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活動課程可否計入通識教育學分?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活動課程可否計入通識教育學分?"

Copied!
3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通識在線雜誌社 http://www.chinesege.org.tw/geonline/html/page4/publish_pub.php?Pub_Sn=40&Sn=988[2015/9/21 下午 02:25:10] 回首頁 | 轉換簡體

線上閱讀

第二十九期:東亞崛起對通識教育的涵義

活動課程可否計入通識教育學分?

文/詹志禹 政治大學教育學院院長  反對活動課程計入通識教育學分的最主要理由之一是:活動課程的知識承載度不夠。但什麼是「知 識」?知識其實有許多不同的型態,一般人談到知識,經常只想到可用語言、數字等符號形式表達的知 識,卻忽略了內隱的(implicit)、默會的(tacit)、行動的(action)知識。 大學裡,誰來教內隱、默會與行動的知識?  人類有許多知識是內隱的、默會的、行動的,卻無法用抽象符號表達,原因很多,包括:第一,許多 技能性的知識,尤其成為自動化的技能之後,很難用符號表達。例如,騎單車的平衡感,我們很難說明 「如何將一台兩輪成一直線的單車維持平衡而不往左右兩邊傾倒」,我們甚至可以說出一些抽象的原則 或策略,但通常對初學者幫助不大,學習者第一次騎上單車時必然還是會傾倒,因為這裡面有許多內在 協調,包括肌肉的鬆緊、神經的傳導、人車的協調以及人與地心引力的互動等感覺,不是用語言所能表 達,而是學習者必須透過操作、行動和實踐等歷程去體會這種「全身的知」(embodied knowing)。再 如打網球,教練可以說明握拍的位置、站立的姿勢、揮拍的角度等,但能用語言符號傳達的身體內在感 覺非常有限,學習者依樣畫葫蘆,揮出的第一拍通常離目標很遠,必須透過不斷的練習和無數的循環回 饋歷程,才能逐漸掌握那種內隱知識。  第二,許多情境的認知(situated cognition),也很難用符號表達,例如,人際情境複雜的競爭、合 作、互動與氛圍,雖然有些原則與策略可談,可是,同樣一個原則對不同的對象卻可能產生不同的結 果,同樣的策略在某些情境很自然,在其他情境卻很「工具性」,同樣的笑話,在某些氛圍很好笑,在 其他氛圍卻很尷尬。這種情境的認知,不能只在教室內談概念,必須在情境中觀察、體驗並獲取真實的 訊息回饋。  第三,從歷史發展的角度來看,行動知識往往先於符號化知識,例如,埃及人在四千年前就懂得如何 建造金字塔,但卻沒有(也可能不會)以符號表達或記載其建造方法,以致於如今人們仍然對於當初的 建造方法眾說紛紜。孫中山要倡導「行而後知」,甚至「不知而行」,也不是沒有道理,因為他所謂的 「知」,指的是符號化、系統化、外顯化的知識;有些人要論證「知行合一」,當然也可以,因為,理 性的行動通常暗含某種內隱的知識。  第四,從個體發展的角度來看,行動知識必然先於符號化知識,內隱知識必然先於外顯知識。著名的 瑞士心理學家皮亞傑(Jean Piaget),幾乎將畢生的精力與著作都投入研究此一現象,他基本上主張「識 知knowing)即行動」,甚至將所有的思考歷程都視為「操作」(operation);當代美國的互動學派 (是interactivism而非interactionism)之創立者畢科德(Mark Bickhard),進一步將皮亞傑的理論系統加 以轉化,他指出:人的認知發展歷程必然是先有內隱認識(implicit knowing),等到內隱知識豐富至一 reflective abstraction 在線簡介 線上閱讀 通識論談 通識讀書會 各期電子報 歡迎投稿 訂閱雜誌 意見信箱 會員登入 註冊 電子報訂閱 訂閱 取消 深入報導.理念探討.意見交流 送出 忘記密碼? 送出 Google Search .

(2)

通識在線雜誌社 http://www.chinesege.org.tw/geonline/html/page4/publish_pub.php?Pub_Sn=40&Sn=988[2015/9/21 下午 02:25:10] 定程度時,產生反思性抽象化( ),也就是類似一般心理學家所謂的後設認知 (meta-cognition),個體才會形成第二層次的認識階層(Knowing levels),此時第一層的內隱知識才會 轉變為外顯知識(explicit knowledge),成為被識知的對象,但在 第二層認識階層的知識仍然是內隱 的,必須等它豐富到一定程度後,產生反思性抽象化或後設認知,才會形成第三層次的認識階層,此 時,第二層認識階層的知識才會由內隱變成外顯,但在第三層認識階層的知識仍然是內隱的…依此類 推。  博蘭尼(Polanyi)使用「默會知識」(tacit knowledge)去指稱那些「不可言傳」的知識,概念上與上 述的「內隱知識」一詞類似,野中鬱次郎(Nonaka)等人 依此概念提出兩種知識間的四種轉化,加上筆 者的詮釋如下:

內隱→內隱:觀察學習、默會、學徒制、體驗。

內隱→外顯:反思、後設認知、語言化 符號化。

外顯→內隱:內化、自動化。

外顯→外顯:正式教學、人際語言溝通。  從這些角度來觀察,大學中的正式課程大部分倚賴「外顯→外顯」的知識轉化過程,學生聽得懂就產 生部分「外顯→內隱」的知識轉化過程,聽不懂就無動於衷。活動課程則較常補足「內隱→內隱」以及 「內隱→外顯」的學習過程。  人類經常忽略內隱知識,因為沒有意識到它的存在,但人類沒有理由輕視內隱知識的必然性、價值與 學習,因此,也沒有理由輕視活動課程。活動課程不見得知識承載度不足,它的內隱知識承載度也許很 高,雖然可能比較缺乏外顯化及系統性。反過來說,正式課程也不見得知識承載度就高,它可能非常缺 乏內隱知識的承載度,有些低效能的正式課程甚至缺乏任何型態的知識轉化,只不過是教師一個人在台 上獨白罷了! 大學裡,有多少種有意義的課程?  課程專家常將課程分成正式課程、非正式課程及潛在課程三類,正式課程對於授課時數、教師資格、 開課程序、成績評量及學分數等,控制得比較嚴格,所以擁有法定的地位,但同時喪失某些自由度、自 主性和創造性;非正式課程沒有這些規定,所以喪失法定地位(例如有沒有參加社團不影響學籍或畢 業),但同時獲取較高的自由度、自主性和創造性,更有利於培育自發性領導、自主性合作及自願性服 務等素養;潛在課程則屬於人類意識比較難以覺察的部分(包含「境教」或教師無意間傳達的態度 等),暫時不論。在上述分類當中,活動課程目前大部分被歸類為非正式課程,如果改列為正式課程, 可以獲取法定價值,但會不會因此被過度控制?因而喪失部分的自由度、自主性和創造性?這是值得觀 察和研究的議題,但就課程分類學來說,沒有任何基礎可以認定「活動課程必須屬於非正式課程」,相 反地,若將活動課程融入或列入正式課程,可能使正式課程更具有活力和動力。  黃武雄在發起社區大學運動的時候,主張將社大的課程分成三類:學術課程、生活藝能課程和社團課 程,這也是一種很有意義的分類。一般來說,學術課程偏重外顯、概念化、符號化和系統化的知識,強 調探究、懷疑、嚴謹、批判的態度,其教育目標是「認知」重於「情意 技能 行為」,其教學歷程假定 「知識位於大腦裡」,重視邏輯順序與概念清晰性,但易陷入單純講述,太仰賴符號或語言互動;藝能 課程偏重內隱、直覺、默會、體驗的知識,強調「實踐重於理論、創造重於批判」的態度,其教育目標 是「情意 技能 行為」重於「認知」,其教學歷程假定「全身都在知」,重視實作、操作、創作、練習、 行動和生活化;社團課程偏重情境、脈絡、統整、社會建構的知識,強調自主、協同、團隊合作的態 度,其學習目標是社群發展重於自我成長(或並重),其學習歷程仰賴自主管理、自主調節、自我組 織、社群互動、社會行動和協調合作。如果通識教育著重博雅、全人、普世、長遠、優質公民的教育目 標,那麼,通識課程不應該只重知識,應該兼重上述三類課程,其中,生活藝能課程和社團課程,都具 有濃厚的活動課程性質。

(3)

通識在線雜誌社 http://www.chinesege.org.tw/geonline/html/page4/publish_pub.php?Pub_Sn=40&Sn=988[2015/9/21 下午 02:25:10] 大學裡,哪一種課程最能引發學生的主動學習?  教育人員常說:「與其給學生魚吃,不如教他釣魚的技巧」。這雖然是較為進步的觀念,但仍然經常 碰到一個問題:學生不想釣魚,沒有釣魚的動機─他們對知識沒有渴望,不想主動學習。但主動學習是 終身學習的基礎,若沒有培養起主動學習的精神,那麼,離開成績就會離開書本,離開分數就會離開知 識,離開學校就會離開學習。有些教師發現學生不主動學習,只會祭起「考試」策略,飲鴆止渴。  林怡珊、詹志禹(2009)研究「大學生在正式與非正式課程中的主動學習表現」,針對台灣北區公私 立大專院校二年級以上學生共378人進行調查,結果發現:不論性別、年級或公私立學校,大學生在「社 團活動─非正式課程」當中,比在「正式課程」當中更主動學習,甚至比在「最喜歡的通識課」當中更 主動學習。在正式課程當中,下列作法特別有助於主動學習:討論、做中學與擔任小老師。在社團活 動─非正式課程當中,下列作法特別有助於主動學習:討論、口頭報告與做中學。  對於主動學習,既然活動課程比正式課程更有幫助,大學有什麼理由歧視活動課程呢?許多活動課程 就算沒有「給學生魚吃」,卻引發了學生更強烈的「釣魚動機」;許多正式課程雖然極力想「給學生魚 吃」,卻讓學生倒盡胃口。 結論 1.知識不是只有一種,正式課程也許適合「外顯知識」的交換,但活動課程卻可能更擅於內隱知識的轉 化。 2.通識課程不應只重知識的傳遞,比較周全的課程目標通常包含「認知、情意、技能(行動)」三大層 面;「外顯知識」只是「認知」的一環,「情意」與「行動」經常不可言傳;正式課程偏重「認知」學 習,活動課程卻更擅於補足「情意」與「行動」的學習。 3.大學教學不是「講了就算」,因為許多學生「聽了就算了」。正式課程雖然想努力傳遞知識給學生, 無耐「言者諄諄,聽者藐藐」甚多,活動課程卻更擅於引發學生的學習動機與主動學習的精神。 4.正式課程雖然適合系統性知識的學習,但太常限於教室內語言的交換,而缺乏行動、內化、體驗與真 實情境認知。未來的教室在窗外,活動課程的學習更擅於超越空間的限制,並提供活力與動力。 5.實務上,活動課程與正式課程可以互相轉化或融合。大學在計算學分方面,沒有排斥活動課程的先驗 基礎,活動課程應該可以和其它正式課程一樣,以某種方式、某種比例計入通識教育學分。 參考文獻 1.林怡珊、詹志禹(2009)。〈大學生在正式課程與非正式課程中的主動學習表現〉。台灣教育研究學術研討會,高雄:國立中山大學。 通識在線雜誌社 電話:886-2-26639117  傳真:886-2-26639117 地址:22301臺灣新北市石碇區華梵路1號(華梵大學圖資大樓412室) E-Mail:geeonline@gmail.com

(建議請用IE 9.0以上版本或Google Chrome 閱覽本網站)

瀏覽人數: 10416 回上一頁 回主頁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項目 大一 大二 大三 大四 一般. 課程 一般與通識課程(含勞作教育、服務學習)

現時,STEM 教育已融入了在小學課程當中;不少學校在規劃及組織 STEM 相關學習活 動時,更融入藝術教育/人文精神的學習元素,以

通過是次觀課與 評課活動,明白 到有需要擬定清 晰、可量度的評 估準則,才能幫 助學生了解是否

分項計畫「海上絲路之探索」之設計與推行,基本上針對本校通

除了酒店、交通及景點,還

中文科 宗教教育科 文化/社會層面 個人層面 文化知識和反思

通識課程 課名請勿 重複,例 如:籃球 或台灣歷

現時,STEM 教育已融入了在小學課程當中;不少學校在規劃及組織 STEM 相關學習活 動時,更融入藝術教育/人文精神的學習元素,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