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少子化對我國中等教育的衝擊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少子化對我國中等教育的衝擊"

Copied!
6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少子化對我國中等教育的衝擊

一「少于化衝擊」的「中等教育的轉機」

緝捕﹒點﹒話﹒題

全國教師會@吳忠泰@理事長

「中等教育的轉機」

v.s

「少子化衝擊」

一聲~主L‘六一.‘

宣、 ou 言:

臺灣地區的人口出生數,自光復以來經歷過幾坡的消長,尤其是民國53 年左右及民國65年 左右的兩渡高峰最為明顯,當渡峰進入就學階段,往往帶動校園生態的改變,例如:增校增班 或者師資調整;然而,自民國 87年起,臺灣的人口出生率下降,新生兒大退潮,因應學生來源 (以下簡稱生源)高峰期回降後,其所增加的班級、校舍、師資如何再調整,是否也應同步受 到重視,相當值得深入的探討。由於幼稚園、國民小學衝擊在先,成為被討論的焦點,本專文 則以當前或即將受衝擊的「後期中等教育」為範疇,以教師組織的立場,提出觀點,由於後期 中等教育(泛指高中、高職、綜高)在近十幾年來歷經蛻變,且因其分流的特色,面對生源減 少之際,在應變策略上更顯複雜,不能等同於園中小的普通班或義請教育。然而,衝擊並全非 危機,轉念之下,或許應是擬具中等教育因應策略的適當時機。

貳、近 12 年新生人數變遷:

「量」少 v.s r 質」佳

從近 12年新生人數變遷一覽表(見表1)中顯示,新生見的變遷表現在人數的減少上,其實 更深入的探究,事實上,也表現在其生母國籍的變異。尤其是民國 90年代初,由於對移民婚姻 的不設限,一度新生兒有高達:1 3% 為跨國婚姻所生,這些新移民所生之子女,是否能受到妥善 教養而受到許多關注。經過民間的呼籲及政府的投入,這些新移民及其子女漸漸縮小了他們和 戰件日期: 2009/2117 修訂日期 : 2009/2/17 接受日Jm: 200912117 中等教育事 60 卷第 1 期 實20毫

(2)

The Low Birth Rate and the

Transformation of Secondary Education

Chung-Tai Wu

Gl

National Teach

er'

s

Assoc

iation R.O.C

一般人民的差距。根據研究(教育部統計處, 2005) 發現,孩子在國小中高年級,即不會因為 其為跨國婚姻所生而必然有學習障礙,故在後期中等教育也比較可以忽略跨國婚姻對學生的負 面影響,暫不予討論。 然而,出生人數大滅的背後,也隱含著父母生育子女數的邊滅,每對父母,不論是出於個 人觀念或經濟力所限,都快速減少其生育數,從子女數量的減少,父母對子女的升學視同只有 一次選擇的賭注,入學機會的把握,重視「質」的提升,就成了多數父母最焦慮的事,因此, 後期中等教育尤其須在此時提出改造,讓家長放心。

表 1

薑灣近 12年新生人數一覽表

引自內政部戶政司 (2009) ,作者製表 峭的,2009 S前側的 E恥枷窘 21 建

(3)

參、民國 96 年之前中等教育

之變遷及其成因

民國 96年之前的中等教育變遷,並非來自政府突變式的指令,也非來自人口自 然減少,而是一連串解嚴工程下,後中學校面對鬆綁的調適。概可分為以下幾點:

焦﹒點﹒話﹒題

一、解嚴f套教育選擇權的強化

在民國 76 年解嚴以前,雖然也讓國中畢業學生依其意願投考高中、高職或五 專,且以聯考維繫了選擇的優先原則及正當性,但最根本的是經建部門指揮了技職 教育的發展,使得高中、高職的學生比例維持在三比七,這種比例的正當性一直到 民國 80年代的教改運動受到批判,才使其被扭轉。為了遷就三比七的容量而被排 除在高中職校外的國中畢業學生(目前是 40 至 50甚至 60歲) ,如今回首這種管制 性的教育政策實感委屈。而在補償性心理下,更可能使這批當年公立高中的落榜 者帶領其子女猛敲高中之門,因此「廣設高中大學」的訴求獲得人民過響,高中增 班、增設公校,甚至高職改高中的行動在民國 80年代蔚為風潮一向人民的選擇權 看齊。如此一來,無論是高中職容量比、公立學校招生數,都一年一年被改變,直 到高職被漠視的現象被注意到。

二、產業變港影響高職存續

臺灣在民國 70年代後期,電子產業,尤其是代工企業已確立成為國家的產業 重心,而其所需人力,厥以工科大學碩士為主,因其累積財富迅速,成為學子嚮往 對象,而過往高職畢業生所能參與的歷業,適逢國際產業重分工,紛紛移往中國大 陸及東南亞等新興國家,所以高職生除了尋求再升學之外,不再具有就業的便利; 又因當時證照之種類當時尚不及開發出符合服務業多面向需求,在原有證照無用之 下,高職發展受困,而教育部也開始大開技專升格的大門,使得技藝、技術等實作 課程遭受冷落。綜合高中的興起 r 高職存廢」的爭論,都與此有關。

三、自我膨脹,學力虛胖後的區恩

民國的以後, 80年代高教膨脹的後遺症開始浮現,高教資源被大學稀釋,學 生單位成本滑落,新設或升格之大學教育成效令人質疑,高入學率的背後是家長成 本的浪費,且將中低收入家庭子女也拉進大學,是否也促成貧富更加兩極化...。 種種反省搭配高職工作者不斷努力,自 94年起技職教育明顯回溫,除部份商科高職 中,教育草 60;島事 1 期 至 22安

(4)

焦點話題少子化對高中教育的衝擊 外,工科高職中許多增設或改設綜合高中者開始撤退,招生數開始下滑,如同另一 額五專。

肆、此波少于化對後期中等教育的街擊

一、招生上的競爭日趨激烈

當國中畢業學生由一屆四十萬人,降到一屆三十萬人,甚至再降到一屆二十 萬人時,可以想像的是:競爭的遊戲規則必然改變。不只是配合升學制度改變,許 多學校開始質疑是過於呆板的升學制度使其不能早早搶到人。國中畢業學生基測是 否為升學必備條件就被質疑,未來免試入學的呼聲必然大起。來自高中職端(尤其 來自私校)、來自家長、來自社區化高中職學校不願坐以待斃,成為招生不足的學 校,除了自立自強外,更要善用主政者逐步降低公私學費差距,及高職可能免費的 空間,預期獎學金及各項免費措施的競爭手段將愈演愈烈。

二、 12 年國戮的節奏決定中等教育的汞來

在民國 96年行政院宣布推動 r12 年國教」之後,一連串子計劃如「優質化高 中職」、「弱勢就學補助 J ••• ...等帶給高中職經營者的衝擊確實不小,各地優質化 高中職招生之門檻逐年提高、學生分數就學、就近入學更加明顯,雖因 97年政黨輪 替而使「學區劃分」及「入學方式」兩個子計劃不克定案公布,以致末在原來預期 的 98 學年度開始實施,但由於少于化從每年 30萬人到 20萬人一屆簡直有如天賜良 機,至少分階段實施 12年國教已不是問題。教育部內部目前正加快規劃及進行府院 溝通,以此一政策超越中央與地方為「一綱一本、自辦基測」糾葛不己的窘境,而 預期在三都十五縣的架構下,實施 12 年國教之條件只有更成熟而非更困難,因此 12 年國教若在今年( 98 年)重新調整確定,改以申請入學為主的國中畢業生升學 計劃,將取代目前繁複的高中職多元入學計劃,國中畢業生的就近入學將更明顯。

三、特色高中及特殊教育系滅展增

過去數十年,高中雖有資優教育,但很難發揮原始理想,且班級數不夠;特色 高中也未獲大力支持。但在八十年代後期,高中教育與大學教育開始密切交流,特 殊教育較有縱深支撐。為了回應子女稀有的父母期待,有特色的高中(例如標榜國 峭的.2009 Sec叫樹yE恥枷n ~23 苟安

(5)

際的、科學的、人文的)及特殊教育中的數理、社會資優班因為品牌鮮明都將愈來 愈有優勢,可以取得國中生的青睞。

焦﹒點﹒話﹒題

閥、職核科系發展將剪紛跟

職校雖已在過去 3 、 4年間回溫,但並非所有類科都受到社會的一致肯定。必須 承認的是:來自校友就業的回饋,才是招生最大的動力,而職校並非如普通高中, 如不能利用當前的高職回溫及 98 (99) 課綱的實施,使該職群課程脫胎換骨,則 部份類、科仍難逃在于 6年後步入歷史。產學合作在當前全球經濟不景氣的時代,受 到更大考驗一產業不能存活,職業類科也自然不能存在,尤其公立高職類科調整 的步伐向來較慢,在競爭上較為不利,需要有心者及早規劃。

五、班級人數仍需朝痛徹ft推動

過去高中職每班人數動輒四十多人,到了每年新生兒二十萬人入學若還維持上 述數字,顯然就太不符合家長、學生的期待,目前國小、國中均已朝三十人一班推 動,高中職每班人數沒有道理不跟著調整。在講求精緻教學的今日,高中普通班及 高職應朝每班三十人規劃,而實習課程尤應在分組人數予以調降,並配置較符時代 需求之設備。

式、學核設施應與日俱進

由於九十年代初的教育投資停滯,目前公立高中職之設備與企業顯有距離,在 3C的使用上更離一般人民水準甚遠,這已非落差可以形容,稱為「產學斷崖」比 較真實。應重建高中職設備基準,限年落實,讓教育不再成為社會發展中的落伍系 統。

是生存與發展之道

「改變」

伍、結論:

後期中等教育和國中小面對少子化的衝擊有同有異,而未來 12年國教的政策走 向又將牽動生態。由於同時有著公立、私立的區別,政府並無能力直接調整全部學 校的定位,此時靈活性高、敏感J性高的學校經營者可能在因應上處於優勢。 然而,民國 97年金融風暴以來的景氣衰退,已促動產業間的消長,而高教的生 態也在蛻變中,逐漸萎縮、轉型的後段大學,將給高中職強烈的歐示 I 變則生, 中等教育草 60 司皇軍 1 期 ~24司長

(6)

焦點話題少子化對高中教育的衝擊 不變則亡 J 高中職工作者宜採取更前瞻的行動,以便在外在環境丕然大變之前就 做好調整,我們也相信存活下來的,必將是可以滿足這一代畫灣之子的中等學校。

參考資料

教育部統計處 (2005 )。外籍配偶就讀圓小子女學習及生活意向調查結果摘要分析。 教育部教研會 (2004 )。因應人口結構變遷殷勤國教綺緻工程研討會手冊。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每班教師員額編制符合國民中學 每班應設置教師至少三人,國民 小學每班應設置教師至少二人。.

高中部國文科 1 實缺 以臺中市政府教育局規定為準 備取 若干 高中部英文科 1 實缺 以臺中市政府教育局規定為準 備取 若干 高中部數學科 1 實缺 以臺中市政府教育局規定為準

然而,目前探討職務再設計如何協助中高齡工作者老化的議題時,通常

後來,筆者選修了由著名中國佛教史專家牧田諦亮先生開設的「中國佛教史」課程,同

自 111 學年度開始,「身心障礙學生升學大專校院甄試數學考科」將依據 108 學年度 實施之「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課程綱要國民中小學暨普通型高級中等學校—數學領域」

• 承接視覺藝術科作為高中課程的 選修科,並繼續推動本科課程的 發展,教育局於2020/21學年開

根據冉雲華教授〈中國早期禪法的流傳和特點〉一文的研究,中國佛教從第五世紀後期 到第七世紀初,禪法開始在各地流傳開來,大致發展成四個不同的流派: (一)

另外,語文科高中的寫作活動也很多元化,題材亦很生活化,有助提高學生對創作 的興趣。 (高中語文寫作題目舉隅,見附件三 附件三 附件三。 附件三 。 。) 。 ) ) ).. 附件三