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孫逸仙先生的人文精神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孫逸仙先生的人文精神"

Copied!
14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孫逸仙先生的人文精神

趙玲玲

一、緒論 二、人文精神 三、人的範型 四、人的生存 五、借巾論 註釋

:.6. 自間 中山先生的思想,特別是三民主義,自提出之初,就常因被批評為「不合時宜之故」(註一),而遭當時 人所不取或曲解,以致他必須奔波各地,戮力宣講革命理念 (4 証二),以澄清觀念,團結民心,為建國工作而 奮鬥'直至病逝為止,仍未能竟其功。而後,更有多數後起之士,在為中山先生思想做「匡正補闕」工作時, 輒以孫文思想乃因應時勢及對象而發為辭去註三),置孫文學說為時代思潮之列,或褒之,或貶之,鮮有例外 者。誠如戴季陶先生所言 •. 「他幾十年當中,所受最大的障礙,就是由於中國大多數的人民不能接受他的主 義,而尤其是由於大部分的革命同志,不能完全了解他的主義」(註四)。時至今日,更是自博學之士以至於 販夫走卒,莫不以為孫先生的時代已與現時代,相去甚遠,宛如農業時代之傳統已不敷工業時代之需用一般, 先生思想,恐亦必須面臨「隨時代之過去」而被淘汰之自然命運,無可逃遁。既便不作如是觀之人,亦多半認 為先生之學只不過是一種政治主張而已(註五),不足以構成可大可久之哲學體系。為此,對孫學之研究及價 孫逸仙先生的人文精神

(2)

三民主義學報第十五期 值之肯定,都多有保留(註六)。殊不知,先生之間字「歸根結底不外是教人做人立業而已」(註七)做人處 事之哲學,無八刀古今,無八刀中外,人人莫不需要,其根本方法以真知為基礎,完全以科學及哲學之檢證為依 據,務期達到「人文造化自然」的革命理想為目標。可見,先生之學係以對「人」且對人人有用為前提,故 而只要以「人」為主的立場原則不變,只要以做人處事的成功做為人生終極目標的原則不變,則儘管時代再 變,其價值性終將不受影響。先生說 •. 「大凡一種思想,不能說是好不好,只看他是合我們用不合我們用, 合乎我們用便是好,不合我們用便是不好,合乎全世界用途便是好,不合乎全世界的用途便是不好」(註 八)。換言之,不論時代如何改變,只要生存問題的主要關懷對象還是「人」'則做人立業的原則與智慧, 就必然為人所需。雖然各時代所表現出來的具體事件各有不同,但只要其根本核心問題不離,人的安全與安 定的需求則治平之道,就千古不墜,為此,超脫時代性來研究先生思想,實為給予學術上公正定識的唯一途 徑,捨此別無他途。茲嘗試地,將中山先生思想中與具體時代性問題及事件相涉之思想論題,暫時存而不 論,僅就其所言之「人」的生存問題,剖析其哲學原理及體系。

二、人文精神

先生之學,與其應世之自然機械論哲學體系固然頗不一樣,但與稍早之唯心論,唯理論體系亦不相同, 先生以實用為原則,以解決問題為準繩,依生活之實際條件為對象,通過臨危圖存或居安思危之真知方法, 達到創造恆生效果的求生存目標。既不好高驚遠,徒托空言,亦不拘泥固執,應運而行。總是以不放任社會 及政治、經濟、文化等自然的發展,要有計劃地改革社會為自由安全的社會,要通過義務約束來改革經濟及 政治為均無貧,和無寡,安無傾的均富與民主境地。更要盡一切能力來挽救道德的墮落及文化的失根等自然 演變的缺憾,使地理文化、歷史文化、民族文化、價值文化皆能融合且兼顧其特性。先生之學係以改良現實 社會,以盡人之本八刀,「既可補救天演之缺憾,又深合於公理之平允,以和平解決衝突之激戰問題」(註

(3)

九)為其「人文化成」精神之真髓,因此方法學即成為其「人文化成」的主要利器,欲解決問題,不能沒有好 方法,更不可以只發現問題,卻提不出解決之方。既談方法,就不能只空談假設理想而必須正視實際環境中所 有的一切;也不能強行改造,而必須以和平和諧為配合之手段進行。是以中山先生的人文精神是王道的方式, 絕非霸道的文化。 近些年來,文化問題一直是國內外的熱門話題,我們都不否認今天的世界問題是個文化問題,而中國問題 尤其是一個文化問題。文化活力的強弱深深影響到文化的存亡,而文化的存亡則決定著民族的興衰。中山先生 說:「大凡一個國家所以能夠強盛的緣故,起初的時候都是由於武力的發展,繼之以種種文化的發揚,便能成 功」(註 -0) 。為此,我們今天探討文化的態度是極為審慎的,但是對於文化這個名詞,卻是很難界定出一 個為大家所公認的定義。自從英國人類學之父泰勒的「初民文化」'首先提出文化的定義以來,一直到一九五 一年止,夠水準的文化定義就已有一百六十二個之多,遑論不夠水準的,且自一九五一年迄今又過了四十年, 其間文化的定義可想而知又將滋生多少,然而,這些定義不外乎泛指文化的內容、功用、承傳差異或普通性, 把文化視為實存在於外在之物,是人創造出來的靜態產品。個人以為此種定義,遠不如以文化的動態面來解釋

更為周延。文動詞讀「又吵」'文者遮蓋、修飾之意也,亦即將原有的加以潤飾美化真化,在易經貴卦象傳上

有如此記載 .• 「貴亭,柔來而文剛,故亭,分剛上而文柔」這是亨通的道理,也就是透過亨通的道理,透過文 質相濟的方法,造成亨通的現象,以化成天下的整個過程,這個動態的過程就叫做文化。所以文化就時間而 言,是以整個人類為過程,就空間而言,則泛指整個世界、地球;就文化的主體而言,是以個體的人與整體的 群眾為主。具體而言,人們所面臨,所身處的時間與空間,是個變化多端且不盡如人意的客觀環境,若欲修飾 遮蓋,使之較符理想,就必須先認識每個人所處的時空,所表現出來的客觀樣態,也就是要有識時的功夫與能 耐,繼而採用識時的方法,做為條件彌補,去化濟,然後才能創造出符合人類生生不息所需的新現象,這整個 過程就是所謂的「化」。中山先生受達爾文進化論的影響,然而卻在這個物競天擇,適者生存的自然事實與條 孫逸仙先生的人文精神

(4)

三民主義學報第十五期 四 件下,加上了人文的求生存法則。各位皆了解三民主義的基本精神就是求生存,他不但強調個人的生存,也 強調國家的生存、民族的生存,總目標即在配合時代以創作適合中華民族生生不已的各種條件及成果,這個 精神是來自易經的濟世原理。易經中說 .. 「易與天地準'故能彌綸天地之道。」每個人對於自身所處的時空 環境,總認為有其不夠完整之處,因此,濟世之道就是設法去彌補這些客觀條件,使其變化得更好,更符合 人們的理想,這就是參天地之化育的人為創造,就是所謂的「人文化成」。總之,人類之所以可貴及所以有 價值,就在於他可以濟世,可以創造。整個創造過程最主要乃是憑恃精神生命,也就是把文化解釋為精神生 命的現象。但是,這樣的解釋又顯得籠統些。所以文化實際上是指整個人類精神動態的全程,以文入手,而 達於化的境界,如果只文而不化,或只化而未符合文的要求,都不能稱為是「人文化成」。每一個不同的時 代、民族及觀念,其所欲文的藍圖,亦隨之而有不同,而文指導化的方向及化配合文的交互作用下,就產生 出古往今來許許多多的靜態成品,換言之,表現在生活上的點點滴滴,一般人所謂的器物、制度及思想觀 念,在成形的器物、制度及思想觀念形成所謂的社會文化層,並影響著社會文化層中成長的個人,而社會文 化層中,由於人文化成的未能完全符合人意,所產生出來的缺漏,形成了新的人文化成之所以要革命革心, 之所以要改革的主要根據。所以國父在強調革命須以革心為主,革心乃是人的典範的塑造為主的前提下, 創造理想的知識與觀念,開發新的社會文化層,這正是三民主義之所以能夠適用於每一個時代和每一個環境 的主要理由。 基於三民主義的這份人文精神,樹立了其哲學基礎三大原理系統 •• L 邏輯原理的觀念系統, Z 實體原理 中的存在系統, a 倫理原理的行動系統。中山先生在他的思想體系中,處處顯露此三大原理系統中的人文精 神,使得三民主義的思想成為一個時時能革新現況,以真知以具有解決問題方法的理性,做為圖生存的方 法,以尊重人生的崇高生命意義,確定人的尊嚴與存在價值,並且強調生活條件的合乎精神化,做為人類行 動法則的準繩,此正是三民主義思想,以人為本位的特色。 處在當今這個人為物役的時代,個人成為經濟化、社會化、政治化的工具的配角時代,三民主義思想的

(5)

哲學精神、人文精神,可以說是解決廿世紀人為物役問題的一個最好的良劑。面對廿一世紀前半段仍難免會延 續廿世紀文化中人的迷失與人的失落的嚴重危機,如何重創人的希望與人的自覺,當數三民主義精神為圭臭。

三、人的範型

卜知性 人的知性表現在於真知的獲得,中山先生認為知識與財富為建設之兩件大事(註一一)。而真知之獲得不 外乎「立」與「破」二法則。就其「立」法門而言 •• 必有邏輯訓練及分辨「真知」的能力。中山先生曰:「夫 科學者,統系之學也,條理之學也,凡真知特識,必從科學而來也。捨科學而外之所謂知識者,多非真知識 也。」(第五章知行總論)。又曰:「當今科學昌明之世,凡造作事物者,必先求知而後乃敢從事於行,所以 然者,蓋欲兔錯誤而防費時失事。是故凡能從知識而構成意像,從意像而生出條理,本條理而籌備計畫,按計 畫而用工夫,則無論其事物如何精妙,工程如何浩大,無不指日可以樂成者也。」(第六章)此中,人文化成 之人定勝天的精神,顯露無遺。而好的方法,好的知識,好的自覺,正是促成人文化成,人定勝天之功的條 件。故中山先生極為強調人的範型之一 •. 即為知性。 @知識的條件 其心理革命強調觀念決定行為,如何的苟言。自主張人心即為認知,因認知而產生價值遂決定行為。先生以 為以前國人習慣於過份偏重實踐力行方面,為「人」的範型,卻忽略了「知」的方面,故曰:「中國向來之所 以不振者,非坐於不能行也,實坐於不能知也。」其主要原因為 ω 知非易(一証二一), ω 真知尤非人人所能得 (一証二二), ω 「相信」 •. 智能不足之人,相信聰明智慧高的人。倘若,其信之不當,未能將學間或學理與知 孫逸仙先生的人文精神 五

(6)

三民主義學報第十五期 --L /、 識分辨得正確,則難免會受錯誤觀念的影響而導致心理障礙。因此,如何獲得真知,即成為重點。先生曰: 「真智識始則費千萬年之時間以行之,繼則費千萬人之苦心孤詣試驗以知之」(註一四),是以不論是透過 自己經驗所得之知識,抑或是經過學習而來之理論,都必須有得於己,方為真知。 然有得於己,若只有主觀的實驗及實行而沒有共同的基準'則各人所得不同,各人感受不同,必將形成 在此人有所得而視之為真知,在彼人無所得而視之為非真知,故邏輯之共同法則將不可少。其真知的條件有 四 •• 一、根據對事實的觀察與證據,二、依循理則的判斷,三、合於事實的用途且必須能實行,四、合乎道 義,不得爾詐我虞 (4 註一五) @實踐的可行性 現代人的科學方法,自伽利略和牛頓所發展出來的自然科學觀開始,一改過去,以觀察個別現象與過程 (即事實)形成並證實理論原則的做法。而以理論導出結論,然後再挑選一些符合理論預測之資料去證明 之,這種「科學八股」'早在一九三三年,愛因斯坦即已承認實驗的資料,不論多仔細的測量,都無法捨理 論而獨立。在某種情形下,理論已決定了我們能觀察到什麼,又如何解釋觀察。科學能提出穩當的方法來解 決問題,並累積知識嗎?對這項疑問,愛氏打上了一個問號。人們沈醉於「從意見式的預設到人為設計的統 計與歸納式的求證」法則中,用來擴充認知,這種唯理式的思維模式,席捲了現代整個知識界,人成了知識 理論的求證工具。人們在自成之系統內建立知識,而其真理保證僅賴其前提中的假設理論及預測之意見,這 正是現代人所面臨的一大盲點,人們用「人類智能的自由發明」(註一六)及「純粹思想來摟住實在」的方 式所建立的詮釋性之知識王國,已將人們帶領到了一個盲目冒險,以全球為「實驗村」的危險境地,在這種 「知識」的建構工程中,人扮演了「小老鼠」的角色,對於「人」的安全及生存有著潛在的威脅,不論是器 物、制度及觀念等這些屬於文化內涵的代表,莫不透出「人的失位」及「人的工具化」角色。 相反地,先生以為真的知識,僅能從生活中得來(註一七)。換言之,不能實行的知識,固非真知識, 若非經過實行的機會,亦難獲得真知,故知的意識,不能離開行,行的實現又不能離開生活之需要。而生活

(7)

之目的僅在完成解決爭生存中所發生的實際問題。 就破的方面而且一一口,就是要經常掌握社會或時代脈動中的錯誤觀念,所謂錯誤觀念即是付指違反人文化成之 理想方向的心理障礙,反省之,改革之。如「知之匪艱,行之唯艱」的觀念即是。如「對美依賴太深」及「士 大夫虛矯身段」(註一八)等皆是。總之,由社會文化層所產生出來的習慣之觀念,倘若「不合時宜」'即應 改革之,此即先生所謂之革心是也。口不能解決時代問題的觀念,皆是錯誤的觀念。先生認為凡是能解決問題 者,才是好方法。先生說:「今日一般國民道德之程度未能達於極端;盡其所能,以求所需者尚居少數,任取 所需而未嘗稍盡所能者,隨在皆是, •••• 說者謂可行於道德智識完美之後,然斯時人民道德智識既較我人為 高,自有實行之力何必我人之窮思竭慮,籌劃於數千年之前乎?我人既為今日之人民,則對於今日應負之責 任,似未可放棄今日我人應負之責任,而為數千年後之人民負責任也,故我人處今日之社會,即應改良今日之 社會組織,以盡我人之本份。」(註一九)可見,先生以務實能解決問題之知識為真。 2 德性 先生曰:「人不活動,則為廢人,國不活動,則為廢國」(一註二 0) 國家活動要自由,必須交通鐵道發 達,相同此理,人的活動要自由,也必須人的倫理軌道應順暢。鐵道貫連各地,倫理則貫連群眾。在群眾中, 因倫理之貫連,而形成有組織的團體,先生曰:「大凡有團體有組織的眾人,就叫做民」(註二一),是以 「國為民有,應人人負擔義務」(註二二),「民為國主,主安即國治」(一証二三)。換言之,就「人」的真 實存在形式而言,必定為組織團體中的一份子,亦即「民」的角色,實為「人」的主體。人不可能無「民」的 身份,誠如現代人所謂的 .. 人必然是經濟人、社會人、政治人而不可能有一個純粹的與他人無關的個體人存 在。是以,人的範型即應建立在「民」的角色功能上。 「民」的道德即是「義務」'先生曰:「現在我中華民國人民,已從奴隸的地位變做主人的地位,我們既 然到了主人的地位,就應該以主人白居,但是我們做主人翁的,要曉得做主人有主人的資格,有主人的學間, 孫逸仙先生的人文精神

(8)

三民主義學報第十五期 八 有主人的度量,一圓的人民都有一定要盡的義務,大家盡了義務,方能算是主人。」(一証二四),還說: 「我們要解決吃飯,是先要糧食生產很充足,次要糧食的分配很平均,都解決了以後還要人民大家都盡義 務,則吃飯問題才算是真解決了,吃飯問題能夠先解決其餘的別種問題,也就可以隨之而解決了。」(註二 五)是以,民生主義之關鍵實不在於產銷分配的問題上,而在於人民之是否有義務的道德性。 再就民權主義而言,民權即民眾之主權,亦即人民的政治力量。先生曰:「民國之民權,唯民國之國民 乃能享之,必不輕授此權於反對民國之人,使得藉以破壞民國。」又言:「有國家不患無平權之一日;若有 平權而無國家,雖平權將無所用。」(一証二六)為此,民眾在享有平權之時,首應對國家負起組成的責任 (註二七),換言之,「民」必須以維持國家之生存為責任,在生存中面臨了所有競爭,必須以奮鬥來獲得 生存權。人類用來奮鬥的,故民權是爭來的,不是天生的,民權即是人民以制服群倫的平衡力量來維持國家 的生存。沒有民權,則平等自由只不過是一個空名詞。 三則從民族主義而言,民族乃縱向之群體,此一縱向群體有其生命性,為此「民」在民族上所應負的責 任,即在於生命的保存與發展。而民族生命首在文化。先生屢屢提倡傳統固有道德及智能,視為是恢復民族 地位及發揚民族精神的不二法門。甚至在一九一八年當儒學之再評估勢力,在一片反儒學強烈聲浪中,間始 轉強之時,中山先生做了最早的評估人,另一人即是梁漱演(註二八)。中山先生力排眾議,提出忠字排名 第一的忠孝仁愛信義和平的八德,並強調國民在民國之內,要能夠把忠孝二字講到極點,國家便自然可以強 盛。並說 •• 「在國家之內,君主可以不要,忠字是不能不要的。 •••• 我們到現在說忠于君,固然是不可以, 說忠於民是可不可呢?忠于事又是可不可呢?我們做一件事,總要始終不渝,做到成功,如果做不成功,就 是把性命去犧牲,亦所不惜,這便是忠。」(註二九) 總之,中山先生主張「聚人為群,群之盛衰,則常視乎其群之人,以為進退。」「國之藉以膠固者,其 力常在民」'先生自橫向之群(社會),縱向之群(民族),互向之群(生活)三方面,申論群人||即 「民」的範型,實有其真實生活面之體認而成。

(9)

3 自覺性 先生之人文主義有強烈的自主創發性存在。因為先生認為「人」兼含獸性、人性及神性之可能性,其發展 端視個人之自覺而定。人自生至死,只要自覺,即可發展神性減少獸性,人與禽獸一樣,皆有競爭,亦有互 助,但人的競爭與互助乃出於自覺,而禽獸則出於本能,如人之互助合作不同於螞蟻蜜蜂之合作互助處,即只 在於人係出於自覺,人人知道人之爪牙肌膚皆不如禽獸遠甚,若不互助,必將無法生存,且人必須盡人類能力 來挽救自然演變的缺憾,才能創造圓滿及理想,為此「革命即是消除自己災書,為自己謀幸福的事」'「革命 是人類的覺悟,人人知道自己要救自己,所以造成這種大力量」(註三 0) 。此外,所謂自覺性即是有計劃地 謀全體之幸福。「謀以國家進步國民幸福而生之主張是謂黨見,因此而生之競爭,是謂黨爭。非然者,為少數 之權利計,為私人之安樂計,此主張及手段,皆不以國家為前提者也,若是之見是謂私見,若是之爭,是謂私 爭,黨爭可有,私爭不可有,黨見可堅持,私見不可堅持」(註一二一),故黨爭非爭勢力乃爭公道耳。一國之 政治必有賴黨爭,始有進步。而人群亦必有賴眾人之自覺性始有幸福可言。 先生嘗以服務之人生觀為例,強調「務種以競爭為原則,人類則以互助為原則。」(註卅二)又申明「社 會國家者,互助之體,道德仁義者,互助之用,人類順此原則則昌,不順此原則則亡」 (4 証三三),進而標榜 人道係不重相爭而重互助。(註三四)因相助而能互補,終能創造全體人民之幸福。 綜之,先生在大光報年刊題詞上曰:「人類係由動物之有知識,能互助者進化而成」'是以真實之智識及 互助之精神,遂成為人類之大光明典範'此種大光明能指示人生之趨向,破除舊社會之迷妄偏執,能使人認識 實在,認識真理。今日之人類不但需要地上之光明,物理上之光明,尤須愛精神上之光明,心理上之光明。倘 若人類能以此大光明典範自我塑造,則廿一世紀之人類,必將可以脫離科學八股之知識迷障及心理空虛之失 孫逸仙先生的人文精神 九

(10)

三民主義學報第十五期 O 落。

四、人的生存

先生在民族、民權、民生三主義中,莫不以存在之三層次,做為其人文化成的階段目標。並以和平奮鬥 做為手段來因應競爭之對手,甚而化競爭為互助,完成人道世界。 所謂存在之三層次,即是第一層次(或初級層次)為安全層次。民族主義以延續民族生命為張本,務期 民族獨立,迎頭趕上先進民族,恢復民族精神進而振興民族信心,建立民族的地位。民權主義則以扶植社會 生存為重,普遍爭取民權,以恢復人民的政治地位,平衡社會力量。而民生主義則重視發展國民生計,充實 國民生活,促進民生發展,使人民之生命能達到安全的保障,由保與養之增進,臻人類生活於需要之境。 (一註三五) 第二層次為安定層次。民族主義主張世界各民族一律平等,對內濟弱扶傾,各民族一律平等,使各民族 問能保存自我型態安定地生存下去,而不必有被侵略之恐懼。民權主義乃提倡政權與治權平等,法律平等, 使統治者與被治者能各安其份,互不相侵,求得社會安定。民生主義力陳經濟均富,教育機會平等以使人民 在物資及精神條件上皆相對安定。以期兔相互傾軌之苦。人人得以有尊嚴地生存。 第三層次為人文層次。民族主義在此層次為要求世界大同,即以民族之正義之精神(註三六),用民族 精神來救國,「如再不留心提倡民族主義的人文層次,結合四萬萬人成一個堅固的民族,中國更有亡國滅種 之憂」(一証三七),又說 .. 「民族主義之積極目的,即當以漢族與滿、蒙、回、藏之人民相見以誠,合為一 爐而治之,以成一中華民族之新主義,斯為積極之目的也。吾決不久必能駕美達歐而為世界之冠。」(註三 八)此即人文創造之真諦。民權主義乃是提倡人民的權利,便是公天下的道理,天下為公,人人的權利都是 很平的,到了家天下,人人的權利便有不平。對內打不平,便要提倡民權主義」(註三九)。換言之,民權

(11)

主義之人文精神即在去私存公。大公無私。大家應去除掉想做皇帝的心理(註四 0) 。因此民權主義之第一決 定者為民主,而第二決定則以為民主專制必不可行(一註四一)。民生主義之人文層次,乃以人人盡義務為德 行,不聚財貨,以天下為己任,方得以解決均富問題。貧富問題必不容緩,唯有均富方足以養廉及養德。 在中山先生的思想中,存在的第三層次莫不以精神境界之道德提昇為標的,其「人」之本質,亦由此可見 一斑。

五、結論

林白樂 (2 已呈﹒口口。宮門 mR) 說 •• 「孫中山先生較之任何一位在一九 O 五年與一九二五年間和他同時的 人物,對廿世紀的性質,具有更深入的觀察與了解。第二他是世界上第一位,為今日許多新興國家在政治與文 化上製訂許多必要步驟,並使其凝為一套。第三他的基本概念,從人類世界性經驗上看,每隔十年會比以前更 能接近實際。在和他同時代的威爾遜、列寧、甘地思想中,他的思想比較最經得起時代的考驗。第四儘管孫先 生永遠把他自己看作是一個中國人,並自始至終為中國奮鬥,但他卻是一位真正最完美的世界人」(註四二) 誠然,林白樂教授的評價完全沒有溢美之處,但孫先生之所以會有如此偉大之成就的因,是因為他的三民 主義乃係針對「人」的生存的生理計畫而設計,其最高之目標在建立人文的世界,將人的存在的創發性及自主 性都有絕對的肯定之故。基於此,他的思想藍圖不僅解決廿世紀問題,亦可解決廿一世紀的難題,因此我們應 該將孫文主義看作是未來世界的寶藏而不應只把它看作是歷史的陳蹟'他不但要領導中國人,還要領導整個世 界人類,因為他根本就是在規劃一幅「人文」的實業計畫。是人類全世界文化共同的「最後的最好的希望。」 孫逸仙先生的人文精神

(12)

三民主義學報第十五期 +工 ==口

証 一 .. 參見孫文學說心理建設自序 .. 「本可從此繼進,實行革命黨所抱持的三民主義,不圖革命初成,黨 人即起異議,謂予所主張者理想太高,不適中國之用,眾口鍊金,一時風靡,同志之士亦悉惑焉。 此革命之建設所以無成,而破壞之後,國事更因之以日非也。」又參見孫文自傳「吾黨同人有往返 於橫潰神戶之間,鼓吹革命主義者,數年之中,而慕義東歸者,不過百數十人而已,向海外華僑之 傳播革命主義也,其難固已如此,而欲向內地以傳佈,其難更可知矣。」 一一 .. 中山先生自民國十三年一月廿七日開講民族主義,計民族主義六講、民權主義六講、民生主義四 拉冉。 一-7. 如崔書琴等即是。 四 •• 孫文主義之哲學基礎。 五 .. 孫先生曾被謬稱方孫大砲,其不敬之意可見一斑。 六 .. 先總統蔣公於民國廿八年五月七日在重慶中央訓練團黨政班講三民主義之體系及其實行程序時 曰:「我們國事所以弄到今天這個樣子,人民所以受到這樣切身的痛苦,實在是因為大家前沒有研 究三民主義,不能實行三民主義||就是不懂三民主義,甚至違背三民主義,所以敵人敢來如此侵 略我們,壓迫我們,嘗讀書人必自侮而後人侮之,國必自伐而後人伐之的古訓,此時更感覺他意義 的深切了。」 七 .. 先總統蔣公於闡釋遺教時所言。 八 •• 民族主義。 言王 註註註註 証証

(13)

註九 .• 社會主義之派別及方法。 註 -0 .. 民族主義第六講。 註一一 •. 民國十年於廣西朔陽縣時言。 註二 7. 參見拙著國父對知識的闡釋,知有四個條件。 註三二 .• 人因聰明才智不同,有先知先覺者,後知後覺者及不知不覺者。 註一四 .• 心堅則不畏大敵。 註一五 •• 孫文學說。 註一六 •• 愛因斯坦認為科學的原則便是人類智能的自由發明。 註一七 •• 楊幼炯'孫中山先生政治思想系統之完成。 註一八 .• 建黨八十週年紀念文。 註一九 •• 社會主義之派別及方法。 註二 0 .. 鐵道事業發達則國家活動自由。 註二一 .• 民權主義。 註二 -7. 民生主義有四大綱。 註二三 •• 實行三民主義及開發陽朔富源方法。 註二四 .• 修築馬路是便利交通的好方法。 註二五 •. 民生主義。 註二六 •• 見民國元年八月廿五日在北京國民黨成立大會時演講「談民生問題」一文。 孫逸仙先生的人文精神

(14)

三民主義學報第十五期 四 註二七 ..

「我中華民國謀完全建設之方法,全賴我四萬萬同胞組成一個完全國家,故我等民權愈大,而責任

亦隨之愈重。」見努力為國。 註二八 .. 見陳榮捷 •• 「於是導致文學革命最後改變了重點||從揭瘡疤,改為客觀的評估態度。」 註二九:民族主義。 註三 0 .. 革命在最後一定成功。 註三一 •• 民權主義。 (一些一三 •• 孫文學說,以七事為證。 註三一二 .• 學生須以革命精神努力學問。 註三四 .• 實業計劃結論。 註三五 ••

人類生活的程度在文明進化之中,可以分作三級第一級是需要,第二級是安適,再更一步便想奢

侈。我們現在要解決的民生問題,並不是要解決安適問題,也不是要解決奢侈問題,被要解決需要 問題。 註三六 .• 三民主義。 註三七 .• 民族主義。 註三八 •. 民族主義。 註三九 .• 救國救民主義之責任在革命軍。 註四 0 .. 民權主義。 註四一 .. 中國革命史。 註四 -7. 簡介林白樂,孫中山先生的政治學說。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以動義非濕故。此上十義約理望事。則有成 (三也) 有壞 (五也) 有即 (七也) 有離 (九也) 事望 於理。有顯 (四也) 有隱 (六也) 有一 (八也) 有異 (十也) 逆 (五六九十)

(三) 聖經(箴言

 印度教:世界由梵天創造,人有永恆的靈 魂,依循「業力」而輪迴,透過對神、家

原住民、低收入戶或中低收入戶中有工作能力者、家庭暴力

基金一 72人 有經濟需要、家庭照顧需要的家庭 基金二 36人 有經濟需要、家庭照顧需要的家庭 基金三 16人 有經濟需要、家庭照顧需要的家庭 機構一

是究竟的了義說,這才是佛法的心髓。龍樹說:「三悉檀可破可壞,第一義悉 檀不可壞」。 ……

《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 第一章 總綱 第一條.

世諦即苦集第一義諦即道滅第十二云五陰和合稱言某甲凡夫眾生隨其所稱是名世諦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