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教師不得不重視的能力--人際溝通能力/ 173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教師不得不重視的能力--人際溝通能力/ 173"

Copied!
3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臺灣教育評論月刊,2015,4(4),頁 173-175

自由評論 第 173 頁

教師不得不重視的能力---人際溝通能力

曾明鳳 新北市土城區土城國小教師 臺北科技大學技職所研究生

一、前言

處於高科技時代,人們透過網際 網路彼此聯繫、互通資訊,藉由網路 大 量 搜尋 知識 ,聯 絡 事務 大多 依 賴 email、LINE 與 Facebook……等網路軟 體,乍看之下,人與人互動溝通似乎 「千里一線牽」,看似便捷,但背後隱 藏的人際關係卻往往被輕忽。雖說「溝 通無國界」,但若溝通不良則處處是 「結界」;在社會群體中,個人免不了 與他人接觸,凡與他人互動便會有「溝 通」的存在,無論其方式為何,目的 是要達成有效溝通、建立共識,以期 完成溝通目標與需求。 我們無時無刻進行著溝通,然而 卻 不 斷上 演諸 多衝 突 事件 ,導 致 爭 執、暴力不斷。根據研究顯示,許多 衝突都來自溝通不良,雖影響溝通的 因素不勝枚舉,如:溝通情境的變化、 干擾太多、訊息錯誤、語意不清…… 等 , 但溝 通不 良或 衝 突主 要是 出 在 「人」的問題上。教師身處「學校」 此小型社會,學校為一組織型態,為 完成教學任務、達成教育目標,教師、 學生、家長、行政人員需彼此相互合 作、協調及溝通。溝通並非萬能,但 不溝通則萬事不能,藉由良好溝通才 能推動組織運作,順利達成任務。因 此 教 師面 對組 織成 員 ―― 學生 、 家 長、同事、行政長官或相關人員,更 應反觀自己是否具備良好的人際溝通 能力,此為值得重視與探討的議題。

二、人際溝通能力之重要性

人際溝通能力絕非耍嘴皮之力, 而是在 不同情境中 、 面對不 同對象 時,能有理性、合宜的應對能力;換 句話說,「人際溝通能力」是指在不同 的溝通情境中,個人能有效達成自身 目標且能符合情境需求,做出有效且 妥 當 的 溝 通 行 為 之 能 力 ( 王 淑 俐 , 2000)。現代人講求的是人際關係,人 際關係更需憑藉有效的人際溝通作為 維繫的管道,因此人際溝通能力的確 是舉足輕重的關鍵。職場上人際溝通 能力好,上司、同事觀感佳,升遷加 薪春風得意;朋友之間人際溝通能力 好,贏得友伴的信任與支持,人緣因 而提升;教師人際溝通能力佳,使得 教學順利,親師合作愉快,與同儕互 動和諧,推展校務如期完成……等, 無論個 人地位與社 會 身分、 階級為 何,皆突顯人際溝通能力之重要與優 勢,舉凡與人接觸、與人相處,人際 溝通能 力的提升便 是 不容小 覷的一 環,而身為教師更不得不重視如何培 養其良好溝通能力。

三、教師人際溝通能力的獨特性

學校乃社會組織另一型態,是人 格培育場所,絕非以營利為目的之組 織環境,教師背負著社會期望與教育 文化的傳承,因此教師工作有其特殊 性及影響性。「教師人際溝通能力」是 指教師 面對學校工 作 相關的 溝通對

(2)

臺灣教育評論月刊,2015,4(4),頁 173-175

第 174 頁 自由評論 象,如學生、家長、同事和行政主管 或人員時,能正確傳達訊息、適當表 達自我情感與觀點,展現教師專業知 能,並以合宜的溝通行為作為應對, 且能符合社會期望,運用於學校互動 情境中並完成教育目標的能力。教師 的職場在學校,教育工作藉由有效的 溝通讓彼此信任,對教師的工作效能 必有正向影響。教師人際溝通能力基 於學生是為協助學生學習,增進教學 效能,教師的一言一行更是學生的表 率 , 有良 好的 溝通 能 力則 能以 身 作 則,樹立學生良好的互動溝通與學習 典範;於家長,必須透過親師溝通, 連結與家長之間良好的親師關係,是 為 共 同合 作以 提升 教 育品 質; 於 同 事,是為建立教學網絡與人際和諧關 係,愉悅進行教學並推展教務工作; 在面對長官與行政人員,教師能善盡 職責,透過溝通連結群體,學校組織 成員同心協力推展校務,為學校組織 運作、教育永續經營而共同努力。教 師若能有較佳的人際溝通能力,則更 能與同事維持良好互動、助長人際關 係建立,亦能透過良性的互動協助學 生成長、強化和諧的師生關係,如此 也才有可能在教育場域中稱職的扮演 好教育者應有的角色,教育也因此而 有成功的可能性(鄭杏玲,2009)。教師 良 好 溝通 能力 對教 師 專業 工作 的 推 動,具有極大的裨益,而良好溝通能 力則是教育從業人員在人際互動中的 最重要呈現。因此,除了教師專業知 能之外,培養人際溝通能力更是不可 輕忽的重要課題。

四、建議

教 師 瞭 解 人 際 溝 通 能 力 的 重 要 性,更必須身體力行,落實於個人行 為與教育情境中。培養或提升教師人 際溝通能力,根據學者 Spitzberg 和 Cupach (1984)的溝通觀點來看,良好 的溝通能力應符合溝通動機、溝通知 識與溝通技巧三面向,並能表現出妥 適的溝通行為之能力。換句話說,在 教育場域中,與學生、家長和同事互 動時,教師溝通所採取的態度應是真 誠的、積極的,是樂於溝通與傾聽, 願意透過人與人之間的互動,以溝通 謀取雙方對事物的共識,凡事透過公 正、公平、公開的說明並尋求問題解 決之道,而非以先入為主的觀念一味 採取消極逃避或排斥心態;由於教師 背負較高的社會期待,教師也應展現 專業的風範與語言修辭,運用適當溝 通策略作為應對,如此方能得體合宜 並達到有效溝通,獲得應有的認同與 尊重;再者,教師應適度表露自我情 感與想法、鎮定溝通,互動中須排除 不必要的干擾,妥善掌控時間與現場 情境,表現適當語調或肢體語言…… 等。王淑俐博士(2000)認為,溝通其實 不簡單且有一定的複雜性,為提升教 師溝通能力、建立和諧人際關係,可 由教師面對不同溝通對象時採取以下 建議與提醒: (一) 面對學生時,以明白易懂的語辭 就事論事、維持公正評論,以學生易 理解的方式進行溝通;教師也能運用 其影響力,提供學習榜樣,給予正向 評價並鼓勵學生表現出正當態度與行 為,以取代負面價值或暴力衝突的發 生(郭紫宸、林楚欣,2012)。 (二) 面對家長時,主動與家長溝通,

(3)

臺灣教育評論月刊,2015,4(4),頁 173-175

第 175 頁 自由評論 先關心、讚許其孩子並告知孩子 學 校 情 況 ; 站 在 家 長 角 度 看 事 情、體恤家長心態;教師也應提 升專業知識與溝通技巧,IQ、EQ 並重,並提供具有建設性與說服 力的建議以解決孩子的問題為前 提,家長也較能藉由良性互動而 達到有效溝通的目的。 (三) 面對同事或行政人員時,教師應 多運用各種溝通管道,清楚傳達 理念與資訊,以同理心肯定並支 持彼此立場與職務之不同,樂意 分享教學資訊與行政協助,同樣 身為教育人員,應展現和善、婉 轉態度以誠相待,共同發展學校 特色為學校永續經營而努力。

五、結語

時代變遷、世代更迭,人與人互 動隨著科技媒介的日趨精進,而人際 關係反而越顯淡漠;人是群居動物, 縱使人際關係漸趨冷淡但在不可避免 與 他 人互 動的 前提 下 ,與 人有 效 溝 通 , 便成 為建 立良 好 人際 關係 之 關 鍵,身為教師之身分與職責,教育下 一代更需提供學子多元學習典範,教 師良好人際溝通能力即是學習榜樣之 一。企業組織首重人際溝通能力,亦 積極投注大量心力培訓及教育人際溝 通人才,根據牛津學院調查指出國際 人才需具備:數位技能、靈活思考力、 人際溝通能力與全球作業能力(吳怡 靜,2012)。身為教育現場的教師又怎 能忽略此關鍵能力的培養?若不與時 俱進,如何提供教育學習典範?因此 提升教師人際溝通能力,從轉換溝通 動機、充實溝通知識,訓練溝通技巧 著手,如此,教師良好溝通能力則能 提供妥適的身教與言教,落實良善社 會行為,建立和諧人際關係,紮根於 教育,則教育的成功未來可見,人際 溝通能力確實是教師們不得不重視的 能力。 參考文獻  王淑俐(2000)。人際關係與溝通。 臺北市:三民書局。  郭紫宸、林楚欣(2012 年 12 月)。 幼教師與家長知覺親師溝通困境之研 究。「2012 彰雲嘉大學校院聯盟學術研 討會」發表之論文,臺中市。  鄭杏玲(2009)。溝通在教育領域 中的重要性。教育論壇,93-94。  吳怡靜(2012)。 人生永遠沒有放 棄的時刻。天下雜誌,495,22-24。  Spitzberg,B.H., & Cupach,W.R. (1984). Interpersonal communication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本課程除重視學生語文能力的培養外,還着重加強文學、中華文

基礎能力 思考能力 思考能力 思考能力 思考能力 個人及社交能力 個人及社交能力 個人及社交能力 個人及社交能力 溝通能力 明辨性思考 2 能力 自我管理能力 數學能力 3

七、實務能力培養,與產業接軌:學校除重視實務能力的培養外,為使學生進入職場時擁

閱讀能力的涵蓋面不斷變 化,傳統閱讀訓練不足以 面向新世代的要求,跨學 科協作能發展更全面的閱

課輔師資人力的不足,往往也成為學童持續學習的重大問題。也因此我們長

• 4.1 學校尚需提升學與教 效能。學校仍需持續探討 不同的教學策略, 以助 教師促進課堂互動,及 提升學生的共通能力...

基礎能力 思考能力 思考能力 思考能力 思考能力 個人及社交能力 個人及社交能力 個人及社交能力 個人及社交能力 溝通能力 明辨性思考 2 能力 自我管理能力 數學能力 3

簡報 6(活動三) 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