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師資生的工作價值觀與生涯定向研究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師資生的工作價值觀與生涯定向研究"

Copied!
17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師資生的工作價值觀與生涯定向研究 至三三三主互之三三三丘理旦旦旦.'lQt\oYQrk \lClIυ~.Ancj~Qr~些旦聖cid堡壘堅~_QLEr.~直堅vi盒里I且也壁上 收稿日期:

2012/

1/

18

修訂日期:

2012/3113

接受日期:

2012/3113

師資生的工作價值觀

與生涯定向研究

吳淑禎助理教授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師資培育與就業輔導處

摘要

本研究置在調查師資生的工作價值觀與生涯定向(包括生涯安過程度與生涯未定向影響 因素) ,進而比較不同背景費項師資生在主要研究費項的差異,以及工作價值觀對生涯定向 的預測力。研究以臺灣師範大學學生為母群,經立意取撮,抽取 200 名師資生為對象,回收 175 份問卷,回收率達 87.5% 。經描述統計、變異數分析、相關及迴歸分析,取得主要研究 結果有四,其一:師資生的工作價值觀以「社會互動」、「尊嚴取向」、「組織安全與經濟 取向」為前三項重視的價值觀;而在生涯定向表現方面, r 定向」與「安迪」程度,皆在中 等以上程度;另外,生涯未定向的影響因素,則以「雙趨銜突」、「焦慮猶豫」、「自我認 識」三項因素為最高。其二,不同背景費項的師資生其工作價值觀以及生涯定向的表現(包 括安迪、生涯未定向原因)皆連顯著差異。其三,工作價值觀與生涯定向(含安過與未定向 原因)之間,計有 18個構面達到顯著相關,顯示二者之間有一定程度的關聯性。其四, r 組 織安全與經濟取向」與「自我實現」二個價值觀構面對生涯定向可達 11% 的預測力;而「安 過」及二個未定向原因「環境資訊」和「雙趨街突 J '對生涯定向可達 58.7% 的解釋量。根 據結果,本研究提出相關建蟻,作為師資生生涯輔導之參考。 關鍵詢:師資生、工作價值觀、生漫定向

(2)

組觀~~-

三了三二三

Manuscript received: Jan 18

,

2012

Modified: Mar 13

,

2012

Accepted: Mar 13

,

2012

The Study OfWork ValueAnd Career

Decidedness of Pre-Service Teacher

Shu-ChenWu Assistant Professor

。 Office

of Teacher Education and Careers Service

,

National Taiwan

Normal University

Abstract

This study is designed to investigate the pre-service teachers' work values and career

orientation (which include career well-being degree and the factors of career indecision)

,

and then

compare the

di能rences

of main research variables of the pre-service teachers from all backgrounds

and the predictability of work values for career orientation. The study takes Taiwan Normal

University students as the mother group; through purposive sampling it collected 200 pre-service

teachers as objects. 175 questionnaires were distributed and the return rate reached 87.5%. After

conducting descriptive statistic and ANOVA

,

correlation and regression analysis

,

four main research

results were obtained. First: the most emphasized three work values are " social interaction"

,

"dignity orientation" and "Organizational security and economic orientation"; as ofthe performance

in the career orientation

,

the degrees of "orientation" and "well-being" are above average; besides

,

the three factors "double approach conflict"

,

"anxiety hesitate" and "self-awareness" show highest

performance in career indecision factors. Second

,

pre-service

teachers 企om di宜erent

backgrounds

perform differently in work values and career orientation (well-being and career indecision factors

show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as well). Third

,

about correlations between work value and career

orientation (including well-being and indecision factors)

,

there are 18 dimensions reach significant

correlations

,

which indicate a certain level of correlation between the two. Fourth

,

the two values

"organizational security and economic orientation" and "self-realization" contain 11% predictability

in career orientation

,

when the indecision factors "well-being"

, "

environmental information" and

"double approach conflict" explain 58.7% of career orientation. According to the results

,

the study

proposed relevant suggestions for future reference of career guidance for pre-service teachers.

(3)

師資生的工作價值觀與生涯定向研究 主三芸芸三至三午三三ι , Jb~ ~tud1'. QL'tI()rk .YClJlJ~611c::l..C;:Clr~.~r~ecig~c::lI1~勻。fhsemc空I型的空二

壹、結論

一、研究動機

我國師資生的遴選始於大學階段,從

Super ( 1980

)的生涯發展觀點來看,大學生 個別化( individualization) 程度漸增,逐步 脫離父母的影響與掌控,進入一個截然同 的求學環境、同的生活型態、 同的同儕團 體。在此階段,他們必須將所學習的概、 融合自己的興趣與期望,嘗試選擇適合的工 作。亦即,此時期是他們將對職業、或生涯 的幻想轉變為試驗與實現的時期,也就是 生涯定向的階段(樹人,

1987 ' 1998

;鄭 謀、邱紹一,

2005 ; Super

,

1980) 。 所謂生涯定向係指個體在面對生涯決 策問題時,能夠面對各項因素的影響,進行 權衡評估,瞭解自我與環境的訊息並處理 內、外在障礙對選擇的影響,以決定投入適 當的職業領域(黃瑛琪、連廷嘉、鄭承昌,

2006

)。國內許多學者都曾對大學生的生涯 發展進行研究,其中金樹人、林清山、田 秀蘭(1 989 )以及田秀蘭( 1998) 在 1989與

1998二個年度,相距近十年,對大學生進行

相似的生涯發展調查,結果發現我國大學 生分別有高達56%與62%是處於「探索性未 定」、「焦慮性未定」與「迷失方向」的生 涯發展未定的情境之中,而且有嚴重化現 象。其後,袁志晃 (2002 )調查國內 1 , 184 位大學三年級學生,也發現將近五成五的學 生,至今仍無法確認自己的生涯發展方向,

而其生涯發展阻力來源,主要與個人的「猶

豫行動」、「方向選擇」、「科系選擇」、 「資訊探索」、以及「意志薄弱」有關。反 映大學生顯現內在的擔心不安、缺乏自信心 同時叉自覺條件不足,而遲不採取相關的生 涯發展行動。 生涯未定向雖然是一種正常的發展現 象,在個人一生的某一個時期,可能因為 生活經驗不足或缺乏有關個人或環境訊息 而導致無法作出合適的生涯選擇(

Ginzberg

,

1952; Super

,

1957) 。然而已有研究證實,長 期處於生涯猶豫或未決定的個體常與負面{,、 理適應存在顯著相關(趙波、丁靜,

2007 ;

Kafetsios

&

Zampetakis

,

2008

)。由此可見,

師資培育對師資生的生涯定向輔導,扮演重 要角色,尤其在學校教育與工作職場接軌, 師資培育單位必須協助師資生在離開學校時 有自己的生涯目標與人生方向(彭慧玲,

2005 )

事實上影響生涯定向的因素有很 多,本研究參考許多文獻,諸如:吳淑 禎 (2011 )、張添洲(

1993

)、張振成

( 1997

)、 Hooper (2009) 、 Kniveton

(2004

)、 0'

Neil

,

Oblde

,

Tollefson

,

Barke

,

Piggo仗,

&

Watts

(1980) 、 Watmou阱,

Taylor

,

&

Ryland

(2007) 等,將其歸納為五個主要 因素,包括個人因素、家庭因素、學校因 素、以及情境因素。在這些因素的探討當 中,有愈來愈多的研究關注工作價值觀對生 涯選擇與發展的影響。 Super

( 1970

)認為 工作價值觀是影響個體職位選擇與生涯規劃 的主要因素。 Hoppock (1935) 也強調影響

(4)

~三三士二二三一-一且一戶:在午三

個人職業選擇的重要因素,就是價值觀。 1992年Judge與Bretz即已證實工作價值與工 作選擇有關。後續許多的研究也發現,工 作價值觀對生涯定向具有顯著的預測力, 諸如 Werbel (2000) 、 Rognstad與Aasland

(2007

)都指出處在青年期階段的個體,其 價值觀對工作目標的追求與積極性,真有 顯著影響力。男外,

Watts ( 1992

)更進一 步指出,不同價值觀的個體會有不同的生 涯導向。此一說法,即在林郁蕙、曾善美

(2011

)的研究中獲得證實,這二位研究者 以大學生為對象,探討不同價值觀與不同生 涯定向的關係,結果發現「自我成長」價值 觀與「創業型」的生涯定向呈顯著相關;而 「串且織安全與經濟」的價值觀則與「工作保 障型」的生涯定向呈顯著相關。再者,劉宇 平 (2002) 的研究也指出高中體育教師的工 作價值觀對其生涯發展具有顯著預測力。 工作價值觀是一個多向度的概念,不同 學者各有解釋(洪瑞斌、劉兆明,

2003)

Super ( 1970

)將其定義為「與工作有關的 目標,可以表示個人的內在需求,以及個 人在從事活動時,所追求的工作特質或屬 性」。國內有吳鐵雄、李坤崇、劉佑星、歐 慧敏( 1996) 將工作價值觀界定為「個體從 事工作時,藉以評斷有關工作事物、行為或 目標的持久性信念與標準'並據此表現工 作行為,追求工作目標」本研究援用Super

(

1970) 的觀點,並參考李華璋(1 990

)

吳鐵雄等(1 996 )的定義,將其界定為「個 人選擇工作的內在標準或參考架構」亦即係 指個人從事工作時最重視或在意的因素,因 而在測量時,著重受試者在選擇或決定工作 或職務時,會重視的因素。換言之,主要的 關注焦點著重個體內在的參考架構或標準如 何影響工作與職業的選擇意向。 由於不同學者對工作價值觀的詮釋不 同,在分類上也存在許多差異,主要分類 有從21 個向度到 2 個向度不等。諸如 Super

(1970

)將工作價值觀分為15個向度,王叢 桂(1992 )則分為目的價值與手段價值兩個 向度(洪瑞斌、劉兆明,

2003

;張瑞村, 2008a) 。目前國內對工作價值觀的測量,除 了直接引進國外工作價值觀量表,諸如夏林 清、游慧卿 (1984 )以及陳英豪 (1987)皆以

Super

(1970) 的工作價值觀量表進行修訂。 另外,也有以國外工作價值觀的向度為結 構,再加入本土概念,進行量表編製'諸如 吳鐵雄、李坤崇、劉佑星、歐慧敏(1 996

)

即是參考Super (1970) 的工作價值觀架構並 加入本土特殊性成分進行量表編製。 在生涯定向方面,國外已發展許多評量 工具,諸如生涯決定量表(

Career Decision

Scale

,

CDS) 、職業決定量表(

Vocational

Decision Scale

,

VDS) 、職業決定側面圖

(Vocational Decision Profile

,

VDF) 以及生 涯因素量表(

Career Factors Inventory

,

CFI)

(Jones & Chenery

,

1980) 。國內在這方面 的發展,則有林幸台(1 983 )編製「職業決 策量表」、陳金定 (1987)編製「生涯決策 量表 J '二者皆以高中生為受試對象,男

(5)

師資生的工作價值觀與生涯定向研究 堅壁至包~Of

Work

Valu電 And

Career Decidedness of Pre-Service Teacher

表 J '則以高職學生為對象。以大學生為 對象發展生涯定向評量工具者,則有林清 丈(1 994 )編製的「大學生生涯發展問卷」 以及楊淑珍(

1999

)編製的「生涯因素量 表」。 有關人口背景變項與工作價值觀及生涯 定向的關聯研究方面,以性別來看,

Daehlen

( 2003)

'Gooderham 、 Nordhaug 、 Ringdal 與Birkelund (2004) 以及Ferriman,

Lubinski

,

和Benbow (2009) 的研究發現性別不同, 價值觀也存在差異,女性比男性更喜歡追求 利他與彈性的工作價值觀,而男性則追求 更高的金錢報酬與全職生涯;而在生涯定 向方面,林郁蔥、曾善美 (2011 )的研究發 現女性較為重視工作與生活的平衡,但劉 宇平 (2002 )的研究則發現生涯定向並不因 性別不同而有差異。在年齡方面,

Maccoby

(1

988

)表示年輕一代對於自我發展的工作 價值追求比對傳統物質價值,諸如收入與 地位的追求,還要來得高; Webber與 Smith

(2005

)比較年輕與年長兩組對象的工作價 值觀,發現年輕人較年長者更重視工作中學 習新事物與工作的趣味性。然而Rognstad與

Allsland (2007)

,調查2001至2003大專學 生,卻發現重視「高薪」以及「工作安全」 的價值顯著增加,但「與人接處」的價值 卻降低;至於生涯定向部份,則有吳淑禎

(2011

)的研究指出,年級愈低的大學生, 對於自我認識、環境資訊、以及生涯準備等 生涯定向的協助愈高。 另外,在科系方面,

Cavanagh ( 1984)

發現商管領域的學生,對外在物質的工作 價值觀較為重視;另外,Jensen與Aamodt

(2002

)的研究也指出修習護理、社工的學 生對「利他」的工作價值觀較為重視;而機 械科系的學生則較重視外在工作價值。綜合 上述,可以顯示性別、年齡、以及主修科系 不同,對於個人的工作價值觀與生瀝定向的 影響,確實存在許多差異。 然而,仍有些差異並不明顯,尚需再作 深入探討。 我國自 1994年施行「師資培育法」之 後,師資培育政策從過去的一元化、計畫 性、公費制轉變成為多元化、儲備性、自費 制、甄選制。 2002年「師資培育法」再經大 幅修正,包括教育實習的期限由一年改為半 年、取消教育實習津貼、取得教師資格前 必須通過國家檢定考試,使得師資生在面對 個人探索試驗階段,就感受到經濟與求職的 困難,以致對教師職業的認同與追求面臨更 大的挑戰,甚至出現考試領導教學的現象 (方姿雅,

2007

;黃嘉莉,

2005

;楊珮琳、 林靜萍,

2007

;劉妙真,

2005

;歐淑年, 2006) 。尤其接續而來的少子女化效應,衝 擊的不只是學生人數的減少,也影響在職教 師的編制人數,教育部推估至105學年度, 中等學校編制教師人數則將減少的,693人, 約占 15.97% (哥|自鍾德馨, 2007) 。顯然師 資政策改變以及少子女化的人口結構趨勢, 讓許多原為正向環境影響因素或經驗因素, 轉趨消極或不確定,牽動個人價值信念以及 生涯目標的選擇,因此本研究希望以師資生 為對象,探討其工作價值觀與生涯定向的抉 擇,進而瞭解二者的關係。

(6)

i盧值;三三一一一三三三一一一一三三

二、研究目的

綜合上述,本研究目的如下: (一)瞭解師資生的工作價值觀與生涯定向現 況。 (二)比較不同背景變項師資生的工作價值觀 及生涯定向的表現差異。 (三)瞭解師資生的工作價值觀與生涯定向的 相關情形。 (四)探討師資生的工作價值觀對其生涯定向 的預測力。

貳、研究方法

一、研究設計與研究假設

本研究冒在探討師資生的生涯定向與工 作價值觀。採用問卷調查法,進行工作價值 觀與生涯定向(包括安適感以及生涯未定向 的原因類型)的瞭解,並就不同背景變項的 師資生在此二個變項的表現差異,進而探討 工作價值觀與生涯定向之間是否存在相關及 與預測關係。據此,提出主要研究假設如下: (一)不同背景變項的師資生其工作價值觀有 顯著差異。 (二)不同背景變項的師資生其生涯定向有顯 著差異。 (三)不同背景變項的師資生其生涯定向的安 適狀態有顯著差異。 (四)不同背景變項的師資生其生涯未定向的 原因類型有顯著差異。 (五)師資生的工作價值觀與生涯定向之間具 有顯著相關。 (六)師資生的工作價值觀對生涯定向具有顯 著預測力。

二、研究對象

本研究以臺灣師範大學學生為抽樣母 群範圍,以立意抽樣,即受試對象必須是師 資生,方才符合研究目的樣本。所謂師資 生,包括師資培育生(簡稱師培生)與教 育學程學生(簡稱教程生) ,前者指各師 資培育學系依其登記或甄選方式取得師資 培育生資格的學生;後者則指未取得師資 培育生資格之學士班、碩士班以及博士班 學生,經參與教育學程資格甄選通過者。 研究計發放200份問卷,回收有效問卷共 175 份,有效回收率為 87.5% 。受試樣本以女性 居多,古 60.92% (N=106) 、男性古 38.51%

(N=6

7)

;在年級分布方面,以四年級為最 多,古4 1.3 8% (N=72) 、三年級,古3 1.61%

(N=55

)、二年級,古14.37%

(N=25)

研究生,古9.77% (N=I7)、延畢生古2.87%

(N=5

)。學院別方面,以理學院為最多, 古 36.78%

(N=64)

,其他依序是:教育學 院,古 2 1. 84% (N=38) 、運動與休開學 院,古 14.37% (N=25) 、文學院古9.77% (N=I 7)、藝術學院,古6.9%

(N=12)

音樂學院以及國際與僑教學院,則各古

1.1

5% (N=2)

三、研究工具

本研究問卷共有三部份,第一部份為背 景變項,包括性別、年級、學院。第二部份 為工作價值觀,係指師資生對未來所欲從事

(7)

師資生的工作價值觀與生涯定向研究 三王三三三三三三三二三三王 ThEl…Stuqy QfVv'gr~ Y<:li堅壁壘D<:LC

0L

ElEl!!)Elc:i

cj

ecjn El~g)f f'理-~Ell'v'區重 TeQ.ch ElL歪歪歪

的工作所抱持的信念與標準。第三部份為生 涯定向,係指師資生的生涯定向程度、對目 前生涯定向狀態的安適感以及生涯未定向的 影響因素。 問卷第二部份所指的工作價值觀,援用 吳鐵雄、李坤崇、劉佑星、歐慧敏(1 996

)

所編製的工作價值觀量表,主要選擇考量在 於此一量表突破直接翻譯國外工作價值觀, 納入本土因素考量,且取樣對象除了大專畢 業工作者,同時包含師範學院的大學生(即 師資生)在內,能夠反映本研究以師資生 為對象的精神。此一工具包含七個因素, 每個因素有7題,共49題。各因素的定義如 下(吳鐵雄、李坤崇、劉佑星、歐慧敏,

1996

'頁70

)

(一) r 自我成長 j .工作時能否不斷獲得新 知與自我成長,發揮創造力以及促進個 人成長的重視程度。 (二) r 自我實現 j 工作時能否實現人生目 標,展現個人才華,提升生活品質以及 增進社會褔址。 (三) r 尊嚴 j 工作時能否滿足個人成就 感,獲得自我肯定與自主性,贏得他人 尊重及擁有管理權力和支配力。 (四) r 社會互動 j 工作時能否獲得良好的 社會互動,與上司和同事分享喜怒哀樂 以及與他人建立良好的人際關係。 (五) r 組織安全與經濟 j 工作時能否獲得合 理的經濟報酬以及組織是否有完善的制 度以滿足安全感。 (六) r 安定與免於焦膚、 j 工作時能否穩定而 規律的工作,以及免於緊張、混亂、焦 慮與恐懼。 (七) r 休閒健康與交通 j 工作時能否獲得充 足的體能活動、擁有充份的休閒活動, 以及交通便利。 此量表係以臺灣地區的大專校院為母 群,分層隨機抽取2426名大專畢業工作者、 890名大學生(含師範院校)、 1020名專科 生為對象。以李克特式六點量表計分, r 非 常重要 100%j 計6分、 「本目當重要 80%j 計 5 分、「普通重要 60%j 計4 分、「有些重 要40%j 計3 分、「稍微重要20%j 計2分、 「不重要 O%j 計 1 分,將各量表所含題目之 得分累加,即為各分量表之工作價值觀分 數,各分量表分數愈高,表示受試者愈重視 該價值觀,全量表計有49題, Cronbachα

係數為 .97 '七個分量表 α 係數分別介於 .80

至 .93 之間,全量表可解釋原發展量表 119 個題目的 97.77%變異量。此一量表的穩定 係數,隔三週重測,信度界於 .70 至 .91 之 間(吳鐵雄、李坤崇、劉佑星、歐慧敏,

1996

'頁 13) 在效度方面,此一量表,除具備六位專 家審查的內容效度,並有驗證性因素分析, 考驗其建構效度,結果顯示量表在模式的參 數估計,均未違反基本模式適合標準'各分 量表以及全量表的整體模式適合度均佳。七 個分量表的組成信度為 .82 、 .75 、 .81 、 .89 、 .88 、 .79 、 .74均大於 .60 。在平均變異數抽取 量方面,七個分量表所抽取的平均變異數 為 .60 、 .51 、 .60 、 .83 、 .79 、 .66 、.49僅一個

(8)

a且

小於 .50 '其餘六個皆大於 .50 。綜合而言, 驗證性因素分析結果顯示工作價值觀,整體 模式適合度佳,模式內在架構為可接受的評 量工具(吳鐵雄、李坤崇、劉佑星、歐慧 敏,

1996

'頁26) 在第三部份,即生涯定向方面,本研究 援用係楊淑珍(1 999 )所編製的生涯因素量 表作為測量工具。主要選擇原因在於此一量 表兼顧本土化與普同性原則,且取樣對象包 含師範校院學生,適合本研究以師資生為對 象使用,另外,此量表也對國內大學生的生 注定向程度、生涯安適度以及未定向的原因 類型提供診斷。因此,本研究選用此量表作 為測量工具,本項工具,計有的題。主要內 容包括三部分:其一「定向量表 J '計有 7 題:指個人職業目標確定程度。分數愈高, 確定的程度愈高;其二是「安適量表 J '計 有 10題:指對目前的生涯抉擇狀態感到安適 的程度。分數愈高,安適度愈高;以及第 三「原因量表 J '計有 50題。其中「原因量 表」包含上述七個分量表,其分數愈高,代 表該因素影響其做決定的程度愈高。反之, 分數愈低,代表該因素影響其做決定的程度 愈低。七個原因量表的定義如下: (一) r 環境資訊 J .缺乏教育及職業資訊, 而難以做決定的程度。 (二) r 抉擇時機 J .目前時機,難以做職業 目標抉擇的程度。 (三) r 雙趨衝突 J .興趣廣泛,難以做決定 的程度。 (四) r 焦慮猶豫 J .焦慮猶豫,而無法做決 定的程度。 (五) r 科系因素 J .因科系問題,致無法做 決定的程度。 (六) r 外在阻力 J .外在因素對個人職業目 標抉擇的阻礙程度。 (七) r 自我認識 J .缺乏自我瞭解,難以做 決定的程度。 此一工具取樣對象主要以臺灣地區公 私立大學為母群,以立意取樣抽取北、中、 南地區 11 所大學(含師範院校) ,計 993 名 大學生為對象(楊淑珍,

1999

'頁20) 。以 李克特式六點量表進行計分,從「非常不 符合」到「非常符合」。在信度方面,重 測信度在定向量表為 .69 '安適量表為 .80

'

原因量表 .89 (分量表介於 .73 至 .85 間) Cronbachα 係數,定向量表為.肘,安適量 表為 .91 '原因量表為 .97 (分量表介於.78至 93 間)。在效度部份,定向量表可解釋41% 的總變異量,安適量表可解釋52 .4%的總變 異量;而七個原因分量表可解釋變異量,占 總解釋變異量的47.1% (楊淑珍,

1999

'頁

33 )

驗證性分析結果顯示「定向量表」 「安適量表」以及「原因量表」均呈現單一 向度,且各量表內每題的因素負荷量均介 於.5 -.95之間。另外,內部相關顯示,定向量 表與安適量表間,呈顯著正相關(

r=

.6

7)

定向量表與原因量表之間呈顯著負相關 (r=-.77) 以及安適量表與原因量表間,呈 顯著負相關 (r=-.75) ,顯示生涯因素量表 的效度甚佳(楊淑珍,

1999

'頁39) 。

(9)

師資生的工作價值觀與生涯定向研究

::

Th堅~J.~旦 iWork 旦旦IYEL~D9~9I:幫幫且堅 99堡壘墮笠 of 哇哇3堅堅陸金聖 9豆h雙三三

四、研究程序與資料分析方一、師資生的工作價值觀與

生涯定向表現

本研究以修習「生涯輔導」、「生瀝職 業資料分析」、「生涯課程設計」等相關課 程之學生為招募對象,入班說明研究目的、 調查方式、研究所使用的資料範團、個人權 益及保密等倫理事項,經過學生同意後,邀 請其備測驗專業之輔導教師,為學生輔導進 行施測,施測完成後,依受試者是否為師資 生進行資料分類與登錄,將符合師資生身份 者納入本研究資料之分析。然基於受試者權 益及測驗倫理,不論受試者身份是否為師資 生,皆依每位受試者的個別作答結果,提供 書面的測驗解釋乙份,並依各班適合的時 間,由具有測驗輔導專業的輔導教師,進行 團體測驗解釋,以維研究倫理。 將取得之師資生資料,以 SPSS19.0 版統 計套裝進行分析,依據本研究目的,針對工 作價值觀與生涯定向表現,進行描述統計、 獨立樣本 t 考驗以及單因子變異數分析。其 中描述統計包括次數分配、平均數與標準 差,用以描述本研究樣本結構的分布,以平 均數與標準差作為工作價值觀與生涯定向的 現況描述,而以平均數差異檢定( t-test) 與 變異數分析,作瞭解各背景變項在主要研究 變項的差異分析,並以 LSD 法進行變異數分 析達顯著的事後比較;多元迴歸分析用以檢 示工作價值觀對生涯定向的預測力。

參、結果與討論

師資生的工作價值觀表現,以「社會互 動取向 J

(M=5

.4

4'

SD=0.53) 、「尊嚴取 向 J

(M=5.25'

SD=.57) 、「組織安全與經 濟取向 J

(M=5.24'

SD=.61) 為前三高(參 見表1)。此一結果與李明憲、胡益進、方 晴美 (2009 )、 Watt和Richardson

(2007)

等研究所發現喜歡與人互動的價值觀相似, 也與張瑞村 (2008b) 、劉宇平 (2002 )所 提到的工作穩定相近,惟「利他」部分則與 李明憲、胡益進、方晴美(2009 )及張瑞村 (2008b) 的研究結果不同,本研究與「利 他」相近的「自我實現」價值觀,列在排序 第四,值得師資培育機構注意師資生價值觀 是否已有轉變,並能在師資職前教育過程, 強化師資生對教育的使命感。 至於生涯定向方面, ,-定向 J

(M

=3.98 '

SD=.87) 與「安適 J

(M=3

.4

2'

SD=.96

)程度,界於普通到確認的程度, 即師資生的職業目標確定度以及對目前職業 抉擇狀態的安適程度,皆顯示尚可狀態;對 於職業目標未決定的影響因素,則以「雙 趨衝突 J

(M=3.56'

SD=1.l 3) 、「焦慮猶 豫 J

(M=3.36'

SD=.96) 、「自我認識」

(M=3.25'

SD=1.l 9) 三項因素為最高(參 見表 2) 。此與金樹人、林清山、田秀蘭

( 1989

)、田秀蘭(

1998

)、以及袁志晃

(2002

)的研究結果相較,皆出現「焦慮猶 豫」與「自我認識」是重要的影響因素,顯 見如果能夠強化師資生的自我瞭解以及負向

(10)

4臨一一于一云云;

情緒處理,或許有助師資生更早達到生涯定 況較為特別,推測其可能原因,係因就讀師 向。惟本研究同時發現「雙趨衝突」的影響 大學生其學習動機高且樂於多元學習,或可 因素,並未出現在過去相關的研究中,顯示 藉由優先順序的抉擇評估,協助師資生達到 本研究對象因興趣廣泛,而難以做決定的情 生涯定向的目標。 表 1 師資生的生涯定向與工作價值觀表現之平均數與標準差 變項 向度 平均數 (M) 標準差 (SD) 自我成長取向

4.95

.66

J.. 自我實現取向

5.19

.58

作 尊嚴取向取向

5.25

.57

價 社會互動取向

5

.4

4

.53

組織安全與經濟取向

5.24

.61

觀 安定與免於焦慮、取向

4.88

.64

休閒健康與交通取向

4.87

.69

生涯定向

3.98

.87

安迪

3

.4

2

.96

生 環境資訊

2.93

.92

涯 抉擇時機

2

.4

5

.90

因 雙趨衝突

3.56

1.1

3

索 焦慮猶豫

3.36

.96

斜靠因素

2.31

-且

1.

02

弓, 外在阻力

2.76

.77

自我認識

3.25

1.1

9

二、不同背景變項的師資生

其工作價值觀與生灌定

向表現差異

有關背景變項在主要變項的差異分析, 本研究發現,年級在工作價值觀的表現並無 顯著差異。但在性別及學院別,則出現顯著 差異。其中,女性師資生在「自我實現」

(t=-2.25 ' p<.05

)、「安定與免於焦慮」

(t=-2.57 '

p<.05) 、「休閒健康與交通」

(t=-2.25 ' p<.05

)的表現均高於男;顯示 女性較男性重視工作時能否實現人生目標、 展現個才華以及對工作的穩定規律以及工作 時能否有充份的休閒活動及便利的交通(請 見表2) 。此一結果與吳鐵雄等(

1996)

嚴澤鈞( 1999) 以及Ferriman,

Lubinski

,

Benbow

(2009) 分別以大學應屆畢業生與在 職人員、師院學生、科技大學學生為對象, 所做的調查結果一致,皆指出女性較男生重 視自我實現、充分的休閒以及工作的穩定, 推測女性對自我實現有較高的重視程度,或 許與政府在近年積極推動性別平等工作法, 喚起女性對於工作能否展現個人才華有關, 然而也同時面對傳統社會期待女性穩定家 庭,因而重視工作可以穩定而規律。 在學院別部份, ,.休閒健康與交通」

(11)

師資生的工作價值觀與生涯定向研究 三三三主三三三三至三三三王王三三三三三 Th豆豆!但也Qt 'tVQi~Yal型企ndCa~~rQ壁也型 Q~哩!1)E.~:~E:l些igE3J"開前些三歪歪 (F=2.駒, p<.05) 的表現達到顯著水準'師 資生對於工作時能否有充份的休閒活動及便 利的交通重視程度,科技學院高於理學院; 而運動與休閒學院則高於理學院與教育學院 (參見表3 、表4與表 5) 。其中運動與休閒 學院較為重視「休閒健康與交通」的結果與 劉宇平 (2002 )發現體育教師最重視「健康 休閒」一致,推測此與體育休閒領域,近年 來積極推動體適能檢測有關。 至於生涯定向的表現差異,本研究發 表2 不同性別的師資生其工作價值觀與生涯定向表現的差異分析 量表 分量表 性別 個數 平均數 標準差 t值 差異比較

(M)

(SD)

57

5.06

.56

-2.25*

自我實現 男〈女 1二

91

5.27

.58

作 定免與免 男

57

4.71

.73

-2.57*

價 於焦慮 男〈女 值 女

90

4.98

.57

觀 休閒健康 男

57

4.71

.76

-2.25*

與交通

90

4.97

.62

男〈女 生涯 男

67

3.61

1.

01

2.08*

男〉女 因素 安過

106

3

.3

0

.92

*P<.05

現不同性別、年級、學院別的師資生在生 涯定向的表現達到顯著差異。以獨立樣本 t 考驗的結果而言,男性師資生在安適量表

(t=2.08 '

p<.05) 的表現高於女性,亦即 男性有較高的生涯安適性(請見表 2) ,此

一結果與Rayman,

Bernard

,

Holland

,

Barnett

(1

983

)發現女性比男生容易感到生涯不確 定相一致。顯然,性別對生涯定向存在不同 的考量,後續可再深入性別差異的探討。 再就單因子變異數分析的結果來看, 不同年級的師資生在生涯定向的表現達到顯 著差異,經 LSD事後檢定發現:四年級的師 資生在「定向量表 J

(F=2.58' P < .05

)的 表現高於二年級與三年級;在「環境資訊」

(F=4.33 ' p < .01

)方面,二年級與三年級 缺乏環境資訊程度,分別高於四年級及研究 生;在「雙趨衝突 J (F=3.30'p<.01) 方 面,二年級因興趣廣泛而難以做決定的程度 高於四年級以及研究生,其次三、四年級因 興趣廣泛而難以做決定的程度高於研究生; 在「自我認識 J

(F=3.36' p < .05

)方面, 二、三、四年級因缺乏自我瞭解而無法做 決定的程度皆高於研究生,此與前述吳淑 禎 (2011 )的研究發現相似,皆顯示年級愈 低,對自我認識的需求以及環境資訊提供愈 有需要。 另外,不同學院別的師資生其生涯定 向的表現也達到顯著差異,在「環境資訊」

(12)

(F=2.90

I p<.05) 方面,理學院學生缺乏

(F=2.32 ' P < .05

)方面,理學院因缺乏自 環境資訊程度,分別高於文學院與教育學 我瞭解而無法做決定的情況高於運動與休閒 院;另外,科技學院學生缺乏環境資訊程度 學院、教育學院、以及藝術學院;其次科技 高於教育學院。在「科系因素 J

(F=2

.4

6'

學院因缺乏自我瞭解而無法做決定的情況高

p<

.05) 方面,理學院與科技學院對師資生 於藝術學院(參見表3 、表4與表5) 。綜合 因科系問題而無法做決定的程度,高於運動 上述,可以得知理學院與科技學院在其生涯 與休閒學院及藝術學院。至於「自我認識」 定向是最需要協助。 表3 不同院別的師資生其且作價值觀與生涯定向的差異分析 量表 分量表 學院 個數 平均數 棵準差 F值 差異比較

(M)

(SD)

理學院

56

4.65

.70

1二 科技學院

14

5.12

.63

運休學院

16

5.32

.4

8

科技學院〉理學院 價 休健交通

2.80*

運休學院〉理學院 值 文學院

15

4.98

.86

運休學院〉教育學院 觀 教育學院

32

4.82

.64

藝術學院

12

5.04

.5

8

理學院

64

3.23

.89

科技學院

14

3

.3

1

.74

運休學院

25

2.82

.77

理學院〉文學院 環境資訊

2.90*

理學院〉教育學院 文學院

17

2.69

.83

科技學院〉教育學院 教育學院

38

2.65

1.

01

藝街學院

12

2.71

.80

理學院

64

2

.4

9

1.

07

生 科技學院

14

2.84

1.

04

理學院〉運休學院 涯 運休學院

25

1.

91

.77

理學院〉藝術學院 因 科~因素 文學院

17

2.19

.94

2

.4

6*

科技學院〉運休學院 素 教育學院

38

2

.3

9

1.

09

科技學院〉藝術學院 藝術學院

12

1.

77

.63

理學院

64

3.62

1.1

3

科技學院

14

3

.5

6

1.1

8

理學院〉運休學院 運休學院

25

2.95

1.1

1

理學院〉教育學院 自我認識

2

.3

2*

文學院

17

3.05

1.

27

理學院〉藝術學院 教育學院

38

3.11

1.

23

科技學院〉藝術學院 藝術學院

12

2.65

.83

*P<.05

(13)

師資生的工作價值觀與生涯定向研究 m空旦~9Y. QLl,A{o~'{gl型企An旦旦旦堅er

Decidedness of Pre-Service

Teacher 三三三

表4 不同年級的師資生其生涯定向之差異分析 量表 分量表

年級

個數 平均數 標準差 F值 差異比較

(M)

(SD)

二年級

25

3.65

.79

三年級

55

3.86

.81

四年級〉二年級 定向

2.58*

四年級

72

4.18

.86

四年級〉三年級 研究生

17

4.13

1.

02

二年級

25

3.31

.85

三年級 二年級〉四年級

55

3.15

.84

二年、缺〉研究生 環境資訊

4

.3

3**

四年級

72

2.74

.91

三年級〉四年級 生 三年級〉研究生 涯 研究生

17

2

.4

3

.96

二年級

25

3.95

1.1

8

索 二年級〉四年級 三年級

55

3.76

.98

二年級〉研究生 雙趨衝突

3

.3

0*

四年級

72

3

.4

3

1.1

5

三年級〉研究生 四年級〉研究生 研究生

17

2.84

1.

26

二年級

25

3.74

1.3

2

三年級

55

3.20

1.

08

二年級〉研究生 自我認識

3.36*

三年級〉研究生 四年級

72

3

.3

4

1.

23

四年級〉研究生 研究生

17

2

.4

9

.97

三、師資生的工作價值觀與

生涯定向之相關分析與

迴歸分析

就實證研究的角度而言,某些價值觀 與某些類型之生涯定向會有相關。諸如李 明憲、胡益進、方晴美 (2009 )的研究發現 「自我成長」與「創業」導向的相關係數、 「組識安全與經濟」與「工作保障」的相關 係數此二者皆呈中度正相關。惟本研究之生 涯定向並未有取向區分,而以個人職業目標 的程度高低為著重點,因此不以典型相關進 行分析,而以逐步迴歸分析,探討師資生的 工作價值觀對生瀝定向的預測。 本研究先行將師資生的工作價值觀與 生涯因素量表的各構面進行相關分析,以瞭 解各構面中變項與變項之間是否有相關性存 在,並進一步工作價值觀對生瀝因素。在相

(14)

指標 (conditional

index

,

CI) 分別為 18.86及

22.71

'皆符合Belsley

( 1991

)所主張 CI值 低30 '表示共線性小,顯示「組織安全與經 濟」與「自我實現」並非相似的概念,且對 生涯定向皆具預測力。 本研究所顯示預測結果與黃相瑋

(2003

)的研究相一致,再次驗證前述文獻 所述工作價值觀是生涯定向的重要影響因 素;尤其研究所顯示「自我實現」以及「組 織安全與經濟」對生涯定向的預測,似也反 映師資生選擇教職依然受到實現人生目標, 促進社會褔址的價值信念所影響,惟後現代 社會顧及個人的感受與J心理狀態的環境與文 化脈絡所影響,師資生不再單以利他等價值 為主導,同時也將安全與經濟的個人需求感 受納入教師職業的選擇當中(Bell, 1992) 。

,.臨一言:一-一三二一千三一一一一一三三三毛主三

關分析中,工作價值觀與生涯定向的各構 面,計有18個達到顯著相關,包括自我成長 與雙趨衝突、自我實現與定向、自我實現與 抉擇時機、自我實現與焦慮猶豫、尊嚴與抉 擇時機、尊嚴與焦慮猶豫、社會互動與抉擇 時機、安全經濟與定向、安全經濟與環境資 訊、安全經濟與自我認識、目的價值與抉擇 時機等構面皆存在顯著相關(請見表的 顯示工作價值觀與生涯定向之間具有一定程 度的關連性。 由表6 的結果顯示,預測變項中的「組 織安全與經濟J ' (t=-3.005 , P<.01) 與 「自我實現 J (

t=2.696

,

P<.05)

,對師資生 的生涯定向具有預測力,其解釋變異量達

11%

'其中自我實現對生涯定向真正向預測 力;而組織安全與經濟則具負向預測力。 進一步檢視共線性,二個預測變項的條件 表5 工作價值觀各構面與生涯因素各構面的相關分析 自我成長 自我實現 尊嚴 社會互動 組織安全 定兔焦慮 休健交通 定向 與經濟 定向

-.05

.14*

.09

-.05

-.17*

-.02

-.08

--*p蝸每**

r<·0.b8

.12

-.02

-.05

-.1

1

-.13

-.04

.64**

環境資訊

-.03

-.07

-.08

.01

.14*

.07

.03

-.67**

抉擇時機

-.03

-.2

1*

-.2

2**

-.2

5**

-.05

-.08

-.1

1

-.53**

雙趨衝突

.18*

-.07

.03

-.10

.16

.04

.03

-.51 **

焦慮猶豫

-.04

-.14*

-.16*

-.05

.06

-.04

-.09

-.61 **

斜靠因素

-.03

-.07

-.08

-.05

.12

-.04

-.01

-.3

3**

外在阻力

-.01

-.12

-.07

-.05

.04

.04

.02

-.4

5**

自我認識

-.01

-.10

.01

.04

.20*

.03

.08

-.4

7**

**p<.01;p<.05

(15)

師資生的工作價值觀與生涯定向研究 三三三三二一三千三三:王三三三三三三JhEl $tuclYQf. 'v'v'..9J'~ '!.9ILJe_Ai型主91坦坦豆i9EldJl<哇哇哇 Pn是iEl~<;:El墮坦坦E至三于

表6 工作價值觀對生涯定向之預測分析 遷入的變項

R

R

2

R

2增加量 Beta分配 F值 組織安全與經濟

.1

77

.031

.031

-.258

4.63*

自我實現

.280

.079

.047**

.232

6.05**

*P<.05;**P<.01

四、師資生的安適、未定向

原因與生涯定向的相關

及迴歸分析

由表 8顯示,師資生的安適、未定向原 因與生涯定向的相關皆達顯著,其中安適與 生涯定向呈顯著正相關;而未定向原因與生 涯定向皆呈顯著負相關。進一步迴歸分析, 結果顯示師資生生涯抉擇的安適程度以及未 定向原因中的「環境資訊」與「雙趨衝突」 對其生涯定向真有預測力,其解釋變異量達

58.7%

'其中「環境資訊」與「雙趨衝突」 對生瀝定向具有負向預測力;而安適則具正 向預測力,預測變項「環境資訊」更與黃 相瑋 (2003 )研究所提及的「資訊搜索」一 致,顯示師資生資訊不足,的確會影響生涯 方向的確定。另外,對於達到顯著的三個預 測變項,本研究進一步檢視共線性,其條件 指標 (conditional

index

,

CI) 分別為 5.08 、 9.25以及 18.19 '皆符合Belsley (1991) 所主 張CI值低30 '表示共線性小,顯示「環境資 訊」、「安適程度」、以及「雙趨衝突」並 非相似的概念,且對生涯定向皆真預測力。 表7 安過程度與未定向原因對生涯定向之預測分析 遷入的變項

R

R

2 R2增加量 Beta分配 F值 環境資訊

.674

.4

54

.4

54

-.333

14

1.

97**

安過

.741

.550

.096

.383

103.75**

雙趨街突

.766

.587

.038

-,

226

80.14**

*P<.05;**P<.01

肆、結論與建議

一、結論

本研究冒在探討師資生的工作價值觀與 生涯定向,其中研究目的一所得結果顯示: 師資生的工作價值觀以「社會互動」、「尊 嚴取向」、「組織安全與經濟取向」為前三 項重視的價值觀;其次生涯定向表現,其生 涯「定向」與「安適」程度,皆在中等以上 程度,即師資生的職業目標確定度以及對目 前職業抉擇狀態的安適程度,介於普通到良

(16)

好之間;男外,生涯未定向的影響因素,則 以「雙趨衝突」、「焦慮猶豫」、「自我認 識」三項因素為最高。至於研究目的二,由 不同背景變項的差異比較結果顯示,師資生 的工作價值觀表現,會因為性別及學院別 不間,而有顯著差異。男外,不同性別、年 級、學院別的師資生在生涯定向的表現,包 括安適、生涯未定向原因也達顯著差異。研 究目的三,有關工作價值觀與生涯定向(含 安適與未定向原因)的相關,有 10個構面達 到顯著相關;而生涯定向與安適及7個未定 向原因,則皆達顯著相關。最後,研究目的 四,則從迴歸分析結果發現 r 組織安全與 經濟取向」與「自我實現」二個價值觀對生 涯定向可達 11%的預測力;而安適以及「環 境資訊」和「雙趨衝突」二個未定向原因, 則可預測生涯定向,達58.7%的解釋量。

二、建議

(一)實務應用

l 善用測驗人才 本研究發現「自我實現」能夠對生涯定 向帶來預測力,且「社會互動」為師資 生所重視主要價值觀之一,顯示選擇教 職者,其內在參考價值對人是有興趣 的,而且重視以個人才華展現,貢獻社 會。為此,本研究建議政府政策,在師 資生遴選階段,可應用適宜工具選擇對 人有興趣且樂於貢獻的師資生人選。 2. 善用獎學金或公費生制度,留住合適的

教師人選。

本研究結果顯示「組織安全與經濟」不 僅是師資生重視的前三高價值觀之一, 同時對生遁定向具有顯著預測力,顯示 教職工作的安定與保障仍是吸引優秀人 才的重要誘因,為此,本研究建議政府 政策,能善用優秀獎學金制度或公費生 制度,留住最合適的教師人選。 3. 師資職前教育宜持續提升師資生的教育 使命感 本研究發現與「利他」相近的「自我實 現」價值觀,列在排序第四,顯示師資 生以教育為志業的使命感,出現轉變且 重視程度有降低現象,建議在師資職前 教育過程,宜強化師資生對教育的認同 與熱誠。 4. 重視師資生的生涯輔導,提供職場資訊 與抉擇協助 本研究實證結果指出「環境資訊」與 「雙趨衝突」對師資生的生涯定向具顯 著預測力,顯示在師資職前課程宜納入 生涯輔導課程,協助師資生瞭解職場資 訊,並學習如何就自己的多元興趣,進 行抉擇,以利個人生涯方向的確立。 5.根據師資生的背景經驗與需求,提供客 製化的服務與輔導 不同學院、年級、與性別之師資生所重 視的工作價值觀各有差異,而且呈現生 涯未定向原因也存在明顯差異。諸如, 年級較低的師資生,對自我認識的需求 較高;不同學院的師資生對自己所屬科 系的認知也有差異,建議在師資生的輔 導與培育過程,能注意其差異化需求, 並據此提供客製化的服務與輔導。

(17)

師資生的工作價值觀與生涯定向研究 It埋 $tu~旦l't!壘史的堅_Ang l:::()I~旦旦型對Qr哩堅金堅壁壘墜青盟壘。也更

(二)未來研究建議

1.本研究取樣範圍限於單一學校且未具隨 機抽樣標準,因此結果解釋僅限於受試 對象,無法推論至其他學校之師資生, 未來研究可考慮擴大施測對象,增加抽 樣的代表性,以利推論至本校以外的師 資生群體,此外也可應用質性研究方 式,深入瞭解影響師資生工作價值觀與 生謹定向的相關因素。 2. 進行變項的延伸探討:價值觀對生涯定 向具有影響效果得到實證支持,為求更 完整、更系統化探討各項生涯自變因素 對生涯定向的影響,未來可增加師資生 其他相關個性特質、態度信念等內隱因 素以及外顯技巧和知識,對生涯定向進 行預測。

恆、參考文獻

方姿雅 (2007 )。儲備教師的職業生瀝定向 歷程之個案研究。國立嘉義大學國民教 育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 毛連溫(

1991

)。師院生與師專生教學態 廈、意頓與能力之比較。畫北:教育部 出版。 田秀蘭(1998 )。我國大專學生生瀝決定問 題分類系統之研究。行政院國家科學 委員會專題研究成果報告(報告編號:

NSC-87-2413-H-153-004)

,未出版。 吳鐵雄、李坤崇、劉佑星、歐慧敏

(

1996) 。工作價值觀量表之編製研 究。行政院青年輔導委員會,臺北。 吳淑禎 (2011 )。師資職前教育的生涯課程 發展暨輔導效果之研究。中華輔導與諮 商學報 (TSSCI) ,鈍, 1-泣。 吳鐵雄、李坤崇、劉佑星、歐慧敏

(1

996)

0 ,-工作價值觀量表之編製初 步報告」。中國測驗學會測驗年刊,

42 '

227-244 。 李明憲、胡益進、方晴美 (2009 )。宜蘭縣 國小教師工作價值觀與健康促進生活型 態之關係研究。健康促進暨衛生教育雜 誌,

29 '

35-鉤。 李華璋(1 990 )。大學生工作價值觀之評量 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輔導系研究所 碩士論丈,未出版,彰化。 林幸台(1 983 )。我國高中及大一學生職業 決策行為之調查與實驗研究。國立臺灣 教育學院輔導學報,

6 '

91-124 。 林香君(1 992 )。生瀝未定向類型與團體諮 商策略交互作用效果之研究。國立臺灣 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研究所碩士論 丈,未出版,臺北。 林清丈(1 994 )。大學生生瀝確定狀態及其 因徑模式驗證之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 學輔導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彰 化。 林郁蔥、曾善美(2011 )。音樂系大學生人 格特質、工作價值觀與生涯導向之調查 研究。畫中教育大學學報:人文藝術 類,

25

(1)

'59-78 。 林瑞欽(1990 )。師範生任教職志之理論與 實徵研究。高雄:復丈出版。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1 The five components of OLE are: Aesthetic Development, Physical Development, Moral and Civic Education, Community Services, and Career-related Experiences.. learning

- Highlights of course content, briefing on further study pathways and career prospects - Brief introduction of the functions and required skills of public relations (PR) -

(1)領有社會工作師、心理師證書或取得 GCDF(Global Career Development Facili- tator)全球職涯發展師證書、CDFI(Career Development Facilitator

(1)領有社會工作師、心理師證書或取得 GCDF(Global Career Development Facilitator)全球職涯發展師證書、CDFI(Career Development Facili-

(1)領有社會工作師、心理師證書或取得 GCDF(Global Career Development Facilitator)全球職涯發展師證書、CDFI(Career Development

The aim of this study is to investigate students in learning in inequalities with one unknown, as well as to collect corresponding strategies and errors in problem solving..

Methodologies used in this study comprise two parts, the first part is questionnaires, which investigate customers’ assessment of the quality and satisfaction of service

The aim of this research is to study changes resulting from parents attending a study group designed by class teacher that include reading a chosen book and engaging 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