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互動式電子白板在符號教學之應用研究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互動式電子白板在符號教學之應用研究"

Copied!
135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工業教育學系 碩士論文 指導教授:李景峰 博士. 互動式電子白板在符號教學之應用研究 An Experimental Study of Interactive Whiteboard applied on Teaching Chinese Phonetic Symbols to Preschoolers. 研究生:羅麗雲. 中 華 民 國 101 年 7 月.

(2)

(3) 謝. 誌. 讀萬卷書,不如行千里路,行千里路,不如名師來指路,經書易得,人師難求,人 生能走多遠,端看與誰同行,人有多大的成就,端看以何者為標竿,畢竟;行之千里, 始於足下呀! 當年過半百以後,發現身旁竟有數不清的貴人,而這些貴人即是牽引著一位即 屆退休齡者,竟還能考上研究所並完成學業的最大動力,感謝各位師長,我生命中的貴 人…。 時光飛逝,轉眼即將在研究所的求學日子中畫下完美的句點,這些日子以來,對指 導教授李景峰博士的感恩,何止是一句謝謝即能輕描帶過,為了指導學生論文,多少日 子的黃昏,恩師及師母何老師將家人共聚晚餐的時間往後延宕,為了讓學生的論文更加 巖謹及具完整性,何老師更是投入大量的心力,每週密集性的協助指導,這讓也是為人 母親的我深感愧疚及感動 。 兩年研究所的日子,令人感到既充實又愉快,我感念一起併肩作戰、一起患 難與共、禍福同享的同學們,不論在生活上或學習上,皆受益良多,尤其是師出同門的 阿德與曉珍,總是不藏私的將讀書密技傳授,您們亦師亦友的指導方式,即是鼓勵我努 力前進的標竿,這一切所有喜悅與榮耀都將要歸功於您們! 當接獲了師大研究所的錄取通知單後,這筆墨難以形容的壓力讓我經常在夜 半時分驚醒,更不知曾幾何時,滿頭濃密的黑髮,竟變成蒼蒼白髮,難忘入學考試一幕 幕之景象,再次感謝所有指導過我的教授及師長們,是的,我願意成為『師大』人,成 為『師大』人是何等的榮耀啊! 最後,僅將此文獻給所有我最摯愛的親人、好友,誠摯的謝謝您們的鼓勵及 支持,謝謝大家,我做到了。 羅麗雲 謹誌 2012 年 7 月于台灣師範大學. i.

(4) ii.

(5) 中文摘要 面對二十一世紀之科技經濟的發展,資訊科技與電腦輔助教學也隨著的發達,幼保 師培育課程及技職校院的系科設置和課程設計也必須與時俱進,探討運用互動式電子白 板的新科技,融入注音符號的教學設計,以提升幼保師對於注音符號教學之學習差異, 達成多元的學習領域及目標。 本研究透過文獻分析用以建立理論基礎,並採用真正實驗研究法,以新北市五股區 某幼兒園為實驗對象,隨機分派一班為實驗組 16 人(實驗結果只剩 12 人),另一班為控 制組 16 人,由同一位實習教師進行以「注音符號教學」 、 「聲韻教學」 、 「拼音練習」 、及 「綜合練習」等四種教學模式,進行共 16 單元的教學。提供實驗組(互動式電子白板注 音教學)與控制組(一般注音符號教學)供幼生使用,同時觀察並記錄這些幼生的學習 情形,供日後檢討、改進與修正學習教材之用。所使用之研究工具包括「注音符號聲韻 覺識五大學習向度」、「結合韻測驗」及「音調測驗」,教學實驗過程透過實習教師之教 學情境資料,並透過描述統計(包括次數、百分比、平均數和標準差)、t考驗進行統 計考驗。最後的評量分析是以口語測驗來測驗這些受試幼生學習成果,後測結果發現兩 組有顯著差異存在;同時將幼生學習行為紀錄及教學觀察紀錄等進行資料的收集與分 析,以得知受試者在採用互動式電子白板教學及一般注音符號教學認知能力之差異,以 探討幼生在實施互動式電子白板教學後對注音符號的學習興趣是否有所提升或保留? 綜合本研究結果及發現如下: 一、實驗組與控制組在注音符號之聲韻覺識學習效果,達到顯著差異性。 二、實驗組與控制組在注音符號之認辨能力學習效果,達到顯著差異性。 三、實驗組與控制組在注音符號之讀辨能力學習效果,達到顯著差異性。 四、實驗組與控制組在注音符號之聽辨能力學習效果,達到顯著差異性。. 關鍵詞:注音符號教學、互動式電子白板、互動式電子白板融入教學、學習差異. iii.

(6) iv.

(7) Abstract When facing the technical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in the 21st century, information technology and computer assisting teaching should be developed as well. The training program of pre-school teachers, departments set up in vocational school, and the courses design has to be kept up with time. Discuss the new technology of using interactive white board, fusing with the teaching design of phonetic symbols, to increase the learning differences of pre-school teachers have on phonetic symbols teaching and then achieve multiple learning domain and target. This research establishes a theory basis with literature analysis. Use experiment research on a pre-school in Wugu, New Taipei City. A class of 16 students (only 12 students left for the result) was randomly appointed as the experiment group; another class of 16 students as the control group. Both classes were taught by the same intern teacher with “phonetic symbols teaching,” “phonetic,” “spelling,” and “comprehensive practice.” There were 16 teaching units in total. Interactive electronic white board phonetic symbols teaching was provided for the experiment group and general phonetic symbols teaching for the control group. The students’ learning was being observed and recorded for future review, improvement, and modification. The research tools were “the five learning domain of the phonetic awareness of the phonetic symbols, “combine rhythm test,” and “intonation test.” The teaching experiment was through the teaching scenario of the intern teachers, and proceeded with the statistics of descriptive statistics (including times, percentage, mean, and standard deviation) and t-test. The final evaluation analysis was to test the learning result of these students with oral tests. The post test results found out that these two groups had prominent differences. Students’ learning behavior record and observation record were collected and analyzes to understand the differences in awareness when using interactive electronic white board and general phonetic symbols. This was to discuss whether the students have increased or retained the learning interest after doing interactive electronic. v.

(8) white board. The study has the following results and findings: I. The learning effect on phonetic awareness on both experiment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has prominent differences. II. The recognition effect on phonetic symbols on both experiment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has prominent differences. III. The reading recognition effect on phonetic symbols on both experiment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has prominent differences. IV. The listening recognition effect on phonetic symbols on both experiment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has prominent differences.. Keywords: phonetic symbols teaching, interactive electronic white board, interactive electronic white board fusing teaching, learning difference. vi.

(9) 目. 錄. 謝 誌 ............................................................................................................................... i 中文摘要 ............................................................................................................................. iii Abstract ................................................................................................................................ v 目 錄 ................................................................................................................................ vii 表目錄 ................................................................................................................................. ix 圖目錄 ................................................................................................................................. xi 第一章 緒論 ........................................................................................................................ 1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 2 第二節 研究目的 ......................................................................................................... 5 第三節 第四節 第五節 第六節. 研究問題 ......................................................................................................... 6 研究假設 ......................................................................................................... 7 研究限制 ......................................................................................................... 8 名詞釋義 ......................................................................................................... 9. 第二章 文獻探討............................................................................................................... 13 第一節 幼保師資培育課程之探討 ............................................................................ 13 第二節 實驗教材的發展 ........................................................................................... 20 第三節 教材設計 ....................................................................................................... 21 第四節 互動式電子白板融入教學的理論及意涵 ..................................................... 22 第五節 注音符號教學之探究 .................................................................................... 27 第六節 小結............................................................................................................... 30 第三章 研究設計與實施 ................................................................................................. 31 第一節 研究架構 ....................................................................................................... 32 第二節 第三節 第四節 第五節 第六節. 研究實施 ....................................................................................................... 37 教學實驗單元進度........................................................................................ 39 研究工具 ....................................................................................................... 44 教學之進行 ................................................................................................... 49 教學實驗設計 ............................................................................................... 51. 第四章 資料分析與發現 ................................................................................................. 57 第一節 聲韻覺識之描述性統計 ................................................................................ 57 第二節 學習認知之差異性分析 ................................................................................ 61 第三節 學習觀察記錄 ............................................................................................... 66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 81 第一節 結論............................................................................................................... 81 第二節 建議............................................................................................................... 83 參考文獻 ............................................................................................................................ 85. vii.

(10) 附錄一 教保人員專業訓練課程 (20 學分:360 小時) .................................................... 91 附錄二 教學方案 (一) ~ 教學方案 (十六) ...................................................................... 95 附錄三 教學單元活動內容 .............................................................................................. 111 附錄四 幼生學前經驗調查問卷.......................................................................................112 附錄五 幼兒園聲韻覺識測驗 ..........................................................................................114 附錄六 幼兒園結合運暨音調測驗 ...................................................................................118. viii.

(11) 表目錄 表 表 表 表 表. 2-1 培育課程科目總表(一) .......................................................................................... 16 2-2 培育課程科目總表(二) .......................................................................................... 17 2-3 幼生保育系能力指標與指標描述 .......................................................................... 18 2-4 注音符號學習單元表(20 單元) ......................................................................... 20 2-5 注音符號教學實驗單元表(16 單元) ................................................................. 21. 表 表 表 表. 3-1 教學策略之層次 ..................................................................................................... 35 3-2 互動式電子白板教學實驗設計.............................................................................. 38 3-3 研究樣本一覽表 ..................................................................................................... 39 3-4 研究與教學實驗進度 ............................................................................................. 43. 表 表 表 表 表. 3-5 認知學習差異之構面與聲韻覺識測驗之分類....................................................... 46 3-6 真正實驗設計模式 ................................................................................................. 52 3-7 問卷受試者個人背景變項之分布情形 .................................................................. 54 4-1 聲韻覺識測驗之描述性統計資料 .......................................................................... 60 4-2 整體學習認知之差異性分析 ................................................................................. 61. 表 表 表 表. 4-3 認辨能力之差異性分析 ......................................................................................... 62 4-4 讀辨能力之差異性分析 ......................................................................................... 62 4-5 聽辨能力之差異性分析 ......................................................................................... 62 4-6 五個學習向度之差異性分析 ................................................................................. 63. 表 表 表 表 表. 4-7 結合韻暨音調測驗之差異性分析 .......................................................................... 64 4-8 聲韻覺識測驗之差異性分析 ................................................................................. 65 4-9 實驗組學習觀察記錄 ............................................................................................. 68 4-10 控制組學習觀察記錄 ........................................................................................... 73 4-11 資訊培育課程科目表 ........................................................................................... 77. 表 4-12 互動式電子白板教學應用學習效果相關實徵一覽表 ......................................... 78. ix.

(12) x.

(13) 圖目錄 圖 3-1 研究步驟圖 ............................................................................................................. 33 圖 3-2 教學實驗設計架構 .................................................................................................. 34 圖 3-3 注音符號教學概念圖 .............................................................................................. 36 圖 3-4 介紹教學實驗課程 .................................................................................................. 40 圖 3-5 實驗教學課程進行 .................................................................................................. 41. xi.

(14) xii.

(15) 第一章 緒論 本研究的主要目的是運用互動式電子白板的新科技,融入注音符號的教學設計,輔 助學習與理解,以期藉由提升注音符號教具的便利性與多元性,使注音符號教學活潑 化,促進教學效益,達到學習效果。尤其重要的是進一步探討現行幼保師培育課程中與 互動式電子白板運用能力的相關課程安排現況,以了解幼教師培育的學用合一之能力訓 練情形。 其目的是使得讓幼保師具有基本專業能力,且取得業界認同的實用技能,用以因應 工作職場的需要,此亦為幼保師培育課程及技職校院應努力的方向;尤其面對二十一世 紀之科技經濟的發展,幼保師培育課程及技職校院的系科設置和課程設計是否能引領時 代,更是技職教育培育課程發展重要的課題。 隨著資訊科技與電腦輔助教學的發達,互動式電子白板在教育上著實扮演著重要的 願景,將注音符號的教學透過互動式電子白板融入教學,以提升幼保師對於注音符號教 學之學習差異,達成多元的學習領域及目標,這是當前教學的趨勢,故運用多媒體教學 的能力,已是一種使得教育培訓的幼保師具有相應的能力,這是技職教育培育課程當中 值得努力的方向。. 1.

(16)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研究者於 1981 年開始擔任幼教工作,從兒童福利專業人員培訓課程及至完成 主管人員課程培訓,從擔任幼保師、園所長之園務管理並協助相關技職培育單位參與培 育課程的規劃,從工作經驗上深覺技專校院對課程規劃的實務經驗及課程發展應具有其 特色,同時因應所需人才與學校培育人才之缺口,落實技職教育之「務實致用」,讓幼 保師理解,幼生在展開學習之旅時,語文是學習及建構知識的基礎,而注音符號則是幼 生進入正式學習語文的入門工具。藉由注音符號之學習,可以認識國字的發音,同時可 以運用注音符號作閱讀的認知媒介,甚至在語言之聽、說、閱讀等幾個重要的面向中, 語音的認知能力直接影響到幼生的生活及與人溝通或學習等重要的經驗,因此,語音認 知能力教學逐漸成為近年來學術研究關注的焦點。 胡永崇(2001)的研究中,發現有閱讀障礙的幼兒在注音符號之單音和拼音的認讀 及表現之間具有明顯的相關,顯示注音符號的學習表現不佳者,其認字學習表現可能也 不好,而單音學習表現不佳者,其拼音學習表現也可能會不好。故幼保師面對程度參差 不齊的幼生時則必須運用其注音符號教學上的專業技巧,設計教學活動,以提高幼生的 學習興趣與學習動機,以確保學習效果。在一般的注音符號教學中,皆需使用注音配合 教學內容及符號形象圖卡、大掛圖及各式補充圖片,其製作的過程非常繁瑣,且教學時 需要經常更動顯示位置,以保持幼生的注意力。 為了增加幼生在學習注音符號上的樂趣及成效,許多專家學者皆提到注音符號教學 遊戲化的觀念(吳敏而,1990;胡建雄,1992;蘇蘭,2001)及教學資訊化,尤其幼教 廠商亦研發不少注音符號遊戲教學的參考教材,例如在吳佩芬(2002)的研究中即發現, 運用遊戲教學法實施注音符號教學,結果顯示遊戲教學法確能提高幼童對注音符號的學 習興趣。 事實上幼保師在教學上也經常運用遊戲式教學,一方面提昇幼生學習興趣,一方面 藉此檢核幼生學習差異。以遊戲教學法進行注音符號教學仍有其限制,例如:進行遊戲 教學是非常費時的,有時會因時間的限制,原先設計好的遊戲常無法如預期進行,而效 果大打折扣;教學時間與課程進度的壓力,也常使得遊戲無法完整進行。另外進行遊戲 教學法時,為使遊戲教學的目的不致失焦,考驗著幼保師對於班級管理、細心的觀察幼 生及活動過程中各項狀況處理的能力,同時也回顧省思在注音符號教學上所面臨的問. 2.

(17) 題。是否能運用科技來支援幼生在注音符號的教與學,同時解決在一般注音符號教學上 的困擾,這是許多未來幼保師所需共同關注的議題。 就注音符號教學的沿革來看,採綜合教學法,是自民國 57 年教育部便已正式規定 以綜合法來進行注音符號教學,沿用至今,可見此教學法應用在注音符號教學之成效。 然而時代的變遷,科技的發達,不只改變人們生活的方式,同時也影響相關培育單位、 技專校院等課程科目的安排及學習習性、在本質上產生莫大的影響。21 世紀已是多媒 體世界的一部分,對於數位生活,這樣的科技,人們在生活中更是感到自在與不可或缺 的,像這樣的 e 化型態經驗,更應該將之應用在學習環境當中。當教學的環境隨著科技 的發展、學生在學習特性上也跟著改變,及至科技設備導入教學,越來越受重視,教師 們的教法及教學觀點則需面臨改變及調整,如此才符合學習的發展性並提高學習效率。 在注音符號教學的方法與理論基礎不變的情況下,一般的注音符號教學或許已無法滿足 幼生的學習需求,資訊科技融入教學既是時代之趨,幼保師們更是需要因應時勢,適當 的調整教學方式,善用資訊科技設計出符合學習的教學活動,在技職教育培育課程中確 實有必要因應時代之需而納入多元的教學模式以及互動式電子白板等資訊科技,藉以提 升及改造幼保師之教學能力及未來的教學品質,然而,將互動式電子白板融入幼保教育 中真的能提升其教學效果,是值得我們來探討的。 在幼保師幼保培育課程中,除注重幼生的日常認知發展外,注音符號亦是幼生進 駐語言學習認知中重要的一環,從學習聲符認知,進入韻符之認知,及至能拼讀唸出結 合韻等,幼保師在實施注音符號教學時,需運用字卡、遊戲等多元輔助教具,尤其受限 於單元教學之教具鮮少,及自製教具過程繁瑣且費時,而各行各業早已是 e 化數位科技 的時代,二十一世紀對網路及資訊科技的運用與依賴已呈現不可逆的趨勢,因此除了可 以利用電子白板上的工具列來執行應用軟體之外、其他如連結音樂、教學動畫、教學簡 報……等等,都是非常便利的,幼保師亦可隨時在畫面上標記,或邀請幼生進行互動, 這種有趣的學習更有助於識字等語文活動。 為改進技專校院之培育課程,加強學校與產業聯繫,提升日後就業能力,並縮短學 用落差,幫助幼保師具備足夠的教學及運用科技媒材的能力,因而本研究將探討幼保師 之技職培育課程中,在注音符號教學所運用的一般教具及至用科技教學法對於幼生注音 符號教學的成效為何?而教材教法的日新月異及教學 e 化所帶來的便利性之優勢為 何?如何使幼兒面臨因資訊科技導入教學的普及化而有不同的學習歷程。從 Kennewell 與 Beauchamp(2007)的研究中,不難看出,互動式電子白板是目前教室內最具革命性 3.

(18) 的教學輔助科技,除了在教室中運用互動式電子白板融入教學之外,凡舉公司行號,業 務簡報及氣象播報等皆廣泛使用,俾使得人人達到快速理解程度,而互動式電子白板的 運用亦可提供幼保師具體操作經驗及在學習的過程中增進幼生的學習興趣、讓實際操作 能獲得更多的知識和技能,同時也探討一般注音符號教學所遇到的困境,及改善方法。 黃雅貴(2011)依目前幼保師在注音符號相關教學所產生的困難處,嘗試以互動式 電子白板融入注音符號之教學,而教育局為何會大力推廣互動式電子白板以期達到幼生 學習認知之成效,這乃是我國教育部自 2006 年底起,以「建構 e 化學習環境示範點推 動計畫」,而 2007 年教育部透過「建置 e 化學習環境」,計畫以科技做為學習的輔助工 具,因此 e 化教學在教育界的應用範圍已逐漸普遍,但是,科技真能帶來好的學習效果 嗎?我們如何確保科技輔助的學習,能產生好的學習效果呢?又如何能使培育課程中的 幼保師能跟的上科技教學的發展呢?. 4.

(19) 第二節 研究目的. 本研究將探討在新世紀的來臨及科技的進步之下,以互動式電子白板融入幼生在注 音符號學習過程中之學習效應,採真正實驗設計法,以幼兒園大班之幼生為研究對象, 以「注音符號認知」、「聲韻學習」、「拼音練習」、及「綜合練習」等四種學習模式,進 行共 16 單元的教學。提供實驗組(互動式電子白板注音教學)與控制組(一般注音教 學)供幼生使用,同時觀察並記錄這些幼生的學習情形。 教學實驗之後,評量這些受試幼生之學習成果,了解兩組有否顯著差異,同時對研 究對象施以口語測驗方式比較分析及之測驗差異,並將教學省思紀錄及教學觀察紀錄等 進行資料的收集與分析,以了解受試者在採用互動式電子白板教學及一般注音符號教學 之認知能力差異,進而探討幼生在實施互動式電子白板教學後對注音符號的學習差異是 否有所提升或保留? 最後根據研究結果提出具體建議,期能提供幼保師、學校與教育相關單位及後續研 究者做為教學方式、政策制訂、設備採購、經費運用、研究發展等的參考依據,此外, 並針對互動式電子白板的策略與可能發生的相關問題預作思考。職是之故,本研究的主 要目的有三: 一、探討技職課程中幼教培育之教學現狀。 二、比較與分析互動式電子白板注音符號教學與一般注音符號教學在幼生 的學習差異。 三、綜合研究結果,提出對注音符號教學及相關課程之建議。. 5.

(20) 第三節 研究問題 科技輔助教學已對各層級教育系統產生巨大的影響,在幼教的領域中亦然,而科技 真能帶來好的學習效果嗎?如何配合科技趨勢,提升學生的競爭能力,以科技做為學習 的輔助工具,讓電子白板成為幼保師培育課程中,操作多媒體能力的必要訓練,協助技 職教育培育出的幼保師發揮注音符號的教學能力,以期能提升學習效果,是本研究的關 切重點。 本研究為瞭解互動式電子白板融入技職教育培育課程之注音教學,理解幼生學習差 異,主要採用真正實驗設計研究法,以獲取研究相關之量化資料,並輔以資料收集說明 幼保師培育課程之現況,分析訓練系統之成效與職場的具體差異,故兼顧質與量並重原 則。本研究針對運用互動式電子白板,對注音符號之教學,進行探究;其變項包括如下: 1.自變項:注音符號教材教法(互動式電子白板教學與一般教學法)。 2.變項:幼生的學習差異。 此研究設計的目的在於針對以下問題,進行相關資料的蒐集與討論: 1.技職教育課程規畫中,媒體運用能力的培訓課程為何? 2.電子白板融入注音符號教學,是否有助於提升幼兒的學習成就? 3.電子白板融入注音符號教學,有否其他因素影響幼兒學習行為?. 6.

(21) 第四節 研究假設 基於上述的目的與研究問題,本研究提出的假設問題如下: 一、互動式電子白板與一般注音符號教學對幼生在注音符號學習成就上有何差別? 1-1互動式電子白板(實驗組)與一般注音符號教學(控制組)幼生之學習成就的 差別情形為何? 1-2 實驗組與控制組幼生之認辨注音符號能力的差別情形為何? 1-3 實驗組與控制組幼生之讀辨注音符號能力的差別情形為何? 1-4 實驗組與控制組幼生之聽辨注音符號能力的差別情形為何?. 二、互動式電子白板與一般注音符號教學對幼生在注音符號學習行為的影響為何? 2-1互動式電子白板(實驗組)與一般注音符號教學(控制組)幼生之學習行為問 題為何? 2-2 實驗組與控制組幼生之干擾學習情形為何? 2-3 實驗組與控制組幼生之拒絕學習情形為何? 2-4 實驗組與控制組幼生之不良學習習慣與態度情形為何? 2-5 實驗組與控制組幼生之一般性學習行為問題情形為何? 2-6 實驗組與控制組幼生之學習困難情形為何? 為求解上述之假設問題,本研究將就相關文獻與研究報告歸納出互動式電子白 板之注音教學效能對幼保師之技職培育課程之影響,以依據課程設計原則,實際提 出相對的學習課程,探討互動式電子白板對幼生注音符號學習差異之影響。根據本 研究的研究目的、研究問題及研究設計,研究者提出下列的研究假設,並附加以虛 無假設(Null Hypotheses)型式撰寫如下(所有的顯著水準皆訂為0.05): 三、研究假設:實驗組幼生(互動式電子白板)與控制組幼生(一般注音符號教學)在「注 音符號學習成就測驗」之認知學習效果上有顯著差異。 3-1 實驗組幼生與控制組幼生在認辨注音符號學習效果上,沒有顯著差異。 3-2 實驗組幼生與控制組幼生在讀辨注音符號學習效果上,沒有顯著差異。 3-3 實驗組幼生與控制組幼生的聽辨注音符號學習效果上,沒有顯著差異。. 7.

(22) 第五節 研究限制 壹、研究教材的限制 本研究雖是以注音符號教學設計為主題,然僅限於研究公開效果,注音符號在學前 教育的認知,一直處於模糊地帶,幼兒園的課程標準並無訂出課程目標支持注音符號之 教學,因此不宜鼓勵在幼兒園教注音符號,然而運用互動式電子白板呈現注音符號之教 學並非只侷限於其教學模式,對於注音符號、聲符、韻符、介符及結合韻之拼音的教學, 都是根據研究原則所進行的教材內容及教學活動設計。其教學模式從圖像解讀開始,進 入語文認知活動,其中包含圖文引導、口語練習及聆聽指導,接著進入注音符號教學, 從語句、語詞、單字、符號、拼音的教學流程,最後再進行綜合活動,成為一個完整的 教學實驗。繼而在時間、人力及物力等因素限制之下,使用教材測驗部分只採用「注音 符號認知」 、 「聲韻學習」 、 「拼音練習」 、及「綜合練習」等四種學習模式,進行共 16 單 元的教學,因為注音符號教材版本眾多,所以參考以幼生發展為主要設計之版本,運用 互動式電子白板多媒體動畫示範正確的發音等教學步驟,提供給幼生學習注音符號者學 習的實驗媒材。. 貳、研究樣本的限制 研究者限於時間及能力等因素,僅選取新北市五股區某幼兒園之大班幼生做為研究 對象,因此結果不宜過度推論到其他年地區及學齡層的幼生,僅能推論至具有相同條件 的母群體。. 參、研究設計的限制 限於幼生延續上學期原班級的上課情境,本實驗採用隨機方法分派受試者,同時為 避免霍桑效應(Hawthorne effect)及強亨利效應(John Henry effect) ,因此研究者特別選 擇同一位幼兒園業者所經營的兩家園所,分別座落於於新北市五股區之登林路及新北市 五股區之五福路,進行實驗組及控制組之教學實驗研究。. 8.

(23) 肆、研究對象的限制 本研究以學齡前階段為研究對象,大部分這個年齡的幼兒,尚無法寫字,他們的小 肌肉發展仍未成熟,提早握筆寫字不符合幼童發展(李文儀,2007;張倍綺,2007)故 不應在幼兒班階段,教幼兒寫字勉強要求寫字測驗,如此作法只會讓幼生失去學習興 趣。且教育部曾在民國七十年十月二十七日,以行政命令發文要求各縣市「禁止幼稚園 仿照小學教學寫字」,以維護幼兒視力健康(自由時報,2007 年 11 月 19 日),何況寫字 並不是學習中文的唯一方法(陳莉莉 2003;黃潔貞,2004、2005)。因此紙筆測驗的方 式並不適用本次的實驗項目,因此本研究之測驗,僅能以聽、說、讀為測驗項目。. 第六節 名詞釋義 壹、注音符號教學 依據幼生能力發展指標的教材編輯原則,所進行的教材內容及教學活動設計之語文 學習領域課程網要,在教材的單元設計上,以閱讀教材為核心,從聆聽、說話、識字等 教材的教學,以符合混合教學的需要。大班幼生 16 單元的注音符號教學,屬於第一階 段的教材,在編輯上則以幼生日常生活經驗為中心,引導幼生由圖像認知進入識字,由 語言進入符號學習等擴展學習空間。其中涵蓋教育部公布國音內容含 21 個聲符,16 個 韻符,22 個結合韻,以及 4 個聲調。在注音符號認知能力達到能聽、說出 37 個注音符 號,22 個結合韻符,並且能認辨及拼讀符號與聲調。 因此本研究所指的注音符號教學,並不只限於採用綜合教學法針對注音符號,進行 聲符、韻符、介符、結合韻及拼音的教導,而是根據上述教材編輯的原則進行教學活動 設計。其教學模式從看圖說話開始,進入課文內容指導,其中包含課文引導、語料練習 及聆聽指導,接著進入注音符號教學,語句、語詞、單字、符號、拼音的教學流程,最 後再進行綜合活動,做為一個完整的教學。. 9.

(24) 貳、互動式電子白板 互動式電子白板(Interactive Whiteboard, IWB)是大型的觸控板,以感應筆等硬體及 連結電腦、投影機運作而成。互動式電子白板外觀與傳統白板相似,但其核心硬體包括 一塊電子感應板及感應器,它融合電腦技術、微電子技術與電子通信技術,可用手指或 觸控筆直接操控電腦,既是白板,也是個人電腦的監視器;感應器則是相當於滑鼠功能 的感應筆,在書寫時則具有數位墨水功能(陳韻雯,2009),形成人機高度互動的教學 體系。蕭英勵(2009)指出互動式電子白板促進了白板與電腦之間雙向互動,在電子白 板上所書寫的內容皆可轉存為數位化,且可直接於電子白板上直覺式操作各種應用軟體 及轉存為數位化,(如:Office 文書處理軟體等),便利了師生間的互動,同時也扮演了 白板與電腦螢幕的雙重角色 (BECTA, 2007; National Whiteboard Network, 2007) 。另外在 便利性方面更可隨意書寫或擦除(板擦功能)及任意調整筆的粗細和顏色,可依實際教學 需求選用大量的教學素材庫,例如背景圖、頁面樣板、多媒體素材等等,內容豐富、涵 蓋領域廣泛,互動式電子白板可搭配其他附屬產品,如藍芽傳輸手寫板、平板電腦、投 票器設備等,也可因教學需求增加喇叭、掃描器、印表機、等......。亦可捕捉任何軟體 的全部或局部畫面,具有放大/縮小、自動辨識基本圖形,甚至可以利用錄製的功能, 把操作或書寫過程,以及老師講解的聲音錄製成一段影片,可做為課後補救教學的數位 內容。. 參、互動式電子白板融入教學 本研究所指之「互動式電子白板融入注音符號教學」,為研究者根據國語文分段能 力指標宗旨、注音符號教學理論、大班幼生能力發展指標等為依據,並運用互動式電子 白板整合網路多媒體、互動設計的功能,以互動式電子白板軟體發展出的注音符號教材 內容,實施時間為大班幼生下學期開學後的前八週。國外有許多研究報告提出,以互動 式電子白板融入教學,對於學習者的學習差異是有顯著幫助的,尤其是在於數學、科學、 語文等各方面都能得到助益。如 Goodison(2002)的研究發現中,運用互動式電子白板教 導學生學習電腦及相關軟體的操作運用, 皆有正面效果。而 Bransford 等人(2002)的研 究發現也指出:互動式電子白板在自然科教學的融入教學中亦獲得正面結果,這些研究 皆驗證以互動式電子白板在教學上的成效。另國內對於互動式電子白板的研究,也逐漸 出爐,對於數學教學領域方面,有顏菀廷(2008)、黃國禎(2008)、林儀惠(2008)等 10.

(25) 研究,以上學者皆提出,無論在學習差異或態度等方面,均獲得改進與提昇。根據 Becta 的資料及調查報告指出,使用互動式電子白板對學生的成績評定和學習效果均產生了積 極的影響力,互動式電子白板在教學上的助益,能滿足多元教學方式的需求、提昇學生 的注意力及學習積極度、提高老師的教學效率等,這些都是互動電子白板在教學上扮演 重要推手的最佳佐證。在中國大陸的相關研究中,李瑞萍、李名、郭小洁(2009)表示, 互動式電子白板教學主要是應用在教學的適用性和有效性,對中國大陸總體來說,互動 式電子白板在中國仍受到教師、學校領導及教育行政部門的歡迎。從英國政府在 1997 年大量投資資訊傳播與科技能力的教育經費其中以互動式電子白板的推廣最多(BECTA, 2004) 。在 2005 年,墨西哥也接著跟進,用來提高學生的學習樂趣及降低全國輟學率數 字,在亞洲國家的發展,同年間,日本、新加坡、馬來西亞、俄羅斯和大陸的北京上海、 廣州等城市,也都陸續地推行計畫(高俊豐,2009) 。Bransford,Brown 和 Cocking(2002) 在其研究開宗明義地指出,互動式電子白板的教學能夠注意到教師的訓練和學生之間的 互動,尤其是學生的學習效果、動機與學習興趣。 整體來說,運用互動式電子白板來提高教學的流暢性及效率,同時節約省略手製教 材所耗費的時間,讓學習者透過分享、合作和即時回饋的教學策略,也提高學習者參與 課程活動的學習動機及態度,更能夠培養解決問題的能力,從只是聽和看的被動狀態轉 變成參與教和學的主動狀態, 這是一般教學或講述式教學所不能達到的互動成果,因 此運用互動式電子白板融入的特性,能使學習活動更加有意義,也達到學習效益。. 肆、學習差異 本研究所定義之「學習差異」包含「學習成就」與「學習行為」兩方面。 本研究 的「學習成就」,是指新北市五股區某幼兒園大班幼生在參與研究者設計的互動式電子 白板融入注音符號教學 16 單元的學習成果。係採用研究者改編的「注音符號教學成就 測驗」,其內容主要是根據幼兒園注音符號教學之認知內容;故得分越高代表幼生的學 習成就越高,得分越低則代表幼生的學習成就較低。 本研究觀察幼生的「學習行為」是指幼生對於透過互動式電子白板操作中對於學習 注音符號的興趣、積極度與主動性,研究中資料來源主要來自幼生之學習行為、觀察及 觀察檢核表,以描述行為觀察方式來了解幼生對於透過互動式電子白板學習注音符號的 態度。. 11.

(26) 12.

(27)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為了政府在全面推展e化校園,積極為所有學子與教職員提供良好資訊化環境,擴 大進行e化改造,以提昇整體學習效率及加強教學效能,讓教學活動更活潑、學習更有 效率,政府從八十年代就積極推展資訊走入校園,進行一連串的計畫。本章最主要探討 互動式電子白板對幼生注音符號教學之學習動機與成效之影響,並且以幼保師注音符號 教學的現況與困境進行討論,再探究互動式電子白板的功能與特性,以作為研究設計與 研究結果討論之依據。 全章共分五節,第一節幼保師資培育課程之探討;第二節實驗教材的發展;第三節 教材設計;第四節互動式電子白板融入教學的理論及意涵;第五節注音符號教學之探 究;暨小結等,茲逐節分析如下。. 第ㄧ節 幼保師資培育課程之探討 高品質與專業的技職教育培育課程須有適切與有效的機制來監督並促使教師素質 的不斷提昇,因應幼生培育及幼保師資之需求,而有了幼保師資培育機構之存在,目的 是啟發與引導幼生的學習與成長,幼保師資培育機構的教育目的與課程規劃都是以幼生 的需求為主,且職前師資培育即是為了奠定堅實基礎,讓幼保師能夠透過職場上的實務 經驗累積用以持續進修增長多元的教學能力。張世忠與羅慧英(2009)認為先備豐富的 學科內容知識的教師能夠隨時藉由自我反思暨專業知識再成長來調整教學,並且能建構 出適合自己所教出學生程度的教學表徵,而學科教學知識具有統合性暨實用性,教師從 檢討自我教學經驗過程中,累積許多教學的知識與策略,合宜的規劃教學綱要,而為了 使教學流暢,教師往往以最實用、最符合教學現場需求來處理教學實務,使其真正達到 培植教育幼保師資課程之務實致用。 由以上分析得知:在技職教育培育課程中,幼保師職前教育課程的內容應包含:普 通教育、教材教法、兒童發展、幼教基礎、教育實習、教師專業成長等課程。. 13.

(28) 壹、師資培育機構課程的發展 國內多所幼教、幼保相關科系課程中大多擬定四大課程要素,即課程目標、課程內 容、教學方法與評量方式之實際狀況教學,而課程科目符合校級指標且多元化,除了基 本能力課程之外,專業必修課程更是奠定幼保師在日後成為職場先鋒之金鑰。而資訊網 路資源應用則是結合文書處理軟體與網頁設計軟體之範例教材,讓還是學生的未來幼保 師上機實作熟悉基礎應用軟體操作,並訓練具備網站設計與網路資源應用的基本觀念與 技能。在培植教育課程已進行完成與執行的改進方向,大致如下: 一、 檢討當前培植教育類科和課程未能有連貫性、統整或不適切的現象、原因與解決 的方案(李隆盛,2000;蕭錫錡,2000;饒達欽,1999)。 二、 未來十年內的評估,具有前景理想的科系及需求數量,建構出分類表(taxonomy) (蕭錫錡,1999)。而學者專家(李隆盛,2000;蕭錫錡,2000;饒達欽,1999) 也認為有必要順應就業結構及需求來做調整。 三、 培育出人才科系與規畫願景,亦即前述每一個科系都要確認出待培植的的工作、 職務或角色(李隆盛,2000)。 四、 技專職業人員執行工作任務所需的態度、知識和技能。 五、 幼保師培育計畫,如附錄一。. 貳、幼保師專業職前教育課程架構及課程科目 技職教育培育課程的規劃與安排深受幼保師資職前教育課程之影響(張煌熙, 1996)。在研究發現,幼保師具備的專業知識及技術,對學生學習成就有顯著的影響 (AACTE,2004;Darling-Hammond, 1997)。 Ebbeck(1990)指出要提升幼保師相關領域工作人員的地位,唯有靠專業化的條件 和所具備的知識基礎,其應具備多項知識基礎,分別是:幼生發展和學習理論與實務, 幼生教學倫理原則;包含幼保師和幼生方面的知識學科、知識教育、技能與技術。 饒見維從技職教育培育課程的結構指出幼保師的專業內涵包括教師善用知能,含教 育目標與教育價值的知識、課程與教學知能(饒見維,2003)。. 14.

(29) 葉郁菁(1999)指出幼保師職前教育課程應包含六大領域的課程內容,分別是:(1) 廣度知識基礎; (2)輔導知識與技能; (3)教學知能; (4)專業教育理念; (5)科技運 用的能力; (6)溝通能力。 陳淑琴(1999)透過文獻分析法指出完整的幼保師資培訓課程架構,應該具備四 組課程,分別是:一般教育(符號學、美學、經驗主義、社會科學) 、幼教專業基礎課程、 教學知識及教育實習。相關培育課程科目總表如表 2-1 至 2-3 所示:. 15.

(30) 表 2-1 培育課程科目總表(一) 一、學生畢業時需修滿 128 學分,包括: (一)通識教育課程 34 學分/45 小時 (二)專業必修 46 學分/48 小時 (三)選修 48 學分/48 小時 二、各類科目包括: 第一學年 第二學年 第三學年 第四學年 (一)通識教育課程 34 學分 上 下 上 下 上 下 上 下 (學分/時數) 國文(一) 國文(二) 英文(一) 英文(二) 民法概論 基 本 心理學 能 音樂欣賞 力 社會學 課 程 網路與軟體應用 英語聽講練習(一) 英語聽講練習(二) 世界文明史 化學 網頁設計與應用 核 心 人文精神 通 識 分 生命科學類 類 人文藝術類 通 識 社會科學類 其 體 育 他 (二)專業必修 46 學分(學分/時數) 幼兒教保導論. 備註. 使用電腦設備. 核心課程 使用電腦設備. 核心課程 保母證照相關科目 保母證照相關科目 保母證照相關科目 保母證照相關科目 保母證照相關科目. 生理學 兒童福利概論 兒童發展 兒童行為觀察與記錄 兒童保健 資料來源:研究者整理. 16.

(31) 表 2-2 培育課程科目總表(二) (二)專業必修. 第一學年 上 下. 第二學年 第三學年 第四學年 上 下 上 下 上 下. 備註. 兒童發展評量 幼兒園課程與教學(一) 托嬰實務導論 課後托育實務導論 特殊幼兒教育導論 親職教育 幼兒園課程與教學(二) 兒童疾病護理 幼兒園活動設計. 保母證照相關科目 保母證照相關科目 保母證照相關科目. 兒童安全與急救. 保母證照相關科目. 幼兒教保環境規劃. 保母證照相關科目. 保母證照相關科目 保母證照相關科目 保母證照相關科目 保母證照相關科目 保母證照相關科目. 托育機構行政 專業倫理 兒童福利政策與法規 幼兒教保模式 實務研討. 保母證照相關科目 保母證照相關科目. (三)選修 48 學分 1.選修 48 學分中至少需修滿本系專業選修 40 學分,另 8 學分可至外系選修(含基本能力課程、 分類通識課程及各系專業必修課程)。 2.軍訓及軍護課程不列入畢業學分計算。 3.學生可選特色模組選修課程如下: 嬰兒照護模組:嬰兒健康照護、嬰兒按摩、新生兒與孕產婦照護、嬰兒課程設計、嬰兒托育環 境設計、嬰兒照護技能實作、兒童教保趨勢與議題(14 學分) 課後托育模組:國語文課業輔導、班級經營、兒童行為輔導、數學課業輔導、社會與自然生活 科技課業輔導、幼小銜接課程、兒童閱讀與寫作教學、課後托育團康體能教學、 兒童教保趨勢與議題(18 學分) 特殊教育模組:特殊幼生需求評量、早期療育、兒童行為輔導、特殊幼生課程與教學、兒童遊 戲治療、特殊幼生資源整合、融合教育、兒童教保趨勢與議題(16 學分) 附註: 1.需使用電腦設備:網路與軟體應用、網頁設計與應用。 2.開設各類跨系(院)學程如下: 兒童美語教學學程、早期療育學程、兒童文化產業學程、數位媒材設計學程、兒童造型美學學 程及兒童健康促進學程 資料來源:研究者整理. 17.

(32) 表 2-3 幼生保育系能力指標與指標描述 指標名稱 指標描述 能敏感察覺周遭人際互動 溝通表達 能以語言及非語言適切地有效溝通 能運用溝通技巧解決人際爭執 能有效處理家問題與困難 能規劃並執行機構之各類活動 問題解決 能蒐集各類訊息和狀況研擬對策 能從多元觀點探討問題 能從自我省思中獲得成長 能蒐集分析組織資訊 資訊運用 能運用電腦管理與建置檔案 能製作與運用多媒體 能認真負責的完成份內工作 工作倫理 能與人合作重視團隊學習 能堅持專業有始有終 能與社區充份連絡溝通,瞭解社區需求提供必要資源 社區互動 能整合並善用社區資源與機構結合 能協助提昇對幼生的照顧能力 了解幼生發展與學習需求 能設計並發展適性課程 教學知能 能規劃並預備適切的學習環境 能瞭解幼生行為問題與可能成因 能運用適當的輔導策略與預防方法 能瞭解並提供幼生體能及心理體健康照護 健康照護 能瞭解並提供幼生安全、生活照護 能提供特殊嬰幼生身體健康及安全照顧 能評估幼生發展學習能力 早療照護 能依特殊幼生的需求給予教學或環境上的調整 能參與個別化教育計畫 能了解托育機構相關政策與法令 行政管理 能勝任園所或機構交付的行政工作 能獨立完成全園活動策劃 能在日常教保工作中激發行動學習的問題意識 實務研究 能查詢及閱讀相關領域的文獻資料充實教保專業知能 能將行動學習成果應用於日常教保工作中. 對應校級指標 良好的溝通與表達能 力. 應用的自然科學與數 位能力. 實踐的道德思辨能力. 宏觀的視野與互動. 熟練的專業知識與技 術. 多元化的生活能力. 關懷社會的服務精神. 高效能的團隊合作. 熟練專業知識與技術. 綜觀以上所有培育課程科目總表,無論是在基本能力課程、核心通識、專業必修課 程,專業能力指標與描述課程之所有的課程規劃,皆顯示將資訊科技與學科融入課程規 劃,實在是為乎其微。. 18.

(33) 叁、技職教育幼保師資培育機構來源 一、 技職教育培育課程之大學幼生教育學系修習幼教學程:其培育來源計有四所大 學,嘉義大學、台東大學、台南科技大學、亞洲大學、六所教育大學及一所管理 學院(致遠管理學院) ,所開設之幼生教育學系為四年制大學畢業後幼保師之主要 來源。 二、 技職教育培育課程之大學幼生保育系所外加修習幼教學程。 三、 技職教育培育課程之大學設立幼教學程:師資培育之大學所設立的幼教學程,提供 非本科系之在校生於大學/研究所就讀時同時修習。 四、 技職教育培育課程之大學設立學士後幼教學分班:師資培育之大學校院經教育部 核可,而設立的學士後幼教學分班,供一般大學/研究所畢業生修習至少一年。 五、 技職教育培育課程之幼托專班:招收幼兒園所在職人員,修習幼教學程兩年,不須 具備學士資格,在取得大學學籍(如:空中大學)後,並於大學修畢32 個普通課 程學分者,就可參加幼托專班之招考,並且依據課程辦法第五條,幼托機構在職 人員修習幼托專班者,其在專科及大學階段修習幼教相關科目,得抵免幼教專業 課程六學分。 綜合上述,了解合格幼保師培育機構的來源與數量的增加,幼保師的學歷亦全面提 升,而合格幼保師的數量已達至14840 位(中華民國教育改革協會,2005),且培育管道 主要可區分為四軌。只是「量變」後的「質變」,才是令人關心的要項及衡量師資培育 多元政策的重要指標。師資培育管道多元化後,若未能搭配良好的培育課程,則容易發 生幼保師品質降低的情形,若要產生正向「質變」,則培育課程規劃與幼保師素質提升 皆應回歸至幼保師資專業內涵,據此妥善規劃適切的幼保師資培育內容(吳武典,2005, 2006;洪福財,2005;徐永誠,2006;孫志麟,2002;張芳全,2003;鄧鈞文,2003)。. 19.

(34) 第二節 實驗教材的發展 本實驗教材之發展係根據文獻探討的結果,所發展出來的模式,如圖 3-1 所示。首 先進行注音符號學習之需求評估,再做單元教材分析,並與文獻探討互相配合,而訂出 教學單元,然而本研究對象僅限於幼兒園大班幼生之上學期課程(注音符號教學)故將 注音符號教學單元詳列於表 2-5 中,共計 20 單元。接著進行每一單元學習目標的撰寫, 再根據每個單元之學習目標進行教學(操作)分析;本研究所採用的教學操作係由技職 教育機構所培育之幼保師來協同進行,再由研究者從旁記錄其教學研究步驟,並再由研 究者以復驗是否完整完成每一項教學步驟,如遇有問題,再與協同研究者相互討論,以 作為最後之修改。進行注音符號教學操作(分析)完畢後,就可以依據教學步驟列出驗 題目、相關知識、注意事項等。其中相關知識部分係以加強教學步驟中的「知其所以然」 理念,以促使幼生在學習時,可以產生「有意義的記憶」,而非強迫性的記憶,如此作 法,不但可以引起學習動機,亦可使學生學習結束後,具有「舉一反三」的能力。最後, 再將學驗列於單元之後。到此為止,整組教學單元(實驗)教材草稿才算正式完成,詳 如附錄(一)。每個單元內容如下: 表 2-4 注音符號學習單元表(20 單元) 1.介音練習 ㄧ ㄨ ㄩ. 11.正音比對拼音練習. 2.利用聲調「口訣」學習調號:「一聲. 12.能分辨三聲及四聲調號,加強練習. 平,二聲揚,三聲拐彎,四聲降」. 三聲聲調. 3.韻符口型練習 ㄚ ㄛ ㄜ ㄝ. 13.認識用注音符號拼成的完整語句. 4.韻符口型練習 ㄞ ㄟ ㄠ ㄡ. 14.直接拼讀法練習. 5.韻符口型練習 ㄢ ㄣ ㄤ ㄥ ㄦ. 15.注音符號雙拼法、三拼法. 6.聲符練習 ㄅ ㄆ ㄇ ㄈ. 16.結合韻符之齊齒呼. 7.聲符練習 ㄉ ㄊ ㄋ ㄌ. 17.結合韻符之合撮口呼. 8.聲符練習 ㄍ ㄎ ㄏ ㄐ. 18.注音符號朗讀與唱誦. 9.聲符練習 ㄑ ㄒ ㄓㄔ. 19.注音符號之應用能力. 10.聲符練習 ㄕ ㄖ ㄗ ㄘ ㄙ. 20.識字及構詞能力. 資料來源:研究者整理. 20.

(35) 第三節 教材設計. 本單元教學教材組經由實驗幼兒園與研究者研討後,一致認同實驗教材之單元內 容須由注音符號認知、聲韻學習、拼音練習、綜合練習等,循序漸入的學習,故教學單 元也需要由原先的20個單元修改為十六個單元,並刪除超出幼生學習能力之「認識用注 音符號拼成的完整語句」 , 「注音符號朗讀與唱誦」 , 「注音符號之應用能力」 , 「識字及構 詞能力」等4個單元。如表2-5所示。. 表 2-5 注音符號教學實驗單元表(16 單元) 1. 介音練習 ㄧ ㄨ ㄩ 2. 利用聲調「口訣」學習調號:「一聲平,二聲揚,三聲拐彎,四聲降」 3. 韻符口型練習 ㄚ ㄛ ㄜ ㄝ 4. 韻符口型練習 ㄞ ㄟ ㄠ ㄡ 5. 韻符口型練習 ㄢ ㄣ ㄤ ㄥ ㄦ 6. 聲符練習 ㄅ ㄆ ㄇ ㄈ 7. 聲符練習 ㄉ ㄊ ㄋ ㄌ 8. 聲符練習 ㄍ ㄎ ㄏ 9. 聲符練習 ㄐ ㄑ ㄒ 10.聲符練習. ㄓ ㄔ ㄕ ㄖ ㄗ ㄘ ㄙ. 11.正音比對拼音練習 12.能分辨三聲及四聲調號,加強練習三聲聲調 13.直接拼讀法練習 14.注音符號雙拼法、三拼法 15.結合韻符之齊齒呼 16.結合韻符之合撮口呼 資料來源:研究者整理. 21.

(36) 第四節 互動式電子白板融入教學的理論及意涵. 本段將介紹互動式電子白板融入教學的理論基礎及意涵,以作為課程設計與教學 的依據,Miller(2006)研究表示,互動式電子白板能夠在教學與學習產生積極的影響, 所以對於互動式電子白板融入教學需要了解相關課程與教學的基本精神及內涵,才能有 效進行教學活動。. 壹、互動式電子白板融入教學的理論基礎 一、情境學習理論 「情境學習」(situated learning)是80年代美國教育心理學家在探究人們日常生活 認知活動時,所提出的論點,是一個可營造學習者主動建構知識的環境(戴錦秀,2004), 本研究之教材設計理念以情境學習理論為基礎,即強調以教學成效為目的,讓學習之幼 生與學習情境產生互動,透過實際的活動在真實的情境中學習情境脈絡並將其所學之知 識、技能,運用於日後的學習環境中,並對知識建立合理化及有意義的詮釋,(Brown, Collins & Duguid) 提及在學習的論點計有: (一) 強調情境對於學習的重要性,主張教保師應提供真實的學習情境活動,供幼生 進行學習。 (二) 重視幼生主動探索操作與經驗傳承學習。 (三) 學習的歷程,強調與學習環境互動、參與和分享。 (四) 著名的學者Clark 與Mayer(2003)也曾提出五點在課程訊息處理之建議;其中包含 在課程中選擇重要的訊息呈現,及整合聽覺和視覺之感官訊息,更有助益於學 習,因此利用互動式電子白板融入注音符號教學中,確實為符合學習情境理論 之觀點。. 22.

(37) 二、 行為學派理論 行為學派(Behavioral theory)從Watson 到Skinner 建立強而有力的行為主義,此派 學者且認為學習是外在行為的改變,行為塑造(shaping of behavior)是外鑠而得的,而 行為改變是來自於個體對外在刺激所做的反應,經由刺激反應的連結而增強,增強包括 正增強(positivereinforcement)、負增強(negative reinforcement)及處罰(punishment)。 幼保師可將教學的內容運用教學工具建立一個教學情境,讓幼生做練習,當幼生表現出 和幼保師的期望稍微落差時,便立即給予增強,藉此改變行為。尹玫君(2003)認為電 腦輔助教學軟體應用了Skinner 的增強原則,能協助幼生理解學習課程的內容。此外, 幼生也可以透過電子白板的應答軟硬體,可以即時地知曉答案,並紀錄先前的作答內容 或教學實錄,幼保師可立即回饋幼生在學習的困難之處,並可再次地重複強調學習之重 點(Gatlin, 2004)。. 三、 社會學習理論 觀察學習(observational learning)又稱替代學習,個體會以旁觀者的身分,觀察他 人行為的表現,即使個體本身並未親身經歷行為後的懲罰或獎賞,單憑觀察,見他人行 為表現帶來的獎懲後果,或是聽到他人對某種行為對錯的批評,個體也會學到該表現行 為,而此時楷模行為表現經由注意階段-保持階段-再生階段-動機階段。Bandura 的 社會學習理論(Social learning theory)相當重視個體學習時本身好學的自主性。當個體 在社會情境中經由對他人行為的模仿(modeling),而產生學習的觀念,模仿乃指個體 在觀察學習時,向某人或團體行為學習的歷程。但即使是眾人所觀察的情境相同,每個 人表現的反應也會不一樣,例如;在互動式電子白板的教學中,不論是教師或是學生操 作白板介面、運用資訊網路解決問題、收集資料、分享檔案等,都可以藉由觀察與模仿 而學習,唯思緒大大不同。 另外,根據文獻(陳惠邦,2006)及研究者的經驗,在安裝互動式電子白板的教室 中,發現有趣的漣漪現象(ripple effect),此現象為教學影響教室對資訊傳播與科技能 力,包括互動式電子白板操作的興趣,未使用互動式電子白板教學的班級,由於觀察使 用班級學生的上下課情形或私下談論,都會顯得較有興趣參與,並有羨慕或是忌妒的心 態現象產生。. 23.

(38) 四、 認知心理學 (一) 訊息處理理論 由 Gagne 所提出的訊息處理理論(Information processing theory),強調這個理論是 當學習者啟動腦內知識運作模式的時候,其得來知識之結論,必先經過中樞神經處理之 後才是真正我們所要用的,也就是學習者內在處理過程,事先由知覺得來的經驗,經由 感官的察覺、中樞的過濾及經由短期記憶複誦而存入長期記憶之中。因此,藉著規劃適 當的教學情境,來幫助學生學習。而這活潑的課程也常被設計在資訊傳播與科技軟體 上,將學習的階層建立在學習的程序中,更適合融入教學,例如透過互動式電子白板的 教學過程達到教學的整合效果來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並運用電子白板融入教學的學習程 序進行課程,最後引發學習效益提供回饋,使幼生清楚獲得概念,而將腦中複誦知識由 短期記憶存入長期記憶中。. (二) 建構主義 建構主義(Constructivist theory)如Vygotsky 的鷹架觀點、Piaget 的認知理、論教育 學者Deway 的社會建構主義、及Bruner 的發現學習論,都是的建構主義的思想代表者。 這些學者都強調學生在解決問題的時候,其自行建構知識,並非被動自教師那接收知識 (尹玫君,2003)。因此,教師應事先分析學生學習需求,因材施教,再決定如何使用 建構策略符合學生需求。Vygotsky 在社會認知論強調近側發展區(the zone of proximal development,ZPD)與鷹架教學,當學習者能夠獨立完成工作或解決問題之實力,這就是 「實力發展的水準」亦即實際表現之心理能力,而這種能力,通常只是真正實力的下限; 並非「潛在發展水準」,一旦在外人的協助下,能夠完成的工作能力才稱為潛在發展水 準。而互動式電子白板教學由教師傳遞學習主題,藉由教師或同儕的協助力量,共同搭 起鷹架,幫助學生學習,亦應證其論點。Piaget 的認知理論所探討的是從個體所發展出 來的認知歷程,認知行動是透過認知個體與生俱來的心智,為了達到某種目的,不斷的 運作在目標上,而形成一種獨特的認知結構或基模的歷程(甄曉蘭、曾志華,1997)。 讓醞釀知識的形成和後設認知過程的發展達到目標,以便能判斷、組織、獲得新資訊(甄 曉蘭,1996)。 互動式電子白板融入教學的精神亦是建立在學生認知主體的角度,同時設計出適合 的 認 知發 展課 程, 達 到學 習目 標。 Deway 提 出 的社 會建 構主 義 ,又 稱工 具主 義 24.

(39) (instrumentalism),主張知識是行動的工具,他認為「認識」必須透過認知者成為認知 活動的「參與者」,而不是置身其外的「旁觀者」,強調知識的獲得必須透過認知者際 參與活動 (甄曉蘭,1996)。而互動式電子白板融入教學就是強調學生獲得的知識是 透過學習者實際參與教學活動,因此參與互動式電子白板所呈現的多元學習內容,在在 的顯示與Deway 觀點不謀而合。Bruner則提出了以「學習者為中心」的教學主張,學生 成為問題的探究者,知識與意義的詮釋者、創造者,教師則轉變為問題和情境的設計者、 討論溝通的引導和協調及促進知識的建構者。將師生角色的改變和教學權責大移轉,從 事互動式電子白板的展示內容常驅動學生引發一探究竟的好奇心,互動式電子白板,更 提升學生的學習動機與興趣,達到真正以「學習者為中心」的教學主張。. (三) 引導式教學對話理論 經由良好的教材設計引導式教學對話理論強調,能夠促進學習者進行學習,與增進 學習興趣,進而促成學習者與教材之間的互動。(陳惠邦,2006;莊護林、李肖蘭、邱 孜御,2007;Newhouse, 2002)等多位研究者指出教師應避免過度重視科技,多注重教 學的本質,適時發揮創造力,察覺如何運用資訊傳播與科技及互動式電子白板來達成更 多的教學目標,根據目標設計適切的教材,達到更高層級的融入。各項研究報告(梁宗 賀、黃雅貴、杜淑娟、鄭玉雨、鄭兆君,2007 ;Morgan &Kennewell, 2006)也顯示應 用互動式電子白板的教學,應著重在課程與教學法的概念上,描述與研究在教學導入互 動式電子白板的過程。. (四)問題導向學習(Problem-based learning,PBL) 透過小組學習的方式,進行具結構性之問題解決學習活動,計惠卿和張杏妃(2001) 歸納問題解決有六大步驟;1.問題分析階段 2.發展規劃階段 3.資料收集階段 4.應用測 試階段 5.綜合分析階段 6.反省評鑑。在問題解決的過程中,不僅能培養推理創造力、 批判思考力及認知能力,更能讓學生在小組學習之互動過程中,產生更多的知識交融與 建構,進而將資訊整合成有效率的行動方案。互動式電子白板教學活動除了希望學生成 為主動的觀察者或資料收集外,更期盼學生在學習過程中能積極主動參與,遇到問題 時,能經由解決問題的能力來解決問題。這亦符合了知識社會中的新教育理念與趨勢, 也提供了建立一個學習策略,相當適用於電子白板融入教學。. 25.

(40) 貳、互動式電子白板成為助益注音符號測量的最佳工具 互動式測驗評量學習系統(Unlimiter U3,簡稱U3)可編製多媒體教材之功能,例 如能將影像、聲音、文字及圖形等依學習者的實際需求設計教材,亦可利用特殊開關調 整教材操控方法,教學內容亦能隨時更新和替換,並立即記錄測驗結果。本研究採用此 系統設計注音符號教學法之電腦輔助教學軟體,及注音符號指認與認讀評量版面,唯有 善用科技的進步才能讓課程更加活潑化,同時更能激勵幼保師激盪創意的教學好點子, 避免固定使用未汰新的教學軟體。資訊傳播與科技融入教學,將注音符號教學嘗試融入 互動式電子白板,用來改善過去一般教學的不具足與資訊傳播與科技融入教學的不便, 並提昇學生的學習差異。本研究所使用的互動式電子白板在互動設計上,能進行更多元 的活動,例如:合作、競賽、同時檢核等,因此在注音符號教材的設計上可進行設計、 規劃。 綜合上述,在各學習領域上領域,互動式電子白板融入教學的過程中, 教師需能 積極營造一個以學習者為學習中心的環境,並透過教學策略及互動式電子白板優點的應 用,對於學習者的學習態度、動機等方面,皆能有所提昇,並看見其學習差異,在各方 面的學習效果,皆能有所助益。. 26.

(41) 第五節 注音符號教學之探究. 壹、幼兒園的教學模式 依能力發展指標的教材編輯原則,所進行的教材內容及教學活動設計教學原則中, 其規定,注音符號的教學目標是讓幼生對注音符號具備;認、唸、拼讀等能力,從認識 注音符號拼成的完整語句,進而由語句分析出語詞,由語詞分析出單字,由單字分析出 符號,認讀符號後,再練習拼音。在幼生第一次接觸注音符號時,應盡量考慮到幼生不 同的語言之原生環境及個別差異,讓注音符號漸次增加內容及深度,如此的教學安排較 能在第一個階段中達到熟練與應用,且因由簡易進而不會產生不安,較容易引發學習興 趣。 學習拼讀時則採用「直接拼讀法」,看到注音符號後,能直接讀出字音,再用反拼 法複習,練習時注意發音的部位、口腔的開合、唇形的圓展、聲調的高低,結合聽說練 習,提升聽辨聲音的靈敏度;尤其結合閱讀活動,在標注具有注音符號的兒歌或繪本故 事中,加入生動有趣的學習活動,同時善用教學媒材,及活潑的延展活動,充分的提供 練習的機會,協助幼生多唸、多聽、多練習,養成主動閱讀的習慣,涵養文學的趣味, 啟發獨立思考,懂得運用注音符號,讓幼生適當的表達自己的想法。因此在幼兒園注音 符號的教學活動,幼保師必須以綜合教學法及直接拼讀法引導幼生循序漸進學習注音符 號,在內容上逐漸加深加廣,以使幼生能熟練應用、正確拼讀注音符號。 而本研究在互動式電子白板融入注音符號的教學設計,即以注音符號綜合教學法為 教學設計之依據,因此以下就其定義、特色、教學要點及步驟、教學建議等逐項說明:. 一、 注音符號教學法的定義 注音符號綜合教學法是採用「先綜合,後分析,再綜合」的方法來教導抽象的注音 符號,先從完整的語句教起,然後從語句中分析語詞,從語詞中分析出單字,再從單字 分析出聲符、韻符,接著綜合練習拼音,透過綜合、分析、再綜合的教學方式,讓幼生 有完整的練習 (李漢偉,2000;陳正治,2008)。. 27.

(42) 二、 最具特色的注音符號教學法 其教學法為「先綜合再分析且綜合」的教學方式,這是依據生理學和心理學上的研 究而定的,在具體運思期的幼生在學習上必須由生活上已形成之具體概念而出發,並將 已學習的簡單語句分解為已了解的概念詞彙,然後再將詞彙化為聲符和韻符拼讀成圖像 的符號,接著運用熟悉的符號拼音過後,進而轉化成為用符號拼音念出聲調的閱讀基本 能力,有了拼音的能力後,即可將拼音符號來學習國字詞彙,由詞彙的相互組合學習完 整的句子,將這套用在生活情境當中,這種教學方式是多年前由台北市國語實小研發出 的教學法,也被命名為綜合教學法 (李漢偉,2000)。其運用了「交替反射」定理, 及「類化原則」的教學,讓幼生從感官的聽、到達說的人類既有本能,極至到透過視覺 的看及口語的能唸讀。而從完形心理學派的理論來說,幼生從認字句、識符號等均是透 過具體的形象事物開始,因此運用綜合教學法來教注音符號,是最適合的教學引導模式。. 三、 注音符號教學的步驟與技巧 注音符號是輔助認知語文的工具,首先必須先具備基本學習條件,在字音聽說方 面:必須有能力辦別不同注音符號字音的差異,以及能夠正確模仿出注音符號的字音; 在字型視覺方面:要有能力辨別不同符號的形狀、線條(林德揚,2005) 。李漢偉(2000) 提及;四項巧妙的教學法能協助注音符號認知與理解:. (一) 聯結說話的教學 幼生在學習注音符號以前,已經先學會說話的聯結,「說話」教學,是為了統整來 自說話教學既有的成果,把新的知識與舊的經驗結合起來(羅秋昭,1998)成為一種說 話的連結,透過說話直接讓幼生對於將要學習的注音符號語,採用能讓語音與語意作深 切結合的學習。. (二) 應用「對字法」教學 引導幼生從已能發對的音,引導到他所不會發的音,而讓他發出正確的語句,對字 法的實施是輔導幼生從句子中,分析出語詞;從語詞,分析出單字;從單字中的字音, 分析出注音符號,分析的方式,依序為「對語詞」、「對字」、「對符號」。分析的過 程,從語句比對出語詞,認唸語詞;再從語詞中比對出單字,認唸單字;從單字中的字 音,再比對出注音符號,認唸注音符號。. 28.

(43) (三) 應用「閃示法」的教學 指導閃示法是利用卡片或閃示牌,在閃示牌上書寫上練習的材料,例如:句子、語 詞、單字或符號等,以閃示的方法,練習認唸,閃示法是利用「視覺暫留」的作用,在 很短的時間內,把所看到的事物印象,同時反應出來,並經由口中說出來。閃示卡的做 法是在幼生面前,揭示教材(如一個語詞),在很短的時間內收回(即閃示一下),讓 幼生即刻記起閃示的教材內容,並經辨認正確無誤。透過閃卡教學,可以加強兒童的反 應能力及對字形的辨識與記憶,進行閃示法教學時需注意閃示時間一短,注意幼生的視 線、當幼保師在進行閃示卡教學時須注意位置及隨時變化教材的順序。. (四) 「直接拼讀法」教學 即從分析回歸到綜合,把分析出來的聲符和韻符,再重新拼合成一個字音。在國語 文注音符號教學原則中明列,練習拼讀時採『直接拼讀法』,因此直接拼讀法為目前進 行注音符號拼音教學時的重要教學法。直接拼讀法又稱「直拼法」、亦即直接把一個字 音,很快的拼讀出來,一般幼保師在進行拼音教學時,會以「正拼」與「反拼」的方式 參雜練習,並進行介音對比練習、四聲練習等。直接拼讀法練習純熟後,可在閱讀時, 使閱讀的速度和思考的速度互相配合,不會因為拼音慢而認字慢,減少了閱讀的興趣。 由於注音符號是抽象符號,在認知的教學上均採用反覆辨認及分析方式加深幼生印 象,而要減少抽象符號造成的困擾,符合學習心理及最適合兒童在臺灣各縣市的注音符 號教學,乃至於一般幼生學習注音符號的教學法,均採用綜合教學法,顯見綜合教學法 在注音符號教學上的成效。. 貳、傳統注音符號教學的困境 在傳統注音符號教學上,有關於注音符號在教學原則中特別提到;教師需設計活潑 生動有趣的教學活動,用以引導學生學習,而活潑生動且豐富的教學內容,需準備許多 教具,在引導活動的同時,在操作教具及教學媒體上常有許多不便,例如:使用教具的 損壞率高、替換不便,有時需花費時間尋找、字體不夠大、學生操作不易;需要用到教 學媒體時,常需另外的老師做更換、操作等…。此外在注音符號的教學原則中亦提到, 教師需提供充分的機會,讓幼生多念、多聽、多練習。傳統教學上,為了讓幼生能多念、 多聽、多練習,經常會讓幼生重覆唸誦,進行評量時著重於口頭練習,不斷的以全體、 29.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 To share strategies and experiences on new literacy practices and the use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in the English classroom for supporting English learning and teaching

• To enhance teachers’ understanding of the major updates of the English Language Education Key Learning Area under the ongoing renewal of the school curriculum;.. • To

Reading Task 6: Genre Structure and Language Features. • Now let’s look at how language features (e.g. sentence patterns) are connected to the structure

 Literacy Development  Using Storytelling to Develop Students' Interest in Reading - A Resource Package for English Teachers 2015  Teaching Phonics at Primary Level 2017

• e‐Learning Series: Effective Use of Multimodal Materials in Language Arts to Enhance the Learning and Teaching of English at the Junior Secondary Level. Language across

help students develop the reading skills and strategies necessary for understanding and analysing language use in English texts (e.g. text structures and

• e‐Learning Series: Effective Use of Multimodal Materials in Language Arts to Enhance the Learning and Teaching of English at the Junior Secondary Level. Language across

The short film “My Shoes” has been chosen to illustrate and highlight different areas of cinematography (e.g. the use of music, camera shots, angles and movements, edit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