佛念譯《長阿含經‧遊行經》 6.法顯譯《大般涅槃經》三卷 7.義淨譯《根本說一切有部毘奈耶雜事》 參見長谷川滋:〈大般涅槃経の研究〉 ,《密教文化》第 105 期(1974 年 02 月) ,第 20-39 頁。 5.

(16) 漢譯佛典《大般涅槃經》敘事研究. 件排序呈現高度的相似性,並且具有相同的編纂目的:1.敘寫佛陀最後遊行與入 滅的過程 2.建立具備三十二相、八十種好的佛陀觀,展現作為佛教創始者的歷史 性佛陀,逐漸神話化的過程。基於上述理由,長谷川滋將《遊行經》等七部經典 歸約為「小乘涅槃經典」。現存與《長阿含經‧遊行經》故事內容相應的漢譯佛 經計有五經:. 1. 〔後秦〕佛陀耶舍共竺佛念譯: 《長阿含經‧遊行經》 , 《大正藏》第 1 冊。 2. 失譯:《般泥洹經》二卷,《大正藏》第 1 冊。 3. 〔西晉〕白法祖譯:《佛般泥洹經》二卷,《大正藏》第 1 冊。. 治 政 大 35 到 40 卷,《大正藏》 5. 〔唐〕義淨譯《根本說一切有部毘奈耶雜事》第 立 第 24 冊。 4. 〔東晉〕法顯譯:《大般涅槃經》三卷,《大正藏》第 1 冊。. ‧ 國. 學. 另有南傳的小乘涅槃經典:. sit er. io. 2. Mahā-parinirvāṇa suttanta(S 本). y. ‧. Nat. 1. Mahā-parinibbāna-suttanta (P 本). al. 3. 通妙譯: 《南傳大藏經‧長部》 (高雄:元亨寺妙林出版社,1994 年 12 月) 。. n. v i n C h (臺北:慧炬出版社,1998 4. 巴宙譯:《南傳大般涅槃經》 年)。 engchi U 二、大乘《涅槃經》 現存漢譯大乘涅槃經典中則有:. 1. 東晉‧法顯譯:《大般泥洹經》6 卷,《大正藏》第 12 冊。 2. 北涼‧曇無讖譯:《大般涅槃經》40 卷,《大正藏》第 12 冊。 3. 劉宋‧慧嚴等譯:《大般涅槃經》36 卷,《大正藏》第 12 冊。 4. 唐‧若那跋陀羅譯:《大般涅槃經後分》2 卷,《大正藏》第 12 冊。. 6.

(17) 第一章 緒 論. 大乘《涅槃經》約在東晉末年、南北朝初年傳入中土,東晉法顯(約 337- 422)所譯的六卷本《大般泥洹經》是現存最早傳入中土的大乘《涅槃經》譯本。 據《出三藏記集》卷八〈六卷《泥洹》記〉記載,此經是摩竭提國一位優婆塞伽 羅,見法顯西行天竺,遠遊求法,感其至誠,給法顯《大般泥洹經》梵本,願令 此經流布晉土。法顯回國後,於義熙十三年(417)在道場寺出此《大般泥洹經》 , 由「禪師佛大跋陀,手執胡本,寶雲傳譯」12,並於隔年一月校定譯訖。六卷本 《大般泥洹經》內容相當於曇無讖譯四十卷本《大般涅槃經》的前十卷,學界或 將大乘《涅槃經》與六卷本相同的內容稱為「前分」,曇無讖《大般涅槃經》所 譯的另外三十卷稱為「後分」。. 治 政 大 (宋武帝永初二年, 國最早譯出較完整的大乘《涅槃經》 ,北涼沮渠蒙遜玄始十年 立 421 年)年曇無讖於北方姑臧(今甘肅武威縣)譯出四十卷本《大般涅槃經》 ,此 北涼曇無讖(Dharmakṣema 385-433)所譯四十卷十三品《大般涅槃經》為中. ‧ 國. 學. 即一般所稱的《北本涅槃經》。13之後北本於宋元嘉七年(430)傳至南方宋地, 由於品數疏簡,文義艱異,初學難解,於是南朝劉宋的東安慧嚴(363-443) 、道. ‧. 場慧觀(368-438?)與謝靈運(385-433)等,便將本經的「前分」(即曇無讖譯. Nat. sit. y. 《大般涅槃經》前十卷)對照於法顯所譯的六卷十八品《大般泥洹經》,整理刪. er. io. 定再治,增加品數而成為三十六卷、二十五品的《南本涅槃經》 。 《南本》是《北. al. 《南本》去質存華、文字淺白通暢、分品細緻, 本》的修治本,內容無太大差異14。. n. v i n Ch 流傳較《北本》更廣,現存《涅槃經》的注疏也多以《南本》為底本。 engchi U 12 13. 〔梁〕僧祐:《出三藏記集》卷 8 (CBETA, T55, no. 2145, p. 60, b9-11)。 據《高僧傳》曇無讖初到姑臧受到蒙遜(386-433,401-433 在位)的厚待與賞識。北涼王 蒙遜信奉佛法,志在弘通,遂請曇無讖翻譯經本。曇無讖先學中土語言三年,方翻譯《大般 涅槃經》初分十卷。曇無讖認為《涅槃經》品數未足,至外國尋餘本,後於于闐更得《涅槃 經》本中分,於姑臧譯之。之後又遣使于闐尋得後分,於是續譯為三十三卷。北本《大般涅 槃經》於蒙遜玄始三年(414)開譯,至玄始十年(421)完成。然曇無讖認為《大般涅槃經》 梵本有兩萬五千偈,今所譯出僅一萬餘偈,遂於蒙遜義和三年西行尋求《涅槃經》後分,卻 於途中被蒙遜派遣的刺客殺害。詳見〔宋〕慧皎: 《高僧傳》卷 2 (CBETA, T50, no. 2059, p. 336, a19-c17)。關於北涼沮渠蒙遜所立姑臧譯場的建立經過、成員組織與翻譯策略,可參考蕭世友: 〈法批河西──北涼姑臧佛經譯場考論〉 , 《翻譯學研究集刊》第 17 輯,2014 年,頁 127-160。. 14. 可參見屈大成: 《大乘《大般涅槃經》研究》第二章〈 《涅槃經》的內容及其與異本的比較〉 , 氏著: 《大乘《大般涅槃經》研究》(臺北:文津出版社,2003 年 12 月),頁 46-88。. 7.

(18) 漢譯佛典《大般涅槃經》敘事研究. 曇無讖翻譯《大般涅槃經》的同時,就認為《北本涅槃經》文義未備,品數 未足。經過三百多年,曇無讖西尋未果,道普曾嘆與宋地無緣的「涅槃經後分」 , 15. 終於傳入中土,唐代若那跋陀羅與律師會寧於西元 664-665 年譯成《涅槃經後. 分》16。此經在敘事上接續曇無讖譯《大般涅槃經》 ,內容記述佛陀涅槃之後焚身 等事,情節與《遊行經》相似,蘊含法身常住、眾生皆有佛性等大乘思想。但因 流傳與譯出年代較晚,《涅槃經後分》應歸屬於小乘《涅槃經》典或大乘《涅槃 經》典仍有爭議。唐‧義淨在《大唐西域求法高僧傳》中認為《涅槃經後分》是 會寧與若那跋陀羅從《阿笈摩經》 (即《長阿含經‧遊行經》)抄譯而來,與曇無 讖譯的大乘《涅槃經》無關。 「 (會寧)遂共訶陵國多聞僧若那跋陀羅,於《阿笈. 治 政 大 的看法則與義淨不同,智昇所著《開元釋教錄》認為《涅槃經後分》的情節雖與 立 小乘涅槃經典《長阿含經‧遊行經》的內容相似,但兩經並不完全相同。且《涅. 摩經》內譯出如來涅槃、焚身之事,斯與大乘《涅槃》頗不相涉。」17唐代智昇. ‧ 國. 學. 槃經後分》中也倡言法身常住、涅槃常樂我淨及佛菩薩境界非二乘所知,與大乘 《涅槃經》義理相涉。次又《涅槃經後分》初品題為「憍陳如品之末」,適與大. ‧. 乘《涅槃經》文勢相接。綜合以上三點,智昇主張《涅槃經後分》應屬大乘經典。. er. io. sit. y. Nat. 18. al. v i n Ch 譯過程實難論定此經是否真為南北朝時期曇無讖、慧觀、道普等人所尋求的「後 engchi U n. 由於《涅槃經後分》的傳譯年代較晚,梵本來源亦有爭議,從經典內容與傳. 分」,抑或是後人參考《長阿含經‧遊行經》情節摻入大乘涅槃思想所寫成。又. 15. 宋元嘉年間,慧觀曾奏啟宋文帝,得到朝廷資助。高昌沙門道普一行人遂西行求訪《大般涅 槃經後分》 。然道普等人在長廣郡,船隻破毀、道普足傷病逝,臨終曾嘆言: 「 《涅槃後分》與 宋地無緣矣!」參見僧祐: 《出三藏記集》卷 14 (CBETA, T55, no. 2145, p. 103, b21-26),慧皎: 《高僧傳》卷 2 (CBETA, T50, no. 2059, p. 337, a23-b4)。. 16. 又名「茶毘分」 、 「闍維分」 ,見〔唐〕智昇: 《開元釋教錄》卷 11 (CBETA, T55, no. 2154, p. 591, a6)。. 17. 〔唐〕義淨: 《大唐西域求法高僧傳》卷 1 (CBETA, T51, no. 2066, p. 4, a6-8)。. 18. 「今尋此經與《長阿含‧初分‧遊行經》少分相似而不全同。經中復言法身常存、常樂我淨, 佛菩薩境界非二乘所知,與《大涅槃》義理相涉。經初復題「陳如品末」 ,文勢相接,且編於 此,後諸博識,詳而定之。」智昇: 《開元釋教錄》卷 11 (CBETA, T55, no. 2154, p. 591, a1214)。 8.

(19) 第一章 緒 論. 大乘涅槃經典自南北朝以來是以《北本》/《南本》的經典型態流傳於中國,歷代 經師對《涅槃經》的注疏詮解亦以《北本》/《南本》為主,故本文暫不將《涅槃 經後分》納入討論範圍。 其次,因本文的研究重點在於大、小乘《涅槃經》的敘事延異與思想架構的 差別,各異譯經典的差異比較並非探討重點。為集中論述焦點,分析具體文本時, 分別以漢譯佛典中最早記載佛陀涅槃故事的《長阿含經‧遊行經》為小乘《涅槃 經》的代表;以及文字通暢、流傳較廣,慧嚴等人再治的三十六卷本《涅槃經》 (或稱為《南本》)為大乘《涅槃經》的代表。 須加以說明的是,學界考證大乘《涅槃經》的成書歷經多次的傳譯集結而成,. 治 政 大 對歷代讀經者而言, 《涅槃經》即是以四十卷/三十六卷的文本型態而存在。如同 立 敘事學認為作品一但問世,就成為一個獨立自足的系統,具有其自身的意義。 19. 各品內容或有前後矛盾之處。20然而自曇無讖譯出四十卷《大般涅槃經》以來,. 21. ‧ 國. 學. 南北朝的涅槃師以及歷代的注疏解經者,皆是將《涅槃經》視為一個整體文本, 並在此預設上理解經文思想、詮釋其內涵概念。而本文的論述分析,是以讀經者. ‧. 的視角為出發點,探討敘述者的敘事策略如何影響讀經者的理解視角,故將大乘. Nat. sit er. io. 形成過程。. y. 《涅槃經》視為一整體性文本,不特別細究各品間義理思想的差異與哲理概念的. n. a. v. l C 三、大乘《涅槃經》內容概要 ni. hengchi U. 小乘《涅槃經》的情節內容誠如本章第一節所述,因大乘《涅槃經》卷帙浩 繁、品目甚多,下表依慧嚴等譯的大乘《大般涅槃經》三十六卷、二十五品的結 19. 據〔日〕橫超慧日所考,《大般涅槃經》大約有過七次或八次的增編。見氏著:《涅槃経:如 来常住と悉有仏性》 ,第四章〈涅槃經の成立過程〉 (京都:平楽寺書店,1981 年),頁 43-44。. 20. 例如張曼濤認指出《大般涅槃經》在涅槃觀念的表達上,歧異差左處甚多,並認為此現象或 起因於本經是經過漸次編集而成所致。又廖明活在分析《大般涅槃經》中的「佛性」意涵時, 認為本經「前分」與「後分」的佛性概念有明顯的義理差異,據此推想《涅槃經》並非一時 一人之作,而是漸次增補、修訂而成。詳見張曼濤: 《涅槃思想研究》 (高雄:佛光文化,2012 年 01 月二版) ,頁 217。廖明活: 《中國佛性思想的形成和開展》 (臺北:文津出版社,2008 年 05 月),頁 13-14。. 21. 譚君強: 《敘事學導論-從經典敘事學到後經典敘事學》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 年 10 月),頁 39。 9.

(20) 漢譯佛典《大般涅槃經》敘事研究. 構,簡介大乘《涅槃經》各品的敘事內容與出場人物。 表一. 大乘《涅槃經》內容概要. 品 目. 卷 次. 主要出場人物. 情 節 內 容. 1.序品. 卷一. 佛陀、涅槃會眾. 佛陀宣告今日將入涅槃,除了大迦葉、阿難、阿闍 世王以及型十六種惡業者皆悉來集,三界眾生各辦 食具爭求最後供養佛陀的機會。. 2.純陀品. 卷二. 3.哀嘆品 4.長壽品. 卷三. 佛陀、文殊師利. 佛陀接受優婆塞純陀的供養,並說明佛壽無量。文. 菩薩、純陀. 殊師利菩薩與純陀討論如來是有為或無為的問題。. 佛陀、聲聞比丘. 佛陀勸比丘發問,佛陀付法大迦葉。. 佛陀、迦葉菩薩. 比丘自言無智發問,佛陀付法菩薩。迦葉菩薩問如. 治 政佛陀向迦葉菩薩宣說如來法身常住,金剛不壞,及 大 來長壽因緣。. 5.金剛身品. 佛陀、迦葉菩薩. 佛陀向迦葉菩薩解說「大般涅槃」之義涵與功德。. 佛陀、迦葉菩薩. 佛陀告訴迦葉菩薩《涅槃經》的四相義:自正、正. 卷五. 他、隨問答、善解因緣義。並說明.佛陀色身為示現,. 卷六. 能解了。最後說明真解脫義。. 佛陀、迦葉菩薩. io. 8.四依品. y. Nat. 如來實不入於涅槃。且如來無祕藏,是聲聞慧少不. n. al. 9.邪正品. 卷七. sit. 卷四、. 佛陀、迦葉菩薩. ‧. 7.四相品. 成就金剛法身。. 佛陀告訴迦葉菩薩能為世間依止四種人(具煩惱. er. 品. 其無量微妙功德,並說明如來因護持正法因緣而得. 學. 6. 名 字 功 德. ‧ 國. 立. v i n C h 止的四種法(四依:依法不依人、依義不依語、依 e智不依識、依了義經不依不了義經) ngchi U 。. 性、須陀洹斯陀含、阿那含、阿羅漢) ,以及可依. 佛陀、迦葉菩薩. 佛陀告訴迦葉菩薩如何分別魔說、佛說。. 10.四諦品. 佛陀、迦葉菩薩. 佛陀說《大般涅槃經》苦、集、滅、道四諦義。. 11.四倒品. 佛陀、迦葉菩薩. 佛陀向迦葉菩薩說世人四種顛倒(苦生樂想,樂生 苦想生苦想;無常生常想,常生無常想;無我生我 想,我生無我想;不淨生淨想,淨生不淨想)。. 12.如來性品. 卷八. 佛陀、迦葉菩薩. 以四種譬喻說明我即是佛性義,傳統的無我說是方 便法門。. 13.文字品. 佛陀、迦葉菩薩. 以梵語五十個字母為喻,說明本經教法。. 14.鳥喻品. 佛陀、迦葉菩薩. 佛陀以迦鄰提鳥、鴛鴦雌雄共遊,不相捨離為喻, 比喻世間「苦、無常、無我」與涅槃「樂、常、我」 的相即不離,以及如來法性常住與色身示現受生的 關係。. 10.

(21) 第一章 緒 論. 15.月喻品. 卷九. 16.菩薩品. 佛陀、迦葉菩薩. 佛陀以日、月、星的出沒,比喻如來受生方便示現。. 佛陀、迦葉菩. 佛陀指出本經能作眾生菩提因緣,即使犯四重禁、. 薩、文殊師利菩. 五無間者亦能作菩提因緣,唯除一闡提。. 薩 17.一切大眾. 卷十. 所問品. 佛陀、迦葉菩. 佛陀接受純陀供養,受記文殊師利、迦葉菩薩、純. 薩、文殊師利菩. 陀,並將本經教法囑付文殊師利、大迦葉、阿難。. 薩、純陀 18.現病品. 佛陀、迦葉菩薩. 應迦葉菩薩現病之問,佛陀展現神通,宣說如來久 遠以來,已除病根,患病是方便示現之教。最後指 出真正的病行人是謗大乘者、犯五逆罪者與一闡 提。. 卷十一. 佛陀、迦葉菩. 至卷十. 薩、文殊師利菩. 三. 薩、阿闍世王. 卷十四. 說昔在雪山為半偈捨身的本生故事,做為佛陀過去 修行聖行的例證。. 佛陀、迦葉菩薩. 佛陀向迦葉菩薩宣說梵行的內涵:七善法(知法、. 八. 心(慈、悲、喜、捨)並重宣「本有今無」偈、四. ‧. 知義、知時、知足、自知、知眾、知尊卑) 、四無量. 無礙智、六念處(佛、法、僧、戒、施、天) 。梵行. 高貴德王. 至卷二. 菩薩品. 十四. al. sit. 卷十九. 品最後兩卷插入阿闍世歸依佛陀的因緣。. 佛陀、迦葉菩薩. io. 22.光明遍照. y. Nat 卷十八. 佛陀以嬰兒的行為來比喻如來、菩薩之行。. v i n C h 薩魔訶薩修習本經所得十事功德。 engchi U. 佛陀、德王菩薩. 光明遍照高貴德王菩薩登場與佛陀對談,內容為菩. 卷二十. 佛陀、師子吼菩. 師子吼菩薩登場與佛陀對話。本品內容主要與佛性. 五至卷. 薩. 相關,包含佛性的正因、緣因、了因,中道佛性、. n. 薩品. 調現說《大般涅槃經》是轉無上法輪。最後佛陀宣. 至卷十. 21.嬰兒行品. 23.師子吼菩. 治 政陀與文殊師利菩薩討論第一義諦與世諦的關係 ,強 大 出家修道、護持禁戒、修不淨觀、觀四聖諦等。佛. 學. 20.梵行品. ‧ 國. 立. 佛陀向迦葉菩薩廣說《涅槃經》聖行內容,包含:. er. 19.聖行品. 十二因緣、修行與見佛性的關係等論題。其中佛陀. 三十. 又解釋選擇在拘尸城滅度的原因,以及《涅槃經》 八種不可思議功德。 24.迦葉菩薩 品. 25.憍陳如品. 卷三十. 佛陀、迦葉菩薩. 迦葉菩薩登場與佛陀對談,討論佛性亦有亦無、一. 一至卷. 闡提、佛陀說法方式、修證涅槃的十想等問題。佛. 三十四. 陀還詳述佛弟子於佛滅後所起的二十一種諍論。. 卷三十. 佛陀、憍陳如、 佛陀告訴憍陳如欲得常住涅槃與解脫,須滅除五. 五、三. 阿難、文殊菩. 陰。接著佛陀降伏十名外道、拯救阿難脫離魔掌,. 十六. 薩、須跋陀羅. 度化最後弟子須跋陀羅證阿羅漢果,無量眾生也因 此發菩提心,無數菩薩得證種種三昧。. 11.

(22) 漢譯佛典《大般涅槃經》敘事研究. 第三節. 前人研究綜述. 本節首先回顧小乘《涅槃經》敘事相關的前賢論著,次論大乘《涅槃經》思 想相關的研究論著,最後回顧探討兩類《涅槃經》敘事與詮釋轉向的研究成果。. 一、小乘《涅槃經》的相關研究 迄今學界對小乘《涅槃經》的敘事分析,可分為以下幾種面向:一、分析小 乘《涅槃經》中的特殊敘事,如李坤寅的碩士論文《釋迦牟尼佛傳記的神話性格. 政 治 大. 分析》提取小乘《涅槃經》中具有神話性的故事情節,包括「魔波旬的啟請」、. 立. 「眾人的悲傷與不捨」 、 「優波摩那比丘」 、 「鳩尸那城」 、 「佛陀的入滅」 、 「遺體荼. ‧ 國. 學. 毗」幾個部分。22藉此涅槃相的神話分析,探討佛經如何利用神話式的宗教語言, 來建構神聖的宗教世界,傳達信仰;二、考察各經敘事素材與事件順序,日本學. ‧. 者長谷川滋〈涅槃經の研究〉一文,提出七部南、北傳佛經歸類為小乘《涅槃經》. sit. y. Nat. 典的原因,並將小乘《涅槃經》的說話素材分析為 92 種,列表說明各經說話素. io. er. 材的順序與異同23。此文列表周詳,對於理解小乘涅槃各經的故事形式、事件順 序具有很大的參考價值。然此文著重於小乘涅槃諸經的事件形式,並未深入說明. al. n. v i n 小乘涅槃故事的結構特色與敘事意涵。三、截取各經重要的敘事場景,論述其人 Ch engchi U 物特性與主題意涵,如陳益倫的碩士論文《從敘事到詮釋:兩類『涅槃經』典範 轉向的人物線索之研究》將小乘《涅槃經》的故事情節分為八個場景、五組敘事 素材24,列表分析各經敘述之異同。陳玉純其碩士論文《涅槃巡禮──從印度至敦. 22. 李坤寅: 《釋迦牟尼佛傳記的神話性格分析》 (輔仁大學宗教學系碩士論文,2002 年) ,頁 2730。. 23. 長谷川滋:〈大般涅槃経の研究〉 ,《密教文化》第 105 期(1974 年 02 月),第 20-39 頁。. 24. 陳益倫擇取八個場景,分為五組敘事素材: 敘事素材. 敘事場景. 情節意涵. 一、發生條件之敘事素材. 魔王的出現. 如來說實語. 二、有關女性之敘事素材. 菴婆羅女. 淫慾之戒慎. 貧婦女. 發願及神變. 12.

(23) 第一章 緒 論. 煌的涅槃圖像》第一章第三節回顧小乘《涅槃經》的情節時,羅列綜述小乘《涅 槃經》中共有的敘事場景25,結合涅槃圖像的考察,從跨文類的對比中追溯各經 典的集成地區及其文化背景。26 以上諸種研究面向,皆有助於了解小乘《涅槃經》的敘事策略,卻也有所不 足之處。例如分類式的場景分析突顯各類人物特性與情節意涵,但如此分類卻容 易忽略其他情節在文本中的重要性,27並且切斷了敘事文本的脈絡性。對於小乘 《涅槃經》以空間串連時間的遊行敘事,場景式的分析似不足以涵括涅槃敘事的 全貌。而羅列分析小乘涅槃諸經之文本異同,可了解各譯本對同一事件的敘述差 異,如此「同中求異」的分析必較,有助於了解小乘涅槃故事因時空文化而展現. 治 政 大 略,而非比較各異譯本之間敘事異同,故以小乘《涅槃經》中《長阿含經‧遊行 立 經》為例,探討小乘涅槃故事的敘事特色與主題意涵,以彰顯大、小乘《涅槃經》. 不同的差異化書寫。然因本文的研究重點在於比較大、小乘《涅槃經》的敘事策. ‧ 國. 學. 的敘事差異。. sit. Nat. y. ‧. 二、大乘《涅槃經》的思想研究. 供佛之殊勝. a 四、梵志比丘之敘事素材 l. 弗迦娑. 禪修之殊勝. n. 優婆摩那. C h須跋陀 engchi 五、作者編輯者言說之敘事素材 涅槃經後記. er. 淳陀. io. 三、商賈人物之敘事素材. iv n 六師之收攝 U. 天神之禮敬 編輯者言說. 陳益倫:《從敘事到詮釋:兩類『大般涅槃經』典範轉向的人物線索之研究》(南華大學宗教 研究所碩士論文,2007 年)頁 15-54。 25. 陳玉純: 《涅槃巡禮──從印度至敦煌的涅槃圖像》 (佛光大學藝術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10 年) , 頁 23-65。. 26. 陳玉純認為《根本說一切有部毘奈耶雜事》中記載阿闍世王聞佛涅槃的場景未見於其他小乘 涅槃經,又阿闍世王聞佛涅槃之相關圖像未見於印度、犍陀羅、西域等地,現今僅存於新疆 一帶,依此推測《根本說一切有部毘奈耶雜事》其翻譯原本應形成或集結於西域一帶。又白 法祖翻譯《佛般泥洹經》中描寫佛陀弟子因佛陀涅槃而有叩頭、搏頰,甚至搥心、刮面等激 烈行徑,陳玉純認為《佛般泥洹經》敘寫其他經本未有誇張哀悼的舉動,或許是融合中亞地 區的葬俗。參見氏著: 《涅槃巡禮──從印度至敦煌的涅槃圖像》 (佛光大學藝術學研究所碩士 論文,2010 年),頁 64。. 27. 陳益倫分類的八個場景中,並不包含佛陀入滅、迦葉奔喪、佛陀葬儀等重要情節。. 13.

(24) 漢譯佛典《大般涅槃經》敘事研究. 由於兩類《涅槃經》的經典性質及思想概念的差異,學界對於大乘《涅槃經》 的研究仍以哲理概念為主,其研究進路多是選定一特定概念,截取經中相關的哲 理性文字來建構經典的主題思想及其與初期佛典涅槃思想的差異。屈大成《大乘 《涅槃經》研究》28一書是對大乘《涅槃經》中的主題思想做全面性歸納研究的 代表。此書首先概述大乘《涅槃經》的傳譯與版本差異,並以曇無讖譯的北本《大 般涅槃經》為研究範圍,次從佛教教理的角度分章論述大乘《涅槃經》蘊含各項 重要的佛教課題,揭示大乘《涅槃經》中的危機思想、戒律思想、常樂我淨觀、 佛性觀及一闡提觀等論題。. 治 政 大 史脈絡下分析,或側重成佛之果位,探究大乘《涅槃經》中的「涅槃」概念;或 立 著重成佛之因位,論析大乘《涅槃經》中的佛性、如來藏、一闡提成佛等主題思. 除了全面性的思想研究,學者或將大乘《涅槃經》置於不同的思想概念、歷. ‧ 國. 學. 想。. ‧. (一)大乘《涅槃經》的涅槃思想研究. 研究涅槃思想的專書有張曼濤《涅槃思想研究》29,本書揭示根本佛教以心、. y. Nat. io. sit. 慧解脫為涅槃,初期大乘般若空義的涅槃思想,至大乘《涅槃經》以法身常住、. n. al. er. 悉有佛性為主,完成涅槃思想之完滿勝義,從哲學發展的角度耙梳「涅槃」概念. i n U. v. 從原始佛教至大乘佛教的源流與發展。單正齊的《佛教的涅槃思想》30一書從哲. Ch. engchi. 學、形上學的角度來探討佛教「涅槃」思想,按照歷史與宗派人物的脈絡,梳理 從印度原始佛教到中國隋唐時期的涅槃學說。 此類以「涅槃」觀念為核心的研究成果,著重在「涅槃」一詞的解脫義涵, 即永離生死、煩惱滅盡的解脫境界,對於大乘《涅槃經》的研究集中在經中以「常、 樂、我、淨」來表述涅槃的狀態性質,以及涅槃實相與般若、法身、解脫等概念 的互涉網絡。. (二)大乘《涅槃經》的佛性思想研究 28. 屈大成: 《大乘《大般涅槃經》研究》(臺北:文津出版社,2003 年 12 月) 。. 29. 張曼濤: 《涅槃思想研究》 (高雄:佛光文化,2012 年 01 月二版) 。. 30. 單正齊: 《佛教的涅槃思想》(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9 年 09 月)。 14.

(25) 第一章 緒 論. 其次,或有學者關注大乘《涅槃經》中所說成佛之因,即經中「如來藏」、 「佛性」、以及「一闡提有無佛性」等成佛根據的論題。大陸學者楊維中《如來 藏經典與中國佛教(上下)》一書以中期如來藏經典來定位大乘《涅槃經》 ,此書 第三章〈《大般涅槃經》的主要內容及其如來藏思想〉參考隋灌頂撰述,唐代湛 然再治《大般涅槃經疏》中「五門分科」的科判,依序介紹《大般涅槃經》的各 品結構、內容與佛性思想。楊氏將大乘《涅槃經》置於如來藏經典的發展脈絡下, 認為《涅槃經》相較於早期如來藏經典,具備了三大融合性特徵:一是將如來藏、 佛性思想與作為果位的涅槃思想緊密結合;二是奠基於般若觀思想上開展如來藏、 涅槃思想;三是發展早期如來藏經典已有的「修證」特質。31並於最後一節集中. 治 政 大 的相關論題。釋恆清《佛性思想》第一章〈《大般涅槃經》的佛性論〉 先概述大 立 乘《涅槃經》中的幾個中心議題:如來常住、涅槃四德、眾生皆有佛性,次分「前. 討論如來常住不變、涅槃常樂我淨四德、佛性思想、一闡題等與如來藏思想關涉 32. ‧ 國. 學. 分」、「續譯(後分)」討論大乘《涅槃經》的佛性思想。. 總結來說,此類研究則關注在大乘《涅槃經》中成佛之因(佛性)與成佛之. ‧. 果(涅槃)的關係,以及「佛性我」與諸法「無我」學說的調和,並釐清「佛性. Nat. sit er. io. 色彩。. y. 我」與外道「神我」的差別,強調大乘《涅槃經》以般若之空淡化佛性說的存有. n. a. v. l C 三、大、小乘《涅槃經》的相關研究 ni. hengchi U. 除了上述分別以小乘《涅槃經》、大乘《涅槃經》為範圍的研究成果,另有 學者關注到大、小乘《涅槃經》之間的互文敘事及其詮釋轉向,此類研究與本文 論題較為相關,以下簡述之: 呂凱文及陳益倫從宗教典範的轉移與詮釋學的轉向來說明大乘《涅槃經》對 小乘《涅槃經》的承繼與改寫。呂凱文〈以兩類『大般涅槃經』論兩種佛教典範 之判教原則的詮釋學轉向問題〉33一文分析聲聞乘與菩薩乘的《涅槃經》中「四 31. 楊維中: 《如來藏經典與中國佛教(下) 》 (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2012 年 01 月) ,頁 604。. 32. 釋恆清: 《佛性思想》(臺北:東大圖書公司) ,2012 年 01 月二版,頁 1-72。. 33. 呂凱文: 〈以兩類《大般涅槃經》論兩種佛教典範之判教原則的詮釋學轉向問題〉 , 《正觀雜誌》 第 41 期(2007 年 06 月) ,頁 33-64。 15.

(26) 漢譯佛典《大般涅槃經》敘事研究. 大教法」與「四依」的同異處,說明兩種佛教典範之間判教原則的詮釋學轉向。 呂凱文認為各種佛教典範皆運用著某種解釋機制來消解舊有典範及確立自身典 範的自當性、法源。大乘《涅槃經》對小乘《涅槃經》敘事的挪用與改寫即是菩 薩乘典範消解聲聞乘經典此詮釋轉向的明例,其具體的操作手法是將菩薩乘佛典 的敘事背景與聲聞乘歷史脈絡相接軌,並以共時並行的方式,於共有的敘事背景 下,殖入新的菩薩乘典範與思想義理。大乘佛教藉此新「神聖文本」之創作來合 法化新佛教思想的價值與動機,也擺脫聲聞乘佛教的慣性認識與思想桎梏,完成 聲聞乘到菩薩乘的典範轉移。呂文說明了大乘《涅槃經》改寫小乘《涅槃經》的 目的與意義,並點出了大乘《涅槃經》中阿難先缺席後改寫「移花接木」式的敘. 治 政 大 論析大乘《涅槃經》的人物敘事與敘述手法啟發甚多。 立 陳益倫(釋大策)的碩士論文《從敘事到詮釋:兩類『大般涅槃經』典範轉 事策略,以及大迦葉菩薩與聲聞弟子大迦葉「同名異義」的寫作手法,對於本文. ‧ 國. 學. 向的人物線索之研究》34承接其師呂凱文對佛教典範轉移的研究,以兩類《涅槃 經》為研究課題,透過宗教人物──阿難與政治人物──阿闍世兩位人物為線索,. ‧. 探究菩薩乘典範如何消解聲聞乘典範。陳文第二章對兩類《涅槃經》依場景與人. Nat. sit. y. 物特色作敘事分析,第三章以阿難與阿闍世為中心,從人物形象探討菩薩乘典範. er. io. 的文本轉移機制。第四章〈從典範轉移看詮釋轉向問題〉在前二章的基礎上,以. al. v i n Ch 佛經典範中人物形象轉移的討論立意頗新,對於本文研究多有助益。然其關注的 engchi U n. 呂格爾的三層再現詮釋學討論聲聞本典範到菩薩本典範的轉向技巧。陳文在二種. 重點在兩類《涅槃經》典範轉移之詮釋學理解,因此僅對兩類《涅槃經》典在敘. 事素材、場景做概括性的比較,對文本的敘事分析較為疏略。且阿闍世於大乘涅 槃中只佔兩卷篇幅,而阿難僅於最後一卷卷末出場,關於大乘《涅槃經》的人物 典範轉移及情節結構仍有許多可深入探討的空間。 有別於呂凱文與陳益倫從佛教典範轉移的角度分析大、小乘《涅槃經》的詮 釋轉向,郭朝順《佛教文化哲學》一書以佛教文化哲學的視域,考察佛教於不同 時期對世間/出世間、輪迴/涅槃兩個不同界域的態度與詮釋轉變。郭書第三章〈涅. 34. 陳益倫:《從敘事到詮釋:兩類《大般涅槃經》典範轉向的人物線索之研究》(嘉義:南華大 學宗教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8 年)。 16.

(27) 第一章 緒 論. 槃:在死亡中安住〉藉由比較小乘與大乘兩個系統的《大般涅槃經》敘述,觀察 「涅槃」觀念在佛教思想中的轉變。郭氏一方面點出小乘到大乘涅槃思想的詮釋 轉向,35小乘《涅槃經》透過佛陀涅槃的歷史性敘述,說明解脫涅槃不是對抗死 亡,而是「安住於必死之中」;大乘《涅槃經》則以佛陀的死亡為敘事線索,開 展對涅槃理想的描述及議論,認為「以死亡為起點,並且於死亡中安住」是整部 大乘《涅槃經》的哲學。另一方面,立基於作者所主張「一致性的、發展中的佛 教」的「一乘」思想原則,36除了比較小乘與大乘兩個系統的《涅槃經》敘述, 觀察「涅槃」觀念在佛教思想中的轉變。郭氏亦關注此看似由死亡至常住的轉向 之間,經典如何維續內在的一致性與關連性,指出大小乘系統的《涅槃經》都共. 治 政 大 化。郭文以文化哲學為思考起點,進一步關注大、小乘《涅槃經》敘述的「異中 立 之同」,試圖說明佛教思想發展與詮釋轉向的內在基源問題,並指出死亡與涅槃 同承認,涅槃乃至般涅槃的死亡,都不是對於人間的棄捨,而是對人間的積極教. ‧ 國. 學. 相即不二的思考沿續了大小乘《涅槃經》內在哲學的一致性。其宏觀的立論基礎, 提供本文分析比較大、小乘《涅槃經》的新視角。. ‧. Nat. sit. y. 從上述討論中可以發現,學界對大乘《涅槃經》的研究面向漸趨廣泛,不再. er. io. 將大乘《涅槃經》的研究焦點侷限在佛性思想或如來藏經典的框架下。分別從敘. al. v i n Ch 基礎上,欲從互文性視角考察大、小乘《涅槃經》於敘事話語層面的轉變及其意 engchi U n. 事對比或詮釋轉向來論析大小乘《涅槃經》的經典意義。本文在諸位學者的研究. 義。. 第四節. 35. 研究方法與目的. 即由不可知不可說之涅槃,轉向可知可說之涅槃,同時也由般涅槃的死亡議題,轉向佛身常 住的說法。郭朝順: 《佛教文化哲學》(臺北:里仁書局,2012 年 12 月),頁 49。. 36. 郭朝順從文化哲學的角度出發,指出佛教的基源問題即是「解脫」的追求與實現,故郭氏認 為所謂佛教非釋迦牟尼佛一人之佛教,而為歷來諸佛菩薩,面對相似之課題──如何同時安立 世俗與解脫,於不同時空之中所共同努力建構的成果。郭朝順:《佛教文化哲學》(臺北:里 仁書局,2012 年 12 月) ,頁 5、190、319-324。 17.

(28) 漢譯佛典《大般涅槃經》敘事研究. 一、研究方法 (一)互文性的研究視角 大乘《涅槃經》是敘述者有意識地「援用」與「改寫」小乘佛典的敘事資源, 從而創造出與異於小乘涅槃思想的大乘經典,此文本中亦有文本的雙重寫作可借 鑑「互文性」的概念觀之。 「互文性(intertextuality)」一詞首次出現於 1966 年, 是朱莉亞‧克里斯蒂娃(Julia Kristeva 1941-)綜合索緒爾(Ferdinand de Saussure, 1857-1913)的語言觀念與巴赫金(Mikhil Bakhtin, 1895-1975)的「文本對話」理 論後所創造的文學理論術語。克里斯蒂娃將文本的互文性定義為:. 政 治 大 任何文本都是引語的拼湊,任何文本都是對另一個文本的吸收和改編。 立 因此文本間性(intertextuality)的概念應該取代主體間性. ‧ 國. 學. (intersubjective)的概念37。. ‧. 互文性消解了結構主義強調作者意圖和對文本封閉單一的解釋,轉而強調文本結. sit. y. Nat. 構的非確定性,認為一個文本的意義是在與其他文本的相互作用中顯發:「文本 是一種文本置換,是一種互文性:在一個文本空間中,取自其他文本的各種陳述. io. n. al. er. 相互交叉,相互中和。」38克里斯蒂娃的「互文性」是一切文本的基本性質,指. Ch. i n U. v. 文本間相互指涉、衝突、重置的動態過程,因此每一的文本都是互文本。. engchi. 隨著「互文性」在各文學理論家的詮釋與發展,對「互文性」的界定可分為 狹義和廣義兩種39:狹義的定義以熱奈特(Gerard Genette, 1930-)為代表,其指 出「互文性」指一個文本與可以論證存在於此文本中的其他文本的關係。並認為 文本是一個互文性的建構,只有依據它所擴展、補充、改造並使之昇華的其他文. 37. 王瑾: 《互文性》(桂林:廣西師範大學,2005 年) ,頁 28。. 38. 秦海鷹: 〈互文性理論的緣起與流變〉, 《外國文學評論》第 3 期(2004 年),頁 19。. 39. 程錫麟: 〈互文性理論概述〉 , 《外國文學》第 1 期(1996 年 01 月) ,頁 72-73。秦海鷹又以解 構批評和文化研究/詩學和修辭學/解構的互文性/建構的互文性/定義性的/操作性的,這幾組概 念來說明狹義互文性與廣義互文性的內涵。秦海鷹: 〈互文性理論的緣起與流變〉 , 《外國文學 評論》第 3 期(2004 年) ,頁 22。. 18.

(29) 第一章 緒 論. 本才可能理解它。40文本間的互文關係可以體現在於話語上明顯的模仿、拼湊、 引言、抄襲,也可以隱含在文本結構或主題思想之中;廣義的定義以克里斯蒂娃 和羅蘭巴特(Roland Barthes, 1915-1980)為代表,相較於熱奈特強調具體文本的 借用關係,他們更著重於文本間相互交涉的表意系統,認為互文性指任何文本與 賦予該文本意義的知識、代碼和表意實踐之總和的關係,而這些知識、代碼和表 意實踐形成了一個潛力無窮的網絡。41 無論是狹義或是廣義的互文性概念,皆可用來探討大乘《涅槃經》與小乘《涅 槃經》的互文關係。於狹義的互文性視角下,考察大乘《涅槃經》 「援用」與「改 寫」小乘《涅槃經》的互文軌跡;次於廣義的互文性視角下,論析兩類《涅槃經》. 政 治 大. 與佛教思想概念以及社會文化的交涉。. 立. (二)敘事學的研究方法. ‧ 國. 學. 「互文性」理論點出文本間存在著交涉重疊的關係,大乘《涅槃經》以佛陀 般涅槃為故事背景,其故事框架即是援用小乘《涅槃經》而來。大、小乘《涅槃. ‧. 經》除了顯而易見的互文關係外,譚君強進一步指出:. sit. y. Nat. 除了明顯的引用和借用而外,構成文本的任何一種語言符號皆與這一特. n. al. er. io. 定文本之外的其他符號形成差異,從而顯示出其自身的特性。42. i n U. v. 大乘《涅槃經》與小乘《涅槃經》雖皆是敘述佛陀般入涅槃的佛教經典,然而兩. 40. Ch. engchi. 狹義的互文性理論認為文本是一個互文性的建構,只有依據它所擴展、補充、改造並使之昇 華的其他文本才可能理解它。作為研究對象的具體文本為「當前文本」 ,被「當前文本」所徵 引、召喚、暗示、仿效、改造、重寫的其他文本稱為「互文本」 。文本間的互文關係可以體現 在於話語上明顯的模仿、拼湊、引言、抄襲,也可以隱含在文本結構或主題思想之中。程錫 麟:〈互文性理論概述〉, 《外國文學》第 1 期(1996 年 01 月) ,頁 77。. 41. 廣義的互文性理論是將互文性當做一切文本的基本特徵和普遍原則。並認為與一個文本產生 互文關係的可以是另一個文本,或是表現在另一種媒介的非文學文本,乃至於整個歷時、共 時的歷史社會語境都是互文本。任何作品的「組織」不只是一些概念、意象、韻律,還有典 故、題材、人物,更多可能來自歷史和現實生活。因此廣義互文性理論的最終指向是文化(包 括政治、經濟、宗教、哲學、藝術) ,文本是文化的積澱,是多元因素的衍生物。參見胡寶平: 〈詩學誤讀‧互文性‧文學史〉, 《外國文學》第 3 期(2004 年),頁 14。. 42. 譚君強: 《敘事學導論:從經典敘事學到後經典敘事學》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 年 10 月),頁 39。. 19.

(30) 漢譯佛典《大般涅槃經》敘事研究. 類經典的情節結構與表達的主題義涵卻大不相同,其同中之異正是本文關注的面 向之一,故本文擬借用文學研究領域中的敘事學理論,作為具體文本分析的研究 方法,說明大、小乘《涅槃經》的敘事特色。 胡亞敏《敘事學》一書對「敘事學」的定義是:「敘事學是對敘事文的一種 共時、系統性的形式研究,它探討的範圍是敘事文的敘述方式、結構模式和閱讀 類型,它的意義在於為科學地認識敘事文提供理論框架。」43敘事學的研究對象 是敘事文本的表達的形式與內容的形式。本文擬借鑑當代敘事學理論來論析大、 小乘《涅槃經》文本話語中反映出來的敘述者與故事之間的關係,探討晚出的大 乘《涅槃經》的敘述者如何鎔鑄、增刪佛般涅槃故事的敘事元素,置入大乘涅槃. 政 治 大. 哲理。並從聚焦與隱沒的敘事策略中,進而掘發佛般涅槃故事深層義涵的轉化。. 立. 二、研究目的. ‧ 國. 學. 1. 本文以漢譯大、小乘《涅槃經》為研究對象,依循經典本身的敘事脈絡,. ‧. 運用相關的敘事學理論,從情節結構、空間場景、人物形象等敘事要素, 分析比較大、小乘《涅槃經》的敘事特色與思想主題,尋繹兩類經典間. y. Nat. n. al. er. io. sit. 的互文性軌跡。. v. 2. 在敘事文本分析的基礎上,探討佛經故事敘事策略的轉向與佛教教理承. Ch. engchi. i n U. 衍的關係,意即佛般涅槃故事敘述者對於佛教義理的詮釋,如何影響「佛 般涅槃」故事在敘事文本的呈現,進而探究佛般涅槃故事主題、思想義 涵的轉化。. 3. 論析大乘《涅槃經》的敘述者如何鎔鑄、增刪小乘《涅槃經》的敘事元 素,建構佛陀「色身示現」的理論,將佛陀入般涅槃的歷史事件改寫成 符合「如來常住,實不入滅」大乘涅槃新義的敘事。. 43. 胡亞敏: 《敘事學》 (武漢:華中師範大學出版,2004 年 12 月二版),頁 17。 20.

(31) 第一章 緒 論. 三、章節安排 第一章〈緒論〉 說明本文研究動機、研究範圍,綜述前人研究成果,說明研究方法及目的。. 第二章〈小乘《涅槃經》的空間敘事〉 本章《遊行經》作為小乘《涅槃經》的代表,藉由敘事學與宗教學兩種空間 觀,探討雙重視角下小乘《涅槃經》空間敘事的語義內涵,以見小乘《涅槃經》 的敘事特點與主題意涵,建立比較大、小乘《涅槃經》的論述基礎。說明小乘《涅. 政 治 大 足跡,也包含佛陀從過去、現在、到未來於三世時間中的輪迴行旅,更隱喻佛陀 立. 槃經》敘寫佛陀的遊行不僅是王舍城、毘舍離、竹林叢等實質空間連綴出的遊化. 的教化遍行三界空間的有情眾生,此三維空間敘事向度建構出佛陀入凡超聖的. ‧ 國. 學. 「遊行」立體圖貌。. ‧. 第三章〈大乘《涅槃經》的場景敘事〉. sit. y. Nat. 第三章以大乘《涅槃經》〈序品〉為中心,依佛陀展現的三次涅槃意象,分. io. er. 析依序出場的涅槃會眾,並探討敘述者介紹各組涅槃會眾時所隱含的敘事聲調。 說明大乘《涅槃經》敘述者如何建構壯麗宏闊的敘事場景,一掃小乘《涅槃經》. n. al. Ch. i n U. v. 中眾人悲啼不捨的哀戚氛圍,將佛陀涅槃的雙樹空間重構成大乘涅槃空間,奠定 大乘《涅槃經》的敘事基調。. engchi. 第四章〈大乘《涅槃經》的人物敘事〉 有別於小乘涅槃應以佛陀遊行的空間位移串連敘事,大乘《涅槃經》以人物 的輪番登場來推進故事情節。本章大乘《涅槃經》的人物敘事為線索,透過對比 大、小乘《涅槃經》的出場人物與情節意涵的改寫,說明大乘《涅槃經》承襲小 乘敘事資源的同時,如何改寫故事情節、敘事主題以為己用,並將聖弟子的典範 由聲聞比丘改為大乘菩薩。. 第五章〈大乘《涅槃經》的示現理論與敘事策略〉 本章以「如來常住不滅」為討論中心,分別從示現說的理論建構、人物的語 21.

(32) 漢譯佛典《大般涅槃經》敘事研究. 言風格,以及事件的重述與改寫,探討大乘《涅槃經》的敘述者如何借用佛陀語 言的權威性與敘事策略,來填補小乘、大乘《涅槃經》在主題思想與故事情節的 落差,進而將小乘《涅槃經》的佛陀入滅改寫為法身常住,實不涅槃。次從時間 類型與敘事結構分析兩類《涅槃經》,說明大乘《涅槃經》以佛陀色身的循環示 現、如來法身的永恆存在打破小乘《涅槃經》的歷史時間,使佛陀般入涅槃敘事 素材超越有為生滅變化,成為涅槃常樂我淨、法性常住無有變異的哲理性論述。. 第六章〈結論〉 第六章〈結論〉總結本論文之研究成果。. 立. 政 治 大. ‧. ‧ 國. 學.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22. i n U. v.

(33) 第二章 小乘《涅槃經》的空間敘事. 第二章. 小乘《涅槃經》的空間敘事. 《長阿含經‧遊行經》 (以下簡稱《遊行經》)是描寫佛陀涅槃事件的初期佛 教經典,相當於巴利文《長尼迦耶》中的《涅槃經》 。 《遊行經》的敘事依照事件. 政 治 大. 類型可分為三類:第一類是佛陀說法和遊行的過程,羅閱城的耆闍崛山是世尊遊. 立. 行的起點,之後佛陀在巴陵弗城、跋祇等地遊行教化,接受在家信眾的供養,並. ‧ 國. 學. 向四眾弟子示教說法;第二類是敘寫佛陀般涅槃的事件,在遊行途中佛陀背疾、 舉身皆痛以及波旬請滅到雙樹入般涅槃,此為小乘涅槃故事的敘事重點。以上兩. ‧. 類敘事情節在故事時間上是交錯並行的,在佛陀遊行各國、對四眾說法的過程中,. y. Nat. 穿插敘述佛陀涅槃的過程;第三類事件是佛陀涅槃後,佛弟子舉辦佛陀葬儀和結. io. sit. 集經典的情節,由佛陀涅槃後的各種事件所構成。即佛陀涅槃後諸天供養、迦葉. n. al. er. 奔喪、毗荼焚棺等描寫佛陀葬儀的過程,乃至八王分舍利、大迦葉主持經典結集. i n U. v. 為止。《遊行經》為漢譯佛經中最早記載情節完整的佛陀涅槃故事,具備了後來. Ch. engchi. 諸本《涅槃經》的故事雛形。這三類敘事情節構成描寫小乘涅槃經典的基本要素, 各經典文本雖在事件順序與人物角色的安排有些許差異,然皆是由此三組敘事情 節構成小乘《涅槃經》的故事層。. 基於經典文本的敘事性1以及故事主角的宗教性, 《遊行經》可說是是具有敘 事性質的宗教文學作品。據此,本章擬藉由敘事學中的空間理論以及佛教「聖化」 1. 胡亞敏在《敘事學》一書中,將「敘事文」定義為: 「敘事文有故事情節,有敘述者以及以敘 述者為中心的一套敘述方式,有一系列的事件界定,敘事文的特徵是敘述者按一定敘述方式 結構起來傳達給讀者(或聽眾)的一系列事件。」參見氏著:《敘事學》(武漢:華中師範大 學出版,2004 年 12 月二版),頁 11。. 23.

(34) 漢譯佛典《大般涅槃經》敘事研究. 的概念來闡述《遊行經》中的空間敘事,以見小乘《涅槃經》的敘事特色。 首先,在敘事學方面,米克‧巴爾(Mieke Bal 1946-)於《敘述學:敘事理 論導論》 (Narratology:Introduction to the Theory of Narrtive)中認為故事中的「場 所或地點」是行為者所處和事件所發生的地理位置,2並指出: 空間在故事中以兩種方式起作用。一方面它只是一種結構,一個行動的 地點。在這樣一個容器之內,一個詳略不等的描述將產生那一個空間的 具象與抽象程度不同的畫面,空間也可以完全留在背景中。不過,在許 多情況下,空間常被『主題化』:自身就成為描述的對象。這樣,空間就 成為一個『行動著的地點(acting place)』,而非『行為的地點(the place of action)』 。3. 立. 政 治 大. 米克‧巴爾依照地點在故事中的作用,將敘事空間分為兩類:所謂「結構空間」. ‧ 國. 學. 是行動發生的地點、事件發生的背景,只是作為故事發展的一種結構。例如佛陀 常常在樹下、講堂等地點向四眾說法,樹下、講堂是佛經故事中常見的結構空間;. ‧. 而「主題化空間」在故事中的作用不僅是事件發生的地點,更突顯「事件發生在. Nat. sit er. io. 成為敘事的重點。. y. 這裡」的重要性,此空間要素積極地影響情節發展,於是空間自身被「主題化」. al. 其次,在宗教學方面, 「神聖」 (the divine)是西方宗教學理論的一個重要觀. n. v i n Ch 念。 有鑑於西方「神聖」概念的起源、意涵與佛教的差異,當代佛教學者也試圖 engchi U 4. 2. 〔荷〕米克‧巴爾著,譚君強譯:《敘述學:敘事理論導論》(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2003 年 04 月二版) ,頁 156。. 3. 〔荷〕米克‧巴爾著,譚君強譯:《敘述學:敘事理論導論》(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2003 年 04 月二版) ,頁 160-161。. 4. 如伊利亞德所著《聖與俗:宗教的本質》一書,認為空間具有兩種存在模式──「神聖與凡俗」 : 「對宗教人而言,空間並非非同質性的(homogeneous),他會經驗到空間中存在著斷裂點 (interruptions)或突破點(breaks) 。以質來說,空間的某些部份與其他部份是不同的。…… 因此,聖地是一個強烈而有意義的空間。另外還有一些地方是非神聖的、不具結構或一致性、 是無特定形態的。不僅如此,對宗教人來說,空間的「非同質性」可從表達於神聖空間(唯 一真實與實存的空間)與其他空間(空間周圍之毫無形式的延伸)之間對立關係的經驗中發 現到。」〔羅馬尼亞〕伊利亞德(Mircea Eliade)著,楊素娥譯:《聖與俗:宗教的本質》(臺 北:桂冠圖書,2006 年) ,頁 71-72。. 24.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佛身普遍諸大會  充滿法界無窮盡   寂滅無性不可取  為救世間而出現 

15.《大般涅槃經》卷 21 ( 大正 12,CBETA 中華電子佛典 0489a01

In this paper, through analysis and researching materials on the history of Chinese Buddhist scriptures and music, the author illustrate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both sacred

這類文章,不以阿彌陀佛所創建之西方極樂世界淨土,為信

大師這篇論文把二十世紀以前佛教在中國的傳播,分成五個時期:秦漢

5 印順法師即雲:“佛學只是佛法之學,佛教之學。”(釋印順: 〈談入世與佛學〉, 《妙雲集》下編之七:〈無諍之 辯〉 ,第

譯。關於懺罪思想的經典,則早在譯經初期即陸續傳譯。例如《阿闍世 王經》(譯於 147-186 年間)、《舍利弗悔過經》(譯於 148-170

27 唐 ‧ 實叉難陀譯, 《大方廣佛華嚴經》卷 1〈1 世主妙嚴品〉 ,CBETA, T10, n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