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宜蘭大宅院友善市集攤商時空節奏之研究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宜蘭大宅院友善市集攤商時空節奏之研究"

Copied!
127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國 立 臺 灣 師 範 大 學 地理學系第四十二屆碩士論文. 宜蘭大宅院友善市集攤商時空節奏之研究. 指導教授:張峻嘉 研 究 生:戴佳容. 中華民國一○二年六月.

(2)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地理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摘要. 研究所別:地理學系碩士班 論文名稱:宜蘭大宅院友善市集攤商時空節奏之研究 指導教授:張峻嘉 研 究 生:戴佳容 論文內容:共一冊,文約七萬餘字,共分五章十五節,並以兩百餘字扼要說明。. 摘. 要. 目前農民市集之歷年文獻,多將其置於全球食品安全危機下,一種對現行產 業化農業體系之在地食物反思消費空間。在此,生產者自產自銷且與消費者當面 互動,進而形成各式社群特色的農產業之市集樣態。台灣農民市集的地理學研 究,則聚焦於農民市集活動日之社群關係空間形構過程。 然而,在非市集活動的時間裡,物的生長節奏及農民市集攤商的生活節奏, 如何在物、人、地的時空軌跡之中,合奏出地理學傳統下,生產邏輯與銷售邏輯 之「在地」、「當季」,以及「友善環境」的理解方式?本文以時間地理學作為分 析視角,藉由日常生活與市集活動實踐之時空節奏,探討農民市集攤商、物以及 地景的互動過程。 關鍵詞:農民市集(farmers’ market)、時空節奏、當季、在地、友善環境。. 1.

(3) Abstract The emergence of farmers’ markets (FMs) is generally considered to be one of the global food security issues. Enormous agri-business has concealed the food production and consumption system in a black box, so that consumers, smallholders and various self-employed producers choose to trade “face to face” in FMs to ensure the quality of agri-food and daily goods, forming various kinds of FMs community. Geography studies of FMs in Taiwan focused on the FM community “relational space” and all kinds of events on the FM day. However, on non-FM days, how the geography features, products and people, combine and work together to form a time-space rhythm, or even a FMs’ symphony? In this paper, Time-Space geography is taken as the main perspective to provide alternative understandings of FMs. Through discussions about the Time-Space paths of FMs products and vendors’ daily life and FM day activities, the study attempts to realize the discourse significance of “local,” “seasonal,” and “environment-friendly,” which construct the interactions between FMs products, vendors, as well as landscapes. Keywords: farmers’ market, time-space rhythm, local, seasonal, environment-friendly.. 2.

(4) 目 序. 錄. 曲..................................................................................................................................... 1. 第壹章. 練習曲:農民市集樂章的發明 ............................................................................ 1. 第一節. 試音:農民市集是什麼?....................................................................2. 一、農民市集之脈絡梳理............................................................................2 二、農民市集形式的討論............................................................................2 第二節. 過譜:台灣的農民市集研究................................................................4. 一、學術脈絡................................................................................................4 二、媒體脈絡................................................................................................6 第三節. 指揮:研究設計..................................................................................10. 一、研究發問及研究目的..........................................................................10 二、研究倫理..............................................................................................16 第貳章. 第一樂章:農民市集攤商平常日的時空節奏 .................................................. 19. 第一節. 平常日的展演地景..............................................................................19. 一、自然環境的空間..................................................................................19 二、蛻變的生產空間..................................................................................20 三、構成人地互動意義的空間..................................................................20 第二節. 產品的樂段..........................................................................................21. 一、農產品的時空節奏..............................................................................21 二、非農產品的時空節奏..........................................................................23 第三節. 生產者的樂段......................................................................................24. 一、農產品生產者的時空節奏..................................................................24 二、非農產品生產者的時空節奏..............................................................26 第參章. 第二樂章:農民市集攤商市集日的時空節奏 .................................................. 27. 第一節. 市集日的展演舞台..............................................................................27. 一、初生的展演空間..................................................................................27 二、蛻變的交易空間..................................................................................28 三、構成農民市集意義的空間..................................................................30 第二節. 商品的樂段..........................................................................................31. 一、農商品的時空節奏..............................................................................31 二、非農商品的時空節奏..........................................................................32. i.

(5) 第三節. 銷售者的樂段......................................................................................32. 一、農商品銷售者的時空節奏..................................................................32 二、非農商品銷售者的時空節奏..............................................................39 第肆章. 第三樂章:農民市集攤商形塑地景過程 .......................................................... 40. 第一節. 農民市集攤商之日常地景..................................................................40. 一、產品合奏..............................................................................................40 二、生產者合奏..........................................................................................45 三、產品與生產者的合奏..........................................................................46 第二節. 農民市集攤商之市集地景..................................................................55. 一、商品合奏..............................................................................................56 二、銷售者合奏..........................................................................................59 三、商品與銷售者的合奏..........................................................................60 第三節. 農民市集攤商形塑地景過程..............................................................70. 一、平常日的地景形塑過程......................................................................70 二、市集日的地景形塑過程......................................................................85 第伍章. 終曲?農民市集樂章的再現 .............................................................................. 94. 第一節. 農民市集攤商之生產邏輯..................................................................94. 一、生產者的調性分析..............................................................................94 二、產品的調性分析..................................................................................95 三、日常地的調性分析..............................................................................95 第二節. 農民市集攤商之銷售邏輯..................................................................96. 一、銷售者的調性分析..............................................................................96 二、商品的調性分析..................................................................................98 三、市集地的調性分析..............................................................................99 四、農民市集生產邏輯與銷售邏輯之結論............................................100 第三節. 反思:農民市集樂章與地理學........................................................102. 一、農民市集地理學脈絡之反思............................................................102 二、時間地理學的反思............................................................................103 三、論文反思與可能延伸議題................................................................104 四、研究限制............................................................................................105 附. 錄............................................................................................................................. 108. 參考文獻............................................................................................................................. 111 ii.

(6) 圖. 次. 圖1. 農食物系統的網絡連結.....................................................................2. 圖2. 時間地理學模型............................................................................... 11. 圖3. 研究概念圖.......................................................................................14. 圖4. 宜蘭大宅院友善市集農事攤商分布圖...........................................15. 圖5. 宜蘭地區之氣候圖(1981-2010)...............................................19. 圖6. 宜蘭地區最高與最低氣溫(1981-2010)...................................19. 圖7. 宜蘭地區之降水日數(1981-2010)...........................................20. 圖8. 宜蘭地區日照時數(1981-2010)...............................................20. 圖9. 宜蘭大宅院友善市集的空間及社群變遷.......................................28. 圖 10. 宜蘭大宅院友善市集的空間示意圖.............................................29. 圖 11. 農民市集之物的擺設及其所屬單位.............................................29. 圖 12. 市集日:銷售者之時間-空間路徑(V1-M 與 V1-F) ............36. 圖 13. 市集日:銷售者之時間-空間路徑(G1-F) ............................37. 圖 14. 市集日:銷售者之時間-空間路徑(HP1-M).........................38. 圖 15. 蔬菜之日常關係網絡(FV2-M).................................................41. 圖 16. 蔬菜之日常關係網絡(V1-M 及 V1-F) ....................................41. 圖 17. 茶之日常關係網絡(T1-M) .......................................................42. 圖 18. 蜂蜜之日常關係網絡(HP1-M).................................................43. 圖 19. 豆漿之日常關係網絡(G1-F) ....................................................44. 圖 20. 皂類產品之日常關係網絡(S1-F-a)..........................................45. 圖 21. 農產品與生產者的時空節奏(G1-F) ........................................46. 圖 22. G1-F 與產品之日常生活路徑 .......................................................48. 圖 23. FV2-M 與產品之日常生活路徑....................................................49. 圖 24. V1-M 與產品之日常生活路徑......................................................49 iii.

(7) 圖 25. V1-M 與 V1-F 於中和環球銷售活動當日之產銷分工 ...............50. 圖 26. 農產品與生產者的時空節奏(HP1-M).....................................52. 圖 27. HP1-M 與產品之日常生活路徑....................................................54. 圖 28. 宜蘭大宅院友善市集攤位簽到位置圖.........................................59. 圖 29. 農民市集秈稻農商品論述之農法耕作強度.................................62. 圖 30. 農民市集攤商日常生產系統.........................................................70. 圖 31. 2013 年上半年度之宜蘭大宅院友善市集委員會組織圖............87. 圖 32. 宜蘭大宅院友善市集春季及夏季活動宣傳海報.........................91. 圖 33. 宜蘭大宅院友善市集春季及夏季活動集點券及使用說明.........92. 圖 34. 農民市集之生產、銷售、消費系統.............................................99. 圖 35. 不同時空尺度之縮短食物供應鏈機制.......................................100. 圖 36. 農民市集攤商生產邏輯與銷售邏輯的概念圖...........................101. iv.

(8) 表. 次. 表1. 台灣農民市集的特色簡介.................................................................5. 表2. 台灣農民市集的「農民」概念.........................................................5. 表3. 2008 年後台灣農民市集之論文主軸................................................6. 表4. 台灣媒體報導之農民市集常見人物.................................................7. 表5. 台灣媒體報導之農民市集功能描述.................................................8. 表6. 時間地理學的基本假設...................................................................12. 表7. 時間地理學之計畫限制及內容.......................................................13. 表8. 時間地理學的分析層次...................................................................13. 表9. 宜蘭大宅院友善市集攤位商品及攤位數.......................................16. 表 10. 宜蘭大宅院友善市集攤商編碼一覽表.........................................18. 表 11. 宜蘭大宅院友善市集綠色生活講座.............................................30. 表 12. 秈稻與梗稻的型態與性質差異.....................................................60. 表 13. 銷售者論述之良蜜與偽蜜、劣蜜差異(HP1-M).....................62. 表 14. 宜蘭大宅院友善市集攤商日常使用網路頻率之觀察.................77. v.

(9) 照. 片. 次. 照片 1. 市集日蔬菜類的包裝及補貨方式...............................................56. 照片 2. FV2-M 於市集日之桌面擺放商品..............................................57. 照片 3. G1-F 於市集日攜帶之冷藏設備 .................................................57. 照片 4. R2-F 於市集日之桌面擺放商品 .................................................58. 照片 5. T1-M 於市集日之桌面擺放商品 ................................................58. 照片 6. 銷售者於講座活動實驗良蜜與偽蜜差異(HP1-M)...............63. 照片 7. 農事生產者日常地景(V1-M 與 V1-F) ..................................72. 照片 8. 農事生產者之日常地景(FV2-M)...........................................80. 照片 9. 農事生產者日常地景:蜂及文旦園(HP1-M).......................81. 照片 10. 農事生產者日常地景:茶園及水果肥料桶(T1-M) ...........82. 照片 11. 農事生產者之日常地景(G1-F) ............................................83. 照片 12. 非農事生產者日常地景:羅東林場文化園區聯展.................84. 照片 13. 宜蘭大宅院友善市集結束圈儀式(2012 年 4 月)................88. 照片 14. 宜蘭大宅院友善市集結束圈儀式(2013 年 5 月)................88. 照片 15. 小農下午茶:新年節慶禮盒(B1-F) ....................................91. 照片 16. 宜蘭大宅院友善市集之各季節慶地景.....................................92. 照片 17. 農事生產者之日常地景(拋荒/草木共生/溫室).............95. vi.

(10) 序. 曲. 2011 年夏日,一則農民市集1專題報導,滿溢綠意的菜園,充滿笑意的在地 農民手捧著蔬菜、鮮果,親自向消費者賣菜的畫面,以及「人們對環境所做的, 最後都回到自己身上」的話語。一個賣菜的市場出現環境論述,令筆者感到熟悉 又陌生。之後,筆者數次進入與觀察台大、興大有機農夫市集的農食品價格,同 品項和重量的農食品,多比傳統市集、生鮮超市貴上幾十元,為何消費者仍願以 較高金額消費;再者,農民市集之中的農民,不乏居於遙遠之外縣市,可謂不計 交通成本前往都市之農民市集擺攤,此與經濟人的概念有所出入。其他諸如農民 市集「在地」的範圍?農民市集的農民,論述自身放棄高薪工作重返農家的故事, 且其中不乏全無農事經驗者的生命歷程為何?農民對於「有機」的概念差異,以 及對有機驗證標章費用議題的看法?農民市集之中的消費者如何確保農食品之 品質?另有農民市集之農食品、有機和身體健康等面向,令筆者深感「農民市集」 充滿地理議題探討可能。隨著閱讀農民市集網站資訊和出版品的資訊量增加,許 多想法彼此衝撞,鏡片愈擦愈花,尤其對「農民市集」何時出現、為何出現感到 好奇。因此決定折返原點,看看學術和媒體界如何看待國內外之農民市集樣態。. 第壹章. 練習曲:農民市集樂章的發明. 當農產品成為一種商品,藉由交通運輸的革新,得以販售至全球,此種消費 端取代生產端的全球農食物分工體制,透過各種仲介、批發商、農企業、生產組 織及零售商而導致製程模糊不清,消費者該如何面對其中隱藏之食品風險,成為 新興議題。 目前學術上探討之農業概念,多半以農產品逐漸脫離生產的認知,轉以金 融、期貨為主的非農部門收入為主,農產品轉以商品化,而成為資本積累策略 (Knox、Marston,2010)生產主義形式,且以一種全球化的農業概念作為討論 基礎(Robinson,2004a)。. 1. 英文為 Farmers’ market,可譯為農民市集、農夫市集、農夫市場、農業市集、農學市集等, 目前台灣社會未有統一的譯詞。 1.

(11) 第一節. 試音:農民市集是什麼?. 若將農民市集置放於現代農業的脈絡之中,則農民市集如何為社會所理解? 以下針對現代農業及農食物網絡以及國內外學術界的觀點,提出文獻之探討。 一、農民市集之脈絡梳理 在消費者難以跨越地表距離障礙,以及無法曠日廢時地管控與監督農食品來 源前提下,在地生產者促成農食物系統網絡連結產生形式變遷,諸如自採、農場 商店、直銷等生產者與消費者面對面的形式,開始出現日常生活之中(Robinson, 2004b) ,而農民市集即為此種農食物的消費管道之一(圖 1)。. 生產者 1. 自採 中介者. 農企業 和 生產者組織. 2. 農場商店 3. 親自銷售 批發商. 零售商. 4. 農民市集* 消費者 圖1. 農食物系統的網絡連結. 註*:「農民市集」為本文所加。 資料來源:改繪自 Robinson(2004b) 。. 尺度置於英國、美國、日本,以及台灣的農民市集學術論述作為對象,進一 步瞭解農民市集概念呈現之形式。 二、農民市集形式的討論 國外對農民市集的概念,在羅馬時代即已出現,當時為市民戶外談話、宣傳 訊息和消費食物之地(Flammang,2009) 。現代的農民市集,以英國斯特拉特福 2.

(12) (Stratford)農民市集為例。因國際分工制度而出現一系列食物風險議題,使得 該農民市集於成立初期即有特定論述2,藉由販賣在地3和高品質連結的農食品, 向消費者訴求消費等同支持傳統農村象徵文化之懷舊和健康的面向,作為抵抗農 食物全球化的實踐對象(Holloway、Kneafsey,2002)。 美國農民市集銷售者,通常為在地4農民,普遍以家庭農場經營為主,農場 規模不大,農民至大城市或城市郊區設立攤位,提供新鮮的蛋、麵包、肉類、蔬 果、酒類等食物,強調消費者直接與身兼銷售者的農民互動,培養信任關係 (Jones-Ellard,2011);物美價廉之農產品,是雙方的共同認知基礎。然而,因 現代大型零售業者的出現,使美國農民市集數量於 1960 年代減至 100 多個左右; 爾後在政府支持和食品安全和環保風潮之下,農產品漸趨轉向品質訴求 (Hinrichs,2000) ,數量亦逐漸增多,至 2011 年已達 7,175 個農民市集(USDA, 2011)。 日本農民市集,可追溯至抵制大型乳品市場的「生活俱樂部」,強調去除中 盤商以直接分配食物的原則下,連結小型、在地耕種生產者的形式(賴青松, 2002) 。1990 年代初期,日本加入世界貿易組織開放農產品市場,衝擊國內農業 環境,加上 2001 年的日本狂牛症疫情,使國民對食品安全及健康的關注不斷提 升;爾後,日本農業協會透過農夫市集(如:道之驛),強調「地產地銷」及建 立可追蹤的生產履歷制度,以當地居民實參與策劃的形式,以安全、安心的農產 品及活化地區農業的訴求,藉此區隔國際市場(黃紫翎,2010)。 綜觀上述,英、美兩國之農民市集,以抵抗現代大型零售商生產主義而延續 傳統市集,提供產銷者與消費者互動平台的形式出現,日本的農民市集則為社區 與政府共同支持平台,以及滿足政府提高糧食自給率政策,改變消費者飲食、健 康及生活場所。. 2. 如:替代批發或契約的市場、更高利潤、小農能直接將產品賣給消費者、促進城市和農村社 區之間的商譽、降低運輸包裝等成本有益環境、產品的立即回饋、社交活動樂趣等 (Holloway、Kneafsey,2002)。 3 此處的在地距離約為 30mile,約 48.28 公里(Holloway、Kneafsey,2002)。目前台灣學界 對在地食物範圍或距離的論述,可為某段距離或行政區域層級,尚未有明確之定義。 4 根據 Brown(2002) 針對美國 1940 年至 1990 年之農民市集研究,在地平均距離約為 32 公里。 3.

(13) 第二節. 過譜:台灣的農民市集研究. 然而,台灣的農民市集樣態又是如何呢?與國外的學術論述異與同為何?接 續,以台灣農民市集之學術脈絡與媒體脈絡,作為檢視對象。 一、學術脈絡 台灣農民市集的出現,是由高雄旗美社區大學非常態之社團活動先開始;之 後約莫一年,台灣慢慢地發展出第一個常態的農民市集,為 2007 年開辦之臺中 合樸農學市集。合樸農學市集參考高雄旗美社區大學的發展經驗,強調農民市集 是「關心台灣環境與小農的草根運動」,農民和消費者面對面的農民市集,可讓 受通路商主導價格的台灣小農獲得更高利潤,在買賣過程之中能引發教育功能, 且有利推廣有機農產品之行銷等目的(賴鳳霙,2010)。 2007 年後,陸續由學校、政府組織發起各式農民市集5。例如興大有機農夫 市集基於有機耕作行銷通路的需求(徐清銘,2011),在學校教授的組織和倡導 之下而成立,此後陸續在學術界中出現「有機農民市集」等字詞(陳嬿伊,2008; 楊文仁,2009)。行政院農業委員會農糧署將農民市集視為輔導有機生產農民之 農產品行銷通路,需要定點、定期舉行,地產地銷,強調縮短食物里程,並期待 能夠融入地方文化產業;在農民的部分,則將農民視為概念宣導人,藉由消費者 和農民直接對話,建立朋友與互信關係,培養農民販售自產農產品之自尊和自 信,陳惠貞、林柏霖(2010)亦將農民市集視為直接販售產品消費經營之可行方 式,能有效增加農民的收益。 此後,陸續成立的農民市集,發展出各式諸如關心農業、友善土地、正確消 費可以改變世界、支持年輕人回鄉耕種、得天獨厚的土地、自然有機耕種方式、 感恩與尊重自然、吃當季、吃在地等各種說法(潘采萱,2012)。2008 年之後, 台灣的農民市集之學術研究,可用鄭盈芷(2010)所述之台灣的農民市集樣態, 具串連、在地特色歸納結果作為認識基礎,以下以 248 農學市集、合樸農學市集、. 5. 如興大有機農夫市集由學校統籌,高雄微風市集則為政府發起而由農民管理之形式(鄭盈 芷,2010)。2012 年,台灣農民市集總量為 47 處(中研院資創中心、開拓文教基金會, 2012),目前為持續發展樣態。 4.

(14) 興大有機農夫市集及微風市集作為實例說明之,詳見表 1。 表1. 台灣農民市集的特色簡介 特色. 內容. 有機論點. 人們在此溝通,會因理念差異而有離開或留下,隨時間而發展。. 串連色彩. 1. 社運:社會運動人士會來市集尋求運動串連。 2. 農業:農業相關行業找尋潛力農友,形成獨特農業聯結網。. 在地特色. 1. 2. 3. 4.. 248 農學市集:臺北都會區消費力強常有合作機會,人脈豐富。 合樸農學市集:除舉辦市集活動及各種課程,吸引各方人力。 興大有機農夫市集:學校可提供資源,講師幫農民上課。 微風市集:高雄縣政府社會處輔助,市集中有許多社福攤位。. 資料來源:鄭盈芷(2010). 台灣農民市集的農民,在鄭盈芷(2010)描述之中,有著專職農戶比例低, 多為退休轉職或兼職者的背景,其務農特質多以有機耕作為主。農民市集之中的 農民,透過與多人接觸,藉此影響社會大眾對農業的觀感,多將農民市集視為可 以擔負社會責任或者理想的活動場所(表 2)。 表2. 台灣農民市集的「農民」概念. 農民. 內容. 背景. 1. 專職農戶比例低,退休轉兼職者多,經濟不成問題後自願務農 2. 專職農戶多在務農,較無時間參與農民市集 3. 從事有機耕作者多. 特質. 1. 2. 3. 4.. 理念. 1. 認為自己負擔的社會責任 2. 相信自己能夠影響社會. 不害怕與人接觸 學習新事物意願高,願意接受挑戰 認為農民市集不是個營利的地方 對未來發展很有想法. 資料來源:鄭盈芷(2010). 接續,將尺度聚焦於各式台灣之農民市集論文之中,則 2008 年至 2012 年, 台灣之農民市集學術研究,多援引 Holloway、Kneafsey(2002)之英國個案研究, 以及 Brown(2002)美國農民市集之文獻;或在全球食品安全危機之上,鋪陳近 來台灣農民市集出現的脈絡(林佳蓉,2010;徐于婷,2010);或以支持環保及 反全球化的態度下,確立台灣的農民市集成立具有其時代意義(黃柏豪,2011); 或以國人對有機農產品的需求漸增,而將農民市集等同「有機」概念實踐之地(李 5.

(15) 竺潔,2009;陳嬿伊,2008),或以農民市集可使農民脫離大財團操控免於中間 商剝削的態勢(林佳蓉,2010),或將農民市集視為對現行農業體系反思後之在 地食物實踐現場(姚家恩,2009),或以個案檢視消費端的社經背景(林佳蓉, 2010) ,問卷調查消費者購物行為,描繪農民市集運作(鄭舒尹,2011) (表 3)。 表3. 2008 年後台灣農民市集之論文主軸 論文主軸. 作者及出版年. 黃紫翎(2010);賴鳳霙(2010); 全球化農業發展脈絡之農民市集的形塑過 徐于婷(2010);姚家恩(2009); 程,及對在地糧食系統社會價值與貢獻 鄭盈芷(2010);陳嬿伊(2008)。 林佳蓉(2010);李竺潔(2009); 董守恬(2008);王柏程(2011). 農民市集之中消費者行為模式. 科技觀點檢視農民市集虛擬社群分享知識 葉有順(2011) 的成效 城市發展脈絡之下,探討農民市集形塑之 黃柏豪(2011) 社會象徵與價值 至此,農民市集的學術界輪廓清晰,然而日常生活唾手可得之報章雜誌,如 何檢視台灣的農民市集樣態?據此,筆者使用聯合線上之聯合知識庫,以「農民 市集、農夫市集、農夫市場、農業市集、農學市集」 (farmers’ market)作為關鍵 字搜尋,進行文本式之媒體形塑農民市集普遍印象的探討。 二、媒體脈絡 根據聯合新聞網歷年新聞資料庫之農民市集相關資料,共出現 464 筆資料, 在筆者逐一檢閱並保留具有現代農民市集意義6的內文後,接續進行關鍵詞統計 分析並累計出現次數7,根據歸納結果,台灣的農民市集約為 2006 年後出現的產 物。台灣媒體呈現的農民市集樣態,為週六、週日(93)8在廣場(39)舉辦之 農產品(116)或蔬果(95)販售的場地。若以行政區作為空間區分對象,則曝. 6. 意旨符合行政院農業委員會農糧署之補助原則任一項:1. 輔導有機生產農民增加有機農產 品行銷通路,開拓有機消費市場。2. 提供有機交易平台,由農民親自銷售自產農產品給消費 大眾,宣導有機理念。3. 定點定期舉行,地產地銷,縮短食物里程,融入地區文化產業。4. 消費者和農民直接對話,建立朋友與互信關係,培養農民販售自產農產品之自尊和自信。5. 由農民秉自治自理精神,建立市集之信譽口碑,俾永續經營。 7 以中央研究院之中文斷詞系統作為分析工具,網址:http://ckipsvr.iis.sinica.edu.tw/ 8 本段文章關鍵詞後方括號,為聯合新聞網歷年新聞資料庫同義字詞的出現次數,分析新聞資 料時間為 1951 年至 2012 年 6 月。 6.

(16) 光率最高者為新北市(129);新北市之中,又以三峽祖師廟、老街(58),以及 新店碧潭(49)之農民市集為多。 常理而言,學術關注的四大農民市集(表 1),應獲得較高的媒體關注,但 上述數據顯然與鄭盈芷(2010)提及之四大農民市集有所差異,尤其在學術論文 之中,仍無提及上述三峽祖師廟、老街,以及新店碧潭之農民市集;依據其歷年 新聞的描述,在 2009 年時新聞報導之中,出現為數眾多之前任台北縣長周錫瑋 (12)剪綵和發言的新聞內容,常見幾乎相同構句的新聞內容,不斷在 2009 年 4 月至 5 月重複出現在各地方新聞之中,此後幾無相關新聞報導。 台灣大型農民市集在新聞媒體的曝光次數,從多至少依序為合樸農學市集 (104) 、248 農學市集(68) ,以及興大有機農夫市集(35) 、高雄微風市集(22)。 合樸農學市集從 2006 年開始,逐漸在新聞媒體曝光。若以關鍵字搜尋「農學市 集」時,幾乎以 248 農學市集佔據版面,新聞最常出現人名和形容詞為 248 市集 創辦人──楊儒門及炸彈客、前台北縣長──周錫瑋、綠色陣線聯盟──吳東傑、 台中合樸市集召集人──陳孟凱、溪底遙學習農園──馮小非等人。 表4. 台灣媒體報導之農民市集常見人物. 姓名. 身份別. 次數. 楊儒門. 248 市集創辦人. 80. 周錫瑋. 前台北縣長. 12. 炸彈客. 248 市集創辦人. 13. 吳東傑. 綠色陣線聯盟執行長. 11. 陳孟凱. 合樸市集召集人. 11. 馮小非. 溪底遙學習農園發起人. 11. 李建誠. 248 農學市集經理. 8. 劉克襄. 台灣文學作家. 6. 莊正燈. 竹東冠軍米農民. 6. 謝淑亞. 古坑鄉長. 6. 余國信. 洪雅書房店長. 5. 楊協翰. 雲林二崙農民. 4. 劉黃碧霞. 田媽媽班長. 3. 資料來源:統計自聯合線上(1951-2013). 7.

(17) 在農產品的部分,新聞媒體報導全數為糧食作物、菜類,而無肉類製品。媒 體報導關注蔬菜(40),紅藜(27)、地瓜(22)、竹筍(17)、果醬(14)、茶葉 (14)等,上述內容與英國市集個案(Holloway、Kneafsey,2002)生產者販賣 之新鮮肉品和酒類的描述有所出入;再者,台灣的農民市集媒體觀點下,除果醬 之外亦少見其他加工製品,換言之,台灣的農民市集似乎成為生鮮蔬果販售現場。 表5. 台灣媒體報導之農民市集功能描述 項目. 次數. 教育. 31. 休閒. 27. 發展. 26. 觀光. 25. 推廣. 25. 產業. 23. 資料來源:統計自聯合線上(1951-2012). 另外,媒體談及在農民市集的人群樣態,依次由高至低為農友(87)、小農 (58) 、遊客(53) 、主婦(14) 、婆婆媽媽(5)等身份,在農民市集之中選購有 機(265)農產品;此外,選購上述農產品的同時,也常連結生活(47) 、新鮮(45) 、 土地(45)、健康(35)的意象。 農民市集功能描述部分,以教育(31)出現的次數最多,其它為休閒(27)、 觀光(25)、發展(26)、觀光(25)、推廣(25)、產業(23),但教育功能的篇 幅,多半引述自市集創辦人談話。簡言之,媒體視農民市集為教育和休閒觀光產 業發展之處。 對照上述內容,農民市集的非常態舉辦,至今已為一種例行性之假日市集活 動,週而復始地不斷地重複呈現於大眾日常生活,學術與媒體界皆將農民市集視 為一種已然成形的台灣社會現象,且將環境論述放進農民市集脈絡之中,大體上 不脫離支持農民市集的產品類同支持地球環境、自身健康、鄉村產業發展,以及 日常生活的抵抗行動;尤其在學術觀點下之台灣的農民市集,是一種反思現代生 活,具有在地糧食系統價值貢獻,且能串連社會關係之實踐現場。 在地理學界的看法之中,台灣的農民市集至今被視為資料不多且尚待研究之 新型農產品消費空間(廖哲強、蕭崑杉、郭大玄,2011) 。回溯至 1986 年,行政 8.

(18) 院農業委員會召集學者專家研議有機農業在台灣發展之可行性(行政院農業委員 會農糧署,2006) ,2004 年以前,行政院農業委員會對「有機」的概念,除了在 有機栽培面積的關注下,亟需處理者為產品行銷管道的問題。當時的行銷管道略 分為下列幾種:農民自產自銷(包括合作社、產銷班辦理集運等)、連鎖超市、 百貨公司超市或農會超市之有機專櫃、有機專賣店、共同購買(如主婦聯盟之集 體採購等) 、宅配(包括網路宅配) 、公/私民營機構或醫院之福利社、宗教團體、 結合休閒農場或農場自然體驗之相關活動、舉辦有機農產品之展示(售)會,加 工品或有機餐飲店(行政院農業委員會,2004),從上述可知當時並無「農民市 集」一類。 2006 年,農民市集作為社區大學農業課程之實踐現場需求而出現。2007 年 之後,學術界陸續發表「有機農民市集」的文章,漸將「農民市集」與「有機」 概念連結起來,並透過媒體的不斷傳遞,將農民市集收入有機產業概念中。筆者 認為,因當時農民市集的概念正逐漸成形,為讓接觸者能夠瞭解何謂農民市集, 因此農民市集需與日常生活購物形式產生關連,展現在學術及媒體說法中,即為 此空間中販售蔬果及糧食作物,並以主婦買菜的形象接合日常生活必需品的需 求,似乎「有機農民市集」的概念,類同於「有機農產品展售會」。然而,台灣 的農民市集創建脈絡,並非相承自有機農產品展售會的概念,而是源自社區合 作、關心台灣環境與小農的草根運動概念。為求將展售有機農產品與初始的農民 市集論述接合,因此論述上常出現「小農」 、 「自產自銷」 、 「當地市集」 、 「愛護環 境」等論述,成為「有機農民市集」與「有機農產品展售會」主要識別之處。 Hobsbawm、Ranger(1992)提出一種觀看社會現象之視角,亦即事物可透 過人類塑造、建構而出現,並且成為傳統。此種傳統常醞釀一段時間後成形,且 需個體重複操持,藉此不斷確認此價值與個體連結緊密,以便暗示此傳統與過去 事物有關。學術論述和媒體對於「台灣的農民市集是何種地方」的說法,雖然關 注重點不甚相同,但異中有同,亦即「農民市集」的概念並不新,而是一種「農 產品慣有行銷管道」的質變,並且透過學術與媒體形塑過程,在台灣社會中逐漸 被看見。農民市集初始為引進國外的市集樣態之舶來品,在台灣學術和媒體的形 塑下,開始強調富有責任及群體理念特徵、風範等儀式性或象徵性的論述本質。 然而, 「農民市集」詞彙本身不具有傳遞的功能,要能為社會大眾瞭解(de-code) , 9.

(19) 則需有參照對象較為好談。從台灣的農民市集創建脈絡而言,其參照對象既非傳 統市集,亦非連鎖超商,大眾並無接觸農民市集的經驗;接合國外學術論述是一 個可行方式,但不等同被大眾瞭解。因此,若要讓更多沒有接觸過的社會大眾接 納農民市集,則農民市集可以一種符徵鍊的形式,不斷地將更多的意義黏附於其 上,被不斷地生產者擴大詮釋之外,同時透過消費的方式,讓人們重複操持的方 式,不斷地確認農民市集就是生活中存在已久的事物,且和自己的生活並無斷裂。. 第三節. 指揮:研究設計. 綜合上述,筆者反思地理學討論農民市集的議題,多以何種視角解釋農民市 集消費空間的樣態呢?根據台灣的農民市集學術論述,在空間的部分,賴鳳霙 (2010)曾以市集攤位圖,以及黃紫翎(2010)描述市集空間布置及產地予人的 自然氣氛;接續皆以社會網絡空間的概念,解釋社群關係及農食物意義的轉變。 在社群關係的部分,多以生產者、消費者、組織、物等分類描繪農民市集的樣態, 以展現其社會關係網絡強度差異。台灣的農民市集之地方意涵,即為市集舉辦當 下,一種在地且特殊之絕對空間與社會網絡關係空間交疊的呈現。. 一、研究發問及研究目的 但是,上述內容仍然無法解答筆者下列疑惑,如:在台灣的社會脈絡之中, 傳統市場人聲鼎沸且天天開市,若要讓更多民眾面對面接觸農民,常理而言傳統 市集是個不錯的場所,但為何實際狀況並非如此?再者,市集理應是賺錢的地方 (陳惠貞、林柏霖,2010),但在學術論述和媒體觀點有著「不是來這裡賺錢」 的論述,甚至農民市集攤商亦有「毋了錢就不壞啦!」的說法,作為經濟人的角 度看農民市集時,不賺錢的地方,為何還能存在於地表空間?最後,農民市集攤 商如何看待「在地」、「當季」,以及「友善環境」的觀點,令人感到好奇。進一 步從行政院農業委員會農糧署(2012a)輔導設置有機農夫市集補助原則說明, 農民市集攤商需自產自銷,農民市集作為生產者與銷售者身份的交疊之處,在學 術論述與媒體說法之中,似乎將此視為可以自由轉換、不受限制的兩種身份。然 而,以農業生產而言,必須考量到地的限制、人的體力及人與農產品的節奏規律。 10.

(20) 目前的農民市集地理學研究,大致以關係空間作為論述基礎,將農民市集視 為農產品慣有行銷管道之形變,又或者為市集舉辦當下之社會網絡關係空間交疊 的呈現,少有談及農民市集作為農業生產和銷售的交疊處,地、物、人之關係變 動過程,尤其文獻仍無以物的生長時空節奏作為研究切入的觀點。因此筆者認為 使用地理學研究農民市集,將攤商在平常日生產及市集日銷售立面彼此輝映,則 是身兼生產者和銷售者的農民市集攤商邏輯轉換令人玩味之處。 本文以宜蘭大宅院友善市集9作為經驗研究對象,實為受數個可能觸發的地 理議題吸引,分別為該農民市集從冬山鄉到宜蘭市歷經三遷,攤商如何看待此種 空間變遷,農民市集攤商如何在自然環境限制之中調適?筆者尤對本市集公約開 宗明義表示「吃當季」 、 「吃在地」 、 「友善環境」論述感到好奇,上述三者分別對 應時間、空間,以及人與土地互動之觀點。 農民市集攤商生活的活動,必須建立於時間、空間,以及其社會生活資源之 上;空間的移動、時間的分配等,能夠表現攤商行動的時空連續性,以及社會關 係的過程。為描繪出時間、空間、資源的樣態,本文採用 Hägerstrand(1976) 之時間-空間表記法,在時間地理學之時間和空間所構成的三維座標系中,標示 出攤商個人或社群的行動與日常生活路徑,作為後續探討出發點(圖 2)。. 圖2. 時間地理學模型. 註:路徑(path)、停留點(station)、叢束(bundle) 資料來源:轉繪自 Parkes、Thrift(1980). 9. 若無特別說明,則正文中「本市集」指稱對象,即為宜蘭大宅院友善市集。 11.

(21) Hägerstrand(1976)大致以可觀察限制作為探討起點,內有過去、現在、未 來時間軸的概念及空間範圍的界線,筆者將其內涵略分為自然物(physical object) 、時間、空間的討論,但不代表三項討論是獨立的,三者必須共同進行考 量(表 6)。 表6. 時間地理學的基本假設. 項目. 內涵. z 物的行動必須要考量物理限制,如人的活動需考量身體的狀況 自然物 z 物具有其歷史,可用過去界定狀況 z 人有能力計畫未來,要同時考量過去、現在、未來的狀況 時間. z 工作需要耗費時間 z 工作會耗損個人或全部人的資源能力 z 同時參與多項工作的能力有限. 空間. z 移動需要時間 z 空間容納事件的能力有限 „ 物具有形體範圍,因而限制特定空間容納物的數量 „ 同物不可在同時佔據異地. 資料來源:彙整自 Parkes、Thrift(1980). Hägerstrand(1976)三種基本假設(表 7),說明個人為了實現計畫,將空 間與時間是視為可用的資源,任何計畫的實現皆有其限制。 首先,個人的生理構造及其掌控之設施所加諸之活動限制,通常無法脫離時 間與空間的範疇,如飲食、睡眠之時間規律;又如距離等空間因素,往往限制移 動與溝通的範圍,此為能力限制。 再者,結合限制說明個人計畫行動不會遺世獨立存在,個人須與他人、物結 合,其中需考量空間、時間,以及時間的持續長度,此種結合限制,大致決定個 人日常路徑的模式。 第三,每個環境之中充斥著權威,而權威領域之中又有等級之分,從需有一 定社會權力到不論個人屬性都可以進入的權威領域皆有,其中包括習慣、法令規 定、經濟條件、社會文化、權力關係,此為權威限制的概念。. 12.

(22) 表7. 時間地理學之計畫限制及內容 項目. 內容. 能力限制 (capability constraints). 個人體力或其掌控設施,加諸個人活動的限制。. 結合限制 (coupling constraints). 結合限制界定了時間-空間叢束(bundle)。. 權威限制 (authority constraints). 特定時空領域(domain)之條件和行為模式。. 資料來源:彙整自 Parkes、Thrift(1980). 筆者認為,上述三種限制彼此能夠互動,但因其限制而無法無限累加。透過 三種限制概念繪製之攤商計畫生命路徑,讓筆者得以在農民市集裡看見時間、空 間和社會關係的潛藏界線,因而能在承襲地理學傳統之空間基礎上,依此分析農 民市集攤商不同層次之界線(表 8)。 表8. 時間地理學的分析層次. 分析層次. 內容. 個人路徑. 透過繪圖展示路徑、位置和限制互動,顯示個人之工作選擇, 同時使得個人減少投入其他工作的時間,限制與人結合的機會。. 停留點與菱柱. 個人參與所有事件之活動範圍 個人可在不同停留點為中心的菱柱活動,構成一天的活動規劃。. 人口或活動. 人之系統與活動系統互動。 z 人之系統:一定時空區域的個人組合(24 小時×總人數)。 z 活動系統:此區所有人的活動組成。. 資料來源:彙整自 Parkes、Thrift(1980). 在時間地理學的取向之中,視時間與空間皆為有限的資源,則農民市集之攤 商如何在有限的時間裡,依據哪些判斷基準,安排時空活動的計畫,以達成特定 目的呢?從平常日到市集日,農民市集攤商在生產地與銷售地,為了哪些目的和 計畫,而從事哪些活動,抵達哪些停留點,並與哪些人形成何種模式的叢束?再 者,在生產地與銷售地,有哪些權威的領域,規範著哪些人的進出行為?當上述 路徑透過時間-空間表記法表現出來後,即可畫定農民市集社群之停留點界線。. 13.

(23) 農民市集攤商如何在平常日(生產)與市集日(銷售)進行計畫、執行,最 終理解農民市集攤商的時間、空間、人地互動的邏輯互換,為本文探究之核心問 題。主要研究概念為將農民市集攤商作為主軸檢視,探討其平常日、市集日之時 空節奏,以及當季,在地、友善環境的論述,如何透過生產和銷售地景的互動之 中呈現(圖 3),研究目的共分三點: (一)探討農民市集攤商平常日之時空節奏 (二)探討農民市集攤商市集日之時空節奏 (三)探討農民市集攤商時空節奏的地景互動關係. 生產邏輯. 友善環境 平常日 產品 生產者. 在地. 當季. 農民市集攤商 市集日 商品 銷售者. 在地. 當季. 友善環境. 銷售邏輯 圖3. 研究概念圖. 承上,本文以宜蘭大宅院友善市集攤商作為研究對象,依照時間區分為平常 日和本市集活動日。本市集農事攤商多位於宜蘭平原,行政區域集中於宜蘭縣冬 山鄉、羅東鎮、三星鄉(圖 4),生產地與居住地通常為同一地。農民市集攤商 在宜蘭地區自然環境(如:氣溫、降水、日照),以及人為活動(如:交通路網 及銷售活動)影響下,如何計畫物與人之路徑並行動為接續討論對象。 14.

(24) 圖4. 宜蘭大宅院友善市集農事攤商分布圖 資料來源:本研究自繪。. 市集日時,本市集固定出席之攤商約 20 攤左右,依照生產(販售)之物, 概分為農產品(農商品) 、農產加工品(農產加工商品) 、生活用品(生活商品), 以及工藝品(工藝商品),另有理念宣傳攤位。依照市集主題活動的差異,偶有 臨時攤商擺攤,考量參與市集販售及處理市集會議之強度,而略去臨時攤商討 論。各攤位商品的細部類別,又可分為農商品之蔬菜、蔬果、米、茶;農產加工 商品之麵包、雜糧、蜂蜜;生活商品之棉布、肥皂,以及工藝商品之陶瓷藝術品 等(表 9)。 為瞭解農民市集攤商日常地之看待短期及長期作物之異同,因而本文挑選蔬 菜、米與茶之個別攤商進行訪談及分析;再者,為求瞭解農產品與農產加工品之 製程差異,因此挑選需親自進行雜糧加工之攤商進行探討。最後,對照農產品及 非農產品(如:生活用品及工藝品)之產銷邏輯的差異,因而選取非農產品之部 分攤商作為訪談對象探討。. 15.

(25) 表9. 宜蘭大宅院友善市集攤位商品及攤位數. 產品項目. 類別. 合計攤位數. 蔬菜. 3. 蔬果. 3. 米. 3. 茶. 2. 麵包. 2. 雜糧. 1. 蜂蜜 (文旦). 1. 棉布. 4. 肥皂. 1. 工藝品. 陶瓷藝術. 2. 理念宣傳. 理念宣傳. 1. 農產品. 農產加工品. 生活用品. 註:統計時間為 2012 年 12 月。. 二、研究倫理 進入研究場域時,需時時關注研究倫理,其可略分為理論倫理及田野倫理, 理論倫理為決定解決問題和策略的基礎(畢恆達,2010)。本研究核心理論倫理 問題,為使用時間地理學的表記方法,探討表記法與經驗世界的差異之處,以及 不同社會位置之社群論述及解釋方向的差異,可能不被部分田野之中的社群認 可。筆者認為田野時期的訪談,是紀錄農民市集攤商形構地景過程的基調,而非 引起田野權力變化的催化劑。若此時參與訪談者會因說出自身想法,而招致諸如 排除、拒絕等權力不平衡的對待,則筆者會適時地犧牲理論倫理,以保護田野之 中的倫理。 本文著重參與市集工作及產地或住家的田野工作10,田野調查之第一階段為 觀察、不設定方向聊天,以獲得守門人的信任,同時決定研究發問,並依照研究 發問及文獻探討的結果,整理列出大綱及關鍵詞後,設計訪談大綱。訪談關鍵為 「農民市集攤商到此擺攤的目的和實際行動」 ,作為「農民市集市集日的時空節 奏分析」之基礎資料。. 10. 田野時間為 2012 年 2 月至 2013 年 6 月,每月約進入市集 1 次至 2 次,2013 年後,每月增 加 1 次至 2 次至生產者家中或產地協助其生產活動,或準備市集活動之預備庶務。 16.

(26) 第二階段為徵求攤商的同意後,進入其平日生產空間,請攤商根據時間地理 學之時間-空間表記法,繪製生活之時空路徑,作為「農民市集攤商平常日的時 空節奏分析」之基礎資料。在第一階段及第二階段的部分,輔以半結構之問題及 三角驗證法,檢驗及觀察訪談資料的有效程度。 第三階段則整理資料並分析逐字稿,不斷反覆檢查資料與研究發問、文獻探 討、研究方法之間對話程度,逐步抽象化客觀的現象描述。最後,回應時間地理 學之理論脈絡,從中探討農民市集生產邏輯及銷售邏輯之意涵。 訪談之前,筆者會先詢問該市集攤商同意。因訪談需繪製時空路徑圖,此涉 及個人隱私。為求保全對象之隱私,筆者以「身份-數字-生理性別」編碼,替 代市集攤商之真實姓名,數字「1」表示該類別編碼第一位,依次類推;若遇個 別攤位有兩位生理性別相同之擺攤者,則於編碼後再行增加英文小寫字母「a」, 依此類推。如:該市集攤商生產品項為農產品之蔬菜(Vegetable),而訪談對象 生理性別為女性,則編碼方式為:V1-F;生產品項為生活用品之肥皂(Soap)攤 商,因同時有兩位生理性別為女性的擺攤者,該攤位編碼為 S1-F,則第一位訪 談攤商編號為 S1-F-a(表 10)。. 17.

(27) 產品項目. 表 10 宜蘭大宅院友善市集攤商編碼一覽表 類別 英文 編碼 人數 蔬菜. 農產品. 蔬果. 茶. Tea. 麵包. Bread. 雜糧. Grains Honey、Pomelo. 蜂蜜. 生活用品. 2. F, M. V2. 1. F. V3. 1. M. FV1. 2. F, M. FV2. 1. M. FV3. 1. F. R1. 2. F, M. R2. 2. F, M. R3. 1. M. T1. 1. M. B1. 1. F. B2. 1. F. G1. 1. F. HP1. 1. M. C1. 2. F, F. C2. 2. F, M. C3. 1. F. C4. 2. F, M. S1. 2. F, F. A1. 1. M. A2. 1. F. P1. 1. M. Rice. 米. 農產加工品. V1 Vegetable. Fruit、Vegetable. 棉布. Cloth. 肥皂. Soap. 工藝品. 陶瓷藝術. Art. 理念宣傳. 理念宣傳. Promote. 性別. 註:統計時間為 2012 年 12 月。. 訪談內容方面,筆者將無私密性、非價值觀判斷的問題置於前項詢問;隨著 兩者互動增加,再訪談有價值判斷之問題,避免表情及語意之引導問題,而使訪 談內容產生落差。訪談前,會先行詢問參與訪談者是否可錄音,若不同意者,則 以手抄方式紀錄;若同意者,則先行告知錄音檔案放置於不能上網的電腦,以及 參與訪談者可隨時決定中斷錄音的時間點。 訪談結束之後,將筆記或錄音內容,數位化為電子逐字稿,同時將所有參與 受訪者和訪談內容進行比較、分析與詮釋,並列出重要段落。若參與訪談者要求 閱讀逐字稿的內容,則給予參與訪談者書面稿件審之。 18.

(28) 第貳章. 第一樂章:農民市集攤商平常日的時空節奏. 本章以時間地理學觀點研究農民市集實際作法,為探究攤商平常日之生產時 空節奏。透過攤商生產及生活之時空節奏,描繪其日常空間樣態。. 第一節. 平常日的展演地景. 一個三維座標的絕對空間,如何透過人地互動之生活實踐,從自然環境一路 蛻變成為平常日的生產空間?宜蘭地區之農民市集攤商,如何在自然環境之中因 物性而制宜?以下首先說明宜蘭地區的自然環境狀況並探討之。 一、自然環境的空間 宜蘭平原位於台灣本島東北部,為蘭陽溪搬運之泥沙堆積形成沖積扇,扇端 高度大致位於員山、羅東一帶,部分流水滲入地下於扇端湧出。宜蘭地區屬副熱 帶季風氣候,平均溫度為 22.5℃,年溫差為 12.3℃(圖 5),最高均溫出現於七 月,可達 32.9℃,最低均溫則為一月之 13.7℃(圖 6) ,年平均雨量為 2,837mm。 本區四季皆有降水,初春至夏初的降水量較少;夏末至秋初進入該地濕潤期,延 續至該年 11 月左右,翌年循環。. 圖5. 宜蘭地區之氣候圖(1981-2010) 圖 6. 資料來源:交通部中央氣象局(2011a). 宜蘭地區最高與最低氣溫(1981-2010) 資料來源:交通部中央氣象局(2011b). 19.

(29) 二、蛻變的生產空間 對農事而言,溫差過大則植株難以適應,而使農作物難以成長及成熟的疑 慮。因受地形與氣候環境影響,宜蘭地區雨日多,尤以秋、冬季雨日較長(圖 7) , 使得相對於台灣其他地區濕潤的宜蘭地區,在秋、冬兩季時處理農事更形複雜。 再者,日照時數亦有季節變化,尤其在八月底後日照時數漸少,尤其二月時,日 照時數僅為最高值 224.2 小時之 28%(圖 8)。. 圖7. 宜蘭地區之降水日數(1981-2010) 資料來源:交通部中央氣象局(2011c). 圖8. 宜蘭地區日照時數(1981-2010). 資料來源:交通部中央氣象局(2011d). 三、構成人地互動意義的空間 種田無定例,全靠節氣(陳正之,1997)。此處的節氣,引伸解釋為季節與 氣候的關係。終日浥雨之自然環境,使宜蘭地區出現諸如「阿藝倌真正水,噶瑪 蘭厚雨水」 、 「龜山戴帽,大水浩浩」之俗諺,雨水豐沛傳統記憶,讓宜蘭地區居 民於傳統農作時,需順應節氣的節奏而運行農事,如:宜蘭地區傳統農諺「清明 田,穀雨豆」,即意謂插秧需於清明之前,而清明時節之降水,而能提供五穀生 長的水源。. 20.

(30) 第二節. 產品的樂段. 產品生長的過程中,需要合適的溫度、濕度、人為技術搭配,始能有所收穫。 生產者如何確保產品能穩定成長,甚至有所收穫? 一、農產品的時空節奏 本段從產品物理性質概分為農產品11以及非農產品;依照產品物理性質結合 環境狀況,結合之生命作為尺度,分為「短期作物」、「長期作物」、「加工品」, 以下依上述分類進行產品的時空節奏討論。 (一)短期作物 短期作物意指為生長期在 180 天以內可採收之農作物。接續,以農民市集 攤商生產之品項-綠豆芽、蔬菜類及稻12,進行環境與作物生長特性的探討。 1. 綠豆芽 綠豆芽適合的生長溫度為 28℃至 30℃,綠豆芽對低溫敏感,生育期低於 20 ℃則生長緩慢。發芽適溫為 29℃至 30℃,低於 25℃時,發芽率即下降(吳昭慧, 2005) 。宜蘭地區六月到九月之平均最高溫度超過 30℃,以氣溫而言,不適合綠 豆芽生長。綠豆芽的生命,從種植、生長、採收約為 3 天至 4 天,在溫度得宜的 前提下,每週皆可產出綠豆芽。 2. 蔬菜類 由於宜蘭地區相較於台灣南部區域緯度較高,對於蔬菜類而言,受到日照天 數和強度的影響,蔬菜類在此生長速度略慢,通常需要適當的天候以及土壤條 件,始可確保蔬菜能有所收成。. 11. 指利用自然資源、農用資材及科技,從事農作、森林、水產、畜牧等產製銷所生產之物(行 政院農業委員會,2010a)。 12 宜蘭大宅院友善市集攤商種稻種類,以台中秈 10 號為主,亦有高雄 145 號。 21.

(31) 3. 稻 影響稻作栽培主因為氣溫與降水,稻之最適生長溫度是 25℃至 30℃,若育 苗期時逢氣溫低於 10℃,則難以生長。稻具耐水特性,通常年雨量在 1,200mm 以上,或具灌溉設施地區均可栽培(鄧耀宗,2005)。以宜蘭地區狀況而言,因 第二期作生育後期適逢冬季,東北季風帶來豐沛水氣,日照相對不足且氣溫降 低,而導致稻穀產量不如第一期作高。 爾後,1984 年政府推動稻田轉作及農地休耕,將原先之雙期作田改為單期 作田,自然環境與政策共同影響之下,生產者一年種一次稻。1995 年,花蓮區 農改場為擴大蘭陽平原推廣水稻一年一作栽培制度,以減少農民在第二期作種植 之損失,開始以班隊的形式,集體推廣台中秈 10 號,爾後宜蘭地區之台中秈 10 號栽培面積增加(李祿豐,1996),2012 年至 2013 年,宜蘭地區為台灣各式秈 稻品種之中,唯一僅種台中秈 10 號之處13。 (二)長期作物 長期作物之指稱對象,為該農產品為自種植至收穫之生長期逾十八月者(行 政院農業委員會農糧署統計室,2013),以下針對農民市集攤商生產之品項-文 旦與茶,進行環境與作物生長特性的討論。 1. 文旦 以物的性質而言,文旦生長溫度範圍為 12℃至 36℃,較適合生長溫度為 24℃ 至 34℃,日照時數約於 2,000 小時以上,得能生產高品質之文旦(呂明雄,2005) 。 因宜蘭地區年日照時數為 1,395 小時(交通部中央氣象局,2011d) ,相較台灣南 部地區而言日照時數偏少,但仍可產果。文旦約於每年 2 月底至 4 月開花,之後 進入文旦成長期,並於 7 月底進入產果期,約於 10 月產果結束,進入文旦的休 息期。. 13. 2012 年至 2013 年,宜蘭地區之台中秈 10 號種植面積為 1,135 公頃,僅次於同時期全台生產 秈稻首位彰化地區之 3,817 公頃(全台該品種之種植總面積為 6,299 公頃) 。相較於同時期之梗 稻種植面積,宜蘭地區之台梗 8 號種植面積為 1,968 公頃,全台該品種之種植面積為 3,165 公 頃,排序第一位;高雄 145 號為 222 公頃,全台該品種之種植面積為 1,101 公頃,排序第二位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農業試驗所,2013) 。 22.

(32) 2. 茶 以物的性質而言,茶樹受日照等自然環境要素的支配,適宜生長的溫度為 18℃至 25℃,低於 5℃時,則茶樹停止生長,高於 40℃時,茶樹容易死亡。茶 樹喜溼潤,年降雨量 1,800 至 3,000mm 皆可生長,相對溼度較高的山地,亦適於 茶樹生長(陳國任,2005)。宜蘭地區的溫度、降水狀況及近山地帶,提供適宜 茶樹生長的環境。 (三)加工品 「加工品」意指將農產品作為主原料,為增加儲藏時間或製造新品項,而以 物理、化學、微生物學方法改變其形態。其加工技術大致可分為粉碎、加熱,或 者利用微生物使主原料發酵。以豆漿為例,作為農產加工之用的黃豆,在乾燥環 境可儲藏一年左右;催芽豆漿的製作過程,需考量種子發芽最適溫度,通常為 30℃至 35℃。若在 15℃以下,則萌芽時間明顯延遲(鄭士藻、周國隆,2005)。 二、非農產品的時空節奏 市集內的非農產品,可分為「工藝品」以及「生活用品」 。以下針對農民市 集攤商生產之工藝品項-陶瓷花器與杯盤,以及生活用品-肥皂與棉布類製品, 進行物性討論。 1. 工藝品 工藝品,以陶瓷花器與杯盤為主。每個小型作品拉坯及塑形的生成時間,約 莫半小時至半天;大型作品則耗時不定,通常為 3 天至 7 天。當陶器塑形結束後, 會分別從宜蘭、羅東市區集合,之後一起前往新北市鶯歌區上釉,並燒製為成品, 但有可能在燒製過程損毀。之後成品及新原料坯體以防撞塑膠泡膜裝箱,一起回 到宜蘭住家及羅東工作室。 2. 生活用品 生活用品可分為肥皂與棉布類製品,前者調配及製作過程,約需半個工作 天,皂化時間為三個星期至六個星期不等;後者則由棉布製作成衣後,儲放於生 產者之房間。 23.

(33) 歸結上文,農產品的成長時間因其物性而有短期與長期的差異。短期作物對 於周圍環境的敏感度強,以數天到數月為主的氣溫與降水,稍有變化則可能嚴重 影響其生長,亦即短期作物受窄尺度時間的影響極強;相較之下,長期作物則可 在變動的氣候條件下,保持相對穩定之生長樣態,然亦不可變動時間過長或自然 環境變動過大,則作物以枯萎或死亡回應之。農產加工品主要受加工過程的溫度 及濕度影響,進行溫濕調控則可穩定產出。非農產品的生命長,多無季節問題, 上游貨源為供應商提供;良好保存的情形下,甚至得以永久存在。. 第三節. 生產者的樂段. 一、農產品生產者的時空節奏 以豆漿作為生計來源的生產者,生活的節奏幾乎圍繞著產品運作。透過生產 者親自配送給消費者之行為,使生產者之時間安排零碎化: 我都是固定禮拜天、禮拜四做豆漿。綠豆芽是從禮拜五就開始處理到 禮拜二整個收,禮拜二時間比較多,其他的時間是零散的。……一個 禮拜送[豆漿]的部分有大概兩天半,禮拜一、五,禮拜二下午。 (G1-F,2013.02.17,[]為筆者所加。) 生產者因親自配送豆漿產品的關係,使其製作豆漿時間相對被瓜分,因此逐 漸發展出綠豆芽與豆漿工作專職化的短期日常生活節奏。 與豆漿生產者不甚相同,蜂蜜及文旦為生計來源的生產者 HP1-M,選擇在 春季勤於剪枝,以避免文旦新長之枝芽,瓜分日後產果之養分: 因為我柚子啊,有田要照顧,砍草啦,養雞啦,弄雞舍,我東西很雜, 不是單一農產品,所以我時間不可能有剩餘,像現在有剪枝在那邊, 跟屁股火燒一樣啊,太晚剪,新芽會傷到。所以我們都是一些零碎, 用在最有效的地方去。什麼時間一定做什麼,實在很難講14。 (HP1-M,2013.02.18) 14. 如:HP1-M 在談自身時間感,多以「年」的週期作為變化分段,對「天」則難以分出差異。 筆者在訪談過程之中,常有「農民的時間觀依照物的特性而有不同」的感受。 24.

(34) 春季,正值蜂勢成長期,因此生產者在剪枝作業的同時,亦需整理蜂槽及清 洗機具。對該生產者而言,每年 1 月至 3 月,是生活節奏最繁忙的時間點: 像現在三月以後進入產蜜期就會很忙。採蜜期重點是回來很多工作, 去也很多工作,衛生啊,安全上也很重要,東西都要清洗過,保證乾 淨明天才會去,所以晚上要準備明天去,我們蜜的東西怕水,所以都 是要準備乾的,像這些東西,要乾,要乾淨,都是事先要處理,所以 那時候就會很忙,農忙就會很忙,回來就是有些裝填的問題,有些東 西要處理,妳說雜事有些想像不到,是碰到才會知道的,要回家處理。 (HP1-M,2013.02.18) 生產者依照天氣狀況與蜂生物特性,選擇在白天整理蜂之蜂槽,而晚上處理 蜂蜜裝瓶作業: 天氣只要一好,我就要做蜜蜂的整理。蜜蜂來講大概是早上八點以後 一直到下午四點,所以那個時間是整理最多的時間。那其他的時間, 太冷、太暗都不行,太暗的話蜜蜂會兇,太冷的話蜜蜂會傷,因為那 些幼蜂掉出去以後,牠沒辦法回來。蜂蜜分裝也是晚上來做,而且白 天不能做,蜜蜂會馬上飛來[採蜜]。所以分裝,工作比較多就是準備 蜂的東西,分裝蜜,貼標籤,有時候裝箱,大部分都是晚上,因為晚 上最不會浪費到外面工作的時間,像我個人外面工作的時間長,所以 我一直要把時間留到外面工作。……白天我其實沒有時間,我那天工 作都是準備農事,都是晚上要做,晚上經常都是 11、12 點才能睡覺。 (HP1-M,2013.02.18,[]為筆者所加。) 簡言之,農產品需視其生物限制節奏生長,並且在收成前之天氣概況符合農 產品所需,因此農事生產者的時空節奏,常依照農產品的特質而隨之律動。. 25.

(35) 二、非農產品生產者的時空節奏 相較於農產品生產者而言,非農產品生產者的時空節奏,較能從人的觀點進 行計畫。以工藝品生產者為例,為能確保產品得以保持一定數量,因此生產者需 在平日盡可能累積作品,多有人為計畫地進行創作,且需要完整而非零碎的時段 處理生產工作。相較於前者,生活用品之生產者,在上游貨源充足且訂單無虞的 狀況下,更能自由規劃自身之時空節奏。 綜合上述,生產者通常無法單以人的觀點計畫生活,更需結合產品特質。以 細微尺度檢視農產品與非農產品生產者時,則能呈現其自由計畫時空節奏之強度 差異。. 26.

(36) 第參章. 第二樂章:農民市集攤商市集日的時空節奏. 從攤商平常日的生產空間,可知攤商需在考量時空和能力限制始能進行生 產。然而,生產與銷售為一體兩面的問題,無法獨立切割。宜蘭地區之生產者, 如何打開銷售之門並解決通路的問題呢?以下,針對本市集從初生至今的空間意 義演變,進行時序與空間的探討。. 第一節. 市集日的展演舞台. 回顧本市集創建之時序與初始目的,可從宜蘭友善耕作小農聯盟談起。宜蘭 友善耕作小農聯盟本為宜蘭地區一群小農,基於友善耕作理念於農場耕作,並與 宜蘭及羅東社區大學的農事課程學員互有農事生產及資訊往來。然而,農產品生 產後,銷售問題成為小農聯盟成員日有所思、夜有所夢的煩惱源頭,而後透過成 員倡議,「小農市集」因而創生。 一、初生的展演空間 宜蘭友善小農聯盟的「小農市集」 ,為該地小農為解決銷售問題,以友善環 境為理念而創辦的市集。爾後透過網絡關係的介紹,在學校單位的同意下,小農 市集於宜蘭縣冬山鄉慈心華德福幼兒園落腳。小農市集成員順著華德福幼兒園ㄇ 字形中庭廣場擺攤,非農事攤商之友善生產者亦可進入市集之中擺攤,結合學校 高中部建校募款活動,以及華德福四季節慶等活動,常有學校家長社群參與。除 在華德福學校擺攤外,亦在宜蘭各地參加非常態性質之市集擺攤活動。 學校的市集活動進行一段時間後,透過籌辦人阿寶命名為「宜蘭大宅院友善 小農市集」,賦予其傳統生活的家庭意象,並建立小農聯盟為主的成員與學校社 群之關係網絡,奠定日後本市集攤商的基本成員。在非市集活動時,緊鄰學校的 宜蘭友善生活小舖販售小農市集攤商產品,以及來自各地友善之農產品及生活用 品,提供學校社群及鄰近居民共同購買的功能。. 27.

(37) 二、蛻變的交易空間 爾後,因學校建校籌募活動結束,加上學校家長社群參與意願不如以往,當 熱鬧活動回到日常生活時,銷售問題仍等著攤商解決。市集成員決議逐漸將市集 組織化並逐步擬定組織章程,同時讓外界看見自身存在而吸引關注。2011 年, 透過市集關係網絡牽線,以「宜蘭 fun 市集」在宜蘭縣文化中心演藝廳(以下簡 稱宜蘭演藝廳)試辦市集活動,並接受宜蘭縣政府文化局的場地及款項補助,以 及葛瑪蘭汽車客運公司提供宣傳機會;2012 年 1 月以後,以常態活動進駐宜蘭 演藝廳廣場之後,攤商性質與以往「宜蘭大宅院友善小農市集」略有差異,歷經 數次空間移轉及市集名稱變遷後,現以「宜蘭大宅院友善市集」稱之(圖 9)。. 圖9. 宜蘭大宅院友善市集的空間及社群變遷. 註:箭頭方向為本市集空間遷移路徑(由宜蘭縣冬山鄉進入宜蘭市) 資料來源:本研究自繪. 本市集場地空間型態為半封閉的演藝廳廣場中庭,從中山路一段望向廣場中 庭的角度而言,視野右側為宜蘭演藝廳,左側為辦公室及 103 教室,市集日時開 放辦公室和 103 教室,供市集攤商及民眾洽詢問題及參與講座活動。 對宜蘭地區的居民、消費者和本市集攤商而言,中山路一段為「正面」或「前 面」,亦是「入口處」 ;相較之下,中山公園成為「後面」或「背面」,也是市集 日延伸擺攤的潛在空間(圖 10) 。在宜蘭縣政府文化局支持下,攤商擁有市集日 免費使用場地、桌椅、帳棚的權利。. 28.

(38) 中山公園. 辦公室 宜蘭演藝廳︵入口︶. 停車場 樓梯間. 中庭廣場 (市集名稱燈籠掛於上方). 市集服務台. 教室 103 階梯(兩側為宣傳立牌) 中山路一段 圖 10. 宜蘭大宅院友善市集的空間示意圖 資料來源:本研究自繪. 除此之外,市集攤商也將小農市集時期製作之市集燈籠、宣傳板、畫架等, 放置於宜蘭演藝廳的 103 教室之中(圖 11) 。當市集日時,宜蘭縣政府文化局行 政人員會以加班的形式,提供開門及其他服務,讓市集攤商可免除放置及搬運器 物的煩惱,更有效率地利用時間與空間。 場地. 帳棚. 椅子. 宜蘭縣政府文化局 市集日無償借出 圖 11. 長桌. 黑板. 畫架. 宣傳板. 燈籠. 銷售者. 市集委員會. 宜蘭友善生活小舖. 無桌可自備. 市集 Logo 燈籠. 服務台理念燈籠. 農民市集之物的擺設及其所屬單位. 註:上述物件於市集結束後,放置於宜蘭演藝廳 103 室。 29.

(39) 三、構成農民市集意義的空間 宜蘭演藝廳戶外廣場,得以蛻變為農民市集之消費空間的關鍵,在於強調農 民身份之攤商親自販賣自產商品,加上遮雨帳棚、長桌、椅子、繪有市集活動之 黑板,「吃當季」、「吃在地」、「友善環境」環境論述宣傳板、繪有「大宅院友善 市集」名稱之燈籠、農商品等擺設,以及本市集之環境保護與節能、生活手作、 友善食物與農產、綠色消費之「綠色生活講座」(表 11)。 表 11. 宜蘭大宅院友善市集綠色生活講座(2013 年,上半年度) 第一季:環境保護與節能. 月份 一月. 日期. 主題. 主講者. 5. 教您如何製作雨水蒐集系統. 李旭登(氧化鐵工作室). 19. 低碳飲食面面觀. 李寶蓮(女農討山誌作者). 2. 全球化-企業與環境變遷. 張人仰(華德福家長). 16. 從貢寮水梯田案例-看農地的價值 方韻如(人禾環境倫理發展基金會). 二月 第二季:生活手作 月份. 日期. 主題. 主講者. 2. 愛自己,好自在!布衛生棉正時尚 林怡秀/陳素月(日安生活手作). 16. 植物手染布的美麗. 林貴美(慢布四季). 6. 手工皂泡泡 DIY. 王佩穎(深橄欖工作坊). 20. 清明.穀雨-節氣活動.親子 DIY 洪閔慧/陳仁全(綠兔子). 4. 哇!陶瓷花器創作. 何燦波(after5). 18. 一起動手做-二手衣改造. 吳玉貞(良苑二手衣). 三月. 四月. 五月. 第三季:友善食物與農產 1. 新鮮農產品如何保鮮. 張玉鈴 (主婦聯盟環境保護基金會秘書). 15. 加工品的製作與保存. 宜蘭大學食品創意暨教育發展中心. 六月. 資料來源:Lin(2013) 。. 30.

(40) 綠色生活講座的主題,為市集委員會內部討論之後,廣邀學校或農事相關講 師,本市集攤商亦為講師的主要成員。透過講座,市集攤商能向消費者清楚地介 紹生活經驗和理念,或者邀請消費者共同體驗和製作產品,或者解說友善產品的 製程和土地永續概念。 市集的識別元素,除了上述可見之物件外,亦有聲音的展現。本市集自宜蘭 縣冬山鄉遷移到宜蘭市時,華德福教育體系的師生吟唱晨圈儀式15,亦被市集攤 商帶至此處。藉由晨圈詩歌的聲音,連結宜蘭演藝廳與學校不連續的空間,悠揚 歌聲和晨圈詩歌後的短暫開會和以掌聲結束會議,使市集社群得以重複操持,加 上消費者與農民面對面之固定活動空間及時間,進而與其他相似交易空間產生差 異,形塑具有宜蘭大宅院友善市集識別意義的空間。. 第二節. 商品的樂段. 在市集之中,商品可儲放的時間長,代表潛在可販售的時間愈長。常理而言, 延長商品時間有助於減低浪費的成本。然而,強調「新鮮」的農民市集銷售者, 如何透過一連串的方法,讓商品保持新鮮,同時延長商品的生命呢? 一、農商品的時空節奏 商品的生命,依其抗拒腐敗的能力,概分為以市集當日即會腐敗之短期商 品,以及可置放期限久之長期商品。 (一)短期商品 本市集攤商銷售之短期農商品,蔬菜類會以「留根」與「留土」的方式,證 明蔬菜的現摘之新鮮物理性質。銷售者販售之麵包商品,因少或無抗氧化劑而易 腐敗,銷售者利用上述特質,多以自然發酵且尚存餘溫之出爐麵包作為新鮮的保 證16,但若欲保持麵包的鮮味,通常以簡易冷藏或避日曬之裝置,以免溫度趨高. 15. 晨圈(Morning Circle) :為華德福幼兒園平日早晨之室內團體活動,師生圍成圓圈,共同吟 唱詩歌、韻文,透過歌詞及具有象徵意義的肢體動作,使師生共同體驗恬靜、溫暖的氣氛(台 灣人智學健康社群協會,2013)。在宜蘭大宅院友善市集之中,將晨圈儀式用於開市以及結束 市集的兩個時段,市集攤商習慣前者時段的儀式稱為「晨圈」 ,後者稱為「結束圈」。 16 觀察對象:B2-F。 31.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Television companies sell time in their commercial slots to people and companies who want to advertise their products.. If a program is really popular, it will be more expensive to

Finally, we want to point out that the global uniqueness of determining the Hartree po- tential (Theorem 2.5) and the determination of the nonlinear potential in the

Speakers on a team must work together effectively to present arguments and examples that support the team’s stance, and rebut the opposing team’s arguments to the greatest

After teaching the use and importance of rhyme and rhythm in chants, an English teacher designs a choice board for students to create a new verse about transport based on the chant

Spacelike distributions assumed identical in Euclidean and Minkowski space First calculation to work strictly in Euclidean space found no IR divergence.

To make friends, people need to spend time together so they can discover their common interests and have a.. comfortable rapport with

Due to the limitation of space, this paper only deals with the above-mentioned problems by referring to the `sutras` and

Given a sample space  and an event  in the  sample space  , l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