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華語幼兒變調習得 - 政大學術集成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華語幼兒變調習得 - 政大學術集成"

Copied!
95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國立政治大學語言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Graduate Institute of Linguistics Master Thesis. 指導教授:萬依萍 博士 Advisor: Dr. I-Ping Wan. 立. 政 治 大. ‧. ‧ 國. 學. Nat. sit. y. 華語幼兒變調習得. io. n. al. er. Tone Sandhi in Mandarin Acquisition. Ch. engchi. i n U. 研究生:程彥棻 撰 Student: Yen-Fen Cheng 中華民國一○四年六月 June, 2015. v.

(2) The members ofthe Committee approve the thesis of Yen-Fen Cheng Defended on June 25th, 2015. 9 I-PingWan ( t ef t@. 政 治 大. Advisor. 立. ‧ 國. 學. 汰7. Ch;a-Ling Hsieh畝謝佳玲). ‧. Committee Member. 7 Z 。。. n Approved. 為 / y/w-Yu v.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i Lin n U. 林祐瑜). lttee Member. LU , Director, Graduate Institute of Linguistics. 一.

(3) Tone Sandhi in Mandarin Acquisition. By Yen-Fen Cheng. 立. 政 治 大. n. y. sit. er. io. al. ‧. ‧ 國. 學. Nat. A Thesis Submitted to the Graduate Institute of Linguistics in Partial Fulfillment of the Requirements for the Degree of Master of Arts. Ch. engchi. June 2015. i n U. v.

(4) 立. 政 治 大. ‧. ‧ 國. 學.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i n U. Copyright © 2015 Yen-Fen Cheng All Rights Reserved. v.

(5) 致謝詞 當我打開一頁空白的 word 文件開始構想我的致謝詞時,才發現這三年內須 要感謝的人實在時太多了。現在仍猶記當初跑錯面試地點、跟我第一位搭話的同 學、很多個窩在山上寫報告的夜晚和下著雨的禮拜二坐綠一回家的記憶,生命不 就是由一小塊一小塊零碎的記憶所組成的? 首先,最感謝的是我的指導教授萬依萍萬老師;萬老師是亦師亦友的存在, 能夠一起談論的內容從學術、做人處事一直到旅遊、美妝包羅萬象也無奇不有。 也總是在我遇上困難時,給予我建議。論文能完整的寫完,完全歸功於萬老師的 教導和幫助。研究所三年中,曾經授課於我的其他老師們,我內心也十分的感謝; 感謝語言所何老師、蕭老師、黃老師;英文系賴老師、詹老師以及我最敬重的莫 老師;另外還有心理系蔡老師。助教學姐也是我很感謝的前輩,給予我許多幫助, 讓我在這個全新的環境能快樂的堅持下去。 語言所裡的每位學長姐和學弟妹都是我無與倫比的小太陽,那條小走廊總是. 立. 政 治 大. ‧ 國. 學. ‧. 讓我充滿無限的溫暖。先感謝我的夥伴們,冠霆、欣瑩、庭瑄、馨云和佳琪,沒 有你們的幫助,糊塗如我一定無法完成任何事;教導我實驗室事務的涵絜學姐和 心怡學姐,感謝妳們過去的教導和提醒。與我同年的同班同學們,我會懷念大家 肆無忌憚的閒聊,以及每次都約不成的聚餐。下一屆的學弟妹們,感謝常常出現 的食物及咖啡支援。 感謝我父母不求回報的生我養我,以及姊姊和弟弟容忍我的不成熟;還有阿. n. er. io. sit. y. Nat. al. i n U. v. 嬤,沒有您就沒有今天的我,希望我能成為您的驕傲;在天上的阿祖,我努力念 書成為一位好孩子了,不用擔心我了,願您一切安好。 人總是背負著前階段的記憶向人生下一個階段前進,且不論前進與否,這些 感激之情,都將成為我人生的一部分。感謝天。. Ch. engchi.

(6) 目錄. 第一章 緒論.................................................................................................................. 1 1.1 研究動機................................................................................................................. 1 1.2 研究問題................................................................................................................ 3 1.3 本文架構................................................................................................................ 4. 政 治 大. 第二章 文獻回顧.......................................................................................................... 6. 立. 2.1 中文聲調與變調的介紹........................................................................................ 6. ‧ 國. 學. 2.2 幼兒聲調以及變調習得相關文獻回顧.............................................................. 10. ‧. 第三章 研究方法........................................................................................................ 22. Nat. io. sit. y. 3.1 語料收集方式....................................................................................................... 22. er. 3.1.1 自然口語語料庫.............................................................................................. 22. al. n. v i n Ch 3.1.2 實驗.................................................................................................................. 25 engchi U 3.1.3 器材.................................................................................................................. 30 3.2 語料分析.............................................................................................................. 30 3.2.1 語料分析........................................................................................................... 31 3.2.2 變調出現順序.................................................................................................. 35 3.2.3 變調出現的正確率.......................................................................................... 36 3.2.4 幼兒錯誤聲調的取代...................................................................................... 37. i.

(7) 第四章 結果與分析.................................................................................................... 39 4.1 自然口語語料庫................................................................................................... 39 4.1.1 語料總數及變調總數....................................................................................... 39 4.1.2 各變調出現之順序.......................................................................................... 41 4.1.3 變調出現的正確率.......................................................................................... 42 4.1.4 幼兒錯誤聲調的取代....................................................................................... 48. 政 治 大. 4.2 實驗....................................................................................................................... 50. 立. 4.2.1 語料總數.......................................................................................................... 51. ‧ 國. 學. 4.2.2 實驗一.............................................................................................................. 52. ‧. 4.2.3 實驗二.............................................................................................................. 53. Nat. io. sit. y. 4.2.4 實驗三.............................................................................................................. 55. er. 4.3 自然口語語料庫與實驗之比較.......................................................................... 58. al. n. v i n Ch 4.3.1 三種變調出現順序........................................................................................... 58 engchi U 4.3.2 三種變調正確率.............................................................................................. 58 4.3.3 三種變調錯誤取代模式.................................................................................. 60. 第五章 結論................................................................................................................ 69 參考文獻...................................................................................................................... 79. ii.

(8) 表目錄. 表 1、華語四種詞彙聲調(lexical tone)的調值及調型名稱................................ 7 表 2、各變調規則及釋例............................................................................................ 8 表 3、各聲調出現時間、穩定時間.......................................................................... 13 表 4、幼兒編號、性別、收錄起始時間、收錄總長、語料總長及總語料數...... 23. 政 治 大. 表 5、有意義及無意義之紀錄方式.......................................................................... 24. 立. 表 6、幼兒編號、性別、年齡.................................................................................. 26. ‧ 國. 學. 表 7、圖片指認之測詴項目...................................................................................... 27. ‧. 表 8、回答問題之測詴項目...................................................................................... 28. Nat. io. sit. y. 表 9、跟讀測詴項目.................................................................................................. 29. er. 表 10、語料庫幼兒之編號、性別、收錄時間、總長、語料總長及語料數........ 39. al. n. v i n Ch 表 11、語料庫收錄幼兒語料之各變調出現總數.................................................... 40 engchi U 表 12、幼兒 A 與 B 各變調出現之順序。................................................................ 42. 表 13、實驗幼兒之編號、性別、年齡與實際收錄語料數.................................... 51. iii.

(9) 圖目錄. 圖 1、不要之 PRAAT 分析圖........................................... 32 圖 2、一起之 PRAAT 分析圖........................................... 33 圖 3、一頁之 PRAAT 分析圖........................................... 34 圖 4、老虎之 PRAAT 分析圖........................................... 35. 政 治 大. 圖 5、幼兒 A 不字變調之正確率....................................... 43. 立. 圖 6、幼兒 B 不字變調之正確率....................................... 44. ‧ 國. 學. 圖 7、幼兒 A 一字變調之正確率....................................... 45. ‧. 圖 8、幼兒 B 之一字變調正確率....................................... 45. Nat. io. sit. y. 圖 9、幼兒 A 三聲變調之正確率....................................... 46. er. 圖 10、幼兒 B 三聲變調之正確率...................................... 47. al. n. v i n Ch 圖 11、語料庫幼兒「不」字變調錯誤取代模式.......................... 48 engchi U. 圖 12、語料庫幼兒「一」字變調錯誤取代模式(1)....................... 49 圖 13、語料庫幼兒「一」字變調錯誤取代模式(2)....................... 49 圖 14、語料庫幼兒三聲變調錯誤取代模式.............................. 50 圖 15、實驗一幼兒正確率............................................ 52 圖 16、實驗二幼兒正確率............................................ 54 圖 17、實驗一與實驗三中三聲變調正確率之比較........................ 56. iv.

(10) 圖 18、實驗二與實驗三中一字變調正確率之比較........................ 57 圖 19、語料庫以及實驗幼兒之「不」字變調取代錯誤聲調之聲調.......... 61 圖 20、一字變調錯誤取代模式(1)..................................... 62 圖 21、一字變調錯誤取代模式(2)..................................... 63. 立. 政 治 大. ‧. ‧ 國. 學.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v. i n U. v.

(11)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研 究 所 碩 士 論 文 提 要 研究所別:語言學研究所 論文名稱:華語幼兒變調習得 指導教授:萬依萍 博士 研究生:程彥棻. 立. 政 治 大. 論文提要內容: (共一冊,36619 字,分五章). ‧ 國. 學. 本篇論文探討台灣一歲半至三歲幼兒習得華語變調的歷程。分別以長期觀察 以及實驗的方式,針對華語變調中的「不」字變調、 「一」字變調以及三聲變調,. ‧. 探討幼兒習得此三種變調的時間、正確率與錯誤出現時的錯誤取代模式。其中, 長期觀察以兩位幼兒為對象,年齡分別達二十七個月以及二十三個月,收錄其與 大人之自然對話;另外,實驗對象則為年齡介於一歲半至三歲的十二位幼兒。 結果顯示,「不」字變調為最早習得的變調,而「一」字變調及三聲變調較 晚習得。三歲後幼兒三種變調皆可達百分之百正確,已完整習得三種變調,且不 會有任何錯誤的發生。幼兒三種變調的錯誤取代則發現有不同的傾向,「不」字. n. er. io. sit. y. Nat. al. i n U. v. 變調以[55]取代應變聲調最多、「一」字變調同樣多以[55]取代應變聲調,三聲 變調則以原聲調取代應變聲調最多。以上三項變調的錯誤取代發現,幼兒錯誤聲 調的取代具有系統性,及不同的傾向。從結果可以看出,[55]以及應變調的原聲 調兩者於幼兒錯誤取代都扮演強勢角色,以此兩種為主要的錯誤取代聲調。. Ch. engchi. 關鍵詞︰兒童語言發展、變調習得、三聲變調、替換模式、台灣華語.

(12) Abstract. There are four lexical tones and several tone sandhi in Mandarin Chinese. Researchers have been highly interested in how Mandarin-speaking children acquire tonal system; however, compared to the acquisition of four lexical tones, development of tone sandhi are relatively less studied. The aim of this thesis was to investigate the process of acquisition of three different tone sandhi by children aged from 1;6 to 3;0 in Taiwan with longitudinal observation and experiments.. 政 治 大 Two children were included in longitudinal observation; they were recorded until 立 27 months old and 23 months old. For the experiments, twelve children were recruited.. ‧ 國. 學. The videos and sounds were analyzed by PRAAT. Results of this study showed that “pu51” sandhi was acquired earlier than the. ‧. other two sandhis, “i55” and third tone sandhi. It was also indicated that children acquired the above tone sandhis after 3;0. Furthermore, regarding substitution patterns, they were generally systematic, yet there showed different tendencies individually: in “pu51” sandhi and “i55” sandhi, tone [55] was often used to substitute for the target tone, and in third tone sandhi, the underlying tone was highly used to replace the target tone, which should have turned into tone [35] in the first syllable. As a result, it.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i n U. v. was revealed that tone [55] and the original tone in the first syllable of tone sandhi played an important role in substitution patterns.. engchi. Keywords: tone acquisition, tone sandhi, language acquisition, substitution pattern, Taiwan Mandarin.

(13) 第一章 緒論 1.1 研究動機 幼兒習得語言是一個隨時在變動的過程;而此瞬息萬變的過程不僅能反映幼 兒本身對於語言的接收,同時也能根據幼兒各個階段生理成熟的不同,看出於不 同時間點幼兒語言的產出的差異性。語言學家認為從有史可考的「詵經」時期始, 中國的字詞便已經帶有不同的聲調。經過時間巨流的推移下,現代標準漢語中共. 政 治 大. 有四種聲調及一種中性聲調(neural tone)。. 立. 中文中的四種聲調分別為高平調[55]、升調[35]、降升調[214]與高降調[51]. ‧ 國. 學. 以及一種中性聲調(neural tone)。研究指出,從幼兒的前語言(pre-linguistic). ‧. 時期開始便能分辨不同高低聲調的語音(Lenneberg,1967);其它不同的研究也. Nat. io. sit. y. 認為幼兒習得聲調的時間早於習得子音與母音(Lenneberg,1967;Demuth,1996;. er. Li & Thompson 1977)。最早開始觀察幼兒漢語聲調習得的趙元任先生(1651)發. al. n. v i n Ch 現,其孫女習得漢語中所有聲調且熟練的年紀為 e n g c h i 2;8U;其後 1977 年 Li & Thompson 的研究則指出大台北地區的幼兒習得漢語各種聲調的年齡約和幼兒開始使用長 句的時間相符。而 Zhu(2002)則認為幼兒習得聲調時的出現順序與穩定性具有相 關性。 除了上述所提之四種漢語標準聲調以及中性聲調(neural tone)之外,當不 同字攜帶相同或不同的聲調相互組合之下,「變調」即產生。變調根據前後相連 的字可以產生不同的音變;如「三聲變調」,即當兩個三聲相連時,第一個三聲. 1.

(14) 應轉變為二聲。另外還有另一種較少被談論的第二種三聲變調以及「一、不、七、 八變調」等。Chao(1951)所觀察到,其孫女直至兩歲四個月時出現的三聲變調仍 不精確尚未熟練使用,應屬還在習得階段。Li & Thompson(1977)的研究透過長 期觀察的方式發現當幼兒尚未習得三聲變調時用以取代原變調的聲調具有系統 性。Zhu(2002)的研究結果則認為幼兒變調穩定的時間即為其變調出現的時間。 Huang(2006)的研究則指出漢語變調中「不」字變調為最早出現,而幼兒兩歲時. 政 治 大. 時所有的變調皆會出現,但直至三歲時幼兒的變調才會進入穩定階段。Wang(2011). 立. 的研究則指出雖然幼兒能察覺當兩個三聲相連時,必然產生某種變化,但仍然無. ‧ 國. 學. 法非常完美的產出正確的三聲變調。. ‧. 上述這些研究對於幼兒聲調習得呈現相當具指標性的結果;但針對台灣地區. Nat. io. sit. y. 幼兒習得漢語變調的研究似乎相對較少。Li & Thompson(1977)的研究已經對當. er. 時大台北地區的幼兒習得漢語聲調這個主題,觀察出普遍性的結果以及提出極佳. al. n. v i n Ch 的分析;但是該研究距今已超過三十五年,且變調部分只談論了三聲變調,其他 engchi U. 種變調並無多所著墨。而往後與幼兒習得漢語聲調主題相關的研究報告觀察中, 幼兒數亦或觀察時間皆少於 Li & Thompson(1977);而其他與幼兒聲調習得或是 幼兒變調習得主題相關的研究也多以大陸地區為研究範圍而非台灣。且針對台灣 地區幼兒習得華語變調的相關研究數量並不多,依據上述原因,台灣地區幼兒習 得華語變調似乎仍然是個未解之謎。為了更加了解台灣地區幼兒習得華語各項變 調,本研究透過長期觀察兩位幼兒與十二位幼兒實驗的方式來探討幼兒習得華語. 2.

(15) 變調的過程。 1.2 研究問題 綜合前人的研究可以發現,多數的研究多著墨於探討幼兒四種詞彙聲調的習 得;關於幼兒習得中文中各項變調習得的研究相對較少。過去探究聲調的研究中 討論幼兒習得變調的歷程以 Chao(1951)、Li & Thompson(1977)、Zhu(2002)、 Huang(2006)等四人較為詳盡,但是仍然有不足之處。如上述所言,除 Zhu(2002). 政 治 大. 觀察了三聲變調的歷程之外,幼兒習得變調的歷程皆非以上研究主要的觀察重. 立. 點,故以上研究若非為觀察便為觀察人數過少。同時,幼兒變調的錯誤模式也只. ‧ 國. 學. 有少數研究有所觀察,所觀察到的錯誤模式也並未進行詳細研究。並且其中也並. ‧. 無任何一份研究針對台灣地區所出現的變調進行長期的研究。從 Li &. Nat. io. sit. y. Thompson(1977)的研究可以發現幼兒習得變調的過程中應有某種程度的可能性. er. 有錯誤發生。因此,台灣地區幼兒的各項變調的出現以及變調可成熟使用的時間. al. n. v i n Ch 與錯誤模式都是可以進行研究的主題;基於此些,本文將針對以下幾點進行深入 engchi U 研究: 一、幼兒各項變調習得順序 本文將觀察幼兒於各種年紀時不同變調出現的時間及順序,透過了解幼兒習 得各項變調的順序可以推測不同種類的變調對於幼兒是否具有不同程度的難易 度;並且變調習得順序與四種詞彙聲調的習得是否具有相關性。 二、幼兒變調出現的正確率. 3.

(16) 透過計算及觀察幼兒於各年齡不同變調的正確性可以推斷幼兒各年齡對於 不同變調的熟練度。正確率可以顯示幼兒熟練各種變調的年齡,而各項變調熟練 使用的年齡也可以看出幼兒可以正確使用各項變調的年齡,並推斷幼兒是否已經 完全習得變調。 三、幼兒錯誤聲調的取代 當幼兒出現錯誤聲調時,必會有一聲調取代原本聲調;而此取代原本聲調的. 政 治 大. 錯誤聲調可能是可以辨識的聲調亦或無法辨識的聲調,而根據 Li &. 立. Thompson(1977)所提其中可以辨識的聲調可能具有系統性或是相關性。Zhu(2002). ‧ 國. 學. 的研究則指出三聲變調一出現便是以正確的模式出現;而此論點與 Li &. ‧. Thompson(1977)所提的說法迥異;因此,對於變調出現的錯誤模式仍有很大的空. Nat. n. al. 1.3 本文架構. Ch. engchi. er. io. 兒是否有傾向以特定聲調取代錯誤聲調。. sit. y. 間加以討論。從觀察幼兒錯誤聲調取代模是可以用來推測當變調發生錯誤時,幼. i n U. v. 於本篇論文第一章先介紹研究動機以及過去對於幼兒習得變調研究的不 足,再詳述本篇的研究問題。第二章開始為文獻回顧,2.1 先將說明中文中的四 種聲調、一種中性聲調(neutral tone)以及三聲變調與一、不、七、八變調。2.2 開始回顧有關幼兒聲調習得的相關文獻,後再回顧與幼兒變調習得的相關研究。 第三章為研究方法,說明用於本篇的研究方法。3.1 說明語料收集方式,其中分 為 3.1.1 自然口語語料庫以及 3.1.2 實驗兩部分;3.1.3 則介紹用來收錄語料的. 4.

(17) 器材。3.2 為語料分析方式,於此節說明如何將收錄的語料進行分析。3.2.1 將 會詳細說明語料分析方式,3.2.2 則會說明如何分析各個變調出現順序。3.2.3 部分將介紹計算變調正確率的方法。3.2.4 則將說明當幼兒變調出現錯誤時,取 代錯誤變調的方式將如何分析及計算。第四章呈現語料收錄的結果,4.1 節將呈 現自然口語語料庫所收集語料之結果;4.2 將顯示實驗所收錄語料的結果。第五 章為結論。. 立. 政 治 大. ‧. ‧ 國. 學.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5. i n U. v.

(18) 第二章 文獻回顧 本章將回顧有關幼兒聲調習得的相關文獻。第一部分將先說明中文中的四種 聲調、一種中性聲調(neutral tone)以及三聲變調與一、不、七、八變調。第二 部份開始將回顧有關幼兒聲調習得的相關文獻,後再回顧與幼兒變調習得的相關 研究。 2.1 中文聲調與變調的介紹. 政 治 大. 中文為聲調語言(tone language),聲調的不同可以區分不同語義。「聲調」. 立. ‧ 國. 學. 一詞所指的是語音高低起降的現象,而語音的高低起降被稱作「音高」(pitch)。 中文共有四種詞彙聲調(lexical tone),以下將開始介紹中文中的四種詞彙聲調. ‧. (lexical tone)。. sit. y. Nat. io. n. al. er. 趙元任先生(1930)所提出的「五度制調值標記法」為目前國際語言學界最常. i n U. v. 採用的中文聲調標記法。以數字五為最高聲調,根據音高下降依次標記為四、三、. Ch. engchi. 二、一;音高(pitch)以及音長(duration)可以組成 51、35、214 等不同組合, 此種以數字組合方式標記音高(pitch)及音長(duration)的手法被稱做敘述一個 聲調的「調值」。目前台灣使用的華語中四種詞彙聲調(lexical tone)的調值及 調型名稱如以下表 1 所示. 6.

(19) 表 1、華語四種詞彙聲調(lexical tone)的調值及調型名稱 四聲通用名. 四聲調值. 調型名稱. 例子. 釋義. 一聲(T1) 二聲(T2). 55 35. 高平調(high tone) 升調(rising tone). [ma55] [ma35]. 媽 麻. 三聲(T3). 21*. 馬. 四聲(T4). 51. 低降調 [ma21] (low-falling) 降調(falling tone) [ma51]. 罵. 一聲為高平調,調值為 55。二聲稱做「升調」,由較低的音高升至較高的音高, 調值寫做 35。四聲是由最高的音高下降至最低的音高,調值為 51;稱為「高降. 政 治 大. 調」。四種聲調在北京地區所使用的標準漢語與台灣第地區的漢語仍有差異. 立. (Kubler,1985;Shih,1988;Fon,1997;Duanmu,2000;Lin,2007)。. ‧ 國. 學. Fong(1997)的研究指出台灣地區華語的高平調(一聲)調值為 44,而升調(二. ‧. 聲)調值為 323,降升調(三聲)調值則為 312;高降調(四聲)調型則為 42。與趙. Nat. io. sit. y. 元任先生(1930)所提出的「五度制調值標記法」不盡相同,原因可能為台灣地區. er. 的華語受本地的台語所影響,故與北京地區的標準華語有所差異。. al. n. v i n Ch 標準華語與台灣華語的四種詞彙聲調(lexical e n g c h i Utone)中的降升調(三聲)最. 值得注意;許多研究(Kubler,1985;Shih,1988;Duanmu,2000;Lin,2007) 認為台灣地區與標準漢語的降升調(三聲)具有差異性,標準漢語中(北京地區) 若只有一個單音節的三聲多發為[214]抑或[114]的調型;如下列(1)所例。 (1) /xɑw214/. . [xɑw214]或[xɑw114]. ‘好’. 自然語言情況下,或當三聲做為非字尾時,標準漢語中的三聲會呈現不同的變體 (variation);為低平調(low level),調型為[21]或[22]。如下列(2)所例。. 7.

(20) (2) /xɑw214. . ʐɤ51/. [xɑw21 ʐɤ51]或[xɑw22 ʐɤ51]. ‘好熱’. 台灣地區的漢語則是當三聲處於單音節時仍發成調型[21]的低平調(low level)。如下面(3)所例。 . (3) /xɑw214/. [xɑw21]. ‘好’. 而當三聲出現於自然語言中或是為非字尾時,則同標準漢語發成調型[21]、[22] 的低平調(low level)。 (4) /xɑw214. ʐɤ51/. . ‘好熱’ 政 治 大. [xɑw21 ʐɤ51]. 立. 而詞彙聲調(lexical tone)在不同的位置會為達到平衡而產生不同的變. ‧ 國. 學. 形,稱為變調(tone sandhi);常見的中文變調有非常多種,包含台灣地區較少. ‧. 見的一不七八變調。另一種也是因詞彙聲調在不同位置而造成的變調稱做中性聲. Nat. io. sit. y. 調(neutral tone)。. er. 標準漢語的變調根據不同的情況下有許多種,而根據趙元任先生於「漢語口. al. n. v i n Ch 語語法」以及 Cheng(1973)所提;標準漢語變調可分為兩種三聲變調與台灣地區 engchi U 鮮少見的一、不、七、八變調。各項變調規則及釋例如以下表 2 所示: 表 2、各變調規則及釋例 變調類型(Type). 變調環境. 例子. 三聲變調. 21435/_+214. /lɑw214 ʂu214/[lɑw35 ʂu214]. 老鼠. 21421/_+55 _+35 _+51. /xwo214 kuo55/[xwo21 kuo55]. 火鍋. /pəŋ214 ʐən35/[pəŋ21 ʐən35] 人. 本. /tsou214 lu51/[tsou21 lu51] 走路. 8.

(21) 一、不、七、八變 調. 一. 5551/_+55 _+35 _+214. /i55 tɕjɛn55/[i51 tɕjɛn55] 一間 /i55 ʂɨ35/[i51 ʂɨ35] 一時 /i55 tʂwan214 jan214/[ i51 tʂwan35 jan214]. 一轉眼. 5535/_+51. /i55 mu51 ʂɨ35 xaŋ35/[i35 mu51 ʂɨ35 xaŋ35] 一目十行. 不. 5135/_+51. /pu51 jɑw51/[pu35 jɑw51] 不要. 七. 5535/_+51*. /tɕhi55 tɕhjɑw51/[tɕhi55 tɕhjɑw51]. 八. 七竅. /pa55 kwa51/[pa55 kwa51] 政 治八卦大. 5535/_+51*. 立. 三聲變調可分為兩種,當後方環境同為降升調(T3)時;前方降升調(T3)會轉換成. ‧ 國. 學. 升調(T2)(Chao,1968;Cheng,1973;Lin,2007);例如老鼠會由/lɑw214 ʂu214/. ‧. 轉變為[lɑw35 ʂu214]。第二種三聲變調是當後方環境為高平調(T1)、升調(T2). y. Nat. er. io. sit. 以及降調(T4)時;于以上三種環境下前方降升調(T3)的調型會由 214 轉為 21; 例如「本人」一詞將由/pəŋ214 ʐən35/音變成[pəŋ21 ʐən35]。一、不、七、八. n. al. Ch. engchi. i n U. v. 變調是指當以上四個字於不同環境下會產生的音變。「一」字依據後方相連的生 調會產生兩種變調;當「一」字後方環境為高平調(T1)、升調(T2)與降升調(T3) 時; 「一」字會由高平調(T1)轉變成降調(T4)。例如「一間」會由/i55 tɕjɛn55/ 轉變為[i51 tɕjɛn55]而「一時」會由/i55 ʂɨ35/轉變成[i51 ʂɨ35]。而當「一」 字後方接的為降調(T4),「一」將從高平調(T1)轉變聲調為升調(T2);例如成語 「一目十行」的「一」字的將由/i55 mu51 ʂɨ35 xaŋ35/變為升調(T2)而變成[i35 mu51 ʂɨ35 xaŋ35]。「不」字的變調發生於後面同樣為降調(T4)的環境下,其聲. 9.

(22) 調將由降調(T4)轉變為升調(T2);例如當「不」字後面接著「要」字;「不要」 會從/pu51 jɑw51/轉變為[pu35 jɑw51]。 「七」的變調則受後面降調(T4)所影響, 「七」會從高平調(T1)轉變為升調(T2),例如「七竅」會由/tɕhi55 tɕhjɑw51/ 轉為[tɕhi35 tɕhjɑw51]。「八」的變調與「七」的變調相似,當「八」的後面環 境為降調(T4)時,「八」會變調成為升調(T2);例如「八卦」會由/pa55 kwa51/ 轉為[pa35 kwa51]。其中三聲變調第二種(當三聲後面接一聲、二聲、四聲時,. 政 治 大. 三聲的調型從 214 轉為 21)以及一、不、七、八變調的「七、八變調」在台灣華. 立. 語中並不存在,因此不列於此篇的觀察範圍內。. ‧ 國. 學. 中性聲調(neutral tone)亦為聲調的一種;當一個聲調出現於某些做為文法. ‧. 用途且較輕的音節(light syllables)時,其聲調會出現輕化的現象;而此種聲. Nat. io. sit. y. 調便稱做中性聲調(neutral tone)。例如中文中當做後綴(suffix)的「子」其原. n. al. er. 本聲調為調型為 214 的降升調;但是當這個字做為後綴聲調會轉變為中性聲調 (neutral tone)。 (5) /ʂɨ55 tsɨ214/. . Ch. engchi. i n U. v. [ʂɨ55 tsɨ] ‘獅子’. 以下關於聲調的指涉方式將會以 T1 指涉高平調(一聲)、T2 指涉升調(二 聲)、T3 表降升調(三聲)以及 T4 表示降調(四聲)。 2.2 幼兒聲調以及變調習得相關文獻回顧 Lenneberg(1967)提出嬰幼兒從前語言時期至完全習得語言的各個階段與其 相對年齡;Kaplan & Kaplan(1971)亦提出幼兒前語言時期的四大階段;Li &. 10.

(23) Thompson(1977)則針對幼兒聲調習得歸納出四大不同的時期。綜合以上三個研 究,可以將幼兒習得語言整理出以下七個階段: 階段一、哭泣時期(crying): 用以表達情緒或是生理性不舒服;約為 0~0;6 左右。 階段二、偽哭泣(psudocry)與非哭泣(noncry)發聲時期: 此時期已開始運用發音 器官,且有哭泣之外的發聲。約為 0;4~0;5 上下。 階段三、嬰兒咿呀聲(babbling)以及具語調發聲時期: 發聲已有似母音、似子音. 政 治 大. 的傾向並能夠發出重複的音節結構,同時出現類似大人說話的語調。此. 立. 時大致為 0;5~0;8。. ‧ 國. 學. 階段四、仿製時期(patterned speech): 幼兒的第一個字開始出現,且能發出大. Nat. io. sit. 階段五、單詞時期(one-word): 使用單詞指涉所有事物。. y. ‧. 量不同的聲音。. n. al. er. 階段六、雙詞時期(two-word): 此時期幼兒開始使用雙詞;且已經能創造雙詞,. Ch. 不一定是模仿大人的用詞。. engchi. i n U. v. 階段七、短句時期: 幼兒使用的字詞變得相當多,並能夠說出具複雜文法的句 子;此時約為 3;0。 Li & Thompson(1977)認為以上階段亦可以觀察出幼兒習得聲調的階段性, 當幼兒在階段四與階段五時先是主要使用 T1 以及 T4;之後能使用四種聲調,但 對於 T2 與 T3 有混淆的現象。於階段六時,幼兒已開始漸漸習得三聲變調,此時 T2、T3 混淆現象仍然出現。當幼兒進入階段七,開始使用句子時 T2 與 T3 的混. 11.

(24) 用已不復見。 幼兒習得台灣華語四個聲調的順序與時間一直是大家欲了解的議題。早至 1977 年 Li & Thompson 便已於台北地區針對十七位幼兒進行長達八個月的觀察; 透過圖片指認的方式使幼兒自然的說出圖片中的物件來探討幼兒聲調習得。這份 研究結果指出,幼兒習得聲調可以分為不同的階段;第一階段為多使用 T1 以及 T4;第二階段則已經會使用四種不同聲調但是會將 T2 及 T3 混淆;第三階段時已. 政 治 大. 經開始習得三聲變調;而在第四階段 T2 與 T3 則不再互相混淆。從此可以得知,. 立. 這份研究認為 T1 以及 T4 是較早習得的聲調,而 T1 又較 T4 習得得早。後 T2 以. ‧ 國. 學. 及 T3 則屬較晚習得的聲調;故順序為 T1>T4>T2、T3。這樣的習得順序亦同 Li &. ‧. Thompson 認為的聲調習得難易度,T1 最簡單,接著依序為 T4、T2 和 T3 屬於較. Nat. sit er. io. 兒而言較為簡單。. y. 難的聲調;同時,T1 以及 T4 的聲調錯誤發生極少,亦有能可為此兩種聲調對幼. al. n. v i n Ch Zhu (2002)以四位幼兒為研究對象,分別從十個月及一歲上下開始進行長達 engchi U. 一年左右的長期觀察。語料的收集為每十五天一次,每次一個小時;收錄內容為 母親與幼兒一起玩時的自然對話。與母音以及子音不同的超音段-聲調的出現整 體比母音和子音出現的更早;研究對象中發出 T1 最早的時間點為一歲兩個月, 最晚出現的 T3 則是在一歲七個月出現。計算聲調穩定性的方法是採用計算準確 率,當一個聲調出現在連續的對話中的正確率可達六成六以上則視為此聲調已經 穩定,並排除只出現一次的聲調,故出現一次的聲調不在其研究的計算範圍內。. 12.

(25) 詳細各聲調出現時間、穩定時間如以下表 3 所示 表 3、各聲調出現時間、穩定時間 一聲(55). 二聲(35). 三聲(214). 四聲(51). 1;2 1;2. 1;2 1;6. 1;4 1;4. 1;2 1;4. 1;5. 1;8. 1;9. 1;7. 最早出現時間 受詴對象中最早穩定 的時間 受詴對象中最晚穩定 的時間. 從計算的結果可以發現,某些研究對象的 T1 於一歲兩個月就已經穩定,其他較. 政 治 大. 晚的分別於一歲四個月和一歲五個月。T2 普遍較晚穩定,大約在一歲六個月至. 立. 一歲八個月。T3 穩定的時間點每個幼兒都不太一樣,分別為一歲四個月、一歲. ‧ 國. 學. 六個月、一歲八個月和一歲九個月。T4 的穩定多在一歲四個月,只有一位幼兒. ‧. 在一歲七個月 T4 才進入穩定狀態。這份研究指出,T1 以及 T4 出現的最早,接. Nat. io. sit. y. 下來是 T2 最後才是 T3;順序為 T1、T4>T2>T3。若用超過六成六則認為此聲調已. er. 進入穩定階段的基準來看幼兒習得各聲調的穩定性,T1 最早穩定,接下來依序. al. n. v i n 是 T4、T2 和 T3;穩定順序為C T1>T4、T2>T3。許多前人的研究認為,聲調習得的 hengchi U 順序依序為 T1 以及 T4 接著才是 T2 和降升調 T3;這樣一致性的結果可能可以導 因至 Li & Thompson 的困難理論,認為幼兒習得的順序跟聲調的難易度有關係。 Zhu 則認為 T1 習得較早原因可能與其特徵有關,平調(level tone)可能為其他 聲調的預設聲調(default tone),所以幼兒較早習得 T1 是因為內含平調(level tone)。此份研究認為若從錯誤取代的結果來看可以發現,T1 常被用來取代其他 聲調錯誤,這樣的結果也強烈支持了 T1 可能為預設聲調(default tone)這個理. 13.

(26) 論。 Huang(2006)經過長達三個月對三位幼兒的觀察,討論幼兒學習變調時,大 人所扮演的腳色;以及探討聲調中變調習得順序以及大人對於幼兒的輸入的影響 性。語料總長度為六小時,這份研究可以分為兩個部分;一部分為收錄幼兒與父 母玩耍的情況所自然產生的對話,用來分辨幼兒的聲調習得的各種不同階段;另 一部分為於自然與料收錄中不定期進行圖片指認,而這部分是用以觀察幼兒的變. 政 治 大. 調習得以及大人對於幼兒變調的影響。整體結果顯示,其中一位幼兒受詴者學習. 立. 聲調的的順序為 T1、T4、T2 最後為 T3;準確率也是 T1>T4>T2>T3。另一位受詴. ‧ 國. 學. 幼兒四個聲調皆出現,T1 以及 T4 已經穩定但 T3 仍然相對不穩定。. ‧. Ma, Chen & Liu(2012)三人的研究是以一位生長在長沙的幼兒為觀察對象,. Nat. io. sit. y. 藉由長期觀察的方式研究幼兒在三歲以前的聲調習得。這項研究從幼兒一歲起直. er. 至兩歲四個月為止,總計收錄了 14 個小時的音檔;內含有 2294 個可以辨識的話. al. n. v i n Ch 語以及 1268 個音節。Ma, Chen & Liu 使用標準化公式來使幼兒不同的基礎頻率 engchi U 能達到一個相同的標準;再加以分析及計算正確率和音調範圍(accent range)。 該份研究結果顯示,一歲兩個月之前幼兒 T1 的基礎頻率以及音調範圍皆不太穩 定。T4 則在一歲兩個月後趨於平緩,一歲三個月後開始穩定。T2 在一歲六個月 左右可以被熟練使用。T3 的基礎頻率兩歲四個月時可以達到較穩定的階段。而 四個聲調的正確率在各年齡階段都不盡相同,T1 以及 T4 在一歲起便有高達五成 以上的正確率,相較之下 T2 與 T3 分別要到一歲五個月和一歲九個月才會有超過. 14.

(27) 五成的準確率。結論指出此幼兒在兩歲四個月時已經習得四種聲調,但是仍有 T2 和 T3 的誤用,多是以 T3 取代 T2。 Yang 於 2013 年發表的碩士論文研究了幼兒習得漢語聲調的過程。研究對象 為九位從十個月至一歲六個月的幼兒;語料的收集為自然環境下父母與幼兒玩樂 的對話內容,期長八個月;共收錄 3536 個字詞其中包含 588 個單音節字以及 1474 個雙音節字詞。受詴幼兒包含了已經開始單詞階段的幼兒以及尚未開始發出有意. 政 治 大. 義的字詞的幼兒。結果顯示,T1 在受詴幼兒中出現的最早,受詴幼兒中出現最. 立. 早的在十一個月時,最晚出現的是一歲三個月。T2 出現最早是一歲,最晚的受. ‧ 國. 學. 詴者出現的時間點為一歲三個月。T3 出現最早在一歲,最晚的受詴幼兒於一歲. ‧. 三個月才出現。T4 則是在一個月時出現,受詴者中出現最晚的歲數為一歲一個. Nat. io. sit. y. 月。故各個聲調出現的順序可以推測為 T1 和 T4 最先,接下來為 T2 和 T3。計算. er. 正確率的部分,結果顯示所有的聲調的準確率皆相當高,T2 的準確率高達九成. al. n. v i n 以上,依次為準確率八成八的CT1h和準確率為八成五的降升調以及準確率為八成 engchi U 三的 T4。而中間聲調(neural tone)準確率亦有達八成二。而單音節字與雙音節 字分開計算其聲調正確率的結果顯示,單音節字中 T2 的準確率最高;雙音節字 中第一個字的聲調正確率以 T1 最高,雙音節字中第二個字聲調正確率最高的為 T2。Yang 根據研究提出結論,認為聲調的出現為:T1、T4、T2 及 T3 最後為中間 聲調。聲調出現順序、出現頻率和正確率從結果看來皆有相同順序,似乎可推斷 愈早出現的聲調幼兒愈喜愛使用,並且使用愈多次的聲調正確率將會愈高;顯示. 15.

(28) 了幼兒會避免使用自己尚未成熟運用的聲調。 於幼兒變調習得的相關議題上,更顯稀少;目前僅發現研究數篇,分別為 Chao(1951)、Li & Thompson(1977)、Zhu(2002)、Huang(2006)、Wang(2011)及 Wang, Schmitt & Lin(2012)。 Chao(1951)曾提到,其孫女 2;4 個月時三聲變調才在剛開始習得的階段。而 Li & Thompson(1977)的研究指出,幼兒的三聲變調出現於前述所言之階段六;. 政 治 大. 當幼兒開始使用雙詞之後三聲變調便鮮少出現錯誤。三聲變調的錯誤型態可分為. 立. 兩種,一種是完全沒有遵循三聲變調的規則,另一種則是以 T1T1 取代 T2T3 的形. ‧ 國. 學. 式出現。. ‧. Zhu(2002)的研究結果發現四位觀察對象中,三聲變調出現的平均年齡為一. Nat. io. sit. y. 歲八個月;而「不」字變調則是出現於一歲六個月。而穩定率超過百分之九十的. er. 時間點同為該變調出現的時間;根據其研究結果,變調少出現錯誤,出現時間即. al. n. v i n Ch 為穩定時間。而構詞條件下的變調似乎比音韻條件下的變調習得更早,四分之三 engchi U 的幼兒學會「不」這個詞時與其相關的「不+動詞」的變調可以無誤的使用;但 其他與構詞無關的變調還有些許錯誤出現,三聲變調則無出現錯誤。Zhu 認為構 詞條件下的變調只與特定的詞彙項目有關,相較音韻條件下變調需要的組成部件 更多,所以幼兒能較早學會構詞條件下的變調。 Huang(2006)的研究對於變調部分則提出一歲五個月的幼兒還處於單詞階 段,變調中能正確發出的只有當「不」一詞出現於 T4 前面時;「不」原本的 T4. 16.

(29) 會轉變為 T2,故推斷此種四聲變調應該是變調中出現最早的。而兩歲兩個月的 幼兒出現了所有的變調,但是穩定性不同;四聲變調最為穩定,皆下依序為一、 不、七、八變調、第二類三聲變調(當 T3+T3 會音變成低平調+T3),最後才是第 一類三聲變調(當 T3+T3 會音變成 T2+T3)。而一、不、七、八變調的準確率最高, 最低的是第一類三聲變調(當 T3+T3 會音變成 T2+T3)。三歲的受詴者已經可以正 確使用所有的變調。由於聲調的習得是 T1、T4、T2、T3 而變調的習得為四聲變. 政 治 大. 調、一不七八變調接下來是第二類三聲變調,最慢的是第一類三聲變調;該研究. 立. 綜合以上結果推論變調的習得是和聲調習得有關係的,且直至三歲才完全習得聲. ‧ 國. 學. 調以及變調。大人對於幼兒語言輸入的影響則觀察到當幼兒自然的覆誦正確的詞. ‧. 時,準確率會高於非自然覆述時。. Nat. io. sit. y. Wang(2011)欲研究幼兒於依賴句法之下三聲變調的習模式。分別以自然語. er. 料、平坦結構(flat structure)、名詞組(NPs)、自然語料重複以及機器人式重. al. n. v i n Ch 複(Robot Talk Repetition)五個方向進行研究。五個研究的幼兒年齡多為 3;0 engchi U. 至 6;0。結果顯示,幼兒並非常早期就能熟練使用三聲變調;雖然幼兒已經察覺 到當 T3T3 這樣的組合出現時,第一個 T3 需音變為 T2,仍無法非常準確的將 T3 轉變成 T2。 Wang, Schmitt & Lin(2012)研究連續的三聲於平坦結構(flat structure) 下產生的三聲變調。這份研究透過對四十六位幼兒以及二十名成人進行實驗觀 察,除了解幼兒如何使用與習得三聲變調的同時也比較幼兒與成人對於平坦結構. 17.

(30) 下連續三聲的變調是否相同。結論指出,三歲幼兒在連續三聲的正確率僅為 22.22%,而五歲幼兒則上升為 68.52%顯示幼兒的三聲變調會依年齡的增長而致 正確率上升。三歲幼兒多會過渡泛化(over-generalization)三聲變調的規則, Wang, Schmitt & Lin 認為幼兒了解當兩個 T3 相連時第一個 T3 應變調為 T2,但 是因無法確認最右的 T3 為何,所以造成 T2T2 這樣的錯誤模式;或是 T2T2 這樣 的組合對於三歲幼兒較容易發音。. 政 治 大. 鄧園、馮麗萍與彭聃齡(2003)的研究則於北京以實驗的方式研究成人對於三. 立. 聲變調於真詞、假詞的情況下的產出;透過實驗三十一位大人於真詞、假詞環境. ‧ 國. 學. 下三聲變調的產出情形來了解變調的規則及提取時間。此實驗設計表層聲調存在. ‧. 組及表層聲調不存在組配合真詞與假詞,並使受詴者看到文字後朗讀該詞,進而. Nat. io. sit. y. 分析。該研究結果發現,大人朗讀三聲變調的真詞以及假詞的時間差異相當大,. er. 但是三聲變調皆可以產生達 90%以上的正確率。針對三聲變調錯誤模式的觀察則. al. n. v i n Ch 發現,大人於閱讀假詞進而出現聲調錯誤時,錯誤模式為 e n g c h i U T3T3 取代 T2T3。鄧園、 馮麗萍與彭聃齡認為此種錯誤模式的出現證明大人提取三聲變調時,三聲變調的 深層結構 T3T3 應是先被觸發。 統合上述幼兒變調習得的相關文獻後可以發現些許相同及相異之處,Li & Thompson(1977)以及 Huang(2006)的研究結果得出幼兒完整習得三聲變調的時. 間約為三歲,三歲之後三聲變調則無任何錯誤出現。Zhu(2002)與 Huang(2006) 的研究則可以看出幼兒習得不同各種變調的順序非常相似;「不」字變調為較早. 18.

(31) 出現且成熟的變調。Zhu(2002)、Wang(2011)以及 Wang, Schmitt & Lin(2012) 則同時指向幼兒會較早習得構詞條件下的變調而音韻條件下的變調則習得較 晚。比較這些結果可以找出相同之處,但亦有不同之處。Li & Thompson(1977) 的結果指出,雖然三聲變調的錯誤相當稀少,但仍然會出現;但 Zhu(2002)的研 究則認為三聲變調出現即正確,並無任何三聲變調的錯誤出現。Huang(2006)和 Wang(2011)與 Wang, Schmitt & Lin(2012)研究則指出,三聲變調的錯誤是存在. 政 治 大. 的;以上研究對於三聲變調的錯誤與否無法達到一致的結果。. 立. 幼兒聲調習得雖然已有許多研究進行討論,但是根據觀察年齡、觀察時間長. ‧ 國. 學. 短以及觀察方式的不同,並沒有一個統一性的結論。關於四種詞彙聲調(lexical. ‧. tone)的習得,前人的研究雖沒有一個一致性的順序與時間,但是根據每個研究. Nat. io. sit. y. 來推斷,T3 應是聲調習得當中最晚習得完成的聲調;而 T1 與 T4 應是較早習得. er. 的聲調(Li & Thompson,1977;Zhu,2002;Huang,2006;Ma, Chen & Liu,2012;. al. n. v i n CT3h 習得應該為所有四種詞彙聲調(lexical Yang,2013)。因此,可以推斷 tone) engchi U 中習得較晚的,而與 T3 相關的三聲變調應亦較晚習得。 Li & Thompson(1977)的研究雖針對三聲變調進行研究,但與同篇章討論聲 調習得相比,著墨並不多。對於詳細習得三聲變調的時間並未於研究結果中顯 現,而錯誤的模式僅說明常以 T1T1 取代 T2T3 但並未針對幼兒出現錯誤的時間以 及錯誤發生的位置進行分析及討論。而此篇研究是透過自然語料收錄的方式,有 些特定三聲變調的詞可能幼兒已經學會但是於自然語料中並無收錄也是有極高. 19.

(32) 可能性,故若光使用自然語料收錄的方式並不能完全的了解以及推測出幼兒習得 三聲變調的過程。另外此篇研究只針對三聲變調進行研究,未對於其他中文常見 的變調進行討論。Zhu(2000)的研究和 Li & Thompson(1977)的研究有相似的問 題,自然語料能收錄的詞為生活中較常出現的詞,若變調的詞並非日常生活的高 頻詞;那麼,語料收錄上顯然該詞不會出現,但不出現不代表尚未習得變調規則。 而 Zhu 的結果指向三聲變調、 「不」字變調皆無錯誤模式,出現即為正確的型態;. 政 治 大. 但 Li & Thompson 的研究中卻出現了幼兒三聲變調習得的錯誤模式,故三聲變調. 立. 經推測應該還是有錯誤存在的空間,而非 Zhu 所言不具任何錯誤型態。. ‧ 國. 學. Huang(2006)的研究中也顯示 2;2 個月的幼兒三聲變調僅達 33.33%的準確率。而. Nat. io. sit. 於各個變調的錯誤型態亦無加以說明。. y. ‧. 該份研究只以三位幼兒分別代表 1;5、2;2 和 3;0 階段的幼兒,樣本數偏少。對. er. Wang(2011)的研究已近完全,但觀察的幼兒年齡稍長(3;0~6;0);並無觀察. al. n. v i n Ch 幼兒習得三聲變調習得的起始時間。Wang, e n g cSchmitt h i U & Lin 的研究同樣觀察年齡 較大的幼兒,對於幼兒習得三聲變調習得的起始時間沒有進行觀察。以上的研究 除了 Huang(2006)的研究之外,皆只研究三聲變調;對於「一」字變調、「不」 字變調都沒有進行研究;Huang 雖進一步對「一」字變調、「不」字變調進行了 研究,但是如上述所提,觀察人數以及觀察時間較不足;故仍有許多可以更深入 研究的空間。 為解決前述所提的各項問題,本研究以長期觀察與實驗的方式來探討幼兒習. 20.

(33) 得變調的過程。以長期觀察的方式來收錄幼兒於自然情況下產生的各種語音,並 將以圖片實驗以及覆述句子實驗的方式來補足自然語料中無法收錄的變調;藉此 兩種方法來研究以下幾項問題: 一、幼兒各項變調習得順序: 以長期觀察與實驗的方式來探討幼兒習得變調的順序。藉由觀察幼兒習得 不同變調的早晚可以推測各變調對於幼兒習得變調的難易度。 二、幼兒變調出現的正確率:. 立. 政 治 大. 透過計算幼兒習得各項變調的正確率可以看出幼兒於各個階段使用變調的. ‧ 國. 學. 熟悉度,若是幼兒已經高度熟悉某些變調,則其聲調預計將會有相當高的. ‧. 正確率;相反的,當幼兒尚未熟習變調時,正確率則會較低。. Nat. io. sit. y. 三、幼兒錯誤聲調的取代. n. al. er. 探討當幼兒使用錯誤變調模式時,取代錯誤聲調的聲調有哪些,透過觀察. Ch. 各種變調錯誤以冀找出替代的模式。. engchi. 21. i n U. v.

(34) 第三章 研究方法 本章將說明用於本研究的研究方法。研究方法共分為兩部分;長期觀察以及 實驗語料收集方式與語料分析。 3.1 語料收集方式 此研究的第一部分語料來源為自然口語語料庫;本語料庫為語音暨心理實驗 室之既有語料。為科技部所提供之經費(科技部一零一、一零二年度計畫所蒐集. 政 治 大. 語料;一零一年度計畫名稱為台灣華語子音習得:長期觀察及實驗研究. 立. ‧ 國. 學. ,計畫編號 NSC101-2410-H-004-182-;一零二年度計畫為台灣華語子音習得: 延續觀察及實驗研究,計畫編號 NSC102-2410-H-004-107-)。以上兩個計畫皆是. ‧. 藉由長期觀察來研究幼兒習得子音的過程;而本研究所觀察的為幼兒聲調中之變. sit. y. Nat. io. n. al. er. 調習得。本研究採用此自然口語語料庫中之語料共計 53 小時;其中 40 小時為本. i n U. v. 人親自參與錄音錄影,另外 13 小時為與心理暨語音實驗室助理合作錄音錄影。. Ch. engchi. 語料收錄 8023 筆,其中本人譯寫 6490 筆語料。 此研究第二部分語料來自於實驗設計,此部分之實驗語料為作者透過網路招 募受詴者後獨自收集語料和譯寫。語料長度共計 218 分鐘,共包含語料 1028 筆; 1028 筆語料都為本人譯寫。 3.1.1 自然口語語料庫 此研究採此自然口語語料庫中一男一女幼兒做為觀察對象,分別為幼兒 A 以及幼兒 B。收錄此自然口語語料庫的助理共計八人,除了逢農曆新年將間隔三 22.

(35) 周之外,其他時間每隔周(兩周一次)以兩人為一組前往不同家庭收錄語料。一次 錄音錄影時間為六十分鐘,依據幼兒當日狀況進行調整;若幼兒錄音錄影期間持 續哭泣或覺得疲憊,錄影會視情況停止。錄音錄影採集的內容為嬰幼兒與父母於 自然情況下互動所產生的語音;兩位助理中一位手持錄音筆與母親或是幼兒的照 顧者一起與幼兒遊戲和對話,另一位助理則手持錄影機於半公尺至一公尺左右的 距離攝錄;使攝影機的鏡頭對準幼兒臉部以及正在玩的玩具或是欲指認的物品。. 政 治 大. 助理與幼兒家長以幼兒家中本來有的故事書、玩具車等與幼兒互動,而互動中所. 立. 發出的聲音及對話則是收錄重點。. ‧ 國. 學. 下列表 4 為兩位幼兒的性別、幼兒於語料收錄開始至結束期間的年齡表以及. ‧. 語料收錄的總長、語料總長和總計語料數。. Nat. n. al. 收錄總長. A B. 女 男. Ch. 1;0 - 2;11 0;9 - 3;0. sit. 收錄起始與結束. er. 性別. io. 受詴幼兒編號. y. 表 4、幼兒編號、性別、收錄起始時間、收錄總長、語料總長及總語料數. i n U. 23 個月 27 個月. engchi. v. 語料總長. 語料數. 25 小時 28 小時. 3025 筆 4998 筆. 幼兒 A 為一女性幼兒,自幼兒一歲起(1;0)開始便參與此口語語料庫的語料收 集;共計收錄了 23 個月的語料,語料總長為 25 個小時。幼兒 A 的總語料數共有 3025 筆。幼兒 B 為男性幼兒,自幼兒九個月起(0;9)開始進行語料收錄,收錄至 幼兒三歲(3;0)止總計 27 個月與 28 小時的語料。而語料總數為 4998 筆。 由此開始將說明自然口語語料庫如何將收錄的語料進行譯寫。自然口語語料 庫中所收集的語料中,子音與母音皆使用國際語音字母表(International. 23.

(36) Phonetic Alphabet,簡稱 IPA)譯寫成文字檔再加以分析;聲調的譯寫會以 55 代表高平調、35 代表升調、21 代表降升調、51 代表高降調。自然口語語料庫中 的語料為達信度及效度標準皆由兩位助理分別譯寫,於譯寫完成後進行兩兩相對 比較後達百分之九十五的相同率。 收錄的幼兒語料可以分成兩種,一種為沒有明確意義的聲音的產出,另一種 是有意義的說話(meaningful utterance)。用於此研究的兩位幼兒中,產生無意. 政 治 大. 義的語料共 1080 筆、有意義(meaningful utterance)的共 8023 筆。有意義的說. 立. 話(meaningful utterance)加以分析後可再詳分為音段(segment)、產出的聲調. ‧ 國. 學. (produced tone)、字義(meaning)以及目標聲調(target tone)等四部分。例子. ‧. 請見表 5。. Nat. n. al. 有意義 無意義. pjɛ pi mej mej ma nja tɔ. Ch. tone). e[55n g 55]c h i [55 55] [55 35] [55]. sit. 產出的聲調 (produced. 字義 (meaning). er. io. 音段 (segment). y. 表 5、有意義及無意義之紀錄方式. i n U. v. 飛機 妹妹. 目標聲調 (target tone) [55 55] [21 35]. 根據幼兒發出的聲音可以分為音段以及聲調;後透過上下文推測幼兒所發出 的聲音為有意義或無意義。[pjɛ55 pi55]一詞雖然音段部分不正確,但根據上 下文及幼兒手的指向可以推測意義為飛機;[mej55 mej55]一詞音段部分正確但 聲調錯誤,根據上下文可以推測幼兒想表達的是「妹妹」;故以上兩種狀況視為 有意義的生音產出。不同的是,當幼兒沒有特定手指物品且無上下文時所發出的 24.

(37) 聲音;例如[ma55 nja35]與[tɔ55]則歸類為無意義的範疇。由於此篇探討為中 文中各種變調的習得,故需觀察有意義的聲音產出,而無意義的聲音產出將不會 在此篇論文的討論範圍內亦不列入數據計算中。 0;8 至 3;0 的幼兒的語言還處於發展階段,部分發音還尚未發展完成;意義 的認定方面較困難,但幼兒想指涉的東西可藉由與父母對話的上下文抑或幼兒手 指的方向來推斷其意義。舉例來說,幼兒手指著水,發出[twej51]這樣的聲音;. 政 治 大. 雖然此聲音較接近「對」,但藉由手指方向及上下文我們便可以推斷幼兒想要表. 立. 達的是「水」而非「對」 。而無法藉由以上兩種條件來推測意義的聲音,會以 IPA. ‧ 國. 學. 記錄下其音段(segment)、產出的聲調(produced tone);而字義(meaning)與目. ‧. 標聲調(target tone)的部分將不予以記錄。此種無意義的聲音產出因無目標聲. Nat. io. sit. y. 調(target tone)並不會再加以進行計算分析。而目標聲調(target tone)將以照. er. 顧幼兒的父母或是照顧者的聲調為主要依據;根據照顧者說話風格的不同,相同. al. n. v i n Ch 的字會有不同的聲調。舉例來說,語料中兩位不同的照顧者與幼兒對話中皆稱貓 engchi U 咪為「咪咪」,但聲調部分 A 照顧者稱[mi55 mi55]另一位照顧者 B 則稱[mi55 mi21];因此 A 照顧者所照顧的幼兒所講的「咪咪」目標聲調(target tone)應為 [55 55]而 B 照顧者所照護的幼兒講的「咪咪」目標聲調(target tone)則為[55 21]。故譯寫時助理定調目標聲調(target tone)時會依父母或是照顧者的聲調來 進行譯寫。 3.1.2 實驗. 25.

(38) 由此開始將介紹本研究之實驗部分。實驗部分為本文作者親自進行錄音以及 語料譯寫。先介紹參與實驗之幼兒總數以及性別、語料總長。再介紹實驗內容。 表 6 為參與實驗幼兒資料表。 表 6、幼兒編號、性別、年齡 受詴幼兒編號. 性別. 年齡. 1 2. 女 女. 1;11 1;11. 3 4 5 6 7 8 9. 男 男 男 女 女 男 女. 1;9 2;4 2;5 2;3 2;8 2;8 2;8. 學. ‧ 國. 立. 3;7 3;5 3;3. sit. y. ‧. 男 女 女. Nat. 10 11 12. 政 治 大. io. n. al. er. 幼兒共計十二位,其中男性幼兒五位女性幼兒七位;年齡為 1;9 至 3;7。語料總. i n U. v. 長依每位幼兒回答問題之時間長短各有不同,從九分鐘至三十分鐘不等。上述十. Ch. engchi. 二位幼兒依年齡可分為四個區間,分別為 1;6 至 2;0、2;0 至 2;6、2;6 至 3;0 以及 3;0 以上。每個區間的幼兒共有三位,編號 1 至 3 號的幼兒為 1;6 至 2;0 區間,男女比為 1 比 2;編號 4 至 6 號的幼兒為 2;0 至 2;6 的區間,男女比為 2 比 1;編號 7 至 9 號為 3;6 至 3;0 區間,男女比為 1 比 2;編號 10 至 12 號為 3;0 以上區間,男女比為 1 比 2。 實驗共分為圖片指認、回答問題以及複誦句子;透過含有三聲變調、「一」 字變調與「不」字變調的目標項來測詴從一歲半至三歲半幼兒變調習得的時間。 26.

(39) 第一階段共有十二張手繪圖片;請幼兒指認。而第二階段由大人提問並請幼兒看 圖回答問題。第三部分則由大人念出目標句子並請幼兒覆誦。 實驗共分為三階段,第一階段為幼兒圖片指認;此部分的圖多為動物及水果 另外還有一張動作的圖共計十二張圖片。這部分的實驗目的為希望幼兒自主說出 具有三聲變調的單詞,其中除目標詞四張圖之外還有對照組八張圖,一共十二章 圖。第二部分為回答問題;這部分的圖希望誘導幼兒答出含有「一」字變調的答. 政 治 大. 案,其中有關「一」字變調的圖共有四張以及不含「一」字變調的對照組六張圖。. 立. 「不」字變調、「一」字變調與三聲變調的情形。. 學. ‧ 國. 一共有十張圖。第三部分為跟讀,此部分希望藉由幼兒跟讀的方式來探討幼兒. ‧. 詳細實驗項目如以下表 7、8、9 所示。下面表 7 為圖片指認之測詴項目,用. Nat. io. sit. y. 來研究幼兒三聲變調之情形。. n. al. er. 表 7、圖片指認之測詴項目 1.豬(小豬). Ch. 2.貓(貓咪). engchi. v 3i 老虎 n U. 4.葡萄. 5.太陽. 6.洗手. 7.狗(小狗、汪汪). 8.蘋果. 9.巧虎. 10.香蕉. 11.花. 12.老鼠. 實驗一的每個答案幼兒都頇回答兩次,故實驗一的四項測詴項目共可收集到八筆 語料。測詴項目的 3、6、9、12 為此實驗的目標項目,粗體部分為應發生三聲變 調的地方。項目三「老虎」為一名詞,是 T3T3 的組合,故第一個 T3 應轉變為 T2 形成 T2T3。項目六「洗手」為一動詞,亦為是 T3T3 的組合,故第一個 T3 應 轉變為 T2 形成 T2T3。項目九「巧虎」為一專有名詞,同為 T3T3 的組合,故第. 27.

(40) 一個 T3 應轉變為 T2 形成 T2T3 的形式。項目十二「老鼠」為一名詞,與以上同 理;是 T3T3 的組合,故第一個 T3 應轉變為 T2 形成 T2T3。除了項目六「洗手」 為動詞之外其他三組都為名詞。 以下為實驗的第二部分。如以下表格五所示,此部分藉由誘導幼兒回答問題 以觀察幼兒「一」字變調的習得狀況。 表 8、回答問題之測詴項目 1.他在做什麼? 2.有幾隻小狗?. 立. 3.有幾隻貓咪? 4.有幾台腳踏車?. 答案:睡覺. 政 治 大. 答案:一隻 答案:兩隻 答案:一台. ‧ 國. 學. 5.這是什麼水果? 6.這裡有幾本書?. ‧. 7.眼睛在哪裡?. 答案:一塊. io. 答案:一個人 答案:兩朵. er. 10.這裡有幾朵花?. 答案:在這裡. y. Nat. 9.這裡有幾個人?. 答案:一本. sit. 8.這裡有幾塊餅乾?. 答案:西瓜. 實驗二中每個答案皆頇回答兩次,故其中的目標項目共計可以收錄共八筆語料。. n. al. Ch. engchi. i n U. v. 回答問題這個部分希望藉由圖片誘使幼兒說出含有「一」字變調的答案。項目 2、 4、6、8 為此實驗之目標項目。而紅字則為「一」字變調應發生的位置。測詴項 目二為「一」字後加 T1 的形式,故於此種狀況下,「一」字將從原本 T1 轉變為 T4 變成 T4T1 的型態。而項目四則為「一」字後加 T2,這種組合下,「一」字應 由原本 T1 轉變為 T4 成為 T4T2 的型態。項目六為「一」字後加 T3,因此「一」 字由原本 T1 轉變為 T4 成為 T4T3 的型態。項目八是「一」字後加 T4,因此「一」 字由原本 T1 轉變為 T2 成為 T2T4 的型態。. 28.

(41) 表 9 為實驗的第三部分,此部分為跟讀,由本文作者念一次後幼兒複述。 表 9、跟讀測詴項目 1.不要 2.不好 3.我不要 4.小狗不要喝牛奶 5.他不吃 6.他不吃水果 7.巧虎洗澡 8.老鼠想養小鳥 9.一件衣服 10.一支鉛筆. 立. 11.爺爺買了一件衣服 12.阿罵買了一支鉛筆. 政 治 大. ‧ 國. 學. 由於「不」字變調較難由實驗一、實驗二來觀察,故由實驗三跟讀方式來觀察。. ‧. 項目一至六為觀察「不」字變調的項目,其中項目 1、3、4 為測詴項目,當「不」. y. Nat. er. io. sit. 字後面加上一個 T4, 「不」字將會由原本 T4 轉變為 T2 成為 T2T4 的形式。項目 7、 8 兩項則是測驗當由而要講出具有二至三個三聲變調的句子時是否可以發出正. n. al. Ch. engchi. i n U. v. 確的三聲變調。粗體字部分為三聲變調應發生的位置;項目七為專有名詞加動詞 的句子。「巧虎洗澡」這個句子原本應為 T3T3T3,而經過三聲變調後應轉為 T2T3T2T3 的型態。而「老鼠想養小鳥」是一個由名詞加動詞加名詞所組成的句 子;其中「老鼠」 、 「想養」 、 「小鳥」皆為 T3T3 的組合;故都將轉變為 T2T3 成為 一句 T2T3T2T3T2T3 的句子。項目 9 至 12 為測詴幼兒「一」字變調的項目,透過 較長的句子來看「一」字變調在句子中的呈現。項目九為「一」字後加上 T4, 故此原本為 T1 的「一」字應將轉變為 T2,所以「一件」將會從 T1T4 轉變為 T2T4. 29.

(42) 的形式。而項目十為「一」字後加 T1,故「一支」將會由 T1T1 轉變為 T4T1。 實驗一、二、三進行的步驟將如以下說明。實驗都於幼兒家中進行,並請幼 兒尋找一個自己喜歡的地方坐下。而作者坐在幼兒對面將測詴項目(圖片)拿在手 上置於幼兒眼前約一公尺處;並跟幼兒說明請說出即將看到的手繪圖片是什麼。 第一部分採用手繪圖片來引導幼兒進行圖片命名。圖為半開大小的白紙,白紙中 央有測詴項目之圖片約為半開的三分之一大小;測詴項目共有十二個,測詴項目. 政 治 大. 中含有非目標測詴項以及目標測詴項;幼兒頇回答兩次。第二部分採取問與答的. 立. 方式進行,由作者提問,使用手繪圖片來引導幼兒進行作答。圖為同為半開大小. ‧ 國. 學. 的白紙,白紙中央畫有測詴項目之圖片約為半開之三分之一大小;測詴項目共有. ‧. 十個,測詴項目中含有非目標測詴項以及目標測詴項;此部分幼兒同樣需回答兩. Nat. sit er. io. 3.1.3 器材. y. 次。第三部分為複誦。由作者念出測詴項目並請幼兒跟著複誦兩次。. al. n. v i n Ch 收錄包含錄音以及錄影,用於錄影的器材為索尼(SONY) DCR-SR40 手持式數 engchi U. 位錄影機,用於錄音的器材為索尼(SONY) ICD-UX513F 數位錄音筆以及型號為 Audio – Technica ATR - 1200 單指向麥克風。三種器材皆為手持型,輕巧且 不會使幼兒因感覺到正在錄音錄影而有不適感。透過錄音筆外接單指向麥克風所 收錄的高音質音檔用於聲音的分析,而錄影的影像檔則用影像從幼兒嘴型或是手 指的物品來協助分析。 3.2 語料分析. 30.

(43) 此節將會說明此研究如何將收錄的語料進行分析。3.2.1 將會解釋語料分析 的方式。3.2.2 則會說明如何分析各個變調出現順序。3.2.3 部分將介紹計算變 調正確性的方法。3.2.4 則將說明當幼兒變調出現錯誤時,取代錯誤變調的方式 將如何分析及計算。 3.2.1 語料分析 來自自然口語語料庫與實驗收集的語料中含有變調的語詞皆會經由 PRAAT. 政 治 大. 進行分析,目標音相同但是聲調不同將會被列為不同類型(Type)。語料透過. 立. PRAAT 分析後可以得到精確的數值。. ‧ 國. 學. 當「不」字後面的環境為四聲時; 「不」字會變調為四聲。 「不要」經 PRAAT. ‧. 分析如下圖 1 所示.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31. i n U. v.

(44) 立. 政 治 大. ‧ 國. 學 ‧. 圖 1、不要之 PRAAT 分析圖. Nat. io. sit. y. 幼兒發出[pi35 jɑw51]這樣的聲音,但根據上下文可以推斷幼兒所表達的為「不. er. 要」一詞。透過 PRAAT 分析幼兒所說的不要可以看出聲調的由下升高後再下降;. al. n. v i n C h 3799 赫茲;最後下降低於開頭 此音段開始為 2775 赫茲,後上升為 2775 赫茲; engchi U 從這個圖可以看出代表「不」字的[pi35]音高從 2775 赫茲開始上升,為二聲的. 調型,而「要」字則呈下降調型為四聲。從這個圖可以看出「不」字後加四聲「要」 時,「不」字的調型為二聲。 「一」字本調為一聲,當「一」字後面的環境為一、二、三聲時;「一」字 會變調為四聲;而當「一」字後面的環境為四聲時「一」字則音變成為二聲。 「一」 字後面加上為三聲的「起」字經 PRAAT 分析如下圖 2 所示. 32.

(45) 立. 政 治 大. ‧. ‧ 國. 學. n. er. io. sit. y. Nat. al. 圖 2、一起之 PRAAT 分析圖. Ch. engchi. i n U. v. 幼兒發出[i51 tɕi21]這樣的聲音,根據上下文可以推斷幼兒所表達的為「一起」 一詞。從此分析圖可以看見「一起」一詞先從高處降下後再些微升起後再下降; 「一」字的音高從 3963 赫茲開始,後經微微的升高;再降至 2428 赫茲,呈現中 文中高降調(四聲)的調型。而「起」字先些微升高後降低至低於 2428 赫茲。從 此分析圖可以看出「一起」一詞的調型為[51 21]的組合。 當本調為一聲的「一」字後加上四聲時, 「一」字將由一聲轉變為二聲。 「一」 字後面加上為四聲的「頁」字經 PRAAT 分析如下圖 3 所示。 33.

(46) 政 治 大. 立. ‧. ‧ 國. 學. 圖 3、一頁之 PRAAT 分析圖. sit. y. Nat. io. n. al. er. 幼兒發出[ɤ35 jɛ51]這樣的聲音,根據上下文可以了解幼兒所表達的為「一頁」。. i n U. v. 從此分析圖可以看見「一頁」一詞先從低處升高後再下降; 「一」字的音高從 2611. Ch. engchi. 赫茲開始,一路升高至接近最高點 3671 赫茲;呈現中文裡二聲的調型。而「頁」 字先些微高起後降低至低於 2611 赫茲,為中文的四聲。透過此分析圖可以看出 「一頁」聲調組合為[35 51]。 當兩個三聲相連時,第一個三聲將音變成為二聲;此稱為三聲變調。 「老虎」 經 PRAAT 分析後如下圖 4 所示。. 34.

(47) 立. 政 治 大. ‧ 國. 學. 圖 4、老虎之 PRAAT 分析圖. ‧. 幼兒發出[xɑw35 xu21]這樣的聲音,根據上下文可以了解幼兒所表達的為「老. sit. y. Nat. io. n. al. er. 虎」 。從此分析圖可以看見「老虎」先從低處升高後再下降後再升高; 「老」字的. i n U. v. 音高從 2922 赫茲開始,後升高至高點 4000 赫茲;呈現中文裡二聲的調型。而「虎」. Ch. engchi. 字則先下降至低於 2922 赫茲後上升,為中文的三聲調型。透過此分析圖可以看 出此幼兒發出「老虎」的聲調組合為[35 21]。 3.2.2 變調出現順序 本篇透過觀察各年齡出現的變調來討論各個變調出現的時間以及順序;自然口 語語料庫以及實驗部分皆採同樣方式計算各個變調出現的時間以及順序。此研究 採取多數聲調習得研究所使用的方法;當一個聲調出現超過一次以上且是具有意 義的,則會被認為是一個將被計算的聲調。為將各受詴幼兒的個別差異性 35.

(48) (individual differences)也考慮進去,故每位幼兒各自的聲調出現順序將會分 別記錄。舉例來說,一位幼兒於十九個月大時發出意義為「不要」的[ɤ35 jɑw51] 兩次,于一歲時發出語意為「一頁」的[ɤ35 jɛ51];因此這位幼兒的變調習得順 序為「不」字變調先於「一」字變調。 3.2.3 變調出現的正確率 從觀察變調出現的順序可以得知各個幼兒變調出現的時間點及順序,但卻無. 政 治 大. 法提供更多的資訊。藉由分析出現語料的正確性可以對於幼兒變調習得得到更完. 立. 整的資訊。口語語料庫以及實驗兩者皆採相同方式計算正確率。. ‧ 國. 學. 正確率的計算主要是為觀察幼兒使用不同變調的穩定性並了解於不同時間. ‧. 幼兒各個變調的發展。計算正確性需將語義考慮進去;換句話說,正確性的計算. Nat. io. sit. y. 只計算有確切語義的語料。幼兒每一次有確切語義變調的產出皆會經過 PRAAT. er. 分析,經由 PRAAT 分析後若其變調產出為可以看出變調的調型;此種變調會被定. al. n. v i n Ch 位為「正確的變調」。倘若該種變調透過 分析後並不符合變調調型或是出 e n gPRAAT chi U 現無法辨識的調型,則此些變調為「不正確的變調」。. 正確率計算方式為以一次收錄語料(六十分鐘)中所有出現的「一」字變調、 「不」字變調以及三聲變調各自的總和為除數,而發出正確的變調則為被除數; 得出的商則為正確率。算式如下:. 36.

(49) 正確變調出現的數目 正確率=. --------------------------------------. × 100%. 變調總共出現的數目 例如:當意義為「不要」的[ɤ35 jɑw51]、[ɤ55 jɑw51]等在一小時的語料收錄中 總共出現五十次;而其中變調調型正確的[ɤ35 jɑw51]共出現了二十七次。故正 確率為 27÷50×100%=54%;而幼兒該月份的「不」字變調正確率即為 54%。當一個. 政 治 大. 聲調可以達到三分之二(66.7%)的正確率,便可認為此變調以可以熟悉使用;而. 立. 超過 90%以上的正確率則可以認定幼兒此變調已進入高度穩定階段。. ‧ 國. 學. 3.2.4 幼兒錯誤聲調的取代. ‧. 此部分將仔細分析幼兒發出有意義的詞語的聲調;有意義的聲調可以分為與. Nat. io. sit. y. 目標聲調(target tone)相符合的正確聲調以及不符合目標聲調(target tone). er. 的錯誤聲調。當一個聲調發生錯誤時應有一個聲調會用來取代原本的聲調,而用. al. n. v i n Ch 以取代的聲調使否具有系統性將會被仔細分析。幼兒的變調尚處於發展的階段; engchi U 錯誤的變調可能為以下兩種:一、可分辨的聲調,如一聲、二聲、三聲或四聲等 等可以分辨的聲調取代應該變調的部分。二、產出的聲調無法定奪為一聲、二聲、 三聲或四聲的「無法辨識的聲調」 。如果為第一種「可辨識的聲調」 ,則將進行系 統性的分析;若為第二種則將統一歸類為「無法辨識的聲調」。 此研究採用長期觀察語料庫以及實驗收集的方式觀察幼兒習得變調的過 程,補足過去研究中僅以一種方式觀察幼兒習得變調的方式。除觀察「不」字變. 37.

(50) 調與三聲變調之外,也觀察過去較少被觀察的「一」字變調,從觀察以上的三種 變調來探討幼兒習得變調的出現時間、準確率以及錯誤模式。. 立. 政 治 大. ‧. ‧ 國. 學.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38. i n U. v.

(51) 第四章 結果與分析 此章節將呈現自然口語語料庫以及實驗所收集之語料的結果。4.1 節將呈現 自然口語語料庫所收集語料之結果;4.2 將顯示實驗所收錄語料的結果。 4.1 自然口語語料庫 此節中將展示透過自然口語語料庫所收集語料之結果。4.1.1 將先呈現自然 口語語料庫中用於本文的兩位幼兒之語料總數以及變調總數。4.1.2 則呈現語料. 政 治 大. 庫中兩位幼兒各項變調出現之順序。4.1.3 將展現語料庫中兩位幼兒習得變調之. 立. ‧ 國. 學. 正確率。4.1.4 則表現語料庫中選取的兩位幼兒變調錯誤型態。 4.1.1 語料總數及變調總數. ‧. 本研究從此自然語料庫中選取兩位幼兒作為變調之觀察對象。以下表 10 為. sit. y. Nat. io. n. al. er. 兩位幼兒的資料。. i n U. v. 表 10、語料庫幼兒之編號、性別、收錄時間、總長、語料總長及語料數 受詴幼兒編號 A B. Ch. e n g c收錄總長 hi. 性別. 收錄起始與 結束. 女 男. 1;0 - 2;11 0;9 - 3;0. 23 個月 27 個月. 語料總長. 語料數. 25 小時 28 小時. 3025 筆 4998 筆. 兩位幼兒分別為一男一女;開始收錄年齡為 1;0 以及 0;9,A 幼兒共收錄 23 個月 而 B 幼兒共收錄 27 個月;音檔分別長 25 個小時與 28 小時。幼兒 A 的語料數共 3025 筆,幼兒 B 語料數筆共 4998 筆。 語料庫中所收錄之兩位幼兒的語料總數分別為 3025 筆以及 4998 筆;而「不」 字變調、「一」字變調以及三聲變調分別出現的總數則誠如下列表格 11 所示。 39.

(52) 表 11、語料庫收錄幼兒語料之各變調出現總數 受詴幼兒. 語料總數. 變調總數. 不字變調. 一字變調. 三聲變調. A. 3025 筆. 350 筆. 163 筆. 65 筆. 122 筆. B. 4998 筆. 984 筆. 590 筆. 168 筆. 226 筆. 編號. 幼兒 A 產出 3025 筆有意義的聲音產出,幼兒 B 則共產出 4998 筆有意義的聲音產 出;幼兒 A 應產出變調總數為 350 筆,幼兒 B 應產出變調總數則為 984 筆。其中 幼兒 A「不」字變調共 163 筆、 「一」字變調共 65 筆;三聲變調共 122 筆。幼兒. 政 治 大. B「不」字變調共 590 筆、「一」字變調共 168 筆;三聲變調則共 226 筆。. 立. 幼兒 A 為一女性幼兒,共產出 3025 筆有意義的聲音產出;其中變調應產生. ‧ 國. 學. 的總數為 350 筆,占全部語料數的百分之十一。產生的「不」字變調共 163 筆、. ‧. 「一」字變調共 65 筆,而三聲變調共計 122 筆。幼兒 A 發出的三聲變調可分為. Nat. io. sit. y. 詞彙內部產生的三聲變調以及因句法層次上而產生的變調;此中幼兒 A 產生的詞. er. 彙內部三聲變調共 51 筆,因句法層次上而產生的變調共 71 筆;分別占全體三聲. al. n. v i n Ch 變調的 42%以及 58%。錯誤產生部分,經由 U e n g cPRAAT h i 分析後無法認定為特定聲調的. 音段將排除於計算和分析之外。幼兒 A 共計產出錯誤的「不」字變調共 12 筆, 排除 1 筆。產出錯誤的「一」字變調共計 6 筆,排除 3 筆無法辨識的「一」字變 調。A 幼兒產出的三聲變調錯誤共 23 筆,排除 5 筆無法由 PRAAT 辨識的音段。 男性幼兒 B 共產出 4998 筆有意義的聲音產出;變調應產生總數為 984 筆, 占全部語料數的百分之十九。 「不」字變調共 590 筆、 「一」字變調共 168 筆,而 三聲變調則共計 226 筆。幼兒 B 所產出之三聲變調共有 226 筆,此中幼兒 B 產生. 40.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New topics in Wave 3 included positive education (2 principals). There were 2 principals reporting in Wave 3 that they had not participated in any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傳播藝術系 應用英語系 幼兒保育系 社會工作系. 資訊

大學教育資助委員會資助大學及絕大部分專上院 校接納應用學習中文(非華語學生適用)的「達 標」

Though there are many different versions of historical accounts regarding the exact time of his arrival, Bodhidharma was no doubt a historical figure, who, arriving in

學校收到有非華語幼兒的在家進 行這個活動的片段分享。學校適 時提供個別支援,從中以多範疇

(ii)支援非華語學童---2018/19學年完結前,每所獲

Regarding the importance of these aspects, employers generally perceived all aspects were of above average importance, with Management Skills receiving the lowest score of 3.75 and

如何 如何在小學語文課程中加強中華文化的學習 在小學語文課程中加強中華文化的學習 在小學語文課程中加強中華文化的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